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集中度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硅业分会:上半年多晶硅基本达到产销平衡;百川股份:实控人已正常履职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7:17
博迁新材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新辉投资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61.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比例较小且时间跨度较长,长期影响有限 [1] 硅产业链供需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绝大多数企业深陷亏损 [2] - 多晶硅前五家企业总体开工率仅为42.2%,其中一家头部企业开工负荷低至24.1% [2] - 通过全产业链减产,上半年多晶硅基本实现产销平衡甚至小幅去库 [2] 百川股份董事长履职情况 -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已正常履职,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3] - 郑铁江持有公司14.19%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3] - 此前郑铁江被立案调查事件已平息,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增强 [3]
国泰海通:钢铁行业总库存重回降势 龙头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凸显
智通财经· 2025-05-20 16:25
行业评级与长期趋势 - 维持钢铁行业"增持"评级 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1] - 在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 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 [1] 需求与库存动态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为913 76万吨 环比上升68 56万吨 产量为868 35万吨 环比下降5 82万吨 [2] - 总库存为1430 66万吨 环比下降45 41万吨 维持近年同期最低位水平 [2]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4 15% 环比下降0 47个百分点 电炉开工率为64 74% 环比上升1 28个百分点 [2] - 五一假期短期影响消退后需求环比回升 但随行业转入淡季 需求或边际趋弱 库存降速可能逐步收窄 [2] 盈利与原材料数据 - 上周45港进口铁矿库存14166万吨 环比降72 62万吨 维持偏高位水平 [3] - 螺纹模拟平均吨毛利216 1元/吨 环比升23 8元/吨 热卷模拟平均吨毛利100 1元/吨 环比升32 8元/吨 [3] - 247家钢企盈利率59 31% 环比升0 44个百分点 钢价升幅大于原材料 行业盈利环比改善 [3] 供需展望与政策影响 - 地产端钢铁需求占比下降 但负向拖拽有望逐步减弱 基建托底与制造业平稳增长将推动需求逐步企稳 [4] - 部分钢企连续亏现金流 2024年两波主动性减产显示供给脆弱性 2025年供给端存在进一步减产可能性 [4] - 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行业集中度提升将带来盈利中枢长期修复 [4]
国泰海通:钢铁行业供需双降 持续看好板块低位布局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15:50
行业评级与推荐 - 维持钢铁行业"增持"评级 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1] - 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 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 [1] - 重点推荐宝钢股份(600019 SH)和华菱钢铁(000932 SZ) [1] 需求与库存动态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为845 20万吨 环比下降125 66万吨 [1]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为874 17万吨 环比下降9 52万吨 总库存为1476 07万吨 环比上升28 97万吨 维持近年同期最低位水平 [1]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4 62% 环比上升0 29个百分点 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2 09% 环比上升0 49个百分点 [1] - 电炉开工率为63 46% 环比下降0 64个百分点 电炉产能利用率为51 89% 环比下降0 14个百分点 [1] - 预期假期影响消退后需求有望环比回升 库存有望重回降库趋势 但短期需求或逐步边际趋弱 库存降速或逐步收窄 [1] 原材料与盈利情况 - 上周45港进口铁矿库存14239万吨 环比降64万吨 维持偏高位水平 [2] - 上周螺纹模拟平均吨毛利192 3元/吨 环比降39 7元/吨 热卷模拟平均吨毛利67 2元/吨 环比降34 7元/吨 [2] - 247家钢企盈利率58 87% 环比升2 59个百分点 [2] - 预期铁矿加速增产且需求难有较大提升 铁矿或进入宽松周期 钢铁成本掣肘因素有望改善 行业盈利中枢有望逐步修复 [2] 供需展望与政策影响 - 地产端需求占比下降 地产对钢铁需求的负向拖拽效应将明显减弱 财政发力下基建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 制造业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国内钢铁需求有望逐步企稳 [3] - 尾部钢企已出现亏现金流的情况 2024年两波主动性减产 供给脆弱性凸显 预期2025年供给端存在进一步减产甚至停产的可能 [3] - 2025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行业加快并购重组 集中度提升将带来盈利的长期修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