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冠新材(688560)

搜索文档
明冠新材(688560) - 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9月20日)
2024-09-20 15:36
业绩下滑原因 -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因行业供应量增加和价格竞争胶膜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以及铝塑膜市场价格上半年下降影响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封装材料业务[3] 降本增效手段 - 根据光伏封装材料需求结构和价格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和报价策略维护客户关系稳定订单[4] -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良率保持产品降本[4] - 控制物料存量盘活固定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和利用效率[4] - 加快逾期货款催收控制坏账风险改善现金流安全渡过行业调整周期[4] - 进行组织变革提升供应链议价和新品研发能力从原材料和研发端降本[5] - 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系统整合数据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5] - 加强合规治理和内控管理规范募集资金管理做好信息披露[5] - 做好高企复审工作公司及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已获审核通过[5] 产品产销情况 - 上半年光伏组件封装胶膜产品受双玻组件占比提升影响产销量和销售收入增长但太阳能电池背板产销受单玻组件占比降低和价格竞争影响销量和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大2024年1 - 6月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出货7668.98万平米营收5.78亿元[6] - 锂电池铝塑膜产品受产业链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3年4季度下降后2024年1 - 6月订单逐步恢复稳定出货200万平米营收2001.8万元1 - 2季度环比增幅10 - 12%[6] 新客户开发进展 - 上半年开发全球排名居前优质客户稳定光伏组件封装材料订单保持竞争力在维护老客户基础上加快新客户合作开发推动N型电池封装胶膜产品运用拓展国内外客户开发建成海外越南胶膜产能提升供货能力[6][7] 发展战略 - 巩固现有光伏背板市场优势拓展铝塑膜及特种防护膜市场提升复合膜材料研发能力基于现有技术开发新产品和市场[7] 在建项目推进与胶膜产能 - 越南明冠年产1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项目2024年1月全面投产截止6月公司具备年产2.2亿平米胶膜产能合肥基地年产2亿平米胶膜项目已启动建设[8] 股价提振措施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将聚焦主业稳健经营提升内在价值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重视投资者回报实施稳定利润分配政策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8]
明冠新材:明冠新材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02 16:31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4年9月20日13:00 - 14: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3][4][6] - 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6] - 董事长等人员参加[6] 投资者参与方式 - 2024年9月20日在线参与说明会[7] - 2024年9月11 - 19日16:00前可提问[3][7] 其他信息 - 2024年8月27日发布半年度报告及摘要[3] - 公司联系人及电话[8] - 公司邮箱[7][9]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9]
明冠新材:明冠新材关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4-08-28 17:31
股权结构 - 闫洪嘉直接持股51,000,000股,占比25.34%[4] - 闫勇直接持股830,000股,占比0.41%[4] - 闫勇间接控制公司23,037,700股,占比11.45%[4] 增持计划 - 宇泽电力6个月内拟增持300 - 319万股,占比1.4903% - 1.5847%[2][8] - 增持自2024年8月29日起实施,拟自筹资金集中竞价增持[10][11][12] 过往增持 - 过去12个月闫勇累计增持830,000股,占比0.41%,金额10,126,000元[5]
明冠新材(688560)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4-08-26 19: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明冠新材,代码688560[16]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李振华、丁昌瀚[1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封装胶膜、铝塑膜、特种防护膜等[32] -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为直销,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销售部和客服部[3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每月预备一定库存应对通用规格订单[33] - 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为全球大型光伏组件企业和锂电池制造企业,市场开拓方式有新客户开发和存量客户订单增量维护[34] - 公司以提供高品高值组件封装材料和N型太阳能电池整体封装解决方案为经营目标[37] - 公司按照“推广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策略经营,为客户提供高效N型电池封装材料[37] 财务关键指标整体变化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7.54万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5.95亿元[5] - 2023年度公司拟定不进行现金分红、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5] - 2023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2.14亿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96.73%[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3.96亿元,较2022年减少19.82%[2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387.54万元,较2022年下降122.76%[2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亿元,较2022年增长155.95%[20]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6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60%[20] - 2023年末总资产为34.0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9.14%[20]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2元/股,较2022年减少119.05%[2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0.80%,较2022年减少7.43个百分点[21]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94%,较2022年增加0.02个百分点[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55.95%[22]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119.05%[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131.58%[2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1,127,650.03元,第二季度434,693,155.1元,第三季度8,330,054,207.92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27,040.61元,第二季度27,304,735.86元,第四季度-7,499,326.79元、-63,107,882.89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839,505.82元,第二季度30,796,102.26元,第四季度-9,129,631.85元、-75,370,278.31元[24]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9,576,652.20元,2022年为-2,087,177.74元,2021年为-4,529,792.30元[25]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879,005.72元,2022年为18,231,417.18元,2021年为25,987,224.16元[25] - 2023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5,740,000.00元,2021年为5,370,713.94元[2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14,085,809.82元,期末余额81,932,563.83元,当期变动-32,153,245.99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1,552,512.94元[2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39,628.18万元,同比下降19.82%,主营业务收入135,425.87万元,同比下降18.5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87.54万元,同比下降122.76%[67] - 营业成本1,305,692,544.81元,同比下降7.29%;销售费用27,057,916.52元,同比下降16.63%;管理费用60,624,577.88元,同比增长9.85%;研发费用55,054,837.46元,同比下降19.44%[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2,401,993.61元,同比增长155.9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5,604,548.94元,同比下降116.14%[68] - 销售费用上年同期32,454,481.01元,本期27,057,916.52元,变动比例-16.63%[86] - 管理费用上年同期55,189,221.04元,本期60,624,577.88元,变动比例9.85%[86] - 研发费用上年同期68,336,588.46元,本期55,054,837.46元,变动比例-19.44%[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同期82,984,174.48元,本期212,401,993.61元,变化比例155.95%[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同期1,646,090,171.45元,本期-265,604,548.94元,变化比例-116.14%[87] - 存货上期期末259,547,271.41元,占总资产6.92%,本期期末157,261,787.63元,变动比例-39.41%[88] - 在建工程上期期末66,391,714.99元,占总资产1.77%,本期期末155,329,995.42元,变动比例133.96%[88] - 境外资产259,043,178.59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60%[90]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79,481,200.00元,变动幅度-100%[93] - 募投项目投资总额230,925.0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53,323.78万元[94] - 应收款项融资合计114,085,809.82元,赎回金额为 -32,153,245.99元,剩余81,932,563.83元[9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太阳能电池背板产销量9576万平米,同比降7.6%;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销量6393万平米,同比增174%;锂电池封装铝塑膜销量461万平米,同比降36%[29] - 2023年背板、胶膜销售价格同比降25%-28%,铝塑膜销售价格同比降17.7%[29] - 2023年BO型背板出货占背板总出货量的比例为76%[29] - 2023年公司实现背板营业收入7.5亿元,胶膜营业收入5.4亿元,胶膜收入占组件封装材料收入比例为42%[29] - 2023年公司销售锂电池铝塑膜461万平米,实现营业收入5807万元[30] - 2023年公司完成各类背板产销量9576万平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37] - 2023年公司胶膜产销量6393万平米,销量同比增幅达174%,越南基地年产1亿平米N型胶膜项目2023年底建成投产[37]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1,296,314,246.48元,同比下降5.58%,营业成本1,191,367,164.73元,同比增长6.88%,毛利率8.10%,减少10.84个百分点[69] - 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57,944,422.44元,同比下降407.11%,营业成本72,557,039.20元,同比下降210.02%,毛利率-25.22%,减少48.67个百分点[70] -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收入同比增长97.41%,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25.78%[71] - 太阳能电池背板生产量9,282.55万㎡,同比下降9.63%,销售量9,576.23万㎡,同比下降7.63%,库存量421.87万㎡,同比下降32.04%[72] -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生产量6,532.81万㎡,同比增长172.47%,销售量6,393.52万㎡,同比增长174.49%,库存量152.79万㎡,同比增长29.18%[72] - 铝塑膜生产量419.14万㎡,同比下降44.64%,销售量461.32万㎡,同比下降35.54%,库存量90.34万㎡,同比下降28.49%[72] - 其他光伏产品生产量同比增长785.52%,销售量同比增长319.03%,库存数量同比增长3,321.74%[72] - 锂电池行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51,417,271.28元,占比70.86%,较上年同期变动-68.03%[74] - 太阳能电池背板直接材料本期金额567,093,222.29元,占比86.06%,较上年同期变动-23.73%[74] -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直接材料本期金额474,767,971.79元,占比89.33%,较上年同期变动93.34%[74] - 其他光伏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748,715.03元,占比81.99%,较上年同期变动625.41%[74] - 铝塑膜直接材料本期金额51,417,271.28元,占比70.86%,较上年同期变动-32.83%[74] 公司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已建成越南明冠和明冠江西胶膜生产基地,设计总产能达2.2亿平米;定增项目年产1亿平米BO背板建设项目2024年一季度主设备完成调试生产[29] - 2023年首发募投项目“年产1.2亿平米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胶膜建设项目”全部投产,越南基地年产1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项目2024年1月全面投产,截止2023年12月具备年产2.2亿平米胶膜产能[31] - 公司合肥基地年产2亿平米胶膜项目处于筹建阶段[31] - 年产1亿平米BO型背板扩建项目2024年一季度主设备完成调试生产,届时将拥有年产2亿平米以上背板产能[31] - 2024年公司将抓住N型电池封装用辅料增长机遇,扩大N型组件整体封装辅料产销规模[36] - 未来2年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能将达4.2亿平米以上[104] - 2024年公司聚焦N型电池封装材料市场需求,扩大N型背板和胶膜出货量和占比[103] 研发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5505.4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率为3.94%[38] - 公司共拥有研发人员73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24%[38] - 公司实现铝塑膜关键材料自主化生产和部分新型铝塑膜量产[39] -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互联用承载薄膜在125℃/5分钟条件下收缩率≤2.5% [39] - 新型TOPcon组件封装用胶膜水汽透过率低于2g/day.m²[39] - 光伏组件封装用HJT胶膜与电池片粘结力从15 - 20N/cm提升到50 - 160N/cm [39] - 3C电池铝塑膜专用CPP膜晶点数控制在0.5mm以下,热封剥离力在80N/15mm以上[3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数23项,新增专利授权数10项,累计授权专利12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项[40] - 报告期内新增7个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42]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55,054,837.46元,上年度为68,336,588.46元,变化幅度为 - 19.44% [43] - 研发投入合计本年度为55,054,837.46元,上年度为68,336,588.46元,变化幅度为 - 19.44% [4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3.94%,上年度为3.92%,增加0.02个百分点[43] - 3C电池铝塑膜专用CPP研究与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87.002759万元,累计投入181.388659万元,已完成中批量试制并在客户端批量性稳定应用[44] - 一种低电解液渗透率铝塑膜用CPP的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207.397501万元,累计投入253.81932万元,已完成中批量试制并在客户端批量性稳定应用[44] - 一款快速热封热法工艺铝塑膜产品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本期投入136.366148万元,累计投入260.157666万元,处于小批量试制送样客户试用阶段[45] - 长期耐电解液热法工艺铝塑膜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139.3
明冠新材(688560) - 2023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4-08-26 19: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37.9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70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33%[4]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8.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6%[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3.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39%[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63.5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07%[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较上年同期减少4.96个百分点[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57.89%[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92%,较上年同期增加0.03个百分点[4] 股东相关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11651户[5] - 闫洪嘉持股比例为25.34%,持股数量为5100万股[6]
明冠新材(688560) - 2023 Q3 - 季度财报(更正)
2024-08-26 19:24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30,054,207.92元,同比减少26.59%;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165,875,013.13元,同比减少14.63%[2]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6587501313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13.65692454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3%[14]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499,326.79元,同比减少118.5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9,232,449.68元,同比减少70.86%[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9,129,631.85元,同比减少123.9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9,505,976.23元,同比减少69.61%[3]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871.534684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5631573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5.23%[15] 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82,468.85元,同比增加523.84%[3]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亿元,2022年同期为2073.97万元[18] 基本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04元/股,同比减少116.00%;年初至报告期末0.20元/股,同比减少75.61%[3]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0元/股,2022年同期为0.82元/股[1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25%,较上年减少2.96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1.24%,较上年减少7.91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变化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3,190,971.74元,同比减少24.21%;年初至报告期末45,969,494.20元,同比减少13.31%[3]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829,681,231.47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956,045,559.96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76%[3] -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5604555996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31.3683315944亿美元,同比下降5.76%[14] - 2023年第三季度少数股东权益为0,2022年同期为1313.778448万美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5604555996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31.4997094392亿美元,同比下降6.15%[14] - 2023年第三季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8.2968123147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37.492751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1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30,305.06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273,526.55元[5] 业绩变动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下降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背板、胶膜、铝塑膜价格持续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6] 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中前10名股东里,闫洪嘉持股51000000股,占比25.34%;上海博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517700股,占比10.6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088842股,占比4.52%[8]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088842股;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6355219股,持股比例为3.16%[9][10] - 股东广东德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德汇全球优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信用账户持有1268910股,普通账户持有0股,合计1268910股;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转融通借出股份11000股[10] 2023年9月30日资产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493960198.75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0000000元[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为445764085.67元,应收账款为436452523.63元[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198758404.26元,其他应收款为34585555元[1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036970293.88元,非流动资产合计792710937.59元[1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829681231.47元[12] 2023年9月30日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191767685.03元,应付票据为363327898.52元[1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276471621.67元,合同负债为2248930.67元[12]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变化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1.2917752585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11.9309364292亿美元,同比下降5.36%[14] 2023年第三季度负债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8.5970374774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5.81153324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93%[13] - 2023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393.192377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815.087355万美元,同比下降23.24%[13] - 2023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为8.7363567151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5.99304197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77%[13]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收支情况 -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3亿元,2022年同期为11.94亿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904.97万元,2022年同期为521.43万元[17]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3亿元,2022年同期为76.59万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15亿元,2022年同期为2.61亿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2亿元,2022年同期为9000万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6亿元,2022年同期为4247.43万元[18]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化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3.45亿元,2022年同期为 -1.91亿元[19]
明冠新材(688560)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19: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闫洪嘉[9]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西省宜春市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大道32号,邮政编码为336000[9] - 公司网址为http://www.mg-crown.com/,电子信箱为ir@mg-crown.com[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7] 报告审计与重要事项说明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3]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3]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3]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3] - 半年报无需审计[92] - 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604,788,792.0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64%[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0,346.7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62%[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56,737.9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14%[1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733,688.2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9.96%[13][1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14,166,571.73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84%[1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214,258,986.49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65%[1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83.33%[14]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88.00%[1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0%,较上年同期减少1.18个百分点[1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0%,较上年同期减少0.32个百分点[1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478.88万元,同比下降27.64%;主营业务收入59,773.78万元,同比下降2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03万元,同比下降8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5.67万元,同比下降87.14%[48] - 研发费用本期为21,764,732.32元,上年同期为32,778,522.46元,变动比例为-33.60%,主要系本期背板研发项目减少所致[48] - 其他收益为10,709,963.6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33.34%,主要是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和增值税加计抵减,不具有可持续性[49]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7,428,266.45元,占总资产比例0.23%,上年期末数为40,670,519.47元,占比1.19%,变动比例-81.74%,主要系应收票据已背书未到期减少所致[49]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35,986,720.46元,占总资产比例4.23%,上年期末数为248,228,166.09元,占比7.29%,变动比例-45.22%,主要系本期应收票据减少所致[49]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19,337,599.08元,占总资产比例0.60%,上年期末数为3,840,394.01元,占比0.11%,变动比例403.53%,主要系越南购买土地押金增加所致[49] - 境外资产为506,105,299.72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5.75%[50]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价值为52,455,083.33元,原因是大额存单利息;应收票据受限账面价值为32,551,090.89元,原因是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合计受限账面价值为85,006,174.22元[50] - 报告期投资额变动幅度为-100.00%,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8,942,600.00元[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为130,825,443.61元[54]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640,736,542.93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51,933,709.26元[124]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0,076,000.00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135,986,720.46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8,228,166.09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07,039,173.71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5,524,215.45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款项融资为50,749,443.61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932,563.83元[124]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8,881,195.01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244,260.21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14,724,450.94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261,787.63元[12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32.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07亿元下降5.64%[12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8亿元下降25.76%[12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643.82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55.33万元下降23.73%[126]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8.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67亿元下降1.87%[126]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0.7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85亿元下降16.33%[129]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1.2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9亿元增长16.23%[129]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32.0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54亿元下降7.22%[129]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6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9亿元下降40.42%[129]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3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5亿元下降15.72%[125]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742.83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7.05万元下降81.73%[12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05亿元,2023年同期为8.36亿元,同比下降27.64%[131]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5.92亿元,2023年同期为7.78亿元,同比下降23.85%[131]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776.57万元,2023年同期为5082.88万元,同比下降84.72%[13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859.03万元,2023年同期为4621.47万元,同比下降81.41%[13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2023年同期为0.24元/股,同比下降83.33%[133] - 2024年上半年负债合计2.79亿元,2023年同期为4.62亿元,同比下降39.64%[130]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9.26亿元,2023年同期为29.92亿元,同比下降2.21%[130]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2.76亿元,2023年同期为7.63亿元,同比下降63.81%[134]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成本2.74亿元,2023年同期为6.76亿元,同比下降59.46%[13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482.62万元,2023年同期为333.52万元,同比下降244.70%[13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1,678,208.36元,2023年上半年为18,031,023.19元[13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 - 12,859,695.33元,2023年上半年为57,452,262.96元[13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 9,519,277.27元,2023年上半年为51,323,035.85元[13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86,044,038.15元,2023年上半年为650,215,319.00元[13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25,310,349.91元,2023年上半年为693,608,787.75元[13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733,688.24元,2023年上半年为 - 43,393,468.75元[13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00.00元,2023年上半年为201,122,388.35元[13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5,406,392.55元,2023年上半年为550,844,179.43元[137]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28,266.45元,2023年上半年为129,231,987.46元[13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30,617,266.33元,2023年上半年为 - 488,113,737.57元[1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435,265,595.07元,2023年为702,484,513.59元[1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398,958,063.83元,2023年为607,454,036.36元[1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36,307,531.24元,2023年为95,030,477.23元[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3年为150,813,709.30元[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260,429,519.91元,2023年为555,918,018.99元[1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 260,429,519.91元,2023年为 - 405,104,309.69元[1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7,428,266.45元,2023年为126,231,987.46元[1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56,537,182.32元,2023年为188,152,108.55元[13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 49,108,915.87元,2023年为 - 61,920,121.09元[13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52,773,035.25元[140] - 2023年半年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3136833159.44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49970943.92元[144] - 2024年半年度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01301918元,与2023年半年度末持平[144][147] - 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2328136203元,较2023年半年度末增加5897166.69元[144][147] - 2024年半年度减:库存股为188152108.55元,较2023年半年度末增加188152108.55元[144][147] - 2024年半
明冠新材:明冠新材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26 19:24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5,101.91万元,净额为57,323.56万元[2] -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675,382,473.64元,净额为1,655,881,457.62元[6] 资金投入与结余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发募集资金项目投入累计572,452,676.52元,应结余11,726,631.48元,账户余额11,974,355.75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定增募集资金项目投入累计518,109,296.36元,应结余1,147,715,586.11元,账户余额48,715,586.11元[9] - 定增项目投入为负8,272,697.71元,因前期已投入款项本期退回[8] 资金使用安排 - 2023年12月4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2.00亿元闲置定增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使用19,900.00万元[18] - 2023年12月4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10.00亿元暂时闲置定增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合计900,000,00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35% - 3.15%之间[24] 项目进度调整 - 2024年6月13日,“嘉明薄膜公司年产1亿平米无氟背板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26] - 2024年6月13日,“明冠锂膜公司年产2亿平米铝塑膜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并变更实施地点[27] 项目效益情况 - “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本年度效益为 - 495.536431万元,未达预计效益[39] - “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本年度效益为 - 1315.878438万元,未达预期[49] - “年产1.2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用POE胶膜扩建项目”效益为 - 192.557804万元,未达预期[49] 其他情况 - 首发以自筹资金垫付发行费用247,724.27元尚未置换[5] - 2024年6月28日,江西明冠锂膜技术有限公司以3554.37万元自有资金归还铝塑膜建设项目前期已投入的募集资金[28] - 2021年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省的1.192459亿元投向“年产1.2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用POE胶膜扩建项目”[29]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492459亿元,占比26.04%[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合规,无使用及披露违规情形[35]
明冠新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8-26 19:24
业绩总结 - 2024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6.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64%[20]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9.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62%[9]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04元/股,较2023年同期的0.24元/股下降83.33%[21]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较2023年同期的0.25元/股下降88.00%[21] - 2024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0%,较2023年同期的1.48%减少1.18个百分点[21]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2%,较2023年同期的1.54%减少1.32个百分点[21]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0%,较2023年同期的3.92%减少0.32个百分点[21]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7.14%[21]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39.96%[22] - 2024年1 - 6月研发费用为21,764,732.32元,较2023年1 - 6月下降33.60%[3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5项,本期新申请专利10项,累计已申请专利共189项[36] - 2024年1 - 6月,公司发明专利新增申请4个、获得1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6个、获得5个[3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11月明冠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37,214,182股[2] 其他新策略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对2023年度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违规事项整改[5] 风险提示 - 2024年7月30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监管警示决定,认定2023年度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5] - 报告期内光伏行业产能扩张、竞争加剧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与行业趋势一致[11] - 若公司不能满足下游组件厂商对背板产品新需求,可能影响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12] - 公司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大,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盈利能力[14] -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款项余额占流动资产比例大,回款周期长,存在回收风险[15] - 公司主要产品受国内行业政策影响大,政策不利变化会影响产品需求[16] 资金情况 - 首发募集资金以自筹资金垫付发行费用24.77万元尚未置换[38] - 定增募集资金净额为165,588.15万元,截至期末项目投入累计51,810.93万元,利息收入净额累计994.34万元,应结余114,771.56万元,实际结余4,871.56万元,差异109,900.00万元[40] - 另一笔定增募集资金净额为57,323.56万元,截至期末项目投入累计57,245.27万元,利息收入净额累计1,094.37万元,应结余1,172.66万元,实际结余1,197.44万元,差异 -24.77万元[40] 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长、总经理闫洪嘉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5,100万股[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副董事长闫勇期末持股83万股,报告期内增加83万股[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初合计持股5,100万股,期末合计持股5,183万股,报告期内增加83万股[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减持、质押、冻结情形[43] 合规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2]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5]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6]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未发生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或信息与事实不符情况[6]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未发生涉嫌违反业务规则等需报告的情形[6]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6] - 保荐机构对明冠新材内控制度核查,其符合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5] - 2024年上半年明冠新材不存在未履行承诺情况[7] - 2024年1 - 6月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法规规定[41] - 截至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44]
明冠新材:明冠新材关于2024年第二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4-08-26 19:24
业绩总结 - 2024年第二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715,282.12元[2]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 - 4,590,598.27元,资产减值损失计提13,305,880.39元[3] - 计提减值使合并报表税前利润总额减少8,715,282.12元[6] 原因说明 - 信用减值损失因应收票据减少,资产减值因产品价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5] 影响评估 - 计提减值减少报告期末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正常经营[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