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yrna Technologies (BYRN) - 2025 Q3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9-04 21:30
Exhibit 99.1 Byrna Technologies Announces Preliminary Fiscal Record Third Quarter Revenues of $28.2 Million, Up 35% From Fiscal Q3 2024 Expanding Retail Presence and Dramatic Increase in Web Traf ic Drive Strong Momentum for Byrna Heading Into Upcoming Holiday Fourth Quarter ANDOVER, Mass., September 4, 2025 - Byrna Technologies Inc. ("Byrna" or the "Company") (Nasdaq: BYRN), a personal defense technology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and sale of innovative less-lethal personal secur ...
京蓝科技(000711) - 2021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5-09-04 2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9%[19]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38.18%[19]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1.399亿元人民币,占全年净亏损的76.8%[2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01亿元,同比下降9.49%[61]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45元/股[19]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25%[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4471.84万元,同比下降52.06%[71] - 管理费用1.72亿元,同比下降44.89%[71] - 研发费用3896.72万元,同比上升39.74%[71] - 财务费用6.55亿元,同比上升2.49%[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3.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71%至57,336,149.76元[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11.17%至15,045,236.19元[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13.87%至-206,636,632.22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707.75%至-134,255,246.27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4.90%,占营业收入比重87.83%[61]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收入8854.19万元,同比下降60.74%[61] - 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收入748.63万元,同比下降87.59%[61] - 公司生态水利业务由京蓝沐禾承接,提供微灌和灌溉智能化方案[52] - 京蓝沐禾产品涵盖滴灌系统全部部件,包括首部枢纽系统、输水管材和滴灌带三大类[52] - 公司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业务由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实承接,为国内领先环境修复工程服务商[51] - 中科鼎实主营业务为环境修复工程服务,包括污染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等多项业务[51] - 公司业务涵盖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养护及苗木种植全产业链[53]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工业生态、生态水利、生态环境、智慧生态四大业务板块[57] - 公司通过收购中科鼎实具备"水土共治"一站式环境修复解决方案能力[57] - 公司智慧节水灌溉平台包含水资源管理、智慧农业云等8大系统[58] - 公司土壤修复业务可解决"红水浇地"和"过量施肥"行业问题[5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67.32%,占营业收入比重59.66%[6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6.6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3.70%[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管理主体[29] - 土壤修复行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潜在市场空间巨大[36] - 水利行业投资年均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发展前景可期[42] - 水利工程竞争主体集中于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的大中型企业[43] - 国家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推行特许经营权[44] - 环境修复工程存在技术资质资金和管理四大行业壁垒[30][31][32][33] - 生态水利行业涵盖河道整治流域治理灌区建设等细分领域[39] - 土壤修复产业链上游价格直接影响行业利润[34] - 水利建设资金应用于防洪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七个方面[42] - 国家对水利建设高度重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41] -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45] - 2022年全国节水灌溉面积目标达到6.5亿亩[45] - 生态水利行业年度市场规模达数千亿[45] - 十四五期间生态水利行业市场空间将达万亿[46] - 全国从事园林环境相关业务企业超过16000家[49] - 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49] - 国家政策确保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节水灌溉和农村基建投资[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项目进展 - 京津冀及周边焦化场地污染治理项目完成工程示范,准备结题验收[72] - 农药行业场地异味清除材料与控技术项目已完成中期汇报[72] -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项目已完成中期汇报[73] - 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处于最后年度结题及审计资料汇总阶段[73] -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治及安全利用集成技术与工程项目已立项,第二年实施中[73] - 西北煤化工场地修复示范面积不低于3块5万平方米[74] - 大湾区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75] - 大湾区污染场地土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75] - 大湾区地下水达到安全利用水平[75] - 完成1个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敏感用途工程场地示范[75] - 完成2个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污染场地工程示范[75] - 已形成32mm-110mm口径微灌用地面PE软管生产配方[75] - 已形成16mm-25mm口径滴灌带生产配方[75] - 400mm尺寸通用闸门研发试制成功[75] - 西北煤化工场地修复项目已立项并实施中[74]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39.17%至73人[7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39.74%至38,967,224.02元[7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1.53个百分点至4.33%[77] - 公司拥有国家专利授权30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4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54] - 公司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0余项,委托科研院所研发课题10余项[58] - 公司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地基基础工程一级等含金量极高资质[54] - 公司子公司北方园林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城乡规划乙级资质[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与挑战 - 2021年一季度订单释放不及预期市场拓展受阻[103] - 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推升企业工程成本[103] - 生态环境产业项目运作周期长导致项目结算主管机构错位增加沟通和时间成本[108]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公司加速发展抢占市场并寻求外延式增长机会[108] - 资金密集型产业特性导致资金需求巨大需通过应收账款回收等多渠道缓解压力[108] - 资产减值损失达921,022,485.07元占利润总额56.55%[81] - 合同资产减值致余额下降至2,763,992,124.37元[82]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郭绍增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5起案件全部未履行[187][188] - 公司被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案号(2021)津03执134号[187] - 公司被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案号(2021)苏0106执6057号[188] - 公司被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案号(2021)浙0102执1994号[188] - 公司被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案号(2021)津0105执3011号[188] - 公司被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案号(2021)京0106执11070号[188] - 失信被执行人事项暂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明显影响[188] - 公司计划通过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和处置资产筹措偿债资金[188] - 重大诉讼涉案金额为7208.785万元人民币[182] - 诉讼导致2021年度利润总额影响金额为2664.12万元人民币[182] - 诉讼导致2021年度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664.12万元人民币[182] - 诉讼导致2022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影响金额为521.24万元人民币[182] - 诉讼导致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影响金额为521.24万元人民币[182] - 未达披露标准的公司诉他人诉讼案件共17,981万元[185] - 未达披露标准的他人诉公司诉讼案件共31,691万元[185] - 部分诉讼已审理完毕或执行中预计不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1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年产600台智能喷灌机项目投资完成率99.05%,但受原材料涨价影响零新增订单[93] - 智能高效农业节水项目募集资金使用率100.04%,但2021年度未产生收入[93] - 高效节水配套新材料研发与中试生产项目因厂房建设周期长及市场效益未达预期而终止投入并结项[94][9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1,794.05万元[94] - 2017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2亿元[94] - 2018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实际金额6,000万元[94] - 2018年批准使用不超过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其中2亿元来自非公开募集资金[94] - 云平台项目结余资金8,000万元由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4] - 截至2018年11月26日三个募投项目结余募集资金总额9,650.18万元[95] - 报告期投资额仅39万元人民币,同比暴跌99.69%[8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于2022年04月发布[2]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杨树蓝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170,763,781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6.68%[17]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邮政编码150090[14]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弘源总部广场B座四层,邮政编码100071[14]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71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郭绍增同时担任董事会秘书[15] - 公司董事会联系电话010-64700268,传真010-64700268[1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董事会办公室[1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6%[11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6%[11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8%[11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0%[115]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及深交所规范性文件要求无重大差异[111][112] - 公司业务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113][114] - 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0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65%[116]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5.94%[116]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5.62%[116] - 2021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92%[116] - 2021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29.95%[116] - 2021年第九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27.00%[117] - 2021年第十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0.10%[117] - 2021年第十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为33.82%[117] - 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共召开会议17次,涵盖1月至12月[135][136][137] - 董事会于2021年4月29日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35] - 董事会于2021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36] - 会议决议公告均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公告编号从2021-002至2021-145[135][136][137]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年度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141]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内部控制及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等事项[141]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秘书聘任及独立董事选举事项[14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度薪酬政策[141]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4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00%[15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100.00%[15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4]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4]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55]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55]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105万元,内控审计费用60万元[179] - 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74][17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90] - 公司2021年12月租赁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办公场地[200] 主要子公司业绩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6.679亿元[100]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19亿元[100] -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47.415亿元净资产为12.053亿元[100] - 京蓝北方园林(天津)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9.51亿元人民币[101] - 京蓝北方园林(天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29亿元人民币[101] - 京蓝北方园林(天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0.09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注销中科鼎实(宜春)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未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10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与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发生多起离任,包括1名执行总裁、3名副总裁、4名董事、2名独立董事、3名监事及2名董事会秘书,均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121][122][123][124] - 副总裁乌力吉离任时持有公司股份5781.48万股,其中限售股1016.16万股,无限售股4765.32万股[121] - 副总裁殷晓东离任时持有公司股份11384.26万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1] - 副总裁郭源源离任时持有公司股份497.40万股[121]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合计约1.75亿股,其中新增限售股1016.16万股,减少无限售股约1.65亿股[122] - 2021年8月16日田晓楠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同年12月2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24] - 2021年10月29日周建民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23] - 2021年8月24日王玥被选举为职工代表监事[124] - 2021年11月18日张海燕被选举为监事[124] - 执行总裁姜俐赜于2021年4月13日解聘[124]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郭绍增持股数为0股[118] - 公司董事韩志持股数为0股[118] - 公司高管王海东持有2,562,643股公司股份[119] - 公司高管李贵蓉持有54,585股公司股份[119] - 前高管刘欣离任时持有124,799股公司股份[12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499.49万元[134] - 董事长杨仁贵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0万元[133] - 总裁郝鑫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6.55万元[133] - 常务副总裁韩志权现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2.88万元[133] - 副总裁冯玉禄现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5.17万元[134] - 财务负责人梁晋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6.56万元[134] - 董事会秘书田晓楠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6.21万元[134] - 董事阎涛在关联方获取报酬,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33] - 独立董事聂兴凯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万元[133] - 独立董事朱江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万元[133] - 董事杨仁贵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8次,全部以通讯方式参加,出席股东大会11次[138] - 董事阎涛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8次,其中17次委托出席,仅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3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背景 - 公司董事长郭绍增兼任融通资本(固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30] - 董事长郭绍增同时担任清上汇(深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30] - 董事长郭绍增兼任融通华邦(深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30] - 董事长郭绍增担任九通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30] - 常务副总裁韩志权曾任交通银行廊坊分行党委书记及行长[125] - 副总裁韩世英曾任华锐风电人力资源总监[125] - 独立董事周建民曾担任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26] - 独立董事潘桂岗现任广东顺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26] - 财务负责人高红曾任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高级财务主管
京蓝科技(000711) - 2020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5-09-04 21: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9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46%[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39%[18]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7.65%[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99亿元,同比下降131.46%[4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34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最高[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26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大亏损[23] - 公司2020年净亏损23.55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19年净亏损10.37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18年净利润1.03亿元人民币[101] - 净利润为-25.31亿元人民币,较原准则下-25.35亿元略有改善[1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87.51%,从2019年的3.41亿元增至2020年的6.39亿元,主要因融资结构变动导致利息增加[5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3.62%,从2019年的6981万元增至2020年的9328万元,主要因加大回款力度导致人员工资增加[5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8.81%,从2019年的4557万元降至2020年的2789万元,系研发投入减少所致[56] - 节水灌溉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8.51%,从2019年的5.98亿元降至2020年的3.6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40.15%降至34.32%[53] - 基础建设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4.60%,从2019年的3839万元降至2020年的591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2.58%降至0.55%[53] - 市政园林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46%,从2019年的3.15亿元降至2020年的1.7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21.17%降至16.05%[53] - 土壤修复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43%,从2019年的4.34亿元降至2020年的3.67亿元,但占营业成本比例从29.14%升至34.26%[53] - 垃圾处理营业成本从2019年的0元增至2020年的8412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升至7.86%[53] 各业务线表现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收入为6.88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9.18%[28] - 生态水利业务收入22,551.95万元占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22.66%[29] - 其他业务板块收入6,032.87万元占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6.06%[30]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收入2.26亿元,同比下降78.69%,毛利率为-86.77%[47][50]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收入6.8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55%,毛利率为34.24%[47][50] - 垃圾处理业务收入1.33亿元,为新增业务,毛利率为36.62%[48][50] - 节水灌溉产品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78.50%,毛利率为-114.48%[47][50]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工业生态生态水利生态环境智慧生态四大业务板块[39]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农村污水治理及土地后备资源整理[9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26.78%,毛利率为30.89%[48][50] - 华中地区收入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1.48%,毛利率为30.22%[48][5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96.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2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91%[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79%,同比下降47.68个百分点[18] - 公司总资产96.71亿元,同比下降20.19%,主要因商誉减值[44] - 公司总负债70.48亿元,同比增长2.97%,主要因对外融资增加[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16.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7.88%[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8864.12万元转为6016.95万元,增幅167.88%[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69.44%,从1.22亿元降至3724.61万元[6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8.52%,从37.78亿元降至19.45亿元[65] - 资产减值损失达13.3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2.36%[6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3.32%,较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70]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占总资产比例从16.22%降至13.23%[70] - 合同资产占比30.41%,较年初上升3.97个百分点[70] - 长期借款占比从1.24%升至6.07%,增加4.83个百分点[70] - 资产减值损失达-13.34亿元人民币[120] - 少数股东权益为6.37亿元人民币,较上期小幅增加196万元[120]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24.53%,从159人降至120人[65]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38.81%,从4557.2万元降至2788.65万元[65]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127,424,300元,较上年同期1,338,943,169.88元下降90.48%[74] - 对杭州振甫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投资113,324,300元,持股比例74.71%[75] - 智能高效农业节水项目投资进度100.04%,累计投入65,028.7万元,报告期实现效益10,715.13万元[79] - 年产600台大型智能喷灌机生产项目投资进度99.05%,累计投入5,864.65万元,报告期亏损3.1万元[79] - 高效节水配套新材料研发与中试生产项目投资进度60.85%,累计投入6,485.74万元[79] - 京蓝智慧生态云平台项目投资进度50.87%,累计投入5,204.7万元[79] - 昌吉州呼图壁县呼图壁河核心区暨如意园建设项目投资进度31.38%,累计投入9,180.83万元[79] - 支付交易现金对价项目累计投入47,300万元,进度100%[79] - 支付交易中介费用项目累计投入2,681万元,进度99.3%[79] - 补充沐禾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5,187.95万元,进度100%[79] - 超募资金总额为207.95百万元[80]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1,794.05万元[80] - 2017年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2018年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2018年实际使用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2018年使用不超过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将云平台项目结余募集资金8,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0] - 2019年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12,000万元[80] - 三个募投项目结余募集资金总额为9,650.18万元[81] - 截至2019年底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留存于各募集资金账户[81] 子公司表现 - 京蓝沐禾总资产为53.7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8.73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22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为7.53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7.63亿元人民币[85] - 京蓝北方园林总资产为20.3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3.8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6032.87万元人民币,营业亏损为4.07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3.99亿元人民币[86] - 京蓝沐禾注册资本为10.04亿元人民币[85] - 京蓝北方园林注册资本为1.09亿元人民币[86] - 京蓝沐禾营业亏损率高达339%(营业亏损7.53亿/营业收入2.22亿)[85] - 京蓝北方园林营业亏损率高达674%(营业亏损4.07亿/营业收入0.60亿)[86] - 京蓝沐禾净资产收益率为-407%(净亏损7.63亿/净资产18.73亿)[85] - 京蓝北方园林净资产收益率为-1044%(净亏损3.99亿/净资产-0.38亿)[86] - 公司2020年新设京蓝环境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和赤峰沐禾宾馆有限公司[87] - 公司2020年注销京蓝沐禾巨鹿田田通农业供水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87] - 合并范围新增2家子公司,减少3家子公司[122][12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9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0.03%,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21.47%[5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7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5.89%,其中第一大供应商占比7.87%[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生态环境产业资金密集型风险,运作周期长且资金需求巨大[4]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促使公司加速发展战略项目以抢占市场[4] - 公司需通过再融资及产业基金方式满足资金需求[4] - 复合型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公司将优化人力资源制度[4] - 公司面临资金密集型产业风险,将通过再融资及产业基金满足资金需求[96] -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将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96] - 公司需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支持业务发展[96] - 京蓝沐禾工厂需控制库存成本并推进新工厂建设[94]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执行新收入准则使2020年1月1日合同资产增加3,203,726,524.07元[118] - 执行新收入准则使2020年1月1日存货减少至680,900,264.45元[118] - 执行新收入准则使2020年1月1日合同负债为412,191,529.29元[118] - 执行新收入准则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至4,624,813,457.19元[118] - 执行新收入准则导致合同资产增加30.74亿元人民币,存货减少36.73亿元人民币至7.89亿元[120] - 新准则下合同负债为5.72亿元人民币,替代原准则下12.51亿元的预收款项[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783万元至22.74亿元人民币[120] 承诺履行情况 - 京蓝控股有限公司自2015年8月21日起长期履行控股股东关于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103] - 融通资本(固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2015年12月25日起长期履行实际控制人变更关于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103] - 科瑞特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自2015年12月25日起长期履行实际控制人变更关于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103] - 朱锦自2015年12月25日起长期履行实际控制人变更关于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103] - 乌力吉、杨树蓝天等多方自2016年2月16日起长期履行重大资产重组关于保持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和资金占用的承诺[104] - 杨树蓝天、郭绍增自2016年2月16日起长期履行重大资产重组关于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和保证独立性的承诺[104] - 乌力吉自2016年4月22日起长期履行重大资产重组关于土地和租赁房屋事项的承诺[104] -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的承诺已于2020年12月31日履行完毕[105] -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真实性及不存在违规行为的承诺已于2020年12月31日履行完毕[105] - 北方集团、北控咨询等多方自2017年2月24日起长期履行重大资产重组关于保持京蓝科技独立性的承诺[105]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由北方集团、北控咨询、高学刚、高学强、高作宾、高作明、杨春丽及半丁资产管理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并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06][107]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避免资金占用及关联担保的承诺由北方集团、北控咨询、高学刚、高学强、高作宾、高作明、杨春丽及半丁资产管理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并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06]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由北控咨询、高学刚、高学强、高作宾、高作明、杨春丽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锁定期为2017年10月20日至2020年10月19日且正在履行[106]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由刘海源、狄俊雅、赵立伟、孙冀鲁、冯琨、蔡益锋、固安县益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半丁资产管理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锁定期为2017年10月20日至2020年10月19日且已履行完毕[106]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减少及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由北方集团、北控咨询、高学刚、高学强、高作宾、高作明、杨春丽及半丁资产管理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并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06][107]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标的资产合法性的承诺由固安益昌、刘海源、狄俊雅、赵立伟、冯琨、孙冀鲁、蔡益锋等除补偿义务人之外的交易对方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有效期至2020年10月23日且已履行完毕[107] - 重大资产重组关于提供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的承诺由固安益昌、刘海源、狄俊雅、赵立伟、冯琨、孙冀鲁、蔡益锋等除补偿义务人之外的交易对方及半丁资产管理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有效期至2020年10月23日且已履行完毕[107] - 重大资产重组业绩承诺由北方集团、北控工程、高学刚、高学强、高作宾、高作明、杨春丽及杨仁贵等于2017年02月24日作出,应于2020年8月17日完成业绩补偿但当前超期未履行[109] - 发行股份购买中科鼎实56.7152%股权事项关于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的承诺由杨仁贵、阎涛、郭绍全等上市公司董监高于2018年09月21日作出,有效期至2020年1月10日且已履行完毕[109] - 发行股份购买中科鼎实56.7152%股权事项关于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承诺由杨树蓝天、上市公司董监高及郭绍增于2018年09月21日作出,有效期至2020年1月10日且已履行完毕[109] - 杨树蓝天及郭绍增承诺交易完成后60个月内不调整主营业务[111] - 杨树蓝天及郭绍增承诺交易完成后60个月内不变更实际控制权[111] - 关于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10][112] - 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10][111] - 关于避免资金占用和关联担保的承诺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112] - 关于标的资产合法性的承诺于2020年1月10日履行完毕[112] - 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说明于2020年1月10日履行完毕[111] 业绩承诺与补偿 - 中科鼎实56.7152%股权收购业绩承诺期为2018年9月2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13][115] - 中科鼎实2020年当期预测业绩为16,999.49万元,实际完成11,685.96万元[115] - 业绩承诺要求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0,000万元,每年不低于9,000万元[115][116] - 业绩承诺要求三年累计经营性现金流不低于15,000万元,每年均为正[116] - 北方园林因宏观经济影响项目放缓及大额减值致业绩未达标[114] - 公司对补偿义务人未履行业绩补偿义务已提起诉讼[114] - 北方园林累计净利润为-3.90亿元,未达业绩承诺[127][128] - 重大诉讼涉案金额7.21亿元,涉及业绩承诺补偿纠纷[126][127]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2.9225亿元人民币[142]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500万元人民币[142] - 公司对子公司京蓝沐禾担保额度达15亿元人民币[143] - 报告期内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1000万元人民币[142] - 公司为焦作市润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提供实际担保金额500万元人民币[142] - 公司为乌兰察布市京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4000万元人民币[142] - 京蓝沐禾提供担保总额达人民币27,300万元,担保期限为2020年5月22日至2021年5月19日[145] - 北方园林2017年7月29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50,000万元,其中部分担保(5,300万元)已逾期[145] - 京蓝沐禾2020年8月1日担保金额人民币18,810万元,对应被担保债务金额为人民币11,700万元[145] - 北方园林2020年2月20日担保金额人民币24,000万元,对应被担保债务金额为人民币23,493.2万元[146] - 京蓝生态201
天泓文创(0850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4 21:00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27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0%[15] - 公司营业额为12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0万元人民币或37.3%[22][23][31] - 公司毛利润为7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32]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12.7百万元,同比下降37.3%[35]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7.2百万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为56.7%[36]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0.4百万元[41][47]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7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2024年同期:20,258千元)[10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7,2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9%(2024年同期:3,271千元)[10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9%(2024年同期:355千元)[109]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0%(2024年同期:252千元)[10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1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2万人民币增长71.0%[1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70.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25.8万元人民币下降37.3%[1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5.2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同期的43.1万元人民币下降41.5%[14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其他收入为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33] - 其他收益为人民币0.2百万元,同比增长100%[37]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1百万元,同比下降8.3%[38][4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6百万元,同比增长24%[39][4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人民币2.2百万元[40][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422.5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同期的314.5万元人民币增长34.3%[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媒体成本为605.3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同期的303.8万元人民币增长99.2%[1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转回93.3万元人民币,而2025年同期为确认223.7万元人民币拨备[15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3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90千元人民币,降幅为6.6%[184] 各业务线表现 - 创意设计、公关、营销活动及其他服务收益占比64.0%,达812.4万元人民币[16] - 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收益占比33.6%,为427.6万元人民币[16] - 网上媒体广告服务收益占比2.4%,为30.3万元人民币[16] - 传统广告业务收入下滑,但毛利率较高[22][23][31] - 新媒体及贸易运营等新业务毛利率低于5%[22][23][31]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可报告分部: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网上媒体广告服务、创意设计、公关、营销活动及其他服务[137] - 2025年上半年分部调整后EBITDA为812.5万元人民币,其中创意设计、公关、营销活动及其他服务分部贡献520.1万元人民币,占比64.0%[146] - 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分部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为273.0万元人民币[146] - 网上媒体广告服务分部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为19.4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025.8万元人民币,其中创意设计、公关、营销活动及其他服务收益最高,达1210.7万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部调整后EBITDA为479万元人民币,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贡献最大,达278.6万元人民币[147] - 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85.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26.9万元人民币,降幅为27.1%[134] - 网上媒体广告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9.6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0.3万元人民币,降幅达86.8%[134] - 创意设计、公关、营销活动及其他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210.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807.1万元人民币,降幅为33.4%[134]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百万元,较期初下降75.6%[43][48] - 公司未偿还银行定息贷款为人民币1.5百万元,杠杆比率为4.4%[49][50] - 应收账款质押金额为人民币7.1百万元[57] - 贸易应收款项质押金额为人民币7.1百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12.1百万元)[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0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75.4%(2024年末:4,070千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0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638.5%(2024年末:2,316千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6,29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10.3%(2024年末:5,249千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4,32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1.5%(2024年末:34,868千元)[11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0.3万人民币,较2025年1月1日的407万人民币减少75.4%[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101.9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经营所用现金984.2万人民币实现显著改善[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8.8万人民币,主要包括偿还银行贷款300万人民币[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万人民币,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外汇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为负97万人民币,导致现金减少[12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12160.3万人民币,较期初12203.4万人民币略有改善[117] - 公司于2024年通过配售新股份获得1576.9万人民币融资[117]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1月1日的3486.8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32.9万人民币,减少1.5%[11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1.6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同期的1710.8万元人民币下降86.5%[162] - 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51,44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8,006千元人民币,降幅约为6.7%[16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4,179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5,159千元人民币,增幅为23.5%[168] - 银行担保贷款从2024年末的45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150万元人民币,降幅为66.7%[169] - 用于抵押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21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710万元人民币,降幅为41.3%[169] - 一至三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1,595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3,276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05.4%[168] - 超过十二个月的长期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1,73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1,173千元人民币,降幅为32.4%[168] - 公司所有银行贷款的还款期限均在一年以内[1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目标在2025年或2026年上半年实现新业务显著收益贡献[22][23] - 公司积极拓展工业文旅及教育领域新业务[28][29] - 公司利用AI技术开发数字文创产品及自研平台[30][34] - 公司管理层使用调整后EBITDA作为分部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扣除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税项及折旧[142] - 收益确认方式:89.29万元人民币(70.3%)在某时间点确认,37.74万元人民币(29.7%)随时间确认[146]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于2025年成为多个行业协会的副主任单位和会员单位,包括中国工业报社工业文旅研究中心等[18]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股份代号8500[14]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11][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招商永隆银行[1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为432,000,000股[62] - 或然负债涉及潜在法律索赔金额为人民币4.0百万元[68][70] - 员工人数从2024年末39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0人[72][75] - 公司未宣派本期间中期股息[64]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活动[60][66] - 公司未计划重大资本资产投资[61][67] - 公司未发生重大附属公司收购或处置[69][71] - 公司未赎回或买卖上市证券[87][89] - 购股权计划自2020年1月14日起生效期为10年[90]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8,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17%[91][92] - Shining Icon持有45,000,000股股份,占股比10.42%[97] - 资本界金控集团持有42,750,000股股份,占股比19.79%[97] - Focus Wonder Limited持有33,750,000股股份,占股比7.81%[97] - 中华徽商企业家协会国际集团持有20,000,000股股份,占股比9.26%[97] - Master Connection Limited持有13,500,000股股份,占股比3.13%[97] - 茂福贸易有限公司持有31,383,000股股份,占股比7.26%[99] - 保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6,334,000股股份,占股比13.04%[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91][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股份相关权益需披露[93][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32,000,000股[105]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股份数量保持稳定,为4.32亿股[174]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75]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1亿股及股东应占溢利30万元人民币计算[156][157][158] - 银行贷款由公司及主要股东共同担保[187]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提供媒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0万元,同比下降76.5%[185] - 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40万元,较期初下降22.2%[185] - 向关联方采购媒体资源支出人民币50万元,同比下降58.3%[185] - 关联方应付账款为人民币90万元,较期初增长80%[185] - 关联方办公室租赁及管理费支出人民币30万元,同比下降66.7%[187] - 关联方应收押金款项为人民币10万元,较期初下降66.7%[18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放缓至2.3-2.4%[24][26] - 2025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539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全面收益274千元)[111]
The Toro pany(TTC) - 2025 Q3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9-04 20:4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1.313亿美元,同比下降2%[3][5] - 公司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1.313亿美元,同比下降2.2%[25]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1.24美元,同比增长5%[3][5] - 第三季度运营收益为6480万美元,同比下降56.2%[25] - 第三季度净收益为5350万美元,同比下降55.2%[25] - 第三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54美元,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1.24美元[33] - 九个月净收益为2.431亿美元,调整后净收益为3.302亿美元[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3.7%,同比下降110个基点[25] -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润为3.818亿美元,同比下降5.2%,毛利率为33.7%[33] - 调整后毛利润为3.89亿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34.4%[33] - 第三季度运营收益为6480万美元,同比下降56.2%,运营收益率为5.7%[33] - 生产效率计划相关费用第三季度为720万美元(毛利润)和810万美元(运营收益)[33][35] - 公司有效税率第三季度为7.4%,调整后有效税率为17.3%[33] 各业务线表现 - 专业部门净销售额为9.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7%[14] - 住宅部门净销售额为1.928亿美元,同比下降27.9%[14] - 专业部门利润为1.985亿美元,利润率21.3%(去年同期为18.8%)[14] - 住宅部门利润为370万美元,利润率1.9%(去年同期为12.2%)[14] - 专业部门第三季度销售额为9.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7%[27] - 住宅部门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928亿美元,同比下降27.9%[27] - 其他部门第三季度税前亏损1.444亿美元,主要受8110万美元非现金减值费用影响[25][27] 现金流和资本管理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因有利的营运资本状况改善[3] - 公司九个月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3.489亿美元[31] - 公司九个月资本支出5700万美元[31] - 公司九个月回购普通股2.9亿美元[31] - 九个月自由现金流为2.91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转换率为90.0%[34] 特殊项目及调整 - 公司计提8100万美元非现金减值支出(影响每股收益0.62美元)[3] - 公司记录非现金减值费用8110万美元,影响运营收益率7.2个百分点[33][35] - 调整后运营收益为1.54亿美元,调整后运营收益率为13.6%[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AMP生产力计划预计到2027年实现年化节约1亿美元[3][4] - 2025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约为4.15美元[5]
云顶新耀(0195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4 20:44
耐赋康®(Nefecon)产品表现与进展 - 耐赋康®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并于2025年1月执行新价格[8] - 耐赋康®在中国人群中能延缓肾功能衰退达66%[8] - 耐赋康®预计将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延缓12.8年[8] - 耐赋康®在2025年5月获NMPA完全批准,取消蛋白尿水平限制,成为首个且唯一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9] - 耐赋康®被纳入中国成人IgA肾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用于蛋白尿≥0.5 g/d的患者[9] - 耐赋康®在ERA 2025大会上展示9项研究成果,包括8项口头报告和1项电子壁报[9] - 耐赋康®扩产申请于2025年8月获NMPA批准,提升产能应对中国及亚洲需求[13] - 耐赋康®于2025年8月获中国台湾地区批准,实现在所有授权区域完全批准[13] - 耐赋康®预计2025年下半年被纳入KDIGO指南和中国首个IgA肾病诊疗指南[13] - 耐赋康®预计全年销售额达到12至14亿元人民币[39] - 耐赋康®已惠及超过20,000名新患者[39] - 耐赋康®于2025年1月正式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9] - 耐赋康®和依嘉®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4.46亿元人民币[50] - 耐赋康®已覆盖800家医院占市场潜力80%以上[50] - 约80%核心医院完成耐赋康®医保价格覆盖[50] - 耐赋康®累计新增患者超过2万人[50] - 耐赋康®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额达到12至14亿元人民币[58] - 耐赋康®产能扩增补充申请获批,预计推动2025年下半年销售大幅增长[58] - 耐赋康®预计2026年开始海外销售贡献增速,中国台湾和韩国医保报销政策有望覆盖[57] - 耐赋康®预计2025年下半年被纳入KDIGO指南和中国首个IgA肾病临床诊疗指南[57] - 耐赋康®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后成为主要增长动力[74] EVER001(布替奈德)临床数据 - 布提奈德首过代谢程度达90%[8] - EVER001的1b/2a期临床试验显示:低剂量组12周抗-PLA2R自身抗体下降62.1%,高剂量组下降87.3%[12] - EVER001低剂量组36周蛋白尿较基线下降78.0%,高剂量组24周蛋白尿下降70.1%[12] - 高剂量组80.0%患者在24周达到临床缓解[12] - EVER001 1b/2a期临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12周时抗-PLA2R自身抗体分别下降62.1%和87.3%[16] - EVER001在24周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免疫学完全缓解率分别达76.9%和88.2%[16] - EVER001在24周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24小时蛋白尿分别下降57.0%和67.6%[16] - EVER001在36周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缓解率分别达69.2%和91.7%[16] - EVER001在治疗期末观察到约80%的24小时蛋白尿水平下降[47] 肿瘤疫苗产品线进展(EVM14/EVM16) -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在中国完成九例患者给药[7] - 通用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EVM14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FDA批准和中国药监局受理[7] - EVM16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23] - EVM14首批临床样品在嘉善工厂完成放行[23] -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初步人体数据预计2025年下半年读出[40] - 公司自主研发mRNA肿瘤疫苗EVM16完成9名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患者给药[48] - 通用型肿瘤相关抗原mRNA疫苗EVM14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48] - EVM14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美国启动临床研究[48] - EVM14预计2026年初启动中国临床试验[48] - EVM14 mRNA肿瘤疫苗成为公司首个实现中美双报候选产品,预计2026年获得临床数据读出[63] - EVM16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已完成低、中、高剂量9名患者给药,初步数据显示良好免疫原性[62]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的Ia阶段患者入组[65] - 肿瘤相关抗原疫苗EVM14在美国IND获批[44] - EVM14美国IND申请获FDA批准 中国IND申请获CDE受理[21] 艾曲莫德(VELSIPITY®)进展 - 艾曲莫德嘉善工厂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 投产后年产能达5000万片[20] - 艾曲莫德被纳入《2025 ACG临床指南》获强烈推荐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20] - 公司预计艾曲莫德2026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获得新药上市批准[22] - 艾曲莫德(VELSIPITY®)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获批[46] 依嘉®(依拉环素)与抗感染产品 - 依嘉®(依拉环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规范于2025年6月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表[15] - 依嘉®在300家左右核心医院渗透率提升[53] - 依嘉®重点开发ICU等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药物需求旺盛的科室[58] - 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在中国大陆获优先审评[44] 其他产品与管线进展 - 公司三款商业化产品合计峰值销售收入预估可达人民币100亿元以上[6] - 公司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启动维适平®本土化生产项目,达产后年产能可达500万瓶[56] - 维适平®已在广东省9家医疗机构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先行使用[56] - 公司预计2025年获得mRNA自体生成CAR-T项目的临床候选分子[65] -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项目资金分配占比20%对应7.59亿港元[119]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4.461亿元,同比增长48.0%[30] - 耐赋康®和依嘉®上半年营收为4.46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预计全年总营收将达到16至18亿元人民币[40] - 耐赋康®和依嘉®两款产品2025年全年总营收预计达到16至18亿元人民币[58]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446.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01.5百万元增长48.0%[70][7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446.123百万元,同比增长48.0%[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979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32413亿人民币亏损收窄60.5%[158][161]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49.7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632.413百万元大幅收窄60.5%[154] - 期內虧損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324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498亿元[36] - 期內經調整虧損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126亿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469亿元[34] - 经调整亏损由2.12628亿元改善至1.46937亿元[90] - 经营亏损由6.718亿元减少至2.626亿元,降幅60.9%[8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由6.324亿元减少至2.498亿元,降幅60.5%[85][8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62.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71.8百万元改善60.9%[70][72]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至0.7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7元人民币)[187]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为人民币0.77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97元收窄60.9%[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76.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1%[32]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532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952亿元[3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8700万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08亿元[32] - 分銷及銷售開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004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147亿元[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7.1%,较2024年同期的76.6%下降9.5个百分点[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95.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3.2百万元减少22.9%[70][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人民币314.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00.4百万元增加57.1%[70][7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95.22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53.159百万元下降22.9%[154] - 2025年上半年分銷及銷售開支为人民币314.74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00.389百万元增长57.1%[154] - 研发开支总额由2024年上半年的2.53159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5223亿元,降幅22.9%[77] - 分销及销售开支由200.4百万元增加至314.7百万元,增幅57.0%[7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87.0百万元增加至110.8百万元,增幅27.4%[79]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22.9%至195,223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53,159千元人民币)[178]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增长21.6%至350,227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88,266千元人民币)[1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付款支出6160.4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938.5万人民币增长24.7%[158][1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4246.6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140.4万人民币增长98.4%[161]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币15.859亿元[36] - 公司2025年7月配售22,561,000股募資约15.5億港元[28] - 公司2025年8月投資3090萬美元戰略增持I-Mab公司股權至約16.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银行存款由16.033亿元略降至15.859亿元[9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由4.149亿元改善至1.815亿元[92]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人民币423.7百万元,主要来自提取银行存款净流入人民币450.1百万元及出售IMMU32收益人民币35.9百万元,部分被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人民币62.3百万元抵销[93] - 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人民币171.6百万元,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净额人民币159.8百万元及行使购股权款项人民币33.7百万元,部分被租赁负债本金利息人民币11.7百万元及银行贷款利息人民币10.0百万元抵销[95]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296.626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884.468百万元增长46.6%[15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2.966亿人民币,较期初8.84468亿人民币增长46.6%[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1.81474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负4.14948亿人民币改善56.3%[1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正现金流4.23707亿人民币,主要来自提取银行存款9.6848亿人民币[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为1.71637亿人民币,主要来自银行借款5.95022亿人民币[163] - 2025年8月1日完成認購事項,按每股股份69.70港元發行22,561,000股股份[14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7.95亿港元[117] 资产负债表关键项目变化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4.68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5.46[97] - 公司处于净现金持仓,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97] - 2025年6月30日流動資產淨值为人民币1,594.126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222.095百万元增长30.4%[155] - 2025年6月30日借款为人民币52.53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443.842百万元大幅减少88.2%[15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借款大幅增加至6.069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5585.2万人民币增长近10倍[15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39.26446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40.72794亿人民币下降3.6%[157][15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达103.07646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100.57856亿人民币扩大2.5%[157][158] - 公司总借款大幅增加至659,447千元,较2024年末499,694千元增长32.0%[194][196] - 非流动借款显著增加至606,916千元,而2024年末仅为55,852千元[194] - 存货从14,082千元下降至8,812千元,减少37.4%,主要因药品库存减少45.4%[190] - 贸易应收款项中3个月内账龄部分从363,572千元降至300,872千元,减少17.2%[191] - 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从34,672千元增至56,252千元,增长62.2%[19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304,550千元降至262,522千元,减少13.8%[193]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9,071千元激增至24,369千元,增长168.6%[189] - 设备预付款项从562千元大幅增加至13,394千元[189] - 资本承担中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从14,913千元增至38,799千元,增长160.2%[200] - 浮动利率借款占比85.7%,金额为565,018千元[196] 其他收益与损失 - 其他收益净额由亏损3.69亿元转为收益4750万元[81]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3.563亿元(2024年上半年)[90][92] - 政府补助同比下降40.4%至6,730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282千元人民币)[175] - 其他收益净额转正为47,529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369,020千元人民币)[176]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零(2024年同期:356,340千元人民币减值损失)[176][178] 公司运营与员工 - 雇员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520名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22名,增长38.8%[106] - 商业化职能雇员占比最高达68.3%(493名),临床开发占9.1%(66名),化工制造及控制占8.6%(62名)[107] - 薪酬费用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281.3百万元人民币增至350.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4.5%[108] - 嘉善生产基地建设已完成,2025年上半年启动维适平®本地化生产计划,资金来自内部资源及银行融资[101] - 嘉善生产厂房及办公室已抵押作为银行融资担保[10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无重大外币对冲交易,且除外币借款外无重大外汇风险[103] - 超过95%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药品销售[172][174] - 公司未产生应税利润,未计提所得税拨备[181][183] 资金分配与使用 - 依拉环素相关研发及商业化资金分配占比15%对应5.69亿港元[119] - 艾曲莫德相关研发及商业化资金分配占比15%对应5.69亿港元[119] - 艾曲莫德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0.93亿港元未动用1.76亿港元[119] - 艾曲莫德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动用0.74亿港元未动用1.02亿港元[119] - 耐赋康®项目资金分配占比10%对应3.8亿港元[120] - 管线其他候选药物资金分配占比15%对应5.69亿港元[120] - 业务发展及管线扩展资金分配占比15%对应5.69亿港元[120]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全动用剩余未动用款项[120] 股权结构与激励 - 主要股东VISTRA TRUST (SINGAPORE) PTE. LIMITED持有84,883,427股,占总股份25.90%[126] - Nova Aqua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4,883,427股
Duluth (DLTH) - 2026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9-04 20:31
Exhibit 99.1 Duluth Holdings Inc. Announce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ross margin expansion from promotional reset and SG&A leverage from cost control Net liquidity of $73.3 million with inventory down 12% vs. last year MOUNT HOREB, WI – September 4, 2025 – Duluth Holdings Inc. (dba, Duluth Trading Company) ("Duluth Trading" or the "Company") (NASDAQ: DLTH), a lifestyle brand of men's and women's workwear, casual wear, outdoor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today announced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 ...
HPE(HPE) - 2025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4 20:27
经营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5财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为4.54亿美元,同比减少19亿美元[318][319]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3.0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7.9亿美元[356] - 2025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5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亏损9.34亿美元[356] - 自由现金流减少17亿美元,主要由于运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减少[327] 现金及债务变化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现金从151.05亿美元降至46.97亿美元,减少104.08亿美元[316][318] - 总债务从182.46亿美元增至236.53亿美元,增加54.07亿美元[316] - 融资活动净现金增加41亿美元,主要由于债务发行净收益增加32亿美元及债务偿还减少11亿美元[326] - 新签署52.5亿美元五年期无担保循环信贷安排,其中47.5亿美元立即可用[330] - 赎回25亿美元2025年到期4.9%票据[332] - 承担Juniper Networks17亿美元固定利率优先票据[336] - 发行9亿美元资产支持证券,加权平均利率4.673%[336]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025财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流出136.14亿美元,同比增加120亿美元[318][325] - 出售可供出售投资实现收益200万美元[332] - 2025年第三季度财产和设备投资为5.76亿美元,软件资产投资未单独披露[356] - 2025年前九个月财产和设备投资为16.51亿美元,软件资产投资未单独披露[356] 资产处置及减值 - 公司完成CTG业务剥离获得净收益2.1亿美元,并确认2.45亿美元收益[314] - 2024年12月1日完成CTG处置,获得收益2.45亿美元[368] - 公司于2024年9月4日剥离H3C 30%的已发行总股本,获得税前对价21亿美元(税后20亿美元)[364]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记录与混合云报告单元相关的商誉非现金减值费用[367] - 2025年前九个月商誉减值支出13.61亿美元,影响摊薄每股收益1.03美元[353] 营运资本效率 - 现金转换周期从-12天恶化至35天,同比增加47天[32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从38天增至56天,同比增加18天[321][322] - 库存周转天数(DOS)从120天降至100天,同比减少20天[321][323]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从170天降至121天,同比减少49天[321][324] GAAP净收益 - 2025年第三季度GAAP净收益为3.05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0.21美元;2024年同期为5.12亿美元和0.38美元[353] - 2025年前九个月GAAP净亏损1.18亿美元,摊薄每股亏损0.16美元;2024年同期净收益12.13亿美元和0.92美元[353] 非GAAP净收益 - 2025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益为6.31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0.44美元;2024年同期为6.61亿美元和0.50美元[353] - 2025年前九个月非GAAP净收益为18.6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1.32美元;2024年同期为18.6亿美元和1.40美元[353] - 2025年第三季度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计算使用14.21亿加权平均股数,2024年同期为13.32亿股[355] 非GAAP调整项 - 非GAAP财务指标排除股权激励、无形资产摊销、收购相关成本等非现金或离散项目[364][366][367] - 非GAAP调整包括业务出售收益、股权投资损益及其他税收调整项目[366][368]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因Autonomy诉讼和解获得5200万美元[368] 税务处理 - 公司使用15%的预计非GAAP所得税税率进行2025财年评估[370] - 2024财年非GAAP所得税税率为15%[370] 并购融资安排 - 公司用于并购的融资安排包括30亿美元三年期定期贷款和10亿美元364天定期贷款[315] 其他义务与支出 - 合并使无条件购买义务增加12亿美元,总额达30亿美元[334] - 预计向非美养老金计划注资5200万美元[335] - 重组计划预计未来现金支付1.24亿美元[338] - 预计完成H3C相关遣散行动后,未来年度化成本节约约为1.2亿美元[364] 财务指标定义 - 公司自由现金流(FCF)定义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净资本支出,并调整汇率波动影响[370]
Caleres(CAL) - 2026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9-04 19: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二季度合并净销售额为6.585亿美元,同比下降3.6%[4][5] - Famous Footwear部门销售额下降4.9%,同店销售额下降3.4%[4][5] - Brand Portfolio部门销售额下降3.5%,其中关税影响约1000万美元[4] -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20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5美元[4][11] - 公司十三周GAAP每股收益为0.20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5美元[18] - 公司二十六周GAAP每股收益为0.40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6美元[18] - Famous Footwear部门十三周净销售额为3.99593亿美元,同比下降4.9%[20] - Brand Portfolio部门十三周净销售额为2.7562亿美元,同比下降3.5%[20] - 合并净销售额下降至12.727亿美元,同比下降5.2%[24] - 合并营业收益大幅下降至2088万美元,同比下降75.5%[24] - 调整后合并营业收益下降至2826万美元,同比下降66.9%[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0美元,同比下降76.9%[26] - 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57美元,同比下降67.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43.4%,同比下降210个基点[4][5] - 合并毛利润下降至5.645亿美元,毛利率降至44.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24]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4.9%,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28] 各业务线表现 - Famous Footwear部门十三周可比销售额下降3.4%[20] - Brand Portfolio部门十三周可比销售额增长3.9%[20] - Famous Footwear可比销售额下降3.9%,Brand Portfolio可比销售额增长1.1%[24] - 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5%[5] 运营和门店情况 - 公司经营门店总数减少至948家,同比减少11家[24] - 完成成本节约计划,预计年化节省1500万美元[3][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4164.6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15696亿美元下降64%[17] - 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407.2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180.8万美元增加56%[17] - 公司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5422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使用的6342.6万美元实现显著改善[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9149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5175.3万美元增长270%[17] - 循环信贷额度借款3.8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1亿美元[11] - 信贷协议借款能力增加2亿美元至7亿美元[6] 资产和债务 - 库存为6.933亿美元,同比增长4.9%[11] - 债务/EBITDA杠杆比率升至2.7倍,同比增加2.1倍[28]
G-III Apparel (GIII) - 2026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9-04 19:30
Exhibit 99.1 G-III APPAREL GROUP, LTD. G-III APPAREL GROUP, LTD. REPORTS SECOND QUARTER FISCAL 2026 RESULTS; PROVIDES UPDATED FISCAL 2026 OUTLOOK New York, New York – September 4, 2025 – G-III Apparel Group, Ltd. (NasdaqGS: GIII) ("G-III" or the "Company") today reported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of fiscal 2026, ended July 31, 2025. Morris Goldfarb, G-III's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aid, "In the second quarter, we exceeded expectations across both net sales and earnings, driven by the st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