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车检测(300572)

搜索文档
5家上市公司现环境风险 彤程新材控股企业被罚35.2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21:08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事件 - 共有5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环境风险 涉及26 78万户股东 [1][2] - 环境风险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经营风险之一 影响企业发展和形象 [2] 彤程新材控股企业违规 - 彤程化学因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被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5 2万元 [2] - 违规行为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 [2] - 公司未对采访函做出进一步回应 [2] 安车检测控股公司违规 - 灵山启航因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被钦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2 14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110元 [3] - 违规行为涉及30辆汽油车检测时OBD数据造假 [3] - 公司表示详情将参照后续信息披露 [3] 华立股份子公司违规 - 浙江华富立因未按规定贮存危险废物被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9 5万元 [4] - 违规涉及废活性炭 废油墨等危险废物未按GB18597标准贮存 [4] - 公司需向子公司了解详情后再回应 [5] ESG投资与监管趋势 - ESG投资理念升温 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5] - 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提升 相关法规保障公众知情权 [5][6] - 污染源监管信息以"公开为常态"成为原则 [6]
A股绿色周报丨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彤程新材控股公司超许可浓度排污被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7:58
上市公司环境处罚事件 - 华立股份控股公司浙江华富立因未按规定贮存危险废物被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9.5万元 [3][17] - 彤程新材控股公司彤程化学因超许可排放浓度排污被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5.2万元 [12][15] - 安车检测控股公司灵山启航因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被钦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2.14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110元 [15][16] 环境风险涉及上市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第三周共有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涉及26.78万户股东 [14] - 涉事公司分布在基础化工、煤炭、环保、建筑材料、社会服务等行业 [10][13] - 其中2家为国资控制企业 [14] 环境监管数据来源 - 数据覆盖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监测数千家上市公司及数万家关联公司 [11][12] - 环境信息公开依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环境保护法》确立 [18]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指出环境信息"公开为常态"原则已形成共识 [18] 上市公司市值信息 - 华立股份市值194亿元 [2] - 在立股份市值39亿元 [4]
2025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发展前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机动车尾气检测需求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18
行业概述 -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全国总量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贡献80% [1][16] - 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率超40% [1][16] - 国六标准要求检测7大指标:CO₂、CO、NOx、NO₂、O₂、HC及PM(限值3mg/km) [4][5] - 2024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市场规模达116.06亿元,未来增长动力来自保有量增加(4.53亿辆)及政策趋严 [1][13][16] 检测技术与方法 - 汽油车检测方法:双怠速法(成本低但无法测NOx)、稳态工况法(技术成熟)、简易瞬态工况法(精度高但设备贵) [6] - 柴油车检测方法:自由加速法(操作简易)、加载减速法(反映高负荷排放) [6] - 传感器为核心部件,2024年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67.9亿元(占传感器总市场1.67%),O₂和NOx传感器优化燃烧控制 [11] 政策环境 - 2023年天津要求提升尾气检测机构数据质量,2025年九部门推动配置OBD诊断仪/尾气检测仪等专业设备 [7][8] - 政策强化跨部门监管(公安/生态/交通联合),严打数据造假,推动遥感监测技术研发 [7][8]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传感器/分析仪/测功机等设备部件 [9] - 中游:安车检测(覆盖全国31省,2024年检测系统收入2.38亿元)、南华仪器(2024年检测设备收入1.16亿元,+12.62%) [21][23] - 下游:终端用户+监管机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 [9] 竞争格局 - 国有主导: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政策技术优势) [18][19] - 民营差异化:安车检测(智能交通方案)、夏阳检测(安徽首家社会化机构) [18][19] - 地方补充:上海汽检(华东华南唯一国家级第三方)、长春检测中心(新能源/智能网联检测) [19] 发展趋势 - 智能化:AI算法优化检测精度,5G支持移动式检测,实现"被动检测→主动预警"转型 [28] - 规范化:区块链防数据造假,第三方检测市场成熟 [29] - 技术多元化:激光光谱(NOx实时ppm级监测)、TDLAS技术及移动检测网络构建 [30] 行业挑战 - 技术迭代压力:新排放标准要求设备/人员持续升级 [25] - 成本高企:设备维护及人力投入大 [26] - 标准不统一:跨区域管理难度大 [27]
安车检测(300572) - 2024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15 19:26
参会股东情况 - 参加股东会股东及代表共53人,代表股份61,424,863股,占比27.2066%[6] - 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4人,代表股份60,520,123股,占比26.8059%[6] - 网络投票股东49人,代表股份904,740股,占比0.4007%[6] 议案表决情况 -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总表决同意股数占比超99.9%[7][10][13][17] -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股数占比超98.5%[8][11][14][18]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总表决同意股数61,410,763股,占比99.9770%[20] - 《关于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总表决同意股数61,408,263股,占比99.9730%[23] - 《关于公司2025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担保的议案》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股份数为58,889,686股[29] - 《关于公司2025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担保的议案》总表决同意股数2,520,077股,占比99.4044%[30]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总表决同意股数61,397,663股,占比99.9557%[33] - 议案10.00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股份数为59,159,736股[36] - 议案10.00总表决同意2,238,027股,占比98.8036%[37] - 议案11.00总表决同意61,398,763股,占比99.9575%[40] - 议案12.00总表决同意61,398,763股,占比99.9575%[43] - 议案13.00总表决同意61,410,763股,占比99.9770%[46] - 中小股东对议案10.00表决同意877,640股,占比97.0047%[38] - 中小股东对议案11.00表决同意878,640股,占比97.1152%[41] - 中小股东对议案12.00表决同意878,640股,占比97.1152%[44] - 中小股东对议案13.00表决同意890,640股,占比98.4415%[47] 会议合规情况 - 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会的召集、召开程序等均合法合规[50]
安车检测(300572) -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15 19:26
股东会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4月24日公告召开2024年度股东会通知[4][5]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15日15: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7]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会和参加网络投票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53人,代表股份61,424,863股,占公司股本总额27.2066%[8][9] - 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4人,代表股份60,520,123股,占公司股本总数26.8059%[9] - 参加网络投票的股东共49人,代表股份904,74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4007%[9] 议案表决情况 -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议案同意股数占比超99%,中小股东同意股数占比超98%[15][16][17][18][19][20][21][22][23] - 《关于公司2025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担保的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9.4044%[24]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9.9557%[25] - 《关于2025年度公司董事及监事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8.8036%[26][27] - 《关于续聘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等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9.9575%[28][29] 其他 - 本次股东会各项审议议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均合法、合规、真实、有效[32][33]
安车检测(300572) - 2025年5月9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7:14
公司发展战略与计划 - 紧抓新能源产业机遇,依托丰富场景,聚焦深挖机动车检测设备系统、智慧检测站运营服务、泛交通信息化监管市场需求,打造“机动车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提供商”两大战略目标 [1][7][12] 政策应对与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后,公司在全国布局32个服务网点,研发出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及系统并获公安部检测认证报告,已在内部检测站完成试运行且具备量产条件 [2] 新兴领域关注与布局 - 关注低空产业中飞行器安全检测相关市场领域;筹备开展智能驾驶系统相关检测技术研发;筹备开展AI大模型相关研发活动 [2][5] 车后市场产品研发 - 研发“马蹄智检”互联网平台、“马蹄易车”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检车圈”车检行业信息交流平台、“马蹄车生活”管家式车服平台 [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度研发投入4389.12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90项专利、20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 [7] 合作情况 - 在新车整车下线检测系统方面,与比亚迪、广汽、中国中车等厂商合作 [7]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带来市场机遇;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整体配比水平偏低,未来检测量将随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和车龄增长恢复增长,促进相关市场发展 [7][8][9][11] 公司盈利与风险 - 2024年净利润暴跌263.73%,受两次机动车检测政策叠加影响,检测需求减少,并购的机动车检测站检测服务业务未达预期致商誉减值;毛利率下降因检测政策放宽和检测站低价竞争 [10][11] 应对策略 - 加强对行业前沿动态分析研究,依据政策和市场情况调整发展策略和经营方针;优化整合业务分工等,定期分析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应对商誉减值风险;收购项目约定业绩承诺及补偿、减值测试及补偿方案 [9][12]
4月24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4-24 13:05
亿利达 - 公司拟以3000万-5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6.5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主营业务为中央空调风机、建筑通风机及中央空调配件的设计、制造与销售 [1]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 [1] 英联股份 - 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股份,其中翁伟炜减持不超过2.5%,蔡沛侬减持不超过2.5% [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主营业务为金属包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包装印刷–金属包装 [2] 中兵红箭 - 2024年营业收入45.69亿元,同比下降25.29%,净亏损3.2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 - 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主营业务为特种装备、超硬材料、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 [2]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地面兵装Ⅱ–地面兵装Ⅲ [2] 中科电气 - 2024年营业收入55.81亿元,同比增长13.72%,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626.56%,拟10派2.5元 [3][4] - 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主营业务为锂电负极业务及磁电装备业务 [4]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5] 永安期货 - 2024年营业收入217.35亿元,同比下降8.76%,净利润5.75亿元,同比下降21.07%,拟10派0.7元 [5] - 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主营业务为期货经纪、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等 [5] - 所属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期货 [6] 永杰新材 - 2024年营业收入81.11亿元,同比增长24.71%,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34.28%,拟10派3.25元 [6][7] - 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主要产品为铝板带、铝箔 [8] - 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铝 [9] 西部证券 - 2024年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下降2.64%,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增长20.38%,拟10派0.7元 [9]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主营业务为财富信用、自营投资、投资银行等 [9] - 所属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10] 金鹰重工 - 2024年营业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35.54%,拟10派0.621元 [10][1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主营业务为轨道工程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 [11]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 [12] 海能实业 - 2024年营业收入22.13亿元,同比增长16.26%,净利润7669.07万元,同比下降40.45%,拟10派2元转增2股 [12][13] - 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主营业务为电子信号传输适配产品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定制化设计生产 [13] - 所属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3] 鹏辉能源 - 2024年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净亏损2.5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3]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14] 未名医药 - 2024年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下降16.14%,净亏损1.37亿元,同比增长58.70% [14][15]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主营业务为干扰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医药CRO/CDMO等 [15]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6] 华强科技 - 2024年营业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6.74%,净利润2252.79万元,同比增长184.26%,拟10派0.434元 [16]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主营业务为特种防护装备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 [16]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6] 安车检测 - 2024年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下降3.05%,净亏损2.13亿元,同比下降263.73% [16][17] - 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和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 [17] - 所属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18] 赛为智能 - 2024年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68.03%,净亏损5.07亿元 [18][19] - 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主营业务包括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文化教育 [19]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9] 青龙管业 - 2024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6.71%,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976.43%,拟10派1.2元 [19][20]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主营业务为高品质输水管道及相关产品 [20]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 [20] 华银电力 - 2024年营业收入83.48亿元,同比下降16.00%,净亏损1.13亿元 [20][2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业务,同时经营水电、风电、太阳能业务 [21] - 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 [21] 中旗新材 - 2024年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22.88%,净利润3051.15万元,同比下降61.59%,拟10派1元转增4股 [2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主营业务为人造石英石装饰材料 [21]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其他建材 [21] 光正眼科 - 2024年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下降16.94%,净亏损1.75亿元,同比下降1987.12% [21][2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营业务为眼科医院的投资、管理 [22]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院 [22] 真兰仪表 - 2024年营业收入15.01亿元,同比增长11.63%,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2.16%,拟10派2.5元 [22][2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主营业务为燃气计量仪表及配套产品 [23]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23] 再升科技 - 2024年营业收入14.76亿元,同比下降10.87%,净利润9075.28万元,同比增长137.99%,拟10派0.1元 [23][24]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主营业务为微纤维玻璃棉制品 [24]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玻璃玻纤–玻纤制造 [24] 海特高新 - 2024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5.26%,净利润7088.25万元,同比增长51.34% [24][25] - 公司成立于1992年11月,主营业务为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等 [25]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25] 润泽科技 - 2024年营业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0.32%,净利润17.90亿元,同比增长1.62%,拟10派1.288元 [25][26]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主营业务为IDC业务和AIDC业务 [26]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服务–通信应用增值服务 [26]
安车检测(30057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1: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572,法定代表人为贺宪宁[20]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35楼[20] - 董事会秘书为李云彬,证券事务代表为薛清文[2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2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叶庚波、余金凤[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85.94万元,同比下降263.73%[6] - 2024年营业收入448,205,626.57元,较2023年的462,303,482.51元减少3.0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859,371.53元,较2023年的-58,522,011.66元减少263.73%[2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530,154,400.51元,较2023年末的2,869,743,614.54元减少11.83%[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2,521,501.68元,较2023年末的2,047,881,132.75元减少12.47%[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8,460,479.70元,2023年为54,706,917.91元,2022年为18,839,711.99元[30] - 2024年收到增值税退税5,330,984.65元,公司认为属于经常性收益[3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25,109,960.44元、94,112,693.14元、107,659,832.41元、121,323,140.58元[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4,215.17元、-15,244,392.45元、-11,240,565.22元、-186,528,629.03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44,820.56万元,同比下降3.05%;营业利润-23,299.13万元,同比下降26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85.94万元,同比下降26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252.15万元,较上年末下降12.4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2%[63]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820.56万元,同比下降3.05%;营业利润-23,299.13万元,同比下降26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85.94万元,同比下降263.73%[74] - 2024年仪器仪表制造业收入245,934,627.19元,占比54.87%,同比下降8.88%[77] - 2024年检测运营服务收入163,870,725.02元,占比36.56%,同比增长26.15%[77] - 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134,099,716.36元,占比29.92%,同比增长26.47%[78]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2024年直销收入448,205,626.57元,同比下降3.05%[78]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245,934,627.19元,毛利率34.30%,同比降8.88%和5.41%[79]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5,700,069.10元,毛利率55.52%,同比降25.18%,升4.70%[79] - 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93,290,292.63元,毛利率21.29%,同比升5.70%,降12.67%[79] - 机动车检测系统营业收入237,779,288.97元,毛利率35.27%,同比降3.80%和7.28%[79] - 检测运营服务营业收入163,870,725.02元,毛利率12.62%,同比升26.15%,降6.60%[79] - 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购成品2024年金额71,522,535.04元,占比22.30%,同比升4.73%[82] - 其他服务业人员工资2024年金额71,714,827.91元,占比22.36%,同比升3.29%[82] - 机动车检测系统外购成品2024年金额66,216,056.38元,占比20.65%,同比升6.25%[83] - 检测运营服务人员工资2024年金额65,082,424.03元,占比20.29%,同比升4.24%[83] - 2024年销售费用46,211,043.83元,同比减少7.75%;管理费用118,189,892.95元,同比增加10.12%;财务费用 -6,524,083.56元,同比增加44.87%;研发费用43,891,156.06元,同比减少10.25%[88]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31人,较2023年减少7.09%;研发人员数量占比7.01%,较2023年减少1.13%[89]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2024年43,891,156.06元,2023年48,904,176.30元,2022年43,833,580.42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4年9.79%,2023年10.58%,2022年9.79%[9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4,917,093.55元,同比增加0.33%;现金流出小计512,285,663.89元,同比增加2.70%;现金流量净额52,631,429.66元,同比减少18.09%[9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1,796,217.10元,同比减少14.91%;现金流出小计1,847,257,681.20元,同比减少35.72%;现金流量净额154,538,535.90元,同比增加129.65%[91]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701,931.90元,同比减少38.17%;现金流出小计92,246,774.57元,同比增加73.96%;现金流量净额 -74,544,842.67元,同比减少205.56%[9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2,625,122.89元,同比增加127.55%[91] - 投资收益为1,761,996.5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7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9,800,020.51元,占比-12.77%;资产减值为-193,421,489.40元,占比82.88%等[9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923,552,003.32元,占总资产比例36.50%,较年初比重增加8.76%;交易性金融资产323,098,995.44元,占比12.77%,较年初比重减少6.68% [97][9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94,009,745.38元,占总资产比例3.72%,较年初比重减少0.72%;存货236,914,156.19元,占比9.36%,较年初比重增加0.57% [97] - 2024年末在建工程9,511,101.62元,占总资产比例0.38%,较年初比重增加0.38%;商誉182,350,763.79元,占比7.21%,较年初比重减少3.92% [97][98]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余额15,442,717.47元,履约保证金期末余额1,177,056.00元,合计16,619,773.47元[99] - 报告期投资额33,492,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85,792,000.00元,变动幅度-60.96% [100] - 2024年末合同负债147,885,339.13元,占总资产比例5.84%,较年初比重增加0.92%;应收票据38,423,451.07元,占比1.52%,较年初比重增加0.92% [97][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285.94万元,较同期下降263.73%[192] - 2024年度合并报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3.14万元,母公司为 -2636.14万元[193]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285.94万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31551.31万元[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7110.11万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1149.65万元[193] 行业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8] - 全国有9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较2023年增加2个城市;45个城市超200万辆;26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成都、北京、重庆、上海、苏州、郑州超过500万辆[8] - 截至2023年底全国机动车检验机构15760家,较2022年底新增880家[36] - 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同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38][42]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占比77.9%(3.53亿辆)[42] - 全国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42] - 全国有9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百万辆,与2023年相比增加2个城市;45个城市超200万辆;26个城市超300万辆,六城超500万辆[42] 政策相关信息 - 2020年10月公安部免除9座以内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原第7年、第9年的强制检测要求,2022年9月再次调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机动车检测政策[41] - 《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等车辆时,新能源汽车比例不得低于80%[44] - 2021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指导意见,健全新型检验检测监管机制[43] -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45] - 现行政策使十年内新车仅需一次检测,叠加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导致检测需求萎缩,行业进入调整期[44] 公司技术与资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90项专利、20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10]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多项国家、地区或行业标准制定修订,2024年5月参编的《机动车检测计量器具建标指南》出版[48] - 2024年公司再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获“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荣登2024年度“AloT新维奖·智领榜”[49] - 2023年公司获“2023年度中国汽保生产企业TOP20”“2023年度中国汽保经销商TOP20”“中国汽保40周年展入围企业”称号[73] - 2023年6月公司获CMMI - DEV V2.0 ML5五级认证[73] - 2024年6月,公司获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颁发的《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检验专用设备》检验认证报告[11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基于“检测入口 + 生态衍生”战略,形成多省份服务网络布局,构建跨区域车后市场服务矩阵[52]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展运营体系[53] - 2024年公司以检测站数智化建设和运营为目标,研发检测运营系统和智能硬件设备[53] - 公司依托新能源研发实验室及自身技术优势,研发出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及系统,获公安部检测认证报告,具备量产条件[46] - 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检测、动力电池管理、智能网联检测三大技术赛道开展前瞻性布局[47] - 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以机动车检测行业为核心,提供全栈式数字化服务体系[49] - 公司采用定制化经营模式,通过销售机动车检测等系统、更换配件及服务获利润[55] - 公司采购分直接向厂商采购和向代理商下单采购两类,建立了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56] - 公司按订单组织生产,重要软硬件自主设计开发与生产,其他通用部件采购或外协加工[57][58] -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包括客户议价销售与公司竞标销售[58] - 公司营销中心下设多销售机构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步骤”营销方式[60] - 公司建立完善服务网络和体制,利用现场服务和远程指导确保服务效率[61] - 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布局检测运营服务市场,设立集团化运营管控中心实现连锁经营[62] - 公司在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市场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级
安车检测(30057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宗浩
2025-04-24 10:11
人员变动 - 宗浩于2024年12月5日被聘任为独立董事[3]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未召开董事会及股东会[7] 人员履职 - 2024年宗浩上任后与内部审计及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沟通[9] - 2024年12月5日至31日宗浩现场履职5天[10] 公司事项 - 2024年度公司未发生需重点关注事项[14]
安车检测(30057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09: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403.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16.34%[4] - 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减少33.21%,为89.85万元,因本报告期公司计提的税金及附加税减少[7][8]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2.42%,为672.32万元,因本报告期公司优化人员结构[7][8]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4.47%,为419.54万元,因本报告期公司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7][8] - 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同期减少76.14%,为54.65万元,因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公司收到软件退税减少[10][11]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47.88%,为6.16亿元,因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公司增加银行存款进行短期现金管理投资[10][11]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35,195,428.73元,期初余额923,552,003.32元[19]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1,659,545,902.27元,期初余额1,683,200,772.68元[19]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847,470,388.42元,期初余额846,953,627.83元[2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2,507,016,290.69元,期初余额2,530,154,400.51元[20]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476,507,503.46元,期初余额488,853,782.46元[20] - 负债合计本期为658,820,614.26元,上期为676,485,518.00元[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1,848,195,676.43元,上期为1,853,668,882.51元[21]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14,808,914.75元,上期为125,109,960.44元[22]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27,503,011.45元,上期为129,037,421.21元[22]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6,687,496.88元,上期盈利163,112.81元[23] - 利润总额本期亏损7,636,058.80元,上期盈利253,838.07元[23] - 净利润本期亏损5,888,493.98元,上期亏损689,939.69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 0.0176,上期为0.0007[23]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 0.0176,上期为0.0007[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31,890,142.42元,上期为107,553,825.46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902406631亿美元,上年为1.1830373397亿美元[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099080341亿美元,上年为1.3895447813亿美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119667371亿美元,上年为 - 0.2065074416亿美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4859782874亿美元,上年为5.133070548亿美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1765726577亿美元,上年为4.1729986051亿美元[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905943703亿美元,上年为0.9600719429亿美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0374761503亿美元,上年为0.056468096亿美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0.1523900147亿美元,上年为0.3034608524亿美元[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01149138644亿美元,上年为 - 0.02469927564亿美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9251756057亿美元,上年为0.5065717449亿美元[26]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52.06%,达4.91亿元,主要因期末增加银行存款进行短期现金管理投资[6] - 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31.11%,为3017.18万元,因期末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91,295,498.58元,期初余额323,098,995.44元[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78.50万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426.94万元[5] 股东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2880人,贺宪宁持股比例25.72%,为第一大股东[13] - 潘建锋、余冠儒、谈燕持股比例分别为0.84%、0.79%、0.79%,对应持股数量为1,918,800.00股、1,806,100.00股、1,800,001.00股[14]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贺宪宁持股14,722,422.00股,J.P.Morgan Securities PLC - 自有资金持股6,449,547.00股等[14] 限售股情况 - 贺宪宁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均为44,167,264.00股,李云彬为1,020,290.00股,周娜妮期初2,160.00股本期解除540.00股期末1,620.00股等[16][17] - 高管锁定股每年按25%的比例解除限售[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