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颂》

搜索文档
在多伦多唱响“和平颂”(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06:56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平颂》演出概况 - 演出在加拿大多伦多上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集结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600余位演职人员 [4] - 演出以中加混血家庭为叙事线索,分为"序幕""家园""黄河""抗争""生命""大战回顾""终曲"等篇章,融合音乐、舞蹈、朗诵、话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 [5] - 演出时长近3小时,包含《朝代歌》《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八女投江》等经典节目,以及原创现代舞《生命》等创新内容 [5][9] 演出艺术与技术创新 - 主创团队保留《黄河大合唱》等经典内容,新增环绕立体声音效、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现代科技手段 [9] - 演出采用跨代演员组合,年龄跨度从不到4岁少儿演员到近80岁老歌手,包含100余名青少年参与者 [9] - 舞台呈现多民族舞蹈《欢庆》,融合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元素 [6] 演出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 - 演出通过历史影像展现加拿大军人通过驼峰航线援华、华裔军人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事迹 [6] - 现场180余名华侨华人合唱《黄河大合唱》,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许多观众眼含热泪 [10] - 活动吸引20余名多伦多高中华裔青少年观演,部分家庭驱车90分钟前往,演出后青少年持续讨论相关历史 [11] 演出背景与侨界联动 - 本次演出为《和平颂》时隔10年重排,2015年首演时已在加拿大侨界获得热烈反响 [7][9] - 演出属于加拿大华人团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包含探访华裔老兵、历史图片展、研讨会等,活动持续半年 [11] - 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与加拿大演艺联盟等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联合主办 [4][9]
永不消逝的音乐 跨越时空的回响(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动荡的战争时期,好的音乐作品以无可取代的方式触动人心、凝聚力量、 记录历史,甚至成为抗争本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遭遇的一场空前浩劫。今天,我们重温那些诞生于烽火岁月的经典音乐作品,绝 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的苦难,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过去80 年里,二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音乐家对战争的回望从未停止。 无论是中国作曲家赵季平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和平 颂》,还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创作的《战争安魂曲》,都回答了当代艺术如何介入现实、回应时代的重 大命题,证明了最前沿的现代音乐技法可以用来承载最深刻的人文关怀。音乐不必局限于传统的"美"的 范畴,也能够传递极为深刻、震撼人心的力量。现代音乐在挑战听众听觉习惯和审美边界的同时,更能 引发关于艺术如何表现极端经验、如何应对历史创伤等问题的思考。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当前,世界仍然被冲突的阴云笼罩。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不 应停止也不会停止。那些永不消逝的音乐,承载着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情感,给予我们追求和平、追求美 好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