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PUK)

搜索文档
PRU(PUK)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3-26 22:48
财报基本信息 - 财报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年的年度报告[2] - 公司注册地为英格兰和威尔士,主要行政办公室位于中国香港[2] 股权与证券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2,753,520,756股面值为5便士的普通股[3] - 公司有多种证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注册,包括代表2股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份、普通股、3.125% 2030年到期的优先票据、3.625% 2032年到期的优先票据[3] 业务覆盖与市场地位 - 公司的人寿和健康保险及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惠及亚洲和非洲24个市场的超1800万客户[20] - 公司在14个亚洲寿险市场中的10个市场占据前三位,在8个非洲市场中的6个市场位列前五[81] - 公司在14个亚洲寿险市场中的10个占据前三位置,在8个非洲寿险市场中的6个占据前五位置[134] 各地区业务数据 - 中国大陆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5,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97亿美元[21] - 中国香港和澳门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3,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50亿美元[21] - 印度尼西亚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1,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34亿美元[21] - 马来西亚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2,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130亿美元[21] - 新加坡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3,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1292亿美元[21] - 印度市场生命业务排名第4,Eastspring资管或咨询资金为385亿美元[21] 公司战略 - 公司战略目的是为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未来提供简单易获取的金融和健康解决方案[22] - 公司组织模式有东盟、非洲、大中华区、印度等多市场增长引擎[26] -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由简单易获取的健康与金融保护、负责任投资、可持续业务三大支柱支撑[28] 市场环境数据 - 亚洲保险渗透率为GDP的8.1%[30] - 亚洲自付医疗费用占比达43%[34] - 中国大陆有14亿人口,健康和保障缺口约为8050亿美元[36] - 香港约有140万客户[36] - 台湾人口2400万,是亚太地区第五大寿险市场[36] - 东盟市场总人口超6亿[37] - 印度人口超14亿,自付医疗费用占比高达50%[40] - 非洲8个市场总人口超4亿[43] 公司目标 - 公司目标是到2027年将主要战略合作伙伴的保险产品渗透率从2022年的约8%提高到9 - 11%[49] - 2023年客户留存率降至86%,2022年为89%,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90%-95%[98] - 计划到2027年将应用程序数量削减一半以上,已在马来西亚推出PruServices 2.0 Web,可淘汰15个客服应用[114] 资产管理业务数据 - 2021年亚洲家庭财富总额超150万亿美元,Eastspring管理资产超2370亿美元[54] - 公司亚洲内部投资部门Eastspring管理的资产超过2370亿美元,在6个市场中排名前十[81] - 2023年Eastspring管理和提供建议的资金按实际汇率计算增长7%,达到2371亿美元[89] - 公司内部资产管理公司Eastspring覆盖11个市场,管理资产超2370亿美元,在6个市场中位居前十[137] 股息数据 - 2023年第二次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14.21美分,2022年为每股13.04美分,2021年为每股11.86美分;2023年第一次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6.26美分,2022年为每股5.74美分,2021年为每股5.37美分;2023年总现金股息为每股20.47美分,2022年为每股18.78美分,2021年为每股17.23美分,同比增长9%[62][63] - 董事会预计2024年年度股息将以7 - 9%的幅度增长[64] - 2023年公司总股息为每股20.47美分,较2022年增长9%,董事会预计2024年年度股息将增长7 - 9%[158] 销售渠道业务数据 - 2023年代理渠道年化保费等值(APE)销售额增长67%,代理销售占总APE销售额的48%[86] - 2023年银行保险渠道APE销售额较2022年增长3%,香港APE销售额增长超过上一年水平的三倍[87][88] - 2023年 bancassurance 渠道健康和保障产品APE销售占比从6%提升至超7%,销售额增长26%[95][105] - 2023年共售出约100万份新保单,定期保费保单占APE销售超90%[105] - 2023年APE销售额增长3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7%),达到58.76亿美元[150]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采用IFRS 17后,按固定汇率计算税后利润为17.12亿美元,2022年税后亏损10.05亿美元;按实际汇率计算,2022年税后亏损9.97亿美元[9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估计股东盈余超过规定资本要求161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亿美元;覆盖率为295%,2022年12月31日为302%[91] - 调整后股东权益增至373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352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356美分(2022年12月31日:1280美分)[154] - 公司杠杆率维持在目标范围底部,为20%(按穆迪基准估算)[155] - 2023年保险收入为93.71亿美元,2022年为85.49亿美元;2023年净利润为17.12亿美元,2022年亏损9.97亿美元[162]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30.18亿美元,税后亏损28.13亿美元[163] - 2022年1月1日过渡到IFRS 17时,股东权益增加18亿美元[169] - 重述后的IFRS 17 2022年税后亏损9.97亿美元,较之前公布的利润10.07亿美元低20.04亿美元[169] - 按IFRS 17基准,2023年税后总利润为17.12亿美元,2022年亏损9.97亿美元,增加27.09亿美元[197] - 2023年股东税前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6.43亿美元增至2.097亿美元,增加27.4亿美元[197] - 2023年股东税费用从2022年的3.54亿美元增至3.85亿美元,增加3100万美元[197] - 2023年股东税前利润增加27.4亿美元,主要因资产管理业务Eastspring利润增长10%、中心成本降低以及投资回报短期波动改善[197] - 2023年IFRS总利润有效税率为18%,2022年为负55%[198] - 按IFRS 4基准,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的IFRS税后总利润为22.14亿美元[198] - 2021年IFRS 4基准下IFRS总利润有效税率为17%[198] 代理相关数据 - 公司多渠道代理和银行保险分销平台平均每月有68000名活跃代理,是亚洲银行保险领域排名第一的独立保险公司[81] - 2023年月均活跃代理人数增长3%至约68,000人,超9,000人获得百万圆桌会资格[99] - 招牌职业转换者计划在7个市场招募超4,500名顾问,首年生产力是其他新代理的6倍[100] - 2023年115,000名代理使用PruForce平台,超400万条潜在客户线索被生成和分配,转化率为8%[101] - 公司拥有约6.8万名月均活跃代理人和超200家银行合作伙伴,其中10家为战略合作伙伴[136] 客户相关数据 - 2023年有4个业务单元在客户关系净推荐值排名前四分之一,2022年为3个;4个业务单元排名至少提升一个四分位[95] - 公司客户留存率达86%,4个业务单元在2023年实现了关系净推荐值(NPS)进入前四分之一[133][141] 技术与运营数据 - 2023年技术基础设施月事故数量降低60%,恢复时间缩短40%[115] - 合资企业CPL利用AI将非标准案件核保时间从3天缩短至1.5小时,理赔支付周转时间从1.29天缩短至0.45天[116] 股票回购与计划 - 2024年1月公司执行41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以抵消2023年员工和代理股票计划发行的稀释影响[160] - 公司打算未来进一步回购股票,以抵消员工和代理股票计划奖励归属带来的预期稀释[160] - 2024年公司积极探索以股代息的使用,包括仅在香港发行,并通过在伦敦回购股票抵消稀释效应[159] 业务细分与分拆 - 公司经营和报告的细分市场按照IFRS 8定义和呈现,自2022年12月31日以来无变化[171] - 2021年9月13日公司完成美国业务分拆,美国业务自2021年底不再作为经营细分市场[171] 投资回报率数据 - 2023年债务证券和贷款的长期回报率范围为2.8%至8.4%,2022年为2.8%[180] - 2023年和2022年,权益类证券的长期回报率范围为8.6%至15.7%[181] - 2021年,公司对直接股票投资应用的长期回报率范围为7.3%至16.9%,集体投资计划持有的长期回报率范围为3.6%[194]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公司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将加权平均碳强度(WACI)较2019年基线降低55%,2023年已较2019年基线降低50%[145]
Prudential Plc (PUK) Full Year 2023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1 01: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Prudential plc(保诚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3年整体业绩表现 - **销售与利润增长**:全年销售额达59亿美元,同比增长37%;新业务利润达31亿美元,同比增长45%;17个市场实现新业务利润增长,其中12个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率提高4个百分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收益达29亿美元,同比增长8% [6] - **各地区表现** - **中国香港**:边境开放后强劲反弹,在本地和内地访客市场均获得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代理渠道;2023年内地访客流量水平约为2019年的60% - 65%,有提升空间;新客户占比近70%,有拓展客户关系的空间 [7][16][17] - **中国内地**:处于转型期,主动调整产品组合,提前对3.5%保证收益产品进行重新定价;代理渠道增长25%;银行保险业务在下半年受监管影响,但利润率提高8个百分点;对2024年增长前景乐观 [7][8][20] - **东盟地区**:马来西亚销售和新业务利润增长强劲;印度尼西亚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新业务利润增长;新加坡下半年强劲反弹,拥有优质的多渠道分销网络 [8] 财务目标与战略信心 - **财务目标**:有信心实现到2027年新业务利润15% - 20%的增长目标,以及加速现金价值创造 [9] - **战略执行**:处于战略执行初期,已取得可衡量的进展;有效部署资本推动有机盈利增长,同时通过合作拓展分销渠道 [9][10] 各地区业务展望 - **中国香港**:增长前景良好,政府预计GDP增长3% - 3.5%,并采取措施吸引国际流量;内地访客业务有增长潜力,产品和健康基础设施对客户仍有吸引力 [16][17] - **中国内地**:长期储蓄、退休和保障需求旺盛,GDP预计增长5%,存款增速达9%;已调整银行保险产品组合,预计未来银行和代理渠道均将增长 [19][20][21] - **东盟地区**:是重要的增长领域,在多个市场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计划通过银行合作拓展分销渠道,目前已贡献43%的内含价值 [31][32] 健康业务战略 - **业务规模**:在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四个主要市场拥有规模达20亿美元的健康业务 [53] - **增长目标**:计划到2027年将健康业务规模翻倍 [54] - **战略举措**:将健康业务作为独立业务管理,关注关键指标;推出独立的健康医疗报销产品;加强中心和国家层面的能力建设,挖掘现有市场潜力;拓展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市场 [54][55][56] 投资与资本管理 - **投资计划**:10亿美元投资能力建设项目,2023年已投入1.33亿美元,主要用于分销平台、人才招聘、客户体验和健康业务;剩余9亿美元将在2024年和2025年分配,约2.5 - 3亿美元/年,约三分之二计入合同服务边际(CSM),三分之一计入损益表(P&L) [51][62] - **资本管理**:2023年资本回笼1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3亿美元;现金汇款比率2023年为80%,预计2024年约为70%;集团持有35亿美元现金,用于支持业务增长和战略选择;部分业务需要中心支持,如老挝、缅甸、非洲等 [50][63][71][7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组合调整**:中国内地从主要销售储蓄产品转向更平衡的产品组合;香港业务在2024年继续向健康和保障以及分红储蓄和长期产品转变 [21][24] - **技术应用**:在健康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检测欺诈、浪费和滥用,节省成本;在代理渠道使用平台工具提高生产力,如Pro - leads平台 [52] - **市场份额变化**:印度尼西亚市场份额增加1.7%;马来西亚银行保险业务增长36% [39][40] - **人才招聘**:在香港通过政府人才计划招聘内地访客业务代理;在新加坡推出财富规划业务,招聘500名顾问 [65][82] - **医疗报销问题**:疫情后医疗报销产品利用率提高,面临医疗通胀和美元汇率问题;四个主要医疗市场已采取重新定价措施,并设立2亿美元准备金 [102][103]
PRU(PUK)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3-20 21:50
业绩总结 - 新业务利润在实际汇率基础上增长了45%,达到31.25亿美元[3] - 股东权益达到453亿美元,按AER基础计算,每股相当于1643美分[3] - GWS股东资本盈余超过GPCR 161亿美元,相当于覆盖率为295%[4] - 第二次股息为每股14.21美分,全年每股20.47美分,增长了9%[4] 全球市场表现 - 我们的业务在全球寿险市场已经运营了175年,是亚洲和非洲市场的家喻户晓的品牌[21] - 我们在亚洲14个市场中的10个市场中排名前三,在非洲8个市场中排名前五[23] - 我们的多渠道代理和银行保险分销平台拥有约每月68000名活跃代理[23] 业务增长计划 -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在2027年将新业务利润以每年15-2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2年的水平[32]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代理新业务利润提高2.5至3倍[50]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银行保险新业务利润提高1.5至2倍[65] 技术创新和发展 -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驱动的分销,通过最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赋予代理人力量[48] - 公司通过开放架构技术平台来支持其三大战略支柱,包括客户、分销和健康[70] - 我们已经开发了高级平台,用于存储主要市场运营数据,以实现高价值目的的高级分析和人工智能[75] 人才发展和员工关怀 -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让员工茁壮成长、连接、成功的环境[77] - 我们计划通过提升员工参与度,创造更好的工作场所体验[79] - 我们已经推出了PruWay(我们的价值观),并通过PruSteps将其内化并转化为日常行为[80]
PRU(PUK)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9-01 14:51
业务目标 - 2022 - 2027年新业务保费(NBP)目标为实现15 - 20%的复合年增长率,总运营自由盈余(Gross OFSG)目标为实现两位数的复合年增长率,2027年Gross OFSG目标超44亿美元[33][270][277][279]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NBP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剔除经济因素增长52%;Gross OFSG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运营利润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3%;嵌入式价值(EEV)运营利润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220] - 合同服务边际(CSM)年化增长8%,集团IFRS运营结果同比增长6%[36][270] - 全球财富管理(GWS)覆盖率为295%,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7个百分点;集团自由盈余为84亿美元[4][220] 各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地区新业务保费强劲增长,代理和内地访客(MCV)业务领先,NBP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10][222][223] - 中国内地业务注重业务组合转型,代理业务销售回升,银行保险业务产品组合优化,NBP仅较剔除经济因素前低3%[227][228][229] - 台湾地区市场表现出色,银行和经纪渠道增长强劲,APE销售同比增长28%[232][233] - 东盟地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业务势头强劲,新加坡保持前三位置,越南市场表现优异升至第一季度首位[236][243] - 印度市场前景乐观,寿险业务高质量增长,资产管理规模扩大[250] 资本管理 - 公司资本状况良好,具有相当的财务灵活性,GWS股东盈余充足,持有公司现金充裕[27][34][282] - 预计在2023 - 2025年对核心能力投资约10亿美元,以加速价值创造[208][270] 战略举措 - 加强代理团队建设,提高代理生产力和激活率,扩大银行保险合作伙伴网络,提升业务规模和质量[251][256] - 注重客户体验,通过技术驱动的分销渠道,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219] - 积极应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挑战,设定净零排放目标,降低加权平均碳强度[43][219]
Prudential plc (PUK) H1 2023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30 11:0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新业务利润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 [7] - 剔除利率影响,新业务利润增长52% [7] - 整体利润率保持稳定,为49% [7] - 剔除利率影响,利润率提升4个百分点 [7] - 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同比增长42% [7] - 代理渠道销售额翻倍,受益于疫情限制放开 [7][8] - 银行保险渠道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8] - 香港表现强劲,10个市场新业务利润增长,所有非洲市场销售增长 [8] 新战略发布 - 公司发布新战略,承诺加速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9] - 新战略聚焦客户、科技驱动的分销和健康业务扩张,由开放式技术平台、人才和财富管理能力支撑 [9][10][11] - 设定两个财务目标:新业务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5%-20%,自由盈余增长至两位数 [10]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但公司正在重塑产品组合以实现可持续价值创造 [18][19][23] - 中国代理渠道生产力提升,银行保险渠道保持强劲 [20][21] - 中国利润率维持在43%,剔除经济因素影响,利润率上升7个百分点 [23]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表现强劲,重新确立在内地客户和代理渠道的领导地位 [25][26] - 内地客户贡献约三分之二的新业务利润,内地客户数量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0% [26][32] - 香港本地客户销售也有强劲增长,公司在本地市场份额提升 [25][32] - 香港利润率提升,健康险占比提高至56% [33][35] 其他市场表现 -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表现良好,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38] - 印度市场增长潜力大,公司将继续支持合资伙伴发展 [41][42][4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中国市场前景 -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需求驱动因素未变,公司将通过多渠道分销模式把握增长机遇 [17][18][19][20][21] - 公司正在重塑中国产品组合,短期可能影响销量和利润,但有利于长期可持续价值创造 [18][19] - 中国利润率维持在43%,剔除经济因素影响,利润率上升7个百分点 [23]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表现强劲,内地客户和本地客户销售均有大幅增长 [25][26][32] - 内地客户贡献约三分之二新业务利润,内地客户数量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0% [26][32] - 香港利润率提升,健康险占比提高至56% [33][35] 其他市场表现 -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ASEAN市场表现良好,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38] - 印度市场增长潜力大,公司将继续支持合资伙伴发展 [41][42][43] 财务目标和资本管理 - 公司设定15%-20%新业务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和两位数自由盈余增长目标 [10] - 公司将优先投入于有机业务增长,其次是核心能力建设,最后考虑战略性并购 [94][97][150] - 公司目前资本充足,将维持稳健的资本水平,并保持来自各地区的持续现金流 [94][145] 技术投资和组织变革 - 公司将通过建立中心化的技术能力,实现跨市场的技能和规模经济 [79][80][136][137] - 公司将加强数据分析、AI应用等能力,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136][137]
PRU(PUK)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3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保险收入为45.91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41.59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85.49亿美元[1][169][17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回报为71.71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 - 238.72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 - 293.8亿美元[1]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2.43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 - 13.23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 - 5.19亿美元[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基本和摊薄均为34.5美分,2022年上半年为 - 55.1美分,2022年全年为 - 36.8美分[2] - 2023年上半年第一次中期普通股股息为6.26美分,2022年上半年为5.74美分,2022年全年为18.78美分[4]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7.56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 - 22.91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 - 17.97亿美元[4]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47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 - 15.05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 - 9.97亿美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71.59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67.31亿美元,2023年1月1日为189.36亿美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73.11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68.98亿美元,2023年1月1日为191.11亿美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654.58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602.49亿美元,2023年1月1日为1882.32亿美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6.9121亿美元,总权益和负债为18.8232亿美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12.67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0.58亿美元,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 - 8.79亿美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59.2亿美元[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中包含来自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股息620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6000万美元,2022年全年为1.12亿美元[11] - 税前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11.75亿美元,而综合收益表中显示的税前利润为12.43亿美元[113] - 总分部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7.82亿美元[115][116] - 资产负债表日的保险和再保险合同服务边际(CSM)总额为208.2亿美元,其中包括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计入损益表的CSM摊销净额为11.77亿美元[120][122] - 2023年上半年总部门利润为17.82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8.22亿美元下降2%[136] - 2023年上半年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4.62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1亿美元增长4%[136][163]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税前利润为11.75亿美元,2022年同期亏损13.47亿美元[136]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税项支出为2.2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58亿美元下降44%[136]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基于调整后营业利润为45.2美分,较2022年同期的40.6美分增长11%[136] - 2023年上半年调整后CSM释放为11.7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2.12亿美元下降3%[163] - 2023年上半年调整后保险服务结果为11.0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7亿美元下降4%[163] - 2023年上半年长期基础净投资结果为6.12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53亿美元下降6%[163] - 2023年上半年保险业务为16.36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6.91亿美元下降3%[163] - 2023年上半年总外部客户收入为47.67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43.63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89.85亿美元[170] - 2023年上半年总税收费用为2.96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1.82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4.78亿美元[173] - 2023年上半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的股东实际税率为15%,2022年上半年为21%,2022年全年为20%[175] - 2023年上半年基于调整后营业利润的基本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45.2美分,基于当期利润的为34.5美分[17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每股收益计算的加权平均股数均为27.4亿股,2022年上半年和全年均为27.36亿股[177] - 2023年上半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6.26美分,金额1.72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为每股5.74美分,金额1.58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每股18.78美分,金额5.13亿美元[177] - 2023年10月19日,公司将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支付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6.26美分[178] - 2023年上半年基于调整后营业利润为21.72亿美元,每股收益79.4美分[17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回报短期波动为 - 32.34亿美元,每股收益 - 118.2美分[176] - 2023年上半年与企业交易相关的收益为6200万美元,每股收益2.3美分;2022年为5500万美元,每股收益2.0美分[176] - 2023年上半年基于当期利润为 - 15.08亿美元,每股收益 - 55.1美分;2022年全年为 - 10.07亿美元,每股收益 - 36.8美分[176]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的股息总额为3.61亿美元,每股13.04美分;2022年上半年为3.2亿美元,每股11.86美分;2022年全年为4.74亿美元,每股17.60美分[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评级的证券(不包括主权债务)为11.27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52亿美元[1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投资为152.984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相关数据可从文档中对应表格获取[189] - 公司总债务证券票据为770.16亿美元[190] - 公司总贷款为5.9亿美元[190] - 公司股权证券和集体投资计划持有总额为576.79亿美元[190] - 公司其他金融投资为68.44亿美元[190] - 公司总金融投资为1421.29亿美元[190] - 公司投资物业为0.37亿美元[19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14亿美元[190] - 公司总投资为1476.8亿美元[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96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7亿美元[1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计投资收入及其他债务人款项为20.52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51亿美元[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CPL部门利润为1.6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32亿美元增长24%[13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利润为5.5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5.98亿美元下降7%[136] - 2023年上半年增长市场及其他部门利润为3.7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3.37亿美元增长11%[136]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采用IFRS 9《金融工具》和IFRS 17《保险合同》[8][10][15][21] - 约72%的合同服务边际(包括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扣除再保险)在过渡时按可变费用法计算,其余约28%按一般计量模型计算[29] - 2022年1月1日采用IFRS 17追溯调整股东权益,对集团合并财务状况表和合并损益表的列报项目有重大改变[31][32][33] - 向IFRS 17过渡的方法有完全追溯法、修正追溯法和公允价值法,关键是确定合同服务边际(CSM)[34][35] - IFRS 9自2018年1月1日起取代IAS 39,集团符合临时豁免条件,将IFRS 9的初始应用日期与IFRS 17对齐[49][50] - IFRS 9影响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与计量、减值费用计算和套期会计要求,集团大部分金融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无重大额外减值,未采用套期会计[51][53][54][55] - 采用IFRS 9对集团财务报表影响不显著,2022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反映部分债务证券和贷款分类变化,整体净资产影响小于500万美元[57] - 2022年1月1日按IFRS 17重述合并财务状况表,总资产从19.9102亿美元变为18.8232亿美元,股东权益从1.7088亿美元变为1.8936亿美元,总负债从18.1838亿美元变为16.9121亿美元[58][59] - 递延收购成本从28.15亿美元变为0,保险合同资产新增12.5亿美元,再保险合同资产从97.53亿美元变为27.87亿美元[58] - 保险合同负债从156.485亿美元变为149.798亿美元,再保险合同负债新增12.54亿美元,投资合同负债(无自由参与特征)从8.14亿美元变为7.22亿美元[58]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66亿美元变为1.32亿美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8.62亿美元变为11.67亿美元[58] - 政策贷款从17.33亿美元变为0,其他贷款从8.29亿美元变为7.71亿美元,债务证券从99.094亿美元变为99.154亿美元[58] - 确定保险和再保险合同资产和负债的履约现金流影响1319亿美元的净保险和再保险合同余额(不包括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持有的余额)[72] - 2023年5月23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对IAS 12的修订,于当日生效,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英国获批采用[69] - 2023年6月20日,英国实质性颁布立法,引入经合组织的支柱二全球最低税规则和英国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69]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应用了IAS 12的强制豁免,不确认和披露相关递延税资产和负债的信息[69] - 采用IFRS 17后,保险和再保险相关应收和应付余额纳入IFRS 17保险和再保险合同资产和负债[60] - 采用IFRS 17后,保单贷款相关现金流(包括应计利息收入)纳入相关保险合同组的履约现金流[61] - 采用IFRS 17后,新加坡分红基金预期未来分配产生的递延税负债重新分类为IFRS 17下保险合同负债的一部分[62] - 采用IFRS 17后,确定一组保险合同的首日合同服务边际(CSM)时考虑获取现金流,不再需要明确的递延获取成本(DAC)资产,与无 discretionary participation features的投资合同相关的DAC重新分类为“其他非投资和非现金项目”下的“其他债务人”[63] - 采用IFRS 17后,保险和再保险合同资产和负债的调整主要与建立CSM、建立非金融风险的明确风险调整、释放IFRS 4保单持有人负债中的审慎性以及处理分红基金未分配盈余的变化有关[64] - 采用IFRS 17后,递延税余额进行调整以反映上述向IFRS 17过渡产生的计量调整的递延税影响,计算递延税的方法不变[65] - 约72%的CSM(包括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且扣除再保险)在过渡时采用可变收费法(VFA)计算[123][124] 收益率曲线相关 - 2023年6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26,美元兑港元汇率为7.84等[19][20] - 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1年期收益率曲线为1.86 - 2.36%,5年期为2.44 - 2.87%等[99] - 2022年12月31日,美元1年期收益率曲线为4.75 - 5.91%,5年期为4.02 - 5.17%等[99] - 2022年1月1日,港元1年期收益率曲线为0.43 - 1.44%,5年期为1.24 - 2.26%等[99] 回报率估计相关 - 债务证券和贷款的长期回报率估计为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加上估计的长期信用利差,减去预期信用损失,范围为2.8%至7.8%[152] - 权益类证券的长期回报率估计为收入和资本的长期趋势投资回报,范围为8.6%至15.7%[154] 资产减值相关 - 代表分销权的无形资产减值影响资产34.28亿美元[129] 金融投资分类相关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扣除衍生负债的金融投资(不包括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持有的)为1413.59亿美元[132]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占集团总资产的52亿美元[133] 借出证券和回购协议项下资产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证券、集体投资计划持股和债务证券中包含15.56亿美元的借出证券和回购协议项下资产,2022年12月31日为15.71亿美元[9] 股东融资业务相关 - 2023年上半年,股东融资业务的结构性借款期末余额为3
PRU(PUK)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3-23 00:00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总保费收入为233.44亿美元,2021年为242.17亿美元[1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投资回报为 - 301.59亿美元,2021年为34.86亿美元[1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0.07亿美元,2021年为22.14亿美元[1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6.5美分,2021年为 - 77.7美分[19] - 2022年每股股息为17.60美分,2021年为16.10美分[19] - 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659.42亿美元,2021年为1991.02亿美元[19] - 2022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1488.15亿美元,2021年为1818.38亿美元[19] - 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71.27亿美元,2021年为172.64亿美元[19] 集团股东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GWS资本盈余(超过GPCR)为156亿美元,2021年为175亿美元[20] 公司股息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总现金股息为每股18.78美分,2021年为每股17.23美分,同比增长9%[27] - 2022年第一期中期股息为每股5.74美分,2021年为每股5.37美分;2022年第二期中期股息为每股13.04美分,2021年为每股11.86美分[26][27] 公司整体保费及相关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保费收入为233.44亿美元,2021年为242.17亿美元,2020年为234.95亿美元[46] - 2022年年度保费等价物(APE)为43.93亿美元,2021年为41.94亿美元,2020年为38.08亿美元[46] - 2022年扣除续期业务保费为164.13亿美元,2021年为175.93亿美元,2020年为182.53亿美元[46] - 2022年扣除当期新业务90%的单笔保费为38.39亿美元,2021年为36.02亿美元,2020年为21.47亿美元[46] - 2022年权益法核算的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APE销售额为11.82亿美元,2021年为11.04亿美元,2020年为8.2亿美元[46] - 2022年其他调整为1.19亿美元,2021年为0.68亿美元,2020年为 - 1.07亿美元[46] 市场人口及需求趋势 - 亚洲中产阶级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15亿人,推动约1.8万亿美元的健康保障缺口[48] - 非洲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一倍,超过20亿人[48] APE销售额相关情况 - APE销售额按CER基础计算增长9%,达到43.93亿美元,反映2022年下半年代理和银行保险渠道的增长[53] 税后利润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IFRS税后利润为10.07亿美元,2021年按CER基础为21.43亿美元,按AER基础为22.14亿美元[54] 客户相关情况 - 超30%的新客户来自富裕和高级富裕阶层,超50%的已发行保单是健康和保障计划[55] - 2022年79%的新保单自动核保,41%的保单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发行,64%的索赔通过电子方式提交,31%的索赔自动裁决[57] - 客户留存率保持在89%[58] - 总寿险客户群增加到1830万,2021年为1770万;新保单包括240万份健康和保障案例,较2021年增加9%[60] 代理人相关情况 - 超7000名代理人达到百万圆桌会议(MDRT)生产水平,贡献相关市场APE销售额的42%[65] 银行保险渠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银行保险是最大渠道,APE销售额达22.25亿美元,战略合作伙伴贡献74%的银行保险APE销售额,新健康和保障政策销售增长39%[69] 东泉投资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东泉投资管理或咨询资产达2214亿美元,在六个市场是前十大资产管理公司,2022年平均管理或咨询资金减少5%至2294亿美元[76][77] 公司员工及领导岗位情况 - 公司员工超14000人,2022年通过网络研讨会等方式提升员工未来工作技能[79] - 2022年多个领导岗位发生变动,包括晋升和新任命[81][82] 市场销售趋势 - 2023年前两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香港和中国大陆市场有望受益于疫情限制放宽[85] 中国大陆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大陆人口约14亿,保险渗透率低,健康和保障缺口约8050亿美元[87] - 2022年中国大陆CPL总保费同比增长16%,高于行业的3%[88] - 2022年CPL新业务APE销售额增长19%至8.84亿美元,其中银保渠道增长32%,代理业务下降7%[89][90] - 2021年CPL APE销售额增长25%至7.76亿美元,市场份额从0.74%提升至0.86%[91] - CPL拥有超15200名代理人,人均APE销售额增长9%,2022年超1000人达到MDRT标准[96] 香港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香港APE销售额下降4%至5.22亿美元,下半年增长30%,市场份额提升2个百分点至7.4%[103] - 2021年香港APE销售额下降27%,国内业务保护组合提升7个百分点,保护APE销售额增长12%[104] 整体年化保费等值销售额相关情况 - 2022年整体年化保费等值销售额(APE)增长2%至2.47亿美元,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30%,较2021年下半年增长7%[116] 代理渠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代理渠道APE销售占比超58%,下半年APE销售较上半年增长57%,平均代理案件规模同比增长17%,代理招聘人数下半年较上半年反弹45%[110] 印尼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印尼市场按加权新业务保费计算市场份额为11%,代理渠道市场份额为28%,伊斯兰保险业务市场份额为32%[113] - 2022年公司在印尼设立专门的伊斯兰人寿保险实体,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伊斯兰重疾险和教育储蓄产品[114][120] 公司合作情况 - 公司与多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渣打银行、大华银行等,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111][123] 马来西亚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马来西亚APE销售下降17%,排除2021年产品重新定价影响后仅下降2%,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15%,超97%产品为定期保费性质[126] - 2022年马来西亚客户数量为300万,传统业务和伊斯兰保险业务各150万,数量同比稳定[128] - 2022年马来西亚代理人数增长8%至超24300人,招募新代理超7400人,银行保险渠道APE销售增长17%[131][133] 新加坡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新加坡整体APE销售增长6%至7.7亿美元,代理渠道APE销售全年增长3%,银行保险渠道增长11%[137] - 2022年新加坡高净值客户APE销售增长30%,企业福利业务APE销售增长17%,覆盖超3000家中小企业和超20万员工[139] 客户留存率情况 - 客户留存率达96%[142] 顶级代理人相关情况 - 2022年顶级代理人数量增长超23%,MDRT资格获得者超1200人,活跃代理人APE销售生产率提升2%[143] 公司合作客户群体情况 - 通过与UOB和SCB合作,可接触超160万活跃移动银行客户和13万中小企业及商业银行客户[144] 公司股权情况 - 公司持有ICICI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22%的投票权[146] 泰国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泰国APE销售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整体市场份额达7%[147] 越南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越南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3%提升至15%,APE增长26%,高于行业的8%[149][156] - 越南市场MDRT资格人数在2022年增长60%至近2000人,银保渠道增长26%[173] 菲律宾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菲律宾客户群增长17%至90万,APE销售增长14%至1.82亿美元[150][155] - 菲律宾代理渠道新招募人数增长89%[174] 台湾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台湾APE销售增长35%,市场份额较2021年提升1.5个百分点至4.4%[151][157] - 台湾地区2022年APE销售额增长35%[176] 非洲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洲APE销售同比增长19%,业务为8个国家的99万客户提供服务[152][158] - 非洲公司拥有16000人的代理团队,2022年MDRT成员超200人[177] 东方汇理资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东方汇理资管管理或咨询的资金规模为2214亿美元,其中包括印度IPAMC的301亿美元(占49%)和中国CPFMC的90亿美元(占49%)[179] - 2022年东方汇理资管管理资金规模下降14%至2214亿美元,市场贬值和外汇换算损失共421亿美元[183] - 2022年东方汇理资管从保诚寿险业务获得78亿美元稳定流入,但第三方业务净流出32亿美元[184] - 2022年东方汇理资管费用利润率降低1个基点,成本收入比下降1个百分点,排除投资损失后成本收入比相比2021年改善2个百分点[185] - 2022年东方汇理资管59%的管理资产在过去一年跑赢基准(2021年为61%),39%的管理资产在过去三年跑赢基准(2021年为42%)[186] 印度IPAMC客户情况 - IPAMC超50%的新客户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和新银行直接或合作加入,现有客户约800万[199]
PRU(PUK)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3-23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8%[15] - 2022年第二次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13.04美分(2021年为每股11.86美分),第一次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5.74美分(2021年为每股5.37美分),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18.78美分(2021年为每股17.23美分),增长9%[16] - 2022年运营自由盈余为21.93亿美元,2018年为15.64亿美元;2022年EEV股东权益为422亿美元,2018年为274亿美元;2022年碳排放(WACI)为219,2019年为386 [48] - 年化保费等值销售额(APE)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达43.93亿美元,新业务利润下降11%,香港以外地区新业务利润增长5%,达18亿美元[65] - 2022年集团经调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经营利润为33.7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8%,税后IFRS利润为10.07亿美元[66] - EEV新业务利润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11%至21.84亿美元,按实际汇率计算下降14%[191] - 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资本强度(WACI)较2019年基线下降43%,2019年WACI为386,2022年为219,目标到2025年将股东和保单持有人资产组合的碳排放减少25%,2025年目标WACI为290[192] - EEV股东权益持续经营业务减少11%至422亿美元[193] - 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的自由盈余生成在固定汇率基础上增长9%,达21.93亿美元,实际汇率基础上增长6%[194] - 集团运营自由盈余生成在扣除重组和中心成本后为13.74亿美元,2021年固定汇率基础为11.35亿美元,实际汇率基础为11.79亿美元[194] - 基于长期投资回报的调整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营业利润在固定汇率基础上增长8%,达33.75亿美元,实际汇率基础上增长4%[194] - 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的调整后营业利润在固定汇率基础上增长6%,实际汇率基础上增长2%[194] - 中心其他收入和支出在固定汇率基础上改善26%,实际汇率基础上改善28%[194] - 重组和IFRS 17成本增加,抵消了部分利润增长[194] 公司发展历程与重大事件 - 2023年是公司在亚洲开展首次业务100周年,也是公司成立175周年[14] - 2022年公司收购加纳和肯尼亚的业务,标志其进入快速增长的非洲人寿保险行业[12] - 2022年5月宣布任命Anil Wadhwani为首席执行官,其于2023年2月25日加入公司[19][20] - 2022年推出AI驱动的移动健康应用Pulse by Prudential[12] - 2021年公司完成重组后,专注于亚洲和非洲市场[12] - 2019年公司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英国寿险公司[12] - 2018年Eastspring签署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12] - 2014年公司与中信集团成立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2] - 2022年10月公司发布白皮书阐述公正和包容性转型的理由[21] - 2022年9月Arijit Basu、2023年1月Dr. Claudia Suessmuth Dyckerhoff加入董事会[23] - 2013年加入董事会的Philip Remnant和2017年加入的Tom Watjen将于2023年5月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时卸任[24]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约50%的年化保费等值销售额(APE)和新业务利润来自东南亚[29] - 中国大陆人口14亿,寿险渗透率2.1%,Eastspring管理或建议的资产为90亿美元,健康保障缺口8050亿美元,GDP增长率预测为4.5% [38] - 公司46%的APE销售来自重复购买[38] - 公司在亚洲13个寿险市场中的12个排名前三,Eastspring在11个市场中的6个是前10大资产管理公司;自2014年进入非洲8个国家后建立了快速增长的多产品业务;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伊斯兰业务的市场领导者 [55][56] - 客户留存率始终超过89%(不包括印度、非洲、缅甸和老挝);年内就长期保险产品向客户支付超93亿美元;新业务利润为22亿美元 [59] - 总寿险客户群增至1830万,新增240万份健康和保障保单,较2021年增长9%[77][78] - 代理渠道产生12亿美元新业务利润(2021年为16亿美元),利润率为70%(2021年为89%),代理业务销售额占健康和保障APE销售总额的61%[80] - 银保渠道是2022年最大的渠道,APE销售额达22.25亿美元,战略合作伙伴贡献了74%的银保APE销售,新业务利润为8.79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5%[82] - 银保渠道销售的新健康和保障保单数量在2022年增长了39%[83] - 中国内地业务APE销售额达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9%),新业务利润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5%)[94] - 中国内地业务新业务利润率为44%,较2021年下降1个百分点[94] - 中国内地业务调整后营业利润为3.68亿美元,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2%),IFRS税后利润为 - 1.44亿美元,同比下降152%(按固定汇率计下降154%)[94] - 中国内地业务APE销售增长得益于银行保险渠道增长32%,代理业务全年下降7%,下半年较上年同期增长6%[97] - 中国内地业务一款针对大湾区客户的重疾险产品贡献该地区相关APE销售的21%,退休村网络扩展至7个城市的17家机构[99] - 中国内地业务虚拟销售率超80%,并新增11家银行保险合作伙伴[102] - 2023年前两个月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香港和中国内地有望受益于疫情限制放宽带来的机遇[91] - 公司在中国大陆有59家银行保险合作伙伴,可触及超6600家分行,有3200名当地保险专家服务银行客户,推动银行渠道新业务利润增长45%[103] - 公司有超15200名代理人,活跃代理人APE销售增长9%,2022年超1000名代理人达到百万圆桌会议(MDRT)标准[103] - 香港地区2022年APE销售5.22亿美元,同比下降5%;新业务利润3.84亿美元,同比下降48%;新业务利润率74%,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103] - 2022年整体APE销售下降4%至5.22亿美元,下半年增长30%,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5.4%增至7.4%,第四季度增至12.5%[106][107] - 公司客户留存率超97%,代理渠道APE销售下半年增长57%,平均代理案件规模同比增长17%,代理招聘下半年反弹45%[110] - 印度尼西亚2022年APE销售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新业务利润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新业务利润率51%,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112] - 公司在印尼寿险市场份额为11%,代理渠道份额为28%,伊斯兰保险市场份额为32%,2022年下半年APE销售增长30%[114] - 印尼代理渠道代理人数量减少7%至18.3万,生产力提高8%,平均每份新保单APE增长26%[117] - 马来西亚2022年APE销售3.59亿美元,同比下降22%;新业务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降31%;新业务利润率44%,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119] - 马来西亚保险市场增长前景大,公司超97%的产品为定期保费性质[120] - 2022年公司客户数量为300万,传统业务和塔卡富业务各150万,同比稳定[121] - 公司在马来西亚寿险市场份额为18.9%,是最大的塔卡富运营商,市场份额为22.3%,塔卡富新业务销售额是最接近竞争对手的1.4倍[122] - 2022年APE销售额下降17%,排除2021年产品重新定价影响后,仅下降2%,下半年APE销售额比上半年高15%[123][124] - 2022年新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7%,下半年整体新业务利润率下降幅度减小[124] - 公司代理人数增长8%,超过24300人,2022年招募超7400名新代理[126] - 新加坡2022年APE销售额为7.7亿美元,同比增长4%,新业务利润为4.99亿美元,同比下降5%[127] - 新加坡高净值客户APE销售额增长30%,企业福利业务APE销售额增长17%,覆盖超3000家中小企业和超20万员工[129] - 增长市场及其他板块2022年APE销售额为1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新业务利润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37] - 公司在印度拥有ICICI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22%的投票权,该公司是印度前三大私人寿险公司之一[139] - 公司在越南市场份额为15%,较2021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菲律宾市场份额为17%;在台湾市场APE市场份额为4.4%,较2021年提高1.5个百分点[139][140] - 印度ICICI Prudential年金APE销售9个月增长56%,保障APE销售增长23%,健康和保障APE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4%[144] - 泰国APE销售2022年增长18%,新业务利润增长20%,总银保APE销售增长17%,保障销售增长19%,新客户数量增加11%至170万[145] - 菲律宾全年APE销售增长14%至1.82亿美元,代理渠道招募人数增长89%[146][153] - 越南APE销售增长26%,强于行业的8%,SOFI和PRU - Easy365分别售出超2100和31100份保单,MDRT资格人数增长60%至近2000人[146][157] - 台湾APE销售增长35%,市场收缩11%,新业务利润强劲增长[146][147] - 非洲APE销售同比增长19%,推出12款新产品,拥有1.6万代理人,超200名MDRT成员[147][150][155] - 印度ICICI Prudential招募超34700名新代理人,使总数超20.4万,银保渠道增长26%[151][152] 资产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旗下亚洲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Eastspring管理或提供建议的资产达2214亿美元[29] - 泛亚资产管理部门Eastspring Investments在11个亚洲市场开展业务,管理或咨询资产达2214亿美元,2022年平均管理或咨询资产降至2294亿美元,降幅5%[86][87] - Eastspring管理或建议的资金降至2214亿美元,下降14%,调整后营业利润降至2.6亿美元,下降17%[158] - Eastspring 59%的管理资产过去一年跑赢基准(2021年为61%),39%的管理资产过去三年跑赢基准(2021年为42%)[165] - Eastspring净流出32亿美元,主要来自债券基金和代M&G plc管理的股票基金赎回,费用利润率下降1个基点[160][163] 公司其他方面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全时当量)为14681人;社区投资现金贡献总额为1.22亿美元;GWS股东盈余超过GPCR [60] - 公司股票被纳入深港通和沪港通计划,以及恒生综合指数 [64] - 公司获得在澳门设立分行的监管批准 [64] - Eastspring Investments被评为Citywire亚洲资产管理奖的最佳新兴市场股票经理 [64] - 公司赞助2022非洲国家杯,该赛事观众超10亿人 [64] - 公司高级领导层中女性占比35% [64] - 公司宣布到2025年将WACI减少25%,并与谷歌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4] - 超30%的新客户来自富裕和高净值客户群体,超50%的已签发保单为健康和保障计划,43%的新业务利润来自健康和保障产品[67] - 2022年79%的新保单自动核保,41%的保单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签发,64%的理赔申请通过电子方式提交,31%的理赔自动裁决[74] - 客户留存率保持在89%以上,2022年46%的APE销售来自客户复购[74][75] - 超过9800名员工加入PruVenture招聘计划,三年来生产力是标准新员工的四倍,2022年有3万名成功代理人通过PruDNA评估[74] - 公司员工超14000人,2022年开展系列网络研讨会提升员工技能,还推出多个员工社区[89][91] - 2022年多位高管获得晋升或任命,包括James Turner任集团首席财务官等[93] - IPAMC超50%的新客户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和新银行的合作直接签约,现有客户群约800万[170] - CPFMC与超40家当地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171] - 自2021年起,CPFMC一直在打造养老目标基金,吸引了零售投资者的稳定净认购[172] - 怡安翰威特(Eastspring)在2022年赢得众多行业奖项,被评为最佳新兴市场股票经理等[170] - 怡安翰威特(Eastspring)整合全资业务的投资能力到单一平台,提高全球执行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169] - 怡安翰威特(Eastspring)扩大了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的范围,推出日本可持续价值基金等[169] - 怡安翰威特(Eastspring)加强与被投资公司在气候变化和脱碳方面的合作,与占保诚资产负债表绝对碳排放65%的顶级排放者合作[167]
PRU(PUK)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16 00:3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业务新业务利润率从年初的150个基点升至半年的300个基点,年末达到390个基点 [13] - IFRS 17实施后,股东权益增加19 - 28亿美元,反映了之前未确认的利润;IFRS 4运营利润从6.5 - 8.5亿美元的减少反映了时间差异 [52][71] - 总违约额去年为7500万美元;股东债务总额230亿美元中,8.9亿美元为投资级,55%为A - 及以上 [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香港业务 - 内地访客流量约为2018 - 2019年峰值水平的40% - 45%,开始对业务量产生积极影响 [12] - 2022年下半年国内市场份额从上半年翻倍至10% [15] - 目前约有1.9万名代理人,其中约1万名专注内地访客业务;80%的代理人在疫情前加入 [50] 中国内地业务 - 2022年新业务利润增长15%,销售额增长19% [41] - 银保渠道与59家银行的6687家分行合作,2022年网点增加11% [64] - 中信保诚人寿MDRT增至1000人,代理人生产力增长9% [22] 印尼业务 - 2022年下半年APE较上半年增长44%,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代理渠道 [39] 马来西亚业务 - 合并常规和回教保险业务后,保费收入仍居首位 [135] - 2022年扣除医疗重新定价一次性影响后,APE下降2%,市场整体下降6%,常规业务下降9%;前两个月银保和代理业务均有增长势头 [1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42%的新业务利润来自大中华区,53%来自东盟,公司在多个东盟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6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点是人员和文化、客户以及运营绩效;资本分配优先考虑有机增长,其次是战略机会 [24][100] - 数字战略围绕Pulse平台,聚焦客户服务和参与,提升分销渠道效率和客户体验 [114] - 在中国内地,继续加强银保合作,提供多元化产品,满足保护和储蓄需求;推动退休规划业务 [43][159] - 在印尼开展“加速增长转型计划”,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涉及代理、运营、理赔和费用等方面 [8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随着疫情措施放松,亚洲市场代理活动增加,内地访客流量回升对香港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对各市场增长机会持乐观态度 [12][154] - 利率走势难以预测,公司产品组合多元化,健康和保障业务受利率影响较小 [106][1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强大品牌、175年历史、广泛分销网络和1800万客户的信任 [3] - 公司在多个市场是强大竞争对手,在亚洲和非洲高增长潜力市场具有优势 [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香港业务内地访客和本地市场情况及新业务利润率参考点 - 内地访客流量约为2018 - 2019年峰值的40% - 45%,开始影响业务量;本地市场2022年下半年市场份额翻倍至10%;新业务利润率按年末利率重新估值全年 [12][13][15] 问题: 中国内地银保合作及代理渠道情况 - 2022年有11家新银保合作伙伴,与多家银行合作;代理渠道开始复苏,中信保诚人寿MDRT增至1000人,生产力增长9% [19][22] 问题: 印尼市场是否触底及增长驱动因素 - 2022年下半年APE增长44%,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代理渠道;公司开展转型计划巩固领先地位 [39][86] 问题: 银保增长多元化、签约率及代理招募率 - 银保渠道多元化,与多家银行合作;2022年网点增加11%;代理渠道招募情况未详细提及 [40][64] 问题: 资产负债表对美国银行股的风险敞口 - 股东资产的34%(约39亿美元)中,约11亿美元与美国银行股相关,97.5%为投资级,95%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对SVB的敞口约100万美元 [48] 问题: 香港代理业务恢复情况及访客数据能否衡量复苏程度 - 目前约有1.9万名代理人,约1万名专注内地访客业务;访客数据衡量复苏程度尚早 [50] 问题: IFRS 17对运营利润的影响 - IFRS 17是会计方法变更,不影响业务模式、战略和估值;股东权益增加19 - 28亿美元;运营利润减少反映时间差异 [51][52][71] 问题: 各地区代理业务受损及修复情况 - 香港代理流失主要是因疫情期间获客难;亚洲和非洲其他市场2022年代理招募增长9%,生产力增长6% [77][78] 问题: 最看好的市场细分领域及Pulse平台投资计划 - 看好中国内地和印度市场,因人口众多、渗透率低;将继续发展Pulse平台,提升客户服务和运营效率 [83][114] 问题: 运营绩效改善的方向及短期提升空间 - 关注销售数量、质量和利润率提升;8月将提供更详细战略路线图 [92] 问题: 香港MCV代理招聘计划及资本管理计划调整条件 - 有1万名专注MCV的代理人,计划激活休眠代理人并招聘优质代理人;资本管理优先考虑有机增长,保持强大资本状况 [121][100] 问题: 利率走势及对产品组合和投资分配的影响 - 利率走势难测,公司产品多元化,健康和保障业务受影响小 [106][148] 问题: 香港代理正常流失率 - 正常流失率约20% - 30%,疫情期间流失主要因业务不足 [130] 问题: 马来西亚新业务前景 - 公司在马来西亚处于领先地位,前两个月银保和代理业务有增长势头 [135][136] 问题: 中国内地合资企业产品需求变化及新业务利润率影响 - 健康和保障产品仍有需求,公司优化产品,广东地区部分产品APE占比27% [138] 问题: 澳门业务对香港销售的影响及时间表 - 澳门业务将于二季度推出,有望对2023年销售产生影响,可覆盖大湾区11个城市 [188] 问题: 股东回报及资本管理计划 - 资本分配优先考虑有机增长,满足战略机会;未提及具体股东回报计划 [100] 问题: 新业务利润率对利率的敏感性及利率上升对储蓄和保障产品需求及退保率的影响 - 产品有经济敏感性,但盈利能力强;未出现退保率波动 [162][167] 问题: MCV市场利润率前景和业务势头 - 初期需求集中在储蓄产品,利润率较低;健康和保障产品销售周期长;业务量增加对整体利润率有影响 [168][169] 问题: 印度监管环境及合资企业股份增持考虑 - 监管法案影响待明确,预计对业务影响较小;未提及股份增持计划 [165][166] 问题: 银保利润率提高的原因 - 未详细说明,提及银保是2022年重要渠道,带来15%的NBP增长 [207] 问题: GWS资本敏感性及利率和利差影响 - 公司资本状况强,积极管理资本;GWS资本与利率和利差负相关,主要是贴现效应 [181][218] 问题: 中信合资企业发展及股份增持意愿 - 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内地投资,与中信合作良好;未提及股份增持意愿 [185] 问题: 嵌入式价值按地区划分及自由盈余生成情况 - 未提供按地区划分的自由盈余生成数据,可参考NBP披露了解增值情况 [190] 问题: 2022年现金汇款较低的原因 - 公司流动性充足,年末约27亿美元,按需汇款 [194] 问题: 出售Jackson的计划及无机增长机会 - 已承诺将Jackson持股降至10%以下,未评论剩余股份出售;无机增长关注符合IRR的机会,优先考虑有机增长 [200][214] 问题: IFRS会计变更对EV报告基础的影响及中国市场利润率 - 未详细回答IFRS对EV报告基础的影响;中国市场利润率相关数据可参考附录 [201][202] 问题: 资本比率的运营目标范围 - 未设定内部目标比率,目前资本比率302%,远高于150%的风险 appetite [220] 问题: 香港产品组合变化的影响及中信合资企业的早期想法 - 初期内地访客需求集中在储蓄产品,健康和保障产品销售周期长;未提及中信合资企业早期想法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