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血战台儿庄 激战禹王山——徐州会战回眸
新华社· 2025-07-25 18:27
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周恩来提出"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 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并委派专人到徐州,向李宗仁转达了中共方面关于台儿庄作战的建议, 配合作战有序开展。当时,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万德、大汶口以及泰安以北地区炸毁了附近 的铁路桥、公路桥,中断了日军的军运10余日,有力阻击了日军对台儿庄地区的后备增援和物资补给。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敌攻鲁南时,整个华北五省的游击战争……也尽了相当的力量"。整个徐州会战 期间,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组织各地爱国青年、工农群众数十万人支援抗战。 1938年4月7日,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台儿庄城头。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以弱胜强,3万将士为国捐躯, 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战利品,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激发了中国军民的 抗战热忱。 "禹王山位于如今徐州下辖的邳州市,到山东台儿庄直线距离约9公里。"禹王山抗日纪念馆讲解员王茜 说,日军兵败台儿庄,集结力量准备拿下徐州。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利持久战,中国军队主动撤出徐 州,向豫南鄂北转移。当年,滇军将士行程数千公里奔赴抗日前线。在徐州会战的撤退转移阶段,他们 奉命在禹王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走进红色大悟 探寻抗战印记
新华网· 2025-07-23 21:49
巍巍大别山南麓,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的白果树湾村,见证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红色大悟山,抗战小延安",80多年前,这里曾是新四军第五师司 令部的驻地,也是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 377 1 26 TANK 87 8 1 2 6 4 这是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内景。新华网 吴京泽 摄 白果树湾村四面环山、林木葱郁,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坐落在这里。纪念馆里,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战时实物、一个个动人故事,讲述着老一辈革命家 指挥抗日、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壮阔历程。 "据当地老百姓回忆,1943年2月,本已开春,大悟山区却突遭罕见的大雪。鹅毛般的雪花纷飞而下,山路被厚雪封堵,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在这样艰苦的环 境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竟召开了一场汇聚上百人的重要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无处可住,只能用柴草在地上铺垫,就着彼此的体温取暖。眼见此情此景,村 民们心中既震撼又心疼,纷纷主动腾出自家卧房,把珍藏的棉衣棉被拿出来,为战士们驱寒取暖。"大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离退休干部先 进个人陈义万动情地讲述到。 ck Press 43769 are and A . NEW COMM i gal UT . Co 17 ...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南开展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34
展览概况 -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南主展览于7月19日在河南博物院郑州分院开展 [1] -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晋冀鲁豫四省省委宣传部指导,四省文物局联合主办,四省博物院共同承办 [1] - 展览首次突破地域界限,实现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四省同步联展 [1] 展览内容 - 共展出四省革命文物1000余件,其中河南主展场展出280多件 [2] -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系统展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2] - 生动诠释了以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为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 [2] 展览特色 - 在晋冀豫、冀鲁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框架下实现片区革命文物统筹利用 [1] - 郑州二七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等全省30多家场馆将推出同一主题图片展 [2] 历史意义 -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主战场之一 [1] - 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辐射面最大、影响力最广、对敌打击力度最强的根据地 [1] - 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和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起点 [1] 展览时间 - 展期为7月19日至10月20日 [2]
乌斯浑河畔 奋进谱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7-20 08:22
红色教育产业 - 牡丹江市林口县骏升学校开发校本教材《英勇八女魂》并融入团体操表演,培养红领巾讲解员传承红色文化[4] - 牡丹江师范学院创作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并列为新生必修课,累计1600名学生参与演出衍生合唱曲目[5] -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改造工程采用投影技术动态呈现战斗场景,新展陈提升沉浸式教育体验[8] 鹅养殖及加工产业 - 林口县海华大鹅养殖合作社应用恒温孵化室与手机APP监控系统,实现鹅苗存活率提升并避免数十万元损失[6] - 县内建设年孵化500万羽的现代化基地,3年发放产业补贴超3亿元,创新"鹅业贷"金融产品支持养殖户[7] - 鹅羽绒加工产业实现高附加值转化,分拣后的翎毛、绒子分别用于羽毛球和羽绒服,优质鹅绒每吨溢价3万元[7] 特色农产品产业 - 林口县沙棘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通过现代化生产线加工浆果提升产品附加值[7] - 鲜食玉米产业年加工量突破9000万棒,采收与加工环节形成规模化产业链[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铁血绥远:烽火淬炼的抗战壮歌
新华社· 2025-07-18 15:09
绥远抗战历史背景 - 1936年日本侵略者侵占察东、察北地区后,绥远地区直接暴露在日军威胁之下[1] - 红格尔图位于绥远与察哈尔交界要冲,战略位置重要[1] - 1936年11月日军率领5000余日伪军进攻红格尔图,配备装甲车、飞机、野炮等重型武器[1] - 驻守红格尔图的中国军队仅300余人,武器装备简陋[1] 红格尔图战役 - 傅作义部迅速调整部署,于11月19日发起突袭[2] - 成功摧毁敌前线指挥部,毙伤日伪军数百名,俘虏300余名[2] - 缴获汽车、弹药等大量军用物资[2] - 中国军队以300余人对抗5000敌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绩[2] 百灵庙战役 - 百灵庙是绥远北部经济与交通中心,当时已被伪蒙政权控制[2] - 傅作义部于11月23日夜冒零下20度严寒秘密进军[2] - 24日发起总攻,激战至上午毙伤俘敌1300余人[2] - 缴获枪炮、电台、粮食等大量物资[2] - 日伪军后续多次反攻均被击退[2] 历史意义与现状 - 两大战役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中国军民抗战决心[3] - 新建红格尔图抗战纪念馆展示当年武器、战地日记等文物[3] - 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万余人[3] - 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3]
记者手记丨火炬照亮新征程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提及任何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分析总结。文档内容主要围绕历史事件和精神传承展开,与金融、投资或商业领域无直接关联。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经济事件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不带枪出去,也要带情报回来”(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孙洪秀敬礼。 本报记者 祝佳祺摄 孙洪秀向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官兵分享战斗故事。 唐明洋摄 端起枪,孙洪秀仍然精气神十足。今年"七一"前夕,抗战老兵孙洪秀在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营区官兵 们的祝福中,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 "以前的枪能装5发子弹,现在能装30发。如果我们当时有这么精良的装备,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战 绩。"尽管已在广西生活70多年,孙洪秀依旧乡音未改。1925年,孙洪秀出生于江苏一个农民家庭, 1943年参加新四军,与敌军作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孙洪秀常以此形容自己的抗战经历。 "别人拿大枪,我们拿小枪,我觉得小枪没力,起初还有点失望。"第一次发枪时,孙洪秀领的是一把轻 量的驳壳枪。由于物资紧缺,部队并无多余弹药供新兵练习,每一发子弹都无比珍贵。孙洪秀很快学会 了用枪,但为了掩饰身份,他常常要不带枪执行任务。 参军念头为何如此坚定? "日军杀了我们的人,汉奸也欺负我们,一定要拿枪反抗" 20世纪40年代,孙洪秀的父亲离世后,家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糊口,孙洪秀在当地送信谋生。 1943年,正值新四军扩军,孙洪秀和几个送信的小伙伴一起报名参了军。营长问他参军原因,孙洪秀毫 不犹豫地回答:"日军杀 ...
“参加游击队,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17 14:50
陈胜利近照。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青年时期的陈胜利。 受访者供图 抗战老兵陈胜利原名不叫"胜利",是因为抗战改的名。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身经百战、已过百岁的陈胜利。参军日期、入党时间、 牺牲的战友、战斗细节……这些往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陈胜利,原名陈生粒,1922年8月生于河北望都县东高昌村,1938年1月参军,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在部队,他历任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 等职。1982年12月,陈胜利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百货公司离休。 为什么参加游击队? "战火烧到了家门口,誓死不当亡国奴" "小时候家里穷,两岁没了父亲,12岁给地主打长工。"陈胜利回忆,"那时候,天天吃糠咽菜,饿不死 就算好。" 1937年农历八月十四,这个日子像一根刺,扎在陈胜利的记忆里。15岁的他与表兄相约赶大集,突然轰 鸣声从天上传来。那天,陈胜利和乡亲们第一次见到了日本鬼子的轰炸机。 "炸弹一颗接一颗,到处是死尸和断肢,哭喊声一片。"集市成了人间地狱,侥幸逃生的陈胜利后来听人 说,"集上炸死了100多人。" 回到村里,陈胜利吓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天刚蒙 ...
观点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转兴的关键转折点 [1]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主动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 [1]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形成 -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与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共同构成 [2][6] -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员数量从近六万名锐减至一万余名,秋收起义军余部不足千人,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生命 [2] - 井冈山精神包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核心要素 [6] 井冈山精神的具体表现 -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突破共产国际束缚,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4] - 艰苦奋斗:面对物资匮乏,创办军械所、被褥厂、红色圩场等自力更生 [4] - 依靠群众:将"做群众工作"列为红军三大任务之一,建立军民鱼水关系 [5]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传承 - 深刻影响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形成 [7]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衍生出大寨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8] 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 - 需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 -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 - 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10]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11]
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历史回响(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17 08:12
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 - 《黄河大合唱》作为抗战精神载体持续发挥文化影响力,其融合山西民歌、陕北音乐等多元音乐元素,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团结精神 [1] - 经典作品通过年轻一代传唱实现精神赓续,"风在吼,马在叫"等歌词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1] 黄河流域文旅与生态发展 - 壶口瀑布区域通过实景演艺实现文旅融合转型,传统"旱地行船"场景转化为创收项目 [2] - 黄河流域生态改善显著,两岸绿树成荫,毛乌素沙地80%面积完成绿化治理 [2] - 沿黄省份开展跨区域合作,宁夏与四川完成首单跨省域用水权交易,山东对口支援青海 [2] 黄河流域经济转型 - 河套灌区推进信息化改造,太行山脉布局"东数西算"节点,科技赋能区域动能转换 [2] -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召开黄河流域专题座谈会,提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发展理念 [2] 流域治理挑战与机遇 - 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仍需加强 [3] - 历史治水经验形成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应对现代风险挑战的文化资源 [3] 注:原文未涉及具体公司及行业数据,故未提取财务指标或商业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