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YI)

搜索文档
111(YI) - 2019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19-11-15 01:4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23.2%,达到11亿元人民币,连续四个季度超过指引上限,年初至今净收入同比增长112%,达到26亿元人民币,已超2018年全年收入46% [7] - 第三季度毛利润达47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3%,毛利率为4.3%,去年同期为3.1% [7][23] - 第三季度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13.7%,至1.654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14.9%,去年同期为29.1%;年初至今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28.3%,至4.48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17.2%,去年同期为28.4% [23][24] - 第三季度履约费用同比增长52.8%,至3160万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2.8%,去年同期为4.2%;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2.7%,至8710万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7.8%,去年同期为15.5%;G&A费用同比增长20.9%,至3200万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2.9%,去年同期为5.3%;技术费用同比下降27.2%,至1470万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1.3%,去年同期为4.1% [24][25]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23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59亿元人民币;GAAP净亏损为1.09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11亿元人民币;非GAAP净亏损占净收入的9.9%,去年同期为22.3%,首次降至个位数 [2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7.846亿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11亿元人民币 [26] - 预计2019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在11.8 - 12.4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112% - 123%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2B业务 - 第三季度处理28万份订单,较上季度增长45.1%,B2B收入连续三个季度以约40%的速度增长,本季度同比增长229.5%,环比增长39.9%,达到9.09亿元人民币 [8] - 现有药店客户下单更频繁,贡献收入增加1.6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增长25%;本季度新增2万家药店,带来9900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5%,公司服务药店超21万家,有望在2019年底达到23万家的目标 [8] - 前三季度B2B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40.7%,从5.93亿元人民币增至20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B2B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29.5%,从2.76亿元人民币增至9.095亿元人民币 [22] - 第三季度B2B毛利率为1.1%,去年同期为 - 0.5% [23] B2C业务 - 第三季度收入从2.18亿元人民币降至1.94亿元人民币,下降11%;年初至今收入下降8.8% [9] - 第三季度毛利润从1400万元人民币增至3000万元人民币,增长125%;年初至今毛利率从10.2%增至15.2%,提高500个基点 [9] - 第三季度B2C毛利率为15.6%,去年同期为6.2%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部署T2B2C战略,截至9月底,直接从150家国内外制药公司采购产品,虚拟药店网络从去年第三季度的13万家增长到本季度的超21万家,上季度建立新的履约中心,目前拥有五个战略布局的现代物流网络,8月与泰康保险集团在线平台TK.C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 -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药店提供智能采购系统,提高采购效率和库存管理能力,使药店平均采购金额增长233%,平均采购广度增长178%,平均订单频率增长107% [14][15] - 帮助制药商扩大市场覆盖,利用销售团队和应用程序推广新药,开发“鹰眼”工具提高销售覆盖效率3倍 [16][17] - 为C类用户提供先进的CRM池,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提高了患者的续药率 [18] - 行业方面,中国修订药品管理法允许在线售药,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在线医疗服务,4 + 7集中采购计划扩展至25个省份,降低仿制药价格达96%,为医药零售行业带来增长机会 [19] - 未来三年目标是服务40万家以上药店、诊所和医院,为超1亿患者提供在线咨询、诊断、处方和慢性病管理服务,直接服务1000多家主流制药公司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业务增长和财务表现感到满意,认为整体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B2B业务的强劲表现 [7] - 对达到2019年底服务23万家药店的目标有信心,未来将更专注于服务现有客户 [30][31] - 对净亏损首次降至个位数表示满意,期望继续保持并在2021年年中实现盈利 [31] - 认为行业整合趋势下,虽然小药店会面临挑战,但不会全部消失,公司有机会帮助小药店,且碎片化仍将是行业常态,公司正积极开发未来药店概念 [35][36] - 公司在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投入提高了运营效率,未来有望继续实现收入的三位数增长,同时控制运营费用增长,进一步降低运营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 [38][39] - 公司为在线处方药销售政策的实施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互联网医院资质、医生资源、物流网络、采购关系和药店赋能等方面 [45][46] 其他重要信息 - 2019年8月15日,公司宣布股票回购计划,授权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达1000万美元的A类普通股ADS,截至9月30日,已使用260万美元回购606,953份ADS [2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本季度药店数量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预计今年和明年年底的数量是多少,以及对盈利的考虑 - 公司有销售团队拓展新客户,目标是到2019年底达到23万家药店,约占市场的50%,未来将更专注服务现有客户;对净亏损首次降至个位数满意,期望继续保持,目标是在2021年年中实现盈利 [30][31] 问题2: 公司在行业整合趋势中的定位,对客户的预期和新解决方案,运营费用比率降低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履约成本降低的原因 - 行业整合趋势下,小药店虽面临挑战但不会全部消失,公司有机会帮助小药店,正开发未来药店概念;通过技术和系统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本季度净收入增长123%,总运营费用仅增长15.7%,预计未来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长,运营费用增长约20%,运营费用占净收入比例将继续降低;履约成本降低得益于系统应用、仓库运营效率提高、规模经济和与第三方物流的议价能力 [35][38][39] 问题3: 公司对在线处方药销售政策的准备情况,以及与制药公司合作的情况和实现的价值 - 公司在互联网医院资质、医生资源、物流网络、采购关系和药店赋能等方面做好了准备,还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提供处方共享平台;公司与150家制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其提供地理和渠道覆盖、新产品发布、在线品牌营销、供应链整合、数据服务、价格监控和消费者教育等服务 [45][47][48] 问题4: T2B2C业务中技术驱动的B2C业务的最新战略,以及B2C业务未来的计划 - 公司通过与制药公司建立直接采购关系、扩大药店网络和签署保险合作协议等推进T2B2C战略,利用技术赋能价值链关键利益相关者,有专门的赋能团队;B2C业务很重要,过去注重低价驱动增长,现在更关注客户价值,已建立患者教育、药物依从性管理和在线续药等服务模块,目标是明年重新激发该业务的增长 [51][53][54] 问题5: B2B业务的快速增长能否持续,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如何增加收入,以及是否有计划在中国建设更多仓库 - B2B业务通过互联网为药店和诊所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过去三个季度B2B毛利率翻倍,随着更多制药公司的直接资金投入,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会根据网络优化情况建设更多履约中心,以提高客户体验 [57][58] 问题6: 仓库和药店的地理位置分布,新增仓库和药店的位置,以及理想的平均SKU周转天数和与目前的对比 - 仓库位置根据网络组织模型确定,考虑物流可用性、进出成本、劳动力可用性和第三方物流覆盖范围等因素;目前库存周转天数为20多天,目标是保持在20天 [61][62][63] 问题7: B2C业务如何赢得新客户 - 公司将专注于慢性、高自付比例、有隐私顾虑的疾病患者,通过精准广告、与制药公司和医院合作来获取客户 [65] 问题8: 与HEC的合作与其他制药公司合作的区别,以及合作的价值和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 公司与HEC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其扩大产品覆盖范围、进行新产品发布、在线营销和客户教育,以及获取更多客户洞察,为其在公司渠道的快速增长铺平道路 [68]
111(YI) - 2019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19-11-14 20:07
业绩总结 - 2019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11.1亿元,超出指导范围的高端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增长123.2%[10] - 2019年第四季度预计总净收入在人民币11.8亿元至人民币12.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12%至123%[37] - 2019年净收入为1,110,451千元,同比增长了122.4%[41] - 2019年第三季度的同店增长率为102.1%[11] - 2019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940个基点,B2C业务毛利率显著改善[15] - 2019年第三季度的毛利总率为18.0%[32] 成本与费用 - 2019年产品销售成本为1,063,122千元,同比增长了109.1%[41] - 2019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87,131千元,同比增长了12.9%[41] - 2019年一般和行政费用为31,956千元,同比增长了20.8%[41] - 2019年技术费用为42,024千元,同比下降了17.4%[41] - 2019年履行费用为80,313千元,同比增长了54.8%[41] 盈利能力 - 2019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亏损占净收入的比例首次降至个位数,为14.9%[34] - 2019年运营损失为118,095千元,较2018年减少了9.3%[41] - 2019年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为123,299千元,较2018年减少了2.5%[41] - 2019年非GAAP净亏损为109,729千元,较2018年减少了1.2%[43] 资产与负债 - 2019年第三季度总资产为人民币1,674,091千元[39] - 2019年第三季度总负债为人民币731,311千元[39] - 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944,791千元[39] - 2019年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784,587千元[39] 投资与减值 - 2019年长期投资减值为11,000千元[43]
111(YI) - 2019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19-08-16 03:4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09.2%,环比增长27.8%,达8.382亿人民币,连续三个季度超指引上限 [7] - 毛利润4200万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26.5% [7] - 净亏损1.002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640万人民币;GAAP净亏损847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480万人民币,较上季度9630万人民币有所改善 [20] - 预计第三季度净收入在10 - 1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1% - 111%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2B业务 - 收入同比增长253.4%,环比增长41.4%,达6.499亿人民币 [7]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0.2%和上季度0.9%提升至1% [17] B2C业务 - 收入下降13.7%,至1.83亿人民币 [1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9.5%和上季度13.2%显著提升至16.8%,毛利润达3100万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平台,通过先进技术赋能药店、药企、保险公司和医生,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12][16] - B2B业务通过拓展药店客户群、提高客户下单频率和深化与药企合作实现加速增长 [8][9] - B2C业务从传统模式转型,聚焦医疗用户,提升专业医疗服务和精准营销,探索可持续增长 [11] - 与药企建立战略合作,如与同仁堂科技和哈药集团的合作,提供供应链服务和渠道价格管理 [10] - 成立保险业务单元,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多种服务,加强PBM模式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4 + 7试点方案将全面铺开,药企需开发新分销策略和渠道,公司可提供有效服务助力其多元化发展 [9] - 看好商业医疗保险在中国的发展,认为公司在与保险公司合作中具有优势,能实现多方共赢 [31][33] -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有利于线上药品销售的政策出台 [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董事会授权一项价值最高1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B2B业务下半年ARPU增长展望及未来1 - 2年目标ARPU - 公司业务增长势头强劲,预计下半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不提供长期精确指引 [26] 问题2: B2C业务针对高价值慢性病用户的最新举措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 公司构建医生平台,为医生提供私域流量管理工具;与保险公司和药企建立合作;专注客户终身价值管理,通过技术干预慢性病管理,提供患者教育和自动续药等服务 [28][29] 问题3: 与保险公司合作的PPM服务是否会成为未来几年关键收入贡献者 - 与保险公司合作是T2B2C模式的一部分,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指定药品采购平台,帮助控制药品成本,设计新保险产品,认为PBM模式可行,能实现多方共赢 [31][33] 问题4: 公司通过技术赋能服务的业务模式进展 - 公司构建T2B2C模式,利用技术与药企、保险公司和药店深入合作,不急于变现,通过供应链、营销、数据和云库存等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35] 问题5: 公司T2B2C模式赋能医生与平安好医生私人医生项目相比的优势 - 公司模式非纯B2C,拥有19万家药店网络,通过B2C能力赋能药店服务消费者;CRM系统使医生续药率达50% - 70% [40][41] 问题6: 处方药在线销售进展及未来展望 - 公司是中国少数合规开展此项业务的公司之一,参与相关政策制定,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有利政策 [44]
111(YI) - 2019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19-08-15 23:00
业绩总结 - 2019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838.2百万,同比增长109.2%,超出指导范围的高端人民币805百万[9] - 2019年第二季度毛利为人民币151.1百万,较2018年同期的24.5百万大幅增长[11] - 2019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8.0%,较2018年第二季度的8.0%显著提升[18] - 2019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为17.0%,较2018年第二季度的30.2%大幅下降[32] - 2019年第二季度非GAAP净亏损为人民币100.2百万,较2018年同期的86.4百万有所增加[40] 未来展望 - 2019年第三季度预计净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人民币10.5亿之间,同比增长约101.0%至111.0%[35] 资产与负债 - 2019年第二季度总资产为人民币1,734,089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546,418千有所增长[37] - 2019年第二季度总负债为人民币697,862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22,654千显著增加[38] 费用结构 - 2019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为人民币75.0百万,占净收入的9.0%[41] - 2019年第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987,243千[36]
111(YI) - 2019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19-05-17 07:1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98.5%,达6.506亿元人民币,产品收入中B2B业务同比增长246.5%至4.595亿元人民币,B2C业务同比下降1.1%至1.923亿元人民币 [8][17] - 本季度毛利润下降19.1%至333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1%,去年同期为12.5%,主要因B2B业务利润率下降 [18] - 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67.8%至1.398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21.2%,低于去年同期的25.4% [19]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8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00万元人民币;GAAP净亏损为963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300万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的1.096亿元人民币有所收窄 [2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11亿元人民币 [21] - 公司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在7.7亿至8.05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92.1% - 100.9%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2B业务 - 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2万家药店加入虚拟药店网络,目前服务17万家药店,目标是到2019年底达到23万家 [8] - 本季度处理141,650份订单,自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复合季度增长率为60.7% [9] - B2B收入同比增长246.5%,环比增长39.2%,达4.595亿元人民币,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复合季度增长率为36.4% [9] - B2B业务毛利率本季度为0.9%,去年同期为6%,主要因投资快速扩张业务 [18] B2C业务 - 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1%至1.923亿元人民币 [17] - 公司更关注医疗型用户,增强了慢性病CRM系统,从被动回购转向持续处方管理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零售药店总数约45万家,公司目标到2019年底服务的药店数量占国内市场总数的约50% [8][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构建包括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制药公司、保险公司、政府等在内的生态系统,以提高药品可及性并降低成本 [10] - 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四个运营中心的持续改进,履行成本占净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4.3%降至本季度的3.2% [11] - 打造创新且可扩展的云平台,利用技术基础设施分析大量数据,以更好了解药店购物模式和行为,相比传统药品分销商更有效触达药店 [11] - B2C业务聚焦医疗型用户,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平台,专注患者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建设 [13] - 公司认为商业保险将在中国快速增长,有能力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PBM类型服务 [14] - 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主要为B2C模式,京东健康虽声称开展B2B业务,但仍以平台交易为主,公司是唯一拥有集成B + C平台的企业 [46] - 市场整合方面,公司认为通过股权整合市场难度大,选择整合供应链为小药店提供关键服务,有望构建全国性虚拟网络 [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公司有能力提供支出管理服务,是未来重点关注领域 [25] - 中国医疗服务正从以医院和医生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公司构建的平台更以患者为中心,能补充医院和医生服务 [26] - 公司预计未来收入将保持强劲增长,通过规模效应实现运营杠杆,各项成本增长将慢于收入增长 [44][45] - 中国医疗体系目前存在问题,但未来10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医疗体系之一,公司有机会成为中国医疗体系中重要参与者 [6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Dr. Leon Lian Yong Chen加入董事会,接替因个人原因辞职的Harry Hui [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中国私人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公司能发挥什么作用 -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政府有政策激励,公司能为保险公司提供从药品采购到患者管理的透明全流程支出管理服务,是未来重点关注领域 [25][26] 问题2: 如何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 - 中国目前医疗服务以医院和医生为中心,患者就医不便且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公司构建的平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患者教育、自动 refill、依从性管理等模块补充医院和医生服务 [26][28] 问题3: 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2%,但未增加销售人员,未来营销费用如何增长 - 本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约7500万元人民币,虽同比大幅增加,但与去年第三、四季度相近,团队预计能保持该投资水平并推动收入增长,营销费用占净收入比例将继续下降 [30][31] 问题4: 新签约药店后,客户如何实现增长 - 新客户注册并交换证书后,通常先下1000 - 1500元人民币、3 - 4个SKU的小订单,收货后约一周内会下第二单,随着对平台和产品熟悉,订单数量和金额会增加,典型客户在两个月内ARPU会增长2 - 3倍 [33] 问题5: 签约后一年客户购买情况如何 - 早期单店药房业务较少,约六个月时,典型客户ARPU相比首月增长4 - 5倍,公司有CRM系统唤醒休眠客户,预计整体业务将持续增长,年底完成客户收购后将激活所有签约客户 [35][36] 问题6: 什么是医疗型客户,能否详细说明 - 公司B2C业务关注高质量医疗型消费者,按疾病类型划分,为其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与以往注重价格促销和在线营销的消费者类型不同 [40][54] 问题7: 运营杠杆的空间如何,未来趋势怎样 - 运营杠杆通过规模效应实现,公司预计未来收入强劲增长,而人员和资本投入不会成比例增加,各项成本增长慢于收入,总运营费用占净收入比例有望每季度下降1% - 2%,最终稳定在15%左右 [44][45][53] 问题8: 与市场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业务模式有何不同 - 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主要为B2C模式,京东健康的B2B业务以平台交易为主,公司是唯一拥有集成B + C平台的企业,能构建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模式 [46][47] 问题9: 小零售药店选择与公司合作或被收购时考虑什么 - 小零售药店面临采购价格高、库存天数长等挑战,公司为其提供库存按需服务,整合需求并帮助管理供应链,创造价值,而通过股权整合市场难度大,公司选择整合供应链为其提供关键服务 [42][44][49] 问题10: GPO实践对零售市场和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 GPO实践中,国家医保部门主导批量采购,第一批SKU折扣在50%多至93% - 94%,对原制造商不利,他们需寻找医院外销售渠道,公司的B2B平台可帮助小药店找到好产品,公司受到制药公司合作邀请并组建团队抓住机会 [57][58][59] 问题11: 如何实现如此低的履行成本率 - 因技术问题未给出有效回答 [60] 问题12: 公司五年后想成为什么样 - 公司使命是构建中国最大的集成线上线下医疗平台,凭借B2C、B2B能力和最大的虚拟药店网络,有望成为中国医疗体系中重要参与者 [61][62] 问题13: 公司是否会继续覆盖更多独立药店以增加B2B市场份额 - 公司表示会继续覆盖更多独立药店以增加B2B市场份额 [63] 问题14: 每季度订单数量少于药店数量,是否意味着部分药店季度订单为零,该趋势是否会持续 - 目前部分药店本季度未下单,原因包括需完成物流工作、比较价格和选择等,公司团队正努力让其满意并增加下单频率和SKU数量,预计年底服务药店数量达23万家 [64][65][66]
111(YI) - 2019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19-05-16 23:09
业绩总结 - 2019年第一季度B2B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246.5%,环比增长39.2%[5] - 2019年第一季度B2C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13.7%[5] - 2019年第一季度总毛利率为13.2%,较2018年第四季度上升100个基点[12] - 2019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为21.2%,较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660个基点[13] - 2019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18,490千元人民币,非GAAP净亏损为96,262千元人民币[22] 未来展望 - 2019年第二季度预计净收入在人民币770百万至805百万之间[17] 资产状况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040,689千元人民币[1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总资产为1,604,307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111 Inc的股东权益为1,097,130千元人民币[20] 毛利率分析 - 2019年第一季度B2B毛利率为0.9%,B2C毛利率为13.2%[12]
111(YI) - 2018 Q4 - Annual Report
2019-04-10 18:2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2年10月开始运营,2013年1月成立子公司上海药网,2013年5月在开曼群岛注册离岸控股公司[293] - 公司于2018年9月1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约1.012亿美元[296] - 2016年公司开始在线医疗服务和向新零售平台转型[298][299] - 2017年公司进一步扩大产品供应,引入更多健康和保健产品及智能可穿戴设备[310] - 2018年公司试点推出数据服务和数字CSO服务,帮助制药公司拓展业务并提供营销能力[334][335] - 2016年公司开始从纯B2C业务向新零售平台转型[482] - 2017年5月公司推出在线批发药房1 Drug Mall [492] 公司业务规模与服务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1药网有超250家市场卖家[30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12家线下零售药店[30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医疗团队有近90名全职内部医疗专业人员和超2000名外部医生注册[316] - 2018年1药网客户满意度超98.4%[31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使超15万家线下药店更好服务消费者[32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为中国20个省份约3200家药店提供云处方服务,2018年第四季度平均每天进行约3600次在线咨询并开具约3200份电子处方[32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从93家制药公司和275家经销商采购产品[32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从93家制药公司和275家经销商采购商品,且已获得93家制药公司“一级”经销商资格[340][342] - 公司订单处理通常不到8分钟,一般能在24小时内送达23个省份的主要城市,72小时内送达全国[328][3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履约网络包括位于广州、昆山、天津和重庆的四个区域履约中心[3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技术和IT团队有293名员工[369] - 公司已注册18项软件版权、26个域名、259项商标,并申请了3项专利[38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赋能超150000家线下药房[48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服务超15万家药房,2017年12月31日为超4.8万家[492] 公司业务模式与系统 - 公司云处方服务向药店客户收取固定金额的年度服务费,费用根据在线咨询次数、电子处方开具数量和相关药品采购量而定[329] - 公司智能采购服务可根据大数据分析为药店客户提供个性化采购建议,并比较平台上不同卖家的价格[330] - 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由仓库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和订单管理四个子系统组成,均符合药品良好供应规范[344] - 公司库存管理采用综合方式,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使用优化模型来控制库存风险[350][351] - 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考虑产品互补性、质量价格、市场声誉等因素,并审查其资质和许可证[341] 公司市场推广与竞争 - 公司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口碑推荐等方式扩大市场用户群[379] - 公司通过实地销售和“城市合伙人”计划获取药房客户[380]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医药零售公司、B2B平台和传统医药分销商的竞争[381] 公司资质与法规相关 - 增值电信服务(外资比例不超过50%,电商除外)和医疗机构(限于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为外资限制投资行业[388] - 公司全资子公司姚方为外资企业,从事外资允许行业业务;70%控股子公司武汉华中从事在线B2B医药电商业务,属外资限制行业但不受50%外资限制[388] - 新《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将取代三部中国外资投资法规[391] - 2006年9月生效并于2009年修订的《并购规则》使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更耗时复杂[393] - 2011年相关规定要求涉及“国防和安全”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需经商务部严格审查[393] - 易好医药连锁和武汉华中分别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可开展信息服务、在线数据和交易处理服务(仅限电商)[396] - 外资投资增值电信业务企业,从事增值电信服务外资方可持股最高50%,电商业务外资方可持股最高100%[397] - 易好药房、易好医药连锁及其分支机构、重庆易好药房有限公司均获得有效期为五年的药品经营许可证[402] - 处方药和A类非处方药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需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违规销售处方药企业最高罚款1000元,违规邮寄或网络销售处方药企业罚款为销售额两倍与30000元中的较低值[403][404] - 易好药房、易好医药连锁及其分支机构、重庆易好药房有限公司均获得有效期为五年的GSP证书[404] - 易好药房、易好医药连锁及其分支机构、重庆易好药房有限公司获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书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406] - 易好药房、易好医药连锁和武汉华中获得有效期为五年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可提供商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407] - 武汉华中、易好药房和易好医药连锁分别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的A证、B证和C证,证书有效期为五年[409] - 2017年1月起除第三方平台外,省级药监局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审批取消;2017年9月起第三方平台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无需药监局审批[411][412] - 2017年11月和2018年2月药监局发布的网络药品销售监管办法草案均未生效[414] - 2017年12月CFDA颁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3月生效,企业需有相关许可证,平台需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销售记录保存2年(有有效期)、不少于5年(无有效期)或永久(植入式医疗器械)[415] - 2014年1月SAIC颁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3月生效,规范网络交易活动,对第三方平台运营商提出义务和要求[417] - 2014年12月MOFCOM颁布《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试行)》,2015年4月生效,指导和规范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417] - 2018年8月SCNPC颁布《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生效,规范电商活动,强化电商经营者义务[417] - 2016年3月MOF、GAC和SAT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4月8日生效,11月修订,规范跨境电商交易[418] - 2018年11月规定37个跨境电商试验区零售进口商品暂按个人物品处理,不适用普通进口商品严格监管和高税率[418] -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 + 医疗健康”意见,允许医疗机构和企业设“互联网医院”,处方药可第三方配送[425] - 2018年7月NHC和SATCM联合发布相关通知,明确电子处方经药师审核后药企可指定第三方配送处方药[425] - 2015年8月CFDA颁布《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食品经营企业需获许可证,有效期5年[431] - 2017年1月SAIC发布《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3月生效,明确消费者无理由退货范围、程序及平台责任[435] - 违反广告内容要求,广告商和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将被处以20万至100万元罚款,严重时可能吊销营业执照[437] - 处方药广告只能在指定医学或药学刊物发布,违规将被没收广告费并罚款20万至100万元,严重时吊销营业执照[438] - 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有效期为1年,未经批准不得更改内容,否则需重新申请许可证号[441] - 外国投资企业每年需将至少10%的累计利润分配到储备基金,直至储备达到注册资本的50% [455] -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向非“居民”海外投资者支付股息的预扣税最高税率为20%,后降至10%,与中国有税收协定的地区可能适用更低税率,如香港公司持股至少25%时为5% [455] - 雇主使用的派遣工数量不得超过其员工总数的10% [459] 公司股权结构 - 111, Inc.(开曼群岛)持有Yao Wang Corporation Limited(香港)100%股权[462] - Yao F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持有Wuhan Central China Drug Trading Co., Ltd. 70%股权,Wuhan Zall Venture Capital Co., Ltd.持有30%股权[462] - 广东亿豪药房股东为岳轩和荆柳,各持股50%[463] 公司场地租赁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广州等地租赁办公及运营场地,总面积约45372平方米[476] 公司行业地位 - 自2016年起,1药网按GMV计为中国最大直销在线药房[4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公司收入9.595亿元,2018年达17.86亿元(2.598亿美元)[484] - 公司净亏损率从2016年的41.6%降至2017年的26.0%,2018年进一步降至21.4%[484] - 消费者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672.6元增至2017年的866.9元,2018年达1102元(160.3美元)[49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和2018年B2B业务产品收入分别为8690万元和9.228亿元(1.342亿美元)[484] - 2018年B2B板块产品收入达9.228亿元人民币(1.342亿美元)[492] - 2017年B2B板块产品收入占总净收入的9.0% [492] - 2018年B2B板块产品收入占总净收入的51.6% [492]
111(YI) - 2018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19-03-08 10:5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02.1%,达到5.574亿人民币,全年净收入达到17.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1% [10][15] - 第四季度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101.7%,达到6.896亿人民币,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21.8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2% [15][18] - 第四季度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10.7%,达到5.343亿人民币,主要因销售增长和收入结构变化 [15] - 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1.322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亏损为1.159亿人民币,全年运营亏损为4.004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亏损为3.49亿人民币 [17][18] - 第四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1.259亿人民币,全年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3.801亿人民币 [1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11.065亿人民币,较2017年的4.612亿人民币增加,主要因首次公开募股带来的现金 [19] - 公司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在6 - 6.4亿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81.7% - 93.8%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2B业务 - 第四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4.7%,从6290万人民币增至3.302亿人民币,全年产品收入增长962.0%,从8690万人民币增至9.228亿人民币 [15][18] B2C业务 - 第四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1%,从2.099亿人民币增至2.227亿人民币,全年产品收入下降1.7%,从8.623亿人民币降至8.475亿人民币 [15][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构建中国最大的集成线上线下医疗平台,发展虚拟药房网络,预计2019年新增8万家药房,使总数达到20万家,占可寻址市场的50%以上 [11] - 公司在B2C业务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以客户为中心,利用大数据获取客户,与药企、保险公司和地方卫生委员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 - 公司认为政府推动的医疗改革,特别是“4 + 7集中城市药品采购”计划,将增加线下和线上零售渠道的药品销量,有利于公司业务 [20] - 公司将通过执行T2B2C商业模式,加强智能供应链、医疗专业知识、大数据和云解决方案等核心能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公司在2019年及未来继续实现强劲收入增长和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充满信心 [2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提升每家药店平均销售额(ARPU)的策略及2019年情况 - 公司B2B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新客户和单店销售额,第四季度ARPU较第三季度增长13.6% [23] 问题: 签约药店使用其他在线供应商的情况 - 公司认为自己是签约药店的主要在线供应商,单店ARPU增长表明公司正在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25][26] 问题: 24小时和48小时内可配送药店的数量更新 - 目前公司能在24小时内配送药品的城市约有19个,随着2019年新物流中心的推出,预计该数字将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增加 [29] - 公司表示约70%的GDP覆盖区域能在48小时内配送药品,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除外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