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

搜索文档
中俄学者共话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8:53
本报电(高莹)日前,"中国与俄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202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俄罗 斯科学院、乌拉尔联邦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 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新变化及其对中俄的 影响""当前中俄宏观经济形势及面临挑战""新历史条件下的中俄经贸务实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表示,在元首外交引领下,近年来中俄务实合作充分 体现出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特点,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双方经贸合作屡创历史新高,多个重大 标志性项目落地,全方位合作齐头并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希望"中国与俄 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持续稳定开展,为两国学者对话交流提供平台,助力中俄 人文交流走深走实,结出更多硕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持续巩固和深化中俄关 系,是双方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保持稳定、健康、高 水平发展态势,长期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鲜明特征。中俄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证监会发布· 2025-08-26 22:20
中俄关系战略定位 - 中俄关系被定义为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大国关系 [2] - 推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并被视为世界和平的稳定源 [2] - 双方将深化战略互信并携手捍卫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 [3] 历史合作与纪念活动 - 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战胜法西斯作出重大贡献 [3] - 中方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2] - 俄方愿同中方共同庆祝胜利并缅怀先烈 [5] 立法机构合作机制 - 立法机构合作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双方将积极开展治国理政和立法经验交流 [3] - 俄国家杜马致力于加强俄中立法机构交流合作并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 [5] 多边合作与国际秩序 - 双方将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3] - 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 - 俄中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深入发展并卓有成效 [5]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
央视网· 2025-08-26 20:17
中俄关系战略定位 - 中俄关系被定义为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大国关系 [1] - 持之以恒推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1] - 俄中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深入发展并取得卓有成效成果 [2] 历史合作与纪念活动 - 中方将于下周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1] - 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赢得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并付出巨大民族牺牲 [1] - 俄方愿同中方共同庆祝80年前战胜法西斯的历史性胜利并缅怀先烈 [2] 双边合作领域 - 立法机构合作被定位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1] - 双方将积极开展治国理政和立法经验交流为新形势下战略协作提供更坚实立法保障 [1] - 俄国家杜马致力于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并加强立法机构交流合作 [2] 国际事务协作 - 双方将携手捍卫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并团结全球南方国家 [1] -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1] - 全力以赴推动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2]
特朗普谈阿拉斯加峰会,果然提到中国,说了2次,都和俄罗斯有关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50
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宣布推迟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计划加征的对华关税 预计两到三周后再作进一步考虑 [2] - 推迟加征关税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对华政策可能出现松动的信号 但实际更多是政治手段而非真正的政策转变 [2] - 美国此前宣称若俄罗斯不停止对乌克兰军事行动将启动"二级制裁" 制裁范围包括所有与俄罗斯有能源交易的国家 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石油进口国位列潜在制裁名单 [2]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 - 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基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自然结果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始终保持中立立场并坚持按国际法开展经贸合作 [4] - 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两国联合建设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11] - 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1] 中俄战略合作关系 - 中俄关系发展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合作领域包括能源、经贸等多方面 [11] - 两国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 以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为基础 [13] - 中俄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历史传统基础上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后合作持续深化 [6][11]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批评拜登和奥巴马政府的对俄对华政策 指责其促成中俄紧密关系并给美国带来巨大风险 [6] - 特朗普试图通过"二级制裁"威胁向中国施加压力 并借此展示与普京谈判中的筹码 [2] - 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互补合作 其关系演变顺应全球化时代新兴大国合作趋势 [9][13]
特朗普阿拉斯加峰会细节,果然提到中国两次,都和俄罗斯有关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07
特朗普对中俄关系的评论 - 特朗普在30分钟专访中两次主动提及中国 将中俄关系走近归咎于奥巴马和拜登政府的政策失误[2] - 首次提及中国时表示可能取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的关税 暗示以关税作为政治筹码换取普京在俄乌停火谈判中的让步[2] - 第二次未经提问直接抨击民主党对华政策"愚蠢透顶" 声称民主党促成中俄联盟对美国造成损害 并以人口差异断言中俄存在天然矛盾[4] 专家对特朗普言论的反驳 - 专家指出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早在克里米亚事件前已建立 与拜登政策无直接关联[7] - 以美加人口悬殊但保持盟友关系为例 反驳人口差异必然导致矛盾的观点 强调国家关系受贸易/安全/国际压力等多因素影响[7] - 指出普京政府自21世纪初就与中国发展战略协作 2014年西方制裁后关系更加紧密 这些事实均发生在特朗普上任前[7] 评论人士对动机的分析 - 认为特朗普通过攻击中国转移公众对俄乌停火谈判细节问题的注意力 掩盖自身政策漏洞[9] - 试图通过攻击民主党"卖国"迎合国内强硬派选民 为未来竞选捞取政治资本[9] - 将中俄关系焦虑情绪公开宣泄 最终可能导致国际政治秩序混乱[9]
上合外长会今开幕:中印关系保持改善发展势头,中俄外长高频互动
新浪财经· 2025-07-15 07:46
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旨在为今年秋天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做政治准备 [1] - 王毅外长将主持会议,成员国外长将就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一系列决议和文件 [1] - 除成员国外长外,上合组织秘书长及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主任也将出席会议 [1] 中印关系动态 - 印度外长苏杰生时隔五年再次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释放友好信号 [1] - 国家副主席韩正会见苏杰生,强调中印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实现"龙象共舞",苏杰生表示印方愿以领导人共识为指引推进双边关系 [2] - 王毅与苏杰生会谈,强调中印关系的本质是如何和睦相处、相互成就,苏杰生表示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 [2] - 2024年12月18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北京举行,达成6点共识,标志着双边关系回暖 [3] - 今年以来中印高层互动频密,包括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访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与王毅会晤等 [3][4] - 印度外交部宣布将于6月至8月组织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中方证实并推进相关准备工作 [3] 中俄外长互动 - 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北京、天津五天内进行三次会晤,讨论亚太地区合作及国际热点问题 [6][8] - 双方反对北约军事化亚太地区的意图,强调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的大国关系 [6][8] - 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将继续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推动天津峰会取得成功 [7] 国际媒体观点 - 《联合早报》认为苏杰生访华显示中印关系进一步缓解,双方讨论稀土供应、印巴局势及恢复直航等议题 [5] - 专家分析印度改善对华关系部分原因在于应对美国压力,但中印关系仍存在深层次障碍 [5] - 印度与美国关税博弈出现缓和迹象,双方有望达成临时贸易协定将关税降至20%以下 [5] 上合组织未来展望 - 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朴扬帆指出上合在建立地区稳定新秩序、打击"三股势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9] - 今秋上合峰会将确认未来十年发展战略,推动组织发展迈向新水平 [9][10]
普京若下台!俄欧和好,梅德韦杰夫预测欧洲结局很悲惨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22
欧洲经济与产业 - 欧盟2024年GDP增长1.7%,失业率6.2%,高于美国的3.8%,但未达崩溃边缘[3] - 德国汽车产业转型成功,电动车销量占比28%,与中国25%接近[3] - 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2%,德国大众追加150亿欧元投资中国[3] 中俄贸易与技术合作 - 中国2024年购买俄罗斯8800万吨原油,占俄出口总量35%,价格比布伦特原油低15美元/桶[4] - 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价0.3美元/立方米,仅为欧洲价格的1/5[4] - 俄罗斯90%芯片依赖中国,但2024年中国仅出口12亿美元半导体设备,远低于美国对俄出口的280亿美元[4] - 华为在俄5G市场份额达47%,但向中国出口手机零件仅8亿美元,低于苹果对华出口的72亿美元[4] 俄欧能源与制裁影响 - 欧盟2024年从俄进口天然气占比19%,较2021年44%大幅下降[5] - 德国建成4座LNG接收站,从美国进口液化气同比增长120%[5] - 欧盟对俄煤炭禁令导致德国钢铁厂减产30%,工业电价飙升至250欧元/兆瓦时,远超中国的80欧元[5] - 俄罗斯2024年GDP增长3.9%,向印度出口原油价格72美元/桶,比欧洲低40%[5] 俄罗斯经济与债务 - 俄罗斯2024年外债达1.2万亿美元,其中60%由欧美银行持有[6] 中国能源与贸易战略 - 中国2024年从中东进口8300万吨原油(占17%),从巴西进口920万吨大豆(占23%)[7] - 中吉乌铁路预计2027年通车,将绕开俄罗斯构建多元贸易路线[7]
习言道|两个维度看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8:3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从行业和公司研究角度整理的关键要点: 中俄双边关系发展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3] - 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并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 [9] - 习近平主席第11次到访俄罗斯 是其作为国家主席到访最多的国家 [9] - 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和深化 各领域合作"芝麻开花节节高" [9] 国际合作与战略协作 - 中俄关系被定位为"好邻居、真朋友、好伙伴" [11] - 双方强调"不为一时一事所惑"的战略定力 [11] - 共同反对单边主义、滥施制裁和集团对抗 [12] - 支持世界多极化进程 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12] 历史渊源与长期合作 - 习近平主席时隔10年再次出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活动 [8] - 80年前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友谊 奠定关系发展基础 [7] - 过去10年是中俄关系大发展大跨越的10年 [9] - 习近平主席强调"风雨同渡、关山共越"的合作理念 [10] 国际多边合作 - 习近平主席会见塞尔维亚、古巴等多国领导人 [13] - 强调"团结合作应对挑战"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13] - 重申"和平、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 [13][14] - 提出"世界要公道 不要霸道"的主张 [14]
从历史逻辑中感知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8:53
中俄关系发展 -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双边关系历久弥坚,新时代以来两国关系定位持续提升,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 [4] - 两国元首签署逾万字的联合声明,涵盖政治互信、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多边协调等领域,并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 [4] - 习近平用"风雨同渡、关山共越"概括中俄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4] 历史共同记忆 - 中俄两国军民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包括苏联援华航空队和中苏开辟国际"生命线"等历史事件 [6] -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两次参加红场阅兵(2015年102人、2024年再次亮相),体现两国共同记忆 [6][9] - 习近平强调中俄要"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维护历史真相和胜利成果 [7] 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俄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张坚持真正多边主义,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10] - 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塞尔维亚、缅甸等五国领导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成为会谈高频词 [10] - 中国明确主张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10] 访问行程与象征意义 - 习近平访俄行程密集,包括出席欢迎仪式、大小范围会谈、共见记者、欢迎宴会等,互动从上午持续至傍晚 [4] - 访问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具有特殊历史节点意义 [1][6] - 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习近平与20多国领导人共同出席 [6]
历史节点元首互动 中俄关系稳步前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9:43
中俄元首会谈核心成果 - 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坚定不移深化战略协作,推动中俄关系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1] - 习近平用四句话概述中俄关系:世代友好真朋友、互利共赢好伙伴、公平正义捍卫者、全球治理引领者[3] - 普京表示愿共同应对国际复杂形势挑战,推动世界向公正民主多极化方向发展[6] 双边合作领域深化 - 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5] - 重点拓展经贸、能源等领域高质量互利合作,充分释放"中俄文化年"潜能[5] - 在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巩固成果,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空间[5] 人文交流与社会基础 - 从教育、电影、旅游、体育、地方等不同层面充实人文交流,提出一系列合作计划[5] - 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利益融合,夯实合作的社会民意基础[3][5] - 二战期间互相输送物资的历史传统延续至今,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3] 国际事务协作 - 就维护国际法权威和全球战略稳定发表联合声明[8] - 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作[8] - 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反对单边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