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点特供:丰田高性能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陆续量产,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增长至614.1GWh,这家公司正持续推进固态电解质涂布等技术研发工作,且已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财联社· 2024-11-20 08:19AI Processing
行业动态 - 丰田高性能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2030年全球出货量将达614.1GWh,中国市场空间增至200亿元[1][8][9] - 手势识别市场2023年价值198亿美元,预计2024 - 2032年CAGR超20%,2032年达1300亿美元[7] 市场表现 - 周二市场午后V型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3300点失而复得,华为手机、机器人、锂矿股表现活跃,仅ST、煤炭等少数板块下跌[3] - 首板家数回到60家以上,一进二连板晋级率以15%为标准,8 - 12家是基准[2] 企业动态 - 熙菱信息、新研股份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承接国家重点项目研发任务,分析师看好新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获益[1][10] - C3.ai涨24.45%,与微软达成战略联盟,A股相关公司有酷特智能、蓝色光标等[1][11] 市场分析 - 融资活跃度与上证指数走势高度相关,10月中旬阶段性底部融资活跃度为9.25%,上周回落至9.78%,A股或在10月底点位附近有支撑[3][4] - 行情反转需时间和催化,12月初较关键,短期急跌大概率不再出现,盘面将更清晰[3] 题材分析 - 资金从抱团股流出,选择华为手机概念股和老一批人气股,关注高低切机会[6] - 新题材以华为手机为代表,老题材以固态电池为代表,关注资金持续买入情况和机构资金配合度[6]
研选:华为具身智能生态系统建设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公司有望直接受益;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参股子公司(主攻智能机器人领域)引入国资注资,分析师看好公司将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财联社· 2024-11-20 07:06AI Processing
机器人行业 - 华为具身智能生态系统建设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相关公司受益[5] - 16家企业参与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签约[5] - 华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定位为卖芯片+打造生态[5] 埃斯顿公司 - 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7] - 子公司埃斯顿酷卓引入1.3亿元国资注资[7] - 注资后埃斯顿股权比例由20%降至13.95%[7] - 埃斯顿酷卓产品开发进展迅速[7] - 预计埃斯顿2024 - 26年净利润-0.6/1.7/3.5亿元目标价21元[8]
公告全知道:华为+芯片+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感知和飞控系统
财联社· 2024-11-19 22:06AI Processing
众合科技相关 - 众合科技注销回购股份360.54万股占总股本0.53%后总股本变为6.78亿股[2] - 众合科技与华为在多领域有合作包括智能煤矿矿鸿OS技术合作等[3] - 众合科技在多个技术领域有储备或进展如CPO先进封装等[4] 东方精工相关 - 东方精工经营生产正常无重大事项[5] - 东方精工关联公司嘉腾机器人与华为发布物流机器人通用接口协议东方精工持股19.8366%[5][6] - 东方精工间接持有四川腾盾科创0.3241%股权[6] 长阳科技相关 - 长阳科技与中科院物理所签固态电池复合膜开发合同经费400万元[8] 其他公司相关 - 圆通速递10月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94%[10]
风口研报·洞察:全固态电池单GW设备需求量有望增长1.5-2倍,且80%设备面临更换,分析师看好锂电设备周期低点渐近,头部企业经营已经改善;情绪重整后市场如何演绎
财联社· 2024-11-19 21:46AI Processing
分组1:市场情绪与策略 - 市场情绪重整后,A股在10月底位置或具备一定支撑,融资活跃度回落至9.78%[3] - A股合理中枢估值或位于18x水平,隐含美元指数中枢106[4] - 短期维持哑铃型策略,红利板块内股息率TTM>3%且估值分位数低于50%的板块为主要关注点[5] 分组2:锂电设备行业 - 锂电设备行业经历3年下行后,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从50%提升至90%+,订单拐点或出现在今年Q4[6] - 固态电池单GW设备需求量有望增长1.5-2倍,且80%设备面临更换[7] - 锂电设备企业收入利润下滑5个季度,预计明年中报前后迎来报表改善[6] 分组3:个股与行业关注度 - 个股机构关注度排行前五为隆基绿能、芒果超媒、阿特斯、百济神州、川仪股份[1] - 近一周行业机构关注度前五为电子设备(249篇)、信息技术(202篇)、电气设备(194篇)、医药生物(182篇)、机械设备(167篇)[10] 分组4:公司评级与展望 - 中坚科技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0.84/1.31/1.76亿元,同比增长74.6%/56.5%/34.0%[2] - 有友食品2024-26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1/2.27/2.69亿元,同比增长47.45%/32.64%/18.31%[2]
财联社早知道:MagicBot惊艳亮相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机构称2035年行业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这家公司已就人形机器人展开合作;首个国家汽车芯片质检中心落户上海
财联社· 2024-11-19 21:17AI Processing
行业趋势 - 203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2024、2026、2029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7.6亿、104.71亿、750亿元,2029年占世界总量32.7%[1][2][3] - 2024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905.4亿元,同比增长6.5%,国产化率仅10%左右[4] 公司动态 - 领益智造子公司与Hanson Robotics就人形机器人合作,天奇股份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合作[3] - 博通集成车规级芯片进入主流车厂,北斗星通为车企定制开发芯片[4] - 贵州燃气推进供气项目建设及管网改造,向综合能源运营转型[15] - 科大智能布局多领域技术研发,成特斯拉供应商,获多家证券买入[16] 市场表现 - 11月19日市场缩量1996亿元,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38家至298家,华为、芯片、汽车概念个股数有变化[9] - 11月19日创一年新高个股减33家至57家,锂电池、机器人、华为概念创新高个股居前三[15]
风口研报·公司:华为攻克硅基负极难题,理论比容量将是石墨负极的10倍左右,这家公司产品可解决体积膨胀痛点且是唯一上市企业;另有公司10亿级大单品实现恢复性增长
财联社· 2024-11-19 20:35AI Processing
信德新材相关 - 华为公开硅基负极材料专利信德新材积极布局[2] - 公司是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龙头且唯一上市企业[2] - 公司三季度毛利率8.23%环比提升0.79pct[2] - 预计2024 - 26年EPS为0.01/0.72/1.16元同比-98.2%/9637.7%/61.5%[2] 有友食品相关 - 泡椒凤爪为10亿级大单品已恢复性增长[3] - 新品脱骨鸭掌进山姆渠道三季度贡献增量[3] - 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71/2.27/2.69亿元同比增长47.45%/32.64%/18.31%[3]
机构调研:这家AIoT芯片供应商边缘AI处理器芯片持续放量,销售收入成倍增长
财联社· 2024-11-19 19:42AI Processing
公司产品 - 公司发布新一代端侧AI音频芯片[1] - 边缘AI处理器芯片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倍数增长[1] 公司业务 - 是国内领先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2] - 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2] - 前三季度部分芯片产品增速较快[2] - 已发布三个系列的端侧AI音频芯片部分客户接近量产[3] 公司市场地位 - 全球蓝牙音箱SoC芯片重要供应商[3] - 中高端蓝牙音箱SoC进入国际一二线品牌供应链[3]
风口研报·行业:华为+英伟达+谷歌领航“全光交换机”加速落地,产品将于2025年正式商用以满足AI训练需求,国产OXC交换机产业链有望快速崛起;高性能材料新拓展eVTOL领域,这家公司已做到国内第一
财联社· 2024-11-19 17:20AI Processing
全光交换机 - 英伟达和谷歌布局全光交换满足AI训练流量需求[2] - OXC全光交换方式有多种优势[2] - 华为等公司将推出2025年商用的OXC全光交换机[2] - 看好国产OXC交换机产业链相关公司[2] 上纬新材 - 高性能材料拓展新应用领域[15] - 在国内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销量第一市占率35%[15] - 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2、0.22、0.26元[19]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20年11%提升至2023年30%[21]
风口研报·公司:提升能量密度+可用于固态电池,该技术已用于高端消费电池、明年将突破动力电池领域,当前产业链处于快速降本增效中,分析师梳理产业链受益公司
财联社· 2024-11-19 13:18AI Processing
硅基负极材料应用 - 可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已用于高端消费电池2025年有望在动力端实现0 - 1突破[2] - 有助于固态电池发展华为公开相关专利[2] 成本与价格 - 硅碳纯品价格有望从50万/吨+降至30万/吨以内2026年后有望降至20万/吨以内[3] - 硅烷气价格从23年20万/吨降至6 - 8万/吨[5] - 树脂类多孔炭价格有望从40 - 50万降至30万以内25年初千吨级产线投产后有望进一步降至15万以内[5] - 设备规模化生产炉子规格提升设备成本降幅30 - 40%若200Kg炉子推广设备开支有望再降50%[5] 市场空间 - 假设2027年动力乘用车电池出货1.4T消费电池出货80G[5] - 假设硅碳渗透率动力15%消费30%硅添加比例15%[5] - 对应纯硅负极需求2.7万吨多孔碳/硅烷需求1.3/1.9万吨单壁碳管浆料需求8.9万吨[6] 相关上市公司 - 天奈科技(单壁CNT)元力股份(多孔炭)璞泰来(纯硅负极)圣泉集团(多孔炭)[2][3]
机构调研:这家自主芯片设计公司推出支持生成式控制的端侧AI MCU
财联社· 2024-11-19 13:05AI Processing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40余款系列化C*Core CPU核[1][2][3] - 推出支持生成式控制的端侧AI MCU,适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2] - 中高端汽车电子MCU芯片产品实现量产装车[1][2][3] - 基于自主RISC-V架构C*Core CPU内核研发的新产品CCR4001S,带AI NPU,支持智能控制算法与自适应变频控制算法[2] 市场与客户 - 目前已有多家客户正在使用公司的AI MCU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2] - 销售团队深入了解各类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发掘产品的可应用场景,与客户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2] 技术能力 - 具备嵌入式CPU IP核微架构按需定制化设计的能力,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进行SoC芯片软硬件架构优化设计[3] - 基于开源的PowerPC、RISC-V以及公司获得指令架构授权的M*Core三种指令架构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余款系列化C*Core CPU核,性能指标满足客户应用需求,实现国产化替代[3]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