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达海(301378)
icon
搜索文档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7-04 11:10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 301378,证券简称通达海,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3 年 7 月 3 日通过线上会议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思必和证券事务代表綦丹蕾 [2] - 綦丹蕾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业务、经营模式、主要产品、市场地位、核心优势、发展战略等内容 [2] 业务与收费模式 - 业务以产品销售为主,平台运营服务按案件量或履约进度收服务费,2022 年平台运营服务收入 2000 多万元,主要来自各地邮政部门 [2] - 企业类客户主要是集成商,中标后采购软件产品集成于项目,最终用户主要是法院,2022 年企业类客户收入上涨因当年法院集中采购项目多,有偶然性 [2][3] 竞争合作关系 - 与华宇软件是全国法院业务应用系统主要综合性供应商,在“智慧法院”领域产品体系相似,既合作又竞争,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3] 订单与回款情况 - 业务季节性强,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去年底影响项目验收和招投标,今年上半年合同签订和业务洽谈基本恢复正常,全年情况待看下半年 [3] - 客户主要是法院和银行,回款总体正常,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近几年净利润率大致在 20%左右,公司未特别关注该指标 [3] 收入确认业务 - 按时段确认收入的业务除驻场运维服务外,主要是司法辅助服务收入和平台运营收入,司法辅助服务按履约进度或业务量确认收入,平台运营收入主要是法院综合送达平台服务收入,按结算业务量收服务费 [3] 行业预算与业绩预期 - 大部分政府部门信息化预算有压力,法院行业也如此,但公司上半年业务平稳发展,全年情况看下半年 [4] 收入来源与增长点 - 收入主要来源于法院、银行、邮政,法院占 80%以上,近几年银行、邮政等行业收入增长,2022 年合计收入 8500 多万元,收款情况正常 [4] 系统升级迭代 - 行业技术规范随技术进步发展,一般 3 - 5 年系统升级一次,2022 年 7 月最高院要求对执行系统基础平台智能化、无纸化升级,公司在进行执行覆盖地区基础平台升级工作 [4] 信创项目情况 - 应用软件信创适配持续进行,随国有软硬件产品增加和升级,适配工作也持续 [4] 人工智能应用 - 法院人工智能应用较早,公司推进其在法院各业务环节研究和应用,如要素信息提取和自动回填等 [4] - 大模型目前是通用的,需用行业数据进一步训练提高准确度,公司正在研发 [4] - 法院数据敏感,对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高,企业不能保留 [5] 高端客户优势 - 公司在法院行业服务积累广泛用户基础,高端客户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及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建设兵团分院,还有中级人民法院用户,其信息化建设应用对全国及当地法院有较强影响力 [5] 信息披露情况 -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 [5]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6月29日-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30 19:17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 301378,证券简称通达海,全名为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3 年 6 月 29 日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有东腾投资、银河证券等,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思必和证券事务代表綦丹蕾 [2] 经营情况 - 公司业务季节性特征明显,项目招投标、验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2022 年年末受影响,今年上半年业务洽谈、新签合同基本恢复正常,下半年收入占比超 60% [2] 法院信息化建设模式 - 部分项目由高院或中院统一规划、选型、建设,一些子系统尤其是创新型系统根据各地法院自身需求单独提出、建设 [3] 执行系统情况 - 执行系统智能化进步快,2022 年最高院要求推进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公司加紧推进执行系统覆盖区域智能化升级 [3] - 合同平均实施周期签约后 3 - 5 个月,金额大或复杂合同实施周期半年以上,少数超一年 [3] - 2010 年与深圳中院合作开发“鹰眼”网络查控系统,2015 年与最高院共同开发“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 10 多家单位、3900 多家银行联网,支持查询 25 类财产信息,2016 - 2020 年向全国推广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确立市场优势 [3] - 执行系统用户增加到 2700 多家法院 [4] 审判系统情况 - 审判基础平台用户包含最高院、多家省级高院、新疆建设兵团分院及 120 家中级法院,覆盖区域不断增加 [4] 法院 AI 技术应用 - 法院人工智能应用起步早,2016 年最高院发文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深度应用,公司推进人工智能在法院具体业务场景应用研究 [4] - 大模型在法院行业应用前景好,但需更多训练,公司持续关注和努力 [4] 法院信息化建设市场空间 - 法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发展,司法改革和技术进步带来新需求,行业信息化持续推进,业务应用系统范围不断扩展,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 [4] - 法院与相关部门业务协同发展带来新的产品和应用 [5] 律师方向业务规划 - 公司在律所业务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但暂无落地应用 [5] 信息披露情况 -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 [5]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6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09 13:01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301378,证券简称通达海,全名为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3年6月8日在公司会议室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有长江证券、华夏基金、工银瑞信等,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思必和证券事务代表綦丹蕾 [2] 平台业务开展情况 法院集约化送达服务平台 - 实现法院和邮政业务协同,与法院业务系统对接,提供线上线下结合送达方式 [2] - 2022年与全国8个省、67个地级行政区展开合作,实现收入2500多万 [2] 破产一体化平台 - 为债权人、破产管理人、法院及相关当事人搭建互联互通桥梁,目前收入以产品销售为主,未来重点推平台服务模式 [2][3] - 2022年销售和服务费合计实现收入2300多万 [3] 金融纠纷一体化平台 -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积压的信用卡、小额贷款等纠纷,银行端可批量化处理案件材料并发给法院,法院可批量化立案、发送通知、审理、出裁决书等,目前探索加入诉前调解环节,引入调解机构提高纠纷处理效率 [3] - 目前实现收入金额较小,运营模式仍在探索中 [3] 司法辅助服务业务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用户提供司法辅助服务,利用自有软件将纸质卷宗文件扫描数字化,进行电子卷宗编目、校验、归档等工作 [3] - 随着业务覆盖地域增加和案件数量增长,业务收入逐年上升 [3] 预算约束下的增长策略 - 政府行业受预算收紧影响整体增长受限,但法院相对较好,国家重视且政府建设预算中软件部分占比总体上升 [3] - 公司在法院行业发展状况较好,业务持续扩张,子系统增多且应用地域变广,各子系统因法院情况不同建设需求有差异,许多子系统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3] 人工智能方向规划 - 法院人工智能应用推进较早,公司围绕深度应用电子卷宗各业务环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支撑 [4] - 未来不排除随着相关模型成熟和轻量化本地部署实现,出现细分领域小模型的可能,目前无明确合作推进计划,会持续关注和沟通 [4] - 公司希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业务,之前有尝试但未落地应用 [4] 政法委监察委等司法行业拓展情况 - 政法委、监察委行业体量与法院相比不大,公司提供的是针对特定场景设计的具体应用 [4] - 这些政府部门有财产查询、案款管理等需求,需与银行进行业务协同处理,存在业务机会 [4] 其他情况 -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泄密 [4] - 附件清单无 [4]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5月29日-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31 20: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1378,证券简称通达海 [1][2]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业务、经营模式等内容 [3] 业务相关 业务范围与差异化 - 聚焦法院信息化行业,从事法院业务应用系统研发、应用,业务从审判、执行延伸到诉讼服务、审判管理、政务管理等,集中在软件产品领域和法院行业 [3] 进入法院行业契机 - 1995 年成立初目标是水利信息化服务,1996 - 1997 年与南京中院合作开发法院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后进入法院信息化领域 [3] 法院信息化建设模式 - 初期各地自发发展,后为避免问题,部分项目由高院或中院统一选型、采购 [3] 子产品推广 - 基础平台供应商推广子产品有优势,但非通达海基础平台地区也可推广,公司有良好品牌声誉,子产品在非通达海基础平台地区有应用 [4] 司法辅助服务 - 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用户提供司法辅助服务,利用自有软件扫描纸质卷宗实现数字化,进行编目、校验、归档等工作 [4] 产品毛利率与定制情况 - 各地法院对多种子系统有需求,但发展状况和经济差别大,产品逐步推广,总体定制不多 [4] 基础平台优势 - 在审判、执行基础平台占有率高,优势在于进入早有先占优势,20 多年持续积累和服务使对法院业务理解深刻,用户信任度高 [5] 新老客户收入占比 - 新客户逐年增加,如西北、华北地区;老客户也不断增加新模块、子系统 [5] 运维服务周期 - 免费质保期一般一年,质保期满后提供运维服务收取服务费 [5] 平台运营服务 - 包括法院综合送达服务平台、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和金融纠纷一体化办案平台,业务呈上升趋势,收入占比上升,未来情况不确定 [5] - 2022 年法院综合送达服务平台在 67 个地级市运行,收入 2600 多万,部分收入今年体现,地域今年增加 [5][6] - 2022 年破产一体化平台销售和服务费合计收入 2300 多万,比上年增长 56.76%,未来重点推平台服务模式 [6] 金融纠纷一体化办案平台 - 实现金融机构批量化提交立案申请、材料转接等功能,法院要素化审理,实现批量化立案、分案等,尝试接入诉前调解机构探索小额金融纠纷处置业务 [6] 企业和银行相关业务 - 企业类型收入最终用户基本是法院,含销售给邮政部门收入,销售自有软件产品毛利率更高;直接中标法院项目含第三方产品时毛利率低于企业类型收入 [7] - 针对银行端有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金融纠纷一体化办案平台、诉讼费和执行款管理系统,实现银行和法院执行款结算等流程化管理和跟踪统计 [7] 法院端业务模式 - 目前针对法院业务以软件销售为主,提供运维服务,近几年探索平台服务模式,软件产品比例呈上升趋势,覆盖地域和产品应用领域拓展 [7] AI 产品与收入 - 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法官办案各业务场景应用,研发要素式审判系统并试点推广,智能化应用主要通过产品销售提供给法院 [8] 市场拓展与规划 财政预算影响 - 2022 年底受宏观环境影响,验收、回款不及预期,今年一、二季度业务恢复正常,业务四季度较集中;政府部门预算紧张,法院相对较好,国家重视且投入稳健 [4] 新客户拓展规划 - 优势在法院核心业务平台市场占有率高,重点拓展与法院业务协同的用户,如其他政法部门、纪检监察、邮政、银行等机构;在律所方面有尝试但未落地 [6] 大模型看法 - 持续关注 ChatGPT 和国内大模型产品,长远来看,在安全性满足情况下训练垂直行业模型是重要方向 [6] 信息披露情况 -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 [8]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5月17日-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8 20:16
公司基本情况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业务、经营模式、产品、市场地位、核心优势和发展战略 [4] 投资者问答 技术影响 - 大模型在提高办案质效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但不会取代法官办案,法院人工智能应用重点是辅助法官办案、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和辅助司法管理 [4] 律所业务 - 目前无针对律所的具体产品落地,法院业务从诉讼材料入手到形成裁决结果,律所业务从法律事实形成起诉状并参与诉讼活动,律所业务分散、规模差异大,相关业务仍在摸索中 [4] 销售对象 - 法院客户主要是高院、中院,基层院也有采购,过去因销售人员限制,基层院合同较少,公司提倡深入基层法院 [4][5] 收费方式 - 主要按卖软件方式收费,法院应用软件种类多,公司有超100个软件著作权,多个产品在各地推广使用 [5] 人才投入 - 技术领域引进研发、产品规划和业务团队人才,包括有法院实务经验的法官、书记员和专家;销售领域人员短缺,是人才引进重点方向 [5] AI赋能 - AI赋能业务覆盖法院业务全流程,包括辅助法官提高审判效率、风险预警、辅助决策和管理等,如提醒立案法官防范重复立案和虚假诉讼,提醒拖期或有风险的案件,提供大数据统计分析辅助社会治理 [5] 效率提升案例 - 风险预警系统可提醒立案法官防范重复立案和虚假诉讼;系统可帮助法官从立案材料等抓取信息撰写裁决书客观部分,减轻工作量;类型案件要素审理可提升法院审理效率,简单类型化案件占比50%-70% [6] 业务提升方向 - 产品智能化不断提升,大模型可改善产品,提高软件设计和测试效率 [6] 用户要求 - 用户对产品智能化程度和数据治理方面要求增多 [6] 业务关系与预期 - 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服务有关联,软件服务需求持续上升,驻场服务未完全满足,应用软件开发去年较前年略有下降约10%,但总体持续进行,新产品不断出现 [7] 费用影响 - 2023年Q1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因人员增长上升,一季度是淡季,对全年影响不明显 [7] 业绩驱动力 - 政府预算是业绩影响因素,公司产品销售地域和产品逐步增加 [8] 业务渗透率 - 基础软件平台各法院基本都有,子产品仍有发展空间,各地建设应用程度差异大 [8] 其他客户贡献度 - 律所对业绩基本无贡献,邮政和银行近两年合计收入约8000万,占整体收入约18%,其中银行去年收入五六千万 [8] 活动信息 - 活动时间为5月17 - 18日,地点为公司会议室及电话会议,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无附件清单 [3][8] 参与单位 - 瓦洛兰投资、东吴基金(朱冰兵、徐嶒、张浩佳)、泰康资产(张永兴、宋仁杰、倪辰晖、王宇行)等众多单位参与 [2][3]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5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0 19:07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378,证券简称通达海,编号 2023 - 006 [1] - 公司名称为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2022 年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 1931 人 [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包括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现场参观、电话会议等,参与方式为投资者网上提问 [2] - 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0 日,地点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郑建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思必,董事、财务负责人徐东惠,独立董事朱跃龙,保荐代表人沈玉峰 [2] 业务相关 业务范围 - 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综合服务,业务分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软件服务、司法辅助服务及系统集成,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全国各级法院以及银行、邮政、破产管理人等行业用户 [3] 业绩增长点 - 今年在送达、破产、司法辅助等运营服务类业务保持原有业绩基础上持续增长,在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等方面围绕执行、庭审等业务场景形成新增长点 [2] 发展目标 -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宣传策划和产品规划能力,下沉中基层法院,做深做透法院行业 [3] - 加大司法、纪监委、检察等泛司法行业和面向法律服务行业的市场投入,形成未来业务增长点 [3] - 依托销售体系做大做强送达运营,在破产审判和小额不良金融处置领域运营取得突破 [3] 未来规划 - 做大做强法院业务,坚持“科技助推司法进步”愿景,深耕法院行业,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6] - 拓展法律科技服务,依托核心业务,加强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司法行政等领域及面向律所等的法律服务,打造法律科技服务生态 [6] 银行合作业务 - 费款管理系统,服务银行用户与法院诉讼费、执行款结算管理和业务协同,合作主体为国内大中型银行各省分支机构 [5] - 破产管理一体化平台,面向破产管理人等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 [5] - 金融纠纷一体化服务平台,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实现小额金融类案件处置多元化等 [5] - 2022 年来自银行客户的营业收入 5789 万元 [5] 平台运营业务 - 以平台运营模式提供服务的产品有综合送达服务平台、金融纠纷一体化服务平台和破产管理一体化平台 [6] - 综合送达服务平台已在 8 个省(自治区)的 67 个地级行政区开展合作,破产案件一体化平台已在 8 个省的 51 个地级行政区落地,金融纠纷一体化平台正在开展中 [6] 公司经营与治理 员工培训 - 采用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技术培训与管理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元完善的培训体系 [3] 独立董事评价 - 目前公司业务稳健增长,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不断优化 [3] 关联交易 - 2022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合法合规,公司召开相关会议审议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及股东回避表决 [4] 内部治理 -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7] 行业相关 法院信息化市场规模增长潜力 - 国家依法治国、科技强国建设和信息化总体规划目标牵引 [4][5] - 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 [4][5] -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移动互联 [4][5]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需求 [4][5] - 法院自身建设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如满足多元司法需求、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等 [4][5] 公司核心竞争力 - 体现在法院审判执行基础软件平台的高占有率优势、高端客户优势、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完整的产品系列优势、市场调研测试优势、服务优势等方面 [5] 其他问题回复 股价信心 - 股价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将持续做好生产经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回报股东 [3] 股权激励计划 - 若筹划重大事项,将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律师人工智能系统 - 近年来一直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官办案中的应用,未来将积极探索在相关司法领域的应用 [4] 营收和利润目标 - 努力做好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加强与投资者互动交流,相关情况以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及公告为准 [4] 营收持平净利润下降原因 - 营收受整体行业形势影响,员工数量及薪资水平提高导致净利润下降 [4] 软件开发项目毛利率高原因 - 大部分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中自有软件占比较高,自有软件产品通用性强、成熟度高,实施成本较低 [6] 利润分配方案 - 依据证监会和交易所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利润分配计划和实际经营情况拟定利润分配方案 [6] 上市募资项目进展 - 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推进相关募投项目建设,目前项目进展均顺利 [7] 投资者交流 - 建立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畅通交流,欢迎投资者以多种方式联系,也欢迎到公司现场调研、交流 [7] 并购计划 - 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及战略发展考虑相关事项,如有进展将按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 - 若筹划重大事项,将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5月5日-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6 18:11
平台业务相关 - 公司平台运营产品提供 SaaS 化服务模式,由原本软件产品转变而来,目前运营中的 SaaS 平台有三个,用户按使用量收费 [2] - 送达平台为邮政、法院提供司法送达业务办理等功能,法院与邮政按平均一个案件 100 元结算,公司按比例与邮政结算平台服务费 [2] - 平台运营模式日常成本主要是运营维护人员支出,个别项目初期部署有成本投入并在合同期内分摊,平台模式毛利率约 60% [3] - 2022 年末,集约化送达业务覆盖 8 个省的 67 个地级行政区,破产一体化平台在 8 个省的 51 个地级行政区上线 [3] 破产平台推进情况 - 破产一体化平台为破产清算人、管理人、法官、债权人、债务人提供服务,目前主要由银行采购 [3] - 2022 年产品销售 + 破产一体化平台运营总收入 2300 多万,销售占比更多 [3] 法院系统建设情况 - 审判、执行基础软件平台所有法院都有,但法院应用软件系统多样,子系统并非每个法院当前阶段都需建设 [3] - 公司披露的市场占有率从审判、执行基础管理平台角度统计,其他应用系统无统计数据 [3] - 通达海审判、执行等方面有多种软件,在数据对接等方面有优势,在非通达海审判基础平台区域也有产品应用和推广机会 [3][4] 市场相关情况 - 法院选择供应商慎重,范围有限,主流是行业内知名公司产品 [4] - 市场空间参照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预算,地区差异大,发达地区规模相对大 [4] 产品标准化情况 - 公司产品研发会考虑通用化,某法院提出需求后结合其他法院类似需求分析,后续推广可能 80% 功能已满足 [4] - 近年应用软件开发项目平均毛利率 60 - 70%,部分软件项目毛利率达 90% 以上,平均毛利率项目成本已分摊部分综合人员成本 [4] 收入客户情况 - 公司收入有来自法院和集成商分包收入,浪潮、华宇有时是总包商向公司采购软件,公司有时也向华宇采购,企业类大部分最终客户是法院,有小部分邮政部门收入未单独区分,银行类单独区分 [5] 大模型领域情况 - 公司关注大模型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收到一些测试邀请,目前无具体安排,未来不排除可能性 [5] - 开展大模型垂直行业应用研究需遵循法院意愿,与法院共同研究,公司不能保留法院数据 [5]
通达海(301378) - 2023年4月26日-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7 20:14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法院业务系统研发和应用,覆盖2800多家法院,2023年3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注册资金4600万元 [3] 公司业绩情况 整体业绩 - 2022年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2.78%;净利润9026万元,同比下降8.65%;扣非归母8364万元,同比下降7.95% [3] - 2023年一季度营收8488万元,同比增加8.04%,归母净利润554万元,同比下降27% [3] 业务收入 - 2022年应用软件开发收入2.72亿元,同比下降11%;应用软件服务1.33亿元,同比增加38.33%;司法辅助服务营收5189万元,同比增长20.67% [3] - 2022年法院业务直接销售收入2.02亿元,占收入43.59%;对企业客户和集成商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加26% [3] - 2022年银行销售收入5789万元,同比下降13%;银行+邮政共实现收入8310万元 [3][4] - 2022年破产一体化平台服务及产品收入合计2300多万,同比增加57%;邮政送达平台落地8个省、67个行政区,实现收入2520万元,同比增长67% [4] 问答环节要点 AI相关 - 法院电子卷宗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创造条件,后续法院智能化应用方向有辅助办案、辅助管理、辅助决策、辅助风险防控 [5] - 关注大模型发展,目前未安排合作;公司为法院提供裁判文书自动生成辅助,若大模型用于律所可实现起诉状自动生成 [5] 行业景气度 - 法院收入季节性明显,集中在四季度,一季度效果不理想,但订单在恢复,需求仍在 [5] 平台业务 - 平台业务包括法院集约化送达服务平台、破产一体化平台、金融纠纷一体化平台 [5][6] - 2022年法院集约化送达服务平台与8个省、67个地级行政区合作,实现收入2500w+;破产一体化平台销售收入+服务费合计2300w+ [6] - 金融纠纷一体化平台在探索尝试中;邮政和破产业务约60+地级市在使用 [6] - 银行破产一体化平台、小额金额一体化平台产品销售和平台服务收入都有;邮政送达平台从卖软件产品发展成以平台服务为主,按案件数量收费 [6] 数据训练 - 法院数据非公开,按要求汇聚到中院→高院→最高院;公司研发产品时与法院充分沟通,预训练在法院内部进行,公司无法院数据 [7] 软件开发毛利率 - 通达海应用软件开发毛利率高与自主软件比例、企业类业务比重上升、产品通用性设计有关,未来几年预计保持较高水平 [7] 总结 - 法院业务应用场景丰富,公司产品化能力强,能将用户需求实际落地,本次活动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 [7]
通达海(30137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2] - 每10股派息数(含税)为10元,每10股转增数为5股,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4600000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4600000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19]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462,754,987.05元,较2021年增长2.78%[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379,391.92元,较2021年下降9.86%[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082,335.51元,较2021年下降41.02%[15] - 2022年末资产总额685,283,431.82元,较2021年末增长11.25%[1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9,594,437.44元,较2021年末增长24.12%[15]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68,058,503.60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16]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44,948.80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1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737,242.93元,2021年为6,073,535.44元,2020年为3,926,600.70元[18][1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754,987.05元,同比增长2.78%,利润总额91,176,000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7,379,400元,同比分别减少14.17%、9.87%[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85,283,400元,较期初增长11.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49,594,400元,较期初增长24.12%[45] - 分行业看,企业业务收入199,347,832.49元,同比增长26.61%;法院业务收入201,727,960.69元,同比减少6.23%;银行业务收入57,893,757.94元,同比减少13.51%[46] - 分产品看,应用软件服务收入132,576,946.62元,同比增长38.34%;司法辅助服务收入51,892,092.16元,同比增长20.68%;应用软件开发收入271,639,753.61元,同比减少11.57%[47] - 分地区看,华北地区收入42,304,519.32元,同比增长131.37%;华东地区收入160,763,315.63元,同比增长10.14%;东北地区收入59,010,134.22元,同比减少27.04%[47] - 分销售模式看,某一时段内转让收入168,503,409.90元,同比增长31.71%;某一时点转让收入294,251,577.15元,同比减少8.70%[47] - 法院业务毛利率41.61%,同比减少3.40%;企业业务毛利率69.50%,同比减少3.40%;银行业务毛利率56.28%,同比增加0.34%[49] - 应用软件开发毛利率70.84%,同比增加4.45%;应用软件服务毛利率37.96%,同比减少4.32%;司法辅助服务毛利率26.12%,同比增加3.15%[49] - 华东地区毛利率54.76%,同比减少3.09%;东北地区毛利率51.48%,同比减少11.17%;华南地区毛利率58.12%,同比减少9.20%[49] - 应用软件开发业务人工及外购产品成本79,218,637.93元,同比减少14.60%;应用软件服务业务该成本82,248,555.15元,同比增加11.44%[50] - 主营业务成本中,外购产品金额3153.84万元,占比15.25%,同比降21.03%;人工类成本1.75亿元,占比84.75%,同比增12.87%[5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2.46%;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155.0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2.54%[52] - 2022年销售费用3537.11万元,同比降4.84%;管理费用3364.56万元,同比增20.07%;财务费用 - 205.72万元,同比增75.66%;研发费用1.12亿元,同比增22.52%[5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8,361,816.18元,同比增长4.87%;现金流出小计466,279,480.67元,同比增长14.85%;现金流量净额52,082,335.51元,同比减少41.02%[73]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11,910,345.90元,同比增长244.27%;现金流出小计1,404,680,360.54元,同比增长188.57%;现金流量净额7,229,985.36元,同比增长-109.43%[7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00,000.00元,同比增长233.33%;现金流出小计8,127,375.75元,同比增长15.37%;现金流量净额-4,127,375.75元,同比增长-29.38%[7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5,184,945.12元,同比增长849.49%[73] - 2022年投资收益4,568,565.6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01%;资产减值-555,320.16元,占比-0.61%[75]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59,380,701.06元,占总资产比例23.26%,较年初比重增加7.03%;应收账款81,387,001.34元,占比11.88%,较年初比重减少1.15%[75] - 报告期投资额为14.0468036053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8677529367亿元,变动幅度为188.57%[76] - 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1847.887215万元,其中共管账户9709.60元,保函保证金1846.916255万元[76] - 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649885亿元,进度为25.45%,预计收益为0[76] - 报告期内职工薪酬总额(计入成本部分)为12303.53万元,占公司成本总额的59.50%[11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12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125] 机构聘请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14] - 公司聘请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3月20日至2026年12月31日[15] 行业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细分行业为国内司法行业信息化建设领域[21] - 202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4.9%[22] - 软件行业增长速度高于GDP近8.2个百分点[22] 业务服务 - 公司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综合服务,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全国四级法院及其他行业用户[2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法院行业用户涵盖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的2,800多家法院[24] - 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2749家法院,占法院总数的78.45%[25] - 通达海审判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989家法院,占全国法院总数的28.22%,居全国第二位[25] - 公司围绕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目标,研发智慧服务、审判、执行、管理、政务等系列产品[25] - 公司将技术、能力和理念赋能相似政府机构,拓展“智慧复议”“纪检监察一体化办案平台”等产品应用领域[27] - 减刑假释办案系统实现监狱与法院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28] - 诉讼费管理系统、执行款管理系统实现银行与法院协同办理和全程监管[28] - 破产一体化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破产进程不透明等问题[28] - 应用软件服务包括运维、技术和平台运营服务[28] - 为法院提供纸质材料电子化等司法辅助服务[29] - 提供少量系统集成及第三方硬件产品采购业务,非主要利润来源[29] - 公司立足法院核心业务,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推动其在司法领域应用[30] - 2022年公司加快服务区域法院执行办案系统升级,开展在线诉讼相关技术研发和业务场景产品化工作[30] - 法院集约化送达服务平台已在8个省(自治区)的67个地级行政区邮政部门落地,2022年实现收入2520.39万元,同比增长67.83%[30] - 破产一体化服务产品在8个省的51个地级行政区落地,其中31个为2022年新拓展区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26.46万元,同比增长56.76%[30] - 2022年司法辅助服务业务为9个省的19个地市提供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189.21万元,同比增长20.68%[30] - 公司为银行200多个地市级分支机构及8个省(自治区)67个地级行政区邮政部门提供服务[30] - 公司产品和服务应用于最高院、24个省级高院、2800多家中基层法院等客户[31] - 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全国2749家法院,占全国法院总数的78.45%[38] - 通达海审判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989家法院,占全国法院总数的28.22%,居全国第二位[38] - 公司在法院领域的客户包括24家高级人民法院,占全国法院高院总数的72.72%[41] - 公司专注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开发20多年,形成系列化产品体系[41] - 公司参与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10多项行业标准讨论和制订工作[41] - “全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应用”获2021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1] - 公司在全国21个省会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建立较完整服务支持体系[42] - 公司持续推进巡回服务、结对服务和应用成效分析,改进服务质量[43] - 报告期内公司最终来源于法院系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6.67%[87]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流程包括概念、计划、开发、测试、输出五个阶段[33] - 通达海法官绩效考核软件开发项目处于小试阶段,完善司法管理类产品,满足法院需求,提高销售收入[53] - 通达海数字档案室软件开发项目进行国产化研发,满足法院电子档案管理需求,扩展服务内容[54] - 通达海执行智能化及监督管理升级项目处于小试阶段,提升执行产品智能化水平,巩固市场地位[55] - 通达海刑事智能化速裁快审软件开发项目(一期)处于小试阶段,实现产品化落地,提高审判类产品市占率[57] - 通达海融合云庭审软件开发项目处于推广阶段,满足在线庭审等需求,拓宽业务领域[60] - 人民法院数据分析研判软件开发项目处于小试阶段,实现数据辅助决策,丰富产品体系[62] - 通达海新一代智能化办案软件开发项目(一期)处于小试阶段,打造智能化办案平台,增强办案系统优势[6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450人,较2021年的378人增长19.05%,占比23.31%,较2021年增加0.47%[72]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11,559,422.1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11%,较2021年的20.22%有所提升[72] - 公司研发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辅助系统与态势预警平台,完善审判支撑平台,拓展法院应用[68][70][71] - 公司基于案件工作量预测进行动态司法资源配置和审判质效评估,构建个案与类案对比的审判偏离度模型[71] 子公司情况 - 南京通达海软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3915.726691万元,净资产1214.089846万元,营业收入2607.513691万元,营业利润1183.470583万元,净利润805.355599万元[81] - 江苏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资产3609.760464万元,净资产2105.272070万元,营业收入4534.405558万元,营业利润943.678638万元,净利润795.016651万元[81] - 公司新设南京诉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81][8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坚持“科技助推司法进步”愿景,深耕法院行业,保持高水平科研投入[85] - 2023年公司将聚焦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市场竞争力[85] - 2023年公司将加强市场宣传策划和产品规划,下沉中基层法院,做深做透法院行业[85] - 2023年公司将依托销售体系做大做强送达产品运营,扩大破产审判和小额诉讼业务[85] - 加大司法等行业市场投入形成未来业务增长点[86] - 完成智能化司法办案平台V2.0开发,推进多项智能化
通达海(30137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南京通达海科技营业收入为84.88亿元,同比增长8.0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5亿元,同比下降27.2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14亿元,同比下降16.88%[4] - 公司总资产为1,636.6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8.8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38.02亿元,同比增长219.85%[5] 财务费用 - 公司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50.88%,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9]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49.57%,主要系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1亿元,较上期下降16.78%[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亿元,较上期增长149.02%[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亿元,较上期增长100%[24] - 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1,568,399.53元[25] 股东信息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郑建国持股31.16%,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为14,334,374股[11] 公司上市信息 - 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交易,总股本为4,600万股[16] 资产负债表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430,710,518.23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05,951,538.99元,资产总计为1,636,662,057.22元[17]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79,526,569.27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767,828.44元,负债合计为189,294,397.71元[18] 财务表现细节 - 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49亿元,较上期增长7.99%[20] - 本季度营业总成本为8.58亿元,较上期增长14.47%[20] - 营业利润为1.45亿元,较上期下降82.48%[21] - 净利润为5.59亿元,较上期下降30.88%[21]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9亿元,较上期下降30.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