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WXXWY)
搜索文档
7月24日电,药明生物在港交所公告,预期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半年收益增长约16%;归属权益股东的利润增长约56%。
快讯· 2025-07-24 07:09
药明生物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期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约16% [1] - 公司预期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约54% [1] - 公司预期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同比增长约56% [1]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上涨2.52%,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7-14 22:40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收盘上涨2.52%至8009.09点 成交额137.2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29% 近三个月上涨45.07% 年初至今上涨74.34%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12日 基点为2000点 [1] 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3.77% 康方生物占比最高达12.25% [1] - 信达生物占比9.96% 三生制药占比9.44% 药明生物占比9.3% [1] - 百济神州占比8.49% 药明康德占比5.97% 再鼎医药占比5.15% [1] - 科伦博泰生物-B占比4.88% 诺诚健华-B占比4.28% 金斯瑞生物科技占比4.05%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2] - 行业集中度极高 医药卫生行业占比达100% [2]
摩根士丹利:药明生物-在高浓度生物制品制造中突破极限
摩根·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增持”,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目标价格为35.00港元,较目标价格的涨跌幅度为36%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生物本周推出下一代高浓度生物制药产品制造平台WuXiHigh 2.0,该技术可使生物制剂浓度高达230mg/mL,通过部署24种专有辅料使粘度降低90%,能减少患者注射体积、提高给药效率和依从性 [7] - 高浓度定义为超过100mg/mL,目前获批的最高浓度生物制剂是Benlysta(200mg/mL),药明生物新平台能达到230mg/mL,解决了粘度/蛋白质聚集的技术瓶颈 [3] - 超20%的FDA批准单克隆抗体浓度达到或超过100mg/mL,技术升级使药明生物进入更大、更专业市场,全球高浓度领域领先CDMO还包括三星生物、龙沙和富士胶片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价为25.80港元,52周范围为29.30 - 10.14港元,流通股数为42.27亿股,市值为1090.61亿港元,企业价值为977.51亿港元,日均交易额为11.05亿港元 [5] - 预测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9元、0.93元、1.15元、1.40元,净收入分别为186.75亿元、211.57亿元、240.92亿元、276.26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63.80亿元、75.52亿元、86.57亿元、100.61亿元 [5] - 预测2024 - 2027财年市盈率分别为20.8、25.4、20.4、16.8,市净率分别为1.7、2.1、1.9、1.7,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7%、14.1%、14.7%、16.0%,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为8.3%、9.4%、10.5%、11.3%,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分别为9.3、11.8、10.1、8.3,股息收益率均为0 [5] 估值方法 - 采用贴现现金流方法,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4%,终端增长率为4%,港元与人民币汇率为0.9 [8] 行业覆盖情况 - 报告涵盖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价格,如3SBio评级为“++”,价格为25.15港元;药明生物评级为“增持”,价格为25.80港元等 [69][71]
港股CXO概念股震荡走低,药明生物跌超5%
快讯· 2025-07-07 11:30
港股CXO概念股表现 - 药明生物股价下跌超过5% [1] - 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价下跌超过3% [1] - 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股价均下跌超过2% [1] 行业整体趋势 - CXO概念股普遍呈现震荡走低态势 [1]
高盛:药明生物-2025 年中国医疗保健企业日-关键要点_收入指引有望达成;产能情况
高盛· 2025-07-03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药明生物的评级为“Neutral”(中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有望实现收入指引,受强劲业务拓展和健康新客户订单支持,需求主要来自欧美市场,中国生物科技资金状况改善但新项目预算增加可能滞后,有中国授权交易带来的新兴机会 [2][6] - 资本支出执行按计划进行,国内外场地利用率提高,新加坡XDC站点年底运营、2026年GMP放行,中国国内利用率预计提升,爱尔兰站点今年有望盈亏平衡、明年商业化加速支持利润率改善,公司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 [6][7] - ADC需求强劲,预计2025年上半年确认6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ADC客户需求是亮点,截至2024年底管线达194个、增长35.7%,BsAb达151个、增长32.5%,管理层还强调了CD3、TCE、自身免疫和过敏治疗等新兴机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进展 - 有望实现收入指引,业务拓展活跃、客户订单势头良好,需求主要来自欧美,中国生物科技资金改善但新项目预算增加或滞后,有中国授权交易机会,部分跨国药企因交付能力将项目转移至药明生物 [2][6] 产能扩张与资产优化 - 资本支出执行按计划,国内外场地利用率提高,新加坡XDC站点2025年底运营、2026年GMP放行,中国国内利用率预计从约60%提升,爱尔兰站点今年目标盈亏平衡、明年商业化加速,公司5月14日与泰尔茂达成协议剥离德国DP设施,新泽西新DP线4月推出获客户积极反馈,新加坡大型DP设施在建 [6][7] 业务亮点与收入预期 - ADC需求强劲,截至2024年底管线达194个、增长35.7%,BsAb达151个、增长32.5%,管理层强调CD3、TCE、自身免疫和过敏治疗等新兴机会,预计2025年上半年确认6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此前2024年下半年确认7500万美元,接近1.4亿美元近期目标 [7] 财务数据 - 给出药明生物2024 - 2027年部分财务预测数据,包括营收、EBITDA、EPS等,2024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86.754亿人民币、212.027亿人民币、239.084亿人民币、268.581亿人民币 [9] 价格目标 - 12个月目标价为23.4港元,基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22倍 [8]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0.85%,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7-02 20:26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7月2日上涨0.85%报3051.69点成交额185.38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40%近三个月上涨15.29%年至今上涨49.37%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样本为港股通范围内50只流动性好市值大的医疗卫生行业证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08%其中信达生物(9.96%)药明生物(9.13%)百济神州(8.86%)占比居前 [1] - 样本100%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且行业100%属于医药卫生板块 [1] 样本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资格时将相应调整指数 [2] 跟踪基金产品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平安银华鹏华等公司发行的7只联接基金和ETF产品 [2]
WuXi Biologics Launches Next-Generation Platform WuXiHigh™2.0 for High-Concentration Biologics with Protein Concentration Reaching 230 mg/mL
Prnewswire· 2025-06-30 19:00
公司动态 - 药明生物推出新一代高通量制剂开发平台WuXiHigh™2 0 该平台专为高浓度生物制剂设计 可实现蛋白质浓度高达230 mg/mL 并将粘度降低达90% [1][10] - 该平台通过24种以上专有辅料组合显著降低粘度 同时保持制剂稳定性和可注射性 支持超滤/渗滤操作粘度达100 cP 精密灌装粘度达50 cP [3][4] - WuXiHigh™2 0整合高通量仪器预测粘度和聚集风险 通过数据驱动方法加速辅料筛选 缩短开发周期并减少材料消耗 [4] 技术突破 - 当前FDA批准生物制剂的最高浓度为200 mg/mL 而WuXiHigh™2 0将浓度上限提升至230 mg/mL 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3] - 平台通过专有辅料配方实现90%粘度降低 显著改善高浓度制剂常见的制造难题 如聚集和稳定性问题 [3][10] - 技术优势体现在提升注射体积灵活性 降低给药频率 简化冷链物流 同时提高原料药和制剂生产效率 [3] 行业趋势 - 高浓度生物制剂(>100 mg/mL)因减少注射体积 提升给药效率和患者依从性 已成为药企研发重点 FDA批准的单抗产品中超过20%为高浓度制剂 [2] - 行业痛点在于高浓度制剂易产生高粘度和聚集现象 可能影响制造工艺 产品稳定性并增加免疫原性风险 [2] 公司背景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生产组织(CRDMO) 提供从概念到商业化的端到端生物制剂解决方案 截至2024年底支持817个综合客户项目 含21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含COVID项目) [6][7] - 公司在全球拥有12 000名员工 覆盖中国 美国 爱尔兰 德国和新加坡 致力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可持续的CRDMO解决方案 [7][8]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上涨3.66%,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6-24 22:55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CESHKB)当日上涨3.66%,报7559.76点,成交额达121.1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5.96%,近三个月上涨28.51%,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2.76%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12日,基点为2000.0点,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99%,其中康方生物(10.79%)、信达生物(10.03%)、百济神州(9.56%)位列前三 [1] - 药明生物(9.42%)、三生制药(8.09%)、再鼎医药(6.08%)分列第四至六位 [1] - 药明康德(5.59%)、科伦博泰生物-B(5.09%)、金斯瑞生物科技(4.34%)、亚盛医药-B(4.0%)构成其余权重 [1] 行业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生物药品占比最高达56.98%,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4.70% [2] - 化学药占比16.03%,医疗器械占比2.29% [2]
创新药概念遭遇调整!药明生物放量大跌,机构如何看待后市?
金融界· 2025-06-16 15:22
药明生物股价异动 - 药明生物出现跳空低开 盘中一度放量大跌逾7%[1] - 主要股东Biologics Holdings通过大宗交易配售8294万股现有股份 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04%[1] - 配售价格为每股26.60港元 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5% 合计套现22.06亿港元[1] - 配售完成后Biologics Holdings持股从约14.36%降至12.32% 仍为公司主要股东[1] - 董事长李革控制Biologics Holdings已发行股本约19.66%及股东大会55.03%的表决权[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医药股表现亮眼 创新药概念涨幅位居市场前列[2] - 药明生物在今年4月9日至6月13日期间累计涨幅超过57%[2] - 板块积累大量获利盘 存在调整需求[2] - 机构对创新药板块出现分歧 部分机构认为短期震荡属正常[3] - 中邮证券仍坚定看好2-3年维度的创新药行情[3] 机构观点分析 - 创新药行情受产业层面积累和资金面回暖双重驱动[3] - 出海机会存在超预期可能 海外估值未泡沫化[3] - 宽基对创新药板块配置远未见顶 外资对港股创新药配置有提升空间[3] - 部分优质创新药公司估值处于合理甚至偏低估状态[3] - 华安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因涨幅过高将迎来剧烈波动或调整[4] 行业前景展望 - 申万宏源建议2025年下半年以创新药为主线 关注出海机会[4] - 行业最差局面已逐步过去 但基本面尚未完全反转[4] - 长期看港股呈现走出低谷趋势[5] - 创新药全球占比仍有提升空间[3]
港股开盘,恒指开跌0.42%,科指开跌0.61%。药明生物(02269.HK)跌3.57%,公司主要股东配售现有股份。
快讯· 2025-06-16 09:27
港股市场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42%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0.61% [1] 药明生物股价变动及股东行为 - 药明生物股价开盘下跌3.57% [1] - 公司主要股东配售现有股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