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QFIN)

搜索文档
奇富科技:3季度盈利超出指引,股票回购力度加大
交银国际证券· 2024-11-21 09:15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3季度盈利超出指引,Non - GAAP净利润为18.3亿(人民币),同/环比+54.5%/+29.1%,超出公司此前指引(15.5 - 16.5亿元),3季度净收入同/环比+2.1%/+5.1%,盈利显著增长主要来自take rate上升和拨备回拨的贡献(9.1亿元,对比2季度4.8亿元),公司指引4季度Non - GAAP净利润为18 - 19亿元人民币之间,对应同比增速在57 - 65%,意味着2024年Non - GAAP净利润将超过62亿元,增速超过40% [1] - 促成贷款环比恢复正增长,轻资产模式占比进一步提升,3季度促成贷款环比增长13%,贷款余额环比增长3%,3季度持续经营的促成贷款中,轻资产模式占比55.1%,同/环比+10.3/+1.1个百分点;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8%,同/环比+7.5/+1.7个百分点 [2] - 风险指标延续年初以来的改善势头,3季度90天逾期率为2.72%,环比显著下降0.7个百分点;入催率环比下降20个基点至4.6%,30天回收率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87.4%,公司侧重业务质量,优化风控模型,优化中高风险资产承接结构,引入优质前后端催收资源,提升回款率 [2] - Net take rate显著提升,3季度Net take rate为5.9%(原口径为5.2%),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风险改善和资金成本下降,预计2025年相比2024年仍有提升空间 [2]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收入17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61.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6%,Non - GAAP净利润62.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8%,Net take rate为4.79%,ROAA为13.1%,ROAE为27.2% [10] 业务数据 - 2024年3季度促成贷款820亿人民币(12.8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换算),同比下降14.9%,轻资产模式促成贷款占比55.1%,贷款余额1280亿人民币(19.9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换算),同比下降13.3%,轻资产模式贷款余额占比58% [8] 股价表现 - 收盘价32.37美元,目标价38.4美元,潜在涨幅18.6%,52周高位34.98美元,52周低位13.78美元,市值50.9296亿美元,日均成交量0.81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04.58%,200天平均价24.64美元 [6]
QFIN(QFIN)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11-21 00:0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净收入:Q3为43.7亿元人民币,Q2为4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35] - 非GAAP净利润:Q3达到18.3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54.5%[8] - 平均稀释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的非GAAP净利润:Q3为12.4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4.8%,同比增长71.5%[8] - 净资产收益率(ROE):Q3进一步提高到32.2%[9] - 平均内部收益率(IRR):本季度发起和促成的贷款为21.4%,上季度为21.6%[38] - 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21%[38] - 90天拖欠率:Q3为2.7%,Q2为3.4%[39] - 第一天拖欠率:Q3为4.6%,Q2为4.8%[39] - 30天回收率:Q3为87.4%,Q2为86.3%[39] - 风险贷款的新拨备:Q3约为16.3亿元人民币,Q2为13.1亿元人民币[40] - 前期拨备的转回:Q3约为9.1亿元人民币,Q2为4.8亿元人民币[40] - 拨备覆盖率:Q3为482%,Q2为42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Q3约为23.7亿元人民币,Q2为19.6亿元人民币[45]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Q3为97.7亿元人民币,Q2为87.8亿元人民币[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信贷驱动服务(资本密集型) - 收入:Q3为29亿元人民币,Q2为2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表外贷款大幅下降,尽管表内贷款和其他增值服务贡献强劲[35] 平台服务(资本轻型) - 收入:Q3为14.7亿元人民币,Q2为1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ICE和其他增值服务的强劲贡献,抵消了资本轻型贷款促成量的下降[36] - 排除风险控制SaaS服务(RM SaaS),平台上的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环比增长13.1%[8] - 资本轻型业务在Q3对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的贡献为5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 用户相关 - 新信用额度用户:Q3环比增长23.8%,平均单位获取成本下降7.4%[14] - 通过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取的新信用额度用户比例增加约5个百分点,该渠道的贷款量同比增长85%[15] - 登录转化率:Q3环比增长11.6%[18] - 成功提款的用户数量每月持续增长,月平均较上季度增长约12%[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系统流动性在Q3保持充裕,公司利用稳健的资产质量和与金融合作伙伴建立的长期信任,在资金方面保持谈判优势,资金成本环比下降30个基点[12] - 本季度发行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成本环比下降超过50个基点[12] - 2024年前三季度ABS发行总额达到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自2024年开始,公司坚持谨慎运营战略,优化风险表现,提高运营效率,这些举措使风险指标大幅改善,并在Q3实现创纪录的盈利[6] - 继续迭代商业模式,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平台模式为用户和金融机构创造价值,拓宽业务边界,增强运营韧性[7] - 计划动态调整资本轻型和资本密集型业务的组合,以平衡回报和风险,从贷款促成模式向平台模式过渡,构建一个涵盖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综合信贷科技服务平台[21] - 继续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专有流量以及公司的差异化定价和服务能力,扩大用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16] - 采用基于用户价值和风险状况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对现有用户进行管理,为高价值用户推出VIP服务策略,加强长期留存[17] 行业竞争 - 公司所处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巨大竞争优势[67] - 升级为平台模式后,公司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认为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经营环境 - Q3宏观环境仍具挑战性,但随着更多刺激经济政策在Q3后期发布,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称可持续复苏为时尚早,公司继续专注于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管理风险敞口[34] - 中国政府自Q3以来推出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各级政府也发布指导方针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加对关键消费场景的资金支持,同时平衡风险和业务可持续性[28] 未来前景 - 对2024年的股东回报预期将接近2023年净收入的100%,是中国美国存托凭证(ADR)中最高的派息率之一[31] - 预计2024年将基本完成3.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新的4.5亿美元回购计划[31][47] - 预计Q4非GAAP净利润在18亿元人民币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 - 65%[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Total Technology Solution业务持续稳步发展,Qifu DigiTech被列入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名单,今年又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使合作总数达到14家,其中10家已部署和推出解决方案,贷款量复合月增长率在今年前9个月达到14%,还开发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有解决方案[23][24] - 升级了以效率为重点的AI辅助系统,在贷款催收关键信息提取中召回率达到96.3%,准确率达到98.8%,平均每日使用量自部署以来增加了一倍多[26] - 增强了Qifu报告解读系统,通过将Qifu大语言模型与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集成,可以对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金融知识图谱,可以跟踪30%的中小企业借款人的运营变化[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 **提问者**:Richard Xu(摩根士丹利) - **问题**:Q3贷款量环比增长4.4%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近期的支持措施,公司明年是否会考虑更积极的贷款量增长?有哪些顾虑和前景如何?[53] - **回答**:Q3增长得益于客户需求的轻微复苏和平台战略的积极作用。公司正在从单一贷款服务提供商升级为平台模式,创造了各种解决方案,提高了客户留存率和终身价值,贷款量来自多元化客户渠道,例如嵌入式金融渠道贷款量同比增长85%。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国内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的态度需保持谨慎,首要任务是健康运营和执行平台战略[54][55][56] 问题2 - **提问者**:Alex Ye(瑞银) - **问题**:Q3拨备转回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可持续性?本季度资本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贷款模型的拨备率情况?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包括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今年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公司战略?[59] - **回答** - **拨备转回相关**:公司一直采取谨慎的拨备政策,预订的拨备率高于最终的损失率。Q3新拨备约16.3亿元人民币,占风险贷款量的4.3% - 4.4%,高于正常损失率,风险指标的改善推动了拨备转回。从年度来看,过去几年平均每年有近20亿元人民币的拨备转回。今年前两季度转回较少,下半年仍有较多转回空间。随着向资本轻型模式的转变,风险资产规模可能不会大幅增长,未来可能不需要预订大量拨备,但仍会保持谨慎的预订比例,拨备转回仍将继续[60][61][62][63][64][65][66] - **竞争格局相关**: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公司在自身擅长领域有竞争优势,升级为平台模式后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7][68][69] 问题3 - **提问者**:Emma Xu(美国银行) - **问题**:公司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在Q3继续改善,请提供资产质量的展望,同时许多银行在零售和信用卡业务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为何公司能够改善?[71] - **回答**:从公司战略角度,今年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是风险指标改善的根本驱动因素。公司是最早收紧信贷标准的公司之一,技术层面上,多年建立的综合风险管理系统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不断投入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升级风险模型,建立相关业务策略模型,优化中高风险资产配置和分配模型,引入金融合作伙伴,优化风险识别模型,加强贷后管理等,从而实现风险优化目标,预计在宏观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风险表现将保持相对稳定[73][74][75][76][77] 问题4 - **提问者**:Cindy Wang(华兴资本) - **问题**:今年股份回购速度很快,并宣布了4.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能否介绍2025年回购速度以及对回购价格的考虑?[79] - **回答**:公司决心在2024年完成当前回购计划,将花费接近去年利润的100%用于回购股份和支付现金股息,回购将使股份数量减少约12%。2025年将坚定执行新的回购计划。对于回购价格,没有设定目标价格,基于当前预估的前瞻性市盈率仍具吸引力,可能低于5倍,2025年可能会采取与2024年类似的方法,在估值有吸引力时尽可能多回购[80][81][83][84] 问题5 - **提问者**:Yada Li(中金公司) - **问题**:Q3的take rate从上个季度的4.4%继续提高,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信贷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潜在改善,明年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如何看待长期可持续的take rate?[86] - **回答**:Q3 take rate提高主要有三个驱动因素,一是风险方面的持续改善,降低了整体信贷成本,体现在拨备转回;二是资金成本,宏观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使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前几个季度的业务组合变化产生的递延影响。Q4的take rate可能与Q3相似,长期来看,风险和资金方面的贡献可能会保持,如果宏观环境没有大幅变化,整体资金环境可能仍然相对友好,但业务组合变化的递延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今年全年的take rate可能约为5%左右,明年可能会有所提高,长期来看取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87][88][89][90][91]
QFIN(QFIN) - 2024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4-11-20 06:15
股份回购计划 - 截至2024年11月19日,公司按股份回购计划在公开市场累计回购约137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总金额约2.98亿美元,平均价格为每份21.7美元[1] - 公司发布2025年4.5亿美元的新股份回购计划[10] - 2024年3月12日,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在2024年4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达3.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或A类普通股[55] - 2024年11月19日,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新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在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达4.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或A类普通股[56] 平台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台累计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2.543亿有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去年的2.279亿增长11.6%[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获批信贷额度的用户为5520万,较2023年9月30日的4920万增长12.2%[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3310万,较2023年9月30日的2940万增长12.6%[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2304.2303万笔贷款[11]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服务的贷款促成和发放总额达824.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69.23亿元下降14.9%,较上一季度的728.64亿元增长13.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续服务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1277.27亿元,较2023年9月30日的1472.37亿元下降13.3%,较2024年6月30日的1235.51亿元增长3.4%[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发放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2.72%[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发放贷款的重复借款人贡献率为93.8%[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ICE”未偿还贷款余额为428.98亿元,技术解决方案总计为15.44亿元[12] 财务关键指标(季度) - 2024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为43.702亿元(6.22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2.81亿元,上一季度为41.601亿元[13][27]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为22.892亿元(3.262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3.889亿元,上一季度为19.85亿元[14][47]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为23.155亿元(3.3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4.322亿元,上一季度为20.219亿元[15][40]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52.4%,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53.0%[16][48]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7.988亿元(2.563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377亿元,上一季度为13.765亿元[17][49]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8.251亿元(2.60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81亿元,上一季度为14.134亿元[18][42]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利润率为41.2%,非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41.8%[19][50] 现金及现金流相关 - 第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7.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约为23.7亿元[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88460元人民币,约合611101美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受限现金为2253397元人民币,约合321107美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短期投资为3120158元人民币,约合444619美元[73] - 过去三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1243893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371822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2260922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929892元人民币[76] - 过去九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4766559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6291705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9262095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7048470元人民币[76] 贷款组合风险指标 - 第三季度公司贷款组合整体风险指标进一步改善,首日逾期率为4.6%,30天回收率约为87.4%[26] 财务业绩预测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在17.5亿至18.5亿元人民币之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在18亿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至65%[57] 公司资产负债及权益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5818572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为4.6988515亿元人民币,约合6695.808万美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2.38087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负债为2.4089095亿元人民币,约合3432.669万美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00985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为2.289942亿元人民币,约合3263.139万美元[73] 财务关键指标(不同周期对比) - 过去三个月,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1137690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798797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从2023年的1141741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695821元人民币[77] - 过去九个月,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3160889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335449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从2023年的3181613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236373元人民币[77] - 过去三个月,公司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6.6%增至2024年的41.2%,Non - 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7.6%增至2024年的41.8%[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6.8%增至2024年的34.2%,Non - 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8.0%增至2024年的35.0%[78] - 过去三个月,公司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2.4%增至2024年的52.4%,Non - 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3.5%增至2024年的53.0%[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0.3%增至2024年的44.5%,Non - 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1.5%增至2024年的45.3%[78] - 过去三个月,公司归属于奇富科技股东的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6.94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18元人民币,Non - GAAP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7.20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35元人民币[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归属于奇富科技股东的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19.22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8.22元人民币,Non - GAAP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20.08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8.92元人民币[78] 应收贷款净额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为26317013元人民币,约合3750144美元[73]
Qifu Technology Announces Third Quarter 2024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and Launches A New US$450 Million Share Repurchase Plan for 2025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4-11-20 06:00
业务亮点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合作伙伴162个消费者2.543亿较一年前增长11.6%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获批信用额度用户5520万较2023年9月30日增长12.2%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成功提款借款人3310万较2023年9月30日增长12.6% [2]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23042303笔贷款 [2]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服务的总促成和发起贷款额824.3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9%较上季度增长13.1% [2] - 2024年第三季度轻资本模式智能信贷引擎和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下贷款额453.96亿元占比55.1%较2023年同期增长4.7%较上季度增长15.4% [2] - 2024年第三季度拟停止服务的贷款促成额171.4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4.6%较上季度下降24.0%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续服务的未偿还贷款余额1277.27亿元较2023年9月30日下降13.3%较2024年6月30日增长3.4%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资本模式下未偿还贷款余额740.78亿元较2023年9月30日下降0.5%较2024年6月30日增长6.4%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拟停止服务的未偿还贷款余额319.01亿元较2023年9月30日下降23.8%较2024年6月30日下降6.8% [2]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合同期限约10.12个月2023年同期为11.23个月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90天以上逾期率2.72% [2]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重复借款人贡献率93.8% [2] 财务亮点 - 2024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43.70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22.89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23.15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52.4%非GAAP运营利润率53.0% [5]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17.98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18.25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利润率41.2%非GAAP净收入利润率41.8% [5] - 2024年第三季度每完全稀释美国存托股净收入12.18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 2024年第三季度每完全稀释美国存托股非GAAP净收入12.35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5] 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结果 - 2024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43.702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11] - 2024年第三季度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29.01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变化 [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重资本贷款促成和服务费用2.587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较上季度增长 [12] - 2024年第三季度融资收入17.4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较上季度变化 [13] - 2024年第三季度释放担保负债收入7.946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下降 [14] - 2024年第三季度其他服务费1.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15]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台服务净收入14.691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15] - 2024年第三季度轻资本贷款促成和服务费用5.74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 [16] - 2024年第三季度推荐服务费7.631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17] - 2024年第三季度其他服务费1.3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18] - 2024年第三季度总运营成本和费用20.81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变化 [18] - 2024年第三季度促成发起和服务费用7.07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较上季度变化 [19] - 2024年第三季度资金成本1.46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较上季度下降 [20] - 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4.199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较上季度增长 [21] - 2024年第三季度一般和管理费用9.2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变化 [22] -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拨备4.77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较上季度下降 [23]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资产应收账款拨备6.444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下降 [24] -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拨备10.88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变化 [25] - 2024年第三季度或有负债拨备6.36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变化 [26]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22.892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27]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23.155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27]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52.4%非GAAP运营利润率53.0% [28] - 2024年第三季度税前收入23.5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28]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17.988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28]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18.251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29]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利润率41.2%非GAAP净收入利润率41.8% [30]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公司净收入18.029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30]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公司非GAAP净收入18.292亿元较2023年同期和上季度增长 [30] - 2024年第三季度每完全稀释ADS净收入12.18元 [31] - 2024年第三季度每完全稀释ADS非GAAP净收入12.35元 [32] - 2024年第三季度计算GAAP净收入每ADS加权平均基本ADS1.453亿计算GAAP和非GAAP净收入每ADS加权平均稀释ADS1.481亿 [33] 股票回购计划 - 2024年3月12日公司董事会批准股票回购计划授权在2024年4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美国存托股或A类普通股总值最高3.5亿美元 [35] - 截至2024年11月19日公司已在公开市场购买约1370万ADS总价约2.98亿美元平均价格21.7美元 [36] - 2024年11月19日公司董事会批准2025年新股票回购计划授权在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4.5亿美元美国存托股或A类普通股 [37] 业务展望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公司将保持谨慎业务规划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净收入17.5亿元至18.5亿元非GAAP净收入18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长57%至65% [3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信贷科技平台为金融机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全周期技术服务 [42]
Qifu Technology to Announce Third Quarter 2024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on November 19, 2024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4-11-07 17:00
公司财务报告发布 - 公司将于2024年11月19日美国市场收盘后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1] 业绩电话会议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4年1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30(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上午8:30)召开业绩电话会议[2] - 所有希望参加电话会议的参与者必须通过提供的链接提前在线注册[3] - 注册后,每位参与者将收到电话会议的详细信息,包括拨入号码和唯一访问PIN码,请在会议开始前10分钟拨入[3] 网络直播 - 电话会议的实时和存档网络直播将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的投资者关系部分提供[4] 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Credit-Tech平台,提供一系列技术服务,协助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及中小企业在贷款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借款人获取、初步信用评估、资金匹配和后续服务[5] - 公司致力于通过Credit-Tech服务使信用服务更加普及和个性化,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5] 联系方式 - 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6] - 如有疑问,请联系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8]
QFIN vs. AMPL: Which Stock Is the Better Value Option?
ZACKS· 2024-10-29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奇富科技(QFIN)稳健的盈利前景和估值数据,其是比安普图德(AMPL)更优的价值投资选择 [7] 公司对比 评级对比 - 奇富科技的Zacks评级为1(强力买入),安普图德为3(持有),Zacks评级倾向近期盈利预测上调的股票,表明奇富科技盈利前景向好 [3] 估值指标对比 - 奇富科技远期市盈率为6.86,安普图德为151.83;奇富科技PEG比率为0.47,安普图德为4.65;奇富科技市净率为1.80,安普图德为3.92 [5][6] 价值评分对比 - 奇富科技价值评分为A,安普图德为F [6] 价值投资方法 - 价值投资模型结合风格评分系统价值类别中的高评分和强力的Zacks评级,Zacks评级针对盈利预测趋势积极的公司,风格评分基于特定特征对公司进行评级 [2] - 价值投资者会参考传统指标寻找当前股价被低估的股票,风格评分系统的价值类别通过关键指标识别被低估的公司,包括市盈率、市销率、盈利收益率、每股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 [4]
Here's Why 'Trend' Investors Would Love Betting on Qifu Technology, Inc. (QFIN)
ZACKS· 2024-10-28 21:50
文章核心观点 短期投资或交易中趋势投资是最有利可图的策略,但确保趋势可持续性并非易事 ,“近期价格强势”筛选可帮助投资者发现有潜力的股票,奇富科技是“趋势”投资的可靠选择,此外还有其他符合筛选标准的股票,投资者可借助Zacks Research Wizard进行选股策略回测 [1][3][8][9] 趋势投资要点 - 短期投资或交易中趋势投资是最有利可图的策略,但确保趋势可持续性较难 [1] - 股票价格走势常快速反转致投资者短期资本损失,需确保有足够因素维持股票上涨势头 [2] “近期价格强势”筛选要点 - “近期价格强势”筛选可发现基本面强劲且处于上升趋势的股票,奇富科技通过该筛选 [3] 奇富科技价格表现要点 - 奇富科技12周内股价上涨81.6%,反映投资者持续看好其潜在上涨空间 [4] - 过去四周奇富科技股价上涨17.7%,确保趋势仍在,且当前交易价格处于52周高低区间的99.1%,可能即将突破 [5] 奇富科技基本面要点 - 奇富科技目前Zacks排名为1(强力买入),处于基于盈利预测修正趋势和每股收益惊喜排名的前5% [6] - Zacks排名系统有出色的外部审计记录,排名1的股票自1988年以来平均年回报率为+25%,奇富科技平均券商推荐等级为1(强力买入),表明券商对其短期股价表现乐观 [7] 其他投资建议要点 - 除奇富科技外,还有其他通过“近期价格强势”筛选的股票,投资者可考虑投资并寻找符合标准的新股票 [8] - 投资者可根据个人投资风格从45多个Zacks高级筛选中选择,还可借助Zacks Research Wizard回测选股策略有效性 [8][9]
Qifu Technology: Dividend Stock To Benefit From China's Stimulus
Seeking Alpha· 2024-10-16 18:19
投资策略 - David专注于投资价格合理且长期可能跑赢市场的成长股和动量股 [1] - David是优质股票的长期投资者 并使用期权作为投资策略 [1] - David在2009年3月金融危机底部时建议投资者买入 从2009年到2019年 标普500指数上涨367%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685% [1] - David希望通过投资高质量成长股帮助人们赚钱 [1] 信息披露 - David没有持有文章中提到的任何公司的股票 期权或类似衍生品 也没有在未来72小时内启动任何此类头寸的计划 [1] - David没有与文章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业务关系 [1] - 文章仅用于提供信息 并非购买或出售股票的招揽或推荐 [2] - David不是注册投资顾问 投资者应自行研究或咨询财务顾问以确定适合其个人情况的投资 [2] - 文章表达个人观点 不能保证信息或结果的准确性 [2] - 投资股票涉及风险 可能导致损失 [2] 平台声明 - 过往表现不能保证未来结果 [3] - 文章不提供任何投资是否适合特定投资者的建议 [3] - 文章表达的观点可能不代表Seeking Alpha的整体观点 [3] - Seeking Alpha不是持牌证券交易商 经纪人或美国投资顾问或投资银行 [3] - 分析师包括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他们可能没有获得任何机构或监管机构的许可或认证 [3]
Qifu Technology: An Underrated Fintech Stock
Seeking Alpha· 2024-10-16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该公司是一家中国数字贷款公司,主要为年轻城市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1] - 该公司的估值较为稳健,引起了作者的关注 [1] - 作者是一名金融作家,专注于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 [1] 公司概况 - 该公司名称为Qifu Technology, Inc., 股票代码为NASDAQ: QFIN [1] - 该公司是一家中国数字贷款公司,主要为年轻城市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1] 作者背景 - 作者拥有金融学学位,有5年从业经验,曾在两家金融公司工作 [1] - 作者关注能源、银行和科技股,主要专注于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 [1] - 作者加入Seeking Alpha是为了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股票分析 [1] 免责声明 - 作者没有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期权或类似衍生工具,也没有在未来72小时内有此类计划 [2] - 作者自己撰写了这篇文章,文中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没有从Seeking Alpha获得任何报酬 [2] - Seeking Alpha表示过往业绩不能保证未来结果,不会对任何投资提供建议或意见 [2] - Seeking Alpha不是持牌证券交易商、经纪商或投资顾问,其分析师是第三方作者 [2]
QFIN or IBTA: Which Is the Better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2024-10-12 00:40
文章核心观点 - 对于寻求科技服务行业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在Qifu Technology Inc (QFIN)和Ibotta (IBTA)之间QFIN对价值投资者更具吸引力[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于Zacks Rank - Qifu Technology Inc (QFIN)的Zacks Rank为1 (Strong Buy) Ibotta (IBTA)的Zacks Rank为3 (Hold) QFIN盈利预估修正活动更令人印象深刻投资者应对其分析师前景改善感到放心这只是价值投资者考量的一个方面[1] 关于价值投资者考量的传统指标 - 价值类别根据多个关键指标对股票进行评级包括市盈率(P/E)、市销率(P/S)、盈利收益率、每股现金流等Qifu Technology Inc (QFIN)的远期市盈率为6.40 Ibotta (IBTA)为311.16 QFIN的PEG比率为0.44 IBTA为8.18[2] 关于市净率(P/B) - Qifu Technology Inc (QFIN)的市净率为1.68 Ibotta (IBTA)为5.08[3] 关于价值评级 - Qifu Technology Inc (QFIN)的价值评级为A Ibotta (IBTA)为D QFIN盈利预估修正活动更强估值指标更具吸引力价值投资者可能会认为QFIN是更好的选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