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磁科技(300835)
icon
搜索文档
龙磁科技(300835) - 300835龙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09:14
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1.70亿元,净利润1.1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33%、50.11%;2025年一季度营收2.57亿元,净利润2847万元,经营稳中向好 [2] - 永磁业务是支柱产业和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湿压磁瓦产销量、毛利率增长,当前永磁产能4.5万吨,今年将达5万吨,高性能产品占比提高 [2] - 2024年加大软磁业务投入,安徽金寨和泰国基地建设推进,亏损收窄,预计今年软磁出货量提升 [2] - 高端模压电感进入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带动其他客户关注度与合作意愿提升,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3] 贸易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市场产品占比不足3%,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出口规模和利润影响有限 [3] - 磁材国内供应链完善,上游材料供应充足,主要设备本土化,受关税影响小 [3] - 公司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海外基地可缓冲贸易政策变化影响,总体影响可控 [3] 产能规划 - 中长期目标打造6万吨永磁铁氧体磁瓦产能,产能投放更谨慎,庐江、金寨、越南基地技改升级初见成效,今年预计产能达5万吨 [3] 海外产能 - 二季度越南工厂永磁产能扩至10000吨/年,泰国软磁工厂规划产能8000吨,预计年内建成部分产能并试产,预留地块建原料工厂 [3] 海外工厂盈利 - 越南工厂毛利率高因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综合税负低,产品价格水平高,已进入平稳运行期 [3] 芯片电感业务 - 之前中标订单开始小批量交付,受益示范效应,其他客户加快验证进度并反馈积极 [3] - 研发团队降低电感损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探索新型封装工艺和结构设计 [4] 电感业务聚焦 - 着力开发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二者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存在协同效应,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4] 未来展望 - 永磁方面,越南工厂完成产能升级,国内基地产能挖潜、效率提升推进 [4] - 软磁业务二季度有望增量,加快泰国工厂建设,完善产能布局 [4] - 打造芯片电感和一体成型电感核心竞争力,开拓新业务增长点 [4]
龙磁科技(300835)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2025-04-27 16:00
报告保证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3][5] 签名日期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签名日期均为2025年4月25日[2][4][5]
龙磁科技(300835) - 关于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7 16:00
报告披露 - 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1]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6日15:00 - 17:00召开[1]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熊咏鸽等[1] - 采用网络文字互动方式,投资者可通过https://eseb.cn/1nJ9dWZi68U参与[2]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6日前会前提问[2] 联系人信息 - 业绩说明会联系人是王慧,电话0551 - 62865268,邮箱iris@sinomagtech.com[2]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于2025年4月25日[3]
龙磁科技(30083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7 15:5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56,500,351.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71,484.1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5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01,286.3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20%[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54,919,131.45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6%[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94,872,116.4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18%[5]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56,500,351.39元,上期为253,457,727.32元,同比增长1.19%[16]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29,461,127.63元,上期为229,498,900.89元,基本持平[16] - 净利润本期为26,979,773.53元,上期为29,393,805.48元,同比下降8.21%[17]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4,086,139.12元,上期为 - 4,005,164.08元[17]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1,065,912.65元,上期为25,388,641.40元,同比增长22.36%[17]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2385,上期为0.2562,同比下降6.9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301,286.35元,上期为25,788,425.97元,同比下降87.20%[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55,535,204.18元,上期为 - 22,762,872.53元,净流出扩大[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45,032,741.76元,上期为224,782,320.11元,同比增长9.01%[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47,277.69元[6] 部分资产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数140,616,703.62元,较年初数减少33.62%,主要系支付投资及货款增加所致[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24,276,246.85元,较年初数增长72.59%,主要系期末未受限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40,616,703.62元,期初余额211,837,403.67元[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31,581,558.45元,期初余额378,032,414.44元[14] - 存货期末余额510,180,566.30元,期初余额447,970,012.41元[14] 股东相关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8,49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熊永宏持股比例29.22%,持股数量34,881,544股,其中26,201,919股为限售股,质押10,030,000股[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熊永宏持股8,679,625股,熊咏鸽持股3,255,200股,喻荣虎持股2,490,000股[11] - 张剑兴持股比例0.69%,对应股份828,410股;交通银行-华安策略优选混合型基金持股比例0.69%,对应股份822,470股[11]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488,870股[11]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2,254,919,131.45元,期初余额2,285,914,802.44元[15]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885,601,418.63元,期初余额970,457,350.38元[15]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232,704,527.13元,期初余额211,077,458.94元[15]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1,118,305,945.76元,期初余额1,181,534,809.32元[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1,094,872,116.41元,上期为1,061,147,213.25元[16]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1307691095亿美元,上一年为2.39亿美元[20]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000万美元,上一年为0美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307691095亿美元,上一年为2.39亿美元[20]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2297538702亿美元,上一年为7652.434905万美元[2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18.071765万美元,上一年为273.648889万美元[20]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000万美元,上一年为1.1亿美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715610467亿美元,上一年为1.8926083794亿美元[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07.919372万美元,上一年为4973.916206万美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5655.761506万美元,上一年为5269.809967万美元[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333379598亿美元,上一年为1.8547037638亿美元[20]
中方反制措施见效!马斯克为“擎天柱”大倒苦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8:00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生产受阻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由于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公司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生产受到影响 [1] - 特斯拉正在与中国方面合作争取获得出口许可,以便将稀土磁铁用于人形机器人 [2] - 特斯拉预计将在今年生产数千台"擎天柱"机器人 [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 - 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3] - 管制措施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3] 稀土永磁材料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核心材料 [3] - 单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需要40个以上伺服电机,每个电机需要50-100克钕铁硼材料,总用量可达2-4千克 [3] - 特斯拉"擎天柱"单台机器人需要约3.5千克高性能钕铁硼 [3] 稀土永磁概念股市场表现 - 4月23日午后开盘,稀土永磁概念股直线拉升 [4] - 截至收盘,金力永磁涨超10%,龙磁科技涨7.79%,大洋电机涨6.00% [6] - 其他涨幅居前的公司包括英洛卡(4.31%)、大地熊(4.22%)、宁波韵升(3.65%)等 [7]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 - 高盛乐观预测2030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89万台,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53% [9] - 除特斯拉外,海内外多家科技公司已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9] - AI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向高度自主决策系统演进 [9] - 中国通过顶层规划、资金补贴、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9] 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预测 - 伺服电机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准运动的核心部件,稀土永磁材料可显著提升电机性能 [10] - 旋转关节采用稀土永磁无框力矩电机,线性关节采用稀土永磁无刷电机 [10] - 假设2030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到89万台,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3115吨 [10]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拉升,金力永磁涨超10%
快讯· 2025-04-23 13:04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出现拉升行情 [1] - 金力永磁(300748)涨幅超过10% [1] - 龙磁科技(300835)涨幅超过7% [1] - 银河磁体(300127)、正海磁材(300224)、大地熊等个股跟随上涨 [1] 资金流向 - 暗盘资金正在涌入稀土永磁板块相关股票 [1]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03: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永磁铁氧体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动工具及健身器材等各类电机 [3] - 自2020年以来,公司积极布局软磁产业链,发展软磁粉料、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产品,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3] 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按单定制的生产模式,接到订单后组织合同评审并制定生产计划 [4] - 采购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状况向供应商采购原辅材料,对主要原材料保持安全库存,每年与主要供应商协商确定年度采购数量和价格 [5][6] - 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管理,按客户要求组织技术研发、品质管理等部门进行评审后生产 [6]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模式,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产品检验合格后直接收款 [6] - 研发模式:主要采取自主研发,设立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开发计划,持续跟踪客户反馈并调整产品方案 [7] 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7,011.64万元,同比增长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05.79万元,同比增长50.31% [8] - 公司在汽车、变频家电领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磁性材料供应商 [8] 会计政策变更 - 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对可比期间信息进行追溯调整,调增2023年度营业成本1,717,978.35元,调减销售费用1,717,978.35元 [9] 利润分配 - 以期末总股本119,371,904股扣减回购股份3,488,870股后115,883,03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 [2]
龙磁科技(30083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0 15:59
审计相关 - 审计公司对龙磁科技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审计[3]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控有效性[4] - 审计公司对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重大缺陷[5] - 内控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6] - 审计公司认为公司该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7][8]
龙磁科技(300835)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0 15:59
财务审计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报在重大方面按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9319076162亿元,坏账准备0.1515834718亿元,账面价值3.7803241444亿元[5] - 期末存货账面余额4.6115523170亿元,跌价准备0.1318521929亿元,账面价值4.4797001241亿元[6] - 期末货币资金211,837,403.67元,上年年末202,754,880.50元[15] - 期末短期借款530,535,480.60元,上年年末201,754,903.39元[15]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094,735,221.00元,上年年末1,040,144,812.78元[15]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970,457,350.38元,上年年末747,027,237.96元[15] - 期末长期借款149,333,437.27元,上年年末200,142,990.77元[15] - 期末资产总计2,285,914,802.44元,上年年末2,120,866,443.57元[15] 经营业绩 - 本期营业总收入11.70亿元,上年同期10.70亿元,同比增长9.32%[19] - 本期营业总成本10.45亿元,上年同期9.74亿元,同比增长7.23%[19] - 本期净利润1.04亿元,上年同期7660.65万元,同比增长35.42%[19]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1亿元,上年同期7388.62万元,同比增长50.29%[19]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94元,上年同期0.62元,同比增长51.61%[19] - 本期稀释每股收益0.93元,上年同期0.62元,同比增长50.00%[1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10.999509516亿元,上年同期9.721559581亿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9.0465102967亿元,上年同期9.3781416433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9529992193亿元,上年同期0.3434179377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0.62410185亿元,上年同期0.1504280286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1.9430957788亿元,上年同期1.9095887724亿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 - 0.13189939288亿元,上年同期 - 0.17591607438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7.4222742393亿元,上年同期8.4646558998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7.5998397164亿元,上年同期6.5358872998亿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 - 0.01775654771亿元,上年同期0.19287686亿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0.04711913433亿元,上年同期0.06490647236亿元[25] 会计政策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72] -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73]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74][75] - 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82] 税收政策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口产品增值税执行“免、抵、退”办法[146] -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允许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147] -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子公司将军磁业公司招用特定人员,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每年定额6000元(最高上浮30%)依次扣减多种税费[148] - 越南龙磁公司从投资项目取得经营收入起前十五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其他活动所得适用税率为20%[146] 资产变动 -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34710090.65元,期初689316330.41元,增长约6.58%[184] - 在建工程期末账面价值165897221.77元,期初81459592.31元,增长约103.66%[185][187] - 使用权资产期末账面价值5046330.79元,期初7704343.95元,减少约34.50%[191] - 无形资产期末数96,710,609.85元,其中土地使用权72,154,284.79元、软件(含软件著作权)11,184,958.39元、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13,371,366.67元[192] 其他 - 公司子公司泰国龙磁公司购置土地所有权金额为91773037.50泰铢[184] - 公司将上海恩沃公司和龙磁新能源公司的股权质押获取借款[200] - 公司将五项发明专利质押,上海恩沃公司将四项实用新型专利质押获取借款[200]
龙磁科技(300835)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曹瑞国)
2025-04-20 15:55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曹瑞国) 本人作为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的独 立董事,在任职期间,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规范 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规定,勤勉、独立地履行职责, 积极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切实 维护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现就 2024 年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曹瑞国,1975 年生,博士。曾任华菱药业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省生物药 物研究院工程师,韩国蔚山科技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20 年 6 月至今,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二)独立性说明 在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期间,本人未在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 也未在公司股东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与公司以及股东之间不存在妨碍本人进行独 立客观判断的关系,不存在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 事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 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