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这家公司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实现小批量交付
财联社· 2024-07-24 19:3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1,2] - 大功率液冷充电枪订单需求持续增长[1,2] - 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实现小批量交付[1,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站项目,核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比例已达4.8%,较十年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0%[4] - 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5] - 国家大力发展商用大飞机,公司热缩套管产品应用于国产机型ARJ21和C919[5] - AI行业发展迅速,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高速通信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6] 公司产品及产能 - 公司国标支流充电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居于行业领先地位[8] - 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实现国内最大充电功率并形成批量销售,订单需求持续增长[8] - 公司已完成多款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样品开发,部分样品已通过客户测试,小批量已完成交付[7] - 公司拥有绕包机140多台、芯线机近20台,仍有几十台绕包机和多台芯线机已下单[7]
风口研报·公司:华为有望率先在全球推出“三折叠”智能手机,这家折叠屏铰链供应商拥有华为等核心客户资源,坐拥“产能、技术能力、客户资源”于一体;另有一家军工火箭弹药稀缺零部件标的
财联社· 2024-07-24 17:21
折叠屏手机供应链 - 华为有望率先在全球推出"三折叠"智能手机[4] - 这家折叠屏铰链供应商具备业内领先技术和华为等优质客户资源[4][6][9] - 公司通过收购上海富驰和东莞华晶入局MIM市场,由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8][17][18] - 公司MIM技术行业领先,坐拥产能、技术能力、客户资源于一体,有望迎来快速发展[9][19] 军工零部件供应商 -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产业链的产能瓶颈[21][22][28] - 公司产品同时覆盖军品导弹固体发动机与弹药装备,是总装产品下配套采购的唯一或唯二承制单位[23] - 公司在2018年后有增资扩产规划,相关产能响应能力更强,市占率有望提升[24]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93/2.63/3.42亿元,同比增长36.84%/36.86%/29.81%[25][26]
风口研报·公司:二季度绿电运营商获机构明显增持,这家公司二季度海风发电增长150小时、获配海风建设进度有望加速,还有多个海上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期待集团资产注入
财联社· 2024-07-24 14:42
获配海风有望加速建设,期待今年竞配再获佳绩 - 集团在福建省2023年海上风电市场化竞配中获配长乐B区(调整)项目(10万千瓦)、长乐外海I区(南)项目(30万千瓦)[12] - 长乐B区(调整)项目有望增厚公司2025年净利润0.12亿元、2026年全年贡献利润0.24亿元[13] - 公司省属背景及海风运维经验丰富,有望在2024年新一轮项目配置再获佳绩[13] 关注集团资产注入 - 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共120万千瓦)已于2023年一季度末建成投运,每年有望贡献利润约0.87亿元,对应至归母净利约0.44亿元[14] - 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装机容量30.8万千瓦),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约5.4亿元,对应至集团归母净利约4.9亿元[15] - 霞浦海电B区项目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3亿元,对应至归母净利约0.6亿元[16] 行业估值触底反弹,公司盈利稳健 - 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新能源发电运营持仓环比提升1.16%[7] - 行业估值已经触及阶段性低点,且绿电与经济相关性较弱,存在一定的避险属性,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7] - 暂不考虑资产注入事项,预计公司2024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约8亿元,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8.2/8.5亿元,对应2024年PE为13倍[10] 二季度业绩亮点 - 二季度/上半年风电发电量6/13.7亿度,同比增长29%/-2%[8] - 二季度海风发电增长150小时[6]
机构调研:这家公司商业航天业务预计下半年开始产生效应
财联社· 2024-07-24 12:42
业绩回升和新项目进展 - 公司新项目逐步量产,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2][4]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盈利能力增强[4] - 成都新月原有航空业务逐步修复,商业航天业务铆接产线投产,预计下半年开始产生效应[4] 商业航天业务发展 - 公司已设立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目前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5] - 公司已完成产线建设,目前已有部分订单投入生产,后续将建设燃料贮箱产线[5][6] - 单枚商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为2500-3000万元[6] 其他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一直在研究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紧固连接件产品,并积极开拓市场[7] - 目前已给客户送样,样品测试合格[7]
风口研报·公司:积极响应“科八条”的号召开展产业并购,这家国产模拟芯片佼佼者拟收购韩国上市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加速实现海内外协同发展
财联社· 2024-07-24 10:32
并购Zinitix的战略意义 - 拓宽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布局,加速扩张产品品类和下游应用领域[12][13] - 与公司2023年收购的韩国动运大中华区业务高度协同[3][8] - 有助于加深现有客户的合作维度并开拓新的客户[4][7] 业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可达6.08/9.52/15.04亿元,同比增长54.42%/56.59%/58%[4][10] - 2024-2026年EBITDA分别为-211.66/-154.99/319.81百万元[11] - 2024-2026年归属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7.64/17.61/149.03百万元[11] 新产品布局 - 针对硅阳极锂离子电池设计的DC/DC芯片,提高电池性能[15] - 用于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的高性能电荷泵充电芯片[16] - 应用于前沿汽车领域的四通道50mΩ高边开关[16]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17] 交易概况 - 以约1.09亿元收购韩国芯片设计公司Zinitix的30.93%股权[2][5][6] - 成为Zinitix的第一大股东并能够主导其董事会[6]
九点特供:文远知行拟赴美IPO, “Robotaxi第一股”或定档8月底,这两家公司都与文远知行签订协议共同探索无人驾驶技术;我国载人登月火箭取得新突破,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望落地
财联社· 2024-07-24 07:54
文远知行拟赴美IPO - 文远知行考虑于8月底在美国进行IPO,寻求融资最多5亿美元[17] - 与网约车相比,Robotaxi在短期成本上优势暂时被硬件成本和安全员等所抵消,但后续规模效应和硬件成本下降,成本优势会有所凸显[18] - 上市公司中,珠江股份、穗恒运A与文远知行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无人技术与城市服务的融合[18]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 - 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完成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验证了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的可行性[19] - 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19] - 上海沪工具备专业的商业卫星AIT生产能力,可同时装配多颗50KG以下的商业卫星[20] 海外市场动态 - Spotify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三季度利润指引远超预期,流媒体平台规模效应逐步体现[22] - 脑再生科技公司治疗神经认知障碍的中医药引发投资者兴趣[23] - 苹果可能最早2026年推出折叠式iPhone,终端有望打开更大市场空间[24] 国内市场热点 - 大众交通连续多日涨停,成为"车"主题炒作的代表[15] - 首板家数连续4日超过30家,题材持续向上,从6月车路云到7月智能驾驶[15] - DRG2.0支付方式改革直接提升医疗信息化需求,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国新健康等[16]
研选: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医疗信息化科技新内需,分析师看好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这家国内激光打印机龙头已实现“原装打印机及耗材+通用耗材+芯片”全产业链布局,非打印类芯片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财联社· 2024-07-24 07:00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 - 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医疗信息化科技新内需,重点关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3,4,5] - 2022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超630亿元,预计到2028年有望突破1400亿元[6] - 人口老龄化、慢病趋势加剧、电子病历评级及互联互通成熟度提升、医保控费加速覆盖、创新技术持续融合等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三大推动力[7] - 看好相关产业链公司如万达信息、创业慧康、思创医惠等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8] 纳思达公司分析 - 公司已实现"原装打印机及耗材+通用耗材+芯片"全产业链布局[11] - 公司在激光打印机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和专利密集度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3] - 公司旗下奔图和利盟品牌形成优势互补,在不同市场具有显著优势[14] - 公司在通用耗材和芯片业务方面具备多重优势[15] - 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18.18、23.46亿元[16]
公告全知道:无人驾驶+车联网+百度+新能源汽车+华为!公司与百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合作
财联社· 2024-07-23 22:10
江铃汽车业绩分析 - 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16.1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22.77%[2] - 销售159,677辆整车,包括38,274辆轻型客车、28,982辆卡车、36,579辆皮卡、55,842辆SUV,总销量较上年同期上升9.11%[2] - 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56%和22.77%,主要是由于销量增长、严控费用及本期确认了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带来的利润增加[2] 瑞玛精密新能源汽车业务 - 获得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混动车型平台项目离合器外支架及内毂产品的定点供应商[7] - 预计项目产品模具开发费用合计517万元(未税),产品销售额合计约1.07亿元(未税)[7] - 围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开发、制造并销售相关精密结构件产品[9] - 重点开发座椅类产品(金属件及电子件)、空气悬挂产品及新能源电池包产品项目[10] 中天精装投资半导体业务 - 全资子公司拟投资FCBGA(ABF)高端IC载板公司科睿斯半导体[12] - 科睿斯拟定的主营业务为FCBGA(ABF)高端载板的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CPU、GPU、AI及车载等高算力芯片的封装[12] - 目的是对公司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新业务新产业的培育和尝试[12]
风口研报·洞察:政策提出铁路“运行分工体制”改革,分析师看好网络效应将会赋予运营公司超额盈利,短期低PB的铁路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从基金重仓股变迁看电子板块加仓空间
财联社· 2024-07-23 21:50
基金重仓股变迁 - 基金重仓行业经历食饮/医药(11Q3-21Q2)→电新(21Q3-22Q4)→食饮/医药(23Q1-24Q1)→电子(24Q2)四阶段转变[3] - 历次核心资产加仓平均时长为十个季度,企位高点均分布在20%附近的区间,企位平均提升幅度为13.7pct[4] - 电子历次配置提升平均加仓周期为八个季度,会位平均提升8.3pct,本次基金加仓电子自2023Q1起已持续加仓五个季度,24Q2仓位为15.7%,仓位提升7.1pct[9] 铁路改革 - 大会提出铁路"运行分工体制"改革,普铁和高铁客货具有分线的可能[14] - 网络效应将会赋予运营公司超额盈利,短期低PB的铁路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15] - 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有望推动行业经营难永续的痛点逐步缓解[16] 个股观点 - 大族激光PCB设备收入有望保持良好增长[1] - 北路智控是煤炭智能化小巨人,有望在化工、机器人等领域贡献新增长[2] - 齐鲁银行资产质量维续改善,有望实现ROE和估值提升[7] - 鼎通科技具有核心竞争力,有望受益于AI带动通信连接器需求增长[10] - 北辰实业优势在于复合地产开发运营能力及会展品牌综合影响力[15]
财联社早知道: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或9月赴美IPO,Robotaxi商业化拐点已至,这家公司开发的智能驾驶公交车已实现示范运行;魅族第二代AR眼镜曝光,支持车联网一体互联和AI多模态识别
财联社· 2024-07-23 21:11
①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或9月赴美IPO,Robotaxi商业化拐点已至,这家公司开发的智能驾驶公交 车,目前已在特定区域开放道路实现了示范运行,公司曾于2020年完成了新一代L4级智能驾驶客车开 发; ②魅族第二代AR眼镜曝光,支持车联网一体互联和AI多模态识别,这家公司正攻关光波导AR眼镜 的近视解决方案,公司还是华为智能眼镜的合作伙伴; ③这家公司是国内技术最为全面的大规模网络 空间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 【大头条】 一、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或9月赴美IPO,Robotaxi商业化拐点已至,这家公司开发的智 能驾驶公交车,目前已在特定区域开放道路实现了示范运行,公司曾于2020年完成了新一代L4级智能 驾驶客车开发 据媒体报道,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或最快于今年9月赴美IPO,目前已寻得有明确IPO投资 意向的机构投资者。据悉,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主要业务包括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 和乘用车智能驾驶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有研发中心,包括硅谷、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并 已获得中美多地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资质与牌照。 点评:民生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