Workflow
阿拉丁(688179)
icon
搜索文档
阿拉丁(688179) - 阿拉丁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2024年4月9日)
2024-04-10 18:1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9 日,形式为现场和线上交流 [1] - 参与交流的机构投资者有中信证券、广发基金等多家 [1] - 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新安 [1] 公司业务相关 - 高校客户随教学科研活动恢复,恢复速度较快且占比提升 [2] - 源叶生物在生化试剂等方面产品丰富,与公司产品线有差异,并购可丰富公司生化试剂产品线 [2] - 公司采用电商模式,大部分客户先付款后发货,给经销商和大客户一定账期,账期短、应收账款规模小、回款快、现金流量好 [4] - 经销商一般不囤货,因科研试剂存储条件要求高且囤货占用资金 [5] - 公司与外资品牌在 SKU 数量上差距大,外资巨头体量达百亿美金级别且产品品种积累多 [5] - 公司未来走电商模式,对大客户直销,小客户鼓励电商平台下单,渠道靠经销商覆盖,直销与经销并存 [6] 行业政策与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额度 5000 亿元,利率 1.75%,利于科研机构投资规模增长 [3] - 2023 年我国 R&D 经费投入达 33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投入强度达 2.64%,比上年提高 0.09 个百分点,行业发展长期可期 [6][7]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7]
业绩稳定增长,外延并购持续赋能
申万宏源· 2024-04-09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板块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2][3] - 拟收购上海源叶生物,持续赋能主业 [4] - 盈利预测下调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3亿元,新增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9、1.81亿元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6.55%;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48% [1] - 2023年Q4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6.79%,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6.23% [1]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78/403/445/501/570百万元,93/86/123/149/181百万元 [7][8] - 2022-2026年毛利率预测分别为58.7%/60.2%/60.0%/59.9%/59.8% [7][8] - 2022-2026年ROE预测分别为9.5%/8.3%/11.1%/11.9%/12.6% [7][8] - 2022-2026年市盈率预测分别为32/35/24/20/16倍 [7][8]
阿拉丁(688179) - 阿拉丁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2024年4月3日)
2024-04-03 17:44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3 日,形式为线上交流 [1] - 参与交流的机构投资者为鹏华基金、东方红资管,接待人员是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新安 [1] 业务协同 - 并购源叶生物可丰富公司生化试剂产品线,补足短板,与源叶生物形成协同关系,因二者产品线有一定差异 [1][2] 下游客户 - 科研试剂客户行业覆盖面广,下游客户所处行业分散 [2] - 约 40%的客户属于生命科学类,包含生命科学、医学类的高校科研院所等 [2] 业务板块情况 - 生命科学板块全年下滑,原因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及上一年特定产品收入占比高、销售基数高 [2] 发展方式 - 公司以内生性增长为主要驱动力,依靠新产品开发和区域拓展实现业务收入增长,同时也采用外延式增长 [2] 费用与现金流 - 公司对费用进行控制,销售采用电商模式,现金流量好、负债率低、财务费用少,费用率可控 [3] - 现金流改进是因为以前年度铺设外部仓库的备货目标逐步达到,各仓库常备库存补齐,备货速度下降,原材料采购放缓 [3] 重大信息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3]
阿拉丁(688179) - 阿拉丁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2024年4月1日-4月2日)
2024-04-02 17:44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1 日、2 日,形式为线上交流 [1] - 参与交流的机构投资者有南方基金、财通资管、华商基金,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新安 [1] 财务相关 - 2023 年四季度净利率提升,原因是自去年三季度起公司进行费用控制,费用增幅大幅收窄 [1][4] - 2023 年四季度现金流情况较好,因以前年度铺设外部仓库备货目标逐步达到,各仓库常备库存补齐,原材料采购放缓 [7] - 公司存货规模未来会增长,但增加幅度将放缓,公司是产品驱动型业务模式,收入和存货变动趋势同步,存货增长是收入增长基础 [7] 市场与销售相关 - 公司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华东,因华东六省一市占全国科研经费投入接近 40%,是科研投入最大、活动最频繁区域,且公司基地在上海,对华东辐射能力强 [2] - 2023 年四季度相比一季度收入环比加速,因四季度是传统旺季,全年收入占比最高 [2] - 从浏览量看,约 40%的客户属于生命科学类,包含生命科学、医学类高校科研院所等 [3] 业务模式与行业发展相关 - 科研试剂多品种、小包装,电商模式与特点契合,靠人海战术不能使销量同比例增加,费用反而会上升 [2] - 近几年我国科研试剂产业竞争格局由外资绝对垄断向相对垄断过渡,内资品牌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或实现部分进口替代,国内品牌接受度逐步提高 [2] - 源叶生物在生化试剂等产品方面优势明显,阿拉丁中高端化学试剂占比较高,二者产品线有差异,并购可丰富公司生化试剂产品线,形成协同关系 [3] - 今年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 [5] - 2023 年我国 R&D 经费投入达 33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投入强度达到 2.64%,比上年提高 0.09 个百分点,随着科研经费增加,试剂耗材销量会增加,行业发展长期可期,未来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6]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盈利能力环比回升,拟收购源叶生物未来成长可期
开源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6.55%[1]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约5125万元,同比增长31.65%[2] - 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544百万元,同比增长19.9%[5] - 公司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1百万元,同比增长29.3%[5]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83元,P/E为18.4倍[5] 并购与扩张 - 公司拟以约1.81亿元收购上海源叶生物科技51.00%的股权,有望快速丰富产品管线并增厚未来3年业绩[3] 财务指标 - 公司资产总计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246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66.4%[6] - ROE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2.3%,较2022年增长2.8个百分点[6] - ROIC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7.6%,较2022年增长0.2个百分点[6] - 资产负债率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45.4%,较2022年增长11.3个百分点[6] - 净负债比率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4.1%,较2022年增长37.9个百分点[6] - 流动比率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2.0,较2022年下降5.2个百分点[6] - 速动比率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0,较2022年下降3.3个百分点[6]
阿拉丁:阿拉丁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4-04-01 18:11
| 证券代码:688179 | 证券简称:阿拉丁 | 公告编号:2024-020 | | --- | --- | --- | | 转债代码:118006 | 转债简称:阿拉转债 | |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72 号文同意注册,公司于 2022 年 3 月 15 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 387.40 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 100 元,发行总额 38,740.00 万元。发行方式采用向公司在股权登记日(2022 年 3 月 14 日,T-1 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发行人原股东优先配售,原股东优先配售 后余额部分(含原股东放弃优先配售部分)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网上向社会公众 投资者发行,余额全部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包销。 累计转股情况: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阿拉转债"自 2022 年 9 月 2 ...
2023年年报点评报告:产品品类规模加速扩张,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海证券· 2024-04-0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提升6.55%[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48%[1] -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0.20%,同比上升1.55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Q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6.79%[2] - 公司2023Q4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增长14.35%[2] - 公司2023年底存货金额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8.07%[2]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56亿元,由负转正[2] 研发和产品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0.51亿元,同比增长31.56%[6] - 公司已申请专利194项,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2项[6] - 公司长期深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科研试剂研发及生产,产品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7] - 截至2023年底,公司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实现部分产品进口替代,逐步打破国外企业的绝对垄断[8]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58、2.17亿元,对应PE分别25.94、18.97、13.86倍,给予“买入”评级[9]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58、2.1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94、18.97、13.86倍[17] - 公司作为国内科研试剂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高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17] 其他 - 该公司股票代码为688179,当前股价为15.16元,投资评级为买入[20] - 公司首席分析师为李永磊,拥有7年化工实业工作经验和8年化工行业研究经验[21] - 董伯骏是化工联席首席分析师,具有2年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经验和4年半化工行业研究经验[22]
2023年年报点评:拟收购源叶生物,业绩增长可期
西南证券· 2024-03-31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但利润端短期承压,拟收购源叶生物业绩增长可期 [4][2][24] - 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72元、0.92元及1.15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减少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减少3.3% [4] - 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0.9/1/1/1.2亿元(-5.9%/+16%/+10%/+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0.14/0.24/0.31亿元(-44.4%/-29%/+56%/+14.4%) [24] - 2023年毛利率为60.2%(+1.55pp),销售费用率为8%(-0.4pp),管理费用率为16%(+2pp),净利率为21.3%(-3.12pp),研发费用率为12.72%(+2.4pp) [24] 分产品收入情况 - 2023年高端化学板块收入2.1亿元(+14.7%),生命科学板块收入0.96亿元(-11%),分析色谱收入0.5亿元(+6%),材料科学收入0.3亿元(+29%),实验耗材收入0.08亿元(+15%) [1] 收购情况 - 2024年3月18日拟用1.81亿元收购上海源叶生物51%股权,源叶生物23年实现收入1亿元,净利润0.37亿元,承诺24 - 26年扣非利润不低于3300万/4000万/4700万元,估算合并报表营业收入及利润水平将分别增长25.9%和44.2% [6] 盈利预测及财务指标 - 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6%/23%/23%,科研试剂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6%/23%/23%,实验耗材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0%/30%/30% [12][29] - 2024 - 2026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6.15%、22.78%、22.91%,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5.66%、28.06%、25.35%,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5.61%、28.24%、25.39% [14] - 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1.24%、61.25%、61.26%,净利率分别为27.97%、29.21%、29.80% [14] - 2024 - 2026年PE分别为20.18、15.74、12.55,PB分别为2.77、2.59、2.27 [14]
阿拉丁(688179) - 阿拉丁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2024年3月28日-3月29日)
2024-03-29 19:42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4年3月28日和29日,形式为线上交流 [2] - 参与交流的机构投资者众多,包括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 [2][3] - 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新安和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顾玮彧 [3] 收购项目情况 - 阿拉丁收购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00%股权,目的是实现产品线、客户资源优势互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 [4] - 源叶生物在生化试剂等产品方面优势明显,“源叶”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客户广泛,阿拉丁并购可丰富生化试剂产品线 [5] 客户与业务情况 - 高校客户因前年线上教学采购量少,随着恢复正常教学科研活动,恢复速度快且占比提升 [6] - 海外业务处于推进阶段,向海外市场备货,海外网站放开后开始产生订单,海外费用主要是仓储、人员薪酬和运费 [6][7] 财务相关情况 - 2023年四季度净利率提升是因自三季度起进行费用控制,费用增幅大幅收窄 [7]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 [7]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得到控制,费用率可控,人员变化不大 [7] - 生命科学板块全年下滑,原因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上年度特定产品高基数影响 [7] 研发与存货情况 - 张江研发中心研发设备采购到位,团队搭建完成,投资武汉瑾萱生物可加速产品线补充提升 [8] - 去年存货总量增加但结构不同,四季度存货金额环比下降是因外仓备货目标达到,备货速度下降,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下降是因原材料采购放缓 [8] 公司战略 - 新产品开发和区域拓展是业务发展驱动力,公司将围绕两方面采取措施 [9] 信息披露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10]
阿拉丁(68817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8年10月12日由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旗港路1008号变更为上海市奉贤区楚华支路809号[15]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阿拉丁,代码688179[18]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2层,签字会计师为刘万富、郭静瑜[19]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319号8幢10000[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赵新安,证券事务代表为范依,联系电话均为021 - 50560989,传真均为021 - 50323701,电子信箱均为aladdindmb@163.com[1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36号南塔16楼[17] 公司分红与股本情况 - 2023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9,439,263.40元(含税),现金分红占本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69.25%[5] - 2023年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79,252,351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277,383,229股[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98,130,878股[5] - 2022年以总股本141,520,391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25元,共派发现金红利35,380,097.75元,每股转增0.4股,转增56,608,156股,分配后总股本198,128,547股[166] - 2023年拟以总股本198,130,87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3元,拟派发现金红利59,439,263.40元,占净利润比例69.25%,每10股转增4股,转增79,252,351股,转增后总股本277,383,229股[167] 审计报告情况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402,876,481.47元,较2022年增长6.55%[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29,075.39元,较2022年下降7.48%[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36,402,989.42元,较2022年末增长6.32%[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股,较2022年增长6.52%[23]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2%,较2022年增加2.42个百分点[23] - 2023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6,543,299.85元、98,907,623.55元、97,325,583.17元、120,099,974.90元[2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80,459.58元,2022年为6,479,865.05元,2021年为3,558,061.67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51,657,812.38元,期末余额53,117,881.15元,当期变动1,460,068.77元[31] - 公司近三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78亿元和4.03亿元,呈逐步增长态势[23]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88%、10.30%、12.72%[23]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收入402,876,481.47元,同比增加6.55%,净利润85,829,075.39元,同比降低7.48%[3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51,246,639.34元,上年度为38,926,364.58元,变化幅度31.65%[53]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51,246,639.34元,上年度为38,926,364.58元,变化幅度31.65%[54]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72%,上年度为10.30%,增加2.42个百分点[54]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402,876,481.47元,上年同期378,104,008.92元,增长6.55%;营业成本160,363,012.63元,上年同期156,328,463.06元,增长2.58%[91]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32,153,254.64元,上年同期31,791,138.68元,增长1.14%;管理费用64,289,164.64元,上年同期52,639,260.60元,增长22.13%[91]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1,246,639.34元,上年同期38,926,364.58元,增长31.6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012,800.96元,上年同期320,141,366.17元,下降111.87%[91]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39,671.5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5,733.41万元,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毛利率60.34%,较上年增加1.85个百分点[93][94] - 研发费用本期为51246639.34元,上期为38926364.58元,变动比例31.65%,因研发人员薪酬和新增设备折旧增加[104] - 财务费用本期为288334.35元,上期为 - 3515668.62元,因发行可转债利息成本增加及闲置募集资金理财利息减少[1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5787763.73元,上期为 - 43261325.55元,因降低原材料采购支出[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8012800.96元,上期为320141366.17元,变动比例 - 111.87%,因2022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05]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金额为25,374,553.20元,占总资产1.69%,较上期期末减少58.60%,因降低原材料采购支出[107]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金额为22,439,189.12元,占总资产1.49%,较上期期末增加755.10%,因支付2000万元投资保证金[107]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金额为48,908,260.61元,占总资产3.25%,较上期期末增加156.50%,因募投项目持续投入建设[107]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金额为3,067,962.09元,占总资产0.20%,较上期期末增加118.91%,因收到客户附有订单的预收款[107] - 股本本期期末金额为198,130,878.00元,占总资产13.16%,较上期期末增加40.21%,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实施股权激励[108] - 专项储备本期期末金额为1,860,287.59元,占总资产0.12%,较上期期末增加215.70%,因报告期内计提安全生产费[108] - 境外资产为5398.6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59%[109] - 银行存款受限6,691,703.30元,为履约保证金[110] - 报告期投资额为2,5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35,0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 - 92.86%[11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1,657,812.38元,期末数为53,117,881.1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460,068.77元[120]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四大领域并配套少量实验耗材,依托电商平台线上销售[35] - 公司产品包括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科研试剂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36] - 2015年公司上线“芯硅谷”品牌实验耗材作为试剂配套产品,包括安全防护等多种产品[38] - 公司建立电商模式,形成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经营模式,还定制采购部分试剂原料并自主加工[39] 行业情况 - 我国科研试剂行业起步晚、底子薄,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品种和数量有很大提高[41] - 目前国内高端试剂市场缺口较大,供需矛盾突出,行业正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经营转变[41][42] - 科研试剂行业技术门槛高,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完成技术及人才储备[43] 公司技术与标准相关情况 - 公司是国内科研试剂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商之一,主导了46项行业标准[44] - 公司参与15项行业标准验证,完成近9万项企业产品标准制订[45] 公司荣誉情况 - 公司连续11年获评“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连续6年获评“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45] - 公司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 - 公司被评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百大贤商”荣誉[50] - “阿拉丁”科研试剂品牌连续11年被评为“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65] 公司研发项目情况 - 催化剂关键制备技术与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968,本期投入189.80,累计投入189.80,处于试验研发、设计阶段[57] - 配方技术改进与升级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1092.00,本期未提及投入金额,累计投入696.42,处于试验研发、优化阶段[57] - 分子活性抑制剂研究与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29,本期投入346.67,累计投入346.67,处于试验研发、设计阶段[57] - 基于结构特征的系统分析方法的开发建立预计总投资1175.00,本期投入309.89,累计投入766.10,处于试验建立阶段[58] - 分子化学库策略方法的研究与开发预计总投资1039.00,本期投入337.92,累计投入645.73,处于化合物库的初步构建阶段[58] - 高效指示剂的研究与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875,本期投入351.57,累计投入351.57,处于试验研发、设计阶段[58] - 生物活性物质高效制备工艺技术的研究预计总投资562,本期投入330.55,累计投入795.82,项目完成、处于产品阶段[58] - 官能团转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16.00,本期投入187.00,累计投入387.17,处于转化工艺的小试阶段[58] - 高纯化合物关键制备方法的试验研发与工艺优化预计总投资2741.00,本期投入349.58,累计投入779.59,处于分离工艺的小试阶段[58] - 重要科研试剂合成路线设计等项目小试阶段投入2694.00万元,理化与电导率核心物质制备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小试投入2573.00万元,因子类重组蛋白产品开发项目已搭建完成并进入产品开发实验阶段,投入816万元[59]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171人增加到187人,占比从30.00%提升至33.04%,薪酬合计从2847.63万元增至3665.70万元,平均薪酬从16.65万元涨至19.60万元[61]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92人、专科5人、高中及以下8人,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05人、30 - 40岁71人、40 - 50岁8人、50 - 60岁3人、60岁及以上0人[62] 公司技术掌握情况 - 公司掌握科研试剂从研发到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多项技术,包括配方、分离纯化等技术[63] - 公司方法开发人员掌握超3200种分析方法,已完成近9万项企业产品标准制订[64] 公司销售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网站流量和访问量带动销量增长[67] - 公司客户群体广泛,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企业研发机构[68] 公司仓储情况 - 公司建有多种仓库,具备危险化学品存储资质,在全国建立五大仓储系统[69] 公司管理情况 - 公司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实现精细化,各信息系统数据打通,涵盖销售全流程[70]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正在申请且已获得受理的发明专利共7项,若申请失败,可能面临无法通过专利形式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73] - 2023年公司产品销售综合毛利率为60.20%,若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和人员成本上涨且不能及时推出新产品,利润率将有下降风险[81]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442,426,799.55元,占同期末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为29.39%,存货规模大会带来跌价及周转慢的风险[82] - 公司面临研发失败或研发不足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可能导致销售收入增长缓慢或销售规模下降[71][72]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包括专利申请失败和未申请专利的专有技术泄密[73]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若不能提供良好激励和环境,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74] - 公司存在人才团队建设不足的风险,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75] - 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国内科研试剂市场竞争激烈,外资企业占大部分份额[76] - 公司销售收入规模较小,放弃代理外资品牌战略,收入难以短期内爆发式增长[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