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孔肯雅热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下水井盖都加装纱网和胶带,已很难见到一只蚊子!千人投入“防蚊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9:56
基孔热疫情概况 - 腾冲社区报告我国首例基孔热病例,由境外返回人员引发社区传播[5] - 7月20日至26日广东省新增2940例本地病例,其中佛山2882例占比98%[15] - 截至7月26日全省累计4824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或死亡病例,已治愈3224例[17] 病毒传播特性 - 基孔热通过伊蚊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与登革热相似但进展更快[4] - 病毒在伊蚊体内增殖后通过叮咬传播,40%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的关节痛后遗症[19] - 全球119个国家发现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22] 防控措施 - 腾冲社区划分20个大网格和74个小网格,组建1000人工作组每日入户消杀[6] - 社区实施50-100米病例周边消杀圈,清除积水容器并加装下水道纱网[10][11] - 广东省爱卫办发起全民防蚊运动,广州启动全市灭蚊攻坚行动周[23] 环境与气候影响 - 顺德水域面积占比32.6%,河涌密集为蚊虫孳生提供条件[3] - 当前雨季高温与2010年东莞疫情相似,当时46天降雨占比59%且均温超27℃[22] - 乐从家具城等人流密集区距疫点仅3公里,加剧传播风险[22] 临床治疗现状 -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使用退烧药、止痛药和补液,无特效药或疫苗[17] - 新生儿、65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属重症高风险人群[19] - 多数患者1-2周自愈,关节疼痛需康复治疗[17][19]
北京疾控: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风险极低 今夏已完成两轮全市灭蚊
央广网· 2025-07-26 11:17
基孔肯雅热疫情与北京防控情况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1] - 北京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比例较低,未检测到基孔肯雅热病毒,本地感染风险极低 [1] - 感染者多为轻症,症状以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为主,大部分一周内好转 [1] 白纹伊蚊生态特征与活动规律 - 白纹伊蚊体表有黑色与白色斑纹,易辨认,成虫俗称"花蚊子" [2] - 主要活动时间为早晨6-8点和傍晚5-7点,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 [2] - 活动范围通常在孳生地周边100-200米内 [2] 北京市灭蚊措施与成效 - 2023年夏季已开展两轮全市灭蚊行动,计划共四轮(6月23-27日、7月21-25日、8月25-29日、9月22-26日) [3] - 7月上旬全市蚊子成虫密度同比下降43% [3] - 高温和降雨会加速蚊虫繁殖,需持续清理积水 [3] 蚊虫孳生地清除措施 - 清除闲置容器积水(花盆托盘、轮胎、泡沫箱等)并倒置无用容器 [4][5] - 管理功能性容器积水(加盖或5-7天换水),定期冲洗水生植物容器 [5] - 处理特殊场所积水(轮胎避雨存放、堵塞树洞竹筒、清理地下管井) [5][6] 个人防护建议 - 野外活动穿浅色长袖长裤,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液 [7][8] - 避免蚊虫高峰期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停留 [8] - 旅行前查询目的地蚊媒疾病情况,选择有纱窗纱门的住宿 [8]
世卫专家提醒防范基孔肯雅热 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应已有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7-25 19:12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 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风险 [1] - 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欧洲多国也报告输入性病例 [1] - 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已有2018例痊愈 [2] 基孔肯雅热病毒特性 - 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 [2] - 主要由伊蚊传播,可通过清理孳生地、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2] - 约20年前曾在印度洋区域大规模传播,影响约50万人 [2] 疫情防控措施 - 世卫组织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 [2] - 广东佛山启动应急响应、统筹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2] - 多数定点收治医院具备基孔肯雅热核酸检测能力,对疑似症状患者全部开展检测 [2] -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 [2] 企业布局情况 检测试剂领域 - 亚辉龙参股公司卓润生物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快速筛查试剂盒,目前作为科研试剂使用 [3] - 硕世生物有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盒,目前仅供科研使用 [3] - 奥泰生物的传染病检测系列产品包含针对基孔肯雅热的检测试剂,目前仅面向境外市场销售 [3] - 国内暂无获批上市的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盒,相关检测产品上市获批有望加速推进 [3] 防蚊产品领域 - 彩虹集团拥有灭蚊、驱蚊、防蚊等全场景产品线 [3] - 产品包括电热蚊香液/片、气雾杀虫剂、电蚊拍、灭蚊灯、驱蚊液、驱蚊手环、驱蚊贴、防蚊网、捕蚊机等 [3] 行业专家观点 - 相关企业可在快速筛查试剂盒研发生产、防蚊产品供应、病毒溯源、环境消毒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3] - 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需要控制蚊媒、加强监测等 [3]
科学与健康丨清积水,灭蚊虫!基孔肯雅热这样防
新华社· 2025-07-25 06:26
疫情概况 - 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欧洲多国报告输入性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应对[1] -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多数患者为轻症,重症及死亡病例少见,伊蚊在119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基孔肯雅病毒[2] - 中国疾控中心确认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迹象[2] 防控措施 - 广东佛山启动应急响应,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配备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并可扩容[2] - 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45例(截至7月23日),均为轻症,2018例已痊愈[3] - 医疗机构对疑似症状患者全面检测,多数定点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3] - 疾控部门重点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采取"单点突破+全域防控"策略清理蚊虫孳生地[3][5] 治疗案例 - 佛山患者谢女士经4天口服药+穴位贴敷+艾灸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2] - 定点医院加装防蚊措施,每病床配蚊帐,患者确诊后立即防蚊隔离治疗[2] 基层联防 - 佛山村庄发动驻村工作组、施工单位、志愿者联合行动,排查闲置房屋并消杀积水[5] - 仙涌村累计3例确诊,通过环境整治(清理天台杂物、房前屋后积水)控制新增病例[3][5]
顺德最新通报:累计确诊2158例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8:56
据世界卫生组织,避免蚊虫叮咬是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护措施,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 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 今天(7月21日)17时前后,广东佛山顺德、禅城、南海区卫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热疫情信息,显示截至7月20 日,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85例,均为轻症。 其中,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 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69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和祖庙街道。 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58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 据广东省疾控,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 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埃 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而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2.积极动手灭蚊虫。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 的传播。 3.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早前报道↓↓ 南方都市报(nd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