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重温烽火岁月 感悟抗战精神
环球网· 2025-09-29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回顾了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作战过程及重大意义 [2][3][17] 历史背景 -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 [3] - 为粉碎敌人阴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 [3] - 连接平汉、同蒲铁路的交通要道正太铁路成为八路军发动交通破袭战的关键目标,日军依靠该铁路运兵运粮,视其为“补给生命线” [4][5] 作战过程 - 作战命令发出后,抗日军民参战热情高涨,投入到紧锣密鼓的作战部署中 [4] - 八路军战士执行拔点战斗任务,并同民兵、群众一道进行“扒铁轨”行动,拆下的铁轨用于炼钢制造武器 [12][13][14] - 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许多地段被夷为平地,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 [15] 战役成果与意义 -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7] - 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 [17] - 战役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辉煌篇章 [17]
沈阳审判与牵牛花(寻访)
人民日报· 2025-09-27 07:31
博物馆主体与展品 - 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 残历碑为翻到九一八事变日期的台历造型 布满弹痕与骷髅[1] - 馆内展出日本侵略者使用的运尸车 为铁制三只轮子的工具[1] - 馆内陈列日本细菌部队设计的陶制细菌弹 弹壳外部设有引爆线以保护内部生物菌[1] - 展出长约90厘米的拐杖刀 是抗日战争初期游击队和群众使用的秘密武器 可拔出外鞘露出刺刀[1] 历史人物与事迹 - 展出赵一曼写给3岁儿子的绝笔家书原件 笔迹因受刑颤抖 墨迹洇染[1] - 赵一曼被捕后双腿被步枪子弹击碎24处 指甲全被拔除 仍严词痛斥日寇罪行[1] -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情况下 独自与日寇周旋几昼夜后牺牲 敌人剖开其胃发现仅有枯草树皮棉絮[3] 战后审判与和平象征 - 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二层小楼曾作为特别军事法庭 1956年审判36名日本战犯[3] - 战犯被判处12年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全部认罪服法未提起上诉 创造国际审判史奇迹[3] - 日本战犯副岛进回国时获赠牵牛花种子 象征和平的召唤与警示 花朵在日本花园绽放鲜艳[3]
抗战史上的今天:9月26日
观察者网· 2025-09-26 22:44
军事行动与战役 - 1937年9月26日,我军在上海罗店大举反攻,克复刘行与杨行间之军事要点永安桥阵地 [19] - 1938年9月26日,浙东富阳告捷,歼敌千余人,刘建绪第10集团军所属陶广第28军经激战后全线反攻,毙敌1000余人 [27] - 1941年9月26日,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74军王耀武部与日军第3师团不期而遇,该军各师乘日军立足未稳之际以攻为守,向日军发动进攻 [35] - 1940年9月,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河北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 [33] - 1944年9月26日,白崇禧偕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到桂境兴安视察阵地,指示以兴安城为搜索警戒据点,并抽调一个团兵力至老堡村南北之线构筑预备阵地 [41] 经济与工业 - 1932年9月26日,蒋介石令湖北省政府将棉花营业税由2.5‰增为10‰,其余各税亦酌加 [7] - 1932年9月26日,粤当局继发行有奖航空债券1500万元之后,又发行国防债券3000万元,用作扩充空军军费 [7] - 1935年9月26日,中、日合组之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由中国火柴同业公会主席刘鸿生等与日在华火柴业联合会代表植田贤次郎签订《中日双方同意书》,经理由两国分任 [14] - 1936年9月26日,芦盐输日合同修正后由中日双方签字,合同有效期限改为一年,每吨价由2.6元减为2.4元 [17] - 1941年9月26日,中央社讯称国民政府对于民营工矿业之协助贷款总数达二亿元,沿海内迁之工厂已近400家,器材约七万吨,工人约近万人已在后方复工 [36] - 1942年9月26日,美国复兴银行公司董事长琼斯宣布美国进出口银行新近以2500万美元贷予中国,华方将以钨售予美国之金属物资准备公司以为偿付 [34] 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 - 1933年9月26日,日建成奉天、长春间铁路复线并通车 [12] -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铁桥修筑完成通车,桥长1387公尺,工程历时三年完成 [24] - 1944年9月26日,行政院决议免黎照寰国立交通大学校长职务,遗缺由吴保丰继任 [42] 教育与文化 - 1931年9月26日,国民政府任梅贻琦为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5] - 1933年9月26日,上海《世界知识》半月刊创刊,为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知识性刊物 [13] - 1936年9月26日,中国经济学社第十三届年会在上海举行,社员马寅初、董时进等200余人到会,辩论题为新金融政策 [18] - 1942年9月26日,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伍蠡甫休假,由梁宗岱暂代,梁聘著名剧作家曹禺到文学院任教 [39] - 1945年9月26日,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闭幕,讨论内迁学校复员、收复区教育之整理等议题 [46] 资源开发与勘探 - 1942年9月26日,经济部派遣专家赴新疆开发新疆油田 [38] - 1944年9月26日,日本东京电台广播称,日本为开发华北和内蒙古的资源,将由日本矿务工业会社率金属工程专家20余人前往勘探 [42]
1944年,土匪王鼎山派人送来一张借条:希望新四军接济40万发子弹
搜狐财经· 2025-09-26 19:57
历史背景 - 1944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关键时期 国民党军队加紧对各地武装力量收编工作 [1] - 浙东地区一支由王鼎山率领的民间武装力量成为国民党重点招安对象 [1] 王鼎山武装力量 - 王鼎山出生于浙江东部嵊县高风村 原为手艺精湛的木匠 [6] - 因与当地恶霸冲突失手将其打死 为防报复带领十几个兄弟和家人逃往高塘山落草为寇 [7] - 高塘山地处三县交界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山中有可耕种良田 [8] - 立下铁规只劫富济贫 专挑民愤极大的地主豪绅下手 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被当地百姓视为义匪 [8] - 经过15年经营在高塘山修建了坑道 碉堡等防御工事 [9] 关键事件 - 王鼎山武装面对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陷入弹药短缺困境 [9] - 王鼎山向浙东新四军驻地发送信件 急需40万发子弹 落款为王鼎山 [3] - 40万发子弹对当时装备匮乏的新四军来说是天文数字 [14] - 新四军决定由何克希率主力部队接应王鼎山突围 [14] 人物关系 - 关键人物陈山曾奉命打入当地另一支土匪武装王虎山部 在此期间与王鼎山结下深厚友谊 [12] - 王虎山派王鼎山阻拦陈山 王鼎山未为难老友反而赠送大量武器装备 [11] - 陈山临别时对王鼎山表示日后若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11] - 陈山成功策反王虎山部加入抗日队伍 组建了陈立平支队 [12] 收编过程 - 成功解围后王鼎山起初对正式加入新四军有所顾虑 还想继续完成几笔绑票生意 [14] - 陈山耐心解释新四军纪律 说服王鼎山释放了所有人质 [15] - 当王鼎山提出安置部属家属请求时 陈山表示已经派人去办 [15] - 王鼎山最终带领全部人马正式加入新四军 [15] - 王鼎山部在之后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15]
纪念母亲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历史事件与人物关联 - 白求恩医疗队于1939年春在河北河间卧佛堂将屯庄真武庙改造为战地手术室并在此工作22天 [1] - 手术室由一间庙宇房间改造 四周有壁画 医疗队用白布遮盖四壁和顶部 以两张八仙桌拼成铺有土红色橡胶皮的手术台 [1] - 手术室旧址位于卧佛堂镇 现为纪念馆 院内包含手术室 医疗室 消毒室及展厅等建筑 手术室为砖木结构古建筑 [4] 地方抗战历史 - 作者老家宁庄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焚烧几十次 因全村抗战且未出汉奸 战后被命名为红旗庄 [2] - 宁庄为抗日最前线 邻村设有日军炮楼 村内建有交通壕并有多名八路军牺牲 [2] - 作者母亲王秀莲于1939年19岁时秘密入党 在村里从事抗日宣传 制作军装军鞋 传递情报等工作 是当地最年轻的女党员 [2] 英雄事迹与表彰 - 作者母亲曾参与保护八路军 通过向日军提供假情报并进入地道报告 使八路军成功伏击日军 [2] - 母亲于1945年参加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 被评为劳动英雄 获赠纺车 镰刀和犁作为奖励 [3] - 1945年群英大会在河南濮阳举行 评选出部队战斗英雄36人 劳动英雄62人 会后举行了英雄骑马游行活动 [4] 历史记忆与传承 - 作者母亲晚年较少提及战争经历 最常提及的是在群英大会上获得的纺车 [3][4] - 母亲在抗战期间立下不打败日军不生孩子的誓言 其长子于1945年6月出生 [3] - 作者通过为加拿大华人活动撰稿 将白求恩的历史与母亲及家乡的抗战经历联系起来 使历史认知变得完整 [4][5]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丨这些人这些事,不能忘,不敢忘!
新华社· 2025-09-19 19:47
抗日战争历史背景 - 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浴血抗战14年,至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 [1][3] -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54][56]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事迹 - 夏淑琴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父母和两个姐姐,成为惨案幸存者 [5] - 她作为首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起诉日本右翼分子名誉侵权并取得全面胜诉 [7] - 幸存后她成为历史见证者、真相捍卫者与和平守护者 [9][11] 上海集中营幸存者经历 - 1943年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6000余名在华侨民被关进分布上海各处的9个集中营 [13][14] - 白丽诗在龙华集中营度过800多个日夜,经历食物匮乏、疾病肆虐与日军暴行 [16] - 战争结束后她赴美求学,1984年返回上海定居成为大学教师,常为学生讲述历史 [16][19][20] 东京审判中国法官贡献 - 梅汝璈是参加东京审判的11名法官中唯一的中国人,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等关键时刻维护民族尊严 [22][24] - 他坚持对日本战犯实行死刑处罚,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外交事业与法制建设 [24][26] 华侨机工支援抗战 - 为保障滇缅公路物资运输,先后有3200余名华侨青年应召回国支援抗战 [28][29] - 在这条"抗战生命线"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南侨机工因空袭轰炸和险峻路况献出生命 [31][33] 八路军战士抗战经历 - 王生14岁加入八路军,在1945年淮阴战役中与战友迎着"暴雨般"的子弹强行登城 [34][36][38] - 刘寿山12岁加入抗日儿童团,16岁正式参军,在平度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参与"地雷战"等斗争 [40][42][44] - 杨杰一曾任八路军回民支队军事教官等职,该支队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46][48][50]
习言道|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3:55
历史事件定性 - 九一八事变被定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2] -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 - 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浴血奋战持续14年[2]
抗日战争为何始于“九一八”?
人民网· 2025-09-18 09:27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城北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铁轨旁,爆炸声划破了夜空, 也撕开了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何以成为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起点?答案藏在深夜的枪声里,藏在雪地的足迹里,更藏在无数中国人"不愿做亡国奴"的呐喊里。 就在北大营炮火连天的那晚,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詹大全家中,正在举行一场常委紧急会议。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北大营的枪声:这里是首战之地 当晚10时许,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彼时的北大营,士兵们还在睡梦中…… 被日军炮火破坏的北大营,已成残垣断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供图 由于东北军执行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日军很快攻入北大营。 当日军进攻到第七旅六二〇团第三营时,部分爱国官兵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持枪还击,奋力突围,造成日军伤亡25人。 这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首战之地,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的抵抗就从未停过。 煤油灯下的宣言:最早的抗日火种 会议决定,要给党中央提交一份报告,发表一篇宣言! 屋外,枪声不绝于耳;屋内,笔尖沙沙划过稿纸。手推油印机的滚筒每转一圈,就有十几份宣言带着未干的墨迹堆叠起来,这台 ...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新华社· 2025-09-17 21:3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个人故事、文物迁移和国际援助等具体事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强调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与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1][2][3][4] 历史记忆的传承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任颖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收集整理幸存者故事并编写读本《血火记忆》,其9岁儿子于恬祥也在学校讲述家族历史,体现记忆的代际传递 [2] - 杨靖宇将军后代马继民每年在各地宣讲200多场,通过收集鲜为人知的故事,让英雄形象更为真实可感,并带领孙子瞻仰烈士陵园,传承家族责任与民族气节 [3][4] - 菲华青年企业家商会荣誉会长李天荣在博物馆瞻仰长辈抗战遗物,其家族多位成员以捐赠战机、参与抵制日货、投身游击战和担任“南侨机工”等方式支援祖国,展现了海外华侨的奉献与担当 [4] 文物保护的壮举 - 故宫博物院在抗战期间完成了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迁徙,1.3万余箱文物历时十余年辗转大半个中国,实现了“人在文物在”的承诺 [6][8] - 文物南迁路线根据战事变化动态调整,定制专用木箱并总结出“稳准隔紧”的包装秘诀,如瓷盘用棉花和稻草防震,书画包油纸防潮,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 [8] - 1945年华北区侵华日军投降受降典礼在故宫太和殿前举行,次年召开南迁文物交接大会,这段历史被视为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信的生动教材 [8][9] 国际友人的支援 - 法国医生贝熙叶在抗战期间曾骑自行车穿越日军关卡,为抗日根据地秘密运送药品和无线电电池,其事迹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 [15] - 美国飞虎队老兵后代和学生代表团访华,体验中国高铁、无人驾驶等科技发展,美国学生马克斯·拉西利亚申请10年有效签证,计划再次到访中国 [20] - 德国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加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队伍,其儿子能讲流利中文,继续讲述拉贝与中国故事;苏联空军志愿队库里申科少校的墓园由重庆母子接力守护,其侄女希望年轻人铭记先烈 [18][19] 抗战精神的现代表达 - 各地纪念馆运用创新技术展现历史,如“云直播”、“VR全景”、互动游戏和短视频,使红色记忆更鲜活,例如平型关大捷遗址的军事文化园用游戏模拟以弱胜强的战斗 [9][10]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面积从6700平方米扩展至1.22万平方米,汇集3237件海内外文物,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逾80万人次,通过渐进式空间体验引导观众深入历史 [12]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北美约250家影院上映,引发国际观众对历史与和平的思考,编剧张珂希望借此让世界看见中国人民的抗争 [21][22]
明日沈阳将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辽宁日报· 2025-09-17 09:23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诞生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东北 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撞钟鸣 警仪式既是对抗日英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后人的有力激励。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 和平、开创未来,汇聚起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决战决胜三年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 宁篇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明日上 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将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自1995年起,每年的9月 18日都在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今年的撞钟鸣警仪式将 奏唱国歌、撞钟鸣警、拉响防空警报。沈阳全城及全省各地将同步拉响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车鸣 笛3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