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
搜索文档
倾听尼山2025|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9:10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解读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强调文明多元价值与协同发展[7] - "各美其美"主张尊重各文明独特价值,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西方文明的科技创新特质[7] - "美美与共"倡导文明互鉴,通过尼山论坛等平台推动全球现代化问题的协同解决[5][7] 儒学现代价值与发展 - 儒学核心思想"仁""礼"可指导青年品格塑造与社会行为规范[13]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助力现代人才培养[13] - "义利观"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和为贵"思想促进社会治理和谐[16] 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 - 利用新媒体短视频、VR/AR技术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形式[14][21] - 将儒学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博物馆实践教学增强文化认同[15][19] - 中外学者共译《论语》等典籍,推动经典跨文化传播[23] 儒学国际影响力 - "一带一路"倡议将文明互鉴拓展为经济文化深度合作[9] - 中国通过抗疫援助、基建承诺兑现展现"信"文化的大国担当[22] -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22][28] 儒学当代转型 - "学以致用"从经典研习发展为跨学科知识整合与科技创新应用[29] - "和谐"思想从人伦秩序升华为生态伦理与多元文化共生的系统思维[29] - "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契合[29]
倾听尼山2025 | 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5:15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解读 - 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强调各文明独特价值与相互借鉴的必要性 [2] - "各美其美"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 中华文明以包容性著称 西方文明在科技创新方面领先 [2] - "美美与共"倡导文明平等对话 尼山论坛作为平台促进全球现代化问题探讨 [3] 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 企业管理中运用儒家"义利观"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8] - 社会治理借鉴"和为贵"思想构建和谐关系 [8] - 个人发展层面通过"自省""慎独"应对现代生活压力 [8] 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策略 - 基础教育阶段增加书法 国画 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 [10] - 利用博物馆 文化馆开展实践教学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 [10] - 高校开设考古学 非遗保护等专业培养传统文化人才 [10]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方式 - 结合VR AR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11] - 通过短视频 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儒学经典 [11] - 制作传统文化题材动漫游戏吸引年轻群体 [11] 儒学核心思想的现代转化 - "学以致用"从经典义理拓展为跨学科知识整合与科研成果转化 [15] - "和谐"思想发展为多元主体共生共荣的系统思维 [15] - "天人合一"理念升华为生态伦理 支持可持续发展 [15] 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实践 -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中国对基础设施承诺的诚信 [11] - 中外学者共译《论语》等典籍促进文明互鉴 [12] - 通过良渚古城 四大发明等实证讲好中国故事 [12]
万里殊俗 大道同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59
中希文明交流与展览活动 - 故宫博物院举办“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以神话与历史双线叙事结构吸引大批观众 [7][9] - 展览展出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珍贵文物,并设置“海月同辉”篇章,对照展出13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文物与克里特青铜时代文物 [7][9]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279件(套)文物,时间跨度近5000年 [4][10] 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 - 中国与希腊于2008年签署关于防止非法文物进出境的谅解备忘录,并在文物保护、展览交流等方面持续合作 [12] - 中国国家文物局计划加强两国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包括推动保护机构缔结友好关系,并在考古研究、保护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13] - 2023年4月中国等10国发起设立亚洲文化遗产联盟,目前已有20个成员国、伙伴国和观察员国,是亚洲首个文化遗产领域政府间国际组织 [15] 社会力量与基金支持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设立“文明对话专项基金”,并接受辉煌中轴(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笔捐赠 [2][14] - 基金旨在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事业,标志着社会力量正式参与支持 [14] 全球文化遗产现状 - 截至2024年8月,全球168个国家共有1223项世界遗产,其中中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 [14]
“儒伊文明对话会”聚焦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网· 2025-06-17 09:11
会议背景与主题 -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共同主办"儒伊文明对话会"在吉隆坡举行 [1] - 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 [1] - 中马两国近百名学者参与 [1] 核心观点与致辞内容 -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强调对话会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互鉴,落实中马领导人共识 [1] - 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千年交往蕴含历史经验,加强对话可为全球南方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智慧 [1] - 马来西亚总理夫人旺·阿兹莎期待通过对话化解潜在冲突,秉持和平、自由、仁爱与公正理念 [1] -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称中马是儒伊文明互鉴典范,智慧之光助推两国"切水不断"的情谊 [1] 学术交流与合作展望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奥斯曼·巴卡尔认为对话会具历史意义,期待与国际儒学联合会深化务实合作 [2] - 中马学者探讨儒家与伊斯兰文明的共通点,回顾"伊儒会通""回儒对话"历史经验 [2] - 学者从多视角讨论深化文明对话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路径 [2]
“为连接彼此带来更多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1
中希文明交流与合作 - 中希两国联合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搭建文明交流新平台[1] - 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心成立,希腊学者表示中心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年轻一代友谊[1] - 中国国家文物局介绍两国在文物保护、展览交流领域合作成果,强调拉紧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纽带[1] 文化与旅游交流成果 - "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等展览吸引大批中国观众,希腊驻华大使称其激发文化共鸣[1] - 2024年中国入境希腊游客达14万人,较2019年增长30%[1] - 中国对希腊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便利希腊民众来华[1] 文化遗产与创新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指出文化遗产是创新源泉,需推动文明对话和多领域合作[2] - 联合国代表强调各国是文化遗产和文明古都的守护人[2] 人文交流倡议 - 希腊驻华大使希望两国民众增加互访促进相知相亲[1] - 希腊学者鼓励希腊年轻学者学习中文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1]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 驻华大使向世界推介故宫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1:47
故宫博物院活动 - 2025年"使节进故宫"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等40余人参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1] -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博物馆 [1] - 故宫所在的紫禁城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 [1] 驻华使节评价 - 所罗门群岛驻华大使巴雷特·萨拉托表示被故宫的宏伟、广阔和丰富馆藏震撼,强烈推荐其国民来故宫"打卡" [1][3] - 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巴阿达·卡岚达泽认为故宫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促进人文友谊的重要平台 [3] -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多次造访故宫,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如半隐秘的小庭院和小建筑 [3] - 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从文明互鉴的角度表达感受,认为互相理解彼此的文化最关键 [4] 文化意义 - 故宫不仅见证了历史更迭,也成为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4] - 通过驻华使节视角,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感受到文化之间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力量 [4]
联合国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
新华社· 2025-06-10 21:31
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 - 中国、埃及、秘鲁、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及联合国文明联盟共同主办"庆祝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对话会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通过视频致辞强调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友谊的桥梁 [1]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对话对于建立理解和信任至关重要 [1] - 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呼吁促进宽容、对话和包容 [1] - 联合国副秘书长莫拉蒂诺斯赞扬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1] 活动具体内容 - 对话会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200余位联合国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专家学者参与 [2] - "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包含三部分内容 [2] -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文艺演出在联合国大会厅举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演员表演 [2] 文明对话国际日设立 - 2024年6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2] - 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已于6月5日分别举办庆祝活动 [2] - 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泰国曼谷、荷兰海牙等联合国驻地也将举办主题活动 [2]
6月9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0条
快讯· 2025-06-09 20:02
宏观经济数据 - 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4] - 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有下降但核心CPI涨幅扩大 [5] - 一季度全国跨省就医结算达7000余万人次 [12] 产业转型升级 - 消费品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 [6] - 港口加快智慧绿色转型 [7] - 湖南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9] 农业与消费品 - 各地麦收加速推进且夏种夏管有序进行 [8] - 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 [13] 政策与民生 - 国务院专题学习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 -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央视网· 2025-06-09 19:55
全球文明倡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 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 [2] - 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1] 文明对话国际日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 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1] - 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 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 [1] -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 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 [1] 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行动 - 中国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 提出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 与非方携手推进"文明互鉴伙伴行动" 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 [2] - 中国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良渚论坛" 世界古典学大会 开设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 [3] - 中国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 举行中外旅游年 文化节 青年艺术节等活动 [3] 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 端午节期间 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 [4]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发掘千年古城 [4] - 来自希腊 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在中国各地展出 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 [4]
敦煌奏响丝路文明互鉴新乐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8:56
在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上,一个奇妙的符号静静讲述着文明交融的故事。 "三兔共耳"——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传说它最早出现在6世纪的敦煌,但其形象早已经 由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沙漠与山川,跃上英国的瓷砖画,融入埃及的陶瓷,跳进德国的教堂钟表…… 起源之谜仍未揭晓,寓意为何众说纷纭。这一符号无声见证:纵使山海阻隔,岁月漫长,文明始终没有 孤独前行。 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演变。在这样一个呼唤理解与包容的时代,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比以往更 为紧要。 近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甘肃敦煌举行。来自五洲四海的约400名中外嘉宾共聚此地,聆听 历史的回响,凝聚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在这里,人们发现,"美"并非统一的标 准,而可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古道新程,心路相连。昔日,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在山间回荡,袅袅孤烟在大漠飘飞。如今,呼啸 的"钢铁长龙"夯实着"硬联通",政策规则标准协同构建起"软联通",日益丰富的人文交流拉近了"心联 通"……150多个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丝路重焕荣光。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