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
搜索文档
上海疾控:本市目前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
快讯· 2025-07-24 18:22
智通财经7月24日电,近期,广东省本土基孔肯雅热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佛山市累计确诊病例超3000 例。基孔肯雅热,或许对于很多上海市民有些陌生,担心是不是又出现了新发传染病。7月24日,上海 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基孔肯雅热不是新发传染病,截止到7月23日,上海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 告。 (智通财经) 上海疾控:本市目前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 ...
基孔肯雅热,到底怎么防?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4:12
基孔肯雅热概述 -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与登革热传播途径高度相似 [1] -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象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因关节痛而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 [1]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比较 - 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 [3] - 防控措施一样: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 [4] - 潜伏期和传播速度不一样: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比登革热快两到三倍 [5] - 具体症状不一样: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手、腕、踝等小关节疼痛明显,腕关节受压疼痛是显著特点 [5] 防控措施 - 防蚊灭蚊是预防关键,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是核心措施 [7] - 环境防蚊:清积水、填平树洞、竹洞、洼地,清理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8] - 水养植物每周彻底换水1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宠物饮水碗、花盆底盘等及时清空积水 [9] - 储水容器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妥善处理垃圾 [10] - 个人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灭蚊拍、防蚊灯杀灭成蚊 [11] - 户外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喷涂驱蚊剂,避免在蚊虫密集处久留 [12] 旅行防护 - 前往流行地区前了解当地疫情,返回后12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13] 症状与就医 - 若出现发热、关节或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4] - 近期有相关疾病流行地区旅居史或明确蚊虫叮咬史者,应主动告知接诊医生 [14]
基孔肯雅热是啥病、怎么防
科技日报· 2025-07-24 07:39
疫情现状与传播情况 -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报,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风险[1] - 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3000例,北京市存在境外输入病例风险[1]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2] - 广东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2010年首次报告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传播[2] - 全球范围内基孔肯雅热传播加剧,法属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印度、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及法国、意大利出现本土传播病例[2] 临床症状与治疗 -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中低热为主,2-3天退烧)、皮疹(起病1-3天出现,斑丘疹)、关节疼痛(手指、手腕、脚踝肿痛)[3] - 部分患者有头痛、乏力,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4] - 临床以退热、止痛、止痒对症处理为主,轻症病例通常5-7天痊愈[4] - 新生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4] 预防措施 - 预防关键在于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6] - 灭成蚊可使用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等家用灭蚊药物[6] - 清积水需清除家庭及户外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屋顶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6] - 防叮咬措施包括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户外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6] - 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且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者需立即就医[6]
广东佛山累计确诊基孔肯雅热超3000例 这几类人群发生重症风险高
央视新闻· 2025-07-23 22:11
疫情概况 - 广东省佛山市自7月8日发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95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1]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世卫组织警告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 [1] 防控措施 - 国家疾控局派出工作组赴佛山指导,要求广东省加强监测预警、蚊媒密度控制及地区协同,重点落实"防扩散、防外溢、防输入" [2] - 佛山市需整合资源集中扑灭疫情,顺德区需遏制扩散,未发生疫情地区需加强基层诊断能力培训 [2] - 广东省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强调"三防两控"策略(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统筹医疗资源阻断传播链 [3] 疾病特征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传播,潜伏期1-12天(多为3-7天),症状包括突发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腕关节剧痛为典型特征) [4][6] - 重症高风险人群为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 [6] 预防建议 - 关键措施包括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家庭需使用灭蚊药物、安装纱窗蚊帐,户外活动需穿浅色长袖衣裤及涂抹驱蚊剂 [6] -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区需查询当地疫情,归国后14天内监测健康状况,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8] 行业影响 - 蚊媒传染病防控相关行业(如消杀用品、医疗检测、防护设备)需求可能因疫情升级而增加 [2][6] - 跨境旅行相关行业需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提示,加强健康管理服务 [8]
广东佛山确诊已超3000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
快讯· 2025-07-23 22:07
疫情概况 - 广东省佛山市自7月8日发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达3195例 [1] - 疫情覆盖佛山市5个区,其中顺德区为集中暴发区域 [1]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 [1] 全球疫情背景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 [1] - 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分布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 [1] - 我国周边东南亚地区近年疫情持续活跃 [1]
世卫专家警报基孔肯雅热!中疾控:没有人传人迹象,有症状速就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20:36
疫情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934例 主要集中在乐从镇 北滘镇 陈村镇 均为轻症病例 [1] - 中国疾控中心确认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 [1] - 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13] 传播机制 - 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伊蚊白天活跃 偏好干净积水产卵 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复制 通过再次叮咬健康人完成传播 [3][4] -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发病 无人传人迹象 [1][4] 临床症状 - 潜伏期1-12天 通常3-7天 典型症状包括急起高热(体温迅速升至39-40℃) 剧烈关节痛(以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 皮疹(80%患者出现) [5] - 伴随症状包括头痛 恶心 呕吐 畏光 结膜充血 肌肉疼痛等 [6] - 与登革热区别在于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但关节痛更剧烈持久 [6] 防控措施 - 个人防护需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使用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产品 避免蚊虫密集区域停留 安装纱门窗 使用蚊帐及灭蚊工具 [1][7] - 环境清理需清除闲置容器积水 填平洼地 每周更换水养植物用水 严密加盖储水容器 [8] -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及预防疫苗 防蚊灭蚊是核心防控手段 [6] 治疗原则 - 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多饮水休息 使用扑热息痛退烧 按程度使用止痛药(避免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 [9] - 出现症状尤其有疫区旅居史者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暴露史 [1][9] 全球预警 - 世卫组织警告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 法国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 印度 孟加拉国及欧洲多国报告输入性与本土传播病例 [13] - 世卫正支持成员国研发诊断方法 培训人员 加强医疗系统及扩大疫情监测范围 [13]
佛山顺德基孔肯雅热病例接近三千:已外溢至省外
第一财经· 2025-07-23 19:45
回顾7月15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首次通报了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当天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确诊病例数就增加了两千多例。 2025.07. 23 本文字数:174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题图 | 央视新闻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23日的通报,截至2025年7月22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 热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对比7月21日,7月22日一天内病例数就增长了463例。 截图来自公众号"健康顺德" 基孔肯雅热疫情不仅扩散至佛山市其他区,而且还外溢至省外。 根据佛山市7月20日的通报,截至7月19日,该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这里面除了顺德区 1790例外,禅城区和南海区确诊病例分别为49例、34例。 与此同时,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近日也通报称,澳门卫生局7月18日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 肯尼亚热病例报告,列为本澳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尼亚热病例。患者是中国澳门居民,男性,61 岁,居住于青洲大马路青怡大厦,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 ...
世卫组织发出警报,中疾控:没有人传人迹象
财联社· 2025-07-23 19:40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广东省佛山市自7月8日发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1日累计确诊病例达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1] - 中国疾控中心确认基孔肯雅热无人传人迹象,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1] - 世界卫生组织于7月22日发布警报,提示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本地传播风险,疫情活跃区包括美洲、亚洲和非洲 [1] 疫情传播特点 - 我国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近期南方个别城市出现输入疫情引发的本地传播 [1] - 东南亚地区疫情持续活跃,但我国尚未形成稳定疫源地 [1] -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关节剧痛和皮疹 [1][2] 防控措施建议 - 疫区需迅速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 [1] - 公众白天外出应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产品 [2] - 家庭需安装纱门窗、使用蚊帐,配合电蚊拍或蚊香液灭蚊 [2] - 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者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 [2]
佛山顺德基孔肯雅热病例接近三千:已外溢至省外,传播快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7-23 19:27
有感染科专家认为,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患者,主要以无症状感染和轻症为主,导致很多人不去医院就 诊,感染源难以被发现,再加上人员流动密集,在蚊子叮咬作为媒介作用下,更容易造成扩散。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23日的通报,截至2025年7月22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 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疫情不仅扩散至佛山市其他区,而且还外溢至省外。 根据佛山市7月20日的通报,截至7月19日,该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这里面除了顺德区1790例 外,禅城区和南海区确诊病例分别为49例、34例。 与此同时,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近日也通报称,澳门卫生局7月18日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 尼亚热病例报告,列为本澳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尼亚热病例。患者是中国澳门居民,男性,61岁, 居住于青洲大马路青怡大厦,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发热、头痛及全身 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18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感 染基孔肯尼亚热病毒并呈阳性。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将安排接受住院治疗,患者同住人士暂无不适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快讯· 2025-07-23 15:51
基孔肯雅热疫情与防控措施 - 我国南方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 [1] - 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和关节痛等 [1] -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1] - 防控措施包括清除蚊虫孳生地 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驱蚊剂 [1] - 建议家中安装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免在蚊虫密集处逗留 [1] - 出现高热 关节剧痛 皮疹等症状或有蚊虫叮咬史 疫区旅居史者应立即就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