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战争

搜索文档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新华网· 2025-06-12 20:19
国际学术研讨会概况 - 会议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香港举行 [1]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及俄罗斯、英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逾百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 [1] 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活动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抗战时是向祖国和盟军运送物资的重要渠道和交通动脉 [1] - 特区政府将举办官方纪念仪式、大型主题展览、抗战电影放映会及优化抗战历史旅游配套等活动 [1] 学术研讨与主题发言 - 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发言主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2] -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发言主题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 - 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发言主题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历史贡献" [2] -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科学院院长林发钦发言主题为"新史料下澳门抗战史观的重建" [2] 研讨会的组织与主办方 -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岭南大学联合主办 [2]
定格华侨华人的空中英姿(侨·博物馆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06:50
江门市博物馆的飞虎队藏品 - 江门市博物馆是中国收藏飞虎队相关实物和资料时间较早、类别较为多样的博物馆,藏品包括飞虎队队员李庚申捐赠的日军零式战机残骸机翼残片等1000余件文物 [5] - 飞虎队中有1000多名华裔队员,大部分祖籍在五邑地区,博物馆通过各类展品勾勒出五邑籍侨胞的英勇身影 [6] - 博物馆藏品或由飞虎队队员亲自捐赠,或由热心侨胞从海内外收集而来,体现了江门籍华侨华人与飞虎队间的紧密联系 [5] 海外侨胞的捐赠支持 - 2007年11名飞虎队华裔队员回国探亲时捐赠了600多件历史实物给江门市博物馆,这是博物馆最早收录的飞虎队文物 [7][9] - 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及其夫人捐赠了大量飞虎队相关历史实物,包括带有美国王牌飞行员签名的"救命血幅"等代表性文物 [7] - 自2001年以来,江门市博物馆多次赴海外征集文物,获得海外侨团和侨胞大力支持,许多华侨通过回国探亲或邮寄方式捐赠历史实物 [9] 飞虎队历史与五邑侨胞贡献 - 飞虎队开辟的"驼峰航线"是世界空运史上最危险的航线,为中国战场输送宝贵物资,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6] - 五邑地区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五邑的海外侨胞约536万,分布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 [4] - 在抗日战争期间,五邑籍飞行员不仅活跃于飞虎队,也是中国空军主力,涌现出黄毓全、黄光锐等代表性华侨飞行员 [11] 博物馆的创新展示方式 - 江门市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之夜"音乐会、航空主题飞行棋互动游戏、短视频和文创产品等创新形式讲述飞虎队故事 [10] - 2024年推出原创主题展览"长空当歌——江门五邑的航空印记",讲述近百年来五邑航空人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 [10] - 飞虎队相关藏品在北京、顺德、广州等多地配合主题展览展出,让更多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10]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举办
新华社· 2025-06-06 23:26
中俄历史合作与文化交流 - 图片展主题为"并肩战斗 携手前行" 展出61幅照片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历史及中俄战时情谊 [1] - 展览内容涵盖战时合作与近年交流成果 突出两国人民用鲜血铸就的战斗友谊 [1][2] - 活动由中国驻俄大使馆支持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等机构联合主办 俄中友好协会等协办 [2] 官方表态与历史评价 - 中方公使强调两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历史贡献 牺牲巨大但奠定关系发展基础 [1] - 俄共中央副主席指出中苏战斗友谊坚不可摧 为俄中关系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 - 俄联邦委员会前驻华大使称中苏是抗击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期待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 活动背景与象征意义 - 展览选址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 呼应两国元首共同出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1] - 俄方代表认为展览是共同铭记历史的重要举措 体现传承友好的实际步伐 [1][2] - 时间节点选择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 强化历史联结与当代合作信号 [1][2]
铭记抗战历史 缅怀遇难同胞 重庆今日拉响防空警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5 17:55
历史事件纪念 - 重庆在6月5日上午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悼念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活动持续12分钟(8:20至8:32)[1] - 重庆市国防动员办与江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5年防空警报试鸣放暨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活动,地点在观音桥商圈广场[1] - 重庆社会各界人士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等地举办悼念活动,传承城市精神[1] 历史背景 - 1938年至1943年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长达5年半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造成死伤者超过24000人,炸毁房屋17452栋、37182间[3] - 1941年6月5日日机空袭重庆,间接导致2000多市民窒息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6·5"大隧道惨案,是二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惨案[3] 基础设施与宣传 - 重庆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个市级应急广播平台、40个区县级平台和6.9万余组终端优势,将防空警报信号覆盖全市9000多个行政村[1] - 自1999年3月1日《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施行以来,重庆已连续27年在6月5日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3]
在多伦多唱响“和平颂”(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06:56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平颂》演出概况 - 演出在加拿大多伦多上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集结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600余位演职人员 [4] - 演出以中加混血家庭为叙事线索,分为"序幕""家园""黄河""抗争""生命""大战回顾""终曲"等篇章,融合音乐、舞蹈、朗诵、话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 [5] - 演出时长近3小时,包含《朝代歌》《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八女投江》等经典节目,以及原创现代舞《生命》等创新内容 [5][9] 演出艺术与技术创新 - 主创团队保留《黄河大合唱》等经典内容,新增环绕立体声音效、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现代科技手段 [9] - 演出采用跨代演员组合,年龄跨度从不到4岁少儿演员到近80岁老歌手,包含100余名青少年参与者 [9] - 舞台呈现多民族舞蹈《欢庆》,融合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元素 [6] 演出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 - 演出通过历史影像展现加拿大军人通过驼峰航线援华、华裔军人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事迹 [6] - 现场180余名华侨华人合唱《黄河大合唱》,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许多观众眼含热泪 [10] - 活动吸引20余名多伦多高中华裔青少年观演,部分家庭驱车90分钟前往,演出后青少年持续讨论相关历史 [11] 演出背景与侨界联动 - 本次演出为《和平颂》时隔10年重排,2015年首演时已在加拿大侨界获得热烈反响 [7][9] - 演出属于加拿大华人团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包含探访华裔老兵、历史图片展、研讨会等,活动持续半年 [11] - 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与加拿大演艺联盟等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联合主办 [4][9]
意寓坚韧与希望的交响曲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00
历史背景与作品意义 - 《第七交响曲》创作于1941年苏联列宁格勒被纳粹德国围困期间,记录了一座城市的顽强抵抗和全人类的抗争精神[1] - 作品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反战交响曲之一,通过宏大结构、深刻情感和鲜明主题引发对战争创伤、和平价值及人类尊严的反思[1] - 1942年3月5日在古比雪夫首演后,迅速在莫斯科及全苏联巡演并广播,影响力扩展至英美等国[2] 全球演出与传播 - 2025年2月起,美国芝加哥市民交响乐团与湖景交响乐团结合多媒体手段重现战火中的列宁格勒场景[1] - 2025年6月德国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将联合演绎新版[1] - 1942年8月9日列宁格勒公演时仅15名乐手,前线指挥部抽调作战部队演奏家支援,乐谱由运送药品的战机送入[2] 音乐结构与艺术特色 - 第一乐章用弦乐旋律与木管伴奏表现和平生活,后以11小节"入侵主题"递增渲染悲悯音效,象征"母亲的眼泪"[3] - 第二乐章谐谑曲风格通过节奏错位与幽暗管乐讽刺战争对人性的扭曲[3] - 第三乐章以哀伤弦乐与木管独奏描绘战争痛苦,小提琴独奏强化抒情性与哀悼意味[3] - 第四乐章铜管号召性主题与弦乐律动形成情感张力,复调叠加与高难度编排使抗争性达高潮[3] 社会影响与当代价值 - 1942年演出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全球,鼓舞反法西斯斗争民众[2] - 肖斯塔科维奇1942年7月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作品缩微胶卷在英美演出[2] - 2025年全球重演彰显音乐跨越国界与媒介的历史魅力,警示自由和平终将战胜暴力恐惧[4]
【史海回眸】被称“东方佐尔格”,阎宝航为苏联卫国战争提供重要情报
环球时报· 2025-05-16 06:56
历史人物贡献 - 阎宝航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最危急关头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为苏联打击德军和日军提供了重要战略参考 [1] - 阎宝航的功绩被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评价为可以同苏联著名情报人员佐尔格相媲美,是俄罗斯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1] 人物背景与早期经历 - 阎宝航1895年生于奉天府海城县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家贫,12岁入学,1918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并创办奉天贫儿学校 [4] - 1927年获得公费留学名额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哲学和社会学,1929年回国后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4]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力促张学良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中为蒋介石获释奔走并深得蒋介石夫妇信任 [4] - 193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代号"阎政",成为打入国民党内部的重要情报人员 [4] 情报工作与战略贡献 - 1941年春天阎宝航受党的委托帮助共产国际、苏共搜集情报,建立情报小组并设置秘密电台 [7] - 1941年5月阎宝航从国民党驻纳粹德国武官桂永清处获知德国决定在6月20日前后一星期内进攻苏联的情报,并经多方确认后上报中共中央 [7][8] - 中共中央将情报电告斯大林,苏联驻华使馆武官罗申评价阎宝航的情报为第一,斯大林知晓其贡献 [8] - 1941年11月阎宝航从国民党情报部门了解到日军将对夏威夷瓦胡岛采取军事行动并上报,苏联据此判断日本将南进而调动东方兵员支援莫斯科保卫战 [9] - 1944年阎宝航获取日军关东军在东北的部署、设防计划等详细情报,为1945年苏军进攻关东军起到重要作用 [9] 荣誉与纪念 - 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将"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授予阎宝航及其领导的情报小组 [9] - 阎宝航等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国际战场作出的重要贡献值得铭记 [10]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这首歌感悟历史的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1 13:05
中俄历史情谊 - 习近平主席引用《喀秋莎》歌词,强调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4] - 苏联援华航空队在抗日战争中支援中国,中国地下工作者阎宝航为苏联提供关键情报 [6] - 二战期间中俄相互支援物资,开辟国际"生命线",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保存联合抗战史料 [7] - 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友谊牢不可破,两国情谊如黄河与伏尔加河般深厚 [8] 和平合作与战略协作 - 中俄元首共同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商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9] - 习近平主席强调反对霸权主义,中俄将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二战胜利成果 [9] - 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协作的联合声明,交换20多份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等领域 [11] 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 - 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两国举办舞剧《咏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文化交流活动 [12] - 中俄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文交流对夯实双边关系意义重大 [13][15] - 文化合作构筑中俄关系民意基础,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持续深化 [15]
记者手记 | 让胜利的光芒照亮人类历史新征程
新华社· 2025-05-11 11: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聚焦于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庆典及相关历史回顾,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公司经营、行业动态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符合要求的分析总结。
镜观·回响|历史的记忆和真相永不褪色
新华社· 2025-05-09 20: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历史事件和纪念活动分类的关键要点总结: 历史背景与战争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取得胜利[4] - 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以坚韧意志击败纳粹德国,解放被奴役人民[5] - 二战期间中苏合作: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向苏方提供关键情报[3],苏联援华航空队在中国多地参与对日作战并牺牲多名飞行员[3][17] - 台湾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回归中国版图,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9] 战后秩序建立 -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和苏联率先签署《联合国宪章》,50国代表参与旧金山会议[7] -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审判22名纳粹高层战犯[10]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12]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地区代表[14] 纪念活动与双边关系 - 武汉解放公园设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2005年有苏联飞行员遗属献花致敬[17] - 2007年中俄老战士通过视频会议追忆共同战斗经历[18] - 2015年南京举行凭吊苏联援华航空烈士活动,中俄学生代表参与[18] - 2015年北京举办俄罗斯反法西斯题材美术展展出76件作品[19] - 2020年上海举行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图片展展出80余幅历史照片[22] - 2025年计划在中国驻俄使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