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

搜索文档
洪水与暂停的球赛,“村超”球场或将在一个月后完成重建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04:29
洪水影响 - 榕江县遭遇超过30年一遇洪水等级 平永河 寨蒿河 都柳江水位持续快速上涨[1] - 截至24日晚11点 榕江县有10.3万人因洪水受灾 转移5.1万人[1] - 榕江最大商场榕江县常驰广场被淹 负一层和一层浸泡在水中[1] - "村超"球场被洪水"吞噬" 球场内积水约3米[1][2] - 洪水对"村超"球场造成毁灭性冲击 草皮需重新铺设 看台基本不能使用 周边商铺水电线路需重新铺设[2] 灾后重建 - 6月25日上午洪水已退去 城内清淤与交通 水电等基础设施抢修同步进行[2] - "村超"球场内最厚积有近半米淤泥 预计需4天清理[2] - 球场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重建 往后的赛事会正常开展[5] - 整座县城正忙于灾后重建 资源有限需优先投入紧迫项目[5] "村超"赛事 - 今年"村超"自春节开始预选赛 当下还未决出8强 赛事讯息停留在6月15日晚[2] - 赛事工作人员初步设想过重启后的第一场比赛 计划感谢驰援榕江的人们[5] - "村超"已成为榕江人的精神象征 洪水后榕江人凝聚力增强[5]
贵州“村超”被叫停?组委会发文辟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5:20
贵州村超辟谣声明 - 贵州村超组委会针对网络传闻"贵州'村超'被足协叫停"等不实信息发布正式辟谣声明 指出这些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并对赛事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 - 组委会强调部分负面言论源于对赛事的误解 另一些则是无中生有的恶意炒作行为 [1] - 组委会对江苏"苏超"的火爆出圈表示祝贺 认为其创新模式为中国足球发展注入新活力 [1] 村超赛事影响力分析 - 2023年贵州村超开幕式吸引超1万名现场观众 全网综合浏览量达580亿次 直播观看人次超6亿 [2] - 当前赛事热度趋稳 抖音直播间观看量维持在10-20万人次区间 较高峰期千万级流量有所回落 [2] 中国民间足球发展展望 - 贵州村超组委会呼吁未来出现更多类似"粤超""浙超"等地方赛事 共同培育中国足球土壤 [1] - 组委会特别提及希望"苏超""鲁超""疆超"等赛事能延续火爆态势 激发城市足球热情 [1]
除了江苏,哪个省还能复刻「苏超」?
36氪· 2025-06-07 18:00
核心观点 -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作为草根赛事意外破圈爆火,上座率远超中甲,并带动地方文旅热潮 [3][5] - 赛事成功源于经济均衡、地域文化认同、市场化运营、运动基础及交通便利五大因素 [8][9][11][12][13] - 其他省市复制难度高,但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具备潜力 [14][24] - 地域"互黑"与虚拟德比本质是城市间的情感表达,形成全民体育文化狂欢 [29][30] 赛事运营模式 - 政府牵头构建"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市场化模式,脱离传统财政输血和唯奖牌论 [11] - 参赛者多为业余选手(商人、教师、学生等),增强本地参与感与文化认同 [12] - 交通便利(各市300公里内高铁1-2小时可达)降低参赛观赛成本 [13] 地域文化特色 - 江苏十三市GDP均衡(均为全国百强),内斗文化激发竞技热情 [8][9] - 成都重庆"火锅德比"可结合方言battle、文旅联票及美食营销 [16][17] - 山东济南青岛对决融入啤酒文化、方言互动及景点优惠政策 [18][19] - 东北F4"雪国德比"突出工业历史与洗浴文化,广佛偏好龙舟等非足球赛事 [22][24] 社会影响 - "村超"等草根赛事通过快乐足球净化行业环境,推动青少年参与 [32] - 球迷从职业赛事挫败感转向本土化娱乐赛事,形成新情感寄托 [35][36]
除了江苏,哪个省还能复刻“苏超”?
36氪· 2025-06-06 16:31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现象 - 2025年江苏省举办的草根足球联赛"苏超"意外破圈爆火,上座率远超中甲联赛,并引发全民玩梗和地方文旅热潮 [1] - 联赛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为口号,强调地域竞争文化,如"十三太保"城市间的"互怼"与"内斗"传统 [2] - 赛事成功构建"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市场化运营模式,政府牵头推动地方文化表达,而非单纯竞技 [4] "苏超"成功的核心因素 - **经济基础**:江苏13市均为全国GDP百强,经济实力均衡且头尾差距小,形成竞争动力 [2] - **地域文化**:苏南、苏中、苏北长期存在"散装"互怼传统,强化了赛事话题性与参与度 [2] - **体育基础**:7个城市有过职业足球经历,5个城市拥有男子职业俱乐部,业余球员(商人、教师等)参与增强贴近性 [5] - **交通便利**:各市直线距离300公里内,高铁1-2小时可达,降低参赛与观赛成本 [5] 其他地区复制潜力分析 - **第一梯队**:浙江、山东因经济均衡性和文化竞争传统被看好 [6] - **第二梯队**:广东、福建具备一定条件,但需克服省内经济单极化问题 [6] - **特色对抗赛**:成渝"火锅德比"、山东"齐鲁双雄"对决、山河四省"中原争霸"等设想被提出,结合文旅联动(如联票优惠、方言battle)增强吸引力 [7][9][10] 地域文化驱动的赛事创新案例 - **成渝德比**:赛前解放碑祈福与熊猫基地"玄学"对决,文旅部门推出联票及快闪活动 [7] - **山东对决**:青岛"啤酒文化"与济南"泉水文化"碰撞,球迷横幅创意(如"鲅鱼水饺包足球")凸显地方特色 [9] - **山河四省**:以农产品为标签(山东"菜园子"、山西"矿坑子"),文旅政策绑定传统文化(背《论语》免门票) [10] - **东北F4**:结合工业历史与民俗(搓澡文化),呼和浩特以"羊肉管够"加入竞争 [11] 非足球类地域赛事延伸 - **广佛龙舟赛**:被视为"全国唯一无法被资本左右的比赛",替代足球成为珠三角文化载体 [13] - **大湾区对决**:广州"早茶文化"与深圳"搞钱文化"形成反差,潮汕以美食破局 [14] 草根体育的社会价值 - **村超联动**:贵州榕江"村超"展示足球与乡村嘉年华结合,村民盛装巡游推介特产,解说强调"快乐足球"净化行业环境 [16][18] - **行业反思**:对比职业足球腐败问题,草根赛事回归运动本质,成为球迷情感新寄托 [20][21]
2025年贵州“村超”20强决赛开启
中国新闻网· 2025-04-20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贵州“村超”20强决赛开启,介绍了赛程安排、揭幕战情况,还提及赛事相关的教育、文化活动,以及“村超”在全国和国际的赛事合作计划 [1][2][3] 分组1:赛事基本信息 - 4月19日晚贵州“村超”20强决赛阶段开启,20支球队从10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1] - 20支球队分为AB两组,每组10支队伍,采取小组单循环赛制,每组前4名进行交叉淘汰赛及决赛决出冠军、亚军、季军和第四名 [1] - 揭幕战由党相村足球队对阵摆列村足球队,两队队员均为学生球员,党相村足球队6:0获胜 [1] 分组2:球员与教育情况 - 摆列村足球队队员周健翔表示面对上一届冠军队做足功课,课余训练,他从江苏来榕江学足球,首次参赛进20强倍感荣幸,“村超”是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2] - 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足球专业教学团队,率先开设足球专业,吸引新疆、江苏等省外学生追逐足球梦想 [2] 分组3:文化活动情况 - 揭幕战中场表演环节,榕江县各村民族特色歌舞展演与美食“投喂”推高现场氛围,“村超”专场音乐会引发全场大合唱,比赛结束后现场燃放烟花,众人蹦起“村迪”、跳起侗族《多耶舞》 [2] - 2025年贵州“村超”决赛赛程期间将持续举办“非遗美食赛”,邀请全国多省份足球队带非遗节目和美食交流 [2] 分组4:全国与国际赛事合作 - 云南、广东、四川、湖南等多个省市(区)与贵州“村超”签署“村超”全国赛合作协议,已签协议城市陆续开展比赛,各地冠军队将汇聚榕江进行全国总决赛,并组成“村超”全国战队备战2028年“村超”世界杯 [3] - 2025年贵州“村超”将开展第二届“一带一路”“村超”国际友谊赛,争取邀请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民间足球队参赛,还将在海外开展“村超”推介活动,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 [3]
畅通返乡创业路
经济日报· 2025-04-12 13:32
文章核心观点 榕江县借“村超”机遇多举措支持群众返乡创业,在就业、旅游、培训、资金、服务等方面取得成效 [1][2][3] 就业与旅游 - “90后”龚良兰夫妇借“村超”回村开非遗工坊,为近200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1] - 自“村超”举办,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亿元 [1] - 返乡创业大学生刘勤兰开设蜡染体验馆,带动超120名绣娘、染娘就业增收 [2] 创业培训 - 榕江县推出“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学校培训+自主创业”培训模式,开设特色培训课程 [2] - 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创业类、乡村主播类培训160期,近1000人参加培训 [2] 资金支持 - 榕江县打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组合拳,联合金融机构开发贷款产品 [3] -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6.8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346.49万元,贴息资金超1200万元 [3] - 榕江县创新推出“新媒体文创产业园”专项扶持政策,吸引70余家企业入驻 [3] 创业服务 - 榕江县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3] - 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组织创业沙龙等活动,让创业者交流经验、拓展人脉 [3] - 2023年以来建立创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43个,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