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米高集团(0987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44
米 高 集 團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MIGAO GROUP HOLDINGS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Stock Code : 9879 年度報告 ANNUAL REPORT 2024/2025 MIGAO GROUP HOLDINGS LIMITED 米高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024/2025 年度報告 ANNUAL REPORT 目錄 CONTENTS 2 公司資料 Corporate Information 4 財務摘要 Financial Highlights 5 經營摘要 Operational Highlights 6 主席報告 Chairperson's Statement 8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19 董事會報告 Directors' Report 39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Profile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46 企 ...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31
ANNUAL REPORT 2025 年 報 CONTENTS 目錄 | 02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 --- | --- | | | 公司資料 | | 04 | Glossary | | | 詞彙 | | 08 | Financial Summary | | | 財務概要 | | 09 | Chairman's Statement | | | 主席報告 | | 11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24 | Biographies of Directors and | | | Senior Management |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履歷 | | 30 | Directors' Report | | | 董事會報告 | | 52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 | 企業管治報告 | 71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獨立核數師報告 78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扬科集团(0146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20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主席報告 | 3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6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 16 | | 董事會報告 | 19 | | 企業管治報告 | 31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4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67 | | 綜合損益表 | 71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72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73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75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76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78 | | 財務概要 | 136 | 1 揚科集團有限公司 • 2024/25年年度報告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李昌源先生 (董事會主席) 潘丞章先生 非執行董事 蔡朝暉博士 (董事會副主席) 獨立非執行董事 葉國謙議員 (大紫荊勳賢、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Yvonne Low Win Kum女士 陳繼榮先生 公司秘書 潘丞章先生, 會計師 授權代表 就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而言 李昌源先生 潘丞章先生 審計委員會 陳繼榮先生 (主席) 蔡朝暉博士 Yvonne Low Win Kum女士 薪酬委員 ...
凯联国际酒店(00105)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14
Stock Code 股份代號:105 2024-2025 Annual Report 年 報 The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language of this annual report is for reference only. In case of any inconsistency,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本年報之中文譯本只供參考,如中英文本有任何差異,一概以英文本為準。 Contents 目錄 | 2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 --- | --- | --- | | 3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 4 | Properties | 物業概覽 | | 5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 40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 | 68 | Directors' Report | 董事會報告 | | 85 | Biogr ...
毛记葵涌(01716)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10
目錄 2 公司資料 3 主席報告 5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1 董事、高級管理層及公司秘書的履歷詳情 15 企業管治報告 30 董事會報告 43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73 獨立核數師報告 78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9 綜合財務狀況表 81 綜合權益變動表 82 綜合現金流量表 83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136 五年財務概要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姚家豪 (主席) 陸家俊 梁海蕊(於2024年11月12日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梁偉文 何光宇 梁廷育 註冊辦事處 PO Box 309, Ugland House Grand Cayman, KY1-1104 Cayman Islands 總部兼香港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 新界葵涌 大圓街11–13號 同珍工業大廈 B座16樓8室 公司網址 www.mostkwaichung.com 公司秘書 羅泰安 授權代表 姚家豪 陸家俊 股份代號 1716 法律顧問 胡百全律師事務所 香港中環 遮打道10號 太子大廈 12樓1225室 審核委員會 何光宇 (主席) 梁廷育 梁偉文 薪酬委員會 梁廷育 (主席) 何光宇 梁偉文 提名委員會 梁廷育 (主席) 何光宇 ...
义合控股(01662)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8: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公司综合收入约11.08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2%[13] - 2025财年公司毛利达1.3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7.0%[13] - 2025财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9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80.5%[13] - 2025财年每股盈利0.08港元,2024年同期为0.04港元[13] - 2025财年公司收入增至约11.08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21亿港元增加33.2%[40][43][55][59]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从2024年同期约6.706亿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9.335亿港元,增幅约39.2%[56][59] - 2025财年隧道工程收益约1.44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1.0%[62] - 物业活化及提升业务的租金和管理费收入从2024年同期约151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2800万港元,增幅约84.9%[63] - 2025财年健康与环境创新业务收益约210万港元,毛利约150万港元,毛利率约72.8%[64][71] - 集团整体毛利从2024年同期约932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1.37亿港元,增幅约47.6%[65][69] - 2025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8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2010万港元[72][76] - 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3980万港元,2024年同期约2210万港元,增幅80.5%[83][89] - 2025财年资产总额回报率从2024年同期2.1%升至4.0%,股本回报率从2024年同期4.4%升至8.3%[84][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7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50万港元[73][77] - 2025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达951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7620万港元[74][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获11份合约,原有合约总额达30.496亿港元[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完成合约价值约47.153亿港元[14] - 2025财年公司获11份合约,原合约金额约30.496亿港元,其中8项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合约约19.425亿港元,3项隧道工程合约约11.071亿港元[41][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手上有28份待完成主要合约,香港合约剩余价值约47.153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4.233亿港元[42][44] - 2025年出售菲律宾业务,带来约420万港元的出售附属公司收益[35] - 2025年6月公司与APEL及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建成全球首间Wisepura Aquapura智能微型工厂[19] - 2025年6月,全球首个Wisepura Aquapura智能微型工厂正式投产[23] - 2024年3月,公司启用位于香港科学园的APEL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及转化商业实验室[34] - 2021年3月下旬,公司拓展至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广州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签订四份合作协议,估计总可出租面积约79,000平方米[29] - 2023年10月起五年内,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并提供资金支持研究项目[31] - 2024年12月,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约350万港元供应合约[39][43] - 公司符合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及ISO 50001认证要求[46][49] - 公司建筑地盘事故率低于行业平均[47][50] - 2025年2月,APEL参加香港宠物节2025,与超1000家参展商一同展示产品[36] - 2024年APEL参加泰国曼谷的Pet Fair South East Asia 2024,首次海外参展[36] - 2025年4月起,APEL参加大阪世界博览会展示先进技术[36] 各地区表现 - 伯明翰物业项目有304间住宅公寓,截至2025年3月31日约96.7%已出售[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伯明翰物业项目304间公寓中96.4%已出售,2025财年该项目应占亏损约为83.8万港元[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积极招聘商业销售、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优秀人才[2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致力于实现高标准企业管治,制定良好企业管治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117] - 公司于2025财政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18][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137]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以及第3.10A条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41][14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在2025财政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的准则[127][133]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政策和业务方向,监控内部控制和表现,管理集团运营的授权和责任已分派给管理层,部分职责分派给审计、薪酬和提名委员会[129][135] - 主席负责董事会的领导和有效运作,行政总裁负责集团业务的管理和执行集团批准的策略,各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不同职能[143][145] - 公司已为董事及管理层就执行及履行职责或相关事宜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动安排董事及管理人员责任保险[140][144] - 董事的履历详情载于年报“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履历”一节,除年报披露外,董事间并无亲属关系[140][144] - 公司致力发展积极进取的文化,核心原则包括诚信及操守守则、对劳动力发展等方面的承诺[119][124] - 董事会已审阅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和实践、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培训等多方面情况[131][1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152]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或委任函任期为三年,可提前三个月或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终止任命[155][1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余汉坤、王志强及李禄兆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服务年期超九年,其任命须经股东决议批准[158][160] - 公司于2015年11月2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22年12月30日采纳修订职权范围[162][1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禄兆[163][164]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外聘核数师受邀参会讨论审计和财务报告问题,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对续聘外聘核数师无分歧[163][164]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固定年期服务协议或委任函,须根据公司章程细则退任及重选[154][160] - 所有董事(包括特定任期委任者)须接受重选[155][160] - 董事会任命填补临时空缺或新增的董事,任期至任命后的首次股东大会并可重选[157][160]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董事会已对相关机制进行年度审查,认为有效[149][152] - 审阅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和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65] - 2025年3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企业管治报告期内举行六次会议[167][168][170] - 2025财政年度,高级管理层薪酬在50万 - 100万港元有3人,100.0001万 - 150万港元有3人,150.0001万 - 200万港元有1人[172][173] - 2015年11月25日成立提名委员会,2022年12月30日采纳修订职权范围[174][179] - 2025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企业管治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175][176][179]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独立普通决议案供股东考虑及批准重选退任董事[177][179]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候选人甄选考虑多方面多元化范畴[178][180]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八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董事[1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中女性占比12.0%[182] - 公司认为集团包括高级管理层的员工性别比例适合运营,将维持该比例[182]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董事[183][18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同事中12.0%为女性[184] - 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认为2025财政年度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有效实施[186][188]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用于推荐董事人选[187][189]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会考虑诚信声誉、业务成就经验等因素[190] - 若需委任额外董事或高管,会按特定程序进行[192] - 公司一般每年召开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必要时增加次数[196][197]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已举行15次董事会会议[196][197] - 执行董事詹燕群、徐武明、甄志達、梁雄光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比例均为100%,詹燕群出席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比例为100%[198] - 非执行董事李思頴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比例为100%[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祿兆、余漢坤、王志強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比例均为100%[198] - 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及/或董事会须获取相关资料以评估其独立性[199] - 董事会将基于提名委员会推荐慎重考虑并决定委任[199] - 公司至少提前14天或合理时间向董事发出董事会会议正式通知[200] - 董事会会议通知和议程由公司秘书按主席委托准备[200] - 董事可将认为合适事项列入董事会会议议程[200]
宏基集团控股(01718)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报告期为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2025年度收入较2024年度增加约1247.5万港元,增幅约4.3%,达约3.01129亿港元[13][16] - 报告期公司总收入约3.01129亿港元,较2024年约2.88654亿港元增加约1247.5万港元或约4.3%[40][44] - 报告期毛利约5296.2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17.6%,2024年毛利约5307.3万港元,毛利率约18.4%[49][54] - 报告期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662.3万港元,较2024年约206.6万港元增加约455.7万港元[59] - 报告期销售费用约409.4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费用,费用主要源于电商业务[60]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4年度约206.6万港元增加约455.7万港元至报告期约662.3万港元[62] - 销售开支报告期约为409.4万港元,2024年度无此开支[6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金融及合约资产之减值拨回/减值亏损净额从2024年度约6532.6万港元增至报告期约9682.7万港元,增幅约48.2%[65][68] - 融资成本从2024年度约915.4万港元增加约140.6万港元至报告期约1056万港元,报告期利率6.5%,2024年度为5%[66][69] - 所得税报告期约为140.7万港元,2024年度约76万港元,即期税项减少约36.8万港元,递延税项增加约101.5万港元[67][7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2024年度公平值亏损约582.5万港元,报告期进一步亏损约113.5万港元,2024年11月出售约19.7%股权,代价160万港元[72][73][7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报告期公平值收益约52.1万港元,2024年度亏损约52.1万港元[75][78] - 特定应收企业贷款和认购事项其他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约432.6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减值亏损拨备总额约3073.8万港元[76][79] - 报告期内,借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总额约52.5万港元(2024年:约55.4万港元)[124][128] - 报告期内,集团亏损净额约5143万港元,2024年度约2062.2万港元[125][1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16年部分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并拟按2023年1月3日公告的修订建议用途使用[148][149] - 为可能进一步收购拨资的2570万港元中,截至2025年已动用500万港元,预计2026年9月30日前再动用2070万港元[150] - 一般营运资金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动用3140万港元[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计息借贷总额约为1.78883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1.79941亿港元略有下降[155][1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287.4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8073.2万港元减少约4785.8万港元,主要因合约资产减少[156][15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约为2.11801亿港元,较2024年的约2.30173亿港元减少约1837.2万港元,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156][1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6965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3132.1万港元[160][16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497.7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228.6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368.3万港元[161][16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51.4%,较2024年的约199.2%有所上升;流动比率约为1.16,较2024年的约1.35有所下降[162][1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52万港元,较2024年的960万港元增加;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152亿股,较2024年的9600万股增加[174][177] - 报告期集团总薪酬成本约为9366.3万港元,2024年度约为7658.7万港元[191][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地基建筑工程、土地勘测服务、金融服务、消费品贸易和电商业务[23][27] - 报告期内,地基工程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约69.8%,2024年度约为76.1%[24][28] - 报告期内,土地勘测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约15.5%,2024年度约为22.7%[25][29] - 报告期内,金融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约0.2%,与2024年度持平[26][30] - 报告期消费品贸易收入约463.3万港元,占总收入约1.5%,2024年无此项收入[31][35][43][47] - 报告期电商业务收入约3484.8万港元,占总收入约11.6%,较2024年约275.7万港元增加约3209.1万港元或约1164.0%[32][36][48][53] - 报告期地基建筑工程收入约2.10229亿港元,较2024年约2.19633亿港元减少约940.4万港元或约4.3%[40][44] - 报告期土地勘测服务收入约4659.1万港元,较2024年约6570.9万港元减少约1911.8万港元或约29.1%[41][45] - 报告期金融服务收入约52.5万港元,2024年约55.4万港元[42][46] - 报告期消费品贸易毛利约62.7万港元,毛利率约13.5%,2024年无此项毛利及毛利率[57][61] - 报告期内,公司为个人客户贷款提供6 - 24个月信贷期,年利率8% - 15%(2024年:无),企业客户贷款免息且由个人担保[121][1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770万港元(2024年:1290万港元),企业贷款占未偿还本金770万港元的63.6%(2024年:占1290万港元的100%)[122][12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要在香港经营,大部分收入及交易以港元结算,资产和负债也主要以港元计值,在中国业务面临一定外汇风险,但认为风险不重大[169][170][171][1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对现有建筑业务运营及发展采取保守策略,因香港建筑行业增长乏力,面临诸多挑战[14][17] - 公司不仅拓展核心业务,还在新兴领域寻求增长机会,以确保运营稳定和长期可持续性[15][18] - 公司将利用行业专长等资源,寻找与优质公司的潜在合作和投资机会[15][18]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报告期内末期股息(2024年:无)[131][134] - 2025年公司向合资格股东发行1.152亿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2港元,较2025年1月17日收市价折让约29.82%,已发行供股股份总面值1152万港元[132][135] - 供股于2025年5月9日完成,公司拟于2025年12月31日前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作建筑分部资金及总部营运资金[133][136] - 2024年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集团香港总部行政及营运开支,约70%用作董事及员工薪酬(13,095,000港元),约8%用作租金开支(1,497,000港元),约12%用作专业费用(2,245,000港元),约10%用作其他营运开支(1,871,000港元)[145] - 2016年配售所得款项计划用于投资、融资及借贷服务的金额为13400万港元,后修订为5730万港元[150] - 公司原拟用7670万港元为收购Blue Marble Limited已发行股本约51.3%提供资金,但收购事项于2020年4月2日失效[152] - 2021年8月17日,公司决定将约7070万港元用于可能进一步收购,约6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52] - 2023年1月3日,公司更改用途,约2570万港元用于可能进一步收购,约45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52] - 2023年11月17日,公司表示未动用的2016年所得款项净额拟于2025年3月31日前用于收购食品及饮品和/或建筑行业目标公司股权[153][154]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将动用未动用2016年所得款项净额的预期时间表延长至2026年9月30日[153][154] - 为确保贷款可收回,公司注重借款人财务背景等情况,经理定期与借款人沟通,出现问题会报告管理层[114] - 为降低信用损失可能性,公司可能采取修订还款条款、执行和解协议、发起法律程序等措施[11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718,网址为www.hkex1718.hk[10][11] - 应收企业贷款2020年6月逾期,2023年4月启动清盘程序,后达成和解协议,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本金490万港元[82]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昇于2020年4月20日认购基金C类股份,总认购金额为6000万港元,期限36个月[83][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企业贷款未偿还本金为490万港元,最后一期款项需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偿还[84] - 债务工具到期后,中昇共收取约4018.1万港元还款,最后一批于2023年12月收取[89][90] - 截至报告日期,基金及/或其他人尚未支付给中昇的赎回款项总额约为2692.6万港元[89][90] - 公司于2025年4月14日在英属处女群岛完成对基金的清盘程序[89][90] - 公司聘请独立估值师对2025年3月31日的金融及合同资产进行减值评估[92] - 估值师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衡量应收贷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9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企业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率为77.8%,2024年度为63.1%,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381.2万港元,账面总值约490万港元,报告期末后已清偿100万港元还款[96] - 公司借借贷业务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富暉管理,持有放债人牌照,为第三方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贷款融资服务[105][109] - 贷款申请按个别情况评估处理,发放前管理层会进行财务背景及信用检查程序[107][111] - 贷款申请过程涉及收集客户信息、尽职调查、背景调查、抵押物估值、信用评估等步骤[108][111] - 公司成立信贷委员会,由白华为和夏丽萍组成,负责处理富暉所有信贷相关事务[115] - 信贷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批和监督借贷业务、监控贷款组合、监督合规和治理事项[116] - 报告期内,公司以500万港元现金代价收购Pure Luck剩余49%股权并承担未偿还债务[153][154]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Pure Luck剩余49%股权的收购,代价为500万港元现金,完成后Pure Luck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76] - 公司以500万港元现金代价收购纯运剩余49%股权,收购完成后纯运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79] - 电商直播业务担保收入为1300万港元,实际收入已超该金额,待确认纯运集团经审核数字后达成[181][185] - 截至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182][186] - 截至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83][1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未决诉讼[184][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174名全职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58名[190][193] - 集团获授ISO 14001:2015认证,有效期从2021年3月24日至2027年4月29日[192][194] - 报告期及直至报告日期,集团无严重违反相关现行法律法规[195][199] - 直至报告日期,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96][2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采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未采用任何货币对冲政策或其他对冲工具[160][164][171][173]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47
North Asia Strategic Holdings Limited 北亞策略控股有限公司 *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8080) 2024/25 Annual Report 年報 *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 only 僅供識別 www.nasholdings.com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 1 號怡和大廈 16 樓 1618 室 電話 : (852) 2918 3788 傳真 : (852) 2169 0209 主要營業地點 Suite 1618, 16th Floor, Jardine House, 1 Connaught Place, Central, Hong Kong Tel : (852) 2918 3788 Fax : (852) 2169 0209 Principal Place of Business C004888 Annual Report 2024/25 North Asia Strategic Holdings ...
宾仕国际(01705)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公司录得纯利约189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3490万港元减少45.8%[17][18] - 2025财年公司收益约5.047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5.208亿港元跌幅为3.1%[18] - 2025财年公司毛利约1.109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1.219亿港元减少9.0%[18] - 2025财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4.45港仙,较2024财年的8.40港仙减少47.0%[18] - 2025财年集团收益约504.7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520.8百万港元减少约3.1%[43] - 集团毛利从2024财年约121.9百万港元减至2025财年约110.9百万港元,减少约9.0%[43] - 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7.8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33.6百万港元减少约47.0%[43] - 2025财年公司收益约为5047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约52080万港元减少约3.1%[62] - 2025财年毛利约为110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9.0%,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1.4%至约22.0%[64] - 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24财年的3360万港元减少约47.0%至约1780万港元,纯利率约为3.7%(2024年同期约6.7%)[69] - 2025财年公司董事会建议宣派及派付末期股利每股股份2.5港仙,2024财年为3.0港仙[17] - 公司于2019年6月24日采纳股利政策,2025财年派息率增至约112.4%(2024财年为65.3%)[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财年销售成本约为393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1.3%,占总收益百分比约为78.0%(2024财年约76.6%)[63] - 2025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约39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6%;行政开支为约4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7.1%[65][66] - 2025财年融资成本净额约为2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42.9%;所得税开支约310万港元(2024财年约610万港元),实际税率约14.1%(2024财年约14.8%)[67][68] - 2025财年资本开支约为4190万港元(2024财年约4950万港元),主要用于添置使用权资产[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财年分销业务收益2.605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2.691亿港元减少3.2%[18] - 2025财年零售业务收益2.442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2.517亿港元减少3.0%[18] - 2025财年分销业务业绩605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6290万港元减少3.8%[18] - 2025财年零售业务业绩66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1700万港元减少61.2%[18] - 2025财年分销业务收益减至约260.5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269.1百万港元减少约8.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51.6%[46] - 2025财年零售业务收益减至约244.2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251.7百万港元减少约7.5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48.4%[50] - “天仁茗茶”零售店2025财年同店平均销量为3.69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3.77百万港元下降2.1%[52] - 2025财年“天仁茗茶”茶饮产品平均售价为30.6港元/杯,较2024年的27.9港元/杯上升[54] - 2025财年“天仁茗茶”茶饮产品平均每日销量为18,000杯,较2024年的20,000杯下降[54] - 2025财年零售业务收益减少约750万港元至约244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48.4%;分销业务收益减少约860万港元至约2605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51.6%[62] 其他重要内容(店铺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设立65间自营零售店[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开设65间自营零售店,较2024年的63间有所增加[48] 其他重要内容(产品供应情况) - 公司能够供应逾100个品牌合共约7,000个SKU的食品及饮料产品[45] 其他重要内容(外汇风险及管理) - 集团因向海外供应商采购货品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外币计值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涉及日元、新台币及美元[78] - 集团采取审慎的库务政策,管理层设监控程序收回逾期债项,定期检讨贸易应收款项可收回金额并作减值拨备,董事会密切监察集团流动资金状况[80] - 集团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并密切监督货币变动风险[79] 其他重要内容(人员情况)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聘用638名雇员(2024年为665名),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242亿港元(2024年约为1.152亿港元)[83] - 集团提供综合薪酬方案,由管理层定期审阅[83] - 邓国禧先生39岁,于2017年6月加入集团,拥有逾15年会计等经验 [93] - 邓先生于2020年12月取得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94] - 邓先生于2009年9月获FRM资格,2011年1月获香港会计师公会CPA ,2020年8月获ACA,2018年3月获认可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 [94] - 钟国武先生为澳洲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成员,在审计等方面拥有超20年经验 [103] - 目前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100] - 全体董事(彭观贵先生除外)任期为三年,到期自动再续三年;彭观贵先生任期为一年,到期自动再续一年 [102] - 董事会成员教育背景分布为深造学位2人、学士学位3人、其他2人[112] - 董事会成员职位分布为执行董事4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12] - 董事会成员性别分布为男性董事6人、女性董事1人[112] - 董事会成员年龄组分布为51 - 60岁1人、61 - 70岁5人、71 - 80岁1人[112]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资分布为5年或以下0人、6 - 10年4人、10年以上3人[11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12.5%女性及87.5%男性[11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工作团队(不含高级管理层)为69.0%女性及31.0%男性[114]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未遵守守则条文C.2.1 [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董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未获悉有关雇员不遵守该守则事件 [97] - 上市规则规定每间上市发行人董事会须至少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其中最少一名须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长 [1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以及第3.10A条规定 [1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为全体7位董事组织一次由执业会计师开展的培训课程[106]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召开两次会议,检讨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厘定具体待遇[109]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召开两次会议,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并批准服务合约条款等[110]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召开了两次会议[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四次董事会会议[121] - 各执行董事在2025年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26]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25年董事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薪酬委员会会议、审核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26] - 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核数服务,应支付给外部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为1000千港元[128] - 提名委员会挑选董事候选人时需考虑品格诚信、专业技能经验等多方面因素[116]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推荐核数师、审阅财务报表和监督风险管理等[11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程序有效,财务报表合规且披露充分[119] - 公司已投保董事责任保险,投保范围由董事会每年检讨及续期[122] - 董事会负责公司企业管治,2025年进行了制定检讨政策等多项工作[123][1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属适当及有效[130] - 2025年公司秘书邓国禧符合上市规则参与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规定[136] -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表决权10%的一名或多名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1] - 有意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股东需将要求书送交公司总部等指定地点,会议将在送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41] - 若董事会未能在要求书递交后21天内安排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费用[141] - 公司制定反贪污及举报政策,反对贿赂等不当行为[132] - 公司高度重视内幕资料处理及发放程序和内部监控责任[134] - 公司披露小组获授权决定资讯是否为内幕资料并提交董事会批准[134] - 公司制定措施维持内幕资料保密,仅授权人员可对外沟通相关问题[134] - 公司认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实施股东通讯政策成效令人满意及有效[144] - 2024年9月12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修订细则的特别决议案,使细则与相关监管规定一致[145] 其他重要内容(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公司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涵盖公司在香港的分销及零售业务[14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不遵守就解释”条文及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编制[148] - 自2015年以来公司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作出贡献,制定未来十年气候挑战路线图以支持香港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减少水资源消耗方面取得重要成就[150] - 公司定期联络不同持份者以改良企业社会责任常规[152]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商务会议等渠道与内部雇员沟通,关注培训机会等议题[153]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关注合乎道德的业务营运等议题[153] - 公司确定对内外持份者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为职业健康及安全、客户满意度、产品健康及安全[158] - 公司建立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董事会负责监督相关风险及机会等[159] - 公司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协助董事会管理相关风险[160] - 公司采纳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将其融入业务策略及管理方案[161] - 公司在业务运营多层面整合环保措施并实施相关政策[162] - 公司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产品网上订购[162] - 公司鼓励员工在业务运营中使用电子通信与供应商及客户联系[162] - 公司邀请持份者通过电子问卷分享对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的看法[155] - 公司确定需专注处理的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55] - 公司欢迎持份者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提出反馈,可通过网站等渠道联系[15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主要供应商在营商道德、环保及劳工准则方面的不当行为,也未收到供应商投诉[163] - 公司制定管理工具和质量保证措施,成立质保团队评估分销产品食品原料,确保无违禁原料且标签信息充分[1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的重大合规问题,已售或运送产品因安全与健康理由回收百分比为零[167] - 公司严格遵行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及指引,保障员工、客户及专业人员个人资料隐私[167] - 公司定期审查知识产权组合,教育员工知识产权最佳实践,监控潜在侵权者并维护知识产权[167] - 公司制定反贪污及举报政策,设立独立举报渠道,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贪污相关法律违规事宜和已审结贪污诉讼案件[168] - 公司努力树立包容、多元与健康文化,支持性别平等,确保团队成员多样性和男女员工人数平衡[170] - 公司通过内部指引采纳雇员行为守则,着重商业道德及诚信[171] - 公司选择供应商考虑环境及社会因素,有获准供应商名单,采购部定期检讨供应商[163] - 公司制定清洁标准程序并培训运营人员,维持中央厨房和零售店烹饪区高卫生标准[1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不遵从雇佣法律法规情况[174] - 报告期内,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共329日[1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过往三个报告年度,无工作有关的身亡事故及违反香港健康和安全法律法规事件[176] - 公司在香港经营超30年,报告期因经济环境
IBI GROUP HLDGS(01547)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及其他(虧損)╱收益为3.314亿港元,较2024年的5.272亿港元减少37.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4430万港元,较2024年的4680万港元减少5.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所得稅開支前溢利为1040万港元,较2024年的260万港元增加298.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840万港元,较2024年的40万港元增加2297.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728亿港元,较2024年的4.209亿港元减少11.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8030万港元,较2024年的7800万港元增加2.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685亿港元,较2024年的1.641亿港元增加2.7%[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为1.2倍,较2024年的1.5倍减少20.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税后溢利约840万港元(2024年:40万港元),收益及其他收益╱(亏损)合共约3.314亿港元(2024年:5.272亿港元)[36]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承建收益约313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0380万港元或39.4%[74][7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承建毛利约3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800万港元或20.4%,毛利率从7.6%增至10.0%[75][7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BSL录得分部溢利约60万港元,销售收益同比增长58.2%[42][4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策略投资分部录得分部溢利约90万港元[44][4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投资部录得分部溢利约250万港元[52][5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BSL收益约8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30万港元或58.2%,毛利约3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80万港元或26.7%,毛利率从50.3%降至40.3%[76][7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股息约50万港元,与上一年度持平,公平值收益净额约5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亏损约330万港元[79][8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租金收入总额约850万港元[80][8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30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60万港元或2.1%[81][85]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开支约1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0万港元,实际税率从88.5%降至18.3%[82][86]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800万港元或2297.1%[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借款约803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约7800万港元[8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约为8030万港元,较2024年的7800万港元有所增加[9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484亿港元,较2024年的2.94亿港元减少;流动负债约2.054亿港元,较2024年的2.019亿港元增加[90][9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2倍,较2024年的1.5倍有所下降[90][9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9.0%,较2024年的50.6%有所下降[94][9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列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上市股本投资约为720万港元,较2024年的670万港元增加[10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到股息约50万港元,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净收益约50万港元[110]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产生租金收入约850万港元,确认公平值亏损约30万港元[115][121] - 2025年3月31日,质押存款约1470万港元,2024年为1340万港元[119][125] - 2025年3月31日,为担保银行借款抵押的投资物业、上市股权投资和贸易应收款项分别约为1.154亿港元、720万港元和860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1.132亿港元、670万港元和零港元[120][125]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6420万港元,2024年约7250万港元[127][1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承建业务利润约为740万港元[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承建溢利约740万港元,建造分部营业额大幅下跌[37] - 期间公司完成12个项目,获授13个项目,其中11个为装修项目,2个为A&A项目[39][45] - 期间后半部分公司成功获得四个大型项目,总价值超2024/2025财年全部营业额[40][45] - 公司承建业务以项目形式进行,盈利能力取决于持续获投招标机会[193][197] - 严格的项目管理系统对获取合约很重要,可控制成本、确保收入和维持正现金流[193][198] - 公司重视投标策略、审慎执行工程并监控项目商业事宜[194][199] 各地区表现 - 按项目地点划分,2025年香港收益31114.2万港元占99.4%,澳门收益184.6万港元占0.6%;2024年香港收益51680.8万港元占100%[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对香港经济乐观,期待2025/2026财年业务水平提升[61][64] - 公司高级管理层重视风险管理,认为严控成本和慎选新项目可实现全年正面业绩[62][64] - 公司因上市证券投资面临股价风险,通过维持不同风险状况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敞口[194][200] - 公司股价风险主要集中在香港上市证券[194][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为联交所主板的公众上市公司,专注于建筑环境投资,附属公司包括建筑承建商、高科技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等[2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可供授出之购股期权数目为8000万份,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0%[108][1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105][11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不到5%[114][12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雇员93名,2024年为99名;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73%对女性27%[127][13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1][13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36] - 条文C.2.1要求董事长和行政总裁由不同人担任,公司Neil David Howard同时担任两职,董事认为此安排合适且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137] - Howard先生54岁,于2016年4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1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已与集团合作逾18年[139][140][143][144] - Smithers先生57岁,于2016年4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1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营运总监,在香港建造业有逾30年经验[146][147][148][149] - Kennedy先生56岁,于2019年6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2009 - 2011年为Equititrust Limited营运总监兼行政总裁等[150][151][154] - Brooke先生56岁,于2023年9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物业行业有逾35年经验[153] - Howard先生毕业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2000年7月完成高级破产法律及实务1级课程,2001年11月取得香港会计师公会破产管理文凭[142][145] - Smithers先生持有布莱顿理工学院建筑工程设计及管理理学士位(1991年)和莱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147][149] - Kennedy先生于2009、2003、1989年分别获昆士兰科技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学士和商业会计学士学位[1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C.2.1外,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内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38] - Howard先生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董事认为当前安排有利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公司将适时考虑分开两角色[138] - Howard先生负责集团企业战略规划及整体业务发展,Smithers先生负责集团企业战略规划、整体业务发展、管理及营运[139][143][146][148] - Brooke先生56岁,于2023年9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5年房地产行业工作经验[156] - 杨女士48岁,于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24年金融及保险行业经验[159] - 刘群先生57岁,于2001年6月加入集团,现任投标总监,有超30年物业发展及装修领域工作经验[164] - 刘兆鸿先生50岁,于2005年9月加入集团,现任区域总监,负责澳门业务,有超24年建筑行业工作经验[170] - Brooke先生在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为Brooke Husband Limited共同创办人之一兼董事[157][161] - Brooke先生在2002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世邦魏理仕担任多个高级管理职位[157][161] - 刘群先生在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担任发记营造建筑(香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165][168] - 刘兆鸿先生在2001年5月至2005年2月为Paul Y.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的工料测量师[171] - 刘兆鸿先生于1997年7月获职业训练局建筑课程证书[172] - 刘兆鸿先生于2008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法及争议解决理学硕士学位[172]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港澳私营房地产项目中提供装修服务、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及提供聚焦空气质量、能源效率和现代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产品和服务[191] - 江伟锋先生49岁,2009年12月加入公司,现任商务主管,有超22年工料测量工作经验[174][175][179] - 朱伟芝女士58岁,2003年12月加入公司,现任财务总监,有超33年会计工作经验[177][178][180] - 颜健松先生49岁,2020年5月加入公司,现任Building Solutions Limited董事总经理,有超24年创新、业务策略和销售管理工作经验[182][183][188] - 文润华先生42岁,2016年6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超14年企业服务经验[185][189] - 江伟锋先生2001年11月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工料测量理学学士及建筑工程工程硕士学位[176][179] - 朱伟芝女士1989年5月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获商学学士学位,1995年7月和12月分别获美国和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181][187] - 颜健松先生1998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获机械工程工程学学士学位[184][188] - 文润华先生2010年3月取得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工商管理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11月取得香港都会大学企业管治硕士学位[190] - 对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业绩的财务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在年报第193页的财务摘要中提供[19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担任港澳私营机构物业项目总承建商,提供翻新服务、进行策略性投资、物业投资及提供建筑材料产品与服务[195] - 公司主要业务进一步讨论及分析可参阅年报第16至24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196] - 采用财务关键表现指标对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表现分析载于年报第193页「财务概要」[196] - 以投资物业作抵押的约5430万港元银行借款原定于2025年5月偿还,现已延期至2027年[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