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000066)

搜索文档
中国长城(000066) - 2018年1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8
公司重组与定位 - 2017 年 1 月集团完成对长城电脑重组,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长城信息,注入中原电子、圣非凡,组建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为集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业子集团 [2] - 中国长城和中国软件是中国电子旗下自主可控“双雄”,“软硬”结合争取更多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化项目,提升市场份额 [3] 重组整合与业务情况 - 实施“六统一”促进思想、文化、管理和业务融合,推进上下游、地域协同,产业纵向一体化,前三季度内部协同金额超 4 亿元 [4] - 截止 2017 年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 65.78 亿元,同比增长 9.12%,利润总额 4.38 亿元,同比增长 38.85%,资产总额 147.75 亿元,同比增长 6.62% [4] 军工业务 - 2018 年军种装备采购形势转好,预计中国长城军工业务较 2016、2017 年大幅增长,在陆军通讯、海底甚低频及海洋观测网有较强竞争力 [4] - 中原电子 2017 - 2019 年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之和不低于 5.7 亿元,圣非凡同期不低于 2.2 亿元 [5] 自主可控业务 - 2017 年 12 月 4 日中国电子发布“PK”体系,由 400 多家核心企业参与,已在重要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实现数万套规模应用,对接国际开展多领域合作 [5][6] - 中国长城过去一个月完成 4 个领域 9 个应用系统迁移到 PK 体系并通过初步测试验证,与 13 家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意向,2018 年将在 12 个领域针对 80 多个应用系统开展迁移工作 [6][7] 电源业务 - 2017 年长城电源海外业务营收占电源业务 15%以上,服务器电源同比增长 50%,巨龙系列电源在区块链数字货币矿机市场独占鳌头 [8] 中电长城大厦 - 深圳中电长城大厦总建筑面积约 18.6 万平方米,总投资不超过 23.75 亿元,计划 2018 年内完成竣工验收,60%面积可出售,40%面积可出租 [8] 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数由 462 人增加为 594 人,股票期权数量 4410 万份,约占总股本 1.5%,以 2018 - 2020 年度净利润等四个指标为业绩考核目标及行权条件 [9] - 股权激励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将公司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按业绩贡献分配股份形成超额完成业绩动力 [9] 股权相关 - 公司拟参股 4%并未来增资天地超云,天地超云与公司战略、业务匹配,有互补及协同效应 [10] - 飞腾并购仍在进行评估定价,双方未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 [10] 海洋观测网 - 2017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总投资约 21 亿元,中科院声学所负责南海部分投资 12.3 亿元 [10] - 2017 年 8 月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等设立中科长城,公司占股 34%,开展海洋信息系统相关业务,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11]
中国长城(000066) - 2017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20
公司业务情况 - 2017年1 - 9月,因下属子公司金融行业项目产品和军工产品收入增加,公司信息安全相关业务发展良好,三季度数据较上年同期变动大 [2] - 2017年7 - 9月,受军改影响,单三季度军工业务交付及订单量减少,季度环比营收增长率保持但净利下降,公司认为军改影响是暂时的 [2] 股权激励事项 - 2017年6月29日接到通知后开展激励方案工作,历时约4个月,拟定2018 - 2020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4.5% - 5.5%、不低于年度同行业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等为业绩考核行权目标 [3] - 激励计划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将公司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有利于公司发展,费用摊销在不考虑刺激作用时对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有影响但程度不大,考虑正向作用业绩提升将高于费用增加 [3] 海洋观测网项目 -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中科院声学所负责南海部分投资12.3亿元 [3] - 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中晟嘉华共同投资设立中科长城,参与项目建设,构建“侦探通导测”一体化平台,打造核心竞争力 [3][4] 中电长城大厦项目 - 截止目前,中电长城大厦南北塔正在进行幕墙及外立面施工,预计2018年底竣工 [4] - 取得预售许可等证书开展预售,顺利完成租售计划有望在2018年体现收益 [4]
中国长城(000066) - 2018年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18
业绩表现 - 2018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8% [4] - 2018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18% [5] -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14% [4] - 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亿元,环比一季度下降40% [5] 业务发展 - 高新电子业务订货同比大幅提升,军事通信新市场领域取得突破 [3] - 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业务在国家重点国产化替代项目中占有率第一 [3] - 非现金金融智能自助领域在国有主要大行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4] - 电源业务高端化、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服务器电源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4] 市场影响 - 受电子元器件供应紧张影响,部分业务产品交付能力受限 [4] - 受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等主要客户需求放缓 [4] - 贸易摩擦导致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大幅上涨,产品成本上升 [5] - 电源业务的国际客户利用产业链优势地位进一步压低产品价格 [5] 战略规划 - 公司出售东方证券为主业发展、项目建设、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5] - 公司积极推进天津飞腾部分股权收购事项,尚未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 [6] - 中国长城定位为中国电子自主可控计算的重要载体和军民融合的信息安全重要平台 [6] 产品与技术 - 展示了FT2000、FT1500/4、FT1500/8、FT1500/16等自主可控产品 [3] - 构建基于PK架构的软件适配迁移,与百度等企业协作打造人工智能、政务云平台 [4] - 医疗电子加快业务转型,数字化病房、"智慧医疗云"等业务在重点市场成功打造多个精品项目 [4]
中国长城(000066) - 2018年11月27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06
业务板块与战略合作 - 适配中心和应用示范基地由公司承建,国防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撑,40多家企业入驻,覆盖多个领域和应用行业 [3] - 公司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基于"飞腾 CPU+麒麟 OS"的软硬件生态体系 [6]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 - 公司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起步早,形成了从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3] - 已研发设计60余款主板、终端、服务器及定制化产品,获得超百项专利 [4] - 在党政机关方面已基本实现电子公文、办公应用、电子政务云等运用 [4] 金融行业信息化业务 - 长城金融优化市场结构,确保传统大行业务稳定发展,强化区域市场建设 [4] - 便携式产品、制卡发卡机等新产品入围工行二期网点建设 [4] - 区域行客户数量显著提升,非金融市场个别领域有望实现大批量生产 [4] 医疗行业信息化业务 - 长城医疗打造智慧门诊、智慧病区和智慧医疗云三大业务 [5] - 智慧病区业务进入推广阶段,将成为新的盈利点 [5] - 智慧医疗云业务试点成功,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5] 海盾光纤业务 - 海盾光纤于2006年开始介入水下探测领域,主营光纤水听器系列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 [5] - 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开展水下探测系统产业化工作 [6]
中国长城(000066) - 关于参加深圳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11-04 17:08
分组1:公告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000066,证券简称为中国长城,公告编号为2022 - 068 [1] - 公告主体为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参加深圳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2] 分组2:活动目的 - 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 [2] 分组3:活动举办信息 - 由深圳证监局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2]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2] 分组4: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APP参与 [2] 分组5:活动时间 - 2022年11月9日(周三)16:30至17:30 [2] 分组6:沟通人员 - 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宋金娣女士,董事会秘书王习发先生将通过网络文字交流形式与投资者沟通 [2]
中国长城(00006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财务总体指标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0.91亿元,同比下降33.99%;年初至报告期末94.92亿元,同比下降20.04%[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187.06%;年初至报告期末-4.59亿元,同比下降546.73%[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60亿元,同比增长43.98%[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34.8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2.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40%[4]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94.92亿元,上期为118.71亿元[23]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97.78亿元,上期为117.86亿元[23] - 净利润本期净亏损3.99亿元,上期盈利1.62亿元[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净亏损4.59亿元,上期盈利1.03亿元[24] - 少数股东损益本期为0.60亿元,上期为0.59亿元[2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3.85亿元,上期为2.40亿元[25]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0.144,上期为0.035[25]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0.144,上期为0.035[25] - 负债合计本期为190.82亿元,上期为219.47亿元[23]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143.99亿元,上期为107.63亿元[23] 非经常性损益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69.02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3348.71万元[6] - 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个税手续费返还168.66万元,直接减免的增值税4.61万元[7] 资产项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6.6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1.79%,因子公司短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期结算[8] - 应收票据本报告期末6.4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7.65%,因子公司票据款到期结算增加[8] - 应收账款融资本报告期末885.57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7.47%,因子公司应收票据融资到期结算[8] - 其他应收款本报告期末2.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90%,因应收房租水电款及已支付的保证金增加[8] - 其他流动资产为453,923,323.29元,同比增长31.26%,主要因待抵扣进项税和子公司预缴税金增加[9] - 开发支出为230,255,578.05元,同比增长55.41%,主要是子公司研究开发投入增加[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41.37亿元,较年初38.78亿元有所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61亿元,较年初13.71亿元减少[2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为6.41亿元,较年初15.13亿元减少[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48.70亿元,较年初47.46亿元略有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80.68亿元,较年初71.97亿元增加[21] 负债项目变动 - 短期借款为1,431,151,666.67元,同比下降65.37%,因调整融资长短期结构[9] - 预收款项为39,753,671.47元,同比增长90.45%,主要是预收投房出售款项所致[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14.31亿元,较年初41.33亿元大幅减少[22]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44.28亿元,较年初53.96亿元减少[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4.72亿元,较年初7.45亿元减少[22] 利润相关指标变动原因 - 营业利润为 -376,140,421.76元,同比下降267.64%,受疫情和市场周期影响[9] - 利润总额为 -380,518,063.39元,同比下降273.43%,因市场需求收缩等致收入减少毛利下降[9] - 净利润为 -399,355,841.47元,同比下降346.97%,受疫情和市场周期影响[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459,485,936.74元,同比下降546.73%,因市场需求收缩等[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4,687人[11]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269,203,475股,为大股东[11] 股份变动与利润分配 - 2022年1月12日公司实际增发普通股285,603,151股,发行平均价格为每股13.96元,实际收到货币资金39.78亿元[12][13] - 2022年8月15日,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份部分解除限售上市流通,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206,806,590股,占总股本6.41%[13] - 2022年7月20日,公司实施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3,225,799,08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72元,共计派发现金1.52亿元[13] - 因2021年度利润分配,公司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行权价格由16.594元/份调整为16.547元/份,预留授予行权价格由14.02元/份调整为13.973元/份[13] 授信与担保 - 公司对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调剂后调减至约2302.43亿元,其中母公司1530亿元,子公司约772.43亿元[14]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之间担保总额度调减至不超过31.65亿元[14] 金融合作 - 公司与中电财务重新签订《全面金融合作协议》,资金结算日存款余额最高不超7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不超70亿元[15] - 2022年1 - 9月公司在中电财务存款有相应的本期增加、减少金额,贷款也有相应的本期增加、减少金额[16] - 公司委托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金额在10 - 20亿元之间,合计74.49亿元[17]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财务相关风险控制体系无重大缺陷[17] 借款与授信情况 - 2022年2月24日,公司从农业银行华侨城支行获4亿元1年期流动资金借款[17] - 2022年2月25日,公司从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获21亿元2年期综合授信额度,截至9月30日借款余额4.2亿元,期限3年[17] - 2022年6月14日,公司从国开行湖南省分行获9.75亿元3年期流动资金借款[17] - 2022年6月15日,公司从国开行湖南省分行获5亿元5年期项目贷款[17] - 2022年7月15日,公司从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获44.9亿元3年期综合授信额度[17] - 2022年7月13日,公司从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分别获1.5亿元和10亿元3年期流动资金借款[17] - 2022年8月22日,公司从招商银行长沙分行获2亿元1年期授信额度[17] - 2022年2月28日,中国长城计算机(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从华侨永亨银行获6000万港币1年期授信额度[17] - 2022年圣非凡等多家子公司进行多笔借款及授信,如圣非凡获中电财务3.5亿元授信额度,中电长城获农业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分行5亿元流动资金借款[19]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20.54亿元,上期为136.64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40.14亿元,上期为171.6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9.60亿元,上期为-34.98亿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7.60亿元,上期为12.11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2.47亿元,上期为24.8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88亿元,上期为-12.71亿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13.61亿元,上期为80.32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86.65亿元,上期为48.45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6.96亿元,上期为31.86亿元[27]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2431.09万元,上期为34.02万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73亿元,上期为-15.83亿元[27]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6.36亿元,上期为43.99亿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9.09亿元,上期为28.16亿元[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13.24亿元,上期为130.12亿元[2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71.54亿元,上期为63.19亿元[27]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80.34亿元,上期为41.09亿元[27] 子公司相关 - 2022年9月15日,子公司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13]
中国长城(00006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4.01亿元,上年同期71.88亿元,同比减少10.9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8亿元,上年同期为-8305.13万元[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7亿元,上年同期为-29.99亿元[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4元/股,上年同期为-0.028元/股[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0%,上年同期为-0.92%,同比减少1.38%[1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46.47亿元,上年度末327.11亿元,同比增加5.9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5.02亿元,上年度末97.08亿元,同比增加39.08%[1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2.39万元[1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090.23万元[1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679.69万元[16] - 公司将个税手续费返还1707016.69元、直接减免的增值税46099.18元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双双下降,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5]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为64.01亿元,上年同期为71.88亿元,同比减少10.95%[31]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为6.23亿元,上年同期为5.35亿元,同比增加16.36%[31] - 系统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17.89亿元,占比27.96%,同比减少2.72%[31]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营业收入为42.38亿元,占比66.21%,同比减少10.68%[31]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46.42亿元,占比72.54%,同比减少2.00%[31] - 投资收益为893.62万元,来自联营企业投资收益[3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4397.71万元,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34] - 资产减值为 - 8247.05万元,是存货跌价准备所致[34]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47.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59%,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73%[36]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81.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62%,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62%[36] - 短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24.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09%,较上年末比重减少5.54%,主要因偿还到期流动资金贷款[36] - 长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37.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9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73%[36] - 中国长城计算机(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总资产2.18亿元,净资产1.15亿元,营业收入7344.96万元,净利润 -95.02万元,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0.79%[37] - 柏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资产11.80亿元,净资产5.44亿元,营业收入8.17亿元,净利润2690.19万元,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3.73%[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13.71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743.62万元,期末数7.14亿元[39] - 报告期投资额4.04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23亿元,变动幅度 -22.81%[42]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237,408,404.4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8,016,430.92元,期末账面价值143,458,746.38元[48]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1.50,较上年末增长14.50%;资产负债率57.90%,较上年末降低9.20%[136]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32,443.72万元,上年同期为 -12,007.55万元[136] - 本报告期EBITDA全部债务比为0.97%,较上年同期增长0.21%[136] - 本报告期利息保障倍数为 -0.48,较上年同期降低152.75%[136] - 本报告期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14,较上年同期降低45.45%[136] - 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付率均为100.00%,与上年同期持平[1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46.4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327.11亿元增长约5.92%[139] - 流动资产合计214.9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01.49亿元增长约6.68%[139] - 非流动资产合计131.51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25.61亿元增长约4.7%[139] - 负债合计200.60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19.47亿元下降约8.6%[140] - 流动负债合计143.1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54.32亿元下降约7.22%[140] - 非流动负债合计57.44亿元,较上年年末的65.16亿元下降约11.85%[140] - 所有者权益合计145.8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07.63亿元增长约35.53%[140] - 股本为32.2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9.40亿元增长约9.73%[140] - 资本公积为47.10亿元,较上年年末的9.14亿元增长约415.32%[140] - 未分配利润为46.38亿元,较上年年末的49.36亿元下降约6.04%[1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54.6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37.38亿元增长7.28%[141] - 流动资产合计113.79亿元,较上年年末的97.64亿元增长16.54%[141] - 非流动资产合计140.8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39.73亿元增长0.81%[141] - 负债合计147.44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69.06亿元下降12.79%[143] - 流动负债合计109.23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17.40亿元下降6.96%[143] - 非流动负债合计38.20亿元,较上年年末的51.66亿元下降26.05%[143] - 所有者权益合计107.23亿元,较上年年末的68.31亿元增长56.98%[14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9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1.88亿元增长9.19%[1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69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2.70亿元下降39.40%[14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5.07亿元,较上年年末的31.72亿元下降52.49%[143]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64.01亿元,上期为71.88亿元[144]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66.13亿元,上期为72.31亿元[144] - 本期营业利润亏损2.46亿元,上期亏损0.11亿元[144] - 本期净利润亏损2.57亿元,上期亏损0.40亿元[14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亏损2.98亿元,上期亏损0.83亿元[144] - 少数股东损益本期为0.41亿元,上期为0.43亿元[144]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0.11亿元,上期为0.04亿元[14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亏损2.46亿元,上期亏损0.36亿元[14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0.094元/股,上期为 -0.028元/股[144]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0.094元/股,上期为 -0.028元/股[144] - 本期营业收入18.395亿元,上期25.913亿元;本期净利润亏损1.912亿元,上期亏损1.018亿元[145]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3.543亿元,上期82.79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02.117亿元,上期112.79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574亿元,上期-29.998亿元[146] - 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0.986亿元,上期5.58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3.763亿元,上期17.21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77亿元,上期-11.622亿元[146] - 本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8.508亿元,上期58.99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58.937亿元,上期28.73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571亿元,上期30.260亿元[146] - 本期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386.42万元,上期为-54.10万元[146] - 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359亿元,上期为-11.366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721亿元,上期为32.624亿元[146]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7.664亿元,上期78.213亿元;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792亿元,上期1.441亿元[146] - 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0.479亿元,上期92.014亿元[146] - 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0.632亿元,上期5.432亿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505.35万元,上期1571.67万元[146] - 本期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9.795亿元,上期6.992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7.648亿元,上期45.758亿元[146]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5.395397517亿美元,流出39.7563932367亿美元,净额为 - 14.3609957197亿美元[147] - 2022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5.6841385224亿美元,流出11.7262543605亿美元,净额为 - 6.0421158381亿美元[147]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75.5340876106亿美元,流出54.1304193283亿美元,净额为21.4036682823亿美元[147] - 2022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912490215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1.8464404254亿美元[147] - 2022年年初股本为29.40195936亿美元,本期增加2.85603151亿美元,期末余额为32.25799087亿美元[148] - 2022年年初资本公积为9.1350888883亿美元,本期增加37.9639955407亿美元,期末余额为47.099084429亿美元[148] - 2022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9.3595866925亿美元,本期减少2.9764037151亿美元,期末余额为46.3831829774亿美元[148] - 2022年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7.6332278972亿美元,本期增加38.2371705183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45.8703984155亿美元[148] - 2022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635.17624万美元,使用1913.10684万美元,期末余额为629.907509万美元[148] - 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年初为10.5517699642亿美元,本期增加3005.784279万美元,期末余额为10.8523483921亿美元[148] - 2022年1 - 6月合并报表中,公司股本从年初2928182053元增至期末2938359515元,资本公积从596334511.99元增至802093182.02元[149] - 2022年1 - 6月合并报表中,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9347685039.82元增至期末10094953139.84元[149] - 2022年1 - 6月合并报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 - 36340582.53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784836594.33元[149]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报表中,股本从年初2940195936元增至期末3225799087元,资本公积从1046283689.71元增至4843528222.69元[150]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报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6831197204.93元增至期末10722826177.42元[150]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报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 - 191218711.49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4082847683.98元[150] - 2022年1 - 6月合并报表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445893.22元,本期使用1225936.81元[149] - 2022年1 - 6月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147678391.16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68257740.87元[149]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报表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3976909331.26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05938352.72元[150] -
中国长城(0000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3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负责人为徐建堂,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宋金娣,会计机构负责人为许少霞[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建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长城计算机大厦,邮编518057[8] - 公司股票简称中国长城,代码000066,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王习发,证券事务代表为谢恬莹,联系电话均为0755 - 26634759,传真均为0755 - 26631106,电子信箱均为stock@greatwall.com.cn[9]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相关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网址为www.cninfo.com.cn,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225,799,08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7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2021年7月16日实施2020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64862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109]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3,225,799,08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72元,共计派发现金152,257,716.91元,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25.48%[112] 董事会会议相关 - 董事孔雪屏因公务未亲自出席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被委托人为陈宽义[3] - 2021年1月18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等议案[94] - 2021年1月20日第七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长城电源投资设立广西长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议案[94] - 2021年1月25日第七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中原电子投资设立中电中南(武汉)计量检测有限公司等议案[94] - 2021年1月26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行权相关事项的议案[94] - 2021年1月29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员名单等议案[94] - 2021年2月9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提名董事候选人、聘任公司总裁等多项议案[94] - 2021年2月25日第七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长城电源投资设立长城电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等议案[94] - 2021年3月4日审议通过补选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委员的议案[95] - 2021年3月10日审议通过湖南长城投资建设中国长城(陕西韩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并设立全资公司的议案[95] - 2021年3月22日审议通过修订《干部管理制度》的议案[95] - 2021年3月29日审议通过下属公司长城金融开展股份制改革的议案[95] - 2021年4月8日审议通过参股公司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清算注销暨关联交易的议案[95] - 2021年4月28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经营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多项议案[95] - 2021年4月28日审议通过中电金投3亿元国有资本金注资前提供给公司使用暨关联交易的议案[95] - 2021年6月11日审议通过放弃长沙军民先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优先认缴出资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95] - 2021年6月29日启动分拆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前期筹备工作[95] - 2021年8月2日审议通过公司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未达行权条件及注销相关股票期权的议案[95] - 2021年8月20日第七届董事会第六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多项议案[96] - 2021年8月30日第七届董事会第六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报告摘要等议案[96] - 2021年10月19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七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长城分拆长城信息股份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相关事项[96] - 2021年11月8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七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向银行申请增加授信额度等多项议案[96] - 2021年12月3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七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提名董事候选人等议案[96] - 2021年12月15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七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授予相关事项等议案[96] - 董事谢庆林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2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97] - 董事徐建堂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31次,现场出席7次,通讯出席24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97]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98] - 报告期内符合公司现阶段发展需求的董事建议均被采纳并实施[99]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177.90亿元,较上年增长23.15%[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8亿元,较上年减少35.59%[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亿元,较上年减少73.32%[1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89亿元,较上年减少272.72%[14] - 2021年末总资产327.11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18.82%[1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7.08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8.36%[1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1.17亿元、40.71亿元、46.82亿元、59.20亿元[16]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59亿元、0.76亿元、1.86亿元、4.95亿元[16]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1.14亿元、 -0.06亿元、0.60亿元、1.92亿元[16]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6.73亿元、 -13.27亿元、 -4.99亿元、32.10亿元[1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65,316,000.84元,2020年为432,028,920.44元,2019年为624,909,640.96元[18] - 2021年个税手续费返还1,284,944.70元,直接减免的增值税36,000.00元[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77.90亿元,同比增长23.15%,其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收入119.53亿元,同比增长45.63%,系统装备业务收入47.71亿元,同比增长0.54%[26] - 国内市场收入128.06亿元,同比增长23.64%,北美市场收入15.82亿元,同比增长66.73%,南美市场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90.42%[26] - 直销模式收入1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3%,分销模式收入43.58亿元,同比增长58.58%[26] - 系统装备业务毛利率30.19%,同比增加3.3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毛利率16.88%,同比减少3.19%[27] - 2021年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销售量366万台、生产量371万台、库存量21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3.65%、43.29%、115.17%[28] - 2021年系统装备营业成本中原材料金额87.798亿元,占比66.18%,同比增长51.80%[3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8.84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0.59%;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9.5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9.11%[32] - 2021年销售费用6.535亿元、管理费用10.777亿元、财务费用3.444亿元、研发费用12.4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59%、48.04%、9.30%、24.45%[34]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2.06亿元,同比增长42.72%,现金流出小计224.95亿元,同比增长46.14%,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9亿元,同比下降272.72%[3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85亿元,同比增长28.74%,现金流出小计39.40亿元,同比增长31.05%,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55亿元[39]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4.74亿元,同比增长7.55%,现金流出小计86.89亿元,同比增长14.11%,现金流量净额为17.86亿元,同比下降15.96%[3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7.63亿元,较2020年的5.81亿元下降231.32%[39] - 投资收益3.7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1.2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62亿元,占比-8.37%;资产减值-2.44亿元,占比-33.01%[41] - 2021年末货币资金38.78亿元,占总资产11.86%,较年初减少5.12%,因加大备货采购付款增加[42] - 2021年末应收账款47.46亿元,占总资产14.51%,较年初增加1.12%,因新增收入未到结算收款期[42] - 2021年末存货71.97亿元,占总资产22.00%,较年初增加1.78%,因子公司战略备货量增加[42] - 2021年末投资性房地产38.99亿元,占总资产11.92%,较年初增加2.40%,因“中电长城大厦”出租部分结转[42] - 2021年末长期股权投资13.26亿元,占总资产4.05%,较年初增加1.27%,因新增联营企业投资[43] - 2021年末短期借款41.33亿元,占总资产12.63%,较年初增加3.31%,因本期流动资金贷款增加[43] - 报告期投资额12.62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0.82亿元,变动幅度-39.41%[46]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18.48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因担保、质押、抵押等受限[45] - 2021年度公司每股收益0.204元,母公司净利润329,825,980.34元,可供分配利润1,664,353,168.25元[111] 行业与业务情况 - 2021年信创行业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25年预计可达8000亿[20] - 公司提前布局九大行业迎接信创市场新一轮爆发[20] - 2022年系统装备行业总体规模预计保持增长[20] - 公司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的应用终端在金融机具领域市场占有率超60%,试点入围52家银行[21] - 公司终端部件的电源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信创电源领域名列前茅[21] - 公司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完善市场覆盖网络[21] - 公司系统装备业务的通信产品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的能力[22] - 公司海洋信息化业务的产品技术在业界领先[22]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订单同比增长42%,党政市场综合市占率近1/3,央企试点销售覆盖率超50%,金融信创终端产品试点入围银行达52家[24] - 系统装备业务订单同比增长23.4%,研制周期缩短30%,深远海光纤产品关键技术完成3.0版指标攻关[25] - 腾锐D2000实现量产,腾珑E2000成功流片,PC台式机等产品主要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高清智能证卡打印机等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5] - 联合推出支持S2500、D2000等特征的“PKS”3.0[25]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域,公司具备基于飞腾CPU的服务器产品家族,S2500双路服务器EF860综合性能业内领先[35] - 系统装备领域,公司在专用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从设备级到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在多项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35] 科技创新 - 公司构建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省级创新平台+3家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拥有专利1300余项[23] - 2021年公司新申报专利200余项,获批专利1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8项[35] - “新一代国产化计算机安全可信技术创新及规模应用”项目技术水平被认定为整体国内领先,内置可信计算体系技术国际领先[35]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277人,较2020年的4781人增长10.37%,占比31.34%,较2020年提升0.31%[37]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3.83亿元,较2020年的11.16亿元增长23.9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8%,较2020年提升0.05%[38] - 飞腾S2500/64核高性能双路服务器等多款产品完成开发并进入量产[37] - 金融自助渠道全栈解决方案完成多家银行落地,2000W冗余服务器电源完成技术研发及验证并小批量出货,ATX 1700 - 2000W高端台式机电源已面向市场发售[37] - 研发人员中本科、硕士、博士、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较2020年分别增长11.80%、5.45%、60.00%、10.32%[38]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30 - 40岁、40岁以上人数较2020年分别增长4.59%、12.28%、22.37%[38] 重大投资与项目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合计金额8.35亿元,投资中电财务、中电智科、迈普通信,分别持股15%、40%、29.99%,本期投资盈亏为-1325.98万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