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肥料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柑桔深加工‌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深加工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11
柑桔深加工行业概述 - 柑桔深加工是以柑桔类水果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涵盖食品类(果汁、果酱)、化工提取类(香精油、果胶)、生物制品类(果酒、保健品)和副产品利用类(饲料、肥料)四大类 [1][2] - 中国2024年柑桔总产量达6791.49万吨,较上年增长5.56%,为深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1][6] - 行业农业产值从2018年1484.9亿元增至2024年233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8% [10] 产业链与区域分布 - 产业链上游依托广西、湖南等主产区千万亩果园,中游通过膜分离、酶解等技术提升附加值,下游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并出口欧美 [4] - 广西、湖南、四川、湖北、江西五大主产区贡献全国87.6%产能,其中广西砂糖橘年产量680万吨占全国70%,沃柑320万吨占45% [8] - 形成"长江流域橙汁加工带"和"岭南特色柑橘加工区"两大集群,全国性与区域企业协同发展 [16]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柑桔深加工市场规模约140亿元,果汁类占比超40%为主导产品,NFC橙汁等高端产品成新引擎 [12] - 头部企业如汇源果汁、屈姑国际、农夫山泉占据主导,区域龙头如重庆派森百(NFC橙汁)、广西亿嘉农润(沃柑加工)差异化竞争 [14]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品牌与服务综合竞争,高附加值产品如果汁浓缩物、医药级提取物成焦点 [14] 发展趋势 - 高附加值产品创新:NFC果汁、功能性饮品(果醋、酵素)及医药级提取物(果胶、橙皮苷)需求激增,重庆忠县NFC橙汁2025年产能预计达20万吨占全国高端市场40% [18][20] -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湖北40T/H精深加工生产线(投资4500万元)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果渣资源化目标2030年利用率从20%提至50% [20] - 区域集群化与国际化:地理标志品牌(如"三峡柑橘")和跨境电商(东南亚市场)增强竞争力,政策支持推动全产业链整合 [21]
星湖科技回复年报问询:现金债务“双高”遭拷问,并购标的业绩“精准变脸”埋雷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29
财务与债务情况 - 公司连续三年长短期借款超20亿元,但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借款,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7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09%,低于可比公司梅花生物(1916%)和阜丰集团(3784%) [6][8] - 2024年有息负债3391亿元,呈现下降趋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加,银行授信额度126亿元,用信额度36亿元,公司称不存在偿债违约风险 [9] - 2022年收购伊品生物支付792亿元现金对价,原计划15亿元配套资金置换未果,2024年底推出总投资3712亿元的玉米深加工项目,70%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9] 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608亿元、678亿元、943亿元,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5] - 2024年营业收入173亿元,货币资金占营收比例916%,显著低于梅花生物(1901%)和阜丰集团(4420%) [8] 并购标的业绩问题 - 2018年以394亿元溢价17075%收购久凌制药,承诺期(2017-2020)业绩完成率109%-158%,但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骤降至3690万元、1461万元、-404万元、356万元 [10] -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美国加征15%关税导致海外订单减少,国内产能过剩致毛利率从5231%下滑至1339%,全额计提198亿元商誉 [11][14] - 对比同业显示,2021-2024年久凌制药收入变动幅度(-1711%至8979%)和净利润变动幅度(-6042%至-18798%)显著差于华海药业等可比公司 [13]
星湖科技: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47
投资活动分析 - 公司2022-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7.89亿元、-8.59亿元、-8.64亿元,投资支付现金分别为15.79亿元、24.12亿元、18亿元 [1] - 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宁夏伊品生物99.22%股权收购(现金对价7.92亿元)和银行理财产品(2024年投资17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3][4] -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以R1低风险产品为主,2024年优化结构增加结构性存款,全年理财收益618.48万元 [7][8]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23.97%),其中受限资金5.66亿元,可用资金11.92亿元 [9][17] - 2024年利息收入0.13亿元,利息费用1.10亿元,长短期借款合计27.29亿元(长期借款17.21亿元,短期借款10.08亿元) [9][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56.69%降至2024年44.80%,银行授信额度126亿元,用信仅36亿元 [18][19] 伊品生物经营情况 - 2022-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14亿元、3.78亿元、4.14亿元,完成业绩承诺并触发4.92亿元超额奖励 [38] - 2024年营业收入160.01亿元(同比-0.39%),毛利率呈现分化:饲料添加剂17.16%(+4.81%),食品添加剂7.09%(-1.55%),有机肥料36.55%(+1.96%) [41][43][44] - 主要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饲料添加剂销量222.68万吨(同比+9.1%),食品添加剂销量47.74万吨(同比+7.3%) [46][47] 商誉减值情况 - 久凌制药商誉1.98亿元已全额计提减值,2022-2024年分别计提1,234万元、9,370万元、9,191万元 [20][38] - 减值主因业绩承诺期后盈利下滑:2021-2024年净利润从3,690万元降至356万元,毛利率从36.05%降至13.39% [22][28] - 可比公司(博腾股份、雅本化学等)同期也出现业绩下滑,行业受贸易摩擦和合规成本上升影响 [27][28]
曲周科技小院团队:泥土里“种”出绿色农业
科技日报· 2025-06-16 09:22
曲周科技小院团队概况 - 团队由122人组成,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高达90% [2] - 团队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 - 16年来在曲周县建立了16个科技小院,形成"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模式 [3] 技术创新与推广 - 累计研发推广高产高效技术37项,包括"水氮后移"技术(小麦亩产突破650公斤)、秸秆全量还田周年深翻增碳提质技术等 [3][4] - 2009-2014年曲周县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17.9%提升至53.5% [4] - "绿色吨半粮"示范基地实现周年亩产1.52吨,比全县平均亩产高42%,减少碳排放46% [6] 产业绿色转型案例 - 南里岳镇蛋鸡养殖业:将700万羽蛋鸡粪污与秸秆混合制成有机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 - 前衙村葡萄产业:通过土壤改良、引进阳光玫瑰等新品种提升品质,指导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 [5] - "绿色吨半粮"项目应用导航精量播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投资150万元建立连片示范基地 [6] 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 - 累计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培养1万多名"土专家"和农村后备干部 [8] - 已培养近300名研究生,包括非洲留学生将技术带回本国 [8] - 团队成员采用"三同"模式(同吃同住同劳动),科研数据直接来自田间实践 [7]
湖北化肥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8.72%   
中国化工报· 2025-05-26 10:17
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对222家生产销售单位的390批次化肥进行抽查 不合格发现率为1 28% [1] - 抽查范围包括复合肥料 掺混肥料 磷肥等6种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 涉及187家单位的352批次 [1] - 抽查110家销售单位的192批次产品 77家生产单位的160批次产品 [1] 不合格产品检测结果 - 4批次复合肥料不合格 涉及总氮 有效磷含量 氯离子等指标 其中线下流通领域2批次 生产领域2批次 [2] - 1批次氮肥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为包装标识 涉及1家生产单位 [2] - 对未纳入许可证管理的38批次产品进行抽查 包括氮肥 磷酸一铵等4种类型 [2] 监管措施要求 - 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抽查结果后处理 及时录入监管信息系统 [2] - 督促生产销售单位建立质量安全风险清单 落实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机制 [2] - 加强质量技术帮扶 促进行业质量水平提升 [2]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6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理论支撑 - 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在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生产力要素从"旧质"向"新质"跃升具有鲜明生态底色 [2] - "两山"理念将生态承载力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底线强调系统性保护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特征高度契合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布局 -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形成人才—技术—产业三维协同演进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转型 [3] - 新型农业劳动者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3] - 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催生智慧农业系统生物育种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3] - 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精准使用提升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无人机自动灌溉系统等新型装备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展农业价值边界 [3] 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引领 -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发展突破西方高污染现代化路径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实践 [4] - 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等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克服小农经济低效困境 [4][5]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5]
研判2025!中国有机农业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传统农业问题凸显,有机农业引领可持续发展潮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7 09:25
有机农业行业概述 - 有机农业定义为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依托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实现生态平衡的农业模式 [3] - 有机农业可解决土壤侵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 中国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标志行业规范化起步 [4] - 2005年《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发布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有机农业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同比增长1.55%,2024年进一步增至1062亿元 [1][14] - 全球有机农业用地面积2023年达98.9百万公顷(同比+2.59%),其中大洋洲占比54%(53.2百万公顷),欧洲占比20%(19.5百万公顷) [12] - 有机肥料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1413.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500亿元 [10] 政策支持 - 2021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提出推广物联网技术提升有机农业信息化水平 [6][7] - 2024年《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导意见》强调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体系 [6][7] - 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明确支持有机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 [7]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有机种子/肥料/农药,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通过专卖店、超市、电商等渠道销售 [8] - 行业呈现"小而散"格局,主要企业包括北大荒(3108.9万亩认证面积)、东方集团(五常万亩基地)、锦辉安生态等 [16][17][19] - 北大荒2023年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460.9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698万亩,为行业引领者 [17] 发展趋势 - 需求端因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驱动有机食品消费增长,国际国内市场潜力显著 [21] - 销售渠道多元化,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加速渗透 [22] - 品牌竞争成为核心,企业从源头把控品质并强化营销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23][24] 代表企业 - 北大荒:商品粮基地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86.96%),主因农产品购销业务下滑 [17][19] - 东方集团:旗下东方粮仓布局全产业链,建立五常有机香米生产基地 [19] - 锦辉安生态:立足广东河源,打造"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集群" [17]
城阳“无废城市”建设再出新模式
齐鲁晚报· 2025-04-09 05:24
活动概述 -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联合多部门举办"美丽山东无废同行"主题研学活动,20余组"少年绿先锋"家庭参与[1] - 活动在市级"无废公园"城阳区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公园开展,包含互动课堂、主题工作坊和实践环节[1] 教育与实践内容 - 通过"垃圾的前生今世"互动课堂普及"无废城市"建设知识,强调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1] - "废弃物与生命"主题工作坊将校本课程与"无废城市"标准结合,构建"认知—理解—实践"教育体系[1] - 在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大地汉堡"堆肥工坊让学生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践资源循环利用[1] - 生态种植活动中,家庭使用腐熟堆肥回填花坛并移植种苗,形成"班级实践+农业应用+社区服务"教育网络[2] 协同机制与成果 - 启动"政校家社"协同机制,建立"1+4+N"工作体系(政府主导,联动学校、家庭、社区、高校)[2] - 2024年开展"无废城市"主题活动10余场,覆盖5000余人次[2] - 完成59个"无废学校"、10个"无废小区"等86个"无废细胞"创建[2] - 青岛农业大学"绿先锋"团队获省级金奖、国家级银奖,开展70场实践活动,覆盖15所学校,惠及2万名学生,带动4000余家庭参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