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搜索文档
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 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 豪中国人"思政大课,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讲。 课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四大篇章,分别以"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 担当"为主题,带领广大学生重温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母亲!你好吗?家里的人都好吗?我时刻记念着!" "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 知,地下瞑目矣!" 这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母亲"隔空"的书信。左权的家信,诉说着对母亲的牵挂和为国赴死的赤诚; 母亲的"回信",饱含着民族大义的深情。 以史为鉴,启迪未来,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徐徐翻开: 这是再现历史、昭示价值的一课。 是谁高举抗战旗帜,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梁寅子的发问,把 同学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烽火岁月。 "九一八事变爆发不到24小时,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发布了中国第一份抗 ...
凝聚正义力量 砥砺复兴之志
新华社· 2025-09-18 08:53
17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 总书记亲切接见纪念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感谢和问候,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出色成绩 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立新功。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上关于纪念活动的重要讲话。 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征 程中镌刻下浓重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纪念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伟大抗战精神,进 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信心,进一步展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 任担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说:"总书记以三个'进一步'深刻阐述纪念活动的历史意 义,充分彰显这场弘扬抗战精神、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大国气派、展示强军风采的纪念活动对党心军心 民心的极大振奋,凝聚起矢志复兴、捍卫和平的力量。" 纪念活动中,首都各界干部群众讲政治、顾大局,积极服务保障国之大者,共同营造出正气充盈、 扬我国威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各工作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高 标准 ...
红色九月 以行动传承薪火
四川日报· 2025-09-18 08:28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德阳籍英烈事迹展览,很有意义。"9月16日,在德阳市旌阳区光华社区广场, 德阳英烈事迹巡展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珍贵书信、一枚枚勋章等,展现德阳籍英烈们光辉的一 生,吸引社区居民驻足观看。 历史记忆历久弥新,英烈精神传承永续。连日来,四川在全省开展"红色九月——传承英烈志 奋进 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多种形式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同时,在凉山州雷波县,多部门组成宣讲组,走进多所初级中学,开展"强国志、爱国情、少年行 ——引领青少年共筑国家安全防线国防教育活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为4000余名学生带去一 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课程。(记者 李丹) 开展红色宣讲,坚定报国信念 深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薪火 9月12日,是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日子。当天上午,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 走进德阳市中江县黄继光红军小学,为孩子们带去思政课《归来》。"我们不能忘记先辈的浴血奋战, 要珍惜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安稳生活,刻苦学习,争当新时代好少年。"聆听讲述后,黄继光红军小学学 生叶馨语说。 结合9月"开学季",南充市在嘉陵区之江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传达习近平关于纪念活动的重要讲话 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出部署 日前,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纪念活动总结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 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是一次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 心、激励奋进的抗战纪念盛典,进一步弘扬了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的信念信心,进一步展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亲切接见纪念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 蔡奇参加接见并在总结会议上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17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 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纪念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 感谢和问候,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出色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参加接见并在总结会议上讲话。 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气氛热烈。10时许,习近平等来到这里,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同 大 ...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新华社· 2025-09-17 21:32
我们清晰感受到,流淌的民族血脉中,先辈的足音始终回响。不屈抗争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 神,正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力量。 以疤为证,载记忆入血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 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重要讲话,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磅礴伟力。 纪念大会前几天,新华社播发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我们写作时的 感受:再次回望苦难辉煌交织的抗战岁月,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里激荡奔流。 支撑这篇政论的是厚重的历史,包括很多抗战人士和具体场景。文章发表后,广大受众反响热 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继续挖掘,采访对象的讲述带我们再次走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1937年寒冬的南京,刺刀划破空气的寒意 ...
红红石榴籽 紧紧抱一起
辽宁日报· 2025-09-15 09:08
千房同蒂,千子如一。全省各族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如红红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勠力同心,勇毅前行。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赵一曼、李兆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观者。辽东学院、鸭绿江 畔,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维吾尔族学生努尔艾力·努尔艾合麦提表示,将把爱国 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融入实践。 山海共融,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呈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辽沈 大地上演进、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观展中,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副处长宛志刚表 示,这个展览体现了白山黑水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辽宁为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提供了借鉴。 沈阳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里书声琅琅,读书分享、文艺展演和文化交流排满日程,各族群众在感受中 华文化魅力中增进情感共鸣。丹东市红房街小学操场上,各民族学生齐跳"民族团结·石榴花开"健身 操,第四届"红石榴"文化活动的举办,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心中。丹东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 民族科科长王金东表示,将持续深化"文体旅+民族"融合模式,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果园 ...
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校馆弦歌)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开栏的话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高校校史馆的史料,记录烽火岁月;博物馆的藏品,见证科学探索;图书馆的典 籍,涵养人文情怀;历史建筑的设施,镌刻办学初心。 本报今起推出"校馆弦歌"专栏,循着时光印记,来到高校相关历史场馆,品读一砖一石、一事一物。愿 这承载着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弦歌续写新篇,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在新时代 新征程上奏响青春之歌。 走,到北大红楼上"开学第一课":在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细致讲解中,重返觉醒年代;在百年前的大 教室里,听专家学者围绕"大历史视野中的北大红楼"等主题倾情开讲。 截至9月14日,已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北大红 楼,在红色浸润中开启新学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25级本科生黎子墨说:"这堂'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精 神的淬炼,让信念的火种长存于心。" 从红色遗址到革命文物,从纪念设施到英雄事迹,各高校将思政课堂开在承载初心与使命的历史现场, 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追寻真理之光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起陈望道 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 ...
伟大精神丰碑永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四)
新华网· 2025-09-14 07:22
抗战历史与精神内涵 - 抗战持续5098天即14年 改写国家积贫积弱命运并铸就民族精神丰碑[3] - 抗战精神包含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 必胜信念四大核心要素[4] -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近代首次完全反侵略胜利[8] 民族觉醒与爱国情怀 - 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作战格局[9] -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奏响英雄凯歌[10] - 爱国主义被定义为抗战胜利决定因素 体现为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血脉传承[10] 物质对比与精神力量 - 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人分一枪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 大口径火炮744门 坦克330辆[11] - 国力军力悬殊背景下 依靠"争着死抢着死"的绝对信仰换取民族独立自由[11] - 杨靖宇 赵尚志 八百壮士 张自忠等英雄体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14] 现代化进程与精神传承 -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8] - 抗战精神融入民族复兴征程 体现为克服艰难险阻的主动精神力量[28] - 长安街见证战鹰呼啸景象 飞机不再需要像建国初期那样飞两遍[20] 纪念活动与时代象征 - 天安门广场设立"钢铁长城"主题景观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脊梁[6] - 车牌号1945和2025的阅兵车形成时空对话 分别代表历史起点与复兴梦想[24] - 6位抗战老战士代表登天安门城楼 体现国家对英雄的崇高敬意[22] 地理标志与发展对比 - 卢沟桥旁复兴号列车疾驰 白洋淀畔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南京城流光溢彩[22] - 全国多地以抗战英雄命名地理标识 包括佟麟阁路 赵登禹路 左权县 靖宇县等[26]
读懂抗战诗词里的精神根脉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于是,士兵拿枪又拿笔,读书人更是提笔抒怀。抗战诗的作者,有的就是在抗敌一线冲锋陷阵的将士, 如朱德、陈毅、冯玉祥等都率军打仗,叱咤疆场。有的虽不是军人,但也曾亲上前线,目睹战士的英 勇、战争的惨烈,如郭沫若曾访问昆山前线,田汉多次至前线慰劳战士,老舍也曾探访北方战场将士。 其中,不少人从事教育、新闻等文教宣传工作,张默君、何香凝、谢冰莹等知识女性也以诗词述事咏 怀。他们心中装着百姓,装着救国救民的志愿,笔下才有众志成城的人民抗战图景。如毛泽东《祭黄陵 文》说,"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郭沫若《归国杂吟》道,"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抗战诗词紧扣战争,真切及时地叙写战事,具有鲜明的纪实性。从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到卢沟桥事 变,从百灵庙大捷、平型关大捷到抗战胜利,每一次重大战事,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弦。例如,陈懋恒 《抗战百一诗》记述北平战斗、台儿庄战役中以身殉国的英雄群体,陈友琴《惊闻八百壮士遇难》记录 震惊中外的"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还有不少诗作,以传记方式为英雄塑像,颂赞左权、蔡廷锴、 《抗战诗词三百首》:周兴陆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 版。 若干年前,我曾有宏愿编纂《抗战诗 ...
一次特殊的朗诵经历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今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号角》,这是诗人、儿童文学作 家何南为《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的曲作者——作曲家聂耳创作的诗传。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就已经知 道,它必将让我的朗诵生涯多一种经历。 然而,佳作也意味着压力。 作为一部叙事诗,它竟达近5000行的体量,这对我来说,挑战是空前的。为此,我与张宏连续多日沉浸 在录音棚里。几次熬夜至凌晨三四点钟,后期剪辑又几经修改、补录,终于在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完 成了《号角》一书的配乐朗诵版。 有天深夜,忽然收到录音师发来的《号角》音频节选,我当即打开手机静心来听。听着听着,我禁不住 落泪了。我不仅为我的朗诵而激动流泪,更为聂耳的故事、为《号角》这部叙事长诗——当然,也更为 国歌的经典旋律和祖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深知,完成一部朗诵作品,有如孕育诞生了自己的一个孩子。想到它即将全网上线,接受听众朋友们 的检验时,我难免有些诚惶诚恐。相对其他作品,朗诵《号角》有更多更深的体会——我再次受到了爱 国主义的洗礼,实现了为宣传国歌贡献一份力量的夙愿。 (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今年1月,我与陈红、何南夫妇相约,两家一起过春节。欢聚时,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