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6: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合计为69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46]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46] - 税后利润同比增长36.0%至162.18亿元,所得税费用增长68.1%[55] - 税前利润162.18亿元同比增长36.0%,净利润148.01亿元同比增长33.5%[102]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21] - 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57][61]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72]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保险服务费用为16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9] 各条业务线表现:个险渠道 - 个险渠道累计新增人力近2万人,同比增长182%[37][34] - 个险人均产能同比增长74%[34] - 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增长70.8%,期交保费增长72.5%[64] - 个险渠道上半年长期险首年保费145.06亿元,同比增长70.8%[66] - 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42.48亿元,同比增长72.5%[66] 各条业务线表现:银保渠道 - 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增长150.3%,其中趸交保费增长390.6%[64] - 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同比增长150.3%[68] - 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11.04亿元,同比增长55.4%[68] 各条业务线表现:团体渠道 - 团体渠道保费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18.8%[70] 各条业务线表现:产品类型 - 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396.22亿元,同比增长113.1%,其中趸交保费增长353.3%[57][61] - 传统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339.55亿元,同比增长90.0%[72] - 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46.27亿元,同比增长231,250.0%[72] 各地区表现 - 广东分公司保费收入76.23亿元,同比增长47.6%[76] 投资表现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25] - 投资组合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0%,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86] - 投资规模达17,125.22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119] - 净投资收益234.60亿元,同比增长9.2%[90] - 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3%[90] - 总投资收益净额433.80亿元同比增长42.8%,投资业绩95.41亿元同比增长82.3%[102] - 其他投资收益达280.96亿元,同比增长80.5%[55] - 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至374.66亿元,增长68.26亿元[86] - 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增加至416.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7.8%[53] - 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416.90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37.8%[88] - 信托计划投资77.56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减少56.7%[88] - 非标资产投资金额为783.1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8.12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4.6%,较上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95] - 非标资产中股权计划占比28.2%较上年末上升6.9个百分点,信托计划占比9.9%下降8.9个百分点,债权投资计划占比21.7%上升2.2个百分点[98] - 非标资产主要管理机构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占比54.4%,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占比12.5%,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占比10.8%[99] - 投资资产中信用评级AAA级占比超过95%[117] 新业务价值与内含价值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4%[21][22]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4%[57][59]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4%[120] - 内含价值增至2793.9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1%[57] - 内含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8,448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79,394百万元[145]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3,902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182百万元[147] - 计算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从207.49亿元增长至415.06亿元[147][150] - 分渠道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中银行保险渠道从1,378百万元大幅增长至3,267百万元[150] - 内含价值变动分析显示新业务价值贡献6,182百万元,期望收益贡献7,707百万元,经济经验偏差贡献8,250百万元[154] - 敏感性测试显示风险贴现率从8.0%升至9.0%时,有效业务价值从79,882百万元降至68,628百万元[157] - 投资回报率比中间情景降低50个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从74,031百万元大幅降至36,854百万元[157] - 公司内含价值评估采用8.5%风险贴现率[133] - 内含价值由经调整净资产价值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构成[130] - 经调整净资产价值包含资产市值与账面价值税后差异调整[131] - 有效业务价值代表现有业务预期未来税后股东利益贴现值[131]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反映前六个月新业务创造的经济价值[131] - 内含价值结果依据2016年《人身保险内含价值评估标准》编制[129] - 普华永道确认内含价值方法与市场信息及评估标准一致[127] 偿付能力与流动性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6.01%,较2024年末提升38.46个百分点[14]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70.72%较上年末上升46.6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6.01%上升38.46个百分点[106] - 公司持续监控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各项流动性比例符合监管要求[118]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总资产达17,776.6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5.0%[14] - 公司总资产达17,776.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5.0%[46] - 投资资产总额17125.2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1%[88] - 资产负债率95.3%较上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10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7.19亿元同比下降3.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25亿元同比收窄32.1%[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8.50亿元同比扩大71.7%,主要因赎回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25.55亿元,定期存款3331.09亿元,金融资产投资11867.51亿元[1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至262.65亿元,同比增长33.5%[53] - 分保摊回已发生赔款资产10.3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1.5%[85] - 保险合同负债合计1482.98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6%[83] - 未到期责任负债1467.74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6%[83] 风险管理和假设 - 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计量极端情景下潜在损失程度[117] - 建立大类风险管理制度,涵盖市场、信用、保险等七类风险[116] - 再保险接受人共8家,信用评级均在A级以上[117] - 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未来年度投资回报率假设为4.0%[134] - 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未来年度投资回报率假设为6.0%[134] - 死亡率假设基于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百分比[135] - 所得税率假设为25%,并考虑免税投资收益[141] - 费用假设中假定未来每年通胀率为2.0%[138] 客户服务和运营指标 - 上半年累计处理理赔案件241万件,赔付总金额73亿元人民币[30][31] - 13个月继续率达96.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35][39] - 25个月继续率达92.5%,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35][39] - 13个月继续率96.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78] - 退保率为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49] - 智能客户服务占比提升至78%[40] 股利分红政策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含税),总计约20.90亿元[5]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共计约20.90亿元人民币,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4.1%[20][23] - 2025年中期拟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67元,共计约20.90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4.1%[121]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含税),总计约20.90亿元[161] - 公司分红政策要求将70%的分红业务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140] - 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含税)[161] - 2024年全年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较2023年增加197.6%[121] 服务国家战略与ESG投资 - 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1.21万亿元人民币,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8][19] - 科技金融投资余额超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绿色金融投资余额超3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19] - 普惠金融投资余额超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200%;养老金融投资余额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相关领域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54%[174] - 科技金融相关投资余额超605亿元,同比增长29.3%[175] - 为近1.2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9000亿元[175] - 绿色金融投资余额超316亿元,同比增长28.8%[175] - 为6300家绿色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2700亿元[175] - 普惠金融相关投资余额超227亿元,同比增长超200%[175] - 为超3.6万家企业提供普惠风险保障1.34万亿元[175] - 养老金融投资余额达161亿元,同比增长290%[176] - 管理企职业年金规模达378.9亿元,同比增长12.33%[176] - 数字金融相关投资余额约45亿元,同比增长93.8%[176] - 公司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合计212.5亿元(100亿元+112.5亿元)[175][182] 公司治理与资本管理 - 公司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98]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100亿元人民币资本补充债券[198] - 报告期末公司已发行且存续的资本补充债券余额为200亿元人民币[198] - 公司资金运用以委托管理为主,主要委托新华保险系统内投资管理人[195] - 系统外投资管理人包含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等专业机构[195]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99] - 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已审阅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196] - 公司采纳了《企业管治守则》中的绝大多数建议最佳常规[197] - 公司2024年度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25.20亿元[161] 人力资源与培训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8,120人[1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个险渠道培训近70万人次,人均学习时长76小时,同比增长65%[1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WLP全生命周期规划师认证项目学习通过人次超7万[1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训练系统参与训练总人次超175万[17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北京市延庆区湖南东路16号(中关村延庆园)[9]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601336,H股股票代码为01336[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玉成[9]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9] - 公司客服电话和投诉电话为95567[9] - 公司网址为http://www.newchinalife.com[9]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newchinalife.com[9] - 公司A股股份登记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10]
中国集成控股(0102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6:0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7.2%至人民币1.734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869亿元)[4] - 公司期内亏损收窄70.9%至人民币348.8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98.5万元)[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186,910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73,416千元,同比下降7.2%[34][36]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3,488千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1,985千元大幅收窄70.9%[46] - 公司营收同比下降7.5%至1.73亿元[77][78]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收窄至人民币300万元,同比减少75%[77] - 收益减少至人民币173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7.5%[82][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12百万元有所收窄[8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13.7%至人民币1591.9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844.6万元)[4] - 生产所用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0.2%,从2024年的人民币183,332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64,696千元[44]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6.5%至1.57亿元[79] - 毛利率从9.6%下降至9.3%,毛利减少11%至人民币16百万元[85][9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保持稳定为人民币8百万元[87][93] - 行政开支从人民币19百万元略降至18百万元[88][94]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POE雨伞收益同比增长29.2%,从2024年的人民币28,662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37,026千元[30] - 尼龙雨伞收益同比增长6.3%,从2024年的人民币82,34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87,568千元[30] - 雨伞零部件收益同比下降35.7%,从2024年的人民币75,908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8,822千元[30] 各地区市场收益表现 - 日本市场收益同比增长28.0%,从2024年的人民币59,827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76,587千元[33] - 中国市场收益同比下降15.3%,从2024年的人民币55,074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6,656千元[33] - 柬埔寨市场收益同比下降30.3%,从2024年的人民币59,070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1,151千元[3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1949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28531千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3] - 2025年上半年投资现金流净流出519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5026千元人民币[13] - 2025年上半年融资现金流净额1555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130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34532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减少2199千元人民币[13] 现金及银行结余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大幅增长至人民币3864.4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414.5万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86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1020千元人民币显著增长[13]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增至人民币61.7百万元,较2024年末27百万元显著提升[89][95] 资产与存货变动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1.0205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1.1416亿元)[7] - 公司存货减少至人民币1.1183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1.3565亿元)[7]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1.14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人民币1.02亿元[57][61] 银行借款与债务 - 公司银行借款增加至人民币9612.0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8147.0万元)[7] - 银行借款增至人民币9612万元,抵押物包括账面价值3316万元的楼宇[67][70] - 短期银行借款增至人民币96百万元,较2024年末81百万元增加[89][95] -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保持3.40%-4.55%[69]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85分(2024年同期:人民币2.91分)[4] - 公司资产净值下降至人民币2.474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2.5145亿元)[7] - 汇兑储备因报表折算产生人民币58.2万元差额[9] - 其他收入及净收益大幅改善至人民币9.4百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和金融资产收益增加[86][92] - 流动比率从2.3倍微降至2.2倍,资产负债率从45%上升至53%[90][95] - 应收贷款净额为人民币1039.8万元,年利率8%[59] - 贸易及应付票据总额增至人民币5841.4万元,增幅13.6%[63] - 账龄超过365天的贸易应收账款占比上升至22.2%,达人民币2225.2万元[57] 资本开支与投资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约人民币91.2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1万元大幅增加[5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黄文集通过Jicheng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25,030,900股,占总股本30.31%[12][117] - Jicheng Investment Limited直接持有123,140,900股,占总股本29.85%[117] - 陈解忧女士作为黄文集配偶被认定持有123,140,900股,占总股本29.85%[117] - 其他五位董事各持有1,890,000股,各占总股本0.46%[12]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8][147]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黄文集先生)担任,偏离上市规则C.2.1条款[138] - 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2025年6月2日年度股东大会[139] - 审计委员会由全部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曹思维任主席[144] - 薪酬委员会由全部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结英任主席[145] - 提名委员会由全部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学太任主席[146] - 所有董事确认自上市日起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3] 购股权计划 - 股份期权计划已于2025年1月22日到期,期间未授予任何期权[118]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证券总数为18,75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4%[131] - 购股权计划授予的所有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股东批准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3][126] - 已授出但未行使的所有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123][126]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一获授人授予的期权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24][127]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其关联人授予的期权若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且总值超过500万港元,需事先获得股东批准[125][127]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i)授出日收市价(ii)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iii)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30][133] - 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起不超过十年,没有最短持有期限要求[129][133] - 参与者接受授予时需支付1.0港元[129][133]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5年1月22日届满,之后未再授出购股权[120] - 2025财年初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数量为41,255,000股,2025年中期期末降至零股[136] - 2025年中期已授出购股权对应股份数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比例约4.54%[136] - 2019年授予员工的购股权数量为18,750,000股,行使价0.90港元,有效期至2029年4月9日[137]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及通过主要附属公司从事雨伞制造和销售[14][17] - 公司及中国附属公司的功能货币为人民币,合并报表亦以人民币呈列[15][17] - 公司股份自2015年2月13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4][21] - 公司于2025年中期期间首次应用经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缺乏可兑换性)[23] 客户与供应商风险 - 客户A和客户B分别贡献收益人民币29,691千元和人民币34,574千元,合计占公司总收益的37.0%[3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汇率风险被列为主要经营风险[96][97][98] 员工与资产抵押 - 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3人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93人,增长13.4%[1][7] - 抵押租赁土地及建筑物账面价值约人民币4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百万元减少4.3%[6] - 抵押定期存款账面价值约人民币23百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6] 其他事项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交易[4][9]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5] - Jicheng Investment Limited由黄文集先生全资拥有,其配偶陈解忧女士被视作拥有相关股份权益[121]
首创环境(0398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6: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7%[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人民币1.88182亿元,同比增长10.27%[21] - 收益同比增长5.0%至18.76亿元人民币[55]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0.7%至1.96亿元人民币[5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3%至1.88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88亿元,同比增长10.3%[60][61] - 废物处理及转化能源业务收益约人民币187.5929亿元,同比增长4.99%[21] - 总收益同比增长5.0%至人民币1,875,929千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增长6.1%至人民币1,616,554千元[71]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3%至人民币1.882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707亿元)[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约37.64%,同比上升1.23个百分点[21]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人民币1.10673亿元,同比增加173%[21]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长172.7%至1.11亿元人民币[55]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2.7%[63] - 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大幅增长148.5%至人民币80,346千元[74] - 财务费用下降7.6%至人民币196,734千元,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下降6.8%[75] - 融资成本约人民币1.96734亿元,同比减少7.59%[26] - 所得税开支增长47.7%至人民币61,049千元,其中中国内地税收增长125.2%至人民币44,772千元[77] - 员工总数3,307名,总员工成本人民币2.58亿元[32] - 管理层总薪酬支出225.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10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垃圾焚烧发电等核心业务贡献收入16.9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0.09%[12] - 生活垃圾处理量538.27万吨,上网发电量14.17亿千瓦时[13] - 焚烧衍生业务新增订单11项,合同总金额1.91亿元人民币[16] - 城乡环卫服务新增订单7项,合同总金额1.79亿元人民币[16] - 场地修复业务新增订单4项,合同总金额2.43亿元人民币[16]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实际利息收入下降1.6%至人民币259,375千元[71] - 服务经营权安排项下的建设服务收益大幅下降33.2%至人民币81,017千元[71] - 服务经营权安排项下的营运服务收益增长6.5%至人民币1,106,485千元[71] - 与地方政府确认建造服务收益811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103] - 与地方政府确认运营服务收益11.064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03] 资产、债务及现金流 - 资产总额210.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0.93%[12] - 总资产约人民币210.75446亿元,资产负债比率65.89%[22]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5.09181亿元,较期初减少人民币1.93061亿元[23] - 未偿还借款约人民币109.30772亿元,其中定息借款占比36%[24] - 未提取借款融资约人民币15.34185亿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0.8%至4.56亿元人民币[5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激增60.2%至48.69亿元人民币[58] - 非流动借款减少20.3%至60.61亿元人民币[58] - 合约资产流动部分增长25.1%至15.07亿元人民币[58] - 权益总额增长2.8%至71.88亿元人民币[59] - 公司权益总额从期初人民币699.15亿元增长至期末人民币718.81亿元,增幅2.8%[60]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0亿元,较去年同期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11亿元大幅改善[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5.6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5.93亿元减少30.8%[64] - 新借银行与其他借款人民币23.5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2.5%[64] - 贸易应收款增加人民币3.92亿元,同比增长13.7%[63]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及相关合约资产减少人民币3.42亿元,同比下降9.8%[6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8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0.10亿元[64] - 非控股权益注资金额人民币0.82亿元,同比下降77.6%[60][64] - 资本性支出同比下降36.9%至人民币686.3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087.4万元)[82]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总额增长2.6%至人民币97.393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94.882亿元)[86] - 合约资产总额微降0.3%至人民币15.764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15.810亿元)[88] - 贸易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增长6.8%至人民币27.571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25.803亿元)[91] - 应收账款账龄显著恶化,2-3年期余额激增167%至人民币3.963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1.484亿元)[92] - 确认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3,598万元,适用违约概率区间0.08%-1.98%[87] - 因BOT项目建设完成,无形资产增加人民币1.472亿元[84] - 终止三项特许经营权安排形成应收款项合计人民币1.882亿元[90] - 贸易应付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603,23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491,007千元,减少7.0%[93] - 91至180日账龄的贸易应付款大幅增加,从人民币58,730千元增至人民币408,963千元,增幅达596.3%[9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647,211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930,772千元,增长2.7%[94]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从人民币3,040,100千元增至人民币4,869,288千元,增幅达60.2%[94] - 一年后但不超两年的借款从人民币2,270,798千元大幅减少至人民币608,369千元,下降73.2%[94] - 来自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贷款为人民币3,841,826千元,年利率4.38%[96] - 应付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息从人民币264,387千元增至人民币341,826千元,增长29.3%[101] - 与四川青石建设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项为人民币24,670千元[101] - 服务经营权安排下的建设责任已订约建筑工程为人民币150,234千元[99] - 与福建惠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纠纷涉及未支付合同金额人民币67,735千元及逾期利息人民币5,742千元[98]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达96.031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03%[103] - 贸易应收账款达10.879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3%[103] - 合约资产达7.62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6%[103] - 应收地方政府废物管理及发电账款20.597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3%[10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值109.30772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106.65596亿元人民币[106] - 借款公允价值较账面值存在2.4%折价[106] 环保市场表现 - 环保市场成交总额为人民币3,824亿元,同比下降9%[9] - 资产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398亿元,占市场总额10%[9] - 服务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3,426亿元,占市场总额90%[9] - 管网类项目成交额以人民币951亿元居首位[9] - 环卫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789亿元[9] - 污水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533亿元[9] - 供水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489亿元[9] - 修复类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448亿元[9] - 水环境治理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294亿元[9] - 市政环境项目成交额为人民币194亿元[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565,793,808股,占公司总股本66.92%[41] - 主要股东首创(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449,026,736股,占公司总股本45.11%[41] - 主要股东首创华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116,767,072股,占公司总股本21.80%[4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294,733,167股[41]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黎青松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44][45] - 李伏京先生于2025年7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等职务[47] - 黎青松先生于2025年7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等职务[4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经核数师审阅无误[48] - 公司目前没有生效的购股权计划[43]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公司及相关法团的股份及债权证权益[40]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32分[55]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294,733,167股计算,与去年同期持平[78] -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保持不变为14,294,733,167股[80] 其他财务及运营数据 - 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稳定维持在65%-70%区间[15] - 存续银行授信总额达103.3亿元人民币[19]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下降22.4%至人民币47,094千元,主要因其他利息收入下降89.1%[73] - 享有税收优惠的附属公司数量从38间减少至33间,其中免税公司从9间减少至3间[76] - 公司无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及负债[107][108]
勇利投资(0114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2: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4%至438.1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07万美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0.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27.8万美元[5] - 海運服務收入下降至383萬美元,同比下降24.5%[16] - 貿易收入新增55.1萬美元[16] - 收入總額下降至438.1萬美元,同比下降13.6%[16] - 除稅前虧損170.8萬美元,對比去年同期溢利127.8萬美元[1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3.6%至438.1万美元,其中海运服务收入下降12.8%至383万美元,新增贸易收入55.1万美元[27] - 公司分部业绩由去年同期盈利217万美元转为亏损73.6万美元,其中海运服务分部亏损74.9万美元[30][31] - 除税前亏损达170.8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27.8万美元,同比转亏298.6万美元[30][31] - 每股基本亏损0.00156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0116美元[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同比增加59.7%至66.6万美元[14] - 船员开支同比增加51.7%至145.8万美元[14]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59.7%至66.6万美元,船员开支增长51.7%至145.8万美元[36]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開支增長36.4%至135.3万美元[36]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362千美元,同比增长72.38%[48] - 短期福利为351千美元,同比增长73.76%[48] - 退休福利为11千美元,同比增长37.5%[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拓展煤炭贸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5.1万美元及溢利1.3万美元[7] - 煤炭销售量达5200吨[7] - 公司船队因入坞修理导致营运收入减少约30万美元[6] - 海运服务分部资产达4411.6万美元,占总资产91.3%,贸易分部资产为420.2万美元[32]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3%至18.2万美元[9] - 银行利息收入下降52.7%至18.2万美元[34][36] - 流动比率从19.6下降至8.1,主要因合约负债增加[8]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至649.1萬美元,較期初增長52.5%[18][21] - 銀行存款減少至741.9萬美元,較期初下降49.5%[18] - 流動資產淨額為1631.6萬美元,較期初下降12.5%[19] - 權益總額下降至5713.9萬美元,較期初減少2.8%[20] -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310萬美元,對比去年同期流入292.4萬美元[21]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投資增加至186.2萬美元[21] - 公司总资产减少25.2万美元至5955.5万美元,未分配公司资产下降32.4%至1123.7万美元[32][35] - 资本支出大幅增加至186.2万美元,去年同期仅为0.2万美元[40] - 法定股本为180,000,000股,金额为180,000千美元[4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97,704千股,金额为1,098千美元[44] - 应付一间关连公司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成本为69千美元[45] - 应付一间关连公司的办公室租赁费用为24千美元[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51] - 中期报告包含历史业绩数据但不保证未来表现[64] - 报告载有涉及风险及不明朗因素的前瞻性陈述[64] - 实际业绩可能与前瞻性陈述存在重大差异[64] - 公司不承担更新前瞻性陈述的义务[64] - 公司不承担前瞻性陈述未实现导致的任何责任[64] 市场与运营环境 - 波罗的海超灵便型乾散货船指数(BSI 58)同比暴跌34.1%[5] - 波羅的海超靈便型乾散貨船指數简称为BSI指数[65] 股东与公司治理 - 股东刘赛囡通过华建有限公司持有568,768,963股,占已发行股份51.81%[56]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9,770,35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54] 报告与数据规范 - 财务数据货币单位明确为美元及美分[65] - 载重吨位单位采用"载重噸"作为标准计量单位[65] - 百分比符号统一表示为"%"[65] - 报告以英文版本为准中文版本仅供参考[66]
圣诺医药(0225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2:33
研发管线进展 - 主要候选药物STP705正推进鳞状细胞原位癌(isSCC)及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开发,并优先推进isSCC适应症进入IIb/III期关键性试验[12] - STP707静脉注射siRNA疗法处于美国FDA监管的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及转移性黑色素瘤,试验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13] - STP122G基于GalAhead™ mxRNA的候选疗法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用于抗凝及血栓性疾病,2025年3月完成第三队列给药,试验预计2026年完成[15] - STP705在医学美容领域扩展至I期临床研究,显示极佳安全性及早期疗效信号,支持推进至II期开发阶段[13] - GalAhead™平台研究应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STP125G)和补体介导相关疾病(STP144G)等多个治疗领域[15] - 公司凭借PNP及GalAhead双递送系统推进覆盖肿瘤、纤维化疾病、医学美容等多元化管线[12] - Sirnaomics研发管线包括14款产品和15个项目[17] - STP705用于鳞状细胞原位癌(isSCC)的IIb/III期关键试验正在准备中[18][20] - STP705用于基底细胞癌(BCC)的II期研究已完成[18][20] - STP707用于实体瘤的I期研究已完成,涉及50名晚期癌症患者[18][21] - STP122G抗凝治疗I期研究第三队列于2025年3月给药,预计2026年完成[22] - STP125G靶向ApoC3计划2025年提交IND申请[18][24] - STP144G靶向补体因子B计划2026年提交IND申请[18][24] - STP705用于局部减脂的I期研究显示极佳安全性,正推进至II期开发[20] - STP707 I期篮式临床试验最终报告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21] - 公司拥有经过临床验证的PNP多肽纳米颗粒递送平台[26]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提交STP125G的IND申请[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340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350万美元亏损大幅减少4010万美元或92.2%[42][43] - 期内亏损从4350万美元减少至340万美元[57]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338.8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349.3万美元亏损大幅收窄92.2%[149] - 期内亏损从2024年同期的4106.5万美元大幅收窄至369.8万美元,降幅91.0%[171][1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38.8万美元[15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54美元改善92.6%[14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4年同期的每股0.54美元改善至2025年的每股0.039美元[173] - 公司期内无任何收益产生[162] - 公司无任何产品销售收入产生[43][45]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3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42.8万美元大幅改善[149] - 公司累计亏损增至5276.57万美元[1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5.1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304.5万美元,下降1120.6万美元或78.6%[42]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16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255.3万美元,下降760.7万美元或74.9%[42] - 公司行政开支从1020万美元减少至260万美元,降幅75%[51][52] - 研发开支从1430万美元减少至300万美元,降幅79%[53][54] - 研发开支为304.5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25.1万美元下降78.6%[149] - 行政开支为255.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16万美元下降74.9%[149] - 研发开支中外包服务费从356.5万美元大幅减少至27万美元,降幅92.4%[17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317.3万美元减少至82.5万美元,降幅74.0%[171] - 员工成本从845.9万美元下降至271万美元,降幅68.0%[171] - 薪酬成本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8.5百万美元降至2.7百万美元,降幅68.2%[75] - 财务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53.9万美元下降至40.2万美元,降幅25.4%[16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8.4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12.4万美元,下降86万美元或87.4%[42][4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收益172.4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38.9万美元改善311.3万美元[4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从2024年同期亏损1810.8万美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无变动[42] - 咨询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0万美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3000美元[46]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20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6.4万美元[4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从亏损140万美元变为收益170万美元[50]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亏损2.3万美元变为收益80万美元[4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产生收益172.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8.9万美元[149] - 其他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98.4万美元大幅下降至12.4万美元,降幅87.4%[166]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2.3万美元转为收益76.8万美元,主要得益于租赁修改产生的74.6万美元收益[167]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确认收益28万美元[154] - 期内汇兑差额产生亏损2万美元[154]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1540万美元减少至490万美元,降幅68%[58][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177万美元减少至687万美元[58] - 银行借款为70万美元[6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万美元减少至4000美元,降幅98%[58][60] - 融资活动从使用现金70万美元变为获得现金2万美元[58][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8百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9百万美元,降幅41.5%[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出489.3万美元[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7.2万美元[155]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4000美元[155]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2万美元[1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7.2万美元,较期初的1176.9万美元减少41.6%[151]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2005.3万美元,较期初的1776.7万美元增加12.9%[151] - 公司负债净额为1909.9万美元,较期初的1600.4万美元增加19.3%[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负债为1909.9万美元[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2005.3万美元[157] - 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0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百万美元,增幅19.4%[62] - 流动比率为40.9%,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3%下降11.4个百分点[63] - 资产负债比率为-3.4%,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恶化0.9个百分点[63] - 流动负债33.9百万美元,其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占比最高达22.0百万美元[62] 资产和投资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35.1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88.7万美元,降幅17.5%[16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1028.4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5万美元,降幅达40.9%[17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4年录得公平值亏损1817.8万美元,导致该资产从年初的2004.3万美元减至年末为零[179][180] - 公司对TradArt基金的投资仅收回186.5万美元,相比总投入2000万美元,回收率仅为9.3%[177][179] - 使用权资产(租赁物业)账面值从2025年1月1日的72.8万美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万美元,降幅83.2%[176]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0.9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54.5万美元,减少8.1%[1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0.001%至3.8%的市场利率计息,与2024年末利率范围保持一致[183]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仅2.4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3.2万美元大幅减少81.8%[174] - 租赁负债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75.6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零)[175]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变动为亏损1810.8万美元[181] - 外包服务供应商预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67.6万美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2万美元,下降9.0%[18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中账面值756,000美元的资产已抵押作为租赁负债担保[69] 应付账款和负债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1106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639.5万美元,降幅为42.2%[184] - 账龄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总额的97.7%(369万美元/377.9万美元)[184] - 合约负债项下预收费用为69.8万美元,与2024年底的69.6万美元基本持平[185] - 研发活动采购的信贷期维持在90天内[184] - 应计外包研发费用从2024年底的301万美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295.8万美元,降幅为1.7%[184] - 无未动用银行融资及无重大或然负债[62][72] 股权激励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权激励计划保留股份总数为12,770,000股[84] - 授予10%所有权人雇员的激励性购股权行权价至少为授出日期股份公平市值的110%[86] - 购股权届满或终止日期一般为授出日期第五周年[86] - 股份增值权须不迟于授出日期第五周年终止[88] - 购股权授出后第一周年归属25%,剩余分36个月按月归属[86] - 控制权变更时购股权可由薪酬委员会决定全额归属[86] - 激励计划参与者包含董事、高级职员、雇员及咨询服务提供者[78] - 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拥有计划管理全权及最终决定权[79][81] - 奖励类型包含购股权、股份增值权及受限制股份[82] - 失效奖励所涉股份可重新用于新奖励发行[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达10,823,345份[89] - 董事陆阳博士持有三批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2.35美元(675,000份)、3.50美元(1,100,000份)和3.55美元(150,000份)[89]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非董事)持有八批购股权,行使价范围1.356-3.50美元,总数量2,135,000份[89] - 其他承授人持有二十批购股权,最早批次为2016年授予(行使价1.356美元),最新批次为2021年授予(行使价3.55美元)[89] - 2021年第5批购股权授予数量最高达1,484,700份(行使价3.50美元)[89]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剩余有效期为6.7年(自2022年4月22日起10年有效期)[96] - 购股权归属机制包含按月分期归属(12/48、12/36、12/24模式)及研发里程碑触发归属条款[93] - 陆阳博士于2025年2月5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93] - 公司不得在未修订条款情况下继续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奖励[91] - 所有为上市而授出的购股权均采用全额归属机制[93]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予的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02]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设有年度授予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02] - 单个合资格参与者可获得最高奖励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05] - 奖励归属需达成董事会或最高行政人员设定的表现里程碑或目标条件[106] - 股份偿付方式包括实物股份转让或等值现金支付[106] - 合资格参与者包含集团雇员、管理人员、董事及贡献者[103] - 2023年1月1日后需修订计划以符合上市规则第17章才能继续授予奖励[104] - 未归属股份被没收或回购后可重新用于未来授予[104] - 董事会拥有高级承授人奖励条款的绝对解释权[97] - 最高行政人员负责初级承授人的奖励授予决策[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38,866股,较期初56,070股减少17,204股(约30.7%)[108] - 陆阳博士持有的8,7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期内全部失效[108] - 其他初级承授人持有的26,994股受限制股份单位中,4,654股失效(约17.2%),剩余22,340股[108]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非董事)持有的16,526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期内无变动[108] - 2022年第2批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年归属,每年归属25%[108]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6.7年,将于2032年6月28日到期[111] - 购股权计划限额为已发行股份的10%[117] - 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零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08] - 2022年第2批受限制股份单位授予日的公平值为每股6.82美元至7.50美元[108] - 受限制股份单位授予日前收市价为每股57.8港元[108] - 根据购股权计划,行使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788,999份,较期初879,553份减少90,554份(约10.3%)[124] - 购股权计划限额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可认购股份数:2025年1月1日为8,024,470股,2025年6月30日为8,115,024股[127] - 截至报告日期,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若全部行使可发行766,47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73%[127] - 购股权计划限额下可进一步授出的购股权可发行8,137,55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74%[127] - 2022年第2批购股权中,董事陆阳博士持有部分失效58,800份(占该批次50%)[124] - 单个合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对应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20] - 2022年第一批购股权授予日收市价为57.8港元,行使价为58.9港元[127] - 购股权计划总额度可认购股份总数为8,904,023股[12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授出任何新购股权或奖励[126] 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 - 潘洪辉博士年度现金报酬调整为200,000美元[4] - 章建康先生年度现金报酬调整为360,000港元[4] - 王宇山先生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现金报酬为360,000港元[5] - 员工总数52人,其中一般及行政人员占比最高达40.4%[74] 股东结构和融资活动 - 潘洪辉博士持有公司17,527,696股股份,占公司总权益的16.67%[132][133] - 陆阳博士及其关联信托共持有10,586,582股股份,占公司总权益的10.07%[134][136] - 公司于2024年10月以每股3.36港元认购17,527,696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7.5百万美元[140] - 认购价较协议日收市价4.20港元折让约19.99999990%[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认购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0.7百万美元,未动用金额为6.8百万美元[14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
瑞远智控(0824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0:58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报告期收益为9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5] - 期内净亏损为61.3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46.2%[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06.7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91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4.2%[17][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991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06.7万元减少人民币315.7万元,同比下降24.2%[39] - 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1.3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4.9万元增加人民币36.4万元,亏损扩大146.2%[30][39] - 公司整体分部业绩从盈利8.6万人民币转为亏损38.8万人民币[19] - 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01226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0.00049元增加150.2%[3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毛利为46.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7%[5] - 毛利率为4.67%,较去年同期9.49%下降4.82个百分点[39] - 已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为人民币944.7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81.6万元减少人民币236.9万元,同比下降20.1%[26]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7.4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6.1万元减少人民币8.7万元,同比下降24.1%[26] - 行政费用减少至人民币81.9万元,同比下降37.5%[40] - 所得税开支为零,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000元减少100%[28] 业务线表现 - 销售电子设备及电子元件控制器系统收益从801.9万人民币增至862.9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6%[17][19] - 销售数控机床光机产品收益从504.8万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28.1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4.6%[17][19] - 控制器系统分部亏损从34.8万人民币扩大至43.7万人民币[19] - 光机产品分部业绩从盈利43.4万人民币下降至盈利4.9万人民币[19] 现金流和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53.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70.5%[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2.6万元人民币[8] - 银行结余及现金降至人民币353.5万元,较期初减少70.5%[43] - 未分配企业资产从1199.9万人民币大幅下降至353.5万人民币[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流动负债净额为5417万元人民币,资本亏绌为5405.8万元人民币[6] - 公司存在重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流动负债净额达5417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总资产从1216.2万人民币下降至616.9万人民币,减少49.3%[21] - 应收贸易账款大幅增至252.2万元人民币[6] - 应收贸易账款为人民币252.2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2万元大幅增加人民币251万元,增幅达20916.7%[31] - 应付贸易账款为人民币552.3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369.5万元增加人民币182.8万元,增幅49.5%[32] - 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5417万元,较期初增长1.1%[43] - 流动资产减少至人民币605.7万元,较期初下降49.7%[43]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022.7万元,较期初下降8.2%[43] - 银行借贷小幅增至人民币299.3万元,较期初增长1.4%[4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应付主要股东款项维持4600万元人民币未偿还[6] - 应付主要股东款项4600万人民币为免息且流动性改善前无需偿还[16] - 控股股东质押3.23亿股内资股,占总股本64.535%[54] - 董事长何铿持有3.7亿股内资股,占总股本74%[55] - 董事邹静持有422.5万股H股,占H股总数3.25%[55] - 何鏗先生及其一致行动方合计持有370,000,000股内资股,占公司总已发行股份的74%[57][58][59] - 瑞远机器人持有370,0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类别的100%,占注册资本的74%[58][59] - Martin Currie China Hedge Fund持有14,245,000股H股,占H股类别的10.96%,占注册资本的2.85%[59] - 绍兴沁远作为代名人持有47,325,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类别的12.79%,占注册资本的9.47%[58][59] - 瑞远机器人已将322,675,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4.535%)质押给独立第三方[59] - 公司注册资本中每股面值为人民币0.10元,内资股以人民币认购,H股以港元认购买卖[57][59] - 强制现金要约结束后,何鏗先生仅收到1,000股H股的有效接纳[57] 持续经营和财务支持 - 主要股东承诺提供财务支持以确保未来12个月持续运营[12] 客户和运营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三大客户贡献收入883.5万人民币,占总收益89.1%[25] - 雇员人数减少至10名,较期初下降9.1%[47] 法律和或然负债 - 或然负债为人民币8.6万元,涉及劳资审裁诉讼案件,金额与2024年持平[33][34] 公司治理和报告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日常运营由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监控[66] - 审核委员会于2003年6月1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7年3月15日及2018年12月28日更新[6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8] - 董事会包含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何铿担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周伟波盛婷郭剑雄[69] - 财务报告签署日期为2025年8月25日[69] - 审核委员会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郭剑雄担任[68]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周伟波盛婷[68] - 公司全称为浙江瑞远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2]
Domo(DOMO) - 2026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5 07:35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205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m 10-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rk One)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quarterly period ended July 31, 2025 OR TRANSITION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o . Commission File Number 001-38553. DOMO, INC. (Exact Name of Registrant as Specified in its Charter) ________ ...
Braze(BRZE) - 2026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5 05:3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4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22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81亿美元[145]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8%至1.801亿美元,订阅收入增长2270万美元(22.7%)[179]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8%,达到3.4217亿美元,增长6121.2万美元[186] - 订阅收入增长5660万美元(20.9%),其中46%来自现有客户增长,54%来自新客户[186]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2780万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310万美元[14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340万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5890万美元[145] - 运营亏损扩大至3875.3万美元,同比增长38.7%[177] - 净亏损2776.3万美元,较上年同期2314.9万美元扩大[17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毛利率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67.7%,主要受收购相关成本影响[180][181] - 毛利率下降0.6个百分点至68.1%,主要受收购OfferFit及技术栈成本增加影响[187][189] - 销售与营销费用增长1400万美元(20.5%),达8259.9万美元[182] - 销售与营销费用增长1833万美元(13.2%),主要因人员成本增加1350万美元[190] - 研发费用增长810.9万美元(24.5%),主要因人员成本增加680万美元[183] - 研发费用增长1053.3万美元(15.6%),其中人员成本增加860万美元[191] - 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47.5万美元(29.9%),其中股权激励成本占460万美元[184] - 行政费用增长2218.4万美元(40.3%),主要因收购相关专业服务费用增加1120万美元[192] - 股权激励总额达3954.9万美元,同比增长32.6%[178] 客户指标和业务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月活跃用户数74亿对比2025年1月31日的72亿[14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客户总数2422家[14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年经常性收入50万美元以上客户282家对比去年同期的222家[154] - 过去12个月美元净保留率108%对比去年同期的114%[153] - 客户总数从2163家增至2422家,增长12.0%[179] - 总客户数从2163家增至2422家,增长12.0%[186] - 国际收入增长3050万美元,主要来自欧洲和亚太市场扩张[186]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2025年上半年运营现金流3110万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3100万美元[145] - 2025年上半年非GAAP自由现金流2640万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870万美元[1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110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3771.3万美元[198] - 公司自由现金流从2024年上半年的1867.5万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640.5万美元,增长41.4%[20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109.6万美元,与2024年同期3100.7万美元基本持平[207]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469.1万美元(设备采购282.6万+软件成本186.5万),较2024年同期1233.2万美元下降62%[207] 资产负债和财务头寸 - 现金及等价物与有价证券总额为3.683亿美元[19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和有价证券3.683亿美元[218] - 其中2.826亿美元投资于政府证券和公司债务证券[218] - 公司不可取消采购承诺1.695亿美元,经营租赁义务1.091亿美元[209] - 采购承诺主要涉及云托管和基础设施服务,大部分需在未来三年内支付[209] 外汇和利率风险 - 日本地区销售以日元计价,其他地区销售均以美元计价[220] - 假设利率发生10%变动不会对合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19] - 假设美元相对价值发生10%变动不会对外汇交易损益产生重大影响[221]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下降152万美元(27.6%),主要因证券投资收入减少[185]
crete Pumping (BBCP) - 2025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5 05:06
收入表现(同比变化)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5.4%至1.037亿美元[99][100] - 九个月总收入同比下降9.6%至2.8408亿美元[110][111] 美国混凝土泵送业务表现 - 美国混凝土泵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9%至6927万美元[99][101] - 九个月美国混凝土泵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0%至1.8829亿美元[110][112] - 美国混凝土泵送部门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60万美元,同比下降330万美元(67.2%)[125] - 九个月期间美国混凝土泵送部门净亏损31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收入270万美元下降574万美元[129] - 美国混凝土泵送业务调整后EBITDA从2025万美元降至1560.4万美元,同比下降23.0%[156] 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表现 - 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至1934万美元[99][102] - 九个月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9%至5409万美元[110][113] - 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部门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7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万美元(3.0%)[126] - 九个月期间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部门净收入280万美元,同比增长130万美元(84.2%)[129] - 美国混凝土废物管理服务调整后EBITDA从715.5万美元增至737.1万美元,同比上升3.0%[156] 英国业务表现 - 英国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0%至1507万美元[99][103] - 九个月英国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9%至4170万美元[110][114] - 英国运营部门第三季度净收入为68.3万美元,同比下降22.2万美元(24.5%)[125] - 英国业务调整后EBITDA从422.8万美元降至386.8万美元,同比下降8.5%[156] 利润与盈利能力指标 - 第三季度毛利率从40.6%下降至39.0%[104] - 公司总调整后EBITDA第三季度为2680万美元,同比下降480万美元(15.2%)[125] - 公司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80万美元降至110万美元,降幅83.8%[147][148] - 公司合并净利润从756万美元下降至369.9万美元,同比下降51.1%[156] - 合并EBITDA从3139.3万美元降至2679.6万美元,同比下降14.6%[156] 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831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8950万美元减少640万美元[117] - 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收入比例从2024年同期的28.5%上升至2025年的29.3%[117] - 费用减少主要由于一次性销售税诉讼相关费用减少350万美元[117] - 劳动力成本因人员减少而降低250万美元[117] - 非现金摊销费用减少250万美元[117] - 调整后的一般及行政费用(剔除摊销折旧等)2025年为7070万美元(占收入24.9%),2024年为7030万美元(占收入22.4%)[118] - 折旧与摊销费用从4282.7万美元降至4042.2万美元,同比下降5.6%[156] - 2024年九个月期间包含350万美元与销售税诉讼相关的非经常性费用[156] 利息与融资成本 - 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1百万美元至8.4百万美元[107] - 利息费用及递延融资成本摊销从2024年的1970万美元增至2025年的2320万美元,增加350万美元[119] - 九个月期间合并利息支出从1959.7万美元增至2222.2万美元,同比上升13.4%[156] 债务与融资活动 - 2025年债务清偿成本为14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零[120]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4.25亿美元高级担保票据发行并偿还2026年到期票据[120] - 公司总债务从2024年10月31日的3.7502亿美元增至2025年7月31日的4.25亿美元[141] - 2026年到期高级票据3.75亿美元被全额赎回[141][151] - 新发行2032年到期高级票据4.25亿美元,利率7.5%[141] - ABL信贷额度从2.25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信用证子限额从2250万美元增至3250万美元[142] - 九个月期间确认债务清偿损失139.2万美元[156] 现金流活动 - 九个月运营现金流为499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50万美元下降22.6%[147][148] - 九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流出2820万美元,主要用于购买3420万美元的物业厂房设备[149] - 九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流出2380万美元,包括支付5.31亿美元股息和1230万美元库藏股回购[151] - 非现金费用项目为4700万美元,主要包括折旧和摊销[147] 税务与税率 - 公司有效税率从2024年的38.5%降至2025年的21.8%[121] - 所得税费用从425万美元大幅降至29.5万美元,同比下降93.1%[156] 流动性及资本资源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拥有410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3] - 公司可用借款额度为3.17亿美元,总流动性为3.58亿美元[13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BL信贷额度可用借款能力为3.17亿美元[143] - 九个月期间资本支出为342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3750万美元减少330万美元[137] - 九个月期间支付特别现金股息每股1.00美元,总计5310万美元[139]
Integrated Rail and Resources Acquisition (IRRX)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5 04:35
股票赎回交易 - 2023年2月赎回9,155,918股,支付94,489,075美元(每股约10.32美元)[204] - 2023年8月赎回7,354,836股,支付79,652,874美元(每股约10.83美元)[206] - 2024年2月赎回4,573,860股,支付50,312,460美元(每股约11.00美元)[208] - 2024年11月赎回1,665,727股,支付19,470,737美元(每股约11.69美元)[210] - 2025年5月赎回207,559股,应付2,764,686美元(每股约13.32美元)[212] - 2025年6月赎回16,528股,应付233,624美元(每股约14.14美元)[213] 债务与票据 - 向Trident发行的无担保本票总额为2,100,000美元[217][218] - 向B H INC发行的可转换本票总额为1,500,000美元[220] - 应付关联方票据总额182.97万美元,可转换票据150万美元[264][269] 业务合并条款 - 合并协议终止日期延长至2025年9月15日[244][245] - 公司普通股对价确定为820,000股Holdings A类普通股[245] - 公司普通股对价金额为820万美元[245] - 认股权证行权价为每股11.50美元[229] - 可用截止日现金需不低于4400万美元[234] - 公司需支付SPAC每月12万美元直至A类普通股上市或累计支付达400万美元[248] - 投行顾问费为收购价值的0.65%或425万美元中较高者(收购价值超9亿美元时)[270] 上市与监管要求 - 因市值低于40,000,000美元从纽交所退市[221] - 需要获得SPAC股东批准[234] - 需要获得NYSE、NASDAQ或NYSE American上市批准[234] - 需要提交S-4表格注册声明[234] 财务业绩(亏损)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820.68万美元,主要由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760.7万美元导致[2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155.81万美元,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贡献948.8万美元[253] 财务业绩(收入与现金流) - 2024年同期上半年实现净收入125.24万美元,主要因信托账户投资收益94.63万美元[25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32.09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62.81万美元[257][259] - 信托账户2025年上半年提取72.28万美元用于缴税,赎回相关提取276.58万美元[259] 流动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仅2.03万美元,营运资本赤字达1587.63万美元[256] 信托账户与期限 - 信托账户延期存款总额为8,053,225美元[215] - 公司剩余不足12个月完成业务合并,否则将强制清算[267] 商业协议 - 与STUSCO签署七年原油供应和承购协议[247] - 自动续约条款为每两年一次[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