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icon
搜索文档
三和建筑集团:刘振国退任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9-09 16:40
公司治理变动 - 刘振国先生在股东周年大会完结后退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职务 [1]
三和建筑集团(03822):刘振国退任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9-09 16:34
公司人事变动 - 刘振国先生于股东周年大会完结后退任公司董事会的执行董事 [1]
三和建筑集团(03822.HK):刘振国退任执行董事
格隆汇· 2025-09-09 16:34
公司治理变动 - 刘振国在股东周年大会完结后退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职务 [1]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9-09 16:31
SAM WOO CONSTRUCTION GROUP LIMITED 三和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3822)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自 2025 年 9 月 10 日起,三和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執行董事 劉振明先生 (主席) 劉振家先生 劉沛珊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朱德森先生 葉天賜先生 彭達材先生 董事會已設立三個委員會,並制定有關職權範圍。下表載列各董事會成員在該等委 員會中擔任的職位。 | | 委員會 | | | | --- | --- | --- | --- | | | 審核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 董事 | | | | | 劉振明先生 | | 成員 | 成員 | | 劉振家先生 | | | | | 劉沛珊女士 | | | 成員 | | 朱德森先生 | 成員 | 主席 | 成員 | | 葉天賜先生 | 主席 | 成員 | 成員 | | 彭達材先生 | 成員 | 成員 | 主席 | ...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於2025年9月9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表决结果及执行董事退任
2025-09-09 16: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AM WOO CONSTRUCTION GROUP LIMITED 三和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822) 於2025年9月9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投票表決結果 | | 普通決議案 | 票數(%) | | | --- | --- | --- | --- | | | | 贊成 | 反對 | | 2(b) | 重選朱德森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 | 60,003,207 | 1,158 | | | | (99.99%) | (0.01%) | | 2(c) | 授權董事會釐定彼等的酬金。 | 60,004,207 | 158 | | | | (99.99%) | (0.01%) | | 3. | 續聘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為本公司核數師並授 | 60,004,207 | 158 | | | 權董事會釐定彼等的酬金。 | (99.99%) | (0.01%) | | 4. ...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 2025年8月
2025-09-01 14:4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三和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822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 2025年7月
2025-08-01 14:5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三和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822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 FF301 第 1 ...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04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公司收入增加92%至8.81亿港元,2024年为4.58亿港元[28][30] - 2025年公司毛利增加247%至1.10亿港元,2024年为0.32亿港元[54] - 2025年公司毛利率提高至13%,2024年为7%[54] - 行政开支增加约5%至5300万港元,财务收入减少约75%至1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净利润1100万港元,2024年为净亏损2800万港元[56][59] - 本年度毛利增加247%至1.1亿港元,毛利率改善至13%,2024年为7%[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倍,2024年为1.4倍;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12亿港元,2024年为8600万港元;借款净额为1.35亿港元,2024年为1.54亿港元;净负债比率为28%,2024年为33%[60][64] - 本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7900万港元,2024年为现金流出净额3300万港元[61][6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为4900万港元,2024年为净流动资产8000万港元[62][6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1.67亿港元,2024年为1.4亿港元;其中短期银行贷款为1.48亿港元,2024年为6200万港元;长期银行贷款即期部分为1100万港元,2024年为5700万港元[68][7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4.8亿港元,2024年为4.71亿港元[70][73] - 本年度公司投资5100万港元购置机械设备,2024年为150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资本承担为零[71][74] - 公司就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作出减值拨备约3000万港元[55][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法定审核工作核数师酬金为130万港元,2024年为150万港元;其中110万港元已付或应付给罗兵咸永道,2024年为120万港元,本年度无非审核服务费用支付给独立核数师[149][151] - 集团在2025年无慈善及其他捐赠,2024年捐赠额为2000港元[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启德公营房屋(2022年)项目合约金额约9.70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90%,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0.98亿港元,本年度贡献约38%收入[31][33][36][40] - 启德公营房屋(2024年)项目合约金额约4.54亿港元,已完成,本年度贡献约38%收入[31][37][42] - 大屿山项目合约金额约8.46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24%,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5.55亿港元,本年度贡献约20%收入[31][38][44] - 元朗南公营房屋项目合约金额约3.16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2%,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3.08亿港元,本年度贡献少于1%收入[31][45][49] - 其他项目本年度贡献约4%收入[46][50]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过去一年香港建造业面临挑战,公司专注公营机构策略提升业务和资金流稳定性[13] - 行政长官推进多项发展计划,包括北部都会区等新发展计划[14] - 行政长官计划推进三条主要干道及三条策略铁路项目[15] - 政府建设的北部都会区占地约300平方公里,预计20年完成,容纳三分之一人口[16] - 到2032年将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政府已觅得350公顷土地满足未来10年约30.1万个单位需求[16] - 房委会每年更新公屋建设计划,医管局推进10年医院发展计划等项目[20] - 公司董事支持政府加快公共工程项目实施,希望政府扩大基建投资[21] - 公司在港成立超40年,董事会对建筑市场长期前景审慎乐观[22] - 公司作为基础领域可靠承包商,有望获得更多项目并参与地标项目[22] - 公司董事认为香港政府推进发展计划将为建造业带来机遇,公司预计下年度设备和员工使用率进一步改善[47][51]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金冠企业有限公司5%股权,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低迷,金冠认为现非讨论物业开发的适当时机[48][5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12] - 集团运营主要以港元进行,除采购用欧元及新加坡元支付外,无重大外币风险,未用金融工具对冲[82] - 集团按项目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签合同,无长期合约,有预先认可名单并定期更新[85][87] - 集团强调按时按预算向客户交付优质工程,通过持续沟通发展客户关系[84][86] - 集团认为雇员是重要资产,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环境和工作保障,员工需接受健康安全培训[88][90] - 集团对机械及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年内项目无致命事故,事故率低于建筑行业平均水平[88][90] - 集团重视环保,获ISO 14001认证并更新证书,实施基于ISO 50001的能源管理系统[9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6][100] - 公司董事确认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定准则[97][101] - 董事会现包括7名成员,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分别由刘振明先生及刘振国先生担任[104][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席位逾40%,且至少有一名具有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05][107] - 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任期不超过三年,公司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大会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并可重选[106][10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一次,全体董事出席并讨论业务发展等事项[109][110] - 公司获颁发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续证,实施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94] - 年内公司无因违反适用环境法律法规被政府机关起诉[94]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管理、业务、策略及财务表现,确保企业管治政策实施[99][102] - 管理层负责集团日常运营执行策略及实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99][10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12,117,120,121,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男性董事和1名女性董事组成,实现了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2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高级管理层有3名男性成员,员工男女比例为90% : 10%[126] - 公司目标是在董事会中保留至少一名女性董事,并在管理层团队中增加女性代表[122,123,126]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聘用外聘核数师等事务[116,120]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负责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事务[121,123] - 薪酬委员会职责未提及具体内容,但举行了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12] - 公司有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122,123] - 评估和选择董事候选人时,应考虑品格、资格等多方面标准[128]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132][133][135] - 董事会负责维护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成效[136][140] - 公司维持运营手册,规范运营周期的内部控制指引及程序[137][140] - 公司委任内部监控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阅[139][141] - 基础工程业务需符合相关要求并通过定期审核,年内通过外部顾问审计[142] - 执行董事与高级管理层每月开会,审查业务和财务表现等情况[143] - 公司每月向董事会提交报告,更新集团最新财务表现、状况和前景[143] - 公司秘书陈晨光按上市规则第3.29条规定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3][155] - 持有不少于公司10%已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提呈动议[157][160] - 股东如欲在股东大会提名人士出选董事,需将相关通知交公司秘书,通知须在大会日期前至少七天发出[158][160]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6月26日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效率,董事会未发现重大欺诈或错误,认为系统足够且有效推行,无重大弱点[148][150] - 公司制定披露内幕消息政策,潜在内幕消息通过既定渠道传递,董事评估后按规定披露,公司也会自愿刊发公告增加透明度[147][150]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状况的财务报表,需选取并贯彻采用合适会计政策,外聘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呈报责任载于年报第44至57页[152][154] - 公司建立股东沟通政策,强调与股东和市场定期沟通重要性,设有多种沟通渠道,年报股东大会等是主要沟通平台[162] - 公司回顾股东沟通政策实施情况,认为通过与股东持续对话、发布报告等有效实施该政策[16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宪制文件无任何修订[159][161]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宣派及派付股息时考虑财务状况等多因素[164][166] - 刘振明82岁,1990年起参与地基工程业务,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等[167][171] - 刘振国73岁,70年代加入集团,1990年起参与地基工程业务,负责基础工程及附属服务项目管理[168][171] - 刘振家71岁,70年代加入集团,1990年起参与地基工程业务,负责机械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169][171] - 刘沛珊51岁,1999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财务等事务,持有相关学位及专业资格[170][172] - 朱德森77岁,2014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从事建筑工作超50年[173][176] - 叶天赐62岁,2014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浩德控股有限公司主席[174][176] - 庞达财72岁,2023年7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40年工程相关经验[179] - 胡桂强70岁,任基础部门副总经理,有超35年建筑行业经验[180] - 何定良69岁,任基础部门副总经理,自1981年毕业起有超35年建筑行业经验[181] - 公司董事提呈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报告及集团经审核财务报表[189][19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业务[190][196]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集团业务分部资料载于附注5[190][196] - 集团本年度业务回顾及主要风险载于年报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内[191][197] - 环境政策及与主要持份者关系载于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详情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92][197] - 企业文化及其实行情况资料可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查阅[192][197]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第58页综合全面收益表[193][198]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93][198] - 集团过去五年已刊发业绩及资产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144页[194][199]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17: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公司收入增加92%至8.81亿港元,2024年为4.58亿港元[31][33] - 公司本年度毛利增加247%至1.1亿港元(2024年:3200万港元),毛利率改善至13%(2024年:7%)[57][60] - 公司就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作出减值拨备约3000万港元[58][61] - 公司行政开支增加约5%至5300万港元(2024年:5000万港元),财务收入减少约75%至100万港元(2024年:5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净利润1100万港元(2024年:净亏损2800万港元)[59][62] - 公司流动比率为0.9倍(2024年:1.4倍),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12亿港元(2024年:8600万港元),借贷净额为1.35亿港元(2024年:1.54亿港元),净负债比率为28%(2024年:33%)[63][67] - 公司本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7900万港元(2024年:现金流出净额330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净流动负债为4900万港元(2024年:净流动资产8000万港元)[64][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借贷约为1.67亿港元(2024年:1.4亿港元),其中短期银行贷款为1.48亿港元(2024年:6200万港元),长期银行贷款的即期部分为1100万港元(2024年:5700万港元)[71][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28%(2024年:33%),权益总额约为4.8亿港元(2024年:4.71亿港元)[72][76] - 公司本年度在机械设备投资5100万港元(2024年:150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本承担为零(2024年:零)[74][7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约有420名雇员,2024年为325名,员工数量同比增长约29.23%[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法定审核工作核数师酬金为130万港元,2024年为150万港元;其中110万港元已付或应付给独立核数师罗兵咸永道,2024年为120万港元,本年度无非审核服务费用[152][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启德公营房屋(2022年)项目合约金额约9.70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90%,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预计余下合约金额9800万港元,本年度占公司收入约38%[34][36][39][43] - 启德公营房屋(2024年)项目合约金额约4.54亿港元,已在2025年完成,本年度占公司收入约38%[34][40][44][45] - 大屿山项目合约金额约8.46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24%,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预计余下合约金额5.55亿港元,本年度占公司收入约20%[34][41][46][47] - 元朗南公营房屋项目合约金额约3.16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成2%,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预计余下合约金额3.08亿港元,本年度占公司收入少于1%[34][48][52] - 其他项目本年度占公司收入约4%[49][53] - 启德公营房屋(2022年)部分工程因复杂地层状况技术问题延期,变更工程费用未达成协议,影响项目利润和公司财务业绩[38][42] - 公司地基业务按项目运营,未与主要客户签订长期合约,但通过关系发展吸引业务和转介[87][89] - 公司按项目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签约,无长期合约,维护预先认可名单并定期更新[88][9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193][199]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 [193][199]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分部资料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 [193][199] 各地区表现 - 政府计划推进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等新发展计划[17] - 政府计划推进三条主要干道及三条战略铁路项目[18] - 北部都会区占地约300平方公里,预计20年完成[19] - 北部都会区预计容纳三分之一人口,占香港土地超四分之一[19] - 2032年将建约33万套公营房屋单位[19] - 政府已觅得350公顷土地满足未来10年约30.1万套公营房屋需求[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过去两年公司专注公营部门策略增强业务和资金流稳定性[16] - 公司董事支持政府加快公共工程项目实施[24] - 公司董事认为香港政府推进发展计划将为建造业带来机遇,公司预计下年度设备和员工使用率进一步改善[50][54] - 公司运营主要以港元进行,除采购用欧元及新加坡元支付外,无重大外币风险,未采用金融工具对冲[85] - 公司重视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环境和工作保障,员工接受培训,设备定期维护,事故率低于行业平均[91][93] - 公司员工酬金包括薪金、酌情花红及津贴,根据个人资质、职位和表现定薪,有评估系统决定加薪、奖金和晋升[92] - 公司重视环保,获ISO 14001认证并续期,实施基于ISO 50001的能源管理系统,未因环保违规被政府起诉[9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9][103] - 董事确认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定准则[100][104]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管理、业务、策略及财务表现,确保良好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实施,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策略执行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实施[102][105] - 董事会讨论业务发展、投资策略、财务表现及集团日常运营潜在风险,审议决定对股东利益重大事项,如批准集团年度和中期业绩、股息政策等[112][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115]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聘请外部审计师等事务[119]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负责审查董事会结构等事务[124] - 公司有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是董事会保留至少1名女性董事[125]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及实施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132][133][137]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考虑多因素确定薪酬[135][136][138] - 董事会负责维护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成效[139][143] - 公司委任内部控制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阅[142][144] - 基础工程业务需符合相关要求并通过定期审核,年内通过外部顾问审计[145] - 执行董事与高级管理层每月开会,审查业务和财务表现等情况[146] - 公司每月向董事会(含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交报告更新财务情况[146] - 公司维持运营手册和合规手册,塑造控制环境保障运营[140][143]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6月26日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效率,未发现重大欺诈或错误[151][153] - 公司制定披露内幕消息政策,会自愿刊发公布更新业务发展[150][153] - 执行董事每月与高级管理层开会,审核业务及财务表现等进度[148] - 公司为董事会编撰每月报告更新财务表现等情况[148] - 公司致力于向股东和市场有效及时传播信息,建立股东沟通政策[165]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宣派及派付股息时考虑财务状况等多因素[167][169] - 集团本年度业务回顾及主要风险载于年报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94][200] - 环境政策及与主要持份者关系载于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详情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95][200] - 企业文化及其实行情况资料可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查阅[195][200] - 董事不建议就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末期股息[1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符合港交所相关要求[3] - 房委会每年更新公屋建设计划,医管局推进10年医院发展计划[23]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金冠企业有限公司5%股权,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低迷,金冠认为不是讨论物业开发的时机[51][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男性董事和1名女性董事组成,实现了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高级管理层有3名男性成员[1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男女比例为90% : 10%[129] - 刘沛珊女士自2024年5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5] - 王世全教授自2024年7月1日起辞任董事会职务[115] - 梁丽苏女士于2024年6月23日辞世[115] - 董事会目前包括7名成员[107][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席位逾40%,且至少有一名具有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08][110] - 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委任不多于三年指定任期,公司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时任董事轮值退任并可接受股东重选[109][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一次,全体董事均出席[112][113] - 公司获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续证,实施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97] - 公司年内无因违反适用环境法律法规被政府机关起诉[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男性和1名女性董事组成,高级管理层有3名男性[1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男女雇员性别比例为90%:10%[132] - 持有不少于公司10%已缴足股本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提呈动议[160][163] - 股东如欲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通知须于股东大会日期前至少七天发出[161][1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制文件无修订[162][164] - 刘振明82岁,1990年起参与地基业务,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等[170][174] - 刘振国73岁,70年代加盟集团,负责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项目管理[171][174] - 刘振家71岁,70年代加盟集团,负责机械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172][174] - 刘沛珊51岁,1999年加盟集团,负责集团财务等事务[173][175] - 朱德森77岁,2014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建筑师超50年[176][179] - 叶天赐62岁,2014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浩德控股主席[177][179] - 庞达财72岁,2023年7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40年工程经验[182] - 胡桂强70岁,任地基部门副总经理,有超35年建筑行业经验[183] - 何定良69岁,任地基部门副总经理,自1981年起有超35年建筑经验[184] - 公司董事提呈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报告及集团经审核财务报表[192][198]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列于年报第58页综合全面收益表[196] - 集团过去五年已公布业绩及资产负债摘要列于年报第144页[197]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04 16: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25上半年公司收入3.89亿港元,较2023/24上半年的2.17亿港元增加约80%[4][7] - 2024/25上半年公司溢利300万港元,2023/24上半年亏损2500万港元[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30%,较2024年3月31日的33%有所下降[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0.9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1.4倍有所下降[4] - 本期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约为43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00万港元[21] - 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03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8600万港元[22] - 2024年9月30日借款总额约为1.5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4亿港元[23] - 2024年9月30日净负债比率约为30%,2024年3月31日为33%[24] - 2024年9月30日权益总额约为4.7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4.71亿港元[25] - 2024年9月30日履约保函担保约2900万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相同[27] - 2024年9月30日质押作长期银行贷款抵押的机械设备账面净值约为850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09亿港元[28]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有雇员约318名,2024年3月31日为325名[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388,78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6,714千港元增长约79.4%[4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929,49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63,590千港元增长约7.6%[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9,889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经营亏损为22,243千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55,65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92,987千港元增长约16%[4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3,237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亏损为24,913千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3,09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727千港元增长约20.3%[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6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987千港元增长约103.3%[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4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340千港元增长约90.8%[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9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63,037千港元[4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9港仙,而2023年同期每股亏损为1.48港仙[41] - 2024年销售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353,9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9,044千港元[55] - 2024年出售机械及设备亏损2千港元,2023年收益1千港元[57]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7,692千港元,2023年为4,867千港元[58]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提拨备,2024年即期所得税为0千港元,递延所得税为 - 1,040千港元;2023年即期所得税为185千港元,递延所得税为 - 2,382千港元[59][60]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237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24,913千港元[61]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或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680,000千股,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9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8港仙[61] - 每股摊薄盈利或亏损与每股基本盈利或亏损相同,期末并无未行使的潜在摊薄普通股[6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本期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股息[63] - 2024年9月30日机械及设备值为521,3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6,598千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为162,88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20,866千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减值拨备为42,613千港元,较4月1日增加24,946千港元[65]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为116,40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86,970千港元[66] - 2024年9月30日借款总额为153,87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39,537千港元[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启德公营房屋(2024年)项目截至2024年9月30日完成81%,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余下合约金额6500万港元,本期占公司收入约71%[8][10] - 启德公营房屋(2022年)项目截至2024年9月30日完成66%,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余下合约金额3.42亿港元,本期占公司收入约25%[8][12] - 大屿山项目2024年8月中标,合约价值约8.46亿港元,2024年10月筹备工程展开,本期无收入[14][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收入为388,7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6,714千港元[54] 公司开支相关数据变化 - 本期行政开支约2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00万港元维持稳定;财务成本净额约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0万港元增加约58%[19] - 本期就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作出额外减值拨备约2500万港元[17][19] - 本期公司投资2500万港元添置机械及设备,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概无关于购置机械及设备的资本承担[20] - 2024年向中威预製混凝土产品有限公司采购汽车费用为40千港元[72]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嘉勳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租金开支为2,280千港元,2023年为2,160千港元[74]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关联公司三和修船廠有限公司利息开支为3,041千港元,2023年为3,123千港元[75] - 2024年9月30日应付关联公司三和修船廠有限公司款项为90,00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0,000千港元[75] 公司股权结构 - 刘振明先生和梁丽苏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2亿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均为71.43%[31] 公司贷款情况 - 2022年9月26日订立的1亿港元定期贷款已在2024年9月30日前还清[36] 财务资料编制及准则影响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50] - 本期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影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