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搜索文档
国债策略月报-20250901
光大期货· 2025-09-01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经过8月持续下跌,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1.85%,高出逆回购政策利率近45BP,长期资金面和经济基本面均利好债市,债市的配置力量逐步增加,债市调整基本到位;但反内卷预期推动权益市场持续走强,对长端债券形成利空,资金面无忧预期下短端债券相对稳定,收益率曲线预计进一步陡峭化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表现:风险偏好回升,国债大幅回调 - 8月资金面延续宽松,经济基本面无明显边际变化,但风险偏好回升使权益资产上涨,债市情绪受压制,长端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截至8月29日收盘,2年、5年、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40%、1.63%、1.84%、2.14%,较7月31日分别变动-1.53BP、6.12BP、13.35BP、19.25BP;TS、TF、T、TL主力合约分别收于102.418元、105.515元、107.81元、116.55元,较7月31日变动分别为0.06%、-0.20%、-0.62%、-2.16% [5][8] - 国债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有变化,2025年8月29日,2债、5债、10债、30债成交量分别为35583、61424、81725、153398手,较7月31日变化值分别为-219、-2479、-37、473手;持仓量分别为76824、136875、199086、140380手,较7月31日变化值分别为-33460、-55118、-32215、-17436手 [13] - 净基差窄幅震荡,TS、TF、T、TL主力合约有相应表现 [14][15] - TS跨期价差低位回升,2TF - T、2TS - TF、4TS - T数值较7月31日有变化 [16][18] - 长端跨期价差低位回升,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有相应表现 [19][20] 政策动态:央行灵活投放,资金利率先上后下 - 8月央行逆回购投放63146亿元、到期63680亿元,净回笼534亿元,截至8月29日,逆回购余额22731亿元;截止8月29日收盘,R001、R007、DR001、DR007分别收于1.42%、1.52%、1.33%、1.52%,较7月31日分别变动-14.50BP、-6.35BP、-6.62BP、-3.84BP [23] - 8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和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24] - 8月央行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净投放3000亿元,为连续6个月“加量续作”;叠加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8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规模达6000亿元,为今年2月以来单月新高 [27] - 8月LPR保持不变,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7月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2300亿元,余额12639亿元 [28] - 资金利率先上后下,1年期股份行同业存单小幅下行,票据利率延续弱势 [30][33][36] 债券供需:政府债发行提速 - 8月政府债发行23294亿元,到期10003亿元,净发行13291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849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4801亿元;截止8月,国债累计净发行46711亿元,发行进度70.14%;地方债累计净发行57058亿元,发行进度79.25%;2025年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4865亿元,1 - 8月累计发行32641亿元,发行进度74% [5][42] - 7月地方债全场倍数环比增加 [45] - 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美债收益率横盘震荡,信用债利差小幅压缩 [46][49][50] 策略观点:长端偏空短端稳定 长端债券受权益市场走强影响偏空,短端债券在资金面无忧预期下相对稳定,收益率曲线预计进一步陡峭化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3个月不变
经济日报· 2025-08-27 06:01
LPR利率走势 - 1年期LPR为3% 5年期以上LPR为3.5% 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1] - LPR报价持平原因为政策利率持稳及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低点[1] - 2020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累计分别下降115个基点和130个基点[2] 货币政策实施 - 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12次降准和9次政策利率下调[2]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包含总量保障 结构优化和价格引导等多维度措施[2] - 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2] 政策传导与效果 - 已实施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重点在于落实落细存量政策[3] - 财政贴息政策有效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结构性政策避免资金空转[3] - 宏观政策加强协同配合 财政 货币 产业政策形成合力[3] 未来政策展望 - 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存在下调空间 以提振内需和稳定房地产市场[3] - 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灵活性 重点跟踪前期政策传导效果[3] - 金融环境保持适宜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2]
LPR“按兵不动”显定力,综合施策勾勒金融发展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10
LPR报价情况 -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与上月持平 [1] - 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主要因M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保持稳定 [2] 货币政策导向 - LPR按兵不动属于政策观察期暂停,旨在评估前期政策效果 [3] - 5月曾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及政策利率下调,推动两个期限LPR各下降10个基点 [3] - 货币政策将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更多依靠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 [7] - 政策组合从单纯降息转向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协同发力的综合战 [8] 经济与融资环境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稳中向好减轻货币政策强力刺激紧迫性 [10]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均处于历史低位 [10] - 融资成本问题已有效缓解,政策重点转向降低非利息成本如担保费、中介服务费 [8] 金融业发展趋势 - 行业发展重点从规模追赶升级为质量与效率竞赛 [9] - 金融服务效率达全球最优水平,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普惠性和便捷性 [9][14] - 智能化技术成为核心驱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风控和效率提升 [14] - 行业构建绿色金融服务网络,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透明高效的智能贷款服务 [13] 银行体系稳健性 - 政策注重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的关系 [10] - 稳定LPR有助于呵护银行净息差,维持信贷投放能力和稳健经营 [10] - 金融监管持续完善,强调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资本充足和审慎经营 [11]
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发布|财富周历 动态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13
A股市场资金流入 - 二季度末40余只社保基金组合和20余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约16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 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配置比例升至6.4% 被动型基金年内净流入达110亿美元 [2] - 韩国投资者年内净买入中国股票4.99亿美元 此前三年累计净卖出9.85亿美元 对香港股市交易额超58亿美元 [2] 市场表现与指标 - 上证指数从去年9月2900点攀升至3700点以上 近期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以上 [2] - 截至8月20日623家披露半年报的民营企业中528家实现盈利(占比超八成) 31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46家扭亏为盈 [2] - 17家百亿私募重仓持有33只A股 合计持股市值达225.51亿元 [3] 债券与融资创新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用于绿色项目 [4] - 14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 跟踪的三大科技创新债指数年内收益率为1.36%-1.46% [4] -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拟提高贷款比例上限和延长期限 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6] 利率与基金发行 - 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4] - 7月以来新成立基金中权益类占比超七成 逾5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4] - 8月18日至24日45只新基金计划发行 环比增长36.36% 连续第四周单周发行超30只 [5] 财政与税收数据 - 前7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 7月单月151亿元环比增29%同比增1.25倍 [6]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年内首次转正) 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7]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 中央和地方收入增幅均创年内新高 [7] 信用与环境建设 - 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160.10较6月下降2.35点 仍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企业信用基本面未改变 [6] - PPP模式在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领域实施大量项目 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现代化 [5] - 广州允许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 需累计缴存满60个月等条件 [5]
8月LPR公布 连续三个月持平
环球网· 2025-08-21 10:12
LPR报价情况 - 1年期LPR为3.0% 与上月持平 [1] - 5年期以上LPR为3.5% 与上月持平 [1] - 两个期限品种连续三个月未作调整 [1] 市场预期与影响因素 - LPR报价保持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3] - 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近期维持不变 [3] - 近期市场利率有所上行 受市场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 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加点幅度的动力 [3]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 - 当前物价水平偏低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仍有空间 [3] - 下半年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调 [3] - 可能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 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以稳定楼市 [3]
如何理解8月LPR“按兵不动”
金融时报· 2025-08-21 09:30
LPR利率维持不变 - 2025年8月20日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均与前值保持一致 [1] - LPR维持不变符合预期 因作为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未发生变化 [1] - 5月曾通过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及政策利率下调推动两个期限LPR各下降10个基点 [1]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基点 [2] - 7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个基点 [2] - 利率传导机制更加畅通 社会融资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 政策背景与经济环境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 总量政策工具进入成效观察期 LPR稳定可提升后续政策实施效能 [1] - 民营企业最关注减税降费政策而非融资问题 显示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2] 政策建议与方向 -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需从抵押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2] - 应对经济冲击需综合运用财税政策 公平竞争 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措施 [2] - 我国金融服务效率在全球50个经济体中已达最优水平 [2]
LPR连续3个月不变,年内或有下调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8-21 08:15
本报记者 刘 琪 8月20日,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 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20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本月两个期限品种LPR较前月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7天期逆回购利率 作为主要政策利率,成为LPR新的"定价锚",并通过强化各利率间协同,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 关系。自5月份降息之后,近期政策利率保持稳定,使得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变。 从净息差来看,商业银行依然承压,也使得LPR下调受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虽然5月份存款利率有较大幅度下调,对稳定净息差起到较好作用,但贷款利率下行趋势不改,商业银 行稳定净息差的压力持续显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考虑资 金、风险、运营、资本、税收等成本的相对刚性,在政策利率未降的情况下,LPR报价单独下调的空间 和动力不足。 截至目前,LPR已经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主要源于上半年宏 观经 ...
受银行净息差等影响,LPR连续三个月不变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8:08
LPR利率现状 -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LPR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 [1] - 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因政策利率稳定且市场利率上行导致报价行缺乏下调动力 [1] - 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025年二季度降至1.42%,处于历史最低点 [1] 利率政策背景分析 - 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于低位,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 [1] - 降低LPR的边际效应下降,因市场利率已不断降低 [1] - 宏观经济稳中偏强,短期内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 [2] 未来政策走向 - 未来外需可能放缓,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利率和LPR有下行空间 [2] - 下半年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LPR跟进下调 [2] - 稳楼市政策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2] 融资成本优化路径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可从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1] - 货币政策将更关注畅通传导渠道,在LPR市场化进程和报价质量方面推动改革优化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精准发力、避免资金空转,配合存款活化和物价回升趋势 [2] 货币政策立场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以稳信用、促内需、强协同,但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2]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空间,因当前物价水平偏低 [2] - 政策实施将兼顾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3]
8月LPR报价出炉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齐鲁晚报· 2025-08-21 05:09
LPR利率水平 - 1年期LPR保持3.0% [1] - 5年期以上LPR保持3.5% [1] - 两个期限品种LPR均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1] 宏观经济形势 - 7月宏观经济数据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1] - 外需可能面临放缓压力 [1] 政策调控方向 - 需通过提振内需稳定经济 [1] - 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 政策利率及LPR报价存在下调空间 [1]
受银行净息差等影响 LPR连续三个月不变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3:18
LPR报价情况 - 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两个期限LPR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 [1] LPR维持不变的原因 - 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 导致LPR定价基础无变化 [1] - 市场利率近期上行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1.42% 报价行缺乏下调LPR加点的动力 [1] - 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于低位 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 [1] - 降息边际效应随市场利率降低而下降 [1] 未来政策方向 - 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可通过减少抵押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实现 [1] - 外需可能放缓 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政策利率和LPR存在下行空间 [2] - 物价水平偏低 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有空间 下半年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2] - 稳楼市政策需加力 可能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以推动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2] - 货币政策将保持支持性立场 但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LPR报价下调时点相应延后 [2] - 货币政策实施将更关注畅通传导渠道 持续推动LPR市场化进程和报价质量改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