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普医学(301033)
icon
搜索文档
迈普医学: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关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3-08-17 19:08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 关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 法律意见书 二〇二三年八月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 10 号富力中心 23 楼整层及 31 楼 01、04 单元 邮编:510623 23/F, Units 01 & 04 of 31/F, R&F Center, 10 Huaxia Road, Zhujiang New Town,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23, P. R. China 电话/Tel : +86 20 2826 1688 传真/Fax : +86 20 2826 1666 www.zhonglun.com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 关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致: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广州迈普再生医 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委托,指派孙巧芬和曾思律师(以下 简称"本所律师")对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 大会" ...
迈普医学: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3-08-17 18:58
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301033 证券简称:迈普医学 公告编号:2023-03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本次股东大会没有否决或变更议案的情况发生。 2、本次股东大会不涉及变更前次股东大会决议的情形。 一、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一)会议召开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17 日下午 14:30 以现场表决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公 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1、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8 月 17 日(星期四)下午 14:30; 2、会议召开地点:广州市黄埔区崖鹰石路 3 号迈普医学大厦会 议室。 3、会议召开方式:采取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现 场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8 月 17 日(星期四)下午 14:30。网络投 票时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时间为:2023 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年 8 月 17 日上午 9:15-9:25,9:3 ...
迈普医学:监事会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2023-08-11 16:16
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证券代码:301033 证券简称:迈普医学 公告编号:2023-033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关于公司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 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7 月 31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具 体 内 容 详 见 公 司 于 2023 年 8 月 1 日 于 巨 潮 资 讯 网 (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 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 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 司自律 ...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年7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7-05 19:1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25.24万元,同比增长26.96% [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下降19.73% [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80万元,同比增长2.67% [3] -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8.58万元,同比增长19.35%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1.65万元,同比增长9.19%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5.41万元,同比增长49.78% [3] 市场与产品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近50万患者 [3][6] - 产品覆盖全球1400多家医院,包括剑桥大学附属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等 [3] - 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4][5] - 公司产品覆盖神经外科脑膜修复、颅骨修补、固定及快速止血等多方位临床需求 [4][5] - 公司硬脑(脊)膜补片入选中国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是目录中唯一一款脑膜产品 [5]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利用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平台,结合聚乳酸等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制备出人工硬脑(脊)膜补片 [5] - 公司产品具有接近自体软组织的仿生微观结构,快速诱导细胞在支架的粘附生长 [5]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300多项 [3] 国际市场 - 公司自2011年开始进军海外医疗器械市场,产品已进入欧洲、美洲、中东、亚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公司产品得到包括剑桥大学附属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等国际著名医院的认可 [6] - 公司在美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FIME 2023)上展示了神经外科修复关颅整体解决方案 [6]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延伸技术平台应用至口腔科及其他外科领域,推进止血类、医用胶类、口腔修复类等多产品线的建立 [6] - 公司将继续利用生物增材制造等技术优势及丰富的产业转化经验,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临床需求 [6]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14 20:12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6亿元,同比下降19.73% [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增长2.67% [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80万元 [2] - 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48.58万元,同比增长19.35%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65万元,同比增长9.19% [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5.41万元,同比增长49.78% [3] 产品与市场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和颅颌面修补系统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4.09%和19.36% [3] -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50,000片 [3] - 国内外营业收入分别为15,927.57万元和3,597.67万元,同比增长20.99%和62.51% [3] - 公司与境内外700余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进入国内1,400余家医院 [3] - 国际市场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技术与研发 -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技术突破难度大,产业化历程不易 [5] - 公司用了8年时间自主研发该产品,从原材料选材到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均从零开始 [5] - 该产品选用木质纤维作为原材料,经再生、选择性氧化和无纺成型工艺制成 [5] - 公司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扩适应症工作,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 [5] - "可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政策与市场策略 - 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发展阶段 [3] - 集采将加速进口替代进程,对产品线和技术平台完整的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3] - 公司主要围绕神经外科手术需求,提供脑膜修复、颅骨修补、固定及快速止血等多方位临床需求 [4] - 公司未来将积极跟踪政策变化,合理制订、优化应对预案 [4] - 公司将持续拓展和深化四大技术平台在新领域的技术应用 [4]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拓展产品至多科室应用,聚焦优势,提速增效 [4] - 公司将有针对性地拓展新的科室、新的适应症或改进原有产品的使用形式 [4] - 公司积极做好更长远的产品预研储备工作 [4]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7 20:16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25.24万元,同比增长26.96% [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下降19.73% [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80万元,同比增长2.67% [2] -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8.58万元,同比增长19.35% [2]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1.65万元,同比增长9.19% [2]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5.41万元,同比增长49.78% [2] 产品与市场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和颅颌面修补系统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4.09%和19.36% [2] -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50,000片 [2] - 国内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927.57万元和3,597.67万元,同比增长20.99%和62.51% [2] - 公司与境内外700余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进入国内1,400余家医院,国际市场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0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78% [5] - 公司已取得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颅颌面内固定钛钉等多个国内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5] 市场策略 - 公司积极拥抱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提升神经外科全产品线的市场拓展能力 [4] - 公司计划通过多产品协同策略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来扩大品牌效应 [4] - 公司将继续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 产品进展 -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已在国内各省市地区挂网,并积极推进扩适应症工作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硬脑膜医用胶产品在美国市场使用数量约为脑膜的2.5倍,2020年我国硬脑膜封合材料终端市场约为22.75亿元 [5] - 公司拥有赛卢®颅颌面修补系统及多材料固定系统,覆盖小儿到成人的颅面与颌面修复固定解决方案 [6]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5 21:10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19,525万元,同比增长26.96% [4]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减少19.73% [4]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81.65万元,同比增长9.19% [5] 研发投入 - 2022年度研发投入为4,0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78% [4] - 公司已取得多个国内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 [4] - 口腔可吸收修复膜、可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等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4]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3][5] - 公司开发了"莱普®"系列生物3D打印机,主要用于体外组织模型或活体组织构建等前沿科学研究 [5] - 公司拓展了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选择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多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等先进制造技术平台 [4] 市场与竞争 - 公司产品已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2022年度国内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927.57万元、3,597.67万元,同比增长20.99%、62.51% [8] - 公司积极参与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 [8] 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 [5][6] - 公司将持续拓展产品技术应用平台,开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产品 [6] - 公司计划通过丰富产品组合、严格质量管理、完善营销渠道,提升核心竞争力 [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可能面临新产品研发及技术迭代、政策变动、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5] - 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和挑战,包括加强研发创新、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 [5][6] 投资者关系 - 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通过调研交流、电话、邮件等方式与投资者建立联系 [3] - 公司欢迎投资者参观调研,并提供相关安排 [3]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年4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8 12:26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25.24万元,同比增长26.96% [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下降19.73% [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80万元,同比增长2.67% [4] - 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48.58万元,同比增长19.35% [4]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1.65万元,同比增长9.19% [4]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5.41万元,同比增长49.78% [4] 产品与市场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和颅颌面修补系统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4.09%和19.36% [4] -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50,000片 [4] - 国内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927.57万元和3,597.67万元,同比增长20.99%和62.51% [4] - 公司已与境内外700余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进入国内1,400余家医院 [4] - 国际市场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海外业务 - 2022年海外业务收入为3,597.67万元,同比增长62.51% [5] - 海外收入主要来自脑膜产品和颅骨产品 [5] - 公司自2011年开始进军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已搭建全球化的营销网络 [5] - 国际市场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5] 新产品与研发 - 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2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硬脑膜医用胶已在陕西、湖南、重庆、广州、深圳等地挂网 [5] - 公司计划利用神经外科渠道优势和品牌效应,推动硬脑膜医用胶的市场推广 [5] - 口腔可吸收修复膜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6] 销售策略与集采 - 公司主要围绕神经外科手术需求,提供脑膜修复、颅骨修补、快速止血等整体解决方案 [6] - 公司将积极拥抱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抓住国家和地方集采机遇 [6] - 集中带量采购有助于公司产品加快进入空白市场,提升行业集中度 [6] 投资者关系 - 2023年4月27日,公司举行了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包括天风证券、中银证券、国盛证券等 [2][3] - 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和投资者提问解答 [4][5][6]
迈普医学(30103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00:00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红利人民币2.0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212,590.20元(含税)[4] - 公司总股本为66,062,951股[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日为2023年4月27日[7]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涵盖了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责任、重要事项等内容[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备查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年度报告原件、审计报告原件等[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及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5,252,385.91元,同比增长26.96%[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785.18元,同比下降19.73%[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09,238.18元,同比下降27.37%[1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同比下降31.65%[1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8%,同比下降4.14%[1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744,919,499.58元,同比下降0.25%[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2,582,289.54元,同比增长5.30%[13] - 公司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2020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14] - 2022年公司根据解释第16号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14] - 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4,714,366.34元,调整前为44,733,830.57元,调整数为-19,464.23元[15]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9元[15]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2%,调整前为10.23%,调整数为-0.01%[15] - 公司2022年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3%,调整前为5.34%,调整数为-0.01%[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7,272,422.06元、57,752,482.76元、44,226,997.63元和56,000,483.46元[15]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1,953,773.18元,其中政府补助为7,284,550.67元[18]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9,525.24万元,同比增长26.96%[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9.18万元,同比下降19.73%[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80万元,同比增长2.67%[4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95,252,385.91元,同比增长26.96%[56]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31,228,303.26元,同比增长15.28%[56]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70,273,231.86元,同比增长44.61%[56]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35,298,728.55元,同比增长44.61%[56]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100,139.45元,同比下降114.67%[56]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40,572,232.74元,同比下降2.61%[56]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09,238.18元,同比下降27.37%[56]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52,748.74元,同比增长105.89%[56]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228,017.14元,同比下降114.23%[56]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4,605,263.28元,同比增长2668.07%[56] - 植入医疗器械营业收入为189,452,993.26元,同比增长28.35%,占总营业收入的97.03%[57]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营业收入为144,671,520.68元,同比增长23.58%,占总营业收入的74.09%[57] - 颅颌面修补系统营业收入为37,810,410.13元,同比增长30.90%,占总营业收入的19.36%[57] - 境内营业收入为159,275,650.23元,同比增长20.99%,占总营业收入的81.57%[57] - 境外营业收入为35,976,735.68元,同比增长62.51%,占总营业收入的18.43%[57] - 植入医疗器械销售量同比增长37.66%,生产量同比增长48.68%,库存量同比增长71.44%[5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5,512,431.9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3.31%[6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7,652,029.5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75.76%[6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61%,主要由于业务推广费增加[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31%[62]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0人,较2021年的59人增加了18.64%[6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0,572,232.74元,占营业收入的20.78%,较2021年的27.09%有所下降[70]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占比3.70%,30~40岁人员占比25.81%,40岁以上人员占比200.00%[70] - 2022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9,957,935.30元,占研发投入的24.54%,较2021年的37.89%有所下降[70] - 公司已取得8个III类医疗器械产品和1个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70] - 可吸收医用胶(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2月首次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将扩大竞争优势[63] - 聚醚醚酮颅颌面固定板于2023年3月首次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将进一步保持公司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优势地位[63] - 可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丰富止血类领域产品,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64] - 口腔可吸收修复膜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丰富口腔领域产品,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65] - 可吸收止血粉已进入产品转产阶段,预计将丰富止血类产品,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10.85%,达到222,754,013.14元[7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9.75%,达到174,444,774.96元[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37%,为48,309,238.18元[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29.79%,达到1,137,133,331.73元[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5.89%,达到18,552,748.74元[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00.00%,为0.00元[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4.23%,为-35,228,017.14元[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668.07%,达到34,605,263.28元[73]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2.00%,达到8,792,273.20元[7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1.39%增加到6.04%,达到44,957,139.14元[75] - 报告期投资额为227,169,646.05元,较上年同期的375,571,502.73元下降了39.84%[78] - 投资RECO MEDICAL LTD公司,本期变动1,039,142.05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79] - 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4,516,937.33元,净利润为6,842,160.47元[84] - 注销中山迈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将节减费用支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及经营效益[85]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政策规定,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50] - 公司利润分配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且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利润分配[149]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政策规定,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事项需经过董事会批准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51]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政策规定,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到80%[152]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红利人民币2.0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212,590.20元(含税)[159] - 公司2022年可分配利润为78,620,540.89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59] - 公司股东大会在审议利润分配方案时,需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二分之一以上表决同意[153] - 公司如因外部经营环境或自身经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而需要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批准[15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三年均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时,可对利润分配政策中的现金分红比例进行调整[157] 公司产品与市场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和硬脑膜医用胶[7][8][9] - 公司主要从事神经外科领域,主要产品为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等III类医疗器械产品[21] - 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640亿元,同比增长27.60%,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22]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23] - 公司产品“硬脑(脊)膜补片”在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等4个省份成功中选[25]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6] - 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27] - 公司的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产品睿膜®(ReDuraTM)和睿康®(NeoDuraTM)具有独特的三维仿生多孔微纤维结构,与人体天然硬脑膜的微观结构高度相似[28] - 公司颅颌面修补系统“赛卢®(RecranioTM)”采用PEEK材料,具有耐辐照性、绝缘性稳定、耐水解、抗压、耐腐蚀等特点,成为替代钛材料的首选材料[29] - 公司已取得“颅颌面内固定钛钉”“聚醚醚酮颅颌面固定板”以及“患者匹配PEEK颅骨板”等产品的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进一步丰富了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高值耗材产品线[29] - 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自2021年8月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以来,已实现国内外销售,并积极推进国内各省市地区的挂网[30] - 公司正在筹划“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的扩适应症工作,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目前“可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3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硬脑膜医用胶”已完成首次注册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陕西、湖南、重庆、广州、深圳等地挂网[31]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与境内外700余家经销商合作,产品进入国内1,400余家医院,国际市场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37]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和颅颌面修补系统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4.09%和19.36%[48] - 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1,400余家医院,国际市场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48]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实现销售收入14,467.15万元,同比增长23.58%[49] - 颅颌面修补系统实现销售收入3,781.04万元,同比增长30.92%[49] - 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50,000片[49] - 国内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927.57万元和3,597.67万元,同比增长20.99%和62.51%[49] - 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选择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多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等先进制造技术平台[50] - 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达80个国家和地区[51] - 公司开发出颅颌面修补产品,是国内少数基于PEEK材料并用于颅、颌面缺损修补的产品[51] - 公司开发出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打破我国神经外科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的长期进口垄断[52] - 公司开发出硬脑膜医用胶产品,具有低溶胀性、成胶后pH呈中性等特点[52] - 公司已成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52] - 公司已获准注册8个III类、1个II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1个I类医疗器械产品,已取得4个产品的CE证书和CE Design证书[52] - 公司系列产品覆盖了神经外科封闭防漏解决方案、修复固定解决方案以及止血解决方案[52] - 公司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92] - 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的最新进展情况[94] - 公司二季度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及颅颌面修补产品的销售情况[95] - 公司人工硬脑(脊)膜片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及产品独特优势[96] - 公司可吸收口腔修复膜研发试验进展情况[98] - 公司营收增长情况及口腔可吸收修复膜目前的进展情况[99] - 公司销售投入情况及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推广情况[10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深圳迈普和德国迈普[7]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山迈普在报告期内已注销[7] - 公司股东包括纳普生投资和纳同投资[7]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0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监事会人数及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05] - 公司具备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合法拥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108] - 公司已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109] - 公司拥有完整且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系统,具备面对市场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109] -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公平、完整地披露有关信息[106] - 公司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指导人力资源部制定薪酬计划或方案[106]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07]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玉宇持有10,922,547股,占总股份的10.92%[111] - 董事袁美福因个人安排,将其持有的4,508,796股中的686,413股转让给一致行动人“玄元科新29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期末持股数为3,822,383股[111] - 公司原董事、董事会秘书吴佩婷于2022年1月24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11] - 龙小燕于2022年4月6日被选举为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11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15,431,343股,期末持股数为14,744,930股[111] - 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在多家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广州纳普生投资合伙企业、广州纳同投资合伙企业、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等[126] - 公司董事姜黎在国寿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并在多家医疗科技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26] - 公司独立董事卢馨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担任教授,并在佳都科技集团、广东生益科技等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26] - 公司独立董事陈晓峰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担任教授,并在多家生物科技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和独立董事[127] - 公司监事刘灵自2018年起在迈普医学担任多个职位,现任监事会主席[121] - 公司监事莫梅玲自2018年起在迈普医学担任研发高级助理,2021年起担任监事[122] - 公司监事庄贤自2016年起在迈普医学人力资源部任职,现任薪酬主管[123] - 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华曾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销售管理职位[125]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龙小燕的简历参见董事简历[125]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骆雅红的简历参见董事简历[12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固定工资和绩效奖励两部分构成,具体薪酬根据管理职务、工作绩效和公司年度经营业绩综合评定[129] - 2022年度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
迈普医学(30103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485,769.60元,同比增长19.3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16,548.85元,同比增长9.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54,127.50元,同比增长49.78%[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816,548.85元,同比增长9.33%[2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4,485,769.60元,同比增长19.35%[2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34,599.35元,同比增长925.83%[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34,599.35元,同比大幅改善[2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9,453,152.16元,同比增长294,610,819.98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526,920.91元,同比增长42,266,192.33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57,560,000元,同比增长251,119,081.50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33,768.75元,同比减少1,225,546.15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16,942.65元,同比减少737,605.80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1,925,042.71元,同比减少2,000,667.70元[2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837,726.43元,同比减少8,156,838.16元[28]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同比增长9.09%[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2元/股,同比增长9.09%[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9%,同比增长0.05%[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增长9.09%[26]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728,447,431.74元,同比下降2.2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10,398,838.39元,同比增长1.30%[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837,726.43元,年初余额为44,957,139.14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66,383,300.47元,年初余额为147,065,989.23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428,486.02元,年初余额为10,416,693.46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期末余额为28,806,484.10元,年初余额为29,409,921.40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313,832,624.05元,年初余额为316,033,174.88元[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开发支出期末余额为14,540,607.40元,年初余额为31,510,549.98元[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10,398,838.39元,同比增长1.30%[24] 研发与销售费用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5,661,139.07元,同比增长0.74%[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12,005,309.06元,同比下降8.23%[24] 投资收益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849,090.10元,同比下降61.04%[25] 政府补助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695,663.75元,计入当期损益[8] 医疗器械注册 - 公司自主研发的“硬脑膜医用胶”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8] - 公司自主研发的“颅颌面内固定钛钉”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聚醚醚酮颅颌面固定板”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患者匹配PEEK颅骨板”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