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王信:正积极探讨进一步扩大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可行性
快讯· 2025-04-21 15:54
4月21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来越多国家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 目录感兴趣,人民银行也在积极探讨进一步扩大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可行性。"这样的话, 多边目录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本地可持续金融目录提供参考,进一步便利跨境资本向绿色低碳领 域流动。"王信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强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标准制定,优化绿色金融政 策工具箱,更好促进绿色低碳相关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发展,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绿色 低碳转型。(人民财讯) ...
绿色金融推动降碳增绿
经济日报· 2025-03-26 05:58
绿色金融政策推动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 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 [1]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以适应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全方位深刻变化 [2]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1] 绿色贷款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四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 [3] - 绿色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 全年增加6.52万亿元 [3] - 投向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2.25万亿元和12.44万亿元 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5% [3]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银行机构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领域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3] - 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发放10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 系江苏省首笔航运企业转型金融贷款 [5] - 浙江嘉善农商银行创新开发以碳普惠交易权作为抵押担保的专项绿色信贷产品 [5] - 广西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动纳税信用转化成融资信用 为高碳企业提供设备升级资金保障 [4] 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 转型金融成为绿色金融有效补充 重点支持高碳行业或无最优绿色解决方案领域 [4] - 碳金融产品创新潜力巨大 包括碳资产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碳期货和碳期权等交易工具 [6] - 探索排污权、用水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及绿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6] - 南京银行创新引入转型效果评价机制 贷款付息利率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 [5] 行业发展挑战 - 绿色金融项目面临技术迭代快、政策变动频繁和市场波动大三重风险 [7] - 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缺乏规范统一标准 [7] - 银行内部配套能力不足 专门制度和流程不够健全 [7] - 传统行业设备更新面临期限错配、风险集中和技术评估难等痛点 [6] 风险防控措施 - 银行机构需加强授信和投资尽职调查 全面识别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7] - 推动建立统一环境信息披露平台 获取更准确企业环境信息 [8] - 培养引进环境科学、工程、金融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8] - 建立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机制 满足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需求 [8]
新疆首笔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贷款落地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5 20: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成功发放新疆首笔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贷款 金额30000万元 用于支持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 标志着新疆和该行在转型金融领域的首次突破 [1] - 转型金融是国际气候合作重要共识 旨在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电力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40% 煤电低碳改造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意义 [1] -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并在新疆等4家分行先行试用 通过节煤降耗改造 多能互补等技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1] 转型金融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制定《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煤电行业)》试用稿及标准使用说明 选择新疆分行等4家机构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1] - 转型金融标准通过第三方认证评估机制 对煤电供电煤耗 大气污染排放及调峰能力等指标进行严格认定 [2] 项目具体实施 - 贷款支持项目为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 采用煤电与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接入电网模式 [2] - 项目通过提升煤电调节能力与新能源电力打捆 实现煤电行业低碳转型 各项指标均符合转型金融认定标准 [2] 银行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将转型金融业务认定及统一授信纳入全流程管理 开发转型金融贷款 碳足迹挂钩贷款 碳配额质押融资等特色产品 [2] - 截至2025年2月末 该行绿色融资业务余额达362亿元 服务客户1100户 [2] - 该行作为新疆转型金融先行者 持续强化高碳行业转型路径研究 通过定制化方案解决客户绿色转型投融资需求 [2] 未来发展规划 - 银行将继续贯彻国家双碳战略 丰富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煤电行业绿色转型 [3] - 通过转型金融标准试用 为全国推广转型金融标准积累实践经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