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

搜索文档
南方强降雨持续 明天起我国高温发展增多
快讯· 2025-06-15 08:54
智通财经6月15日电,今日我国南北方的降雨都将持续,南方的强降雨将集中在江南一带,北方在内蒙 古东南部或现同期少见的强降雨,仍需注意防范。明天起,随着冷空气和降雨的影响减弱或结束,我国 多地气温将迅速反弹,预计明天至18日,从华北南部、黄淮到四川盆地、江南北部将出现成片的高温, 四川盆地东部到河南、山东中西部可超38℃,河南中北部的最高气温更是会成片达到或超过40℃。 南方强降雨持续 明天起我国高温发展增多 ...
中央气象台:“蝴蝶”今天将再次登陆,华南降雨强,华北内蒙古有降雨及强对流
央视网· 2025-06-14 09:42
台风"蝴蝶"动态及影响 - 台风"蝴蝶"将于14日中午在广东雷州到广西北海一带沿海二次登陆 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1~12级 30~35米/秒) [1] - 登陆后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 广西广东交界处将出现强降雨 需警惕次生灾害 [1] - 当前中心位于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方约140公里海面 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 移动速度20~25公里/小时 [1] 华南江南强降雨预警 - 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 伴有短时强降水及雷暴大风 [2] - 南海西部、北部湾等海域阵风达9~10级 台风中心经过区域阵风12~13级 [2] - 强降雨受台风"蝴蝶"、西南季风及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 [2] 北方降雨及强对流天气 - 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未来三天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伴雷暴大风或冰雹 [3] - 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等地局地雷暴大风达10级以上 最大风力11级 [3] - 强对流主要影响时段为14日白天至前半夜 [3] 高温预警 - 18日前华北南部、黄淮等地累计高温日数达5~7天 日最高气温35~38℃ 局地40℃ [7]
华南江南多地或遭极端台风雨 北方迎大范围降雨和对流天气
央视网· 2025-06-14 09:17
台风"蝴蝶"影响及降雨分布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预计于6月14日中午在广东雷州到广西北海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1][2] - 受台风影响,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今明两天将持续强风雨,冷空气南下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也将出现强降雨 [2][3] - 今日广东大部、广西东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局地特大暴雨 [3] - 明日内蒙古东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5] - 后天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6] 华北东北降雨及强对流天气 - 今起三天华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 [2][5][6] 高温天气发展趋势 - 昨日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河南等地高温连成片,今明两天四川、陕西高温减弱但重庆、河南等地持续 [8] - 16日至17日高温再度增强,河南及周边多地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郑州16日至18日可能达40℃ [8]
未来产业: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附46页PPT)
材料汇· 2025-06-13 23:14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径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具有能量密度高、燃料储量丰富、安全性优越的特点 [2] - 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及磁惯性约束(直线型装置) [2] - 全球多个装置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 [2] 行业发展新阶段驱动因素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化,中国通过财政支持、央企协同等政策推动核聚变产业发展 [3] - 全球聚变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达50家,80%为私营企业,美国占半数 [3] - 高温超导技术将托卡马克体积缩小至传统装置的1/40,成本降低、迭代加速 [4] - 直线型磁惯性装置Helion计划2025年达到Q>1,2028年实现50MW商用并网 [4] - 2025-2027年是国内聚变装置密集建设期,包括BEST、洪荒170等,年均投资超100亿元 [5] 技术路径进展 - 磁约束路线中托卡马克最成熟,日本JT-60装置1998年实现Q=1.25 [21] - 惯性约束路径中美国NIF装置2022年实现Q>1,但系统总Q值仍远小于1 [24] - 磁惯性约束路径工程灵活性强,Helion计划2025年实现Q>1 [27] - 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推出,中国计划2035年建设1000MW级混合堆 [60] 装置成本结构 - 低温超导托卡马克初代实验堆投资约150亿元,迭代周期5-10年 [7] - 磁体系统占低温超导托卡马克成本20-3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达50% [7] - 直线型装置投资约30-40亿元,迭代周期1-2年,电源系统占50%成本 [7] - ITER项目总投资超220亿美元,SPARC高温超导装置投资30亿美元 [49] 经济性分析 - 低温超导托卡马克和直线型装置在Q=30和Q=3时度电成本分别为0.31、0.27元/kwh [8] - 聚变功率提升后度电成本有望低于0.2元/kwh,将成为成本最低能源形式 [8] - 聚变能预期LCOE为30-140美元/MWh,已具备与可再生能源竞争潜力 [113] 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呈现民企在细分领域确立优势、关键系统以国家队为主的供应生态 [108] - 西部超导承担国内超导托卡马克90%以上磁体订单 [108] - 国光电气聚焦真空部件,安泰科技参与偏滤器核心部件制造 [108] - 国内成本优势明显,1个ITER造价可支持2个CFETR建设 [93]
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
东吴证券· 2025-06-13 15: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但实现难度高,当前技术路径多样,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 [4] - 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化,多种技术路径百花齐放,装置密集建设期招标体量大,节点验证即将到来 [4] - 核聚变供应链长、工程难度大,不同技术路线成本拆分有差异,产业链核心系统多由央国企承担,民营企业聚焦细分领域 [4] - 远期经济性测算彰显核聚变潜力,托卡马克和直线型装置度电成本低于火电,具备商业化竞争力 [4] - 建议关注核心供应商,如西部超导、联创光电、爱科赛博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 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核结合形成较重核和极轻核(或粒子)的核反应,优势是能量大、燃料足、安全、放射性低、度电成本低,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 [9] - 核聚变需极高温度使物质成高温等离子体,有效约束方式有磁约束、惯性约束、磁惯性约束 [10] - 磁约束是用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发生聚变反应,托卡马克装置是当前物理研究最成熟路线,ITER计划验证商业聚变工程可行性 [14][16] - 惯性约束是用激光或粒子束加热压缩燃料靶丸触发聚变反应,NIF实现聚变净能量增益,但系统总Q值仍远小于1 [19] - 磁惯性约束融合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优点,设备小型化与工程灵活性有潜力,Helion计划25年下半年Q>1,28年实现商用并网 [20][22] - 核聚变难点包括克服库仑斥力、满足劳森判据Q阈值、选择反应材料、工程复杂度高 [26][28] Part2 为什么当下是可控核聚变的新阶段 - 政策端,全球多国政府支持可控核聚变,中国通过多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海外锁定商用时间窗口加速技术转化 [33][36] - 投资端,国家队主导科研,私营企业加速商业化,企业数量快速扩张,中国和海外均有众多企业布局不同技术路线 [37][40] - 多种技术路径有所突破,高温超导应用使托卡马克体积缩小、成本降低、迭代加速;直线型模块化设计简化装置、缩短迭代速度;NIF惯性路线实现Q>1;推出聚变 - 裂变混合堆规划 [42][48][55] - 2025 - 2027年是可控核聚变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年均投资额超150亿元,装置建设拉动招标体量扩大,行业典型项目招标向更高参数、更复杂系统升级 [59][63] - 关键节点即将到来,2025 - 2027年多个项目将进行Q值验证、装置建设、商业订单签约等,标志着行业从“实验”迈向“能源” [64] Part3 装置架构拆解与产业链成本图谱 - 托卡马克装置主要部件包括磁体系统、真空室、包层模块、偏滤器、真空杜瓦等,磁体系统成本占比最高,不同超导类型成本拆分有差异 [71][86][90] - 仿星器构成部件和托卡马克基本一致,但结构更复杂、工程难度大、成本高,运行更稳定,设计灵活性高 [94] - 直线型磁惯性约束装置投资成本低,检修更换和装置迭代容易,电源系统成本占比最高 [99] - Z箍缩装置工程复杂度低于托卡马克,脉冲电源系统成本占比最高,运维成本受金属衬套更换影响大 [103][105]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呈现民企在细分领域确立优势、关键系统以国家队为主的供应生态,不同部件有不同的供应商 [106][108][109] Part4 核聚变度电成本具备竞争力 - 聚变能预期价格已具备初步竞争力,LCOE范围与可再生能源相近,优于部分传统能源 [113] - 整体能源市场向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发展,传统能源LCOE呈下降趋势,生物能源成本相对坚挺 [113]
局地最高气温或超40℃ 河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快讯· 2025-06-13 13:30
局地最高气温或超40℃ 河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智通财经6月13日电,河南省气象台6月13日上午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13日至14日,河南省 淮河以北将持续高温天气。13日白天,安阳西部、新乡西部、焦作、济源、三门峡、洛阳、郑州、平顶 山、许昌、漯河、驻马店北部、南阳南部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其中三门峡、洛 阳、焦作局部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
关注猴痘等传染病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防护提示
央视网· 2025-06-13 09:4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干、咽痛、咳嗽,部分患者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 [2] - 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2] -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3] -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并全程佩戴口罩 [4] 手足口病 -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影响5岁及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高峰为4-7月,秋季高峰为9-11月 [5] - 预防措施包括居室通风、勤洗手,定期清洁消毒儿童玩具和物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7] - 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8] - 多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在5-7月 [8] -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蜱虫叮咬,穿长袖长裤,使用驱避剂,高发地区亲属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尽快送医 [9] 登革热 - 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我国本地传播疫情多在8-10月达到高峰 [10][11] -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被蚊子叮咬,使用蚊香、纱门、纱窗和蚊帐,定期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12] 人感染禽流感 - 由禽流感病毒偶然感染人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重症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3] -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直接接触生病或死亡的禽类,生熟分开,生肉烹饪熟后食用 [14] 猴痘 - 由猴痘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出现重症 [15] - 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部位分泌物为主,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了解防控知识 [16] 食物中毒 - 5-10月为高发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7] -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生熟分开,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 [18][19][20] 高温中暑 - 夏季高温天气和暑假旅游出行增多导致风险增高,症状轻则头痛、头晕,重则可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 [22] - 预防措施包括关注高温预警,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 [23][24][25]
台风“蝴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海南岛广东等地雨势猛烈
央视网· 2025-06-13 09:18
受其影响,昨日,海南岛东南部、广西中部、广东中西部等地出现达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广东沿海等地出现8~9级 大风,南海海域出现9~12级阵风。预计今天,广西南部、广东中南部、海南岛、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台湾岛等地 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400毫米)。台 风中心经过的北部湾及海南西部沿海有9~11级大风,阵风12~14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今晨同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热带风暴级)已于 昨天(12日)晚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今晨"蝴蝶"中心附近对流明显加强,但仍保持着偏心结构,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6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60~80公里。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未来24小时降水预报图 2025年6月13日08时-14日08时 (北京时) 中央气象台 - 6月13日06时制作 A0 4 10 *� 90 mm r9 图例 大雨(25-49.9毫米) 暴雨(50-99.9毫米) 大暴雨(100-249.9毫米) B 5 特大暴雨(250.0-4 ...
降温喷雾,炸飞挡风玻璃!高温下,这些东西都别放车内!
齐鲁晚报· 2025-06-12 10:55
夏天天气越来越热,高温暴晒下,汽车密闭空间内的温度可能会超过 80℃,车内放置的一些"瓶瓶罐 罐"可能会爆炸、起火,有的使用不当甚至会引发爆燃。 近日,消防员进行了一场模拟实验,揭示打火机、香水、充电宝在高温车内的可怕"变身"。更吓人的 是,降温喷雾若使用不当"威力"大增,遇到明火发生爆燃,直接将前挡风玻璃掀翻。 第一组实验物品: 打火机、香水 香水瓶喷嘴突然弹出,香水喷了消防员一身。 张震说,香水基本上都含有酒精类易燃液体,在高温条件下会加速挥发,实验中香水瓶的喷嘴突然弹出 是因为酒精挥发后,瓶内压力过大所致。 当天室外最 高温突破 35℃ 。14 时许,停在空旷水泥地上的实验车辆经暴晒后,车内温度不断攀升,大兴区消防救 援支队消防员使用热成像仪测温发现,车内温度超过 70℃,最高达到 81℃。 "除了打火机、香水,像防晒、定型喷雾等罐装喷雾类物品,在高温密闭空间,罐体内气压会迅速上 升,一旦超过耐压强度,发生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大。"听装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高温暴晒后如 果来回晃动,也有爆炸风险。 第二组实验物品: ● 2 分钟 消防员逐一将物品放到车内中控仪表工作台上。关闭车窗后,仅过去 2 分钟,3 ...
研究揭秘虹鳟“抗高温”策略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虹鳟适应慢性热应激机制研究 - 研究揭示了虹鳟在慢性热应激下的多器官/组织适应机制,相关论文发表于《水产养殖》[1] - 虹鳟为典型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16℃至18℃,水温超过20℃时摄食量减少,24℃时生长停滞并出现死亡[1] 实验设计与关键发现 - 实验设置31天的慢性热应激组与对照组,热应激组虹鳟体重增长率、饲料摄入量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显著升高,但存活率无显著差异[1] - 热应激组虹鳟肝脏抗氧化基因表达上调,氧化应激与肝损伤指标升高,表明抗氧化防御机制启动但仍出现肝损伤[1] - 鳃组织形态发生重塑:次级鳃小片长度增加,鳃丝间距和基部上皮厚度减小,自噬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上调[1] 适应机制与潜在应用 - 虹鳟通过加速肝脏糖原分解、对抗肠道炎症和鳃结构重塑应对高温,但导致肝功能受损和肠道消化能力下降[2] - 研究成果可为冷水性鱼类抗高温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