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作物秸秆肥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集中度较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53
作物秸秆肥市场概述 - 作物秸秆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提供养分的功能 [1] - 秸秆有机组成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含量以钾、钙、硅为主,氮、磷含量因作物种类而异,豆科作物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含钾较多 [1][2] - 产品分类包括单一作物秸秆肥与混合作物秸秆肥,以及固体型、液体型与复合型三种形态 [2] 市场政策环境 - 2023-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12项政策,明确要求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至86%以上,并健全收储运体系 [4][6] - 政策重点支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五化利用,推广科学还田技术,开发配套生物菌剂等产品 [6] - 2024年国务院提出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长江、黄河流域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强化秸秆禁烧管控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2024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9.94亿吨(+1.3%),其中玉米杆3.41亿吨、稻草2.22亿吨、麦杆1.75亿吨,提供充足原料 [9] - 中游:产品均价744元/吨,2024年市场规模164.42亿元,需求量2210万吨 [13] - 下游:粮食作物应用占比超50%,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1932万公顷(+35万公顷),玉米、大豆分别增至4474/1033万公顷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而散"特点,代表企业包括安徽瑞驰兰德、秸秆控股集团、根力多生物科技等7家,集中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 [15] - 西安秦衡生态科技专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耕地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17] - 山东泉林嘉有年产60万吨黄腐酸产品,开发五大系列功能肥料 [19] 发展趋势 - 产品创新:开发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等新型功能肥料,满足差异化需求 [21] - 产业链优化:建立高效收储体系,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强化品牌服务 [21] - 政策驱动:秸秆科学还田技术推广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持续扩大市场需求 [6][21]
研判2025!中国有机农业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传统农业问题凸显,有机农业引领可持续发展潮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7 09:25
有机农业行业概述 - 有机农业定义为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依托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实现生态平衡的农业模式 [3] - 有机农业可解决土壤侵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 中国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标志行业规范化起步 [4] - 2005年《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发布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有机农业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同比增长1.55%,2024年进一步增至1062亿元 [1][14] - 全球有机农业用地面积2023年达98.9百万公顷(同比+2.59%),其中大洋洲占比54%(53.2百万公顷),欧洲占比20%(19.5百万公顷) [12] - 有机肥料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1413.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500亿元 [10] 政策支持 - 2021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提出推广物联网技术提升有机农业信息化水平 [6][7] - 2024年《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导意见》强调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体系 [6][7] - 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明确支持有机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 [7]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有机种子/肥料/农药,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通过专卖店、超市、电商等渠道销售 [8] - 行业呈现"小而散"格局,主要企业包括北大荒(3108.9万亩认证面积)、东方集团(五常万亩基地)、锦辉安生态等 [16][17][19] - 北大荒2023年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460.9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698万亩,为行业引领者 [17] 发展趋势 - 需求端因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驱动有机食品消费增长,国际国内市场潜力显著 [21] - 销售渠道多元化,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加速渗透 [22] - 品牌竞争成为核心,企业从源头把控品质并强化营销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23][24] 代表企业 - 北大荒:商品粮基地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86.96%),主因农产品购销业务下滑 [17][19] - 东方集团:旗下东方粮仓布局全产业链,建立五常有机香米生产基地 [19] - 锦辉安生态:立足广东河源,打造"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集群" [17]
振兴“川字号”乡村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4-22 06:10
农业产量与收入增长 - 全省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 亩产达378.2公斤 均创历史新高 [1] - 生猪出栏量达6149.6万头 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6.6% 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1] 特色产业发展 - 蒲江县柑橘总投产面积44.5万亩 产量约103万吨 产值达72.82亿元 [2] - 蒲江实施"两个替代"工程 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75% 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 农产品均价较传统种植高出30%以上 [3] - 米易县采用"稻菜轮作"模式 每亩产出稻谷2000斤 蔬菜20000斤 亩均收益达4万余元 最高达8万元 [4] - 眉山市泡菜产业综合产值达225亿元 培育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6] 产业集群建设 - 四川规划"1+1+8"特色农业产业 包括畜牧万亿元产业 粮油5000亿元级产业 及8个千亿元级产业 [6] - 绵阳市年提供优质种猪30万头 培育百亿元级"链主"企业2家 十亿元级企业5家 [8] - 宜宾市茶园面积达130万亩 干茶产量11.45万吨 计划新增精制茶产能1.2万吨 新茶饮产能5万吨 [8] 产业链整合模式 - 建立"加工企业+农户"直采型 "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型 "企业+中间组织+农户"订单合作型等5种利益联结模式 [9] - 东坡区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每亩支付400-500元租金 单个蔬菜栽培季节解决务工约5000人次 带动增收90万元以上 [10] - 李记酱菜公司与5000多农户签订订单 收购价高于市场价 2024年初收购10万吨 帮助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10] 农民增收机制 - 两河村农民通过水果销售 村集体企业务工 冷库分红三种方式增收 近两年分红400多万元 [11] - 驼峰菌业年产量2.2万吨 吸引200多名当地农民务工 月工资3000多元 [11] - 全省培育11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04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户均增收近1.7万元 [11] 产业融合与加工能力 -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15个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 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1个 [12] - 主导产业新增农民就业岗位60.3万个 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 [12] - 全省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69%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1080亿元 接待5.2亿人次 [12] - 青神县果园托管模式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约15000元 [12]
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3-24 15:03
行业定义 - 有机食品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转基因技术 采用自然生态方式种植或养殖的食品 [1] 行业分类 - 涵盖谷物杂粮 新鲜果蔬 茶饮 食用菌 畜禽肉类 水产品 蜂产品 奶粉制品及野生食材等 [2] - 国内市场常见品类包括有机蔬菜 大米 茶叶 蜂蜜 羊奶粉 杂粮和水果 [2] 发展历程 - 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 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提出有机农业概念 [3] - 8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推广有机农业 21世纪后全球市场迅速扩大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种子 肥料 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及有机种养殖环节 [5] - 下游覆盖餐饮 超市 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领域 [5] 市场规模 -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超2.6万张 较2015年增长99.8% [8] - 2022年有机产品销售额达877.6亿元人民币 中国位列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 [8] - 2015-2019年认证证书年均增长率13.76% 2019年证书总量达21,764张 [9] - 2019年备案有机码总数21.2亿枚 反映生产消费两端同步繁荣 [9] - 2013-2019年市场规模从279.8亿元增至678.2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5.9% [9] 政策环境 -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修订《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优化行业管理机制 [12] - 2022年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有机产业品质升级 [12]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 [12] - 2005年出台《有机产品标准》规范生产加工标识销售环节 [12] - 2014年发布意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机认证 [13] - 2017年要求建立有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14] 行业挑战 - 生产成本高导致价格高于常规食品 限制消费意愿 [15] - 认证监管存在漏洞 虚假宣传现象损害行业公信力 [15] -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产量低且不稳定 [15] - 供应链信息不透明 消费者难以追踪食品来源 [15] - 科研技术支持滞后 缺乏有效解决病虫害及土壤问题的方案 [15] 发展前景 - 健康意识和环保需求推动消费倾向转向有机食品 [16] - 政策将通过立法保护和财政补贴支持产业发展 [16] - 科技进步将助力解决产量和病虫害问题 推动规模化发展 [16] -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拓宽销售场景 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16] -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