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搜索文档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常州发布五大服务举措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扬子晚报网· 2025-05-10 15:47
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常州市发布五大服务举措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包括组织赋能、菁英孵化、信息畅享、品牌跃升、融合发展 [1] - 成立"常州(乡创)乡村旅游主理人联盟"和"常州乡创(乡村旅游)人才孵化基地",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 [1] - 通过招募活动、工作站、基金扶持构建"引育投"全链条,重点培育"乡村+咖啡""乡村+露营""乡村+非遗"等十大新业态 [1] 景村联动与文艺赋能 - 天目湖景区与姜下村、中华恐龙园与东南村等6对景村牵手,实现"景区流量反哺乡村、乡村生态赋能景区"的良性循环 [2] - 文艺院团结对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用艺术唤醒乡土活力,让传统与现代在田野间共舞 [2] - 黄仲则故居与高校联盟、乡创联盟签约,打造"诗国常州毗陵我里"大雅游线路,激活传统文化 [2] 人才培育与项目规划 - 去年80位多学科师生参与常州乡村设计,开创"青年设计青年喜欢的乡村"创新模式 [1] - 未来三年计划帮扶返乡创业青年100人,培育30个示范项目,打造十大乡村文旅消费场景 [2] - 推出"青春乐都 乐玩乐野"等品牌活动,放大乡村影响力并优化宣传推广模式 [1][2]
湖北老乡卖的“牛肉面”走向全国,今年在汉投资5000万
长江日报· 2025-05-10 10:53
24年前,龚安定南下打拼创业,从街头卖水果做起,到后来经营餐馆、做餐饮策划,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于2009年创立了弘胜餐 饮。如今,弘胜餐饮已在8个省的上百个高速服务区、经营着500多家直营门店,由龚安定一手打造的"老龚家襄阳牛肉面"在全国有130余家 门店,去年公司营收突破了7亿元。 龚安定把武汉称为"梦开始的地方"。2015年11月,在汉口循礼门人行天桥下,武汉第一家"老龚家襄阳牛肉面"的面馆开张营业,这标 志着龚安定迈出了襄阳牛肉面在汉品牌化经营的第一步。此后,这份"一麻二辣三鲜"的独特香气便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自己一个人致富不叫本事,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富,才值得自豪!"5月9日,在湖北省"抓创业促就业"系列行动首场发布会上,广州弘 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胜餐饮")董事长龚安定呼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言辞恳切,尽显赤子情怀。 龚安定表示,在家乡发展,带动乡亲就业增收很有成就感、获得感。截至2024年底,弘胜餐饮公司管理层中,3位大区经理、7位片区 经理都是湖北人,财务总监袁茂是武汉人;公司3000位员工中,近800人是湖北人。 "湖北老乡好啊,踏实肯干,细致妥帖!"说起"自家人",龚 ...
当村民的“万能补丁”(我的家乡我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姜利红猫着腰,在樱桃枝间穿梭,摘果、分拣、封箱,胶带撕拉声划破寂静——这是他凌晨4点的日 常,也是樱桃季里最寻常的开场。 很难想象,这个被晒得黝黑的小伙,几年前还穿着衬衫、踩着皮鞋,在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 盘。见识过外面世界的他,如今回到家乡——山东烟台海阳上山东夼村,成了一名新农人。 在上山东夼村,少见年轻人,许多老年人独自生活。开网店卖水果、帮村民修电器、陪老人聊天谈心、 帮忙采购生活用品……姜利红在村里打着十几份"工",有着各种头衔,是村民的"万能补丁"。 把根扎进熟悉的土地 上山东夼村藏于山坳间。姜利红从小跟着父母在山间劳作,沾满草汁的石块、能捏成泥哨的湿黏土,是 他童年最常见的玩具。 姜利红(右)和村里老人在一起。 以上图片均为姜健摄 姜利红(右)帮村民挑选樱桃。 夜色尚未退去,大棚里已经响起窸窣的脚步声。 少年时,姜利红常趴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盘山公路上的汽车,看它们消失在云霭深处。"村里人都觉得 当农民苦,他们总说,'有出息的孩子得走出大山'。"姜利红说,看着父母在果园里弯腰剪枝的背影, 他把"跳出农门"的话记进心里——他盼着有朝一日,能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9年,姜利红从大 ...
【农业行业观察】返乡创业者人数攀高!返乡创业:看清3个坑、把握6大黄金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4-28 10:14
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 返乡创业成为农业农村创业的香饽饽,在乡村振兴赛道处处都可以看到返乡创业者的身影。 一、政策扶持——返乡创业的核心助力 1)中央政策定调,地方配套加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将返乡创业纳入乡村振兴核心战略,各级地方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比如,地方层 面,湖北宜昌、襄阳等地推出"超级大礼包":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提升至1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可达3000万元,并配套贴息、租金减免等政策,形 成"低门槛+高额度"的创业生态。 2)资金支持:从输血到造血 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除了政策之外,还提供资金支持。 比如,湖北省宜昌市为小微企业提供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荆州更推出最高5000万元授信贷款,覆盖设备购置到流动资金需求。河南、湖北对返乡创业 者提供5000元一次性补贴,孵化器运营方最高可获100万元奖补,形成"企业存活即奖补"的激励机制。 近些年,地方政府的政策逐步从输血变成造血,并一步步地引导返乡创业者做强做大。 3)用地与人才:破解资源瓶颈 ...
畅通返乡创业路
经济日报· 2025-04-12 13:32
文章核心观点 榕江县借“村超”机遇多举措支持群众返乡创业,在就业、旅游、培训、资金、服务等方面取得成效 [1][2][3] 就业与旅游 - “90后”龚良兰夫妇借“村超”回村开非遗工坊,为近200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1] - 自“村超”举办,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亿元 [1] - 返乡创业大学生刘勤兰开设蜡染体验馆,带动超120名绣娘、染娘就业增收 [2] 创业培训 - 榕江县推出“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学校培训+自主创业”培训模式,开设特色培训课程 [2] - 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创业类、乡村主播类培训160期,近1000人参加培训 [2] 资金支持 - 榕江县打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组合拳,联合金融机构开发贷款产品 [3] -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6.8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346.49万元,贴息资金超1200万元 [3] - 榕江县创新推出“新媒体文创产业园”专项扶持政策,吸引70余家企业入驻 [3] 创业服务 - 榕江县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3] - 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组织创业沙龙等活动,让创业者交流经验、拓展人脉 [3] - 2023年以来建立创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43个,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