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克兰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国安理会就爱沙尼亚领空事件举行紧急会议
新华社· 2025-09-23 04:51
联合国安理会22日就爱沙尼亚指认俄罗斯战机侵犯其领空事件举行紧急公开会。俄罗斯代表否认俄战机 侵犯爱沙尼亚领空。会议由爱沙尼亚提请召开,得到安理会中来自欧洲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英国、法 国、丹麦、希腊、斯洛文尼亚支持。联合国分管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向安理会作通 报。他说,联合国方面对于各方的任何说法均无法确认,也不掌握这一事件的更多细节。他敦促各方以 负责任方式行事,立即利用所有渠道,采取措施缓解紧张局势,避免给地区安全带来更多风险。他说, 世界难以承受此类危险失控、乌克兰危机升级扩大的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社) ...
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被免职 曾是普京最亲密顾问之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0:31
俄罗斯媒体表示,科扎克自愿辞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职务,以追求商业利益。 另据美国《新闻周刊》援引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分析称,科扎克被免职的原因可能是与普京在乌克兰危 机问题上"意见不合"。 据报道,普京2025年8月签令,撤销了科扎克监管的两个总统部门。科扎克曾是普京最亲密的顾问之 一,曾负责监督克里姆林宫在乌克兰的战略。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德米特里·科扎克已被俄罗斯总统普京免职。 ...
俄副外长:现在讨论俄乌美三方峰会为时尚早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21:05
中新社莫斯科9月16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16日表示,在乌克兰对俄方提议做出合理回应 之前,讨论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三方领导人峰会的可能性为时过早。 里亚布科夫同时表示,俄美将争取在今年秋季结束前就双边关系中的"刺激因素"再次举行会晤。他透露 说,为避免会谈缺乏实质性进展,这种形式的会谈已被多次推迟。里亚布科夫表示,俄外长拉夫罗夫与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正在讨论中,"举行会晤的可能性很高"。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表示,俄罗斯、美国和乌克兰三方峰会目前尚未取得任何进展。他同时表 示,乌方没有展现出就解决乌克兰危机进行认真谈判的意愿,且正在"人为拖延"这一进程,欧洲国家也 在进行干预,导致目前俄乌谈判进程陷入停顿。他强调称,俄方始终关注并愿意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 决乌克兰危机。(完) 塔斯社16日援引里亚布科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详尽阐述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触 所需的一切。他表示,既然俄方发出的信号都没有得到冷静、清醒、合理的回应,就更没有理由讨论三 方峰会问题。 ...
外交部: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外交部: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据报道,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声称,"如果中国今天切断对俄罗斯的支持,战争明天就结束"。在 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此进行提问。 林剑: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包括美欧在内的大多数国家 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 到第三方的干扰和影响。(完)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美特使声称“如果中国今天切断对俄罗斯的支持,战争明天就结束”,中方驳斥
环球网· 2025-09-15 16:23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等媒体报道,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 格当地时间13日在基辅表示,"如果中国今天切断对俄罗斯的支持,战争明天就结束"。 对于上述消息,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外媒记者"中方对 此有何回应"的提问时表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包括 美欧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符合市场规则和市场原则,不 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和影响。 ...
美国要求G7和北约集体对华加关税,外交部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15:50
美方对华关税要求 - 美国要求七国集团和北约成员国集体对华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 [1] - 美方此举旨在推动中方在结束俄乌冲突上发挥作用 [1] 中方立场与回应 - 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能源合作是正当合法、无可厚非的 [3] - 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 [3] - 美方行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3] - 中方坚决反对有关方面动辄拿中方说事,坚决反对对中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3] - 如果中方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3]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3] - 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 [3]
俄称愿就无人机事件与波兰磋商 欧洲不依不饶
新华社· 2025-09-11 21:05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 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 波兰军方紧急处置并击落部分无人机 波兰方面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1] - 俄国防部确认波兰境内无俄方打击目标 并称当天在对乌打击中使用的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700公里[3] - 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和无人机对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等地的乌克兰军工企业进行大规模打击 所有目标均被击中[4] 国际各方回应与立场 - 欧洲多国谴责俄罗斯侵犯领空行为 欧盟委员会主席称此次事件是"对波兰和欧洲领空进行的一次鲁莽而前所未有的侵犯"[5] - 北约秘书长表示正在对局势进行全面评估 北约将密切监测东部局势且防空系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5]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波兰总统通话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质疑"俄罗斯的无人机怎么会侵犯波兰领空"[6] 外交磋商与调查进展 - 俄罗斯外交部愿意加入俄波两国国防部之间可能举行的磋商 以澄清事件真相[3] - 波兰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波兰临时代办 俄方表示波方所说的无人机是从乌克兰飞入波兰境内且波方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无人机来自俄罗斯[4] - 北约理事会应波兰要求举行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的会议 北约秘书长表示对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中[3] 地区安全机制激活 - 欧洲理事会主席强调"一个成员的安全就是所有成员的安全" 并表示波兰有权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主权[5] - 斯洛文尼亚、丹麦、希腊、法国和英国已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所谓"俄罗斯侵犯波兰领空"事件[6]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称有迹象显示此次无人机事件"是蓄意为之而非偶然" 并已同北约秘书长和波兰外长进行沟通[5]
中国等国能否说服俄罗斯谈判?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2025-09-10 19:45
中国外交部对乌克兰危机立场 - 中方立场一贯明确 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3] - 呼吁各方遵守战场不外溢 战事不升级 各方不拱火三原则 [3] - 推动局势降温 为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 [3] 俄乌冲突最新动态 - 俄罗斯军队于2025年9月9日对顿涅茨克地区亚罗瓦村发动空袭 [1] - 袭击发生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当天 [1] - 俄方持续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乌方已表示做好谈判准备 [1] 国际社会调解努力 -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呼吁缓和局势 [1] - 多国推动谈判解决冲突 [1]
关税突发,外交部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7:26
中国对美欧潜在加征关税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强调中国并非危机制造者或当事方 [1] - 中方坚决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 反对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1] 中国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回应 - 中方严厉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行为 反对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 [1] - 袭击事件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 并对破坏加沙停火谈判表示不满 [1] - 加沙冲突已持续近两年 中方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以色列为平息战火和重启谈判努力 [1] 中国对以色列通报美国的关切 - 中方对以色列空袭前向美国通报的报道深表关切 认为此举严重侵犯卡塔尔主权 [1] - 地区紧张局势与个别大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长期失衡有关 [1] - 奉劝有关大国秉持公正负责任态度 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停火止战 [1] 中国对尼泊尔局势的评论 - 中国和尼泊尔是传统友好邻邦 希望尼泊尔各界妥善处理国内问题并恢复社会秩序 [2] - 中方已提醒在尼泊尔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2]
关税突发,外交部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9-10 16:58
中国外交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持客观公正立场 非危机制造者或当事方 反对将中国作为经济施压对象[2] - 严厉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行为 反对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行径[3] - 对以色列空袭前向美国通报的报道表示关切 认为域外国家立场失衡加剧地区紧张[4] 地区局势评论 - 对加沙冲突持续近两年表示担忧 呼吁以色列为停火止战和重启谈判做出努力[3] - 强调武力无法实现中东和平 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3] - 奉劝个别大国以地区稳定为重 秉持公正态度发挥建设性作用[4] 国际关系表态 - 称尼泊尔为传统友好邻邦 希望其各界妥善处理国内问题恢复社会秩序[5] - 已提醒在尼中国公民注意安全[5]