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
搜索文档
四川小金县法院木坡法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精神
人民网· 2025-10-01 10:01
活动概述 - 四川省小金县人民法院木坡人民法庭干警在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并前往两河口会议会址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2] 活动内容 - 干警向参观群众和周边村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和《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普法资料 [2] - 活动结合红军停经小金的真实历史和英雄故事讲解保护英烈名誉荣誉的重要意义 [2] 活动记录 - 活动情况由舒曼和罗银鹏拍摄记录 [2]
英雄不朽 山河永念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30 19:07
经过审阅,所提供的文档内容是关于国家烈士纪念日的纪念性文章,其性质属于社会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范畴。文档中未包含任何与商业实体、市场动态、财务表现或特定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基于此内容进行公司或行业层面的投资分析总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部署长假安全稳定、文旅消费等工作
南京日报· 2025-09-30 09:36
政治学习与精神传达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并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动力 [1] -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座谈会精神 将其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 [2] - 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继续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 [1] 假期安全与稳定工作部署 - 部署国庆中秋长假安全稳定工作 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细落实社会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等各项措施 [3] - 加强假期值班值守 确保长假平安祥和 [3] - 贯彻中央纪委通知精神 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3]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深化文商旅体展融合以提升消费体验 [3] - 着力解决停车、景区预约、市场秩序、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 - 听取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有关情况汇报 [4]
为了国家和民族——感受革命先烈的瞩望访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佟国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8 08:52
一件文物,一段峥嵘;岁月无言,山河为证。14年抗战从这里开始,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东北抗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用鲜血和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最后胜利写下悲壮而光辉的一页。这些革命先烈身上蕴藏着怎样的家国情怀?记者采访了东北烈士 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佟国波。 记者: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蕴藏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佟国波:一支刻写文件的斑驳铁笔,承载着地下工作者张宗兰的智慧与勇气,见证了无数情报传递的瞬 间;一只陈旧藤箱,装满情报与信仰,随地下交通员张宗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穿梭往来;一张写着"死 在光明"的领尸证,诠释了王学尧烈士的"向死而生"……这些都是我们馆内珍藏的革命文物,是革命先 烈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见证。 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斗争,犹如一部英雄史诗,铸就了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 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核心的东北抗联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记者:纪念馆近期推出"抗战14年的黑龙江"专题展览。如何认识14年抗战中东北抗联发挥的重要作用? 佟国波 ...
跨区域传承红色文化,大兴区举行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
新京报· 2025-09-28 07:08
研讨会核心内容 - 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于9月27日在团河行宫召开 旨在深度挖掘平南红色文化资源并推动跨区域联动传承 [1] - 会议提出建立区域红色史料共享机制 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平南红色资源 [1] - 通过"文化+旅游"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模式 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活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1] 平南地区历史定位 - 平南地区涵盖北平以南、平汉铁路以东、永定河以北及河北廊坊以西区域 包括大兴大部和宛平南部 [1] - 该区域作为平津保三角地带顶端 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连接华北与北平的战略要冲 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1] 研讨会成果输出 - 专家学者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北京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平南"主题进行理论阐述 提供文化发展思路指引 [1] - 革命先辈后代现场讲述抗争细节故事 增强历史叙事鲜活度 [1] - 专家学者分享红色文化传播实践经验 为资源活化提供创新视角 [1]
铭史承浩气 砺志为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21
吉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熙熙攘攘的观众,为一场展览而来。 长白巍峨,松江浩荡。"闯关东"的勇毅,东北抗联的顽强,建设新中国的豪情……观众为铭记历史而 来,更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而来。 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杨靖宇支队"战旗等1000余件(套) 珍贵实物……开展一个月有余,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热度不减。"讲解都排满了,嗓子反复嘶哑。能讲述 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讲解员崔玉卓中午休息时,还在捧着史料细读。 新时代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开 创未来",这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观众的心声。 讲述白山松水的厚重历史 步入展厅,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地图,无声诉说着历史。 虽是近现代史展,这里却从1644年讲起,这背后有着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 一张硕大的地图,清晰标注出清朝设立的柳条边墙范围。这道边墙,曾一度将吉林大部区域与外界隔 绝。 本次展览大纲编写团队的首席专家、吉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信君认为,清朝将吉林大部分 地区封禁百余年,造成人口空虚、建设落后,埋下了隐患。"从地图上看,吉林曾是拥有数千公里海 ...
集纳最新研究成果、过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铭史承浩气 砺志为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23 05:59
吉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熙熙攘攘的观众,为一场展览而来。 长白巍峨,松江浩荡。"闯关东"的勇毅,东北抗联的顽强,建设新中国的豪情……观众为铭记历史而 来,更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而来。 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杨靖宇支队"战旗等1000余件(套) 珍贵实物……开展一个月有余,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热度不减。"讲解都排满了,嗓子反复嘶哑。能讲述 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讲解员崔玉卓中午休息时,还在捧着史料细读。 新时代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开 创未来",这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观众的心声。 讲述白山松水的厚重历史 步入展厅,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地图,无声诉说着历史。 虽是近现代史展,这里却从1644年讲起,这背后有着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 展馆二楼一隅,5把日式军刀杂乱摆放,刀身泛着寒光。 这是今年吉林省在修缮丰乐剧场旧址时,在墙壁夹层中发现的一批军刀。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张贺介 绍,这些发现,为日本侵略吉林的罪行再添新证。 一张硕大的地图,清晰标注出清朝设立的柳条边墙范围。这道边墙,曾一度将吉林大部区域与外界隔 ...
《抗战歌曲·长征组歌大家唱》全省青少年主题展演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22 06:48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抗战歌曲·长征组歌大家唱》全省青少年主题展演活动 [1] - 活动于9月21日在西安启动 由省关工委 省教育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团省委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主办 省文化馆协办 [1] - 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现场包含情景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和老中少三代群众合唱团演唱《地道战》《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 [1] - 活动通过现场连线吴起县胜利广场 当地群众唱响红歌重温长征伟业 [1] - 活动为期一年 是省关工委为全省青少年打造的"沉浸式"品牌思政课 [1] - 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再唱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 [1] 活动组织与推广 - 各地市 各系统单位关工委将组织主题文艺节目创作 排练 演唱和选拔工作 推荐优秀节目参加总决赛 [1] - 青少年参赛者将化身"全民主播" 拍摄音视频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宣发 [1]
辽宁丹东:红色薪火传 共绘同心圆
新华网· 2025-09-16 09:25
新华网沈阳9月15日电(吴京泽)秋意渐浓的鸭绿江畔,英雄城市丹东正以红色为笔,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 近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 采访团走进这座边境之城,探访红房街小学、辽东学院,参 观鸭绿江断桥,在青春朝气与历史回响的交织中,深切感受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红房街小学:种下民族团结种子 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举行的第四届"红石榴"校园文化节—民族文化体验日上,学生们将写有祝福的卡片贴到"祝福 墙"上。"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学生于戎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红石榴'不仅是一个符号,它早已成为我们的共同信念。"学生宫宁分享了自己连续四年参与"红石榴"文化节的经历, 语气中满是自豪。学生杨涵茗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一起种下了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种子,这颗种子将生根 发芽,结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 在鸭绿江断桥上,经山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用歌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 听。激昂的歌声在江畔回荡,既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最崇高的敬意,也唱响了新时代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图为辽东学院学生在观看大思 ...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回眸
新华社· 2025-09-15 23:32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回眸 新华社记者董博婷 为还原历史,张日升跨省走访军烈属后代,收集3000余件文物,整理20余万字史料,修复了22位 烈士肖像。如今拒门堡纪念馆每年接待学生超万人。 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下一 代事业,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重要指示,中国关工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作方法 与时俱进,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红色思想育新人 站在用废弃校舍改建的拒门堡纪念馆前,面对一双双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73岁的退休副教授张 日升为前来参观的青年学子细数拒门堡的红色记忆。 作为八路军120师在晋北的抗日根据地之一,烽火中,无数革命先辈以热血浇灌这片热土。 一座纪念馆,一位老党员,映照广大"五老"关心下一代的初心。 思想铸魂育新人始终是关工委工作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 ——"五老"领衔,壮大红色故事宣讲矩阵。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