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015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20
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Red Star Macalline Group Corporation Ltd. (一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 1528 2024 年度報告 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報告 | 目錄 | | --- | | 公司簡介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3 | | 財務及經營摘要 | 5 | | 董事長致辭 | 7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0 | | 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 28 | | 董事會報告 | 34 | | 監事會報告 | 76 | | 企業管治報告 | 79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100 | | 合併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106 | | 合併財務狀況表 | 108 | | 合併股東權益變動表 | 111 | | 合併現金流量表 | 113 | | 合併財務報表附註 | 116 | | 五年財務概要 | 326 | | 釋義 | 327 | 公司簡介 本公司於2007年成立,其H股於2015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1528),而其A股於2018 ...
锦兴国际控股(023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17
2020 - 2024年关键财务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收益分别为3826829千港元、4389437千港元、4106168千港元、3604357千港元、3824324千港元[7] - 2020 - 2024年EBITDA分别为344976千港元、414003千港元、300078千港元、239379千港元、314938千港元[7] - 2020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纯利/(亏损净额)分别为 - 37561千港元、45986千港元、 - 57958千港元、 - 131089千港元、2848千港元[7] - 2020 - 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1.2%、12.7%、8.6%、8.2%、11.0%[8] - 2020 - 2024年纯利率/(净亏率)分别为 - 0.9%、1.1%、 - 1.3%、 - 3.7%、0.7%[8] - 2020 - 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46.4%、48.8%、35.9%、42.3%、37.3%[8] 2024年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整体收益同比上升6.1%至约382430万港元,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纯利约2820万港元[21] - 2024年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增加约6.1%至38.243亿港元,毛利同比增加约43.1%至约4.224亿港元[31] - 2024年公司从2023年普通股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329亿港元扭转为应占溢利净额282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2港仙[31]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2.8个百分点至11.0%[32] - 整体销售收入约38.243亿港元,增加约6.1%,布料销售额约30.382亿港元,增加约3.2%,成衣销售额约7.861亿港元,增加约19.2%[37] - 毛利约4.224亿港元,增加约43.1%,毛利率增至约11.0%[38] - 融资成本约5760万港元,减少约45.1%[3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至约1.094亿港元[40] - 行政开支减少至约2.829亿港元[41]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约10万港元,主要包括汇兑亏损约170万港元及污水处理经营开支约2600万港元[42] - 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2820万港元,去年为亏损净额约1.329亿港元[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6.83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约6.728亿港元,银行借贷总额约8.869亿港元,净债务资产负债率约37.3%[44] - 本年度应付款项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及应付款项周转期分别为48.3日、92.0日及69.0日[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投资约9160万港元,2023年约1.704亿港元;其中约83.2%(2023年:约62.9%)用于购买厂房及机器[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布料业务资产占集团资产总值约76.3%(2023年:约82.8%),布料业务资本开支占集团总资本开支约74.4%(2023年:约52.2%)[54] - 2024年11月,集团完成出售Great Market Global Viet Nam Company Limited 100%股权,现金代价1027.6万美元(约8015.3万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3597.1万港元(2023年:4553.9万港元)存款为1.10523亿港元(2023年:1.51135亿港元)应付票据作抵押;131.4万港元(2023年:无)银行结余受限[62] - 2024年收益为38.24324亿港元,2023年为36.04357亿港元[182] - 2024年毛利为4.22391亿港元,2023年为2.95177亿港元[18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146.9万港元,2023年亏损1.2499亿港元[182] - 2024年年内溢利为2849.5万港元,2023年亏损1.34771亿港元[182]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3.2港仙,2023年亏损15.3港仙[182]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7050万港元,2023年开支总额为2.59573亿港元[18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66432亿港元,2023年为12.82225亿港元[184]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1.69299亿港元,2023年为24.97861亿港元[184]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4.85664亿港元,2023年为17.33466亿港元[18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83635亿港元,2023年为7.64395亿港元[18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28,161千港元,较2023年的396,169千港元减少42.41%[18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21,906千港元,较2023年的1,650,451千港元增长4.33%[185]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8,155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70,160千港元[186] - 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0,453千港元,2023年为233,158千港元[188]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654千港元,2023年为 - 164,056千港元[18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4,073千港元,2023年为 - 223,364千港元[18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减少净额为 - 243,274千港元,2023年为 - 154,262千港元[189] - 2024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672,814千港元,2023年为916,088千港元[18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1,469千港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24,990千港元[188] - 2024年已发行股本为86,992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185] 2024年业务线数据 - 2024年纺织业务及成衣业务的收益分别占整体收益约79.4%及20.6%[31] 公司收购与出售事项 - 2024年12月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以约1080万美元收购KTD全部已发行股份[20] - 2024年公司出售一间拥有越南一幅土地的附属公司,实现净收益约3260万港元[21] - 2024年公司出售越南一间附属公司获约3259.8万港元收益,所得资金用于收购KTD及整合越南营运[31][34] - 2024年12月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2025年1月签订买卖协议,以约8389.2万港元收购越南布料生产商KTD全部已发行股份[33] - KTD资产包括越南仁泽六工业区一幅27253平方米土地,涵盖一间漂染工厂及两间织造工厂[33] - 2025年,集团有条件同意收购KTD 100%股本权益,现金代价包括434.7894万美元(约3391.3万港元)及640.7597万美元(约4997.9万港元),收购未完成[58] 股息政策与派息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7港仙(2023年:无)[2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7港仙[47] - 董事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7港仙,2023年无[129]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有3638名雇员(2023年:3806名),在柬埔寨有3356名雇员(2023年:2734名),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及其他地区有187名雇员(2023年:116名)[53] - 2024年12月31日,女性员工约占整体员工团队(包括高级管理层)的53%[87] 公司销售与采购情况 - 本年度,向五大地(韩、中、新、港、台)销售占集团总销售约82.3%(2023年:约77.1%),向韩国销售占约42.4%(2023年:约39.7%)[54] - 本年度向集团五大客户销售占总销售41.1%(2023年:36.1%),向最大客户销售占17.8%(2023年:14.4%)[136] - 本年度向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25.7%(2023年:38.5%),向最大供应商采购占6.7%(2023年:10.1%)[136] 公司治理结构与运作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戴锦春先生、戴锦文先生、张素云女士及黄少玉女士有家族关系,戴锦春为戴锦文胞弟,张素云及黄少玉分别为彼等配偶[67] - 本年度董事会召开四次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比例均为100%[69]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其中一名具备适当所需的专业会计资格[71]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一般为两年,李向民调任后任期为一年[73]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9月成立,本年度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75][76] - 本年度支付低于200万港元薪酬的高级管理层(不含董事)有8人[76]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9月成立,本年度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77][78] - 执行董事戴锦春和戴锦文分别担任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分开[72] - 公司秘书为郑文广,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74] - 全体董事每月获集团表现等最新资料,本年度均参与研讨会或内部工作会议[70] - 主席安排每季召开一次董事会例行会议,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开会一次[69] - 董事会8名董事中有2名女性董事,女性董事比例为25%,男性董事比例为75%,已达成性别多元化目标[79] - 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占比50.0%,非执行董事占比12.5%,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37.5%,超出上市规则要求[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每年提供独立性确认书,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其独立性[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取固定费用,无股权或激励性薪酬计划[84] - 主席每年安排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开会讨论集团事务[86]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召开三次会议,吴德龙、丁基龙、何智恒出席率均为100%[92]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92] - 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定期会议正式通知提前不少于14天发给全体董事,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不少于3个营业日送交董事[82]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分别为期三年、一年及两年[140] - 四名执行董事同意暂时下调本年度基本薪酬约25% [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智恒2024年6月26日辞任惠记集团非执行董事[143] - 何智恒2024年1月1日获委任为周大福创建集团联席行政总裁[143] - 何智恒2024年11月29日获委任为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143] 公司董事权益与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戴锦春先生权益总额336,6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8.69%;戴锦文先生权益总额99,000,000股,占11.38%;张素云女士权益总额336,600,000股,占38.69%;黄少玉女士权益总额99,000,000股,占11.38%;李向民先生权益总额200,000股,占0.02%[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Exceed Standard持有332,6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8.23%;Power Strategy持有96,000,000股,占11.04%[159]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24年6月8日届满,年初可供授出购股数86,991,900份,年末为0份,年末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0股[156]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资格,2025年6月3 - 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57] - 为确定享有建议末期股息资格,2025年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57]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61]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了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及截至该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表现及综合现金流量[165] - 公司就应收账款结余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及建立拨备矩阵[169] - 管理层于每个报告年度末评估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是否出现任何减值迹象,并在发现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评估[171]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
申万宏源(0680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1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 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條和第13.10B條及香港法例第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刊發。 茲載列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 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其所載財務報告乃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且未經審計。 本報告以中英文兩種語言編製。在對本報告的中英文版本理解上發生歧義時,以中文為準。 承董事會命 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劉健 中國,北京 2025年4月29日 (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6806) 2025 年第一季度報告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劉健先生及黃昊先生;非執行董事朱志龍先生、張英女士、邵亞樓先生、徐一 心先生及嚴金國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楊小雯女士、武常岐先生、陳漢文先生及趙磊先生。 重要內容提示 ...
复星医药(0219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26%,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影响[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42%,得益于出售股权收益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1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56%,受营收减少等因素影响[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08%,得益于供应链管理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9]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加26.09%[9] - 稀释每股收益0.2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加26.09%[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1%,较上年增加0.28个百分点[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79.9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45%[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79.2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0%[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54亿元,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项目[1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2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5亿元,扣非净利润4.1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56亿元[19]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3,715,962,783.5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523,933,130.64元有所增加[31]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353,922,057.4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95,996,903.15元有所减少[31]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17,874,459,151.2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711,314,899.45元有所减少[33] - 2025年3月31日长期借款为11,560,443,014.2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203,500,106.86元有所增加[3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117,990,488,890.0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7,460,567,349.27元有所增加[31]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57,140,586,962.0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526,838,436.95元有所减少[33]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849,901,928.0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9,933,728,912.32元有所增加[3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4.2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1.5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3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42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86亿元,同比增长约19.76%[3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约25.34%[37]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1.1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91亿元[39]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8.3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7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3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23元/股[39]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17亿元,同比增长约15.08%[4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1.91亿元,亏损幅度减小[4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1.3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8.25亿元,同比增长约3.13%[4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0.7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7.12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1.78亿元,同比减少约18%[4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3.4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0.79亿元,同比减少约9%[4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3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99亿元[4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505.24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506.76亿元,略有减少[47]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46.05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49.47亿元,同比减少约2%[4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99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82.60万元,同比减少约79%[5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5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29亿元,同比减少约24%[52]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2.5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30亿元,同比减少约24%[54]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18.46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88亿元,同比增加约9%[47]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9.8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00亿元,同比增加约9%[5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509,999.68,2024年第一季度为77,766,097.12[5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5,638,835.02,2024年第一季度为67,834,025.94[5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9,128,835.34,2024年第一季度为9,932,071.18[56]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509,276.62,2024年第一季度为48,333,274.99[56]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300,000.00,2024年第一季度为495,556,050.00[56]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09,276.62,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47,222,775.01[5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927,950,898.07,2024年第一季度为4,555,291,993.41[5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737,375,115.21,2024年第一季度为4,506,098,760.39[5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575,782.86,2024年第一季度为49,193,233.02[56]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8,631,637.48,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88,064,112.34[56] 股东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0,500户[16] -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89,890,955股,持股比例33.31%,质押708,300,000股[16]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51,392,815股,持股比例20.64%[1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4,686,842股,持股比例2.42%[1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8,736,079股,持股比例1.45%[16] - 截至报告期末,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合计持有公司股份961,424,455股,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5.99%[1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的股份中,复星高科技及其控股股東复星国际通过其合计持有公司77,533,500股H股,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0%[18]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股东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情况不适用[17]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不适用[18]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不适用[18]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2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分别是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欧盟)和盐酸替那帕诺片(中国境内)[19][20] - 2025年2月,附属公司复宏汉霖就HLX15与Dr. Reddy's Laboratories SA订立许可协议,授予其在美国及42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21] - 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等药品处于获批上市阶段[23] - HLX11等药品的上市申请获受理[23] - HLX22等药品进入Ⅲ期临床[23] - HLX43等药品进入Ⅱ期临床[23] - XS - 03等药品IND获批[23] - 2025年1月,注射用HLX43联合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Ib/ 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3] - 2025年3月,XS - S 003胶囊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开展II期临床试验的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4] 公司回购及融资情况 - 2025年A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6亿元,回购价上限30元/股,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回购1,613,300股,占总股本0.0604%,金额约3,999.41万元[25] - 2025年H股回购股数不超27,597,025股,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回购1,655,500股,占总股本0.0620%,金额约2,291.21万港元[26][27] - 2025年3月,公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债券注册金额分别为40亿元、60亿元,有效期2年,截至期末未发行[28]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8930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人民币18470万元或15.7%[36]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减少约人民币22090万元或31.2%[36] - 2024财年琼脂及卡拉胶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分别减少人民币22090万元或31.2%及人民币380万元或1.3%[36] - 2024财年两项主要产品总销售收益占公司年内总销售收益的79.1%,较2023财年减少6.7%[36] - 2024财年公司毛利较2023财年增加人民币18480万元或491.0%[37] - 2024财年整体毛利率为22.5%,较2023财年增加19.3个百分点[37]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毛利率大幅增加30.7个百分点[37] - 2024财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人民币6090万元,较2023财年净亏损增加人民币14630万元[37] - 2024财年减值收益净额增加人民币410万元,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人民币290万元,行政开支增加人民币720万元,所得税增加人民币4740万元[37] - 2024财年收益为人民币9.893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人民币1.847亿元或15.7%[54] - 2024财年卡拉胶及琼脂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分别减少人民币2.209亿元或31.2%及人民币380万元或1.3%[54] - 2024财年魔芋产品及复配产品销售收益合共增加人民币2910万元或17.4%[54] - 2021 - 2024年复配产品销售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达17%[49] - 2024财年两大主要产品总销售收益占年内总销售收益的79.1%,较2023财年减少6.7%[54] - 2024财年存货拨备金额相较2023财年大幅减少,上年度大部分存货拨备转出助力利润回升[46] - 2024财年财务成本较2023财年有所减少[46]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毛利率显著提高[46] - 2024财年中国和海外市场销售价值分别占集团总销售价值的48.0%和52.0%,中国市场销售价值475.2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119.9百万元或20.1%,海外市场销售价值514.0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64.8百万元或11.2%[55] - 2024财年集团销售成本为766.8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369.6百万元或32.5%,部分因卡拉胶产品销量减少6.8%,更大程度由于海藻市场价格下降和存货拨备转出[56] - 2024财年集团毛利为222.5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184.9百万元或491.8%,整体毛利率为22.5%,较2023财年增加19.3个百分点[58] - 2024财年集团净利润增加146.3百万元至60.9百万元,2023财年录得净亏损85.4百万元,净利润增加额少于毛利增加额主要因其他收入及收益、财务费用等因素[59] - 2024财年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0.6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2.8百万元或15.7%,主要因增加海外销售代表、参加贸易展次数和访问客户次数增加[60] - 2024财年集团行政开支为104.6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7.3百万元或7.5%,主要由于研发职能所耗材料增加[61] - 2024财年集团融资收益增加289,000元,财务成本减少10.8百万元或26.4%,融资收益增加与银行存款有关,财务成本减少因贷款利率和贷款支取余额下降[63] - 2024财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20.0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47.4百万元,主要因应课税溢利回升和存货拨备递延税项资产拨回[64]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2.2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147.5百万元,2023财年为净亏损85.3百万元[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琼脂产品以及精制及半精制卡拉胶产品生产商中销售价值、销售量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生产商[5] - 2020 - 2021年及2023 - 2024年,公司在琼脂产品及精制及半精制卡拉胶产品销售额、销量及市场份额方面,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也是全球最大制造商[17][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设计产能27,390吨,与2023年持平,其中琼脂产品7,265吨、卡拉胶产品10,355吨、魔芋复配产品1,500吨、复配产品3,300吨、魔芋胶产品660吨、卡拉胶产品(印尼基地)4,300吨、琼脂糖微球产品10吨[6] - 2017年,新增卡拉胶及琼脂产品设计产能5,775吨/年,提升44.7%[10] - 2019年,新增速溶琼脂及魔芋胶设计产能分别为1,500吨/年[10] 各地区表现 - 2024财年中国和海外市场销售价值分别占集团总销售价值的48.0%和52.0%,中国市场销售价值475.2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119.9百万元或20.1%,海外市场销售价值514.0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64.8百万元或11.2%[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2港仙,共计1050万港元[40]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共1050万港元(2023年:零港元),将于2025年6月25日或前后派付[9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产品研发人员人数106人,2023年为80人[7] - 2021年,公司完成收购鸿泰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82%的股权,该公司持有PT Hongxin Algae International 99.83%的股权[10] - 2016年,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 (GB1886.239 - 2016)》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1886.169 - 2016)》起草工作[11] - 2017年,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及福建省绿麒食品胶体有限公司分别获评为“福建省卡拉胶生产标杆企业(2016 - 2019)”及“福建省琼脂生产标杆企业(2016 - 2019)”[13] - 2025年3月,公司获颁“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创新品牌评选”奖项[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148名全职雇员,其中961名驻于中国内地,187名驻于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73] - 陈金淙先生54岁,2003年5月加入公司,在相关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75] - 郭东旭先生57岁,1995年10月 - 2018年8月任职于福建省石狮市闽南琼胶有限公司,2009年3月加入公司,在相关领域拥有26年经验[77] - 陈垂烨先生63岁,1988年7月 - 1999年3月任职于晋江市新毅皮塑企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加入公司,在业务管理方面拥有逾13年经验,在食品工业方面拥有逾18年经验[79] - 佘小迎先生63岁,1988年12月 - 2003年4月任职于晋江市新毅皮塑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5月加入公司,在食品工业方面拥有逾13年经验[80] - 陈熠女士37岁,2019年5月加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拥有逾14年经验[81] - 何贵清先生63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83] - 何先生1984年获香港大学颁授社会科学学士学位,现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84] - 何先生曾任东英亚洲证券有限公司首席营运总监等职,现为普域商品市场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等[84]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2022年9月25日起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署自2022年9月25日起任期三年的委任函,可提前两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2] - 郭东旭先生、吴文拱先生及胡国华先生须退任董事,均符合资格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0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化[88]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环境超标及环境与社会违规情况[98] - 集团在审阅年度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下雇员总数年初购股数442.3万份,年内行使443.2万份,年末为0份,每股行使价0.01港元,行使期为2019年10月17日至2024年10月16日,归属期从2019年10月17日起每年20%[105]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可授予购股数8000万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9.15%[106]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最多可配8000万股,占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9.64%[110] - 不可向任何一名人士授出购股,使12个月内已授予或将授予该人士的购股获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的1%[110] - 董事会有权在采纳首次公开发行后购股计划之日起10年内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购股可获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限[112] - 接纳一份购股应付金额为1.0港元,购股要约须由相关合资格参与者在要约日期后30天内接纳[112] - 特定购股涉及股份的认购价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不得低于股份面值、授出日期股份收市价、授出日前五个营业日股份平均收市价中的最高者[11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剩余年期自2029年9月24日起计10年[11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18年8月5日批准,被认为是对2018年2月26日股份转让计划的修改[10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25日采纳,2024年无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购股情况[106]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受托人持有的可供授予股份分别为873.4万股及493.4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0.56%[120] - 2022年授出的股份奖励,施双全、苏智文、林坤城归属期由2023年起每年20%,2024年分别归属40万股、30万股、16万股,年末剩余120万股、90万股、48万股,每股公平值3.38港元[116] - 2024年授出的股份奖励,陈熠等5人归属期由2024年起每年20%,2024年共授出380万股,归属76万股,年末剩余304万股,每股公平值0.75港元[118] - 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表彰及奖励合格人士贡献,为集团发展吸引和留住人员[121] - 合格人士包括集团雇员、董事、客户、供应商等多类人员[122][124][127] - 每名选定参与者最多可获授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25] - 所有奖励股份以零购买价授予承授人,受托人可按现行市场价格于联交所购买股份[126]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0年7月10日起有效期十年[126] -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所有计划项下已授出购股权及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总数占年内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百分比为0%[126] - 列表A及列表B项下受奖人股份授出前收市价分别为3.54港元及0.77港元,归属日前加权平均收市价分别为0.79港元及0.78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74,120,000股[129][138] - 陈金淙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陈垂烨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郭东旭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66,150,000股,占比7.57%;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陈熠女士个人权益持股818,000股,占比0.09%[129] - 陈金淙先生在相联法团创宇持股1股,占比100%;陈垂烨先生在相联法团英柏持股1股,占比100%;郭东旭先生在相联法团力成持股1股,占比100%[131] - 创宇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英柏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力成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66,150,000股,占比7.57%[132] - 森青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92,603,571股,占比10.5
中远海能(0113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09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资料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核[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57.53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下降4.01%[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08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下降43.31%[6]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0.29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下降29.9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83元/股,较上年同期调整后下降43.3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539%,较上年同期下降1.53个百分点[6]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总资产为817.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7%[9]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为365.3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6%[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62万元[11][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7.53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59.93亿元下降4%[2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51.53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6.95亿元增长9.76%[2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9.7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5.75亿元下降38.15%[2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0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43亿元下降40.36%[27]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1.0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61亿元[28]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6.98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5.05亿元下降53.65%[2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483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2617元/股下降43.33%[28]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1483元/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2617元/股下降43.33%[2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98亿元,2024年同期为51.82亿元,同比增长7.99%[29]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1.29亿元,2024年同期为41.53亿元,同比下降0.58%[29]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9亿元,2024年同期为10.29亿元,同比增长42.77%[29]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0亿元,2024年同期为0.54亿元,同比增长363.44%[29]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5.78亿元,2024年同期为7.84亿元,同比增长228.83%[29]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28亿元,2024年同期为 -7.3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18.93%[29]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92亿元,2024年同期为3.70亿元,同比增长249.36%[30]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45亿元,2024年同期为15.61亿元,同比增长30.99%[30]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53亿元,2024年同期为 -11.9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6.79%[30]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49亿元,2024年同期为 -20.1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77.75%[30] 股东信息 - 股东总数为107,927户,前十名股东中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2.22% [13][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远海运(本身及透过其附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213,563,754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46.40%[19] 油轮市场数据 - 2025年1 - 3月,超大型油轮(VLCC)中东 - 中国航线平均等价期租租金(TCE)为39,404美元/天,较2024年同期降低约10个百分点;成品油轮LR2中东 - 日本航线平均TCE为28,073美元/天,同比降低约50个百分点[18] - 2025年1 - 3月,全球VLCC交付1艘,拆解2艘,无新船订单,4 - 12月预计有5艘新船待交付[18] 油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 - 3月,公司实现油轮运力投入234,555万吨天,同比增加16.3%;运输量(不含期租)4,791万吨,同比增加13.8%;运输周转量(不含期租)1,747亿吨海里,同比增加16.2%[20] - 2025年1 - 3月,公司油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9.7亿元,同比降低5.6%;营业成本人民币41.0亿元,同比增加11.3%;毛利率约为17.5%,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20] - 2025年1 - 3月,外贸油运业务实现毛利人民币5.4亿元,环比增加22.1%,同比下滑55.9%;内贸油运业务实现毛利人民币3.3亿元,环比略降2.2%,同比降低9.3%[20] LNG运输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 - 3月,公司液化天然气(LNG)运输业务贡献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2.0亿元,环比增加58.7%,同比增加12.3%[21] 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5,212,227,245.2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62,517,039.09元有所减少[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1,430,472,247.9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8,096,644.41元大幅增加[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0,241,078,358.8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535,713,720.50元有所增加[2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817.4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10.42亿元增长0.87%[24]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418.0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0.57亿元下降0.6%[25]
首都信息(010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03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公司拥有1700余名员工,7家控股公司、2家主要参股公司、15家分支机构[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1765人,较2023年的1624人有所增加;雇员费用约为4.910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0746亿人民币有所减少[40] - 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整合设立4个一级软件技术部门[38] - 公司完成北京数智先行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事业部等数据业务团队构建[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72387千元,较2023年的1425582千元增长3.3%[1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及综合收益总额为 - 13781千元,2023年为 - 72906千元[12]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 - 4.80分,2023年为 - 2.50分[12] - 2024年末期股息为7.00分,2023年无股息[12] - 2024年资产总值为2362293千元,较2023年的2496823千元下降5.4%[12]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93099千元,较2023年的1202813千元下降0.8%[1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13766千元,较2023年的1261974千元下降11.8%[12] - 2024年净资产借款率为0%,与2023年持平[1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35倍,较2023年的1.26倍有所上升[1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72.39百万元,创历史新高[2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2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8%;利润总额512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9023万美元;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7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亏5913万美元[2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239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28%;毛利为3.7797亿人民币,同比降低5.28%;股东应占亏损为1378万人民币[42] - 公司其他收入为1282万人民币,同比减少18.3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9万人民币;投资收益为834万人民币,较去年增加1485万人民币;资产减值损失为560万人民币;信用减值损失为1934万人民币[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总资产23.622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5.39%;母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1.27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49%;流动比率为1.35,较去年增加0.09;资本负债率为7.98%[45] - 2024年公司银行存款、银行结存及现金为7.233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1.14%;另有1.102亿人民币银行大额存单金额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科目列报,4094万人民币银行大额存单金额在其他非流动资产科目列报[45]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330万人民币,同比增幅较大[46] - 2024年度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141万人民币[4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分,合计股息分派金额为2029万元,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均无)[79] - 2008 - 2023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6.0459亿元(含税)[126] - 2024年公司未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126] - 董事会建议2025年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0.07元[126]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为4.3442亿人民币,同比减少0.25%,占总收入29.50%;行业解决方案收入为3.371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3.72%,占总收入22.90%;运营及运维服务收入为6.879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7.89%,占总收入46.72%[44]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连续第三年入选「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百强」[22] - 公司获评为5A级高新技术企业[22] - 1月公司自研产品「首信通」入选2023数字化应用场景优秀案例[17] - 3月公司成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经纪商[17] - 4月公司推出「北京信创集约化采购服务平台一体化运维服务子平台」[17] - 6月公司发布住房公积金新一代「数字原生」信创核心系统产品[18] - 7月公司红砥大模型医保落地应用入选2024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专题论坛案例[18] - 8月公司智慧健康业务「诊安付」产品获2024软件开发数字金融优秀案例[18] - 12月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百强”,并获评5A级高新技术企业[38] - 2024年度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141万人民币[47] 公司业务成果 - 公司“云+安全+应用”一体化信创解决方案获27家市属一级企业及42家市属二级企业订单[29] - 200余家医疗机构接入医保移动支付,497家药店在京东、美团购药平台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功能,日均交易量4万余笔[30] - 公积金业务推进沧州等5个城市系统建设,服务全国130万家单位2900万人;组工业务新拓展上海等5个城市,服务60余家部委和省市地区[31] - “红果子”数字化平台实现近400万用户数据积累和画像分析[36]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年是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收官之年,公司将把握产业政策机遇,提升技术能力,优化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落地“行业化、产品化、区域化”战略[39] 公司员工管理 - 公司对标行业优秀公司实践,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依法为员工缴纳保险,定期检讨员工薪酬待遇,并安排专业人士为员工提供培训[40][41] 公司人员任职变动 - 赵淑杰女士50岁,2023年12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4] - 辛双百先生46岁,2023年6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5] - 姜巍先生42岁,2022年起任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56] - 宫志强先生53岁,2009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张伟雄先生54岁,2015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杨晓辉先生57岁,2016年1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董进先生53岁,2023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落地超100个关键场景应用[62] - 李建强先生51岁,2024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葛莉女士50岁,2023年6月获委任为股东代表监事并担任监事会主席[66] - 匡明志女士48岁,2024年6月获委任为职工代表监事[69] - 姜巍先生和李建強先生于2024年6月18日获委任为董事[90] - 冯建勋先生和苏中興先生于2024年6月退任董事[89][90] - 夏晓清先生59岁,2018年3月加入公司,现任副总经理等职[70] - 王亮先生37岁,2018年2月加入公司,现任副总经理等职[71] - 杜晓玲女士44岁,2018年5月加入公司,现任副总经理等职[73] - 吴宁先生43岁,2020年6月加入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等职[73]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83,454,176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本63.31%[94] - 北京国资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3.31%[105] 公司采购与销售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5大供货商合计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率低于30%,5大客户合计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约31.67%,最大客户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约10.79%[94] 公司法律诉讼 - 2023年4月3日公司重新起诉原股东,4月25日申请财产保全,保全限额为3.36亿元;原股东反诉并申请冻结公司银行存款2142.83万元,2025年1月4日冻结解除[96] 公司关联交易 - 提供网络系统及相关运维服务年度上限9500万元,交易金额7316万元[100] - 购买网络安全系统及服务年度上限4500万元,交易金额3089万元[100] - 购买物业服务年度上限120万元,交易金额85万元[100] - 首信云向集团支付服务费年度上限3000万元,交易金额2954万元[100] - 集团向首信云支付服务费年度上限2500万元,交易金额为0[100] - 2024年7月19日调整提供网络系统及相关运维服务2024 - 2025年年度上限为9500万元[101] - 公司与北京新隆福物业管理订立物业服务协议,2024 - 2025年各年度及截止2026年6月30日止6个月服务费上限分别为120万元、120万元及60万元[106] - 北京新隆福为北京国资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北京新隆福物业管理为其全资子公司[106] - 公司与首信云签订框架协议,首信云向公司支付服务费2024 - 2025年各年度上限为3000万元,公司向首信云支付服务费2024 - 2025年各年度上限为2500万元[108] - 网创公司为北京国资公司持股95%的控股子公司,持有首信云实缴注册资本约26%[108] - 2024年2月28日,网创公司向首信云注资850万元,公司持有首信云已实缴股本权益将由100%减至约68.52%[109] - 独立核数师认为未发现持续关连交易未被董事会批准等问题[110] - 本年度集团关联交易构成上市规则界定的关连或持续关连交易时,公司遵守相关规定[111] 公司物业租赁 - 2024年1月1日起租用北京新隆福办公室物业,月租金131万元,使用权资产确认为3870万元[104] - 公司拥有的投资物业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2号,建筑面积约5386平方米,2020年4月20日至2023年4月19日出租面积达5386平方米,2023年5月20日至2025年5月19日出租面积达2693平方米,待出租面积为2693平方米[8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现有5名独董,符合《上市规则》有关独董人数的最低要求[119] - 公司董事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121] - 公司建立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等的有效治理机制[140] -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按《公司章程》和议事规则独立有效运作[141] - 公司治理规范性文件包括《公司章程》等35项[141] - 董事会12名成员中外部董事占10名[142] - 董事会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执业会计师专业资格[142]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或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临时提案,召集人收到提案后2日内发补充通知[147]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或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提议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或类别股东会议[147] - 公司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当董事会席位空缺时,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3%或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提名董事候选人[154] - 公司每届董事会任期为3年,第九届董事会任期从2024年6月18日至2027年6月17日[156] - 审计委员会所有成员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分别具有法律、会计专业资格及或相关行业经验[142] - 经营管理层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提呈内部审计报告,每年向董事会提呈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42] - 公司已制定《证券交易守则》,条款不比《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宽松[142]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任期3年,将于2027年6月17日届满[169]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将于2027年6月17日届满[176]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至2027年6月17日届满[183] - 战略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至2027年6月17日届满[188] - 法治与合规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至2027年6月17日届满[194] 公司会议情况 - 2024年监事会共召开会议5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视频会议4次,审议议题8项[129] - 2023年度监事会报告获股东大会通过[13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163] - 2024年审计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认为公司内控管理有效,会计政策执行良好[173] - 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2023年度审计报告、2024年中期审阅报告等多项报告及工作计划[175] - 2024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议多项薪酬相关议题及工作计划[178] - 2024年提名委员会共举行2次会议[187] - 2024年战略委员会共举行2次会议[191] - 2024年法治与合规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196] - 董事会召开2次现场会议,10次视频会议[198] - 审计委员会以书面传阅形式转签会议文件5次[19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书面传阅形式转签会议文件3次[199] - 法治与合规委员会以书面传阅形式转签会议文件4次[199] 公司董事监事薪酬 - 公司现行董事监事薪酬制度于
新城市建设发展(0045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额98,607千港元,较2023年的172,926千港元下降43%[8] - 2024年经营亏损132,771千港元,较2023年的177,273千港元下降25%[8] - 2024年本年度亏损136,522千港元,较2023年的141,766千港元下降4%[8] - 2024年集团租金收入及相关管理服务收入约5458.7万港元,2023年为5605.1万港元;零售及相关收入约4402万港元,2023年为1.16875亿港元[21] - 2024年集团年度亏损净额约1.36522亿港元,2023年为1.41766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108.87港仙,2023年为138.53港仙[2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08.87港仙,较2023年的138.53港仙下降21%[8]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约98,607,000港元,除税后亏损约136,522,000港元[1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行政费用约7022.3万港元,2023年为8372.6万港元;融资成本约1391.3万港元,2023年为2351.2万港元[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2024年12月31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为3555.9万港元[190] - 集团投资物业总额账面价值约为6.51809亿港元,其中广州物业一账面价值约为5.26995亿港元,于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列账[179] - 集团投资物业总额账面价值约为6.51809亿港元,其中洛阳物业账面价值约为6644.7万港元,于2024年12月31日按成本减去累计减值亏损列账[183] - 2024年12月31日,珠海发展中物业账面价值约为4.48483亿港元,预付款项账面价值约为2.93611亿港元[1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期畅流租金收入来年可维持,将继续在广珠洛发掘协同效应[12] - 2024年9月集团申请更改洛阳项目土地用途,10月公示期满且规划条件获确认[15][16] - 张家龙自2024年4月起获委任为公司副行政总裁,负责物色及评估新商机和执行新企业项目[13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5月1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多项新租赁协议,自6月1日起为期一年[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并提供培训记录[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均出席或参加与业务/董事职责有关的研讨会/会议/公司活动或考察/阅读[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两次董事会全体会议并遵守相关规定,于2024年6月5日举行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42] - 各董事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2/2,部分董事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由韩军然先生担任,2024年4月聘用张家龙先生为副行政总裁[44] - 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公司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董事会主席毋须于任期轮值告退或计入每年告退董事数目,偏离相关规定[45] - 重选或委任董事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已在相关通告或通函披露拟重选或委任董事详细资料[4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统称“董事委员会”)[4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法定人数为任何两名成员,职权范围已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页[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5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58][59] - 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委任、重新委任及罢免外聘核数师等向董事会作推荐意见,审阅集团中期及年度报告等[50] - 薪酬委员会职能为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55]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4月1日成立,职能为检讨及监督董事会架构等[60][62] - 审核委员会定期与外聘核数师会面,审阅报告时着重会计政策及合规情况[51] - 薪酬委员会须由最少3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提名委员会须由最少3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应付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酬金由董事会参考薪酬委员会建议等因素厘定[59] - 审核委员会工作包括审阅集团业绩、讨论申报及会计准则等[56] - 公司于2013年8月采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检讨董事会组合及董事退任和重选,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64]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880千港元[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对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年度审阅[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遵守上市规则第3.29条专业培训要求[71] - 公司设立股东通讯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股东沟通[72]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无改动[75] - 公司制订股东沟通政策,定期检讨确保有效性[76] - 报告范围涵盖公司香港总部及中国五处商业办公室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环境及社会表现[80] - 公司主要内部持份者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一般员工,外界持份者包括股东/投资者、客户和政府[83] - 公司认为对业务运营及持份者重要的环境及社会议题包括空气污染、能源使用、气候 变化等[86] - 2024年公司汽油油耗为505.0升,2023年为2875.0升[89] - 2024年公司液化石油气(LPG)油耗为602.1千克,2023年为870.0千克[89] - 2024年公司氮氧化物(NOx)排放为6.84千克,2023年为46.44千克[89] - 2024年公司硫氧化物(SOx)排放为0.01千克,2023年为0.04千克[89] - 2024年公司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为0.47千克,2023年为2.71千克[89] - 公司目标是下一年将空气污染物排放维持或降至低于今年的水平[88]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及管理层会议绝大部分转为线上举行,践行减碳措施后降低了出行排放量[87] - 范围2能源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9%,公司目标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2年基准年减少15%[90] - 2024年范围1直接排放3.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7.6吨;2024年范围2间接排放2394.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332.9吨;2024年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0.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0吨;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397.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340.5吨[93] - 公司目标到2030年将能源消耗量从2022年基准年减少15%[95] - 2024年直接能源中汽油能耗4894.1千瓦等值,2023年为27682.7千瓦等值;2024年LPG能耗8242.8千瓦等值,2023年为11910.3千瓦等值;2024年间接能源电力能耗3924460.0千瓦,2023年为3823749.0千瓦;2024年能源总耗量3937596.9千瓦,2023年为3863522.0千瓦[96] - 2024年温室气体密度为0.04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与2023年持平;2024年能源密度为66.2千瓦/平方米,2023年为64.7千瓦/平方米[93][96] - 公司业务运营不涉及用水,本年度主要取用市内供应的生活用水[97] - 公司业务运营不涉及包装材料[98] - 对于气候转型风险,公司将倡导员工减少碳排放,与持份者沟通气候变化策略,关注相关法规更新[104] - 公司积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设有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薪酬政策[106] - 本年度未发现公司不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6名雇员,较2023年的53名减少[108] - 男性雇员28名,女性雇员18名;全职43名,兼职3名;高级管理13名,中级管理8名,普通员工24名,合同或短期员工1名;30岁及以下4名,31至50岁26名,51岁及以上16名;中国35名,香港11名[108] - 雇员总流失人数为14人,流失率28.3%;男性流失10人,流失率32.8%;女性流失4人,流失率21.1% [110] - 31至50岁流失10人,流失率34.5%;51岁及以上流失4人,流失率23.5%;中国流失12人,流失率31.2%;香港流失2人,流失率18.2% [110] - 本年度集团有1位员工工伤,工伤损失工作日为12天[113] - 2024 - 2022年因工作关系死亡人数男女均为0人;2024年男性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12天,女性为0 [114] - 总体受训员工百分比为0.0%,平均培训时数为0.0;男性、女性、高级管理、中级管理、普通员工受训情况相同[116] - 本年度集团未发现违反有关童工及强制劳工法律的不合规事件[119] - 集团业务在本年度未雇佣任何童工或强制劳工,雇佣管理符合香港法例第57章雇佣条例[119] - 集团在报告期内无主要供应商,采购时须从多于一名供应商取得报价[120] - 公司本年度未发现违反产品责任、数据隐私、贪污等法规的违规事件,无产品召回和相关投诉[121][122][12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45,985,000港元,2023年为298,770,000港元[145]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股息[140] - 梁贵华72岁,于银行及金融领域拥有30年经验,2016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张晶68岁,于企业管理领域拥有逾22年经验,2016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罗振72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33]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发展及投资,本年度无变动[138] - 公司本年度业绩及财务状况载于第48至51页综合财务报表[139] - 公司本年度与集团储备变动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及综合权益变动表[141] - 主席兼执行董事韩军然服务协议有效期自2023年12月20日起3年后续延[148] - 执行董事罗敏服务协议自2012年3月1日起1年后续按年续期[148] - 2024年12月31日,韩军然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37,733,255股,占比32.18%[151] - 2024年12月31日,韩军然实益拥有股份32,521,754股,占比27.73%[151]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02年6月14日采纳,2012年6月14日到期[154] - 2024年12月31日,君亿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持有股份37,733,255股,占比32.18%[158] - 2024年12月31日,Qilu International Funds SPC抵押权益持有股份59,794,972股,占比50.99%[158] - 2024年12月31日,中泰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涉及股份59,794,972股,占比50.99%[15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概无购股计划[155] - 本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因收购股份或债券获益[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进行获豁免独立股东批准规定的持续关连交易,新租赁协议自2024年6月1日起为期一年[16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已获董事会批准,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65] - 公司核数师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在日常业务中订立,按协议进行,未超年度上限数额[165] - 公司本年度一直符合上市规则之公众持股量规定[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167]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有关优先购股权条文[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无物业发展项目,无已付或应付供应商采购款项[169] - 回顾年度内,公司无主要客户[170] - 综合财务报表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长青已退任但可重选连任[172]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176] - 公司将广州物业一公平值评估确定为一项关键审核事项[180] -
中国钱包(0080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01
2023 年 報 * 僅供識別 China e-Wallet Payment Group Limited 中國錢包支付集團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目錄 目錄 2 五年財務概要 3 董事報告 4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0 企業管治報告 20 董事會報告 26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27 獨立核數師報告 31 綜合損益表 32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33 綜合財務狀況表 35 綜合權益變動表 36 綜合現金流量表 37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2 公司資料 五年財務概要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千港元 | | 業績 | | | | | | | 收入 | 40,542 | 70,959 | 89,094 | 101,924 | 60,324 | | 年度虧損 | (344,705) | (31,212) | (68,703) | (32,701) ...
中国国航(00753)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21:00
本报告期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023,324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11%[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3,993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07%[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8,341,40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33%[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45,163,318千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8%[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3,020,170千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71%[9] 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东数量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898千元[1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1,206[15]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421,462,701股,持股比例42.53%[17] -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持股2,633,725,455股,持股比例15.09%[17]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49,262,228股,持股比例11.18%[17] - 中航集团公司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53.71%的股份[18] 2025年3月31日部分资产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3,305,21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467,901千元有所增加[21]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47,55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559千元大幅增加[2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1,772,38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687,203千元有所增加[21]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03,390,93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5,082,209千元略有减少[22]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45,163,31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5,769,412千元略有减少[22] 2025年3月31日部分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14,925,09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876,294千元有所减少[22] - 2025年3月31日应付短期融资债券为7,534,70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10,847千元大幅增加[22]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30,522,78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7,610,055千元有所减少[23]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06,832,37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4,824,203千元有所增加[23] 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财务指标变化(第一组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0,023,324,2024年第一季度为40,065,742,同比略有下降[2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4,421,862,2024年第一季度为43,614,326,同比有所上升[2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2,513,597,2024年第一季度为 -1,946,659,亏损幅度扩大[2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2,535,241,2024年第一季度为 -2,001,897,亏损增加[2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043,993,2024年第一季度为 -1,674,456,亏损扩大[26]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79,021,2024年第一季度为 -61,910,亏损增加[26]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 -2,614,262,2024年第一季度为 -2,063,807,亏损扩大[27]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12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 -0.11元/股,亏损增加[27]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流量指标变化(第一组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4,580,447,2024年第一季度为44,716,587,同比略有下降[3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41,401,2024年第一季度为9,407,344,同比有所下降[3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09,314,流出小计4,723,565,现金流量净额-4,214,251;2024年第一季度流入小计358,112,流出小计2,868,384,净额-2,510,272[3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119,947,流出小计29,526,433,现金流量净额-3,406,486;2024年第一季度流入小计15,036,658,流出小计15,005,365,净额31,293[31] - 2025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1,72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32,390;2024年第一季度影响为-9,865,净增加额6,918,500[32] 2025年3月31日另一组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6,568,93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354,179千元[34]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17,128,50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218,389,381千元[3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88,080,803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90,841,191千元[36]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96,472,594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93,601,551千元[36]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9,144,037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51,300,818千元[37]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33,697,434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235,743,560千元[35][37]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33,697,434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235,743,560千元[37] 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财务指标变化(第二组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3,876,695,2024年第一季度为24,397,913,同比有所下降[3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2,197,849,2024年第一季度为 -1,894,801,亏损幅度扩大[3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2,156,781,2024年第一季度为 -1,874,550,亏损增加[39]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流量指标变化(第二组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058,044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6,718,182千元[4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62,802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994,564千元,同比减少[4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45,555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1,798,943千元,亏损扩大[43]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400,000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315,742千元,大幅增加[43]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11,075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2,656,379千元,亏损减少[4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287,759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28,954千元,由正转负[44] - 2025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87,197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末为7,371,111千元,略有增加[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