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信息(300895)

搜索文档
铜牛信息(30089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582.6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46%,主要因系统集成服务业务降幅大[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62.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7.00%[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582.62万元,较上期1.19亿元下降44.46%[21] - 营业总成本7312.24万元,较上期1.08亿元下降32.57%[21] - 营业利润亏损356.13万元,上期盈利1008.35万元[22] - 净利润亏损412.70万元,上期盈利810.44万元[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62.57万元,上期盈利894.23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049元,上期为0.0768元[23]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15.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22%,因对供应商付款减少[5][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7780786.50元,上期为67281215.13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6931389.82元,上期为105764973.0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150603.32元,上期为 - 38483757.96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49.00元,上期为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3833471.75元,上期为28862627.76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830622.75元,上期为 - 28862627.76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800000.00元,上期为5000118.0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00000.00元,上期为5000118.00元[2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90675.77元,上期为 - 25025.96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46271901.84元,上期为 - 62371293.68元[25]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8921227.80元,上期为254032918.52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2649325.96元,上期为191661624.84元[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5947295.53元,上期为65331728.28元[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7106.91元,上期为2235.78元[24] 资产负债情况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较年初减少68.66%,因客户银行承兑汇票付款到期完成兑付[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年初增加58.92%,因云计算平台持续投入增加[8]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年初减少41.47%,因支付上年度已计提但未发放的员工奖金[8]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4,268,563.36元,年初余额170,331,313.50元[18] - 2023年3月31日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16,223.00元,年初余额370,856.25元[18]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09,838,846.24元,年初余额197,236,149.67元[1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530,755,567.90元,年初余额540,238,474.81元[18] - 资产总计12.61亿元,较上期12.77亿元下降1.28%[19] - 负债合计1.35亿元,较上期1.50亿元下降10.40%[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11.26亿元,较上期11.27亿元下降0.07%[20] - 投资性房地产为1.25亿元,较上期1.26亿元下降0.70%[19] 费用与收益情况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7.55%,因控股子司同比增加,销售人员人力成本增加[9]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4.96%,因公司暂时闲置的资金逐渐减少导致利息收入减少[9]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2092.86%,因公司本期取得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加[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308户[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于文德持股623,200股,持股比例0.49%;张永辉持股544,160股,持股比例0.43%;任长东持股364,519股,持股比例0.28%[13] 限售股情况 - 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均为32,241,528股,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均为31,743,294股,拟解除限售日为2023年9月24日[14] - 高鸿波期初限售股数2,193,145股,本期解除限售548,277股,期末限售股数1,644,868股[14] - 李超成期初限售股数656,370股,本期解除限售163,950股,期末限售股数492,420股[16] - 刘毅期初限售股数511,038股,本期解除限售39,750股,期末限售股数471,288股[16] - 樊红涛期初限售股数507,325股,本期解除限售44,325股,期末限售股数463,000股[16]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6]
铜牛信息(30089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的股票代码为300895[2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99,523,640.16元,较上年下降3.23%[25]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583,884.82元,较上年下降12.51%[25]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230,494.52元,较上年下降172.47%[25]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548,185,954.02元,较上年末增长12.88%[25]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59,237,140.82元,较上年末增长3.65%[25]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提到,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信息社会数字底座扮演重要角色[31] - 中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将达到9286.2亿元[33] - 未来云计算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工业互联网将加速发展[34] -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焦点将转向工业大数据的深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工业大数据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3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是一家集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42] - 公司互联网综合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4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紧抓国家新基建的发展战略机遇,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通过前瞻性的布局在优势区位内拥有优质的数据中心资源[52] - 公司将积极拓展重点市场,提高经营业绩,重点面向大中型国资企业客户[114] - 公司将推动以现有业务为技术底座的新生业务发展,创造新的市场空间[114] 公司财务细节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30,395.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0%[57]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447.6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4%[5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4.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3%[5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27.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57]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73%[57]
铜牛信息(30089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负,主要由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3] - 公司持续扩大云计算平台核心资源储备规模,但新投资项目折旧成本较高,导致净利润下滑[3] - IDC及增值服务业务新增需求缩减,存量业务资源复用率下降,导致毛利下滑[3] - 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下降,因客户成本控制及项目交付延迟[4] - 2022年营业收入为441,299,005.76元,同比增长47.33%[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370,911.39元,同比下降234.55%[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7,383,290.98元,同比下降248.07%[2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5,975.16元,同比增长52.93%[2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107元/股,同比下降222.32%[2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2%,同比下降10.08%[2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277,213,843.23元,同比下降17.50%[2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7,439,907.85元,同比下降6.19%[29]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37,105,865.41元,同比增长48.41%[31]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41,699.50元[31]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086,295.05元,较2021年的4,958.32元有显著增长[3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9,869.60元,较2021年的3,010,844.05元大幅减少[3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在2022年为236,712.33元,较2021年的435,494.93元有所下降[34]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72,508.49元,较2021年的172,500.41元有所增加[34]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78,423.72元,较2021年的542,215.42元大幅减少[3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1,299,005.76元,同比增长47.33%[90] - 互联网行业收入为362,356,353.91元,占营业收入的82.11%,同比增长100.18%[90] - 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为211,421,416.90元,同比增长124.61%[90] - 公司IDC及增值服务业务毛利率因大额投资所产生的折旧成本较大而有所下降[76] - 公司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因个别项目体量较大,导致收入增长明显,但毛利率下降[76]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未发生调整[94] - 2022年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未大于劳务收入[94] - 2022年公司软硬件采购成本为189,548,093.08元,占营业成本的51.23%,同比增长146.79%[96] - 2022年公司网络成本为50,242,454.63元,占营业成本的13.58%,同比增长29.15%[96] - 2022年公司电费为20,944,370.36元,占营业成本的5.66%,同比增长19.61%[96] - 2022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38,278,909.42元,占营业成本的10.35%,同比增长12.68%[96] - 2022年公司技术服务成本为31,618,969.63元,占营业成本的8.55%,同比增长29.00%[96] - 2022年公司租赁成本为13,060,350.79元,占营业成本的3.53%,同比增长263.18%[96] - 2022年公司人工成本为20,671,927.64元,占营业成本的5.59%,同比增长147.34%[96] - 2022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07,369,636.5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7.44%[97] - 公司2022年销售额前五名客户合计为207,369,636.5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7.44%[98] - 公司2022年采购额前五名供应商合计为163,969,508.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81%[98]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11,573,653.85元,同比增长55.30%,主要由于子公司销售人员增加导致人力成本上升[98]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9,920,978.92元,同比增长18.24%[9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576,166,693.84元,同比增长47.20%,主要由于系统集成业务回款及时且收入增幅较大[103]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601,692,669.00元,同比增长35.01%,主要由于系统集成业务采购付款增幅较大[104]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5,975.16元,同比增加52.93%,主要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幅较大[105]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31,940,958.80元,同比减少89.77%,主要由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金额变动较大[106]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94,540,738.21元,同比减少69.07%,主要由于采购云平台设备等长期资产支付的款项增幅较大[106]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9,920,978.92元,占营业收入的4.51%,研发人员数量为80人,占比21.98%[10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比2021年减少1073.59%,主要系采购云平台设备等长期资产支付的款项增幅较大所致[10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比2021年增加127.97%,主要系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幅较大所致[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2年比2021年减少33.50%[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5,575,975.16元,本年度净利润为-68,481,500.44元,差额为-42,955,525.28元[109] - 资产减值损失为-65,664,824.1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0.94%[113] - 货币资金2022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3.34%,较年初下降3.12%[114] - 应收账款2022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5.44%,较年初增加6.57%[116] - 存货2022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1.05%,较年初下降3.54%[116] - 固定资产2022年末占总资产比例22.80%,较年初增加9.83%[117] - 在建工程2022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16%,较年初下降1.58%[118]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按照募投项目投资计划,持续扩大公司云计算平台核心资源储备的规模[3] - 公司2022年持续扩大云平台建设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赢得客户好评[57] - 公司完善“专属云”业务模式,替代传统“私有云”建设模式[57] - 公司参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设计,明确未来以能源电力行业为重点发展方向[57] - 公司形成“三个底座、五个支柱”的业务组织模型,提升业务运营效率[57] - 公司积极寻求IDC业务全国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扩充云计算平台业务承载能力[144] - 云计算平台项目已临近建设尾声,资源池基本达到预期规模[146] - 公司将重点面向大中型国资企业客户,建设示范性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服务[147] -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融合社会资源,推进边缘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等新生业务的发展[149] - 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发,重点投入云数据中心可靠性、云计算和云存储等领域[150] - 公司通过社会和高校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增加研发、销售和运维方面的人才储备[151] - 公司主营业务需要先期重资产投入,短期内对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144] - 公司自建云计算平台将逐步向高性能计算云演进,提供基础算力、智能计算、超算算力[14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45][46][47] - 公司通过自建和租赁标准化电信级机房,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互联网带宽和虚拟专用网接入服务、云服务等[46]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投标、商务谈判、展会等方式直接拓展客户[48] - 公司采购模式为按需采购,IDC业务采购能源、电力、机房房屋、设备及带宽、IP地址等通信资源[48][49][50] - 公司与华为、新华三(H3C)、Juniper等知名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采购品质及效率[51] - 公司服务模式为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标准化或定制化的IDC服务和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52][5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及精细化运营提升带宽资源可靠性和复用率,降低电费等运营成本[55] - 公司在云服务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将IT基础资源整合为资源池,客户按需付费[55] - 公司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中,通过为客户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技术服务实现盈利[56] - 公司在SaaS服务中,客户按采购用户许可数量付费,收益来自销售用户许可或与软件开发商分成[56] - 公司新拓展了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一批大型北京市属国资企业客户[68] - 公司顺利通过《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环境等保三级认证》和《云平台等保三级认证》[71] - 公司建设运营的云计算平台完成了募投项目三、四期资源扩容及云平台安全资源池的建设工作[79] - 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了集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业务团队,提升运营效率[89] -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技术研发水平[88] - 公司坚持轻重资产业务并举的发展路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新的业务领域[87] - 公司IDC业务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寻求发展合作机会[14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2,683亿元[37] - 预计到2025年IaaS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766亿元[37] - 预计到2025年PaaS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883亿元[37] - 公司所处行业在2022年取得显著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36] - 公司所处行业中,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36] -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壮大[39] - 到2023年,工业企业及设备上云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39] - 工业云平台成为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39] - 工业大数据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39] - 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企业服务、生活消费等领域广泛应用[39] - 元宇宙整合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39] - 新型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39] - 北京市计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0%左右[40] - 北京人均算力目标达到3000GFlops[40] - 北京市建设国际领先的新一代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等数据智能基础设施[40] - 公司主要客户所处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行业和政府事业单位[42][44] -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42] - 2022年,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789.65亿笔,金额3110.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4.5%[44] - 截至2022年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136.1亿元[44] - 2019-2021年国有六大行年平均金融科技投入增长率(21.77%)是营收增长率(6.96%)的三倍以上[44] -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41] - 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8.45亿户[42] - 互联网正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43] - 金融行业正在从“科技赋能”逐步向“科技引领”转型,进行新的理念升华和实践创新[44]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关规划[4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明确其为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58] - 数据中心从支撑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中心转变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和能力中心[59]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转增1股,不派发现金红利[5] - 公司对未来经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5]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主要财务指标、行业趋势、所处行业景气情况未发生不利变化[4]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4] - 公司对部分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资产所对应的项目现状、客户资信情况等综合因素,对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及往来款项回收的可能性进行了审慎的评估
铜牛信息: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并征集相关问题的公告
2023-04-24 22:08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895 证券简称:铜牛信息 公告编号:2023-045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并征集相关问题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此公告。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3 年 4 月 25 日 为做好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整体价值,现就公司 2022 年度业绩说明 会提前向投资者征集相关问题,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投资 者可于 2023 年 5 月 9 日(星期二)17:00 前将有关问题通过电子邮 件形式发送至公司邮箱:share-info@topnewinfo.cn。公司将在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重点回答。 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 年 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已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 的披露媒体巨潮资讯网。 为使广大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情况, 公 ...
铜牛信息(300895) - 2023年3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10 17:12
投资者信息 - 参与单位及人数:东吴证券3人、广发基金11人 [2] - 活动时间:2023年3月8日上午10:00 - 11:30 [2] - 活动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31号铜牛信息大厦第七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毅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业务类型: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涵盖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等多项业务 [2] - 数据中心分布:主要在北京和天津,运营天坛、国门、CBD及天津自贸区四个数据中心 [2] 未来业务重点 - 数据中心及云平台:利用在手能耗指标筹划项目增加机柜保有量 [3] - 业务拓展领域:网络安全、能源电力、智能穿戴等 [3] - 子公司业务:北京铜牛奇安科技提供网络安全服务;铜牛能源科技(山东)提供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服务;北京铜牛智能科技聚焦健康穿戴、智慧医疗产品研发销售 [3] 云服务业务情况 - 发展态势:获资金支持,持续投入形成完善产品体系,发展态势良好 [3] - 目标客户:国有企事业客户,利用国有控股优势提供整体云服务解决方案 [3] 网络安全业务 - 合作方式:与奇安信合资成立北京铜牛奇安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3] - 业务方向:为北京市属国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3] 北京地区竞争力 - 地域优势:自建数据中心在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 [4] - 客户优势:客户覆盖多行业,分散度高,抗风险能力强,信誉良好,经营能力强 [4] 机柜出租率情况 - 影响因素:受数据中心位置、机房品质、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影响 [4] - 现状:近三年受疫情影响,客户需求萎缩,出租率略有下降 [4] 数据确权布局 - 发展路线:基于现有资源和平台积极探索相关业务发展路线 [4] 北京地区数据中心业务供需 - 预期:2023年疫情后经济环境趋好,预计带来积极影响 [4]
铜牛信息(300895) - 2023年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17 21:1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等 [2] 机柜出租情况 - 机柜出租率和出租价格受地域、机房品质等影响,近三年因疫情,出租率和价格略有下降 [2] 云服务与 IDC 业务关系 - 云服务业务会占用部分机柜资源,但利于提升单机柜业务收入及利润,公司还在争取能耗指标扩大机柜保有量 [3] 国资云业务情况 - 上市前获北京市国资委云平台项目资金支持,近年加强云服务投入,形成产品体系,将深耕国有企事业客户市场 [3] 能耗指标情况 - 已获得北京市能耗指标,相关项目建设在筹备,也在寻求其他发展机会 [3] 公司竞争优势 - 自建数据中心有地域优势,京津冀地区突出,客户覆盖多行业,分散度高,抗风险和持续经营能力强 [3] 数据要素政策影响 - 基于现有资源和平台探索相关业务发展路线,部分项目在筹划 [4] 业绩预亏原因 - 受疫情影响,IDC 及增值服务业务毛利下滑,因客户结算回款延迟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致净利润减少 [4] 网络安全安排 - 与奇安信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为北京市属国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4] IDC 业务价格预期 - 疫情好转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需求增长,对 IDC 业务市场价格有积极作用 [4] 公司展望 - 2023 年是疫情恢复期,经济大环境趋好,但需时间传导给数据中心及云服务业务带来正面影响,公司对行业前景有信心 [4]
铜牛信息(300895) - 铜牛信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3 15:01
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业务依托自建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等多项服务,近几年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1] - 公司立足现有数据中心,顺应市场变化调整客户结构,整合资源扩大数据中心运营规模,发展云计算业务,探索与工业、产业互联网融合模式 [1] 天津数据中心情况 - 天津数据中心一、二期机房已投入运营,运营规模约 1000 架机柜,有扩建空间 [1] - 北京新建数据中心政策趋紧,市场需求溢出至环京、近津区域,利于天津数据中心稳健运营 [2] 公司客户情况 - 公司客户多样化,覆盖政府、金融、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分散度高,抗风险能力强 [2] - 主要客户包括国资客户如太极股份等,金融行业客户如北京银行等,互联网行业客户如乐视网等 [2] 股份解禁影响 - 公司国资控股占比达 49.99%,该部分股份限售期为上市后三年,预计今年股份解禁对股价影响有限 [2]
铜牛信息(300895) - 2021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12
理财与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目前用于理财的资金 1.3 亿元,全部购买结构性存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 1.35%-3.15% [2] - 公司募投项目是云平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目前按计划有序推进 [4][7][9] 机房与业务规模 - 公司目前运营四个机房,2020 年度未新增机房,分别位于北京和天津 [2][3][5][8] - 2020 年度,公司数据中心整体机柜使用率保持在 70% 左右 [5][8] 客户合作情况 - 截止到目前,公司没有大客户停止常年签约的情况,主要大客户均保持稳定合作 [3] - 公司客户覆盖政府、金融、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客户分散度较高,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 [4] 经营计划与目标 - 未来 IDC 业务以现有互联网数据中心为基础,在京津冀地区和其他核心城市布局,扩大数据中心运营规模 [3][5] - 逐步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云计算服务节点,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云计算业务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 [3] - 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和市场,寻求融合工业互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协同发展机遇 [3] 市场竞争力与优势 - 公司拥有区位及服务、自建 IDC 机房及配置中心、一站式互联网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等优势 [3][4] - 公司是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京津两地核心区域数据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大量优质客户资源 [9] 股价相关问题 - 股价波动受宏观政策、产业环境、公司业绩、资本市场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2020 年度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不存在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3] - 公司一直专注于发展业务,拓展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以回报股东 [4] 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客户,并取得一定进展 [4] - 十四五期间,聚焦新基建,推动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和云平台业务在北京市和全国其他核心城市布局 [5][6][8][9] 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与国科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积极提升量子通信业务比重 [5][8] - 专属云是基于后疫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为解决项目实施难题推出的业务模式,能让客户体验云计算优势并保障数据安全 [11] 财务与研发情况 - 2021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 5867.3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02% [7] - 2020 年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1,279.58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4.13%,同比增加 45.40%;2020 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 32.63% [10] 利润分配与资本运作 - 2020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经过公司 2020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 [4][5] - 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和业务发展情况,围绕主营业务,积极寻求战略协同的优质企业或公司进行资本合作 [10] 业务季节性与预收账款 - 公司经营不具有季节性或周期性波动情况,2020 年一季度收入少是因 IDC 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受疫情影响 [11] - 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预收帐款重分类至合同负债,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合同负债为 21,276,570.73 元 [10] 与雄安新区业务往来 - 公司目前与雄安新区建设没有业务往来 [11]
铜牛信息(300895) - 2021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08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时间是2021年9月23日15:00 - 17:00,地点在全景·路演天下 [2] - 参与单位为社会公众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高鸿波、副总经理刘毅、财务总监刘鹏秀 [2] - 活动共收到投资者提问39条,现场回复35条 [2] 业务与市场相关 - 公司客户覆盖政府、金融、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客户分散度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积累了良好商业信誉,持续经营能力强 [2][7] - 公司2017年获北京市国资委京津冀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云平台项目支持,云服务业务态势良好,拥有一批北京市属国资企业客户,市场前景广阔 [3][4] - 公司近期专注于京津冀业务,未来将紧抓“新基建”战略,在京津冀尤其是北京地区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云服务、网络安全和北京市属国资企业云服务业务 [3][4][8] - 公司未来将积极寻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机会 [4] - “双减”政策对公司基本无影响,公司拥有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市网信办等有影响力的客户 [7] 技术与资质相关 - 公司与清华大学CIMS中心、中科院软件所青岛分部合作,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安全领域开展研究,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5] - 公司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会员单位、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2017年获相关项目支持,2018年获“2018年度云计算创新奖” [5] - 公司研发中心研发了铜牛国资云平台等云服务产品,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起重要作用 [9] 财务与融资相关 - 公司再融资事项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目的是满足未来发展资金需求,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方案及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在论证中,存在不确定性 [9] - 公司近三年毛利率基本稳定,净利率有小幅波动属正常范围;上半年管理费用相比去年同期增涨23.15%,属正常增幅范围 [7] - 公司目前负债主要为日常业务采购形成的应付款项等流动负债及2021年执行新租赁准则产生的租赁负债,属于正常信用负债 [8] 人才与合作相关 - 公司通过社会和高校等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引导内部人员合理流动,加强员工培训,鼓励在职深造 [6] - 公司与奇安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北京市属国资企业客户网络安全市场 [4][8] - 公司未来将加大云服务业务投入,加强与上下游服务提供商合作 [5] 其他相关 - 公司首发前已发行股份将于2021年9月27日上市流通 [9] - 截止目前,公司董监高人员及大股东未明确是否有减持计划,后续如有将及时披露 [6] - 公司所处行业存在市场准入、技术、经验、人才等壁垒,但行业前景广阔也会吸引新竞争者 [9]
铜牛信息(300895) - 2022年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9:2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2年5月11日15:00 - 17:0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办 [2] - 参与人员为社会公众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高鸿波、副总经理刘毅、财务总监刘鹏秀、独立董事张林宣 [2] 提问与回复情况 - 共收到投资者提问2条,现场回复2条,回复率达100% [2] 业务相关要点 在手订单与机柜情况 -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对应的收入金额约为4.2亿元 [2] “东数西算”相关 - “东数西算”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引导东部算力需求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3] - 公司将紧抓“东数西算”契机,在北京市国资委支持下,筹划在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业务布局 [3] 业务增长与协同 - 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02%,主要因系统集成服务业务增幅较大 [3] - 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3] 疫情影响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克服北京地区疫情影响,开拓政务和国资国企领域市场,推动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安全服务、能源与电力物联网业务稳定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