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制造

搜索文档
农业银行湖南分行:“流水e贷”让企业流水变融资“活水”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09
制造业与金融服务 - 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 [4] - 工行推出工程建设资金监管新模式 旨在高效服务重大工程项目 [4] - 农行定制柜面存现产品 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率 [4] - 农行辽宁分行强化信贷投放 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4] - 农行重庆分行推出"同号即时换卡"服务 优化社保卡服务体验 [4] 金融产品创新 - 农行湖南分行推出"流水e贷"信用贷款产品 依托企业结算流水数据授信 最高额度500万元 [10][11] - "流水e贷"无需抵押担保 采用纯信用模式 系统自动抓取人民银行征信平台数据 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11] - 产品覆盖湖南省14个市州 非农行基本账户企业也可申请 [11] - 截至5月末 "流水e贷"累计授信2.4万户 金额147亿元 累计放贷7460多户 金额107亿元 [11] 企业案例 - 湖南富丰肥业通过"流水e贷"获授信270万元 从申请到放款仅用半天时间 [10][11] - 该公司2024年获得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产品销往7个省份 [10] - 贷款助力企业扩大产能 有机肥营业额同比增长20% 复合肥增长30% [8][10]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农行福建分行及厦门分行深入学习习近平在闽金融论述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建设 [5]
新型控释纳米肥料提高植物产量
科技日报· 2025-06-04 07:35
纳米肥料技术突破 -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基于高岭石纳米管的新型控释肥料 该肥料通过负载铜、硼和碘等活性成分实现高效养分输送 [1] - 高岭石纳米管结构具有"微注射"效应 喷洒时可穿透植物组织直接释放养分 实验显示芝麻菜微绿植生长量提升34% [1] - 改性后高岭石纳米管外径从100纳米增至185纳米 证实活性物质成功进入中孔和大孔结构 [2] 技术应用特性 - 纳米肥料解决了传统肥料养分易流失和利用率低的痛点 通过可控释放机制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1] - 实验验证纳米复合物在叶片表面分布均匀且附着稳定性强 适用于叶面施肥场景 [2] - 当前正进行大麦作物的田间测试 验证技术在大规模农业应用中的可行性 [2] 材料科学创新 - 首次采用高岭石纳米管浓缩物作为载体 开创矿物基纳米材料在农业领域的新应用模式 [1] - 通过螯合铜、硼酸和碘的水溶液浸泡工艺 实现活性成分与纳米管结构的有效结合 [1] - 纳米管形貌变化证实了材料改性效果 为后续功能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研判2025!中国作物秸秆肥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集中度较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53
作物秸秆肥市场概述 - 作物秸秆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提供养分的功能 [1] - 秸秆有机组成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含量以钾、钙、硅为主,氮、磷含量因作物种类而异,豆科作物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含钾较多 [1][2] - 产品分类包括单一作物秸秆肥与混合作物秸秆肥,以及固体型、液体型与复合型三种形态 [2] 市场政策环境 - 2023-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12项政策,明确要求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至86%以上,并健全收储运体系 [4][6] - 政策重点支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五化利用,推广科学还田技术,开发配套生物菌剂等产品 [6] - 2024年国务院提出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长江、黄河流域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强化秸秆禁烧管控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2024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9.94亿吨(+1.3%),其中玉米杆3.41亿吨、稻草2.22亿吨、麦杆1.75亿吨,提供充足原料 [9] - 中游:产品均价744元/吨,2024年市场规模164.42亿元,需求量2210万吨 [13] - 下游:粮食作物应用占比超50%,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1932万公顷(+35万公顷),玉米、大豆分别增至4474/1033万公顷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而散"特点,代表企业包括安徽瑞驰兰德、秸秆控股集团、根力多生物科技等7家,集中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 [15] - 西安秦衡生态科技专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耕地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17] - 山东泉林嘉有年产60万吨黄腐酸产品,开发五大系列功能肥料 [19] 发展趋势 - 产品创新:开发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等新型功能肥料,满足差异化需求 [21] - 产业链优化:建立高效收储体系,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强化品牌服务 [21] - 政策驱动:秸秆科学还田技术推广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持续扩大市场需求 [6][21]
超166万亩次应用!阳山测土配方助力玉米产业绿色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7:36
政策背景 - 广东省印发《广东省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要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建设10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 [6][7][8] - 阳山县成为全省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县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 [11] 技术推广 - 阳山县已完成补贴配方肥603吨,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面积6013.5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105万亩次,配方肥应用面积61.5万亩次 [13][14]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阳山县主推技术,包括底肥(10%)、拔节期(50-60%)和大喇叭口期(30-40%)三个阶段施肥 [19][20][21][22] - 示范田进行7个处理的肥料对照实验,比较产量和投入产出比 [23][24][25] 产品应用 - 推广使用25-7-19配方的长效缓释掺混肥,适合阳山县丘陵山区地形,减少劳动力投入 [29][30] - 农户反馈基肥持效期长,玉米长势良好 [35][36][37][38] 产业规模 - 阳山县是粤北重要玉米种植区,种植面积超9万亩 [9] - 阳山县抓住清远市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机遇,重点发展玉米等五大农业产业 [10] 推广活动 - 活动采用现场观摩+直播形式,线上观看超7万人次 [3] - 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多方参与 [4][5] - 使用"农友圈"线上平台连接农户和农技专家 [4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