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点特供:超额认购6000多倍!拥有奥特曼等IP授权的布鲁可暗盘收涨逾73%,“谷圈文化”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这家公司已形成基于体育明星营销、体育圈层运营、俱乐部IP变现模式
财联社· 2025-01-10 08:14AI Processing
市场表现 - 沪指缩量调整跌0.58%,三大指数逐渐企稳,上证收阴、创业板指收阳[3] - 布鲁可暗盘高开,最高升超82%,收涨73.4%,成交额超4.6亿港元,市值超252亿港元,超额认购6000多倍[8] - 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上涨4.7%,从17782元/吨涨至18618元/吨[10] 市场趋势 - 指数后续走势或需关注外部因素和量能,可能要等到1月20日那周才会见分晓[3] - 放量不一定是好事,未来一周多指数可能不会立刻放量突破,但个股有机会[4] 题材分析 - 连板晋级率提前走强,周三60%,昨日50%,市场情绪大概率保持稳定[5] - AI算力行情题材延续性在,但“龙头”一直在换,短期小市值个股更占优势[5] 行业动态 - HDI PCB板块因AI服务器需求增长受关注,国泰君安看好大陆企业发展[7] - 谷子经济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相关上市公司有粤传媒、齐心集团等[9] 海外映射 - 马斯克表示明年Optimus机器人产量最高达10万,T链中三花、拓普、北特已公告产能建设[12]
研选:马斯克称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产量有望增加10倍,分析师看好国内相关整机厂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散热解决方案龙头业绩超预期,主要系新产品和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
财联社· 2025-01-10 07:13AI Processing
机器人行业 - 马斯克预计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2025年生产5万-10万台[2]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有望从主题投资向基本面投资过渡[3] - 国内机器人整机厂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步科股份等被看好[3] 散热解决方案行业 - 中石科技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9亿元-2.2亿元,同比上升157.6%-198.28%[4] - 中石科技在AI终端领域保持人工合成石墨龙头地位,并深耕VC泡沫铜技术[5] - 中石科技VC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头部光通信企业的800G光模块产品认证并量产[5] 宏观经济 - 2024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2.3%,全年PPI下降2.2%[2] - 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全年上涨0.2%[2]
公告全知道:华为+光模块+可控核聚变+芯片+光刻机+无人机!公司产品已批量供货某头部国产光刻机
财联社· 2025-01-09 22:13AI Processing
分组1:旭光电子 - 旭光电子控股子公司成都旭瓷向全资子公司宁夏北瓷增资3500万元,注册资本从1500万元增至5000万元[2] - 旭光电子大功率电子管已批量供货某头部国产光刻机,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实现销售供货[2] - 旭光电子承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项目,研制兆瓦级四极管填补国内空白[2] - 旭光电子成功破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铝产业难题,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军工领域[3] - 旭光电子参股子公司储翰科技是华为供应商,控股子公司西安睿控在无人机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3] 分组2:中石科技 - 中石科技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9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157.6%-198.28%[4] - 中石科技高导热石墨产品应用于北美大客户先进MR产品,并供货华为基站设备[4] - 中石科技在数据中心领域提供热模组、导热垫片等产品,应用于服务器和光通信模块[5] - 中石科技高导热石墨产品可批量供货于无人机[5] 分组3:水晶光电 - 水晶光电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0亿-11.2亿元,同比增长66.6%-86.59%[7] - 水晶光电光学零组件产品配合特定大客户MR产品,并布局AR/VR光学零配件[7] 分组4:其他公司 - 西子洁能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633%-816%[9] - 海大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04%-75.10%[9]
风口研报·洞察:马斯克透露未来三年机器人数量10倍指引,2027年产量有望达到50-100万台,预生产版本OptimusV1将在2025年开始限量供应;美国“二次通胀”预期的影响
财联社· 2025-01-09 21:51AI Processing
宏观策略 - 美国"二次通胀"预期可能影响美股、美债等多类资产[1][3]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移民政策可能加剧通胀粘性,减税政策可能推升财政赤字率[4][5] - 情景分析显示,不同政策组合对通胀的影响从0.35%到6.89%不等[6] - "滞涨"可能强化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美股估值承压,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7] 产业跟踪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2025年预生产版本V1开始限量供应,2027年产量目标50-100万台[9] -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节奏取决于内部训练效果、关键部件迭代和供应链建设[9] 个股与行业 - 华峰测控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41/4.48/5.60亿元,同比增长35.5%/31.4%/25.1%[2] - 天赐材料2024年归母净利预计4.4至5.2亿元,四季度归母净利1.02至1.82亿元[2] - 中兵红箭20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0.5/2.49/6.56亿元[2] - 蒙鹏科技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38/3.01/4.93亿元[2] - 锐捷网络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5.8、7.3、8.5亿元[2] - 金诚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6.12/23.06/25.09亿元,同比增长56.3%/43.1%/8.8%[2]
财联社早知道:首个机器人4D世界模型来了!这家公司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上海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到2030年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财联社· 2025-01-09 21:03AI Processing
机器视觉行业 - 20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565.65亿元,国产工业机器视觉企业有望实现进口替代[2] - 虹软科技研发服务机器人视觉和智能技术并落地使用,奥比中光推出机器人视觉感知方案且已与人形机器人客户适配[3] 储能行业 - 上海到2026年力争储能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力争应用规模超200万千瓦、产业规模再翻番[4]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大储装机增长56%至194GWh,推荐交流侧逆变器厂商、系统集成商、直流侧核心厂商三个方向[4] - 科士达提供储能产品并与央国企合作,英维克在国内储能温控行业处于领导地位[5] 市场表现 - 市场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10亿元,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少3家至222家,华为、芯片、机器人概念个股分别有91、70、70只[9]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减少4家至49家,数据中心、华为、汽车概念分别有17、13、10家个股创一年新高,封板率为82%[12] 公司要闻 - 神雾节能签订10.03亿元电池制造项目合同,水晶光电预计2024年净利润10 - 11.2亿元、同比增长66.60% - 86.59%[13] - 德尔股份研究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包括电机电控总成和固态电池产品[13] 主力动向 - 宏昌电子从事环氧树脂和覆铜板生产销售,今日多家证券营业部买入,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买入1499.96万[14]
风口研报·公司:已经切入AI PC供应链,这家公司在多家AI可穿戴头部品牌验证导入,当前相关产品出货半年度同比增40%+;产量有望增长200%大幅提升利润弹性,公司是国内铜企中成长性最快的企业之一
财联社· 2025-01-09 20:34AI Processing
消费电子与AI可穿戴设备 - 豪鹏科技2024年上半年笔记本电脑电池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48%[2][5] - 豪鹏科技2024年上半年智能穿戴类电池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39%[2][5] - 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2024年达到5000万台,2027年增长至1.67亿台[5] - 豪鹏科技已向部分客户供应AI PC机型配套电池产品,并与惠普、戴尔等国际知名笔记本客户建立合作[8] 铜矿与资源开发 - 金诚信旗下矿山近期新增100万吨铜储量,有望进一步扩产[1][11] - 金诚信现有铜矿年产能约5万吨,中长期规划年产能将达到15万吨[3][11] - 金诚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6.12/23.06/25.09亿元,同比增长56.3%/43.1%/8.8%[3][11] - 金诚信矿服业务未来几年预计保持15%-20%的增长[3][1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豪鹏科技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38/3.01/4.9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15/9倍[2][6] - 金诚信2024-2026年PE分别为14/10/9倍,ROE预计从19%增长至23%[3][12]
机构调研:这家公司玻璃基多层线路板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财联社· 2025-01-09 20:05AI Processing
技术突破与生产能力 - 公司突破P1.0以下多层TGV线路板核心工艺技术难点,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2] - 玻璃基多层线路板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2] - 该技术突破有望打开全球Micro LED直显在P1.0以下室内大屏显示应用空间[2]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玻璃基TGV技术在半导体2.5D/3D封装中加速应用,提升后段封装制程良率[1] - 玻璃基线路板在AI存储、AI推理、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1] - 公司子公司湖北通格微与多家半导体知名企业合作开发,参与IC设计、封装、应用等全产业链[2] - 在光通讯领域,公司加快1.6T以上光模块应用,参与CPO研发和应用[2] - 在微流控领域,公司与国际客户联合开发新一代玻璃载板,已逐步进入批量发货阶段[2]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1][2]
风口研报·公司:为字节、腾讯等Tier1互联网提供智算中心网络建设服务,受益国内AI需求拉动高端产品有望放量,分析师看好这家交换机龙头助力国产算力发展;另有一家智能弹药稀缺标的
财联社· 2025-01-09 17:20AI Processing
分组1:锐捷网络 - 锐捷网络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Tier1互联网企业提供智算中心网络建设服务,受益于国内AI需求拉动,高端产品有望加速放量[1][2][5] - 公司已推出AIGC智算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可兼容多种GPU或加速器,最大可提供32768个400G端口,支持32K个GPU集群承载[5][9] - 公司在800G/LPO/CPO等方向积极布局,800G交换机已实现小规模供货,CPO交换机联合字节跳动、是德科技进行测试[6]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7.3亿元、8.5亿元,对应PE为67倍、53倍、46倍[6][7] 分组2:中兵红箭 - 中兵红箭是智能弹药稀缺标的,产品涉及大口径炮弹、火箭弹、子弹药等领域,部分为国内独家生产,受益于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需求扩容[3][10][12] - 子公司北方红阳五年来首次扭亏为盈,预示行业积极变化,尽管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但随订单陆续下达,业绩有望快速修复[3][1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2.49亿元、6.56亿元,对应PE为77.89倍、29.54倍[10][11] - 培育钻石逐渐走出低谷期,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旗下中南钻石在工业金刚石市场占有率第一[10][15]
风口研报·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增80%,这家锂电材料龙头出货和盈利能力都将在今年迎来改善,叠加当前正处周期底部,未来利润弹性更可期
财联社· 2025-01-09 13:35AI Processing
业绩预告 - 2024年归母净利4.4 - 5.2亿元,四季度归母净利1.02 - 1.82亿元,同比-27%至+31%,环增1%至80%[2] 业务板块 - 正极板块持续减亏[1][2][3] - 2024年电解液出货约50万吨,同增约25%,2025年有望出货70万吨,同增40%[5] - 2024年外售锂盐约0.8 - 0.9万吨,折电解液约7万吨,总出货约57万吨,同增约40%,市占率同比提升2pct至38%[6] - 2025年LiFSI有望出货近2万吨(含自供)[6] 盈利情况 - 2024年四季度电解液板块贡献利润约1.4亿元,单吨净利环比微增至0.08万元+,外供锂盐折固单吨利润约0.3万元,全年单吨净利约0.09万元[7] - 盈利二季度有望反转[2][3][7] 项目合作 - 与Honeywell股权合作,Honeywell以0.17亿美元认购德州天赐49%股权,建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公司认购Honeywell子公司AEM49%股权,建年产10万吨液体六氟项目,总投资预计4亿美元[8] - 与DuksanElectera签署电解液代加工协议,2025 - 27年代工不低于1万吨电解液[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为4.8/15.0/22.9亿元,同比-75%/+213%/+53%,对应PE分别为72.66/23.2/15.2倍[2][3]
机构调研:这家公司发力增量业务热管理板块,液冷产品批量验证
财联社· 2025-01-09 12:57AI Processing
行业趋势 - 高算力场景驱动散热行业升级,电磁屏蔽和散热材料需求持续增长[1] - 5G/6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数字基建演进,高算力场景对散热提出更高要求[2] 公司业务 - 公司通过并购布局高性能高功率产品应用领域的散热需求,液冷产品已进入批量验证阶段[1] - 公司高分子材料业务主要客户为通讯、电力、汽车行业领先客户,毛利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1] - 2024年公司汽车密封件业务因汽车行业景气度提升和生产经营模式优化获得快速增长[1] - 公司热管理业务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家用电器、数据中心等领域[1]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前期定点项目逐步量产,钎焊和高频焊产线产能释放带动热管理业务大幅增长[1] 并购与合作 - 公司于2024年12月以现金收购方式获得东莞市兆科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主要产品为热界面材料(TIM)[2] - 公司在通信行业深化与华为、中兴、爱立信等通信设备龙头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合作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