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精神

搜索文档
砥砺复兴,尤见精神可贵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27
未来从历史中走来。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正在新征程上昂首阔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6日 08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80多年前嘹亮的军号声,至今仍回响于人们的心间。 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百团大战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 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无声诉说着这一历史的壮举,生动展现着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破袭正太铁路、鏖战狮脑山、攻坚娘子关……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 军挺身而出。105个团如利剑出鞘,以百团大战的胜利,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惊涛骇浪,方显中流砥柱。远不止百团大战,翻开抗战的厚重史册,一组组数据展示着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力量——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 万人。在14年抗战中,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孕 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砥砺复兴,尤见精神可贵。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有着跨 越时空的巨大力量。它如磁石、如火炬般吸引着、引领着无数年轻人,怀揣着强国有 ...
国新办发布会公布九三阅兵活动具体安排
新华网· 2025-08-25 15:23
阅兵活动总体安排 - 阅兵时长约70分钟,编设45个方(梯)队,受阅部队将在长安街列阵接受检阅 [2][6] - 活动按阅兵式和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分列式顺序为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 [6] -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首次集中亮相 [2][10] 阅兵编队结构与军事布局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点:"一老"为抗战老部队,"一新"为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7]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包含7个作战群: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 [7] - 空中梯队采用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现役主战机型组成 [7] 新型武器装备展示 - 受阅武器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包括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 [10] - 首次集中展示陆海空系列无人智能装备、反无人装备及网电作战新型力量,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10] - 高超声速武器、防空反导系统和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集体亮相 [10] 训练与保障体系 - 阅兵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要求达到整齐划一、精准协同、米秒不差的标准 [9] - 采用北斗定位、智能评估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辅助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编队训练、空地协同训练等 [9] - 依托战时指挥体制指挥阅兵行动,采取作战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计划 [9] 仪式设计与历史意义 - 联合军乐团设置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80名礼号手象征抗战胜利80周年 [10] - 演奏曲目包含《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及新时代创作曲目 [10] - 本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首次阅兵,突出展示军事力量结构优化和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 [4][7] 民生保障措施 - 集中训练点位选择远离市区、居民密度较小区域 [12] - 天安门合练时间避开工作日,安排在周末夜间进行 [13] - 部队机动采用集中编组方式,压减行军梯队数量和间隔,大型装备远离市区集中停放 [13] - 空域管制仅对阅兵基准航线周边低空空域分时段净空,避开民航运行高峰 [15]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21
政治引领作用 - 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率先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2] - 推动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向国民党递交合作宣言 9月22日宣言发表标志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 - 坚定维护统一战线 抗战相持阶段应对三次反共高潮 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策略巩固团结抗战局面[4] 社会动员机制 -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8月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和人民总动员[5] - 贯彻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强调"民力和军力相结合" 1938年《论持久战》指出战争伟力根源在于民众[6] - 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美军观察组确认"共党将民众与军队结为一体" 日方承认中共在争取民心方面远超对手[6] 战略指导体系 - 早期武装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率先开展游击战争 1932年发布《对日战争宣言》[7] - 提出持久战理论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准确预见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8] - 创新游击战战略 1937年确定"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方针 1938年将游击战提升至战略高度[8] - 主导敌后战场 创建抗日根据地 开展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战术 相持阶段后成为主战场[9] 组织能力建设 -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延安整风克服教条主义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11] - 强化集中统一领导 六届六中全会明确领导地位 通过系列决定强调一元化领导[12] - 构建优良作风体系 形成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自我批评三大作风[13] 历史成果与影响 - 铸就抗战精神 展现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14] - 获得国际认可 爱国侨领陈嘉庚1940年考察后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3] - 形成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成为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核心要素[13]
澎湃不屈精神的音画史诗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民日报社推出"江山如画"美术融媒项目 第一期短视频《不屈》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策划 通过17件抗战主题美术经典作品的数字水墨再创作 结合动画影像和原创歌曲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5][6] - 抗战主题美术创作自抗战时期至今持续90多年不断发展 从早期揭露侵略者暴行、凝聚民族精神 到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视觉礼赞 构成一部荡气回肠的视觉交响乐 [5][6] - 不同时期的抗战主题美术作品通过真实再现与艺术重构、崇高美学与史诗表达、语言创新与艺术传情等方式 立体呈现宏阔抗战图景 彰显独特的艺术风貌与宏大叙事的史诗品格 [7][8][9] 美术创作发展历程 - 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用刻刀和画笔揭露侵略者暴行 凝聚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力量 作品在抗战前线后方和国际广泛传播 [5] - 新中国成立后持续涌现抗战主题美术精品 如罗工柳油画《地道战》、詹建俊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等 [6] - 90多年来抗战主题美术创作不断丰富抗战历史的艺术表达 镌刻不可磨灭的记忆 塑造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 [5][10] 艺术表现手法 - 真实再现与艺术重构有机融合 如詹建俊、叶南油画《黄河大合唱》将音乐旋律转化为视觉图像 全山石、翁诞宪油画《血肉长城》以象征性艺术语言展现爱国情怀 [7] - 崇高美学与史诗表达相互交织 作品在宏阔空间和形色张力中彰显抑制与抗争、悲壮与崇高的美学风骨 如陈逸飞油画《黄河颂》以浪漫诗意化语言表达胜利曙光 [8][9] - 语言创新与艺术传情深度共振 写实语言融入精湛技艺 如袁武中国画《东北抗联》突破传统表现抗联战士意志 徐青峰油画《血战台儿庄》传递大无畏精神 [9] 数字技术应用 - 短视频《不屈》以数字水墨方式对17件抗战主题美术经典进行再创作 通过动画影像、原创歌曲与当代叙事融合 强化主题表达情感张力 [5][6] - 新媒体技术将静态画面转化为动态视频 凝固瞬间演绎为铁血奋战过程 悲壮音乐旋律嵌入血火硝烟 激活历史记忆和崇敬之情 [9] - 采用国风音乐为主要创作风格 融入童谣、唢呐、冲锋号等民族器乐和声音元素 以音诗音画实现情感表达 [7]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座谈会在驻马店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21 18:38
座谈会上,驻马店市、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省委老干部局、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 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有关专家及抗战将领亲属代表 作交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河南是一片红色沃土、英雄土地,中原儿女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必将被历史和民族铭记。新征程上,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激扬奋勇向前的精神 力量,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刘宁强调,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 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统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力谱写新篇章。要深刻领 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坚定信仰信念,强 化责任担当。要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筑牢物质 技术基础,以实施高效能治理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扎实开展 学查改系列专项行动,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增强"闯"的精 神、"干"的劲头,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抓好 ...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在2025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17:21
清华大学历史与精神传承 - 清华大学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与北大、南开南下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后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直至1946年北上复员 [3] - 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蕴含刚健 勇毅 坚忍不拔 卓然超群等内涵 其纪念碑现立于清华园 [3] - 抗战期间百余所中国大学向西部和南部大后方转移 完成史无前例的成建制大规模迁徙 [4] 学术成就与人才培养 - 西南联大办学条件艰苦 铁皮屋顶教室 茅草宿舍需容纳40余人 [7] - 联大教师吴大猷在有限条件下创建中国首个原子 分子光谱实验室 撰写国际标准专著《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7] - 联大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 6位"两弹一星"元勋 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7] - 联大要求文科生必修自然科学课程 理工科生必修社会科学课程 并由著名教授教授基础课程 [7] 爱国精神与使命担当 - 联大1100余名学子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 缪弘学长在1945年8月初战斗中牺牲 [6] - 物理学家周培源转向军事应用领域研究湍流 开设"弹道学"课程以物理服务国防 [6] - 历史学家钱穆在联大期间撰写的《国史大纲》提出民族前途需从先民文化获得生机 [4] - 联大师生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为信念 用"上前线的激情"读书工作以担负建国重任 [6] 教育理念与学术传统 - 联大校长梅贻琦强调通识教育重要性 指出"通识之用 不止润身而已 亦所以自通于人也" [7] - 清华校史贯穿"明耻图强"到"学术独立" 从"一二·九"运动到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8] - 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期 各国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竞争空前激烈 [8]
凝聚民族魂、提振强军志 从“多”“高”“新”等关键字里透视九三阅兵活动看点
央视网· 2025-08-21 10:04
阅兵活动整体设计 -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和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 总时长约70分钟 [1] - 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 涵盖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 [1] - 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和数百台武器装备 要求整齐划一、精准协同、米秒不差 [10] 参阅力量组成特点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点 包括抗战老部队和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 [4] - 新质新域力量出现在参阅序列中 涵盖各战略方向、各军兵种和各类型部队 [15][17]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 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 [4] 武器装备展示亮点 - 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对外展示 [8] - 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大多采取混合编组 一个方队多型装备、一个梯队多个机种 [21] - 空中梯队由先进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 基本涵盖现役主战机型 [4] 训练方法与技术应用 - 依托综合训练场划分徒步和装备两大训练区 区分方队训练和整体合练 [25] - 运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实时捕捉单兵、单排面训练姿态 通过视频截取编辑和逐帧回放进行动作纠偏 [27] - 坚持实战标准 注重科学训练 激发练兵动力 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 [10][25] 活动意义与特色 - 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除演奏抗战经典曲目外 还将唱响体现时代特色和强军风采的新创曲目 [10] - 在全军范围遴选抗战英模单位参加受阅 彰显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 [21] - 既体现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血脉传承 又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19]
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阅兵活动安排 -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和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 总时长约70分钟 [1][5] - 阅兵式环节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 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 [2][5] - 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2][5] 方队编组结构 - 编设45个方(梯)队 [2][5]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征:"一老"是抗战老部队 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抽组;"一新"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 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2][5] - 战旗方队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部队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 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 [6] - 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 编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 [2][8] - 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 基本涵盖现役主战机型 [2][9] 武器装备展示 - 参阅武器装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 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8] - 地面和空中装备体系编成、混合编组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对外展示 [8] - 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 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 按作战模块编组展示体系作战能力 [8] - 遴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受阅 包括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8] - 集中亮相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 [8] - 参阅装备数量型号达上百种 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高 [9] 纪念元素设计 - 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 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 [2] - 在抗战元素呈现上 将194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14年抗战历程等年代符号融入阅兵规模、装备数量、队形编排等设计 [6] - 奏唱抗战曲目融入纪念大会暖场环节 包括《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 [7] - 演奏队形整体设置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 前排设置80名礼号手寓意抗战胜利80周年 [7] 训练保障体系 - 阅兵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 [10] - 坚持实战标准 依托战时指挥体制指挥阅兵行动 采取作战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计划 [10] - 利用北斗定位、智能评估等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辅助训练 提高训练质效 [10] - 按照联合要求精确筹划控制方队梯队分练和全要素全流程合练 实现各领域各要素深度耦合 [10] - 通过米秒级行动强化部队指挥运行、信息融合与战术协同 夯实联合素养 [11]
各项准备基本完成 新型装备将集中亮相
新华社· 2025-08-21 00:25
阅兵活动总体安排 - 阅兵时长约70分钟,编设45个方(梯)队,受阅部队将在长安街列阵接受检阅 [1] - 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分列式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 [3] - 筹备原则为不扰民、少扰民,通过优化训练点位部署、合练时间安排及机动方案降低对居民影响 [7][8][9] 武器装备展示 -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2019年国庆阅兵后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 [1][5] - 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包括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按实战化模块编组展示体系作战能力 [6] - 首次遴选陆海空系列无人智能装备、反无人装备及网电作战新型力量受阅,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等 [6] - 集中亮相高超声速武器、防空反导系统及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示战略威慑实力 [6] 编队设计与军事力量结构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点:"一老"为抗战老部队,"一新"为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3]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 [3] - 空中梯队采用模块化体系化编组,涵盖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现役主战机型 [3] - 编排设计突出军事力量结构完善、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及武装力量体系完备 [3] 训练与保障体系 - 训练坚持实战标准,依托战时指挥体制指挥阅兵行动,采用作战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计划 [4] - 运用北斗定位、智能评估系统及模拟仿真手段辅助基础训练、编队训练、空地协同训练及特情处置训练 [4] - 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通过科学训练与周密保障实现精准协同 [4] 主题内涵与象征意义 - 阅兵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首次阅兵,凸显纪念抗战胜利主题,体现伟大抗战精神赓续传承 [2] - 内涵意蕴包括宣示军队听党指挥信念、展示军兵种结构崭新布局、体现能打胜仗实力底气 [2] - 联合军乐团演奏队形设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80名礼号手象征抗战胜利80周年 [6]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央视网· 2025-08-20 20:10
阅兵规模与编组结构 - 阅兵包含45个方(梯)队 涵盖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 [1]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 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7个模块 [1] - 空中梯队采用模块化体系化编组 由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现役主战机型组成 [1] 新型装备展示特点 - 首次亮相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为第一次对外展示 [2] - 武器装备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 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 包含多款国之重器 [1][2] - 空中梯队包含多型明星装备 部分机型为首次公开亮相 体现空中作战力量跨越式发展 [1] 阅兵历史意义与定位 - 阅兵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体现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1] - 活动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 [1]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征 包含抗战老部队和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 [1] 文化展示与准备进展 - 联合军乐团及合唱团将演奏抗战经典曲目 并唱响体现时代特色和强军风采的新创曲目 [2] - 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 受阅官兵将以昂扬精神状态接受检阅 [2] - 活动定于9月3日举行 为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胜利之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