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辽宁大连上半年GDP增长6.0%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1:26
经济运行情况 - 大连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 同比增长6% 高于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 较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 [1] - 全社会用电量244.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7% 较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 [1] 工业发展 - 装备制造业增长16.9% 其中铁路船舶行业增长52.3%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1% 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8%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步伐加快 [1] 消费与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 [1] - 接待国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04%和20.01% [2] - 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向好 [2] 财政与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2亿元 同比增长0.3% [1]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9元 同比增长4.2% [1]
文体旅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赛事流量”点亮夏日消费市场
央视网· 2025-07-20 11:38
赛事热度与消费带动 - 苏超第7轮南通与盐城的"榜首之战"吸引136万人次抢票,现场设置45个第二观赛点并推出"足球之夜"等促消费活动[1] - 泰州借苏超赛事推出夏夜活动,美食嘉年华日均吸引超2万人次,夜市营业额较平日增长近40%[2][4][6] - 南京和常州少儿足球培训报名热度攀升,多地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程[7][9] 足球相关消费增长 - 苏超球衣官方合作商称各队球衣赛前热销[11]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江苏足球品类搜索量同比翻倍,苏州足球装备成交额全省第一,宿迁战术板销量达原先3倍,扬州护腿板销量涨超200%[13] 文体旅融合模式 - 南通推出"跟着苏超游南通"系列优惠,打造"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的新模式[1] - 泰州姜堰区结合苏超延长美食嘉年华时间,同步举办音乐节和国潮电音秀[4]
辽阳以赛事流量撬动文旅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7-09 08:57
文体旅融合发展 - 辽阳市通过举办2025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等赛事吸引游客,推动"观赛一日、留辽多天"模式,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增长 [1] - 公司推出参赛选手凭背牌号免费游览20余个景区的措施,提升文旅体验满意度 [1] - 上半年辽阳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3% [2] 赛事活动带动效应 - 2025中国·辽阳体育舞蹈公开赛吸引来自北京、天津、山东等地1200余名选手参与 [1] - 今年以来辽阳已举办80余场赛事,包括第十届辽宁·弓长岭国际滑雪邀请赛等 [2] - 公司计划承办2025年全国皮划艇静水冠军赛等赛事,进一步挖掘文体旅资源潜力 [2] 文旅资源开发策略 - 辽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一座辽阳城半部东北史"为定位,整合白塔公园、辽阳博物馆等景点资源 [1] - 公司创新培育文体旅融合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释放"流量—留量—增量"乘数效应 [2] - 通过CityWalk等新玩法解锁文旅体验,提升游客参与度 [1]
四川成都积极筹备世运会 以赛惠民 释放新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39
赛事筹备与场馆建设 -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该赛事 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继大运会后再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1] - 天府公园世运场馆中心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采用户外临建设计 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资源 [1] - 赛事采用"能借不租 能租不买"的节俭理念 大量物资通过借用和赞助解决 仅浮士德球场地将作为永久遗产保留 [1] - 27个比赛场馆中18个为既有场馆改造 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无新建场馆 目前改造和临建工作全面推进中 [1] 赛事推广与全民健身 - 成都自3月起启动"爱成都·迎世运·动起来"校园推广活动 已举办20余场青少年赛事 超4万人次参与 [2] - 为迎接世运 成都新建改造77个体育公园 建设407个社区运动角和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 陆续开放130个"世运空间" [2] - 街头设置的世运体验平台和赛事活动已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2] 体育产业与消费发展 - 去年成都举办100余项国际国内赛事 包括羽毛球汤尤杯 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等 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3] - 2024年成都计划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500亿元 体育消费规模突破800亿元 [3] - 通过"体育+美食""体育+文旅"等模式开展消费促进行动 并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3]
河洛汇流处 飒飒拳风生(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太极拳文化起源与发展 - 太极拳由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融合太极阴阳、中医经络与道家吐纳学说[4] - 2007年温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20年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5] - 太极拳已发展出多个流派,全球传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5][9] 产业规模与传播形式 - 温县现有太极拳馆52家、拳师3120名,国内外开设拳馆及培训站点4030家[5] - 青年拳师通过线上授课扩大影响力,如90后拳师李灵慧在抖音积累超80万粉丝[6][7] - 太极拳教学形式创新,结合少儿太极操、广场舞及运动平台研发减压燃脂课程[9] 文体旅融合与IP开发 - 温县推出太极文化夜游项目,运用全息投影再现陈王廷创拳场景[8] - 打造"太极+"产业链,涵盖赛事、旅游、康养及文创产品,如联名款山药粉等[8] - 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包含祖祠、博物馆等景点,博物馆为世界最大太极拳专题馆[10]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四代拳师同台展示太极拳拜年视频引发网络关注,推动传统文化传播[6] - 温县一中将太极拳纳入体育课,全年龄段普及率达数亿人[8][9] - 太极拳动作创编结合国风音乐吸引年轻群体,体现古老文化的新潮表达[7]
“苏超”赛事带火多城消费 开启江苏文体旅融合新模式
央视网· 2025-07-02 20:07
商圈消费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赛事带动商圈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03% 销售额环比增长114% [1] - 运动休闲类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13% [1] - 消费力前五大商圈为南京新街口 苏州山塘街 泰州三水湾/柳园 无锡崇安寺 常州和平路中路商圈 [1] 酒旅消费表现 - 镇江酒旅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08% 较无赛事的上一周末增长248% [1] - 宿迁 泰州 苏州酒旅团购订单消费分别环比增长41% 31% 34% [1] 地域美食消费 - 徐州烧烤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近80% [2] - 扬州炒饭订单量环比增长27% 消费额增长44% [2] - 盐城特色美食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8% 15% [2] 景区联动效应 - 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团购订单消费及消费额均环比增长超46% [2] - 盐城中华麋鹿园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超353% [2] 文体旅融合模式 - 赛事IP与城市资源深度绑定形成全链路消费激活 涵盖商圈 美食 文旅等场景 [2] - 政府引导与市场协同发力 实现文化符号与消费场景创意联动 [2] - 赛事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提供全国可复制的文体旅融合样本 [2]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6-26 09:05
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 - 辽宁省推出"千里共辽宁振兴文化行"城市主题文化活动夏季营口篇 主题为"河海营口在水一方" 包含四大板块19项省级文化活动[1] - 营口市配套推出三大主题40余项活动 包括"夏竞营口·燃动山海活力""夏韵营口·文润辽河底蕴""夏游营口·畅享盛夏时光"[1] - 活动形式涵盖芭蕾舞 戏剧 交响乐 展览 文物鉴宝 快闪等 形成"省级艺术精粹+地域文化特色"复合矩阵[1] 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 - 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推出跨界融合情境剧《国宝辽宁》和芭蕾舞剧《七夕》巡演 举办9个主题文物展吸引观众达百万人次[2] - 开发沉浸式文化项目如"唐宋风华"数字展和《探秘海昏侯国》XR大空间体验 运用VR/AR技术增强参与性[2] - 创新开展文化演艺IP授权 成立辽宁省博物馆文创产业联盟 开发近200种文创产品实现销售额2450万元[2] 文化品牌建设与推广 - 持续打造辽宁省百姓春晚 新年音乐会 新春民族音乐会 "大河之澜"演出季等传统品牌项目[2] - 新推出"千里共辽宁振兴文化行"城市主题文化活动 促进各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2] - 通过"六进"策略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包括进馆看展 进场看演 进校学习 进店购物 进号加粉等[2]
“鸭绿江畔,丹东真好!”(边城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46
丹东轻工业发展 - 丹东被称为"轻工业之都",拥有轻工业门类68个,轻工产品1100多种,形成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的工业体系 [10] - 孔雀表业集团年产手表机芯超500万块,带动本地2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每年产业投入超2000万元,研发人员超300人 [9] - 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6年研发投入1.6亿元,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0余项,智能燃气表全国使用量达800余万只 [11] 丹东草莓产业 - 丹东草莓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391.6亿元,2024年种植面积8.75万亩,产量28.8万吨 [14] - 君桦生态果业每年繁育草莓种苗300万株,冷冻苗等1500万株,使草莓亩均产量增加约25% [13] - 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2024年草莓出口额超1000万元,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 [14] 丹东文旅产业 - 2024年丹东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55.61%,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13.66% [8] - 虎山长城"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7] - 丹东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推出江海游、红色游、生态游等多元业态 [8] 丹东生态资源 - 丹东森林覆盖率达65.7%,已记录野生动物42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89种 [4] - 鸭绿江口湿地监测到鸟类324种,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100% [3][4]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新华网· 2025-06-19 09:38
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成果 - 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朝阳召开,吸引海内外业界人士探讨融合路径与合作商机 [1] - 大会期间举办演出活动、招商推介及签约仪式,15个项目意向签约金额达73.18亿元 [13] - 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将文体旅产业打造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 [1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辽宁全省接待游客6.5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300亿元 [1] - 2024年前5个月游客人次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5.9% [1] - 端午节假期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9.8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1.60% [4] 资源活化与业态创新 - 沈阳故宫通过精品文物展和特色文创产品持续吸引游客,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研学热门目的地 [2] - 鞍钢工业遗产群开发钢铁博物馆和研学线路,抚顺西露天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区 [6] - 大连博涛文化在大会展示全球首创仿生机甲花车"奇幻海洋号",实现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对话 [7] 品牌建设与服务优化 - 全省深挖"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内涵,形成"月月有热点、全域皆场景"的消费氛围 [13] - 沈阳地铁站名优化、大连设立游客中心等举措提升服务品质,两市分别获"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等称号 [17] - 朝阳市文旅局强调将心比心服务理念,沈阳小河沿早市设免费行李寄存处等便民措施获认可 [14][17]
持续放大“文体旅+”综合效应
辽宁日报· 2025-06-18 08:57
文体旅融合发展 - 辽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文体旅+"综合效应 [1] - 沉浸式体验受年轻人青睐,如沉浸式戏剧《老酒馆》计划拓展至白天演出并打造全国加盟品牌 [1] - 差异化产品满足多元需求成为消费升级趋势 [1] 旅游产业创新 - 辽宁康辉旅行社将包租3艘邮轮推动"家门口坐邮轮"常态化,探索"邮轮+滨海度假""邮轮+主题节庆"模式 [2] - 针对银发、亲子群体定制"慢游专列",增设文化体验和康养配套服务 [2] - 辽宁李永波羽毛球训练中心可容纳3000名学员,定位辐射东北亚的高水平运动场地 [2] 企业合作与乡村文旅 - 千山旅游集团与省内旅行社及景区联动,计划推出"游千山+泡温泉"特色线路并引入高科技体验项目 [3] - 绥中县祝家沟村发展赏花游、农家院、土特产销售及水果深加工项目,计划拓展四季文旅体验和民宿业务 [3] 交通与投资布局 - 民航东北管理局优化航线网络,推进沈阳机场二跑道和大连新机场建设,助力"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4] - 同程旅行集团签约辽宁市场,设计"赛事+旅游""观演+度假"等融合产品推动流量转化 [4][5] 产业融合趋势 - "百业+文体旅"模式加速发展,形成多产业互促共荣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