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搜索文档
政在发声|存贷款利率罕见同日双降:给企业和居民减负,也给银行负债端“松绑”
搜狐财经· 2025-05-20 15:00
LPR及存款利率下调 - 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 [1] - 以商贷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计算,月供减少56元,30年累计减少2万元 [1] - 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定期存款各期限下调15-25个基点 [1][2] - 商业银行净息差从去年四季度的1.52%进一步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43%,低于1.8%的监管合意水平 [2] 对银行及金融市场影响 - 存款降息和LPR调降同步落地,是商业银行主动稳定息差的举措 [2] - LPR调降将带动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会压缩银行资产端收益率 [2] - 存款降息有利于银行控制利息成本,但会加大揽储难度,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2] 对实体经济及消费影响 - LPR下降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负担,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 [3] - 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信贷增速降至7.2% [4] - 企业贷款增加61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住户贷款减少5216亿元 [4] - 央行将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 [4][5][6] 企业融资成本变化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比上年同期低50个基点 [7]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55个基点 [7] - 央行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截至3月末已完成27万笔、1.53万亿元贷款的明示工作 [8][9] - 试点工作从提高融资透明度、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角度探索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9]
一张“贷款明白纸”,让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一目了然”
搜狐财经· 2025-05-16 00:40
2 以往企业贷款合同或协议文本中的贷款利率已经明示,但非利息成本没有明示。因此,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增进银企互信,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 成本,明示利息成本和各项非利息成本显得尤为必要。 3 202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全国五个省(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的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率先开展。 那么,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包含哪些成本?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如何明示?央行此举有何考虑呢?今天成方君带大家一探究竟。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1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一般包含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两大块。其中,利息成本已在贷款合同或协议文本中明示,而非利息成本涉及多个收费主体。 好处一:理清融资成本明细账 "贷款明白纸"详细列明了企业需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各项非利息支出,并一一列示了收费主体、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 开透明。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企业能够对其贷款承担的所有成本了如指掌,企业知情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好处二:助企融资成本再下降 贷款企业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更加全面、清晰了解各项融资成本费用是否充分享受了优惠政策,还有哪些减 ...
专家: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关键是降低抵押担保费等非利息成本
新华财经· 2025-05-09 22:50
报告在专栏3中指出,近年来,人民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出台务实创新举措。 2024年9月起,在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五个省份试点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 对各类融资费用进行统一明示,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在受访专家看来,去年人民银行启动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通过一张"贷款明白纸"让企业 全部的融资成本一目了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行和企业对融资成本"观感"不一的问题,有利于更好 地"公开"对账,效果很好。 在其看来,目前我国贷款利息成本已经很低,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关键是要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 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 "调研反映,一些企业贷款的非利息收费名目繁多,占整体融资成本的比重甚至高于利息成本。一方 面,金融机构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地方政府、财政等各部门要发挥合力减 轻企业非利息负担;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维护并提升企 业信誉。"上述专家说。 往后看,报告强调,下阶段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 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
央行谈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 继续推广“贷款明白纸”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33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 -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冲突持续存在 [1] - 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稳固 但超大市场规模 完备产业体系 丰富人才资源等优势支撑长期向好趋势 [1] - 货币政策将平衡短期与长期 稳增长与防风险 内部与外部均衡 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健康性 [1] - 政策目标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为"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1]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当前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较完善 但文体旅游 养老托育 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存在供给缺口 县域基础设施不完善 [3] - 消费金融依赖传统信贷 直接融资占比偏低 需构建匹配需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3] - 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多样化资金需求 [3] - 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文件 强化旅游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供给 [4] - 支持汽车金融和消费金融公司发债 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 [4] 企业融资成本优化 - 非利息成本如抵押费 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名目多 透明度低 导致企业"体感"成本高 [5] - 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覆盖27万笔贷款 总规模1.53万亿元 [5] - "贷款明白纸"详细列示利息和非利息支出 提高透明度 适配度和银企信任度 [6] - 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需重点压降非利息成本 如抵押担保费和中介服务费 [6] 债券市场建设 - 国有大行持有30%债券但交易量仅占5% 中小机构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量占比超80% [8] - 10只活跃国债和政策金融债成交量占全市场30% 存在羊群效应和单边波动风险 [8] - 国债利息免税 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价差有税收优势 影响短期交易行为 [9] - 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0] - 完善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 提升定价功能和市场稳健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