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纪委书记谈监督 | 做实交叉检查 织密基层监督网
构建系统施治工作闭环。精准分类提质效。针对交叉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由属地镇(街道)纪 (工)委督促村(社区)限期整改;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分类研判,一般问题线索由联系室指导属地镇 (街道)纪(工)委快查快办,重点问题线索由联系室提级办、委领导包案跟踪督导,确保问题分得 准、线索处置更高效。建章立制堵漏洞。针对发现的个别村(社区)干部干预项目发包、挪用集体资金 等突出问题,向相关镇(街道)党(工)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完善村(社区)财务管理办 法、项目审批流程、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10余项。以案施教强警示。积极探索"分层分类+精 准施策"警示教育模式,选取查处的村(社区)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指导各镇(街道)开展相关警 示教育活动,将纪法知识学习纳入村(社区)干部培训必修课,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促进纪法意识的 日常养成。(四川省崇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陈海和) 强化交叉联动机制建设。统筹监督力量。将全市37个纪检监察机构划分为7个协作片区,组长由委机关 各纪检监察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担任,搭配村(社区)纪检委员混合编 组,建立"市纪委监委统筹、15个镇(街道)纪( ...
创新笔谈 | 综合施策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机制固本 - 琼山区纪委监委制定村(居)务监督清单及流程图,明确村级重大决策、集体资产处置、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事项的权责边界,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1] - 构建"区统筹、镇(街)主抓、村落实"三级联动机制,优化"片区协作"机制,整合监督力量,破除"熟人社会"干扰 [1] - 打造"发现问题、督办整改、建章立制"全链条闭环体系,通过挂账销号、回访核查、案例通报等举措压实整改责任 [1] 科技赋能 - 深化运用"监督一张网"平台,通过数据模型智能抓取和跨部门数据碰撞分析实时预警问题,推动"线上筛查+线下核查"精准处置 [2] - 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延伸监督触角,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嵌入二维码,扩大监督覆盖面,方便群众参与监督 [2] - 推进"机器管'三资'"平台建设,打通农业农村、民政、财政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 [2] 文化浸润 - 创新廉洁教育模式,开展"家庭助廉""家书传廉""廉企同行"等活动,营造崇廉拒腐氛围 [3] - 深挖本土廉洁文化资源,讲好海瑞、丘濬等琼岛廉吏事迹,将廉政文化融入街头巷尾、村规民约 [3] - 选取群众身边"微腐败"典型案例,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居)一线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思危害、知敬畏 [3]
哈尔滨:以改革办法破除基层监督难点堵点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哈尔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延伸监督触角,重点监督惠民政策落实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2] - 采用片区协作机制,将303个乡镇(街道)划分为79个协作区,整合县级纪委监委力量实现联动监督和案件突破 [5] - 在2967个行政村(社区)配备纪检委员,并选派188名县乡干部兼任,强化对"三资"管理和惠民政策的监督覆盖 [6] 监督技术应用 - 推广"智慧印章"系统,在道里区4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1.5万次用印全程追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12] - 升级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资金监督平台,通过数据建模比对异常情况,提升医疗、社保等领域的监督精准度 [13] - 建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线上公示村级"三资"管理及民生事项,实现群众诉求一键响应 [16] 监督力量强化 - 市级统筹优化县级派驻机构设置,推进集中办公和力量倾斜,年内培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1.4万人次 [8][9] - 实施导师帮带制度,通过跟案实训、案例复盘等方式提升新进干部业务能力,强化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10][11] - 聚焦村(社区)"一肩挑"人员权力监督,通过述责述廉、民主集中制执行检查等方式规范履职行为 [14][15] 经济带动成效 - 道外区东风村发展棚室经济实现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带动20名村民月均增收近3000元 [2] - 亚冬会筹备期间通过片区协作机制推动整改454个问题,保障重大活动廉洁高效落地 [6]
聚焦群众关切 持续深化整治
纪检监察工作重点 -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1] - 构建纪委监委滚动筛查、以案循线深挖、带案下访接访等六项问题线索摸排机制[1] - 重点整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1] - 深化系统施治,开展类案分析,完善制度建设与监督机制[1] 责任落实机制 - 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2] - 强化行业监管责任,推动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贯通联动[2] - 构建市委市政府领衔主抓、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县区部门主治等责任全链条体系[2] 基层监督强化措施 - 深化乡镇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3] - 优先对软弱涣散村、社情复杂村、资源丰富村开展巡察[3] - 构建市域"大协作片区",整合市县乡监督力量[3][4] 民生保障与基层减负 - 强化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5] - 推行"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5] - 深入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5]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以改革精神织密监督网络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中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娜娜通过全程跟进土地承包确权改错工作,重点监督土地权属调查和面积测量环节,防止工作人员偏袒行为 [1] - 张娜娜在2024年10月核查中发现青苗补偿费领取名单异常,协助镇纪委查处村委会委员套取资金案件 [1] - 纪检监察机关统筹县乡监督力量,促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1] 监督规范化建设 -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村党组织纪委书记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编制《村级监督指南》细化7类25项监督任务 [2] - 针对工程发包、资产处置等高频事项绘制流程图,标注10类110个廉洁风险点,实现"一册在手、照单履职" [2] - 陕西省泾阳县纪委监委建立"问题联查、线索联办、整改联督"机制,覆盖200余名村务监督员并实行退出机制 [2] 监督效能提升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实行提级监督机制,选派乡镇纪委副书记担任重点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建立区级每月督导、乡镇每周驻村、村级每日巡查的三级联动 [3] - 大同区在玉米大豆补贴发放监督中,3天内查实违规问题并立案处理责任人 [4] - 郎溪县出台《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指南》,构建从村级发现问题到乡镇核查再到县级督办的闭环机制 [4] 监督技术赋能 - 郎溪县计划强化大数据赋能基层监督网络,创新工作载体拓宽监督渠道 [4]
福建石狮:跨村联动激活基层监督“末梢”
村级纪检委员队伍建设 - 石狮市纪委监委将村级纪检委员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监督抓手,通过全员培养强化履职能力与监督底气,激活"哨站"作用[1] - 针对村级纪检委员存在的"五不"问题,建立"三个一"工作规范,包括监督手册、流程规范和任务清单[2] - 试点推行"以案代训+跨村联动"培养模式,通过交叉检查打破地域壁垒,加强实战锻炼与横向交流[2] 跨村交叉监督机制 - 组织村级纪检委员跨村交叉检查村务公开台账和"三资"台账,避免"熟人社会"干扰[3] - 通过互查互学提升监督精准度,今年已开展2轮次交叉监督,发现并整改42个问题[3] - 15名村级纪检委员在交叉检查中分享方法技巧,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升[3] 监督成效与经验推广 - 交叉培训使纪检委员掌握实用监督检查技巧,如制作详细检查清单[1] - 跨村协作打破熟人监督困局,同时促进经验共享,推动监督下沉落地[4] - 计划将优秀经验汇编成册纳入培训课程,完善"村级纪检委员讲堂"平台[4]
业务聚焦丨强化监督促进基层治理
基层纪检监察监督效能提升 - 核心观点:广西北流市纪委监委通过精准化、协同化、长效化措施优化基层监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1] 精准化监督措施 - 实施清单管理: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规范指南》,涵盖7类32个事项及58个廉政风险点,重点监督资源分配、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切领域[2] - 深化靶向监督:采用"点题监督"模式,通过信访分析、大数据比对锁定具体问题领域[2] - 科技赋能:推广"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村级"三务"全要素线上公开,实时比对民生资金、工程项目等关键数据[2] 协同化监督机制 - 内部联动:建立"室组地"联动机制,整合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及镇级纪委资源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3] - 外部贯通:联合巡察、财政、审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跟进核查审计发现的村级财务问题[3] - 群众参与:完善实名举报反馈机制,村级纪检委员每月收集民意,创建民生监督网络平台收集群众诉求[3] 长效化制度建设 - 案件治理: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制度,开展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4] - 制度固化:完善村级"三务"公开细则、村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等制度体系[4] - 基层能力建设:加强镇级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指导[5]
业务聚焦丨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机制建设 - 通过配强乡镇纪委书记岗位人员 将政治过硬且熟悉基层的干部选任至关键岗位 有效激活乡镇纪委工作动力 [1] - 县纪委监委机关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纪检监察室数量从5个增至7个 人员配备从10人扩充至19人 并组建"室组地"联动协作区解决力量分散问题 [1] - 建立"清单+台账"监督模式 分类筛选27个重点监督事项形成行业清单 针对性提升基层监督实效 [2] 监督执行策略 - 采取片区协作与跟案锻炼机制 通过"手把手"实战教学提升干部发现问题及分析能力 [1] - 制定深化乡镇监督工作通知 明确日常监督/线索处置/以案促改三大重点任务 为基层提供监督依据 [2] - 运用"常规督查+常态抽查"及交叉检查方式 对县直单位公职人员开展常态化联动监督 [2] 重点监督领域 - 强化对"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动态监督 通过提醒谈话/履责提示函等制度掌握关键人员思想工作状况 [3] - 重点整治"校园餐"/农村"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等领域的腐败问题 年内已立案151件涉及164人 [3] - 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抓手 严查违规吃喝/收礼/侵害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3]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系统发力强化基层监督
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优化 - 福建省安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公开招录、考察遴选、择优调任等方式补充法律、财会、审计、工程等专业人才24人,显著增强基层一线监督执纪执法力量 [1] - 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制定集中办公管理办法,调整补充乡镇纪委干部36人,推动367名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1] -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构建"委挂钩、室包联、组协同、镇联动"工作格局,释放基层监督叠加效应 [1]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点题、挂钩联系纪检监察室审题、县纪委常委会定题"机制,实施"每季一跟踪、半年一调度、全年一评估"流程 [2] - 2024年督促解决群众诉求217个,发现问题线索26条,立案25件2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推动建章立制48项 [2] - 乡镇纪委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在24个乡镇整治36个民生问题,发现问题线索47条,立案28件32人 [2] 数字化监督平台应用 -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资产资源处置等重点环节,群众可通过手机实时监督 [3] - 平台直播功能实现村级重大事务"微直播",累计发现问题线索40条,立案22件,处理54人,解决群众诉求467条 [3] - 乡村振兴智慧监管平台纳入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等,设置智能监督模块,产生预警信息193条,处理13人 [3]
山东枣庄峄城区:‌构建“纪巡审”联动监督体系
监督联动机制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机制,解决基层监督力量分散、信息壁垒突出、整改落实乏力等问题,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监督格局 [1] - 建立预判机制,巡察进驻前审计部门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情况,实现靶向监督 [1] - "纪巡审"三方共享数据2300余条,识别疑点信息数据242条,巡察期间共同分析研判问题,释放"1+1+1>3"的监督叠加效应 [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的村,审计组率先进驻发现资金异常流转项目,巡察组随后深入巡察,发现村干部涉嫌侵占集体资金、规避民主程序等问题 [1] - 纪委监委全程跟踪调查,深挖村干部违纪违法事实 [1] 巡察整改成效评估 - 制定《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和《区委巡察整改成效评估量化细则》,明确评估工作职责 [2] - 巡察反馈意见同步抄送纪委监委和审计部门,三方通过集中督导、会商指导、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