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擎起英雄旗帜 续写时代新篇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军事精神传承与学习 -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田家会英雄连”官兵将学习“刘老庄连”先进典型与“赓续红色血脉 当好英雄传人”讨论相结合,举办“烽火讲堂” [1] - 海军第四十八批护航编队将“刘老庄连”视为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的突出代表,在强军实践中不断练强战斗本领、练实战斗作风 [1] - 北部战区空军某部官兵将学习“刘老庄连”先进事迹与深化政治整训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强调坚守阵地、勇挑重担 [1] 多样化军事单位响应 - 火箭军某部官兵在“地下龙宫”中进行密闭生存训练时集体学习了“刘老庄连”先进事迹,讨论后迅速投入跨昼夜演练并完成多轮导弹测试任务 [1] -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组织官兵深入学习“刘老庄连”先进事迹,表示要聚焦主责主业,保持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 [2] -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学员开展“弘扬英雄精神 铸牢忠诚之魂”主题讨论,驻边疆学员表示要全力守护山河安宁 [2] 社会与民兵组织反响 - 江西吉安青原区组织200余名民兵在敖上村无线电训练班旧址聆听“刘老庄连”英雄事迹,表示要将精神融入练兵备战、拥军支前等工作 [2] - 山东济南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学习“刘老庄连”先进事迹,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 - “刘老庄连”先进事迹经宣传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络上出现“向‘刘老庄连’学习”、“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等大量留言 [2] 精神激励与时代意义 - “刘老庄连”的英雄事迹被概括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复兴之路上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3] - 英雄的旗帜和精神被描述为猎猎招展、永不磨灭,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3]
第五届和平发展论坛在港举办
新华社· 2025-10-17 21:28
论坛核心信息 - 第五届和平发展论坛于10月17日在香港举办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 [1] - 论坛主题围绕铭记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共促统一等内容展开 [1] - 论坛由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与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 多家机构协办 是旨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品牌活动 [2]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旨在汇聚智慧 达成正本清源捍卫历史真相 凝聚共识弘扬民族精神 启迪未来探索融合路径三个层面的深刻认知 [1] - 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光荣 昭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伟大精神 揭示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2] 与会专家发言要点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阐释抗战精神与实现统一大业的内在联系 [1] - 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从历史根基探讨中华民族意识在台湾的传承 [1] - 中评社总编辑罗祥喜从台湾光复历史节点展望两岸关系前景 [1] -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分享对两制台湾方案的见解 [1] - 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讲述香港抗战老兵的苦难与抗争以提醒铭记历史 [1] - 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李风呼吁两岸同胞弘扬抗战精神共促统一伟业 [1] -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凌友诗从统一进行时的实践角度展望国家统一的未来路径 [1]
江苏抗战电影公益展映已超120场
新华日报· 2025-10-16 07:30
活动概况 - 主题电影公益展映活动自9月12日在南京启动,已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面铺开 [1] - 截至目前累计放映场次已达120余场 [1] - 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共同主办,省电影集团承办 [1] 展映内容 - 展映片单精选了30部优秀国产影片,包括《中华女儿》《鸡毛信》《地道战》《小兵张嘎》《我和我的父辈》《铁道英雄》等 [1] - 活动以光影艺术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致敬不屈的民族精神 [1] 活动反响 - 在苏州图书馆放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以跨越时空的家国叙事触动无数观众心弦 [1] - 淮安文化馆放映的《鸡毛信》中小英雄海娃的机智勇敢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1] - 无锡图书馆放映的《地道战》凭借军民同心、智勇抗敌的情节深深震撼现场观众 [1] 活动范围与形式 - 宿迁、盐城、常州、扬州、南通、泰州等地开设了主题放映专场 [1] - 活动场所包括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军营、学校等,成为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阵地 [1] - 通过集体观影、互动交流、心得分享等形式,使抗战历史的光影记忆真正鲜活起来 [1]
永远的番号——记陆军某旅“刘老庄连”
新华社· 2025-10-15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记述了陆军某旅“刘老庄连”自82年前为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而全体牺牲后,其番号、英雄精神与红色基因得以代代传承至今的历史与现状 [2][3][5] 历史渊源与精神传承 - 82年前,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在刘老庄与千余名日伪军血战,最终全体牺牲,成功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 [2] - 战斗发生3天后,来自刘老庄的82名青年参军入伍重建四连,该连队由此获得“刘老庄连”的特殊番号,与当地血脉相连 [2] - 连队精神凝结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红色基因,并通过面对老连旗宣誓、授予战斗编号等传统仪式传承,新兵董洪运为连队第6679名战士 [7] - 连队每年评选“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其“勇士旗”上已有127个签名,以此激励后辈并告慰先烈 [8] 军民关系与人民根基 - “刘老庄连”的连队花名册编号从83号开始,象征其为一支为保护人民而“打光”后,依靠人民力量涅槃重生的连队 [11][12][13] - 连队重建至今,先后有170名刘老庄籍战士入伍来到“刘老庄连”,体现了连队与人民的深厚情谊 [13] - 连队在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2023年华北抗洪等抢险救灾中始终冲锋在前,践行“连队的力量来自人民,连队的奋斗为了人民”的信念 [14][15][16] 军事训练与现代化建设 - 连队已从传统步兵转型为合成营编制下的装甲步兵,在演训中运用“有人与无人”协同、“地面和空中”立体侦察等新型作战方式 [17] - 军事训练坚持“三个不满足”:不满足大纲要求、不满足常规练兵、不满足单个过硬,并在训练教案中设置多种附加条件以贴近实战 [18] - 面对战争形态变化,连队主动请缨担负旅无人智能试点建设任务,深钻无人平台武器装备与协同战法 [18] 国际维和与和平使命 - 2022年,“刘老庄连”参与组建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执行巡逻、护卫、物资护送等任务,行动足迹遍布朱巴战区各任务点位 [19] - 任务期间,连队慰问当地学校、孤儿院14次,捐赠各类物资3100余件,被当地人民称为“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 [20] - 2023年9月,全体任务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20]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中国青年报· 2025-10-14 15:52
活动概述 -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首期“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与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1][3] - 活动主题为“烽火长河:回望峥嵘岁月,传承抗战精神”,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 [1] - 来自7所高校和3所中小学的共40余人参会交流并集体观摩教学 [4] 课程形式与内容 - 课程通过嘉宾访谈、故事分享、合唱互动等形式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 [3] - 课程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参加九三阅兵广场合唱同学们的歌声中拉开序幕 [3] - 课程内容结合九三阅兵背景,从历史和现实维度剖析国际形势和阅兵意义 [3] - 以史实和数据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 特邀嘉宾与分享 - 课程特别邀请了张自忠将军的外孙车晴和叶挺将军的孙女叶莲作为对话嘉宾 [3] - 车晴回顾张自忠将军从乡绅子弟成长为抗日名将的历程,寄语同学们传播真实、守护真相 [3] - 叶莲分享《囚歌》背后的故事,展现革命先辈对红色信仰的坚定 [3] 活动背景与目标 - “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是落实校党委思政课“九字方案”改革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3] - 活动旨在将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深刻解读抗战历史,诠释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1] - 活动促进了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4]
吉剧《积德泉》:黑土地上升华的家国史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4 10:17
剧目核心内容 - 吉剧《积德泉》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创排的大型剧目 [1] - 剧目以吉林老字号“积德泉”酒坊的兴衰为视角 映照关东大地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1] - 剧情时间跨度从民国初年至伪满时期 通过女掌柜“二奶奶”及其家族的生死考验展现抗战精神 [1][2] 主题与精神内涵 - “积德”二字是全剧灵魂 从“诚信经营、以德兴商”的家训升华为危亡之际的民族大义 [2] - 抗战精神被具象化、人情化、伦理化 蕴藏在普通中国人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抉择中 [1][2] - 剧目运用“家国同构”的传统叙事智慧 使人、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2][3] 叙事结构与艺术特色 - 以“家”为叙事核心场域 积德泉酒坊既是生产单位更是血脉相连的家族共同体 [3] - 二奶奶的形象融合了当家人的魄力 母亲的慈爱坚忍以及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3] - 剧目具有浓郁醇厚的吉林地域特色 将黑土地文化密码与红色历史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 [4]
肯尼亚侨界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80周年座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0 17:31
活动概述 - 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内罗毕联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及台湾光复80周年座谈会 [1]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出席并致辞 肯定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旅肯主要侨团负责人及老侨代表等30余人参加此次座谈会 [6] 核心观点 - 纪念台湾光复旨在铭记历史教训 缅怀先烈功勋 弘扬抗战精神 共谋和平发展 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 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 [2] 行业展望与行动 - 大使鼓励侨胞将自身事业进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为中肯关系行稳致远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活力 [2] - 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高玮等侨胞代表表示愿加强侨团建设 团结旅肯同胞 凝聚海外华侨华人反"独"促统力量 [6]
全省重走抗联路主题活动启动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活动概述 - 辽宁省重走抗联路主题活动在本溪市关门山抗联遗址正式启动 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本溪市政府联合主办[1] - 活动主题为"循迹英雄路 奋进新征程" 旨在引导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弘扬抗战精神[1] - 活动在"抗联秘密交通站遗址"和"抗联密营房舍"两处拉开帷幕 通过沉浸式情景剧再现抗联将士战斗场景[1] 活动内容与参与 - 辽宁科技学院师生与现场游客组成徒步队伍 沿10公里抗联路行进 体会革命先辈信念[1] - 主会场活动《山河无恙 后继有人》采用时空对话形式 进行抗联将士与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接力[1] - 来自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的红色讲解员讲述了多个英雄事迹[1] 主题线路发布 - 活动现场发布了辽宁省重走抗联路主题线路图 串联起辽东 辽西等地的抗联遗址[1] - 主题线路旨在弘扬抗联将士英勇不屈 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1]
“家的根,在国的土壤里”
人民网· 2025-10-07 09:00
历史记忆与传承 - 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发公众对1937年历史的关注 [3]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教育活动,幸存者后代讲述惨痛经历以呼吁珍视和平 [5] - 2024年,任颖与其9岁儿子成为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其子将相关读本《血火记忆》带入学校进行传播 [6] 国防教育与精神弘扬 - 103岁抗战老兵宋毅在观看阅兵直播时,对人民军队的先进装备表示骄傲,对比过去"小米加步枪"的条件 [4] - 原纪念馆馆长朱成山通过多场宣讲活动传播历史,有五年级学生和5岁半儿童认真聆听,体现了抗战精神的教育意义 [6] - 南京市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新兵代表刘祺发言表示将严格训练以守护先烈换来的和平 [8] 城市发展与国家强盛 - 通济门地区从历史创伤地转变为南京市"山水城林"景观带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变迁 [7] - 朱成山指出,南京城门城墙已超出历史概念,城市发展是党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例证 [7]
我们的5098——中秋思英烈山河念忠魂
新华网· 2025-10-06 15:25
纪念活动 - 活动纪念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史,历时5098天,涉及四亿五千万人民 [1] - 活动精选了5098位观众在全国各地抗战纪念馆的留言,旨在传递和致敬抗战精神 [1] - 本期精选留言来自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