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私有化
搜索文档
溢价超30% 汇丰私有化恒生的深意何在 | 中环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1:01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袁思杰香港报道 国庆假期结束后第一天,香港银行业就出现了重大动作。 汇丰控股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拟以每股155港元现金对价私有化恒生银行,较前一日收盘价溢价约 30%,总交易金额达1061亿港元。交易完成后恒生银行将撤销上市地位,成为汇丰全资附属公司。 对此,昨日市场反应强烈,公告当日恒生银行股价一度飙升41%,创历史新高,最终日内上涨超25%; 而汇丰股价则短期承压,当日下跌5.97%。该交易被视为香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目前正 待监管机构与股东会议批准,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截至10月10日收盘,恒生银行上涨0.4%,报150.40港元/股,汇丰控股下跌0.48%,报103.50港元/股。 独立股评人温杰认为,私有化是比持续回购恒生银行股份更好的选择,汇丰的最终目的是对恒生银行进 行改革,增加收入并减少成本。至于市场担心的恒生银行坏账问题,需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香港房地产 改善,才能解决。 缘何私有化 总部位于香港的恒生银行,其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 等企业家共同创立。从此它便扎根香港,服务本地社区。 恒 ...
汇丰拟千亿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高溢价背后如何权衡?
环球网· 2025-10-10 18:10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谭雅文】日前,一笔超千亿港元的私有化交易计划,引发国际金融界关注。10月9日,汇丰控股发布公告对外宣布,拟以协议安排方 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根据方案,汇丰将以每股155港元的价格,收购其未持有的约36.65%恒生银行股份,总作价达1061.56亿港元。 公告显示,这一价格较恒生银行近期股价溢价超30%。市场对此反应迅速,上述公告发布后,恒生银行股价两日累计上涨超25%,截至10月10日收盘报150.4 港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如果计划生效,恒生银行股份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拟将撤销,这意味着届时恒生银行将告别港股市场,结束其53年的上市历 程。 对此,香港金管局发言人向环球网记者回应表示,金管局知悉有关计划,一直与相关银行保持沟通,并按既定机制和程序进行有关监管审批。留意到汇丰控 股表明此交易是对香港的一项重大投资。交易完成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将会继续作为两家独立的认可机构营运。金管局会继续与相关机构保持 沟通。 汇丰暂停三个季度回购 汇丰控股提出的私有化对价为155港元/股,较恒生银行近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116.49港元/股的溢价约33.1%。这一溢价引发 ...
标普:预计汇丰银行私有化恒生银行(00011)资本压力可控 两间银行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5:36
标普将持续视恒生银行为汇丰银行的核心子公司,且鉴于汇丰银行计划全资拥有恒生银行,恒生银行与 汇丰集团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在汇丰集团内,恒生银行为香港主要本地银行,在零售及中小企业 领域拥有特别强劲的业务足迹。标普相信,私有化交易建议反映汇丰银行对香港市场的长期承诺。 标普指出,考虑到本次计划私有化就涉及从市场上回购股份给予溢价,以及少数股权从资本基础中移 除,汇丰银行的资本将面临一些压力,但预期汇丰银行整体资本实力仍将保持强劲,上述私有化交易将 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届时将使标普对汇丰银行的风险调整后资本(RAC)比率降低约2%。标普估计, 汇丰银行的RAC比率将从2024年底的12.6%,降至2026年底的11%至12%之间,此水平仍高于该评级机 构对强劲资本评估设定的10%门槛。 智通财经APP获悉,标普全球评级表示,HSBC汇丰控股(00005)旗下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下称汇丰银行) 公布计划私有化恒生银行(00011)后,预计上述两间银行机构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加强。标普预期,因 回购所有恒生银行流通股份而对汇丰银行及其母公司汇丰控股所造成的资本压力,将处于可控范围。私 有化计划预计将可提升治理一致 ...
标普:汇丰控股私有化恒生银行将强化两者联系,预计资本影响可控
格隆汇APP· 2025-10-10 10:33
标普目前估计交易可能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届时将使控股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BAP)的 标普全球评级风险调整资本(RAC)比率下降约2%,至2026年底的约11%至12%,仍高于标普强资本的 10%门槛。 格隆汇10月10日|标普全球评级预计,汇丰控股宣布溢价30.3%私有化恒生银行,预计有助进一步强化 两间银行之间的联系,提升治理一致性,促进业务及营运更紧密合作,目前估算汇控因回购恒生所有流 通股份而面临的资本压力将在可控范围内。 标普指,恒生银行是香港主要的本地银行,在零售及中小企业市场拥有强大品牌优势,认为私有化后恒 生仍将以独立品牌营运,反映汇丰对服务香港市场的长期承诺,同时相信恒生可受惠于更多共享资源, 成本效率将得以提升。 ...
恒生指数“亲妈”要退市?汇丰1062亿私有化恒生银行背后的逻辑
新浪财经· 2025-10-10 10:22
交易概述 - 汇丰控股及恒生银行联合宣布,汇丰亚太拟以每股155港元现金对价私有化恒生银行,交易总金额约1062亿港元,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3] - 每股155港元的现金对价较恒生银行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116.5港元溢价约33%,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19港元溢价30.3% [5] - 汇丰亚太及其一致行动人已持有恒生银行63.33%股权,此次需收购剩余6.85亿股计划股份,全部资金来自汇丰集团内部资源 [5] 交易条款与财务影响 - 交易隐含2025年上半年市账率1.8倍,显著高于香港同业水平 [5] - 交易将使汇丰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约125个基点,截至2025年6月底其CET1比率为14.6% [7] - 为应对资本冲击,汇丰将暂停未来三个季度股票回购,通过内生性资本增长将CET1比率恢复至14.0%-14.5%的目标区间 [7] - 恒生银行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得溢利下跌30.46%至68.80亿港元,每股盈利下降34%至3.34港元 [7] 交易动因:风险管控 - 截至2025年6月底,恒生银行总减值贷款达550亿港元,不良贷款比率升至6.69% [9] - 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风险突出,已作信贷减值的该类贷款达250.12亿港元,较半年前激增26% [9] - “第二阶段”(信贷风险显著增加)贷款从2024年底的294.38亿港元飙升至668.51亿港元 [9] 交易动因:战略协同 - 私有化有助于消除母子公司双重上市带来的治理冗余,优化决策效率 [10] - 业务整合可形成“全球资源 + 本地渗透”的互补优势,恒生客户能接入汇丰全球网络,汇丰可借助恒生在香港本地零售及中小企业市场的深厚积淀 [10] -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表示此次交易是“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大投资”,反映对其“超级联系人”角色的信心 [10][3] 市场反应与后续安排 - 公告当日恒生银行股价暴涨26%,总市值达2825亿港元,而汇丰控股股价大跌超6%,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11] - 私有化后恒生银行将保留独立持牌银行资质、独立企业管治与品牌形象、现有分行网络,客户服务不受影响 [12] -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消除恒生少数股权将使汇丰2027年每股盈利及派息分别提升1.5%和3.1% [12] 交易进程与潜在影响 - 交易生效需计划股东投票通过、高等法院批准及监管审批,香港金管局已表示已知悉计划并按既定程序推进审批 [8] - 交易可能引发香港中小银行对市场份额的重新争夺,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的运营预计将保持稳定 [12]
汇丰宣布!拟溢价三成私有化恒生银行
券商中国· 2025-10-10 07:05
私有化交易核心条款 - 汇丰控股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亚太,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收购由少数股东持有的所有余下股份并撤销其上市地位 [1][2] - 计划对价为每股155港元现金,此为最终价格且不再提高,股东还可获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 [5] - 私有化对价较恒生银行最后交易日收盘价119.00港元溢价30.3%,较市场最高目标价131.00港元溢价18.3%,较中位目标价109.50港元溢价41.6% [6] - 根据建议对价,恒生银行估值为2900亿港元,相当于2025年上半年账面价值的1.8倍,明显高于香港同业估值水平 [6] 市场反应与财务影响 - 公告当日,恒生银行股价盘中一度飙升41%至168港元创历史新高,收盘报149.8港元,上涨25.88%;汇丰控股股价则下跌5.97%至104港元 [4] - 汇丰预期私有化将透过剔除恒生银行的非控股权益盈利扣减来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并维持2025年目标派息比率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 [11] - 汇丰计划透过自身业务资本生成来支持交易,并自公告日期起三个季度内不再启动任何进一步的股份回购 [11] 战略意图与协同效应 - 私有化旨在把握香港市场增长机遇,符合汇丰拓展香港业务及实现架构精简灵活的策略重点,香港是其主要本位市场之一 [10] - 交易将使汇丰更有效发挥与恒生银行的协同效应,简化决策流程,提高灵活性,并为增加投资和品牌协作带来更佳经济效益 [10] - 汇丰计划持续投入资源于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预期存在与恒生银行发掘更紧密协同效应的机会,以提升营运效益 [9][10] 品牌运营与客户影响 - 汇丰明确表示将保留恒生银行的品牌、传统、独立企业管治、独特市场定位及分行网络,恒生银行将维持其独立获授的持牌银行认可 [2][8] - 私有化不会改变恒生银行与客户的日常互动,客户的银行账户和客户经理将维持不变,客户还可享受汇丰全球网络及金融产品配套 [9] - 汇丰承诺继续支持恒生银行长期参与的社区项目,包括教育、环境保护、艺术、体育和文化项目 [9]
股价暴涨25%!汇丰豪掷千亿港元拟私有化恒生银行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06:32
10月9日,汇丰控股、汇丰亚太及恒生银行联合宣布,汇丰亚太作为要约人,已要求恒生银行董事会向 计划股东提呈建议,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 这意味着若计划生效,恒生银行将成为汇丰的全资附属公司,其在香港联交所超过50年的上市历程或将 终止。 消息一出,恒生银行股价应声大涨,盘中一度涨超40%,最高触及168港元/股。截至10月9日收盘,恒 生银行报149.80港元/股,上涨25.88%。汇丰控股的股价则出现下跌,报收104港元/股,跌幅为5.97%。 溢价超30% 汇丰控股透露,完成该交易将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预计通过内生性资本增长,并暂停未来三个季 度的股票回购计划,其普通股权一级资本(CET1)比率将恢复至14.0%—14.5%的目标运营区间。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认为,该交易或带来短期阵痛。但长远而言,对汇丰控股具有正面效益,不仅体现在 营收协同效应或成本优化上,还将体现在每股盈利及派息上。 不改变核心运营架构 公开资料显示,恒生银行创立于1933年,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之一,于1972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 市。恒生中国官网称,恒生银行在香港本土的现时服务近400万名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方面 ...
汇丰拟1061亿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溢价超30%引发市场震荡
第一财经· 2025-10-09 21:18
2025.10. 09 本文字数:170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卓 10月9日,汇丰控股(00005.HK)和恒生银行(00011.HK)同步公告,汇丰控股计划以每股155 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交易对价高达1061.56亿港元。目前,恒生银行市值近3000亿元。 该消息一出,恒生银行股价应声大涨,全天涨25.88%,而汇丰控股早盘一度跌超6%,全天跌 5.97%,总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超千亿港元。 公告称,通过私有化恒生银行,汇丰可以有效精简香港的业务架构,简化决策流程并提高决策灵活 性,为进一步增加投资及善用两个品牌的协作带来更佳的经济效益。这亦将有助于提升营运风险管理 以及资本投放和效益。此外,汇丰预期存在与恒生银行发掘更紧密的协同效应的机会,从而提升营运 效益。 房地产信贷持续承压 作为汇丰集团的核心成员,恒生银行成立于1933年,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之一,1972年6月在港 交所上市,迄今为止已上市53年。 然而,近两年,恒生银行深受房地产信贷压力困扰,并在今年年中交出了一份惨淡的业绩报告。中报 显示:今年上半年,恒生银行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分 ...
汇丰将溢价私有化恒生,后者上半年净利同比减 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汇丰、恒生两家银行跨越六十年的股权关系将进入新的阶段。 10月9日,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联合发布公告称,汇丰银行将私有化恒生银行。目前,汇丰银行是恒生 银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63.36%,两者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联交所)上市。 此前,恒生银行在与英资汇丰银行保持品牌独立运营的同时,有着浓浓的"港资味道"。它成立于1933 年,在香港有超过250个服务网点,是香港的四大银行之一。1969年恒生银行编制恒生指数,早已成为 香港股市的代名词。 而在私有化完成之后,恒生银行将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但其在香港联交所超过50年的上市地位或将成 为历史。 消息发布后 ,10月9日,恒生银行股价早盘高开后迅速拉升,盘中一度涨近30%,最终收盘上涨 26.22%,报149.80港元,创历史新高;而汇丰控股或因私有化恒生银行将消耗大量资本,当日股价承 压,下跌6.06%,报103.90港元。 高溢价收购 十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发布联合公告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已根据 《公司条例》第673条,提出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的建议。倘若建议获批准,汇丰亚太将 收购由恒生少 ...
汇丰拟1061亿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溢价超30%引发市场震荡
第一财经· 2025-10-09 20:40
私有化交易核心条款 - 汇丰控股通过其子公司汇丰亚太以每股155港元的价格私有化恒生银行,交易对价高达1061.56亿港元 [1][2] - 私有化价格较恒生银行最后交易日收盘价119港元溢价超过30%,且高于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股价154港元 [2] - 汇丰亚太目前持有恒生银行63.34%的股权,私有化对价将不会提高,并为计划股东提供即时变现机会 [2] - 汇丰控股及汇丰亚太委任的联席财务顾问确认汇丰亚太拥有充足财务资源支付计划对价,公司宣布未来三个季度不再回购自身股份 [2] 市场反应与交易影响 - 公告后恒生银行股价全天大涨25.88%,而汇丰控股股价下跌5.97%,总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超千亿港元 [1] - 摩根大通认为该交易或带来短期阵痛,但长远对汇丰控股具有正面效益,体现在营收协同效应、成本优化、每股盈利及派息上 [2] - 汇丰行政总裁表示私有化与坏账无关,主要是促进增长的投资,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 [3][5] 私有化战略意图 - 私有化反映汇丰控股对恒生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私有化后恒生银行将保留独立银行牌照、管治体系和分行网络 [3] - 通过私有化可有效精简香港业务架构,简化决策流程并提高灵活性,为进一步增加投资及善用两个品牌协作带来更佳经济效益 [3] - 汇丰预期存在与恒生银行发掘更紧密协同效应的机会,从而提升营运效益,并让恒生银行能向客户提供更广泛产品,更好利用汇丰国际网络 [3][5] 恒生银行财务状况 - 恒生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惨淡,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分别同比大跌28.39%和30.46% [4]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大幅增加33.61亿港元至48.61亿港元,其中25.40亿港元来自香港商业房地产 [4] - 总减值贷款由2024年底的510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0亿港元,整体不良贷款比率升至6.69% [4][5] 房地产信贷风险 - 恒生银行利润大跌及信贷损失增加主因包括新违约风险承担准备增加、资产质素信贷转移、非住宅物业供过于求对租金及资本价值造成持续下压 [4] - 在持续高息率环境下,香港写字楼、商铺市场需求疲弱且供过于求,导致商业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流压力,部分被下调至不良贷款状态 [4][5] - 恒生银行展望未来,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满挑战,香港非住宅物业供应过剩持续对租金及资本价值施加下行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