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越南经济展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周浩 越南经济展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 步入 2024 年,越南经济复苏之路愈发清晰,在全球供应链和投资资本流动 性改善、周边国家经济复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出口回暖拉动越南第一季度 GDP 强劲复苏,同比增长 5.66%,较之前 4年同期水平显著提升。 · 作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全球需求疲软对越南出口影响极大。2024 年第一季度,在主要贸易伙伴需求回暖的拉动下,越南出口同比增长 17%至 931 亿美元。往前看,美国库存周期见底对出口边际影响已经消砕,越南出 口增速有望持续上行。 · 作为经济支柱产业,越南电子行业在过去 10年间经历了爆炸式发展。2022 年,越南贸易顺差额为 112 亿美元,而电子工业的贸易顺差就高达 112.46 亿美元。2023年越南科技行业更是"好事连连",全球科技巨头陆续表示将 会发起或者扩大在越南的业务规模。 · 2023 年下半年以来,越南政府和开发商"三重组合拳"共同发力推动房地 产行业复苏。越南两个核心城市河内和胡志明市房地产已经出现量价齐升的 态势,这也显示出房地产行业或已寻得底部区间。往前看,在政策和利率环 境改善的双重加持下,越南房地产行业有望再次进入上行空间 ...
美债利率上行:进击的美元和黄金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股继续受到美债利率上行的压制 [1][2][3] - 美债利率的上行突破了基本面 [1][6] - 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疑惑变得越来越多 [3][8] - 即使下半年降息,市场对于利率的看法也需要被打上问号 [9] - 出海概念的基础逻辑没有被动摇 [4][10] - 黄金仍然是逻辑最顺的投资品种之一 [5][10] 报告内容总结 美债利率上行 - 美债利率的单边上行突破了基本面,超出了经济基本面的反馈 [1][6] - 美元利率上行导致欧美利差扩大,欧元等货币纷纷贬值 [1] - 日本和韩国央行一直在对外汇市场保持关注,但干预效果不明显 [1] 通胀再定价 - 市场开始重新定价中长期通胀 [2][7] - 市场出现新的讨论,即利率越高,可能对美国家庭越有利 [3][7][8] 出海概念和黄金 - 出海概念受出口数据影响热度略有下降,但基础逻辑没有被动摇 [4][10] - 黄金仍然是逻辑最顺的投资品种之一,但投资者认为已经太贵 [5][10]
策略研究报告:变化正在出现,逆向提高港股优质资产配置
报告核心观点 - 随海外风险出清和国内政策支持,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行业估值将迎来持续修复,投资策略以高股息为主,并开始布局港股互联网的反弹 [2] 港股表现回顾 - 上周港股整体上行,国内3月CPI超预期回落显示需求恢复尚需时日,4月10日港府回应新税收政策提振港股情绪,海外美国3月通胀数据超预期使降息时点延后至9月,全周恒生指数跌0.01%,恒生国企指数涨0.27%,恒生科技指数涨0.68% [4][7] - 行业方面,国际金价上行使原材料行业领涨,涨幅6.54%,4月11日香港保监局与廉署联合行动打击违规行为致保险板块全周跌5.88% [4][8] - 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权重看,约60%权重来自港股互联网企业,其走势代表港股互联网企业股价表现 [17] 港股互联网行业的性价比很高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历史分位低于港股其他行业,绝对水平上其和资讯科技指数预测市盈率高于部分行业,但历史分位数极低,恒生科技指数和资讯科技行业分别为4.4%和6.1% [29] - 单看股息率,港股互联网股息率为1.13%低于其他行业,恒生科技前十大权重股中联想、京东和网易股息率前三,分别为4.45%、2.91%、2.66% [33] - 算上公司回购行为,互联网企业隐含股息率大幅提升,腾讯2024年回购不少于1000亿港元,股息率预计达4.8%,阿里巴巴回购125亿美元,且创始人增持其股票 [35][42] 互联网行业隐含较高的风险溢价,风险出清将呈现估值修复 - 互联网行业估值偏低隐含高风险溢价和不确定性,原因包括海外央行加息致港股流动性收紧、国内经济转型使成长风格行业风险溢价上升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扰动 [42] - 后续互联网或将迎来估值修复,恒生科技指数风险溢价指标处均值以上1倍标准差,虽估值扩张需内需政策和经济数据改善,但已有政策支持和企业回购将使估值和风险溢价修复 [43] - 港股互联网龙头企业提高AI领域投入并取得进展,如腾讯会议、百度如流和文库、京东京言、阿里小蜜等AI应用成果显著,盈利预期有望改善 [55] 投资策略 - 港股自1月底部反弹后短期横盘震荡,部分国内经济数据回暖使市场盈利预期和情绪改善,但通胀及地产销售偏弱,海外美国经济韧性强、通胀粘性超预期致降息时点延后,预计港股震荡向上但空间有限 [56] - 行业选择以高股息为主并布局港股互联网反弹,关注通信运营商、能源和公用事业等高分红行业,中国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使投资者聚焦低估值、稳定增长、高分红资产,可长期审视互联网公司机会,还可关注外需受益的出口链企业 [61][69] 港股相关数据 - 报告展示了港股主板成交金额与总市值、港股波幅指数、港元汇率走势及港元利差、中国香港银行市场流动总结余、中美国债收益率及利差、南北向资金累计和单日净流入情况等数据图表 [77][78][79]
港股磨底阶段握紧港股红利资产
上周是海外超级央行周,红利资产在大势震荡中占优 数据来源:iFinD,国泰君安国际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Page 1 of 11 P 一、 港股表现回顾 上周是海外超级央行周,港股震荡回落。上周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1-2 月经济数据,消费、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除外)增 速超市场预期,提振港股市场。海外方面,3 月 19 日,日本央行上调政 策利率,由-0.1%上调至 0~0.1%,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 美联储 3 月议息会议公布的点阵图维持 2024 年降息 3 次的预测,市场预 期下调至降息 2 次。议息会议后美股和美债价格上涨,黄金价格突破历 史新高,次日港股跟随上涨,材料、能源和建筑等行业涨幅居前。周四 晚 Markit 3 月 PMI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强劲,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快增速, 美债收益率反弹,叠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反对美方将经 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次日港股受外围影响回落,空头情绪增加。 全周,恒指累计下跌 1.3%,国企指数下跌 1.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 2.7%。行业方面,电信业和咨询科技行业表现靠前。 图 1:恒生指数和恒 ...
有色金属行业双周报:关注基本面改善进程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预期增强,但库存和消费需求仍有压力,关注基本面的改善进程 [3] - 中国继续出台更多刺激政策,包括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以及更多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 [3] - 美国经济仍面临通胀压力,降息预期仍不明朗 [3] 铝板块 - 铝消费需求继续改善,但库存压力犹在 [3][4][5] - 原铝供应总量基本稳定,上周铝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继续上升 [4][5] 铜板块 - 铜价受到冶炼企业减产预期的推动 [6] - 2024年2月,中国精炼铜产量环比减少2.01%至95万吨,铜精矿加工费依然较低 [6]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建议铜冶炼企业减产并推迟新项目 [6] 投资建议 - 公司维持有色金属行业"跑赢大市"的投资评级,推荐中国宏桥(01378 HK)和紫金矿业(02899 HK) [6] 风险提示 - 全球地缘政治危机可能加剧 [6] - 下游消费需求或低于预期 [6] -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或低于市场预期 [6] - 新能源汽车增速或低于市场预期 [6]
有色金属行业双周报: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重点关注库存变化。通胀数据的变化迫使美联储官员更加鹰派,市场预计首次降息时间将从5月推迟至6月,总降息次数减少至4次。中国央行于2024年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趋势不变。[4] - 铝消费淡季疲弱,关注库存变化。原铝供应总体稳定,但春节传统淡季,铝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5][6][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但供应紧张或将支撑铜价。2023年12月,中国精炼铜产量环比增长3.86%至100万吨。铜精矿加工费上涨2.75美元/吨至32.25美元/吨。[8] 行业研报目录总结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重点关注库存变化 - 通胀数据变化导致美联储更加鹰派,首次降息时间推迟,降息次数减少[4] - 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货币政策趋势不变[4] - 春节期间基本金属库存均有所增长,节后库存变化将影响金属价格[4] 2. 铝板块 - 铝消费淡季疲弱,关注库存变化[5][6][7] - 原铝供应总体稳定,但春节淡季铝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下滑[5][6][7] 3. 铜板块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但供应紧张或将支撑铜价[8] - 2023年12月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长,铜精矿加工费上涨[8] 4. 投资建议 - 维持有色金属行业"跑赢大市"的投资评级,推荐中国宏桥和紫金矿业[8]
如何判断本轮美国降息周期?
市场预期 - 美国核心通胀再度抬升,并影响市场预期[1] - 伴随着10年美债收益率的回升,第一轮降息交易偃旗息鼓[1] - 市场认为美联储在3月份降息的概率在10%左右[1] - 降息的幅度为90个基点,与美联储点阵图给出的8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基本重合[1] 美国经济展望 - 美国在2024年的增速大约在2%,经济表现大概率会超预期[2] - 美国的货币政策需要保持长期的限制性,终点利率的水平大约会在3%以上[3] - 本轮降息的幅度会在200个基点左右,即降息8次[3] - 降息肯定会在今年上半年开启,美联储有绝对的动力去kick off本轮降息[4] 市场反应与预期 - 市场的降息预期已经被无情打压,美股仍然表现强劲,市场需要理解美国经济的中长期状态[8] - 市场开始认可未来的降息路径可能并不如想象中流畅[10] - 美国通胀在1月份超预期上行,对本轮通胀的认知存在大量未知[11] 降息策略 - 今年下半年降息3次的概率最大,9月和12月降息可能性较高[16] - 如果今年有4次降息,市场可能面临较长时间的痛苦等待[18] - 本轮降息的主要进程可能在未来12-15个月内完成[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