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和股份(002620)
icon
搜索文档
瑞和股份:关于延期回复2023年年报问询函的公告
2024-05-30 16:44
监管问询 - 公司2024年5月23日收到深交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1] - 需在2024年5月31日前报送说明材料[1] - 预计2024年6月7日前完成延期回复[1]
瑞和股份:关于变更公司联系电话的公告
2024-05-27 17:28
联系方式变更 - 公司因业务发展变更联系电话[3] - 证券事务部联系电话和传真变更为0755 - 33526666转8922[3] - 新联系方式2024年5月28日启用,原电话停用[3] 其他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网址、办公地址等保持不变[3]
关于对瑞和股份公司的年报问询函
2024-05-23 22:03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5.52亿元,同比降27.80%[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 -3.73亿元,同比降4,003.35%[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74.39万元,同比降76.40%[1] 财务状况 - 2023年末未分配利润 -14.76亿元[3] - 2023年末被冻结银行账户金额1.35亿元,占净资产57.14%[3] - 2023年初短期借款10.25亿元,年末为0,长期借款余额7.61亿元[3] 资产情况 - 2023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8.89亿元,占总资产21.86%[5] - 2023年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18.61亿元,占总资产45.74%[5] - 2023年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9,168.20万元[5] - 2023年计提合同资产减值4,835.95万元[5] 应收款项 - 截至2023年末,对恒大集团应收款项总敞口28.05亿元,净额7.01亿元[8]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欠款方第一名余额3,485.65万元,计提比例80%[5] 其他情况 - 公司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49起,涉案金额约30,246.913万元[10] - 2023年其他应收款期末账面价值6,525.23万元,较期初增加1,295.05万元[11] - 2023年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收入6.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9.22%[12]
瑞和股份:瑞和股份关于举办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15 18:27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3]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5月24日16:00 - 17:00举办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3][4][6] - 召开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4] - 召开方式为网络互动[4] - 会前及会中可通过指定网址或小程序码提问及交流[4][6] - 参加人员有董事、总裁等[5] - 会后可通过价值在线或易董app查看情况及内容[7]
瑞和股份(0026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2:26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15.52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7.80%[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003.35%[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47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37.64%[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4.39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6.40%[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9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400.00%[9]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0.9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400.00%[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6.70%,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88.22%[9] - 2023年末总资产为40.68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15.20%[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6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61.64%[9]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5.52亿元,2022年为21.50亿元,同比下降27.98%[13]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1177.10万元,2022年为139.25万元,同比增长745.29%[13]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9061.21万元,亏损幅度较大[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449.28万元,2022年为11170.30万元,同比下降33.31%[1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52亿元,较2022年的21.50亿元同比减少27.80%[36] - 装饰业务2023年营收14.11亿元,占比90.91%,同比减少27.55%[36] - 光伏业务2023年毛利率为63.54%,营收9744.68万元,同比减少26.94%[37][39] - 分地区来看,华东地区2023年营收5.13亿元,占比33.02%,同比减少44.43%;华南地区营收8.80亿元,占比56.72%,同比减少0.06%[36] - 直接销售模式2023年营收15.52亿元,占比100%,同比减少27.80%[36] - 未完工项目金额为50.23亿元,累计确认产值27.46亿元,未完工部分金额22.77亿元[40] - 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累计已发生成本8.76亿元,累计已确认毛利5991.74万元[42] - 公共装修业务2023年材料成本5.59亿元,占营业成本41.19%,同比减少27.63%[42][45] - 住宅装修业务2023年人工费1.43亿元,占营业成本10.52%,同比减少20.35%[45] - 2023年销售费用1282.73万元,同比减少11.03%;管理费用6077.46万元,同比增加4.84%;财务费用6003.41万元,同比增加5.63%;研发费用4916.32万元,同比减少26.62%[5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99人,较2022年增长1.02%,占比19.08%,较2022年增长2.01%[8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49,163,239.74元,较2022年减少26.62%,占营业收入比例3.17%,较2022年增长0.05%[8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743,871.71元,较2022年减少76.40%,主要因支付工程项目料工费比例增加[80][8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981,346.59元,较2022年增长1,118.52%,主要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增加[80][8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38,759,624.39元,较2022年减少381.19%,主要因偿还借款本金利息及子公司支付应付股利增加[80][83] - 2023年投资收益65,757,100.73元,占利润总额 -23.55%,因处置子公司所致[84] - 2023年末应收账款889,094,202.12元,占总资产21.86%,较年初比重增加2.20%[86][87] - 2023年末合同资产1,860,552,972.10元,占总资产45.74%,较年初比重增加2.94%[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被冻结银行账户金额1.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2%,冻结账户数量113个,占总账户数量比例52.56%[89] - 2023年6月14日出售深圳瑞兴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股权,价格2823万元,贡献净利润占比1.27%;11月23日出售瑞信新能源(信丰)有限公司股权,价格16870.63万元,贡献净利润占比11.86%[96] - 主要子公司深圳市瑞和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322053706.41元,净资产159532696.62元,营业收入70678961.45元,营业利润52549900.62元;信义光能(六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00000元,总资产610236637.54元,净资产547622680.62元,营业收入97456227.16元,营业利润57332294.12元,净利润42998083.69元[98]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72] 行业发展 - 2023年建筑装饰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加大等挑战,但城市化推进带来市场空间[18] - 未来建筑装饰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注重个性化定制、智能化装饰等[18] - 2023年光伏建筑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 公司优势 - 公司连续多年位列建筑装饰行业百强前十,资质种类和等级齐全[19] - 公司已累计获得264项专利技术成果,包括26项发明专利、23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专利,还取得7项软件著作权[23] - 公司连续第四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3] - 公司拥有安徽金寨100兆瓦(50%权益)地面光伏电站,成功实施江西信丰6兆瓦分布式EPC等光伏项目[21][22] - 公司在光伏板块与合作伙伴设立深圳红瑞新能源等合资公司拓宽业务[23]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排名前十[26] - 公司施工工程质量按GB/T1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24] - 公司单独设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科目,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4] - 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BIM + 绿色建造工程技术中心”和“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4] - 公司装配式装修和室内环境健康评价实验室获得CNAS检测资质认可[24] 业务管理 - 公司持续推行新能源光伏电站精细化、技术化管理,探索光伏发电与建筑装饰装修业务协同发展[28] - 公司建立多个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激励科技人员[30] - 公司推行ERP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决策[31][32] - 公司以集采平台吸引战略供应商资源,采用多种采购模式降低成本,未来目标是建设综合性集采平台[33] - 公司从市场引进职业经理人,汇聚大批人才,多维度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推行股权激励制度[34] - 公司具备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EPC工程等项目承接能力,打造系统化解决方案[28] - 公司ERP管理平台实现营销、施工等环节全局整合,结合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移动化管理[32] - 公司集采中心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和资信调查,控制采购质量[33] - 公司培训体系健全,按多种维度进行针对性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3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9.22%[5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978.7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0.29%[52][53] 研发项目 - 基于管线分离的模块化地板构造技术开发已完成,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核心竞争优势[53][54] - 模块化隔墙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已完成,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56][57][58] - 全干法装配式集成厨房技术开发已完成,将提高公司在厨房装修领域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59][60]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研发已完成,可实现水电管线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现场集成装配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61][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研发已完成,融合多种技术,提高建筑装饰精致度和绿色施工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操作难度[63] - 基于装饰材料释放特性的室内污染物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行中,建立数据库预测污染物释放量,开发预辨识技术和预评价软件[64][65] - 装修工程二次机电装配式技术开发进行中,利用预制件和模块化设计,提前完成二次机电设备工作,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66][67]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具有高度集成化、可重复拆装循环利用等特点,可与装配式隔墙组成组合产品[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实现钢化玻璃自动清扫和太阳能电池板高度调节,增强安全性和工作效率[63] - 基于装饰材料释放特性的室内污染物预测评价技术可解决室内装修污染物超标问题,具有社会效益和市场潜力[64][65] - 装修工程二次机电装配式技术提高机电工程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践行社会责任[67]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可应用于公共商业建筑、智慧办公建筑等多个领域[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推动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发展,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63] - 公司开展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目标是提升技术实力和竞争力,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68][69] - 研发多功能集成墙体构造技术,采取材料研究、构造设计优化等措施,推动装配式绿色建筑发展[71] - 进行建筑装饰工程异形构造施工技术开发,构建技术体系,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效率[73][75] - 研究复合石材装配式安装技术,提高石材加工和安装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和污染[76] - 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致力于开发新型构件和连接件,探索与数字化技术融合[69] - 多功能集成墙体构造技术研发可使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减少对工人技艺依赖[71] - 建筑装饰工程异形构造施工技术开发将异形构配件纳入工厂标准化生产[73] - 复合石材装配式安装技术采用预组合模块和干式安装方式,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76] - 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推动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产业化发展[70] - 各研发项目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要求[69][71][75][76] - 公司正在研发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施工模拟应用技术[77]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优化业务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专注建筑装饰主业,开拓优质客户和项目,优化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100] - 公司将结合建筑装饰与光伏产业,做好现有光伏电站运营管理,优化两者结合,推广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和建筑光伏一体化业务[100] - 家居板块立足高端家装需求,以大湾区为基点辐射周边,结合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创新,培育新业务增长点[100]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向绿色健康工程产品转型,创造新利润增长点[101]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和储备各类人才,完善绩效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101] - 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控和财务审计风险管控[10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经营管理、应收账款和市场竞争等风险[102][103] - 公司在项目选择上更谨慎,加大与优质企业合作比重以降低应收账款违约风险[103] 公司活动与披露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05]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06][107]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108] - 公司逐步建立并完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114] - 公司严格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指定多家媒体和网站为信息披露渠道[115]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6]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与控股股东保持独立[117][119][120][121][122] 股东大会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4%,召开于1月4日[123]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4%,召开于3月3日[123]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3%,召开于4月13日[123]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7%,召开于2023年5月19日[124]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57%,召开于6月14日[124] - 2023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27%,召开于11月15日[124] - 2023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33%,召开于12月29日[124] 人员变动 - 2023年3月3日马贤春被选举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126][127] - 2023年3月28日林望春、杨水金被增聘为公司副总裁[126][127] - 2023年3月3日党哲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监事职务[126][127] - 邓本军在2022 - 2024年间离任副总裁,减持股份1534383.563股[126] - 朱厚佳在2022 -
瑞和股份(00262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30 02:2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2.21亿元,同比下降34.00%[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2.14万元,同比下降1684.54%[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8.37万元,同比增加38.67%[1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6.59亿元,同比减少47.17%[1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22亿元,同比增加122.18%[1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外支出为106.12万元,同比增加445.37%[1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为390.80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9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1.6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54%[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29.97亿元,较期初下降4.55%[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11亿元,较期初下降1.81%[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为39.08亿元,较期初下降3.92%[2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为21.67亿元,较期初下降4.24%[2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中合同负债为3,518万元,较期初增加0.75%[2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中应交税费为1,630万元,较期初下降48.78%[2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中其他应付款为5,713万元,较期初下降28.18%[2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22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39亿元[29,3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3.22亿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76亿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88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为6.91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6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权益为2.78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39.08亿元,负债总计为34.14亿元[2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6.57亿元[3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83,724.09元[3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0.00元[3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84,634.79元[3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2,365,598.88元[3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347,012.59元[3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4] 股东情况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第一大股东李介平持股20.21%[22] - 公司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瑞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9.54%[22]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深圳市瑞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7,377万股,占比19.76%[23]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深圳市瑞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7,377万股,占比19.76%[23]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李介平持有1,908万股,占比5.11%[23]
瑞和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装修装饰业务主要经营情况简报
2024-04-30 02:24
公共装修业务 - 2024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24308.29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金额87654.97万元[2] - 第一季度中标尚未签约订单金额976.44万元[2] 住宅装修业务 - 2024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16.70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金额116261.22万元[2] - 第一季度中标尚未签约订单金额342.52万元[2] 设计业务 - 2024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311.68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金额18739.15万元[2] - 第一季度中标尚未签约订单金额623.75万元[2] 总体业务 - 2024年第一季度各业务新签订单合计金额24636.67万元[2]
瑞和股份: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被留置的公告
2024-04-19 22:34
公司现状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介平被深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1] - 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秩序正常,业务稳步推进[1] 公司战略 - 按建筑装饰、光伏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双轮驱动战略开展工作[1] 信息披露 - 公司将按规定运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 公告发布于2024年4月19日[3]
瑞和股份:关于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
2024-04-07 16:24
诉讼情况 - 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案件38件,涉案金额约6554.28万元,占净资产绝对值约10.64%[2] - 无单项涉案金额占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且超1000万元重大诉讼[2] - 单个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案件仅1个,涉案工程款4997.94万元未开庭[5] - 除上述,其他37件案件合计涉案金额约1556.34万元[6] 影响情况 - 案件对公司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4]
瑞和股份:第五届董事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3-20 15:56
会议情况 -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20日召开[1] - 会议应到董事9名,实到董事9名[1] 审议事项 - 补选杨小磊为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1] - 补选杨小磊为第五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2] 人员信息 - 杨小磊1974年10月生,任上会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所长等职[4] - 杨小磊未持有公司股份,与相关人员无关联关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