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世界经济
搜索文档
第一观察丨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习主席阐释中国机遇
新华社· 2025-11-03 12:43
中国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将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 定性和确定性,给全球工商界创造更加广阔的机遇。 此次韩国之行,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 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蓝图。这不仅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 进,更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共同发展紧密相连。 无论是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坚持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还是 第二阶段会议上的"加强互利合作,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发展"与"机遇"始终是习近平主席讲话 的核心关键词。 回望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时期,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 界经济。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0月31日,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 席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也曾深刻阐释中国机遇,引发广泛共鸣。此次 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以"更多发展机遇 ...
国际锐评|APEC“中国年”将开启 引领亚太共同体开新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2 11:22
中国担任APEC东道主 - 中国将于2025年11月在广东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中国继2001年和2014年之后第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 [1] - 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增长和繁荣 [1] 中国对亚太地区经贸贡献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5]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 [3] 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举措 - 中国提出共建开放型亚太经济5点建议: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4] - 中国推动3个"新"方向:强化数智赋能塑造亚太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绿色低碳打造亚太可持续发展新范式、落实普惠共享展现亚太包容发展新气象 [4] - 中国通过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等方式维护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7]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导向 - 中国强调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7] - 中国将着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务实合作,为亚太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8]
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为共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指引方向汇聚力量
新华社· 2025-11-01 01:09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与中国主张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核心观点是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强调坚守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济增长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初衷 [1][2] - 讲话提出应加强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构建亚太共同体,以应对亚太地区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 [1][2] 国际社会对中国主张的积极回应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中方所支持的议题也是澳大利亚所倡导的,包括供应链、自由贸易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争端中的核心作用 [2] - 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主任卡洛斯·栗山认为讲话为区域内企业发展注入确定性,将助力出台更多增进民众福祉的政策措施 [2] -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评价讲话是汇聚区域合作力量的重要里程碑 [2] - 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赞同讲话为亚太发展作出诊断并开出处方,即坚持开放共赢 [2] 推动区域合作的具体建议 - 讲话提出5点建议: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3] - 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认为5点建议是一份具有实践意义的路线图,倡导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缩小全球南北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3] - 柬埔寨研究员通孟戴维高度认同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扩员契机,有助于打造公平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3]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与绿色转型 - 讲话强调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引发各方强烈共鸣 [4] - 巴基斯坦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指出单边主义正动摇产业链供应链,各方需通过加强互联互通来共同扭转局面 [4] - 新加坡华侨银行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关注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议题,认为中国持续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 [4] -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已形成覆盖13个经济体、25家成员单位的区域合作网络,构建起贯通亚太主要贸易枢纽的协作体系 [4] 中国对外开放的具体行动与影响 - 讲话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列举实际行动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单方面免签持续扩容、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5][6] - 中方将给予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并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措施 [5] -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彼得·德莱斯代尔认为讲话传递出中国将继续坚持走扩大对外开放之路的重要信号 [6] -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白鸟浩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与个别国家的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6] 中国开放对区域经济的机遇 - 泰国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中国的开放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规则对接、数字化与绿色化领域的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生动注脚 [7] - 越南研究所原所长武大略评价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锚,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 [7] - 美国访华人士朱迪·霍尔弗罗斯特见证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亚太地区带来新机遇,并百分之百赞同坚持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 [8]
记者观察丨在APEC会议举办地触摸亚太合作发展新脉动
新华社· 2025-10-31 21:08
会议背景与象征意义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 [3] - 会议会徽设计灵感源自庆州出土的千年历史人面纹瓦当 整体蝴蝶造型象征连接、创新和繁荣 [3] - 会议举办地庆州是见证东亚文明交流的千年古城 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1] 亚太经合组织的地位与期待 -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5] - 该机制承载着国际社会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热切期待 [5] - 各方期待通过会议进一步相向而行 为世界共同繁荣汇聚合力 [7] 区域合作与互联互通 - 中国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道深化合作 致力于推动区域互联互通 [7] - 正在发生和即将展开的友好交往故事将成为亚太文明对话的历史见证 [7] - 各方人士从世界各地汇集 触摸到亚太合作的蓬勃脉动 [5]
习近平:破除各种绿色壁垒,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
新华社· 2025-10-31 11:15
贸易数字化与绿色化合作 -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跨境贸易的促进作用,推进无纸贸易、智慧海关等务实合作 [4] - 破除各种绿色壁垒,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 [4] -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和绿色供应链网络已成为区域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供应链稳定 - 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财金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5] - 把握RCEP高质量实施和CPTPP扩员契机,推动彼此对接融合,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聚势汇能 [5] -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支持供应链开放发展,做实做细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5] 中国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 - 过去5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 [7] - 过去5年中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单方面免签持续扩容 [7] - 中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外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 [7] 普惠包容发展与市场准入 - 中国已给予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6] - 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措施 [6] -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6]
习近平在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31 10:47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框架 - 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提高世贸组织权威性和有效性,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3] - 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财金合作,利用RCEP和CPTPP契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4] - 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支持供应链开放发展,以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实施10周年为契机夯实开放发展基础 [4] 贸易数字化与绿色发展路径 - 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挥数字技术对跨境贸易促进作用,开展无纸贸易、智慧海关合作,破除绿色壁垒 [4] -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和绿色供应链网络已成为区域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合作重要平台 [4][5] - 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可持续 [4][5]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成就 - 中国过去5年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 [6]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单方面免签持续扩容,22个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6] - 中国将基于"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 [6] 普惠包容发展措施 - 给予建交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计划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非洲建交国实施同等措施 [5] -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5] - 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地区全体人民 [5]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0:24
文章核心观点 - 强调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坚守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福祉的初衷 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并构建亚太共同体 [3] - 提出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 促进普惠包容发展五点建议 [3][4][5] - 重申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过去5年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 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 [5][6]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方向 - 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深化财金领域合作 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4] - 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扩员契机 推动彼此对接融合共进 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聚势汇能 [4] -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 "延链"而不是"断链" 积极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 支持供应链开放发展 [4] 贸易与产业发展重点 -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跨境贸易的促进作用 推进无纸贸易 智慧海关等务实合作 [4] - 破除各种绿色壁垒 拓展绿色产业 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 [4] -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和绿色供应链网络已成为区域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4] 中国市场开放举措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单方面免签持续扩容 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序扩大 [5][6] - 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6] - 中国已给予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并计划对非洲建交国实施同等措施 [5]
专家说中国为亚太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浪财经· 2025-10-30 15:25
会议背景与全球经济环境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 [1] - 会议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逆流动的背景下召开 [1] - 会议承载着亚太地区及国际社会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的期待 [1]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 - 中国始终以开放精神推动区域一体化与互联互通 [1] - 中国持续为亚太地区这一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注入新动力 [1]
引领全球增长 亚太携手育新机
搜狐财经· 2025-10-29 20:51
亚太地区经济表现与展望 - 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在上半年超出预期,亚洲今明两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 [1] - 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占比超过60%,贸易占比近5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 [1] - 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上升,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3]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 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未来将持续扩大市场开放并提升贸易合作水平 [2] -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制支持下,亚太成员间经贸合作网络日益扩大,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关系 [2] - 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产业链与价值链深度融合 [2] 发展动力与产业优势 - 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力得益于绝大部分经济体坚持开放理念,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 - 该地区在很多产业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对全球产供链的支撑作用正不断增强 [1] - 区域内开放的合作模式为资源有效配置和要素自由流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1]
和音: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开放合作注入更强劲动能
人民日报· 2025-10-29 14:01
自贸区升级核心事件 - 中国与东盟于10月28日在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1] - 此次升级是落实双方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共识的标志性成果 [1] - 升级举措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措施 [1] 自贸区发展历程与战略意义 - 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后持续升级迭代,从货物贸易降关税拓展至服务贸易扩市场,再瞄准规则标准促融合 [1] - 升级充分体现双方着眼未来、顺应大势的战略眼光,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1] -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携手升级合作,是理念的契合 [1] 双边经贸合作基础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总值近1万亿美元 [2] - 截至今年7月,双方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 [2] - 强劲的经贸合作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不竭动力 [2] 自贸区3.0版合作重点 - 双方将共同促进数字、绿色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标准、规制对接 [2] - 合作将促进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一体化和长期稳定增长迈进 [2] - 企业界认为协定条款有吸引力,有利于共建更强有力、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2] 对多边贸易体系的示范效应 - 升级充分体现双方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承诺,以互利合作的确定性应对动荡世界的不确定性 [2] - 双方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以规则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和互利共赢的产供链体系 [2] - 此举将为双方及世界各国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合作机遇,对各国携手应对国际经贸挑战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 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由贸易协定 [3] - 中国通过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空间 [3] -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中国将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锚”和“动力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