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安股份(000839)
icon
搜索文档
ST国安(000839) - 2016年4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31
公司战略 - 结合外部环境和政策导向,加大资产整合,推进创新业务发展 [2][3] - 以智慧社区战略为引导,发挥三大平台作用,形成闭环商业模式 [3] - 布局有线电视用户的大数据、大视频和社区云服务,实现互联网 + 转型 [3] -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子公司改制和资产证券化 [3] - 未来三年力争打造千亿市值的行业领先上市公司 [3] 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计划 - 2016 年加大区域网络整合和双向化改造,提高网络质量,增加业务和服务 [4] - 扩展有线电视领域投资,与各省市洽谈合作,推动项目资本化运作 [4] - 重点做好智慧社区业务及用户聚合,争取签约用户 1500 万户,落地用户 300 万户 [4] - 运用多种方式与信息产业企业合作,拓展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4][5] 业务拓展区域 - 现阶段重点发展已投资省市网络,与未投资省市洽谈合作 [5] 机顶盒跨屏模式控制 - 手机和平板端 app 与机顶盒建立通信协议,可控制机顶盒功能 [5] 变现模式 - 未来在大数据、广告、社区服务、在线金融和视频内容等方面有成熟盈利模式 [5] - 先整合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和 APPU 值 [5][6] 2015 年广视公司进展 - 媒资聚合及管理、宽带缓存业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并实施 [6] - 完成媒资管理系统一期建设,8 万小时媒资节目入库 [6] - 完成大数据平台一期建设,覆盖大部分投资的有线电视区域 [6] - 引入教育产品 5000 小时、游戏产品 800 余款、应用商店 500 余款 [6] - 与多地签署宽带缓存业务协议并上线,实现部分业务收益 [6] - 与多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6]
ST国安(000839) - 2016年1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11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提升用户 ARPU 值、增加用户粘性等方式推动公司价值重估,提升整体估值水平 [4] - 公司将继续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运用收购、兼并、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创新业务 [4] - 公司未来工作继续以有线电视业务创新为核心,加大资产证券化、资产整合和收购兼并的力度 [3] 业务发展 - 公司拟以 1.5 亿元收购国安集团持有的盟固利动力 100% 股权,盟固利动力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 [2]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锂电池产能,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基于国务院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前提 [2] - 公司现阶段重点发展已投资的省市网络,同时洽谈未投资省市的合作 [5]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手机和平板端的 app 应用与机顶盒建立通信协议,实现跨屏播放功能 [2] - 机顶盒使用安卓系统,但由于功能相对简单,不会因使用时间久而变慢 [5] 投资与合作 - 公司参与奇虎 360 私有化项目,旨在配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安排,加强与奇虎 360 在技术、业务等领域的合作 [3] -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用户资源,汇集各领域优质资源,打造网络互联互通互动、内容交流共享和用户资源整合的平台 [4] 财务目标 - 公司设定了 1000 亿市值的奋斗目标,计划通过提升用户 ARPU 值、增加用户粘性、控制风险、稳定主营业务收入等方式逐步实现 [4][5] - 国安集团承诺盟固利动力 2015 年、2016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500 万元、7000 万元 [2]
ST国安(000839) - 2016年9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7:50
公司战略规划 - 结合外部环境,紧跟政策和市场导向,加大资产整合,推进创新业务发展,以智慧社区战略为引导,发挥三大平台作用,形成闭环商业模式,挖掘流量红利 [2] - 以有线电视业务为核心,新能源等业务为辅助,推进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展创新和互联网科技战略,实现战略转型 [2] - 未来三年力争打造创新和资本驱动、管理与技术突出、具多个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先上市公司,实现千亿市值目标 [2] 新能源业务规划 - 拥有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车用电池生产线,产品主要面向商用汽车,客户包括宇通、金龙、福田等厂商 [3] - 基于政策推动,下一步计划扩大产能,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助力公司转型 [3] 盟固利正极材料公司情况 - 产能利用率为100%,“45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于2016年初启动,厂房建设等工作按计划进行 [3] - 目前产品中钴酸锂约占80%,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约占20%,未来将加大三元材料比例 [3] 碳酸锂价格及市场情况 - 2016年上半年因新增产能未释放和盐湖系受天气限制,价格维持高位;下半年供给增加,且价格上涨挤压下游空间,不会持续上涨 [4] - 国内正极材料市场目前总供给约9万吨,2016年超10万吨;未来低端正极材料厂将被淘汰,行业进入有序竞争 [4] 盟固利动力公司情况 - 主要生产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保持插电式混动客车市场优势,拓展乘用车、高铁和无人机等新领域 [4] 其他业务情况 - 目前未开展充电桩业务,未考虑投资石墨烯电池项目,无计划并购新能源车整车资产 [4]
ST国安(000839) - 2017年9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6
产能情况 - 公司年产能约1.3亿安时,产能利用率达100% [2] - 天津“5亿安时新建产能项目”预计明年建成投产 [2] 技术规划 - 主要产品技术路线以锰酸锂及三元技术为主,三元主要是532型,未来可能向622型和811型过渡 [2] 供货对象 - 主要供货对象为国内主流商用车企业,包括宇通客车、福田客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厦门金龙客车等 [2][3] 市场份额与产能供给 -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PHEV商用车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市场份额超70%,产能主要供给PHEV商用车领域,结合未来产能可满足市场需求 [3] 行业趋势 - 新能源客车前两年发展放缓主因是国家政策影响,8月后产量同比增加,加之补贴政策调整且下半年是销售旺季,预计行业未来稳步增长 [3] 竞争优势 - 国内动力电池可能结构性过剩,但高端电池无法满足高端电动乘用车需求,公司技术人才储备好、产品性能好,产品需求旺盛,有信心参与竞争 [4] 成本目标 - 根据国家产业指导,2020年动力电池要做到1元每瓦时成本,从公司经营发展和降成本角度看,该目标未来可实现 [4] 政策影响 - 虽新能源汽车直接补贴呈退坡趋势,但会有牌照获取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碳积分政策等创新支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将更强 [4] - 8G瓦时政策未发布,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5]
ST国安(000839) - 2017年1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5:00
分组1:公司业务与竞争前景 - 盟固利动力公司核心产品为动力电池及其系统,未涉足正极材料生产,未来竞争主要靠技术储备,如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等 [2] 分组2:成本应对策略 - 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电池系统,使用锰酸锂为主的正极材料,正在开发纯电动乘用车电池,使用三元材料,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会先降低生产成本消化,部分转移到客户端 [2] 分组3:正极材料市场看法 - 公司作为正极材料用户,对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态势了解不清晰,建议向主营正极材料的公司了解 [3] - 认为未来2 - 5年NCM(镍钴锰)型正极材料更有优势,使用高镍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更能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对续驶里程的要求 [3] - 高镍NCM是未来发展方向,但需做好高安全处理技术和提高材料加工性能的处理技术,公司趋向于高镍材料应用,期待技术突破以降低成本和解决安全性问题 [4] 分组4:锂离子电池行业地位 - 锂离子电池因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性,将成为汽车能源解决方案首选,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 [4] 分组5:产能情况 - 公司产能主要供给PHEV商用车领域,今年上半年在国内PHEV商用车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市场份额超70%,结合未来产能可满足市场需求 [5]
ST国安(00083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31 00: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74,276,101.19元,同比减少1.9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007,423,338.33元,同比增加4.10%[3] - 营业总收入从上期的19.28亿元增至本期的20.07亿元,增幅约4.09%[19]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704,052.10元,同比减少10.88%;年初至报告期末-391,887,493.37元,同比减少4.99%[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250,123.17元,同比减少30.38%;年初至报告期末-173,550,118.05元,同比减少29.54%[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392元/股,同比减少10.90%;年初至报告期末-0.1000元/股,同比减少4.94%[3] - 净利润亏损从上期的4.32亿元降至本期的4.09亿元,降幅约5.36%[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943,892.39元,同比增加168.6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3.83亿元,上期为21.24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6.91亿元,上期为22.3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08亿元,上期为 -1.15亿元[23]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47,865,972.42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07,581,758.65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4.0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较期初减少,主要因公允价值减少影响[6] - 应收票据、合同资产期末较期初减少,主要因处置国安科技股权不再合并报表影响[7]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81,524,430.56元,上年年末余额为655,527,765.82元[15]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9,491,889.00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16,360,870.80元[15]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39,620,071.9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923,781,912.96元[15] - 2022年9月30日存货期末余额为1,982,387,241.51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103,607,807.61元[15]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841,752,581.85元,上年年末余额为4,266,416,222.99元[15] - 2022年9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913,053,486.73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766,866,919.61元[15]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7,547,865,972.4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9,979,413,995.30元[15] 负债相关 - 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增加,主要因公司长期借款增加影响[9] - 流动负债合计从上年年末的62.00亿元降至期末的48.52亿元,降幅约21.74%[17]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上年年末的7.52亿元增至期末的13.53亿元,增幅约79.85%[17] - 负债合计从上年年末的69.53亿元降至期末的62.05亿元,降幅约10.76%[17]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年末的30.27亿元降至期末的13.43亿元,降幅约55.64%[1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9,453,928.93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合计-218,337,375.32元[6] 股东持股相关 - 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6.44%,持股数量为1,428,488,345股,质押数量为1,419,410,000股,冻结数量为1,428,488,345股[12]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7%,持股数量为41,783,968股[12] - 彭汉光持股比例为0.60%,持股数量为23,400,000股[12] 营业成本及利润相关 - 营业总成本从上期的20.86亿元降至本期的20.42亿元,降幅约2.02%[19] - 营业利润亏损从上期的2.67亿元收窄至本期的1.04亿元,收窄约60.94%[19] - 利润总额亏损从上期的4.01亿元降至本期的3.53亿元,降幅约11.94%[19] 综合收益总额相关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从上期的11.40亿元增至本期的14.95亿元,增幅约31.16%[1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58亿元,上期为15.67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57亿元,上期为5.9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02亿元,上期为9.69亿元[2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01亿元,上期为6.66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96亿元,上期为18.4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96亿元,上期为 -11.83亿元[23] 现金收支明细相关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0.92亿元,上期为20.43亿元[23]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19亿元,上期为644.38万元[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8.31亿元,上期为9.25亿元[2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1.21亿元,上期为10.25亿元[23] -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为6.85亿元,上期为1.72亿元[2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9816.00万元,上期为 -3.28亿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4.40亿元,上期为3.48亿元[23]
ST国安(00083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财务业绩指标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亿元,上年同期为-2.40亿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30万元,上年同期为-1.40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0万元,上年同期为-1.39亿元][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08元/股,上年同期为-0.0612元/股][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6%,较上年同期减少3.04个百分点][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81.0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8.79%][2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2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0.31%][2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3亿元,同比增长7.4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8亿元,扣非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减亏0.41亿元,总资产81.04亿元,同比下降18.79%,负债总额62.41亿元,同比下降10.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6.23亿元,同比下降30.31%][3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3亿元,同比增长7.47%,营业成本11.44亿元,同比增长3.44%][54] - [信息服务营业收入13.31亿元,占比99.85%,同比增长7.43%;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营业收入205.40万元,占比0.15%,同比增长33.24%][56] - [增值电信业务收入12.40亿元,占比92.98%,同比增长17.59%;有线电视业务收入4090.01万元,占比3.07%,同比减少29.45%][56] - [北京地区营收11.44亿元,占比85.79%,同比增长13.90%][59] - [信息服务营收13.31亿元,毛利率14.03%,同比增加3.32个百分点][59] - [有线电视业务营收4090.01万元,毛利率42.74%,同比增加89.53个百分点][59] - [投资收益4069.25万元,因处置国安科技股权及江苏有线股票,不具可持续性][6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39.96万元,因三六零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不具可持续性][62]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6.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44%,比重较上年末增加0.87%][63]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8.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76%,比重较上年末增加1.50%][63] - [存货期末金额19.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26%,比重较上年末增加3.18%][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7796.13万元,较期初减少3839.96万元][6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73.69亿元,另有变动1.71亿元][67] - [报告期投资额为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32%,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25亿元][71]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4.7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74亿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101]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81.04亿元,较上年年末的99.79亿元有所下降;负债合计62.41亿元,较上年年末的69.53亿元有所下降;所有者权益合计18.63亿元,较上年年末的30.27亿元有所下降][159][163] - [流动资产合计38.63亿元,较上年年末的42.66亿元减少;非流动资产合计42.41亿元,较上年年末的57.13亿元减少][159] - [流动负债合计54.22亿元,较上年年末的62.00亿元减少;非流动负债合计8.19亿元,较上年年末的7.52亿元增加][16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03亿元,较上年年末的6.56亿元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0.78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16亿元减少][15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72亿元,较上年年末的9.24亿元减少;存货期末余额19.6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1.04亿元减少][159]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20.2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27.67亿元减少;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14.2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9.92亿元减少][15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0.55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4.59亿元减少;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1.98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4.48亿元减少][16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9.94亿元,较上年年末的9.83亿元增加;预计负债期末余额2.06亿元,较上年年末的1.02亿元增加][16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计71.64亿元,上年年末为78.37亿元,同比下降8.59%][168] - [流动资产期末余额33.19亿元,上年年末为36.70亿元,同比下降9.57%,其中应收账款从40.40万元增至347.17万元,其他应收款从36.66亿元降至33.12亿元][168] - [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38.45亿元,上年年末为41.66亿元,同比下降7.70%,其中长期股权投资从37.35亿元降至35.45亿元][168]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32.02亿元,上年年末为36.11亿元,同比下降11.33%][173] - [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9.50亿元,上年年末为34.64亿元,同比下降14.83%,其中短期借款从14.59亿元降至10.55亿元][173] - [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52亿元,上年年末为1.47亿元,同比增长71.30%,主要因预计负债从1.02亿元增至2.06亿元][173]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39.61亿元,上年年末为42.26亿元,同比下降6.25%][173] - [股本为39.20亿元,与上年年末持平][173]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14.98亿元,上年年末为15.02亿元,同比下降0.27%][17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 -20.61亿元,上年年末为 -18.00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173] - [2022年1 - 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33亿元,较上期12.41亿元有所增长][176] - [2022年1 - 6月公司营业总成本为13.52亿元,较上期13.51亿元略有增长][176] - [2022年1 - 6月公司营业利润为 - 4118.06万元,较上期 - 2.1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176] - [2022年1 - 6月公司利润总额为 - 2.01亿元,较上期 - 2.43亿元亏损有所收窄][176] - [2022年1 - 6月公司净利润为 - 2.51亿元,较上期 - 2.59亿元亏损有所收窄][176]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收入为487.15万元,较上期947.67万元有所下降][181]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利润为 - 8265.89万元,较上期3.64亿元由盈转亏][181]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利润总额为 - 2.61亿元,较上期3.40亿元由盈转亏][181] - [2022年1 - 6月母公司净利润为 - 2.60亿元,较上期3.40亿元由盈转亏][181] - [2022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608元/股,较上期 - 0.0612元/股略有提升][17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92亿元,上期为37.78亿元,同比增长18.9%][18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56亿元,上期为21.37亿元,同比增长14.9%][18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37亿元,上期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24.1%][18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15亿元,上期为93.05亿元,同比下降68.7%][18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41万元,上期为2.57万元,同比增长577.5%][18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13亿元,上期为93.05亿元,同比下降68.7%][188]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0,上期为7250万元][188]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53亿元,上期为117.13亿元,同比下降57.7%][188]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9.53亿元,上期为 -109.88亿元,亏损幅度收窄55.8%][188]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2.58万元,上期为 -416.52万元,亏损幅度收窄92.2%][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30.27亿元减少至期末的18.63亿元,减少了11.64亿元[191]] - [本期资本公积减少1.67亿元,从年初的19.02亿元降至期末的17.35亿元[191]]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7.36亿元,从年初的 - 8.45亿元降至期末的 - 15.82亿元[191]] - [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2.38亿元,从年初的 - 18.27亿元降至期末的 - 20.66亿元[191]] - [本期少数股东权益减少0.23亿元,从年初的 - 7.38亿元降至期末的 - 7.61亿元[191]] - [综合收益总额为 - 9.87亿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减少7.36亿元,未分配利润减少2.38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0.13亿元[191]]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合计 - 1.67亿元,其中资本公积减少1.67亿元,所有者投入普通股6.39万元[191]] - [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0.99亿元,全部为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91]] - [股本在本期无变动,维持在39.20亿元[191]] - [盈余公积在本期无变动,维持在6.08亿元[19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上期金额为58.71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37.65亿元,减少21.07亿元[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上期金额为-3.76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7.38亿元,减少3.62亿元[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上期金额为54.96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30.27亿元,减少24.69亿元[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报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余额为42.26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39.61亿元,减少2.64亿元[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20.61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使所有者权益减少9562.45万元[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报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2.60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报表中,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使所有者权益减少406.99万元[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中,未分配利润上期金额为-4.04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18.27亿元,减少14.23亿元[1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报表中,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为-18.00亿元,本期期末余额为-20.61亿元,减少2.60亿元[196]] - [公司上年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966,474,989.09元,本期期末为4,225,674,209.46元,减少了1,740,800,779.63元][199] - [本期资本公积减少3,508,792.48元,从1,505,761,707.37元降至1,502,252,914.89元][199]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709,753.40元,从 - 4,315,935.68元变为 - 3,606,182.28元][199] - [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1,738,001,740.55元,从 - 62,318,187.46元变为 - 1,800,319,928.01元][1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 - 1,737,291,987.15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709,753.40元,未分配利润减少1,738,001,740.55元][199]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 3,508,792.48元,主要是其他项目导致资本公积减少][199] - [股本本期无增减变动,维持在3,919,826,352.00元][199] - [盈余公积本期无增减变动,为607,521,052.86元][199] - [库存股本期无增减变动][199] - [专项储备本期无增减变动][19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069万元,主要是处置国安科技股权及江苏有线股票][29]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840万元,主要是公司子公司所持三六零科技部分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9]
ST国安(00083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30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4亿元[5]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2.78%[2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亿元,较2020年的-26.35亿元有所改善[2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04.58万元,较2020年的-1.89亿元有所改善[21] - 2021年总资产为99.79亿元,同比下降25.21%[2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65亿元,同比下降35.88%[21]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3亿元,为全年最低[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2.85亿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政府补助[25] - 2021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91亿元,较2020年的-27.19亿元有所改善[21]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63%,较2020年的-35.72%有所改善[21] - 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0亿元,同比增长12.78%,主要由于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保持了稳步增长[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76亿元,同比减亏11.59亿元,主要由于计提国安广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2.96亿元[64] - 公司总资产为99.79亿元,同比下降25.21%,主要由于存货减少3.77亿元,无形资产减少4.93亿元[64] - 公司负债总额为69.53亿元,同比下降11.41%,主要由于偿还借款,有息负债减少13.48亿元[6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045,774.92元,同比改善[92]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1,090,546.71元,同比减少5.58%[92]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0,884,500.22元,同比大幅下降[9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33,945,191.74元,同比下降205.61%[92]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74亿元[95] - 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137,854,115.35元,占利润总额的62.32%[95] - 2021年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9.26%,同比增加2.91个百分点[96] - 公司期末受限资产总额为6,056,115,229.34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313,688,504.37元,存货受限804,702,747.57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受限1,962,988,037.85元[102] - 报告期投资额为658,975,8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20%[104] - 公司出售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票,取得投资收益2544万元,持股比例下降[106] - 公司出售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票,取得投资收益-3924万元,持股比例下降[106] - 视京呈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3,054,969.45元,主要由于三六零科技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江苏有线股票产生亏损[109] - 北京国安广视网络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25,979,110.10元[109] - 北京国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5,591,195.18元[109] - 北京国安恒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4,525,434.33元[109] - 国安水清木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66,073,192.48元[109] - 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1,997,087.95元[10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26.6亿元,同比增长12.78%,其中信息服务业务占比99.85%,同比增长13.17%[77] - 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27亿元,同比增长16.54%,毛利率16.11%[80] - 北京地区2021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8.55%,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6.27%[79] - 上海地区营业收入为109,531,463.37元,同比增长18.31%[82]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304,330,444.52元,同比增长16.46%[82]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1,784,180,715.25元,同比增长22.83%[82] - 直接销售营业收入为2,660,432,814.30元,同比增长13.56%[82] - 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为52.99%,同比增长25.57%[8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95,336,206.5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1.17%[8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11,892,003.1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3.59%[87] - 财务费用为182,211,086.42元,同比减少24.07%[89] - 研发费用为84,972,219.23元,同比增长2.57%[89] - 公司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91人,同比减少13.18%[91]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4,972,219.23元,同比增长2.57%[91]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9%,同比减少0.32个百分点[91]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逐步退出非主营业务和亏损业务,聚焦企业综合信息服务、有线电视网络、网络系统集成和房地产业务[39] - 鸿联九五客户联络中心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包括运营管理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职场服务外包[41] - 鸿联九五企信通业务支持快速发送短信验证码、短信通知等,构建全新5G消息通信系统[42] - 鸿联九五云通信平台提供一站式通信服务能力和智能应用产品,帮助企业降本、增收、提效[44] - 鸿联九五权益服务平台业务以虚拟充值业态为核心,提升用户忠诚度和体验感[45] - 鸿联九五拥有超过1000人的专业数据审核团队,提供全场景、全内容体裁的内容安全审核服务[46] - 客户联络中心业务实现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5%[66] - 企信通业务实现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1%[68] - 公司在全国近50个城市拥有呼叫中心坐席职场近100个,自建坐席数量超过35,000席[56] - 公司服务于7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120家中国五百强企业[56] - 公司在全国设有5大研发中心,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57] - 公司“国安•海岸”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别墅304套,公寓1366套[52] - 鸿联九五云通信业务拓展视频客服能力,接入AI虚拟数字人,并完成5G消息平台落地[69] - 鸿联九五权益服务平台业务接入视频、音乐、听读、美食、出行、商超、游戏、话费等多维产品[70] - 鸿联九五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27亿元,同比增长16.54%,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7.53%[71] - 公司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报告期内对投资的有线电视合营、联营公司权益利润为-0.91亿元[72] - 国安广视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净利润-5.26亿元,主要因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3.98亿元[74] - 国安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净利润-0.96亿元,并完成股权转让,转让金额确定为14,200万元[75] - 国安房地产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90.41万元,净利润-5.66亿元,主要因计提存货减值准备[76] - 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聚焦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114] - 公司致力于成为企业综合信息服务领军企业,重点加强金融、互联网、运营商三大板块业务[116]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客户数量、扩展业务范围、扩大业务规模、控本降费增效等维度提高经营质量[120] - 公司将继续完善九五云客服和九五云信的产品优化与升级,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程度[120] - 公司计划密切关注中国广电全国整合与5G建设进展情况,加强项目公司管理[121] 风险与挑战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存在未按期偿付债务的情况,部分债务涉及司法诉讼[5] - 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国安[15] - 公司目前仅有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他业务盈利能力不足[124] - 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部分资产处于抵质押或查封冻结状态,资产处置受限[126]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面临投资者诉讼风险[127] - 公司及子公司面临流动性困难,无法如期履行部分合同约定付款义务,导致债权人提起诉讼,部分资产被查封冻结[128] - 公司控股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428,488,345股,累计被质押数量为1,419,410,000股,累计被司法冻结数量为1,428,488,345股[129] - 国安广视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对国安广视的其他应收款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且担保责任尚未消除[130][131] - 有线电视用户下滑和用户使用习惯改变对公司有线电视网络业务造成冲击[114]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司增辉,证券事务代表为刘宝楠[16]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1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张琦、杨镇宇[20] -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组织召开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各次会议,确保决策科学规范[136] - 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到位,报告期内未发生内幕交易行为[137]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分开[138][140][14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97%[14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7.07%[14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88%[142] - 董事长刘哲于2021年8月30日离任,任期至2024年3月23日[144] - 副总经理张荣亮于2021年11月24日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148] - 公司董事会于2021年7月8日收到刘哲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辞去总经理职务[148] - 监事会主席刘欣持有公司股份57,780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4] - 职工监事雷雪嶺持有公司股份16,530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4] - 离任董事李建一持有公司股份110,760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6] - 离任董事张荐昕持有公司股份173,366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6] - 离任副董事长廖小同持有公司股份16,240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6] - 离任董事秦永忠持有公司股份57,780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6] - 离任董事长罗宁持有公司股份173,366股,期末持股数与期初相同[146] - 公司董事长夏桂兰于2021年8月30日被选举为董事长[149] - 公司副董事长刘哲于2021年8月30日离任,因公司总体战略部署安排[149] - 公司总经理樊智强于2021年7月8日被聘任为总经理[149] - 公司财务总监王凤勇于2021年3月24日被聘任为财务总监[151] - 公司副总经理张荣亮于2021年11月24日因个人原因被解聘[151] - 公司董事刘鑫于2021年3月24日被选举为董事[149] - 公司独立董事曾会明于2021年3月24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49] - 公司独立董事张能鲲于2021年3月24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49]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欣于2021年3月24日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149] - 公司职工监事雷雪嶺于2021年3月24日被选举为职工监事[149] - 公司现任财务总监王凤勇先生,1978年出生,金融学硕士,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现任财务总监,税前报酬总额为57.53万元[159][165] - 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严浩宇先生,1969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总经理助理,税前报酬总额为67.16万元[159][165] - 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秘书司增辉先生,1971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现任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秘书,税前报酬总额为69.57万元[159][165] - 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吕鹏先生,197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总经理助理,税前报酬总额为69.57万元[159][165]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王旭女士,1978年出生,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硕士,现任独立董事,税前报酬总额为4万元[158][165] - 公司现任监事会主席刘欣女士,1963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现任监事会主席,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58][165] - 公司现任监事李晓山先生,1963年出生,现任监事,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58][165] - 公司现任监事雷雪嶺先生,1969年出生,现任监事,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58][165] - 公司现任董事兼总经理樊智强先生,45岁,现任董事兼总经理,税前报酬总额为35.29万元[165] - 公司现任董事兼副总经理万众先生,51岁,现任董事兼副总经理,税前报酬总额为79.51万元[165] - 公司独立董事卢侠巍、王洪亮、程源及财务总监晏凤霞、副总经理张荣亮离任,合计离任金额为596.77万元[167]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共召开25次会议,其中第19次会议审议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70] - 董事夏桂兰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9次,现场出席4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4次,委托出席1次,未缺席[171] - 董事刘哲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5次,现场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0次,未缺席[171] - 董事刘鑫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9次,现场出席4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4次,委托出席1次,未缺席[171] - 董事樊智强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出席2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0次,未缺席[171] - 董事万众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5次,现场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0次,未缺席[171] - 董事曾会明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9次,现场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4次,未缺席[171] - 董事张能鲲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25次,现场出席5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0次,未缺席[171] - 董事王旭在本报告期内应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出席2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0次,未缺席[171]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20,429人,其中母公司77人,主要子公司20,352人[18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到19,657人,技术人员306人,财务人员86人[18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812人,大学专科9,638人,其他7,979人[186] - 公司薪酬政策实行岗位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的方式,效益工资与公司年度经营完成情况挂钩[187]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了包括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等议案[177]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了包括董事会换届选举、聘任新一届经营管理班子等议案[18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了3次会议,审核了2020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薪酬情况[182] - 公司独立董事在制度完善和日常经营决策中提出了宝贵的专业性意见和建议,维护了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175]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83] - 公司年度培训方案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制定,旨在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并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188][189] - 公司对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新入职员工分别进行分类培训,重点提升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企业文化理解[190][191][193] - 公司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97]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99]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99.22%,营业收入占99.64%[200] - 公司报告期内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9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行业面临竞争加剧、收入和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35] -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目标打造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35] - 智慧城市建设带动5G基站
ST国安(00083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30 00:00
营业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73亿元,同比增长11.50%[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73亿元,同比增长11.5%[20] - 营业总成本为6.92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营业成本为5.86亿元,同比增长7.5%[20] 净利润与亏损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453.61万元大幅下降[5] - 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下降143.1%[2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48.4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17亿元有所改善[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48.4万元,同比改善77.1%[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3亿元,同比下降35.7%[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亿元,同比改善48.5%[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4亿元,同比增长28.4%[22]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86.10亿元,较上年末的99.79亿元减少13.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89亿元,较上年末的37.65亿元减少20.59%[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41.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42.66亿元人民币下降3.2%[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10.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9.24亿元人民币增长10.1%[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存货为19.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21.04亿元人民币下降6.7%[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4.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57.13亿元人民币下降21.6%[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为11.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14.59亿元人民币下降22.8%[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为12.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14.48亿元人民币下降16.0%[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为9.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9.83亿元人民币增长1.1%[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56.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62.00亿元人民币下降9.4%[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7.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7.52亿元人民币下降1.2%[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年末的37.65亿元人民币下降20.6%[18] 非经常性损益与负债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115.65万元,主要为处置国安科技股权[7] - 公司处置国安科技股权导致应收票据、合同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期末较期初减少[8] - 公司计提投资者诉讼预计负债导致预计负债期末较期初增加[8] - 公司之子公司处置江苏有线股票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较期初减少[8] - 公司偿还有息负债利息支出减少导致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8] 费用与支出 - 研发费用为1815.2万元,同比增长0.8%[20] - 销售费用为1604.2万元,同比下降23.2%[20] - 财务费用为2549.8万元,同比下降40.0%[20]
ST国安(00083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30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6.46%[4]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452,768.59元,较上期的-139,461,322.79元亏损扩大195.8%[2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936,181,620.93元略微下降至2021年的1,928,350,263.94元,下降了0.4%[2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38%[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629,241.92元,较上期的-313,012,413.18元有所改善[27]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412,701.77元,较上期的902,444,125.19元有所增加[27]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2,739,886.56元,较上期的-545,221,689.88元有所恶化[2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7,770,362.83元,较上期的403,105,636.00元有所减少[2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15.52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7.98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27%[4]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的750,384,076.44元增加到2021年9月30日的836,875,745.88元[20]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851,011,299.03元增加到2021年9月30日的1,041,403,456.81元[20] - 公司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的2,480,813,640.69元增加到2021年9月30日的2,608,619,528.92元[20]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0年12月31日的5,068,300,913.52元减少到2021年9月30日的3,475,692,070.78元[20]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2020年12月31日的2,091,537,141.23元减少到2021年9月30日的1,591,392,301.31元[20]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20年12月31日的13,343,382,740.05元减少到2021年9月30日的11,552,624,794.24元[20]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从2020年12月31日的7,155,950,208.88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6,282,928,986.42元,减少了12.2%[22]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从2020年12月31日的691,691,558.41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864,068,295.21元,增加了24.9%[22] - 公司负债合计增加64,632,710.04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增加[31] 投资收益与财务费用 - 公司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原因是2021年三六零科技股权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产生亏损[10] - 公司投资收益从2020年的84,691,154.03元下降至2021年的-103,436,496.94元,下降了222.1%[25]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0年的117,500,986.05元增加至2021年的126,210,782.99元,增加了7.4%[25]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8,088户,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36.44%,持股数量为1,428,488,345股[14] - 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持有1,428,488,345股,占总股本的36.44%,其中1,419,410,000股被质押[1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较期初减少,主要原因是处置股权影响[8] - 公司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减少,主要原因是长期借款即将到期调整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 - 公司应付债券期末较期初增加,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发行可转债影响[10] - 公司控股子公司国安广视被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尚未正式受理[17] - 公司2021年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了年初资产负债表科目,使用权资产增加64,632,710.04元[29]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64,632,710.04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的增加[29]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1] 综合收益与每股收益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从2020年的-181,928,392.62元下降至2021年的-1,140,202,487.71元,下降了526.7%[25]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从2020年的-0.0356元下降至2021年的-0.1052元,下降了1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