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车检测(300572)
icon
搜索文档
安车检测(300572) - 2018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4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572,证券简称安车检测,于 2018 年 4 月 23 日 15:00 - 17:00 在深圳举行 2017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产品与市场 - 2017 年 7 月 27 日环保部发布相关文件,为汽车尾气遥感检测市场带来新需求,国内该系统开发与销售企业不多 [2]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解决方案的企业,可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7][8] - 公司收款分阶段,合同签订预收 30%货款,设备运抵收 30%,安装调试完成收 30%,剩余 10%尾款作为质保金 [9] - 公司组件采购周期为 15 - 20 个工作日 [6] 产品优势 - 技术优势: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拥有 51 项专利、3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 [2][3] - 方案设计与实施优势:在 31 个省级行政区积累数千项目经验,有成熟项目运作体系和本地化服务团队 [3] - 管理团队和人才优势:董事长有超 10 年研发管理经验,带领超百人研发团队,通过持股和激励计划建立稳定团队 [3] - 技术服务能力优势:建立 31 个服务网点,超 200 名工程技术人员,有标准化售后信息管理系统和 24 小时客服热线 [4] - 产品线优势: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机动车检测系统和联网监管系统,产品适用于多种车辆,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4][5] - 检测台体自主制造优势:具备检测台体研发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山东生产基地投产后能力进一步提升 [5] - 品牌优势:服务超千家客户,遍布 31 个省级行政区,获多项行业荣誉,市场认可度高 [6] 业务布局与发展 - 立足汽车后市场,拓展新车下线检测、智能驾考、尾气遥感检测等业务版块 [11] - 以新能源汽车为新车下线检测系统突破点,加强相关技术及产品研发,已与比亚迪等合作 [10][14] - 把握环保政策,加大机动车遥感检测系统研发,已有中标项目 [12][13] - 利用行业主导地位,时机成熟时通过收购兼并扩张业务规模,延伸产业链 [8][13][14] 政策影响 - 国家针对机动车检测制定严格标准并适时修订,公司作为主要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持续受益 [15] 其他情况 - 2018 年 3 月 6 日、7 日接待多位分析师与投资者 [10] - 公司生产规模和销售订单随产品水平提升和机动车拥有量增长稳步增长 [12] - 环检系统分柴油车线和汽油车线,各有一个工位及相应检测设备 [10][11]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2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3] - 第三季度营收 12,592.65 万元,同比增长 25.49%;净利润 3,406.25 万元,同比增长 57.92%;2018 年全年预计盈利 12,000.00 - 12,800.00 万元,同比增长 51.81% - 61.93% [3] 预收账款情况 - 公司为增加市场份额放宽合同收款条件,新收款方式为设备运抵现场收 30%货款,安装调试完成收 60%,剩余 10%尾款一至两年后收 [4] - 遥感检测系统订单多采用招投标,客户多为政府部门与单位,大部分合同未用预收账款模式,导致预收账款同比减少 [4] 市场情况 - 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约 40 亿,未来可能发展至 60 - 70 亿,主要参与者为公司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4] 检测站情况 - 新建检测站需考虑土地、设备、厂房、人员等投入,运营成本集中在人工、租金、水电、设备折旧与维护 [4][5] 产品销售与售后情况 - 公司是机动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为检测站提供场地设计等服务 [5] - 公司在全国 31 个服务网点有 200 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和技术实力领先,能提供及时周到服务 [5] 新能源汽车年检情况 - 新能源汽车 6 年以内免检,超过 6 年每年检验 1 次,超过 15 年每 6 个月检验 1 次 [5][6] 尾气遥感检测情况 - 各地政府陆续开展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截至 2018 年 10 月 26 日,中标项目及合同金额合计 9,346.65 万元,占 2017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22.70% [6] - 尾气遥感检测针对在用柴油车,与传统检测相比,具有数据实时上传等优势 [6][7] 检测站管理与激励情况 - 公司计划参考国外经验输入管理模式,建立团队梳理流程,标准化各环节,运用 AI 技术监控 [7] - 公司控股收购检测站,留部分股权给原股东与管理层 [7] 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登记 [7] - 公司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设立产业基金,三方持股比例约为 20%、25%、55% [8] 人员情况 - 公司在职人员 700 多人,人员相对稳定,股改前和上市后分别对中高层和技术等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激励人员超 100 余人 [8] 私家车检测收费情况 - 目前私家车检测费用约 200 - 300 元/台,不同地域收费标准有差异,部分地区已放开年检收费 [8] 传统设备销售情况 - 公司大部分营收来自传统机动车检测设备销售,因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监管趋严等因素,传统设备销售有增长空间,公司经营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 [8][9]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1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6: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等 [3] - 2018年第三季度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12,592.65万元,同比增长25.49%;利润总额4,013.24万元,同比增长5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6.25万元,同比增长57.92% [3] 政策影响与业绩增长 - 2018年9月27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实施,将使检测站升级环检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为公司带来营收和利润 [4] - 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受益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因国家政策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市场和汽车保有量增加,预计第四季度保持良好经营 [4][5] 财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为增加市场份额放宽合同收款条件,采用新收款方式,预收账款在业务规模扩大和新收款模式下将递减 [5] 检测站相关情况 - 新建检测站投入金额因地区用地成本、规模、检测车辆数量和检测线数量等因素无明确标准 [6] - 机动车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为1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5 - 8年,公司售后网络覆盖全国31个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 [6] - 国内未出台检测设备报废标准,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存量有软件升级和部分设备更换需求,未来有重置需求和维护收入 [6][7] 业务增长前景 - 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大,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检测市场增速将大于汽车保有量增速,强制检测覆盖和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7] - 机动车检测监管趋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技术雄厚,市场份额有望扩展 [7][8] - 中国每万辆车拥有检测机构数量低于发达国家,检测机构服务能力欠缺,国家有放开收费限价趋势,下游检测站资金充足且有购置需求 [8] 尾气遥感检测情况 - 各地政府陆续开始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进展,截至2018年10月26日,中标项目及签订合同金额9,346.65万元,占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2.70% [8] 并购与管理情况 - 公司并购中检集团汽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和受让兴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将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内控和监督机制,维护投资者利益 [9] 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登记,基金投资于机动车检测等产业相关项目 [9][10]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3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6: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3] - 2018 年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总收入 52,770.91 万元,同比增长 28.16%;利润总额 14,655.26 万元,增长 5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394.79 万元,增长 56.80% [3] 市场情况 - 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约 37.83 亿,未来可能发展至 60 - 70 亿,主要参与者为公司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4] - 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预估 1.2 万家左右,检测市场空间约 600 亿 [5] 销售与服务 - 公司传统检测与遥感监测业务有百人左右营销团队,销售客户与订单稳定增长 [4] - 营销中心下设多个销售机构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各机构配备人员负责区域市场工作,各部门紧密配合,营销中心设有产品线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4] - 公司建立完善服务网络和体制,服务内容包括客户培训等,采用现场服务和电话指导方式,各地服务网点负责具体事项,客服中心跟踪协助,设有值班工程师和客服热线 [4][5] 业绩增长原因 - 2018 年业绩增长受益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销售,国家政策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汽车检测市场,增加检测设备需求,且国内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 [5] 新标准影响 - 2018 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 2019 年 5 月 1 日实施,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部分升级更新市场增长空间约 15 - 20 亿,增加检测站成本,促进公司 2019 年营收和利润增长 [6] 新能源汽车检测 - 新能源汽车无需进行环保检测,但需进行电池情况检测 [6] 尾气遥感检测 - 各地政府陆续开始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截至 2018 年 10 月 26 日,中标项目及签订合同金额合计 9,346.65 万元,占 2017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22.70%,主要中标地区集中在河南与山西 [7] 销售方式与利润率 - 遥感检测系统主要通过各地政府招投标销售,毛利润率与净利润率稍低于公司传统检测系统销售 [7] 产业投资基金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采取与政府、社会资金合作方式设立,三方持股比例约为 20%、25%与 55% [7] 检测站相关 - 公司不排除新建机动车检测站,但目前主要采取直接或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收购检测站整合行业 [8] - 检测站运营成本中人工成本占 60%以上,公司拟通过输入国外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运用 AI 技术等降低人工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8] - 公司 2014 年成立相关团队完成模式梳理和制度制定,产业基金收购检测站后保持原管理人员结构,签订对赌条款,过渡期后由 SPV 公司全面管控信息化管理流程 [8][9] 设备销售与售后 - 公司是机动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解决商,为客户提供场地设计等多种服务 [9] - 公司在全国 31 个服务网点有 200 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覆盖和技术实力领先,以服务网点为平台提供及时周到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9] 未来业绩预期 -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监管升级等因素,公司预计 2019 年第一季度持续保持良好经营业绩 [9][10]
安车检测(300572) - 2019年3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6: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3] - 2018 年度公司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总收入 52,770.91 万元,同比增长 28.16%;利润总额 14,655.26 万元,增长 5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394.79 万元,增长 56.80% [3] 市场情况 - 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约 37.83 亿,未来可能发展至 60 - 70 亿,主要参与者为公司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4] - 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预估 1.2 万家左右,检测市场空间约 600 亿 [5] 经营模式与研发情况 - 公司采用定制化经营模式,以销定产,通过销售系统、更换配件及服务获利 [4] - 公司拥有百人以上研发团队,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拥有 60 项专利及 5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 年投入研发费用 19,530,449.46 元,较上年度增长 6.08%,2019 年将加大投入 [5] 检测站相关情况 - 检测站运营成本中人工成本占 60%以上,公司拟通过输入国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运用 AI 技术等降低人工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5] 新标准与市场增长 - 2018 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环检新标准于 2019 年 5 月 1 日实施,检测仪器台体与软件升级更新市场增长空间约 15 - 20 亿,将促进公司 2019 年度营收和利润增长 [6] 尾气遥感检测情况 - 各地政府已陆续开展尾气遥感检测招投标,公司在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截至 2018 年 10 月 26 日,中标项目及签订合同金额合计 9,346.65 万元,占 2017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22.70%,主要中标地区集中在河南与山西 [6][7] 销售与业务情况 - 遥感检测系统主要通过政府招投标销售,毛利润率与净利润率稍低于传统检测系统 [7] - 公司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已与多家厂商合作,因非主营业务且占营收比例小,业务扩展对经营业绩无影响 [7] 其他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登记 [7] - 目前私家车车辆检测费用约 200 - 300 元/台,不同地域收费标准有差异,部分地区已放开年检收费 [8] - 2018 年第三季度预收账款同比减少,原因一是遥感检测系统订单多不采用预收账款模式,二是部分传统设备销售放宽收款条件 [8] - 公司预计 2019 年第一季度将持续保持良好经营,以较好业绩回报投资者 [9]
安车检测(300572) - 2021年3月2日、3月3日、3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5: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类型,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将检测站运营作为战略方向 [2] 业务影响与布局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能源汽车虽无需尾气检测,但仍需安全技术性能检测,为公司业务增长带来契机,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已与比亚迪等厂商合作 [2][3] 治超业务 - 研发非现场动态超限执法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全天候和多部门联合执法,提供数据支持;卡口式治超科技系统能检测多种违法行为;治超及遥感业务市场空间大,公司将把握机遇提升业绩 [3] 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业务 - 利用行业主导优势,通过收购兼并等扩张业务规模,延伸产业链;已收购临沂正直、兴车检测,在多地成立合资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并收购中检汽车检测等 [3] 检测站管理与布局 检测站管理 - 2014年成立运营管理团队,完成模式梳理并制定管理制度;参考国外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梳理流程、标准化模块,建立云平台运用AI技术监控;2020年11月成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延伸产业链 [4] 检测站布局 - 拟在广东、山东等省市重点城市布点,连锁运营管理,形成品牌影响力,扩张市场并提高行业竞争门槛 [4] 政策影响 6年免检新规 - 新规对整体检测运营市场规模无根本性改变,公司将延伸产业链,结合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 临沂正直业绩承诺与新政影响 - 临沂正直业绩承诺期为2020 - 2023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3800万元、4100万元、4300万元、4500万元,2020年净利润为4009.39万元;新政短期内对机动车检测业务有不利影响,长期看机动车保有量和车龄增长将促进市场发展 [5] 市场相关情况 车主检测意愿 - 除强制检测外,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提升使主动参检需求增加,国家政策和检验机构创造外部条件 [5] 车辆年检定价机制 - 2019年5月通知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进入良性竞争时代 [5] 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竞争 - 该系统对进入者有软件开发、业务了解、硬件开发三方面要求;多数企业为软件类企业,欠缺业务细节了解和硬件开发能力;公司了解检测技术,有领先研发团队,参与标准起草,实施典型项目,在竞争中占优势 [6]
安车检测(300572) - 2021年3月16、3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4:5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系统,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将检测站运营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2] 投资者调研情况 - 2021年3月16日、17日,广发证券等多家机构人员到公司调研,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雯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活动以调研人员提问、张雯回答方式展开 [1][2] 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传统检测设备销售增长空间 - 公司营收大部分来自传统机动车检测设备销售,因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监管趋严、行业标准升级和在用车车龄增长,检测设备有一定市场空间 [2] 机动车检测体系现状与发展阶段 -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机动车检测体系,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分安全、环保和综合三类,新车下线检测在汽车制造厂逐渐应用;行业发展时间短,潜在需求待开发,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主动参检需求将增加 [3] 主营业务变化、发展方向与业绩增长点 - 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保持现有业务增长,推出新产品,利用优势通过资本运作扩张业务规模、延伸产业链;已切入检测运营服务并将持续布局;业绩增长点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等业务 [3][4] 新建机动车检测站情况 - 因场地选址要求高和政策管控,政策放开后新建检测站会逐渐增长,目前国内不会迅速新建大量检测站 [4] 检测价格放开后收购机构检测费用情况 - 公司已切入检测运营服务并将持续布局,年检价格市场化,各地情况差异大 [4] 新建检测站投入、设备寿命周期与售后维护 - 新建检测站投入因地区用地成本、规模等因素无明确标准;机动车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一般2 - 3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5 - 8年,检测设备报废标准未出台,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有重置和维护需求;公司在32个服务网点有200多名工程师,服务网络和技术实力领先 [4][5] 收购检测站运营成本与降低方式 - 检测站运营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工、租金等,人工与租金占绝大部分;公司拟以降低人工成本为突破点,通过输入国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运用AI技术减少人工投入 [5] 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尾气检测技术作用 - 公司持续关注国家战略和环检技术,寻求研究与业务结合机会;公司有固定式和移动式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系统,技术成熟,销售主要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积极参与招投标工作 [6]
安车检测(300572) - 2021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等多种类型,能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将检测运营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2] 业务需求与市场情况 - 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主要来自新建站拉动,检测标准修订会拉动软硬件系统销售,设备和软件需定期更新维护并收费 [2] - 检测系统易损耗件更换周期一般为2 - 3年,大部分设备使用寿命为5 - 8年,检测设备报废标准若出台将加速老旧系统淘汰,存量会带来重置需求和维护收入,且检测站配比未饱和会拉动机动车检测系统销售 [3] - 2014年前我国机动车检测属政府垄断行业,之后逐步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发达国家车检治理更成熟,检测周期更短,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更高 [3] 业务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 新政策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导致2021年检测量下滑,影响检测设备业务销售,但预计2022年检测量随机动车保有量和车龄增长恢复增长,促进检测服务和系统供应市场发展 [4][5] - 2019年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未来机动车保有量和车龄增长将促进检测服务和系统供应市场发展 [4]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向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发展,对团队人员分管调整,招纳连锁运营管理人才,制定激励政策 [4] - 公司关注新能源汽车检测政策动态,加入行业联盟和标准协会,参与标准制定,启动相关设备和技术研发 [5] 产业投资与检测站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德州市常盛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3家基金,均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 [5] - 公司直接运营检测站21家,参股的临沂基金累计收购运营11家,控股的临沂正直累计接受托管7家,合计39家,1 - 6月直接运营增加4家,通过基金运营增加11家 [6] 检测站盈利提升 - 公司拟降低人工成本,输入国外成熟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梳理流程,建立云平台,运用AI技术监控,降低运营成本 [6] - 临沂正直本部及其子公司建立了机动车检测、二手车交易、保险代理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具有唯一性 [6]
安车检测(300572) - 2021年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23:36
公司概况 - 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产品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等,能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将检测运营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1][2] 业务规划与产品 环境监测 - 公司有固定式和移动式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系统,技术成熟,结果高效准确;推出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颗粒物捕集器联网监控系统,颗粒物捕集率达95%以上,具备与生态环境部门在线监控联网功能 [2] 治超设备 - 公司推出“不停车”高速公路治理超限数据管理系统,可准确检测车辆多项信息,判断是否超重超载并实时上传,为智能交通提供数据支持 [2] 市场与需求 车主检测意愿 - 除强制检测外,随着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提升,主动参检需求将逐渐增加,国家政策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2] 检测站功能定位 - 检测站一般包括安检系统(检测行驶安全性项目)、环检系统(检测尾气污染物排放)、综检系统(检测营运车辆多方面性能) [3] 竞争与发展 选址竞争应对 - 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等问题,亟待市场整合;公司自2018年切入运营服务业务,积累经验,审慎选址并推进建设 [3] 收购检测站情况 - 截止目前,公司直接运营检测站21家,参股的临沂基金累计收购运营11家,控股的临沂正直累计接受托管7家;2021年拟收购广东粤检、深圳粤检共计16家检测站 [3] 行业对比 - 许多国家强制执行机动车年检制度,发达国家机动车检测周期普遍更短,对车检行业治理更成熟,对检测人员要求更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要求远高于国内 [4] 运营管理 - 公司建立具有凝聚力的运营管理团队,采取参考国外成功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梳理流程、模块标准化、建立云平台、运用AI技术)对检测站进行管理 [4]
安车检测(30057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00: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749090209亿元,同比增长51.32%;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4420517037亿元,同比减少2.08%[5]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44亿元,较去年同期3.52亿元下降2.08%[43]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040958万元,同比增长313.2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994.689417万元,同比增长11.07%[5] - 净利润较2021年1 - 9月增长30.39%,从3104.536568万元增至4047.858322万元[21] - 2022年1-9月净利润较2021年1-9月增长30.39%,因增加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子公司净利润[2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047.86万元,去年同期为3104.54万元[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4.69万元,去年同期为2696.28万元[45] - 少数股东损益为1053.17万元,去年同期为408.26万元[45]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8.716241045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84484673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6%[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8.72亿元,较年初27.66亿元增长3.81%[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减少57.27%,从2.2亿元降至9400万元,因公司本期期末减少银行存款进行短期现金管理投资[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9400万元,较年初2.2亿元下降57.27%[41] - 应收票据较上年末增长432.32%,从204.296万元增至1087.5014万元,因公司本期期末收到票据增加[9][10]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长884.09%,从1590.2849万元增至1.5649864496亿元,因本期供应商预付款增加[9][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12.89亿元,较年初13.72亿元下降5.99%[41] 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4823.79万元,较年初7766.99万元下降37.90%[4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1.34亿元,较年初9138.8万元增长46.95%[42] 费用及收益情况 - 财务费用较2021年1 - 9月增长64.04%,从 - 858.298555万元增至 - 308.625763万元,因本报告期使用自有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短期现金管理增加、利息收入减少[21] - 其他收益较2021年1 - 9月减少73.54%,从1904.261392万元降至503.873872万元,因本报告期收到税费返还减少[21][22] - 投资收益较2021年1 - 9月增长63.57%,从1019.265689万元增至1667.167104万元,因本报告期使用自有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短期现金管理增加、短期现金管理收益增加[21][22] 税费情况 - 2022年1-9月收到的税费返还2977149.27元,较2021年1-9月的14796517.20元减少79.88%,因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减少[27][28][29] - 2022年1-9月支付的各项税费26074506.70元,较2021年1-9月的42115127.43元减少38.09%,因支付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减少[27][2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1-9月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2720000000.00元,较2021年1-9月的2056000000.00元增长32.30%,因短期现金管理到期赎回[27][29] - 2022年1-9月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19305043.04元,较2021年1-9月的12041519.83元增长60.32%,因短期现金管理增加、收益增加[27][29] - 2022年1-9月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9336443.81元,较2021年1-9月的23199333.95元减少59.76%,因上年同期产能扩大项目投入增加[27][29] - 2022年1-9月投资支付的现金2637248646.14元,较2021年1-9月的1991568560.00元增长32.42%,因短期现金管理金额增加[27][3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2亿元,去年同期为4.18亿元[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188.81万元,去年同期为 - 1.18亿元[47]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7.2亿元,去年同期为20.56亿元[4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6.60万元,去年同期为261.37万元[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37.43万元,去年同期为11.48亿元[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7629.64万元,去年同期为10.32亿元[4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124,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36] - 前10名股东中贺宪宁持股比例25.72%,持股数量58889686股[36] 高管持股情况 - 公司多位高管持有高管锁定股,贺宪宁持有4416.73万股,庄立持有635.68万股等,部分按25%比例解锁,部分换届后6个月内锁定[38] 营业成本、利润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3.13亿元,较去年同期3.38亿元下降7.49%[43]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4789.64万元,较去年同期3943.95万元增长21.44%[43]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总额4848.77万元,较去年同期4018.94万元增长20.65%[43]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元,去年同期均为0.12元[45] 少数股东损益情况 - 2022年1-9月少数股东损益较2021年1-9月增长157.97%,因增加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