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赣超”这样“长”出风格
人民日报· 2025-11-03 11:45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决出冠亚军 "赣超"这样"长"出风格 11月2日晚,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决赛最后一场打响,经 过90分钟激烈角逐,最终赣州队战胜宜春队,夺得首届"赣超"冠军。 自7月12日揭幕以来,"赣超"66场比赛累计吸引120余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场均1.8万余 人,单场观众最多时有50168人,创下江西举办体育赛事单场观赛人数之最。 "城超"多地开花,"赣超"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近日,人民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寻。 要把"赣超"办得有声有色,江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借鉴中创新 在11月2日晚的赣超决赛中,赣州队球员卢欣在第六十四分钟头球得分,个人进球总数达到 12粒,荣获"最佳射手"称号。"为家乡而战,必须拼尽全力,一定不能让学生们失望!"卢 欣是赣州会昌县第四小学的体育老师,参加第一场比赛时,他一度紧张到双腿发软。当学校 30多个孩子出现在眼前,熟悉的呐喊声点燃了他的斗志。 草根性,是"赣超"的鲜明底色:550多名注册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全部为非职业球员,涵 盖学生、教师、厨师、出租车司机等不同群体。"观众为亲朋好友加油,球员为自己的城市 而战,球赛带给人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决出冠亚军 “赣超”这样“长”出风格(我运动 我快乐·群众体育赛事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43
11月2日晚,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决赛最后一场打响,经过90分钟激烈 角逐,最终赣州队战胜宜春队,夺得首届"赣超"冠军。 自7月12日揭幕以来,"赣超"66场比赛累计吸引120余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场均1.8万余人,单场观众最 多时有50168人,创下江西举办体育赛事单场观赛人数之最。 "城超"多地开花,"赣超"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寻。 在借鉴中创新 在11月2日晚的赣超决赛中,赣州队球员卢欣在第六十四分钟头球得分,个人进球总数达到12粒,荣 获"最佳射手"称号。"为家乡而战,必须拼尽全力,一定不能让学生们失望!"卢欣是赣州会昌县第四小 学的体育老师,参加第一场比赛时,他一度紧张到双腿发软。当学校30多个孩子出现在眼前,熟悉的呐 喊声点燃了他的斗志。 草根性,是"赣超"的鲜明底色:550多名注册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全部为非职业球员,涵盖学生、教 师、厨师、出租车司机等不同群体。"观众为亲朋好友加油,球员为自己的城市而战,球赛带给人们满 满的情绪价值。"江西省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贤敏说。 江西举办"赣超"并非临时起意,2021年,由省内各足球俱乐部参赛 ...
“赣超”这样“长”出风格(我运动 我快乐·群众体育赛事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赛事概况与市场热度 - 首届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决赛于2025年11月2日举行,赣州队战胜宜春队夺得冠军 [1] - 赛事自7月12日揭幕,66场比赛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过120万人,场均观众达1.8万人,单场最高观众人数为50168人,创下江西省体育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1] - 赛事票务需求旺盛,首轮比赛8000张门票在20分钟内售罄,第二轮2万张门票迅速售完 [6] 赛事运营模式与特色 - 赛事采用“政府主导+地方协同+协会运营”模式,由江西省体育局与各设区市政府共同主办 [9] - 赛事注册球员550多名,平均年龄23岁,全部为非职业球员,涵盖学生、教师、厨师、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具有鲜明的草根性 [3] - 运营方积极借鉴“苏超”经验,从江苏执行团队聘请3名运营人员,并在赛事中融入江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等特色元素 [3][4] - 运营策略注重听取观众反馈,针对场地、直播画质、灯光、球衣标识等问题进行快速优化调整 [7] 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期间通过门票变身城市“文旅一卡通”、打造第二观赛现场、开展“赣超”夜市等方式促进消费 [9] - 赛事带动江西省夜间消费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体育场馆周边商户营收普遍翻倍,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赛区酒店预订量增加220%,餐饮行业整体营业额同比增长55% [9] - 以赣州为例,赛事带动的综合消费额估算已超过1亿元 [9] 运营挑战与财务现状 - 赛事面临场地费、安保费、人员工资等成本压力,即使有商业赞助,10轮常规赛后财政仍需投入超过400万元 [8] - 当前商业开发程度不足,门票收入与商业赞助支撑乏力,总体运营思路较为传统 [9] 未来发展路径 - 专家建议需持续提高办赛水平,完善青训机制,提高竞技水平,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10] - 未来应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提升赛事自身造血能力,通过文体旅融合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10]
国际羽毛球运动中心签约落户沈抚示范区
辽宁日报· 2025-11-01 09:05
近年来,沈抚示范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在高标准建设沈抚科创园、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的同 时,全力以赴招引和培育现代服务业,文体旅产业逐步成为提升示范区活力的重要推动力。沈抚示范区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项目建成运营保驾护航,推动体育与文化、旅 游、教育等行业深度融合,打造新消费热点。 根据规划,该项目位于沈抚示范区核心区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将集中力量高标准 建设专业级羽毛球训练场馆及相应配套设施,引入李永波教练及国家级教练团队,涵盖专业青训、赛事 承办、文化体验、教学培训等业态。同时,项目也将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完善沈抚示范区公共体育服务 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力争建设为沈抚示范区又一张"城市名片"。 10月31日,李永波国际羽毛球运动中心项目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签约落户。沈抚示范区相关负责 人表示,该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沈抚示范区在推动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方面迈 出坚实一步。 ...
主题乐园的走向,从「观光者」到「参与者」
华尔街见闻· 2025-10-06 22:09
受长隆集团盛情邀请,得以参加其年度重头戏——「长隆欢乐玩圣节」的开幕活动,并从中窥见了当下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与可能性。 活动开幕礼由一个熟悉的身影点燃了现场气氛——香港视帝黎耀祥先生。从《西游记》里憨厚又带狡猾的天蓬元帅,到《巾帼枭雄》中那句「人生有多少个 十年」、威风八面的柴九哥,黎耀祥的出现不仅是简单的明星站台,更像是一条情感的纽带,瞬间拉近了粤港两地民众的集体回忆。这份巧妙的安排,为整 场活动奠定了温暖而亲切的基调。 步入园区,长隆的「诚意」几乎是扑面而来。今年的玩圣节,他们做了一个极具魄力的尝试:一次性打包了五个在年轻世代中极具号召力的动漫游戏IP,包 括《天官赐福》、《时光代理人》、《牧神记》、《阴阳师》和《明日之后》。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惊吓为单一卖点的万圣节活动,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主题式沉浸体验」。从古色古香的「中式幻境」,到充满金属与霓虹的「朋克诡城」;从童话般的「南瓜王国」,到带有独特年代感的「民国冥界」,再到颓 败而充满生存张力的「末日基地」,长隆几乎是为每一个IP量身打造了一个微缩世界。这种以主题划分区域的做法,不仅让不同喜好的游客都能找到归属 感,更将一个大型乐园,解构成数个 ...
6天18场对决 嗨翻假期
四川日报· 2025-10-02 09:43
赛事活动概况 - 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在国庆假期期间展开两轮争夺,4个赛区在6天内共进行18场精彩对决 [1] - 赛事覆盖全省21个市(州),并配套了文旅活动,旨在吸引人们到四川看球赛、赏美景、品美食 [1] - 具体赛程包括10月2日川东赛区3场对决,以及10月6日、7日进行的第三轮比赛 [1] 赛事经济效应 - 川超揭幕战带动场外车展区销售额达1.08亿元,同比增长103% [2] - 赛事相关美食展位总营收超400万元,其中电商直播销售额达340万元 [2] - 双流万达广场等4家综合体观赛区客流量超22万人次,销售额超1200万元 [2] - 凭赛事票根可在合作商户享受折扣,带动景区客流量增长26%、酒店入住率提升30% [2] 文体旅融合举措 - 自贡市在假期开放133个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提供4518个免费停车位,覆盖主要景区及赛事场地 [1] - 雅安市推出凭川超门票可在158家商户享受“餐饮+住宿+购物+景区”特惠折扣活动 [1] - 眉山市举办东坡诗词擂台赛、无人机夜空秀等活动,凉山州结合州庆推出“渔火彝风航天”主题活动 [1] - 四川省计划在今年内举办包括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在内的50余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全省将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超1.1万场 [2]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沈阳召开
辽宁日报· 2025-09-24 09:02
会议核心议程 -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1] - 会议核心议程是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进行协商议政 [1] - 会议审议通过了人事事项 [1] 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升级 - 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并通过数智赋能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 [1] - 建议通过数智赋能推动传统媒体进行系统性变革 [1] 文体旅产业与消费动能 - 建议以筹办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契机大力推动辽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提出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 - 建议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以激活消费新动能 [1] - 提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倾力打造全国工业旅游强省的建议 [1]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艺创作 - 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1] - 提出提高文化原创力促进辽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建议 [1]
苏州踢出文体旅融合发展“好球”
新华日报· 2025-08-19 07:25
赛事带动文旅融合 - "苏超"赛事推动苏州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免费开放40多个景区、定制"宠粉"礼遇、构建"赛事+"消费生态圈,实现"流量"变"留量" [1] - 苏州以足球为纽带,将"赛事"转化为"赛道",踢出融合发展"好球",例如昆山奥体中心单场吸引43617名观众,其中35%来自外省 [3] - 赛事期间昆山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环比增长40.2%,周庄客流达7.33万人次,环比增长232%,12家商圈销售额暴涨60%,8家酒店营业额翻倍 [3]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白天游城,晚上看球"模式吸引跨省游客,如新疆游客辗转15小时赴苏州,美团数据显示苏州跻身异地游客消费热门城市前五 [2] - 球票联动消费场景:不足20元的球票撬动文旅几何级增长,如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推出"苏超"主题套餐,凭门票享优惠 [3] - 票根经济延伸至全场景消费,如金鸡湖游船半价、摩天轮优惠,"苏州超级夜"市集发放8000张消费券,联动泰州早茶名店派送千份美食 [5] 城市服务与流量转化 - 苏州通过志愿者服务、清洁保障、球迷驿站等精细化服务承接赛事流量,如周庄景区引导员、志愿者全天候维持秩序 [7] -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服务,"君到苏州"小程序整合预约、导览、消费功能,入选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实现"一部手机游苏州" [7] - 景区生态与文明形象打造成为"留量"关键,如延迟退房、行李直送等酒店服务提升复游率 [7][8] 文体旅融合实践 - 赛事带动文化体验升级,如苏州博物馆、夜游园林、昆曲评弹等传统项目与足球形成互补 [3] - 城乡联动举办足球夜市,狮山文化广场、桃花坞等点位通过"赛事直播+市集+互动"模式激活夜间经济 [6] - "苏超"从民间赛事蝶变为超级文化IP,为苏州注入新活力,书写"小票根撬动大文旅"的范例 [8]
赛事聚“流量” 一座老工业城市奏响文体旅活力新乐章
新华社· 2025-08-14 22:00
赛事经济与城市转型 - 黄石市通过承办多项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聚集人气 包括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2025年中国龙狮公开赛 2025年全国青年健身健美锦标赛和2025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 [1] - 赛事带动"跟着赛事游黄石"热潮 形成"赛事+旅游"套餐模式 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 [3] 工业遗存改造利用 - 将废弃矿区 闲置厂房和零散空地等老工业遗存改造为全民健身场地 添翼篮球馆由废弃多年的锻压厂房改造而成 [1] - 全市建设170多个全民健身场地 人均体育面积达3.27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1.91% [2] - 7亩以内的空地空房被优先用于群众体育设施建设 这些地块夹在老厂区和老社区中 距离群众最近 [2] 经济效益与消费拉动 - 2024年黄石马拉松赛事直接经济效益达4833.44万元 间接带动消费1.53亿元 [3] - 湖北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期间 黄石高铁站日均发送旅客量较平日激增120% 中心城区酒店入住率从47%提升至70% 直接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 [3] - 发放"跟着赛会游黄石"礼遇卡 可免费畅游14家特色景区并提供餐饮折扣 [3] 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 形成"体育+旅游+N"的发展模式 结合山水资源开发特色项目 [3] - 添翼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开办15个篮球场馆 其中多数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 球馆除对外营业外还免费提供社区公益体育课 [1] - 通过对接国资平台 争取相关部门资金 引入商业力量共同建设体育设施 [2]
2025沈阳第十一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开幕
新华网· 2025-08-14 09:37
赛事规模与历史 - 第十一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沈阳开幕 以"'11'的力量"为主题[1] - 本届赛事吸引来自9个国家430支球队的6000余名青少年参赛[5] - 自2015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全球23个国家2万余名青少年球员参赛[5] 城市足球发展定位 - 沈阳正加快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拥有深厚足球底蕴和丰富资源[6] - 着力构建高质量足球人才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治理体系[6] - 加强青少年足球普及 提高青训水平 探索辽宁特色足球发展之路[6] 赛事综合效益 - 赛事充分发挥带动效应 深化"赛事+旅游""赛事+文创""赛事+商贸"模式[9] - 以赛事赋能城市建设 激发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发展[9] - 加快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